李凭箜篌引优质课课件

合集下载

《李凭箜篌引》ppt课件

《李凭箜篌引》ppt课件

是“ 梦入神山教神妪
, 老鱼跳波瘦蛟舞
”;苏轼《赤壁
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2. 前 人 认 为 《 李 凭 箜 篌 引 》 是 “ 摹 写 声 音 之 至 文 ” , 其 中
“ 昆山玉碎凤凰叫 乐声的起芙伏蓉多泣变露;“香兰笑
”以声写声,着重表现 ”
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吴动质听不。眠倚桂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练习册
[2024·四川南充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① 刘长卿
文姬②留此曲,千载一知音。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③心。 声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
[注] ①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当时刘长卿只身离开京城,就任鄂岳转运留 后。鄂渚,在今湖北鄂州。②文姬:指蔡文姬。曾被南匈奴军所虏,在匈奴度 过12年,后曹操派人赎回蔡文姬。据传其作品有《悲愤诗》五言体及骚体各 一首,又有《胡笳十八拍》。③楚客:客居他乡的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练习册
[解析] D项,“正面描写”错,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主要运用侧面描写表现 音乐,通过听者的联想、想象来表现音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练习册
③诗中还运用了用典和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 逗秋雨”中运用了女娲补天的典故,李凭的箜篌之音直上天际,竟然让女娲补 天之处石破天惊,飘下阵阵秋雨,这是一种夸张,但其却非常生动地表现出了 李凭的琴声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 ④本诗的章法奇异,体现出李贺作为“诗鬼”的艺术特点。前四句,“吴丝蜀 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先写琴,写 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同时,作者在炼字方面也体现出了高深的功力。比如“颓”原有消沉的意思, 此处形象地描写出流云被音乐击中那一刹那凝滞的情态,流云仿佛在俯首谛

《李凭箜篌引》超实用精彩课件

《李凭箜篌引》超实用精彩课件

在音乐欣赏课程中的应用
1 2
音乐与文学的结合
《李凭箜篌引》描述音乐的诗歌,可以通过音乐 欣赏课程,让学生感受诗歌中描述的音乐之美。
音乐情感的表达
通过《李凭箜篌引》,学生可以了解音乐如何表 达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3
音乐与文学的跨学科教学
将音乐与文学相结合,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有 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改编
一些艺术家将《李凭箜篌引》改编成了歌曲或乐曲,用音乐 的形式来表现诗歌的意境和美感,使其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
绘画
一些画家将《李凭箜篌引》的诗 意转化为画面,通过绘画来表现 诗歌中的意境和美感。
舞蹈
一些舞蹈家将《李凭箜篌引》的 诗意编成舞蹈,通过舞蹈来表现 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
详细描述
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通过意象和修辞手法暗示 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追求。诗歌的主题深刻而感人,使得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和思 考。
03
CATALOGUE
《李凭箜篌引》的音乐表现
箜篌的演奏技巧
弹拨技巧
掌握正确的弹拨姿势,运用指法 和力度,使音色饱满、纯净。
滑音技巧
通过改变弦的张力,实现音高的 连续变化,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02
CATALOGUE
《李凭箜篌引》的诗歌赏析
语言与修辞
总结词
该诗语言优美,修辞手法丰富,通过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音乐的魅力。
详细描述
诗人李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 比喻“芙蓉泣露香兰笑”,拟人“江 娥啼竹素女愁”等,使得诗歌语言更 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意象与意境
《李凭箜篌引》超 实用精彩课件

