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模电2篇5章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模电第五章答案解析

模电第五章答案解析

【例5-1】电路如图 (a)、(b)所示。

(1)判断图示电路的反馈极性及类型;(2)求出反馈电路的反馈系数。

图(a) 图(b)【相关知识】负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

【解题思路】(1)根据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的反馈极性及类型。

(2)根据反馈网络求电路的反馈系数。

【解题过程】(1)判断电路反馈极性及类型。

在图(a)中,电阻网络构成反馈网络,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反馈电压,输入电压与串联叠加后作用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管的);当令=0时,=0,即正比与;当输入信号对地极性为♁时,从输出端反馈回来的信号对地极性也为♁,故本电路是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在图(b)电路中,反馈网络的结构与图(a)相同,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也时串联叠加,但反馈网络的输入量不是电路的输出电压而是电路输出电流(集电极电流),反馈极性与图(a)相同,故本电路是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

(2)为了分析问题方便,画出图(a) 、(b)的反馈网络分别如图(c)、(d)所示。

图(c) 图(d)由于图(a)电路是电压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压,即输出电压信号近似恒压源,内阻很小,计算反馈系数时,不起作用。

由图(c)可知,反馈电压等于输出电压在电阻上的分压。

即故图(a)电路的反馈系数由图(d)可知反馈电压等于输出电流的分流在电阻上的压降。

故图(b)电路的反馈系数【例5-2】在括号内填入“√”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从放大电路的输出回路有通路引回其输入回路,则说明电路引入了反馈。

(2)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正反馈,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引入的反馈为直流反馈,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引入的反馈为交流反馈。

(4)既然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即负载上的电压,那么它也就稳定了负载电流。

(5)放大电路的净输入电压等于输入电压与反馈电压之差,说明电路引入了串联负反馈;净输入电流等于输入电流与反馈电流之差,说明电路引入了并联负反馈。

浙大模电2篇5章习题解答

浙大模电2篇5章习题解答

第二篇第5章习题题2.5.1在图题2.5.1所示电路中,设电容C =1μF ,R b =100k Ω,r be =1k Ω,R c =2k Ω,β=100,R s =0。

(1)求电路的下限频率f L ;(2)当信号源频率下降到下限频率f L 时,电压放大倍数为多少?输出电压与信号源电压的相位差为多少?图题2.5.1解:(1)下限频率是由放大电路中的耦合电容和射极旁路电容引起的,该电路中只有输入回路的耦合电容器,所以只要]求该电容器两端的等效电阻后,就能求得下限频率f L 。

Hz 159101021)//((212163=××≈+==−πππC R r R C R f S be b i L (2)当信号源频率下降到下限频率f L 时,电压放大倍数为中频区的0.707倍(即-3dB),20012100−=×−=β−=be c vm r R A ̇∴140707.0−==vmvL A A ̇̇在低频段,输出电压是超前输入信号频率的,而在下限频率点上,正也超前+45O。

所以,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差为-180°+45°=-135°题2.5.2某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频率特性表达式为()()kHz 50/1Hz 10/1)Hz 10/(100jf jf jf A v ++−=̇画出其波特图,求其下限截止频率f L 和上限截止频率f H 。

解:这是一个全频段的频率特性复数表达式,从该式就能确定上、下限频率。

也可以画出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后求出上、下限频率。

其波特图如下。

所以有,f L =10Hz ,f H =50kHz 。

题2.5.3某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高频段的频率特性表达式为()()MHz 1/1kHz 100/1100jf jf A v ++−=̇画出其波特图,求其上限截止频率f H 的近似值。

解:因为该复数表达式有两个转折频率点,所以采用近似的渐近线画出的波特图为:根据上、下限频率定义,有上限截止频率f H ≈100kHz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谢红主编)第五章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谢红主编)第五章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第五章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5-1 什么是功率放大电路?对功率放大电路有哪些特殊要求?解 以输出功率为主的放大电路称功率放大电路。