第13课《李凭箜篌引》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第13课《李凭箜篌引》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3)双关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先写近处,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 箜篌声所消融。 无法消融的,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 人 们陶醉在他那美好的弦歌声中,以致连深秋时节的风 到了。虽然用语浪漫夸张,表达的却是一种真情实感。 “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 君王”而用 “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而且是一种奇 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 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
诗歌朗诵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凭箜篌引》朗诵视频
诗歌解读
一、解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1、了解词人李贺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2、把握本词描写音乐的艺术手法。 3、欣赏音乐的艺术魅力。
本课件设计以“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导入, 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探究欣赏的兴趣,之后介绍诗人李贺生平 及其文本创作背景,继而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内容、赏析“双 关”“夸张”“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艺术手法,并设计 练习以巩固学习成果。
本诗教学重点定位为诗歌艺术手法的分析,教者在使用本 课件时可根据学情作必要的拓展,以期到达很好的教学效果。
孔子有一次偶然听到了韶地的音乐,“三月不知肉味”, 古人又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说。尼采曾说过:“没 有音乐,生活就是一个错误。”所以,古往今来,很多人都 热爱音乐并用文字的情势记录下来 在唐诗里,有许多写音乐 的诗词,其中有三首最为著名,一首是白居易的《琵琶行》, 一首是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还有一首就是李贺的这首 《李凭箜篌引》了。

17185_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ppt课件

17185_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ppt课件
双手的协调配合是演奏好箜篌 的关键,同时要注重音乐表现
力的培养。
10
03
李凭箜篌引的赏析与解读
2024/1/25
11
诗词背景及作者简介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代表作之一
反映了唐代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李贺的生平简介及创作背景
2024/1/25
12
诗词内容与意境分析
描绘箜篌演奏的生动场景
抒发诗人内心的激情与感伤
2024/1/25
9
箜篌的演奏技巧与方法
演奏姿势与基本手型
正确的演奏姿势和基本手型是 掌握箜篌演奏技巧的基础。
2024/1/25
右手弹弦方法
右手弹弦是箜篌演奏的主要技 巧之一,需要掌握正确的角度 、力度和速度。
左手按弦与滑音技巧
左手按弦和滑音是表现箜篌音 乐韵味的重要手段,需要勤加 练习。
双手配合与音乐表现
演奏风格
介绍不同流派的箜篌演奏风格, 如古典、民谣、现代等,并示范
各自的演奏特点。
个性展现
鼓励学员在掌握基本演奏技巧的 基础上,发挥个人特长和创意, 形成独特的演奏风格。同时提供 展示平台,让学员有机会展示自
己的才华和成果。
2024/1/25
18
05
公开课现场互动环节
2024/1/25
19
学生现场提问与解答
构造独特、富有想象力的意境
2024/1/25
13
诗词风格及艺术特色
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体现了李贺独特的诗歌风格和艺术魅力
2024/1/25
14
04
箜篌演奏实践指导
2024/1/25
15
基本指法练习与技巧