对功率放大电路有四点要求:①输出功率要足够大,输出电阻越小越好。

所谓足够大的功率是指能带动负载作功的功率。

输出电阻越小,带负载能力越强。

②效率高。

也就是说,在电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输出功率要大,而管耗要小。

③非线性失真小。

④有过载保护措施。

这是一种防止过载时由于大电流导致烧管的安全措施。

一般是设计保护电路。

5-2 什么是交越失真?它是怎么产生的?用什么方法消除它?解 交越失真是指在正弦波形的正、负半周交界处出现台阶现象的失真情况。

其原因是晶体管存在死区电压,它的特性为非线性特性,因此交越失真属于非线性失真。

克服的办法是加小偏置,使在无信号输入时,小偏置电压等于晶体管的死区电压(或开启电压),一旦有信号加入,晶体管立刻进入线性工作区,这样就不会出现交越失真了。

5-3 功率放大电路按工作状态不同可分为哪三种?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解 功率放大电路按工作状态不同可分为甲类、乙类、甲乙类三种。

甲类的最大优点是在信号周期内不失真。

缺点是效率低,在不加信号时也消耗能量,而且静态管耗最大,严重抑制了效率的提高。

乙类的优点是效率高。

静态时管耗为零。

缺点是有削半波失真,只能输出半个周期。

甲乙类是介乎于甲类和乙类两种工作状态之间的一种,其效率比较高,失真情况介乎于以上二者之间,是一种经常采用的工作状态。

※※5-4 甲乙二人在讨论功率放大电路的供电问题时,甲认为从能量守恒的概念出发,当输出功率大时,电源给出的电流理应增加;乙则认为只要输出幅度不失真,电流应在静态值附近上下波动,不管输出幅度大小,其平均值应不变。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解 对于甲类功放,乙说得对。

因为此时V CQ1cm I I I ==。

而对于乙类功放,甲说得对。

因为此时V cm 2πI I =。

两种功放均符合能量守恒。

※※5-5 甲乙二人在讨论功率放大管的发热问题时,甲认为当输出功率最大时管子最热,因为电流消耗大;乙则认为此时最冷,因损耗在管子中的功率已经都转换成输出功率。

模电课后习题解答

模电课后习题解答
2.1.7电路如题图2.1.7所示,已知vi=6sinωt(V),二极管导通电压VD=0.7V。试画出vi与v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解:由题意
vi=6sinωt(V)波形如图2.1.7所示:
当 时,二极管D1导通,vo=3.7V,
当 时,二极管D2导通,vo=−3.7V,
当 时,二极管D1、D2截止,vo=vi。
2.2.2已知稳压管的稳压值VZ=6V,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Zmin=5mA。求题图2.2.2所示电路中VO1和VO2各为多少伏。
解:(1)当VI=10V时,若VO1=VZ=6V,则稳压管的电流为

大于其最小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击穿。故 。
(2)当VI=10V时,若VO2=VZ=6V,则稳压管的电流为
对于图b所示的电路,当 时,稳压管DZ反向击穿,vo=VZ,当 时,稳压管DZ未击穿,vo=vi。
2.2.4已知题图2.2.4所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VZ=6V,最小稳定电流IZmin=5mA,最大稳定电流IZmax=25mA。
(1)分别计算vi为10V、15V、35V三种情况下输出电压vO的值;
(2)若vi=35V时负载开路,则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解:(1)当vi=10V时,若vO=VZ=6V,则稳压管的电流为4mA,小于其最小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未击穿。故
当vi=15V时,稳压管中的电流大于最小稳定电流IZmin,所以
vO=VZ=6V
同理,当vi=35V时,vO=VZ=6V。
主观检测题
2.1.1试用电流方程式计算室温下正向电压为0.26V和反向电压为1V时的二极管电流。(设 )
解:由公式
由于 ,VT=0.026V
正向偏置VD=0.26V时
当反向偏置 时

模电课后习题答案

模电课后习题答案

模电典型例题分析第二章题2.1 如图所示电路,已知集成运放开环差模电压增益为∞,其电源电压±VCC=±14V ,Ui=1V ;R1=10k,Rw=100k 。

请问:当Rw 滑动端分别在最下端、最上端和中点时时,输出Uo =?V ; 解:14V ,1V,6V题2.2 在题图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已知Ω=====k R R R R R 1087521,Ω===k R R R 201096∶① 列出1O u 、2O u 和O u 的表达式;② 设V u I 3.01=,V u I 1.02=,则输出电压?=O u注:此图A 1的同相端、反相端标反。