《李凭箜篌引》优质课件

《李凭箜篌引》优质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8
具体描写音乐,由强到弱,从悲戚转为欢快,再转为冷清,给人以清空之感,仿佛整个长安城只有美妙的旋律在回荡。 “高秋”“十二门”“紫皇”等意象营造出的意境——广袤。
分析小结
19
第三层:
20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音乐之妙
对优美音乐的描写与赞叹:
13
描写音乐关键是化抽象为具体,李贺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14
第一层:
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先声夺人移情于物手法:侧面烘托
15
第二层:
16
角度之二:
(比喻、拟人)正面描写正面写乐声以声写声以形写声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
17
不可抗拒的感化力和渗透力。清冷的乐声使人觉得长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一语双关语天帝皇帝。过渡由人间扩大到天界。
角度之三
现实
天上
神山
月宫
侧面描写
22
李凭箜篌引
正面
侧面
清脆和缓
碎 叫泣 笑
惨淡清丽
娥女浮云
皇帝女娲石天神妪鱼龙吴刚玉兔
23
小 结
主要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夸张手法。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自由的想像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
24
,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李凭箜篌引》通过“听众”的反应烘托了箜篌曲调的不同
27
28
1
1
了解李贺的生平及其诗歌。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ppt课件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ppt课件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课程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歌内容解析与欣赏 • 音乐表现技巧探讨 • 唐代音乐文化影响及传承 • 跨学科视角下的《李凭箜篌引》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背景与作者 简介
唐代音乐文化背景
01
02
03
唐代音乐繁荣
唐朝是历史上著名的音乐 盛世,音乐文化达到了巅 峰,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 组成部分。
跨学科研究的挑战与前景
分析跨学科研究面临的挑战,如学科差异、方法论问题等,并探讨 未来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关键知识点回顾
李凭箜篌引的文学背景与 历史价值
李凭箜篌引在文学史上的 地位与影响
诗歌的意象分析与艺术特 色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
对诗歌鉴赏能力的自我 评估
唐代音乐文化概述
唐代音乐文化的繁荣
唐代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音乐创作和演奏达 到了极高的水平。
唐代音乐的特点
唐代音乐以宫廷音乐为主,同时也吸收了民间音乐和外来音乐的 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唐代音乐的代表作品
唐代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如《秦王破阵乐》、《霓裳 羽衣曲》等。
李凭在唐代音乐史中的地位
箜篌的演奏方法
箜篌的演奏方法包括弹拨 、轮指、扫弦等,需要演 奏者具备高超的技艺和深 厚的音乐素养。
02 诗歌内容解析与 欣赏
《李凭箜篌引》原文呈现
全文朗读,展现诗歌 的音韵之美。
原文分段呈现,引导 学生逐步深入解读。
重点字词解释,帮助 学生理解诗歌含义。
意象描绘与情感表达分析
箜篌意象
通过描述箜篌的构造、音色等, 展现独特的美感。

李凭箜篌引优秀课件

李凭箜篌引优秀课件

诗歌在文化传承中作用分析
诗歌是唐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 感和思想。
李凭箜篌引作为一首描写音乐的诗歌,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 将箜篌的美妙音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歌具有传承性,李凭箜篌引等经典诗作被后人传颂千古,成为中华文 化宝库中的瑰宝。
当代社会对古典音乐认知现状反思
音乐与文学作品的相互启发
举例说明音乐作品如何借鉴文学元素,以及文学作品如何从音乐中 汲取灵感。
跨学科融合的实例
展示文学与音乐跨学科融合的成功案例,分析其创新之处及对后世 的影响。
创意改编或现代演绎尝试
李凭箜篌引的现代演绎
探讨如何将古代诗歌用现代音乐手法重新演绎,赋予其新 的时代内涵。
创意改编的策略与技巧
现代演绎中的文化传承
分析现代箜篌演绎中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元素,以及其对现代 音乐文化的影响。
04
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挖掘
唐代音乐文化影响力评估
唐代音乐风格多样,以宫廷音 乐和民间音乐为主,对后世音 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代音乐家辈出,李凭是其中 的杰出代表,其箜篌演奏技艺 高超,为后世所传颂。
唐代音乐文化交流频繁,与周 边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互相 影响,促进了音乐艺术的繁荣 。
音乐特色与演奏技巧探讨
箜篌演奏风格简介
箜篌的历史与起源
01
追溯箜篌的起源,介绍其在古代音乐中的地位和影响。
箜篌的演奏特点
02
阐述箜篌独特的演奏方式,如拨弦、滑音等,以及其音色和音
域的特点。
箜篌流派与代表人物
03
介绍不同流派的箜篌演奏风格及其代表人物,如古代著名箜篌
演奏家等。
诗歌中音乐元素体现

《李凭箜篌引》课件

《李凭箜篌引》课件
答案:D
3.第六联中诗人分别用“老”和“瘦”两个干枯的字眼修饰鱼、蛟, 有何妙处?
答案:运用反衬的手法,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诗人分别用“老”和“瘦”这两个代表干枯的字眼修饰 鱼、蛟,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 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想象奇特的描写,将美妙的箜篌声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幽玄神怪,至此而极,妙在写出声音情态。 《唐诗快》:本咏箜篌耳,忽然说到女娲、神妪,惊天入月,变眩
百怪,不可方物,真是鬼神于文。
即学即练
一、情景默写
1.《李凭箜篌引》中描写秋日奏乐,以云彩烘托音乐效果的诗句
是 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

2.《李凭箜篌引》中描写李凭在国都弹奏音乐,能产生让神仙悲愁
二、名家点评
《诚斋诗话》:诗有惊人句。杜甫《山水障》“堂上不合生枫树, 怪底江山起烟雾。”……李贺云:“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 雨。”
《唐诗品汇》:其形容偏得于此,而于箜篌为近(“老鱼跳波”句 下)。刘云:状景如画,自其所长。箜篌声碎有之,“昆山玉”颇无 谓。下七字妙语,非玉箫不足以当,“石破天惊”过于绕梁遏云之上。 至“教神妪”忽入鬼语。吴质懒态,月露无情。
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近处,长安十二道城门 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其实,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 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人们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致连 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虽然用语浪漫夸张,表达的却是 一种真情实感。“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诗人不 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而且是一种 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 仙府。以下六句,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 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 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 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 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 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 可视作音乐形象的再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凭箜篌引
李 贺
‚白香山‘江上琵琶’,
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
《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
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
泣鬼,白足以移人。‛
——清· 方扶南《李长吉 诗集批注》卷一
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 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 试进举(李贺父名晋肃, “晋”、“进”同音,与李贺 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 举进士,韩愈鼓励李贺应试,但 贺终不得登第)。一生抑郁, 27岁病逝,他的作品继承前 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 象,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 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 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被称为 “诗鬼”。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
曲终收拨当面描写(比喻)为主, 形象生动; 《李凭箜篌引》侧面描写(烘托)为 主,神秘莫测。
艺术手法归纳:
• • • • • • 天上人间的想象 夸张 通感的手法 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用典 虚实结合
练 一 练
听《高山流水》,请大家试着用 文学语言把听这段音乐的感受描写出 来。提示:注意演奏过程的旋律高低 变化。
听 颖 师 弹 琴
①正面比喻写琴声: 纤柔甜润如热恋中青年男女的娓娓私语。 高亢昂扬如英勇的战士奔赴杀敌的战场。 轻盈飘逸如蓝天上的白云微风中的柳絮。 热闹喧嚣得像一群鸟儿栖集在一棵树上。 群音中一声独起像一只凤凰在引颈领唱。 愈转愈高的孤凤长鸣就像攀岩已到绝顶。 瞬间的急速下降如同悬崖撒手直落深谷。 ②侧面渲染写感受: 自己空长了两只不懂得音乐的耳朵。 一窍不通竟也被音乐激动得坐立不安。 最后被琴声感动得泪雨滂沱沾湿衣裳。
—— 惨淡——清丽(欢快)——清冷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写什么? 弹奏箜篌的艺术效果。
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 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 神奇瑰丽的境界。
琵 琶 行 白 居 易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时间、地点、环境、效果、用的箜篌 这四句,诗人故意突破先交待人物、时 间、地点的一般写作顺序,而是先写琴、 写声、最后写人。时间和地点穿插其中。 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写什么?
音乐的变化: 清脆(激昂)——和缓(凄厉哀郁)
练 一 练
1、开始时声调较舒缓,音色很柔 美,像白云飘过天际,留下些飘飘渺 渺的痕迹,又似迎风微拂的柳枝。 2、后曲子渐渐转为优美、明快的格 调,就像许多线条一样的流水,和着鸟 儿的欢唱虫子的鸣叫而缓缓流下、圆润 而细腻、让人陶醉。
练 一 练
3、然后一个清越似百灵鸟的啼叫声 一样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像刚刚经过 千山万水的阻隔终于汇集成一支跳跃的 音符,有着冲破阻力的自豪。 4、尔后,流水渐深,如细丝般润 物无声,似乳燕呢喃,如蟋蟀低吟,然 后融会成一个旋涡,越游越远……直到 偶尔听到一丝美的旋律。
解题:李凭箜篌引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 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 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 杂言。
各种箜篌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四句写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