解分析:本题中,运放A 1构成反相比例运用电路,A 2构成同相比例运用。

而A 3则构成了一个减法电路,由于可将运放当作理想器件,又在线线场合下使用,所以可使用“虚短”及“虚断”的两个基本概念来对电路进行分析。

(1)211111522216101010311202O I I I O I I I R u u u u R R u u u u R =-=-⨯=-⎛⎫⎛⎫=+=+⨯= ⎪ ⎪⎝⎭⎝⎭ 对A 3,103222281020210203O O O I R u u u u u R R +=⨯===++因为0133079u u u u R R ---=- 332011I I u u u u u -+===-()()90313212712201023O I I I I I R u u u u u u u R u u -=--=---=+(2)120.3,0.120.330.10.9I I O u V u Vu V ===⨯+⨯=题2.3 加减运算电路如图所示,求输出电压O u 的值。

R u分析:本题中运放A 构成了差分减法电路,由于运放可作理想器件,且工作在线性区,可用“虚短”和“虚断”的基本概念来分析电路。

此电路的同相和反相端分别有两个输入信号,因此可用叠加原理来分析。

大二电工学课后习题第五章答案(1)

大二电工学课后习题第五章答案(1)

大二电工学课后习题第五章答案(1)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习题解答1-1 在图1-39所示的电路中,若I1=4A,I2=5A,请计算I3、U2的值;若I1=4A,I2=3A,请计算I3、U2、U1的值,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并验证功率是否平衡。

解:对节点a应用KCL得I1+ I3= I2 即4+ I3=5, 所以 I3=1A在右边的回路中,应用KVL得6?I2+20?I3= U2,所以U2=50V同理,若I1=4A,I2=3A,利用KCL和KVL得I3= -1A,U2= -2V在左边的回路中,应用KVL得20?I1+6?I2= U1,所以U1=98V。

U1,U2都是电源。

电源发出的功率:P发= U1 I1+ U2 I3=98?4+2=394W负载吸收的功率:P吸=20I1+6I22+20I3=394W二者相等,整个电路功率平衡。

1-2 有一直流电压源,其额定功率PN=200W,额定电压UN=50V,内阻Ro=0.5Ω,负载电阻RL可以调节,其电路如图1-40所示。

试求:⑴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RL的大小;⑵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⑶电源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解:⑴IN?PNUxx0??4A RL?N??12.5? UN50IN422⑵ UOC?US?UN?IN?R0?50+4?0.5 = 52V⑶ ISC?US52??104AR00.5图1-39 习题1-1图图1-40 习题1-2图1-3 一只110V、8W的指示灯,现在要接在220V的电源上,问要串多大阻值的电阻?该电阻的瓦数为多大?解:若串联一个电阻R后,指示灯仍工作在额定状态,电阻R应分去110V的电1102?1512.5? 压,所以阻值R?81102?8W 该电阻的瓦数PR?R1-4 图1-41所示的电路是用变阻器RP调节直流电机励磁电流If的电路。

设电机励磁绕组的电阻为315Ω,其额定电压为220V,如果要求励磁电流在0.35~0.7A的范围内变动,试从下列四个电阻中选用一个合适的变阻器:⑴1000Ω 0.5A;⑵350Ω 0.5A;⑶200Ω 1A;⑷350Ω 1A;图1-41 习题1-4图解:要求励磁电流在0.35~0.7A的范围内变动,则应有0.35?220?0.7 315?RP则 313.6?RP??0.714?取 314?RP?0?同时变阻器中允许通过的电流最大值不小于0.7A综上所以选择第四个变阻器。

电子教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 陈梓城)电子教案、参考答案第五章自我检测题参考答案 电子课件

电子教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 陈梓城)电子教案、参考答案第五章自我检测题参考答案 电子课件

第五章自我检测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乙类互补对称功放的效率比甲类功放高得多,其关键是静态工作点低。

2.由于功放电路中功放管常常处于极限工作状态,因此选择功放管时要特别注意P CM , I CM 和U (BR)CEO 三个参数。

3.设计一个输出功率为20W 的扩音机电路,若用乙类OCL 互补对称功放电路,则应选P cm 至少为4W 的功放管两只。

二、判断题1.乙类互补对称功放电路在输出功率最大时,管子的管耗最大。

(×)2.功放电路的效率是拷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3. 乙类互补对称功放电路在输入信号为零时,静态功耗几乎为零。

(√)4只有当两只三极管的类型相同时才能组成复合管。

(×)5.OCL 电路中输入信号越大,交越失真也越大。

(×)6.复合管的β值近似等于组成它的各三极管β值的乘积。

(√)三、选择题1.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大是(C )。

A.电压放大倍数大或电流放大倍数大B.输出电压高且输出电流大C.输出电压变化幅值大且输出电流变化幅值大2.单电源(+12)供电的OTL 功放电路在静态时,输出耦合电容两端的直流电压为(C )。

A.0VB.+6VC.+12V3.复合管的导电类型(NPN 或PNP)与组成它的(A )的类型相同。

A.最前面的管子B.最后面的管子C.不确定4. 互补对称功放电路从放大作用来看,(B )。

A.既有电压放大作用,又有电流放大作用B.只有电流放大作用,没有电压放大作用C.只有电压放大作用,没有电流放大作用5.甲乙类OCL 电路可以克服乙类OCL 电路产生的(A )。

A.交越失真B.饱和失真C. 截止失真D.零点漂移四、一单电源供电的OTL 功放电路,已知V CC =20V ,R L =8Ω,U CE(sat)忽略不计,估算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并指出功率管的极限参数P CM 、 I CM 、U (BR)CEO 应满足什么条件?解:OTL 功放电路W 25.6W 8102121212L 2om =•=⎪⎭⎫ ⎝⎛•=R V P CC W 25.1W 25.62.02.0om CM =⨯=≥P PV 20V 20CC (BR)CEO ==V U ≥A 25.1A 82202L CC CM =⨯=≥R V I第五章 习题参考答案5.1判断题1.功率放大倍数A P >1,即A u 和A i 都大于1。

模拟电子技术教程 第5章习题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教程 第5章习题答案

第5章习题答案1. 概念题:(1)反馈有时将输出的全部都馈送到输入端,其典型的例子是射极跟随器放大器和源极跟随器放大器。

(2)电压反馈时,反馈网路输出一定是电压吗?(不一定)并联反馈时,反馈网路的输出一定是电流吗?(是)(3)“负反馈有用,正反馈没用”这种说法对吗?(不对)按照输入端的信号耦合方式和输出端的信号取样方式负反馈共有 4 种组合形式。

(4)当希望稳定输出电压并且希望提高输入阻抗时,应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当负载需要恒定电流并且信号源也为电流型时,应引入电流并联负反馈;当希望稳定输出电压并且信号源为电流型时,应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当输入为电压信号并且输出为电流信号时,应引入电流串联负反馈。

(5)为了稳定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应引入直流负反馈;为了改善电路的动态特性,应引入交流负反馈。

(6)方框图法是分析负反馈放大器的最基本的方法,在求解A 和F 时保持F 网路的空载效应是非常重要的。

(7)有人说:“不使用反馈技术,要设计具有精密增益、高稳定度的放大器简直难于上青天”,你觉得对吗?(对)(8)设计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可直接选用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设计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可直接选用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

(9)如果开环放大器由3级以上的单管放大器组成,则组成的负反馈电路有可能出现自激的现象,这是因晶体管结电容形成的移相造成的。

(10)共基放大器比共射放大器频率响应好,这是因为在共基接法下,集基电容不产生加倍的米勒效应。

(11)分析放大器时,按低频段、中频段及高频段分开讨论,不但计算简单,而且意义明确。

(12)当信号频率较高时,有些负反馈放大器是不稳定的,此时可采用滞后补偿法、超前补偿法等方法进行补偿。

(13)开环放大器A 和反馈网路F 可能有量纲,例如欧姆或西门子,但环路增益是没有量纲的。

2. 电路图如图5-58所示。

(1)判断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对于引入反馈者试判断电路引入了什么性质的反馈,这些性质包括直流反馈、交流反馈、交直流反馈、局部反馈、全局反馈、电压反馈、电流反馈、串联反馈、并联反馈、正反馈、负反馈,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2)就整体反馈而言,你认为哪些电路引入了深度负反馈,请写出其反馈系数表达式和闭环增益表达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当信号源频率下降到下限频率 f L 时,电压放大倍数为中频区的 0.707 倍(即-3dB), Rc 100 2 200 A vm rbe 1
0.707A 140 ∴A vL vm
在低频段,输出电压是超前输入信号频率的,而在下限频率点上,正也超前+45 。 所以,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差为-180°+45°=-135°
和上限频率 fH。 题 2.5.10(上机题) 试仿真分析图题 2.5.10 所示电路的中频电压增益 A v
291
图题 2.5.10 图解 2.5.10 源电压增益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解:输入并编辑好电路图,设置交流扫描分析(AC Sweep...) ,可得:中频源电压增益 Av 为 9.2,输入电阻 Ri 为 5MΩ,输出电阻 Ro 为 19.98kΩ,上限频率 fH 为 5.4MHz。
. .
287
图 2.5.8(1)
题 2.5.9(上机题) 单管放大电路如图题 2.5.9 所示,Vi 为 5mV(幅值)的正弦交流电压,设三 极管 Q2N3904 的模型参数为β=132,试仿真分析: (1) 电压增益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 (2) 当频率从 10 Hz 变化到 100 MHz 时,绘制输入阻抗的幅频特性曲线; (3) 当频率从 10 Hz 变化到 100 MHz 时,绘制输出阻抗的幅频特性曲线;
.
.
.
.
∴fHf =(106×5/100)=5×104 (Hz)=50 (kHz)
A ·BW=100×50kHz
题2.5.6 某个集成运放的开环频率特性表达式为
Aodm Aod f f f (1 j )(1 j )(1 j ) f p1 f p2 f p3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4。 式中,fp1=10kHz,fp2=1MHz,fp3=5MHz, A odm
285
=-180°处作一条垂直线与幅频特性相交于 N 点,由 N 点得到:闭环增益减小到大约 26dB 时,正好满足自激振荡的两个条件,电路将产生临界自激振荡。 (3) 因为要有 45°的相位裕度,所以从相频特性的φ=-145°处作垂直线与幅频特性 相交于 M 点,由 M 点得到,最小中频闭环增益约为 43dB。
图题 2.5.8
解:(1) A
(1 j
.
105 f 10
2
)(1 j
f 10
4
)(1 j
f 105
)
F | =0 处作垂直线与相频特性交于-225°,所以会自激。 (2) 幅频特性上 20lg | A
(3) 相频特性上-180°处作垂直线与幅频特性交于 20dB。临界自激时应与幅频特 性交于 0dB 处,所以若幅频特性再往下移 20dB 即可,原来 F =0.1,所以 F =0.01 时 临界自激。
图题 2.5.1
解:(1) 下限频率是由放大电路中的耦合电容和射极旁路电容引起的,该电路中只有输入 回路的耦合电容器,所以只要 ] 求该电容器两端的等效电阻后,就能求得下限频率 f L。
fL
1 1 1 159 Hz 2Ri C 2 ( Rb //( rbe RS )C 2 10 3 10 6
=0.1时的环路增益波特图。 题2.5.8 图题2.5.8为某负反馈放大电路在 F
的表达式; (1) 写出开环放大倍数 A
286
. . . .
(2) 说明该负反馈放大电路是否会产生自激振荡;
应下降到多少才能使电路到达临界稳定状态;若不产生自 (3) 若产生自激,则求出 F
激,则说明有多大的相位裕度。
. .
图 2.5.7 (1) | Avf | 400,即 20lg | Avf | =52dB,由幅频特性上 52dB 处作垂直线与相频特性交于 N 点,由 N 点求出φ=-135°,所以φm=180°-135°=45°。 (2), | Avf | =100,即 20lg | Avf | =40dB,由幅频特性上 40dB 处作垂直线与相频特性交于 M 点,由 M 点求出φ=-145°,所以φm=180°-145°=35°。
题2.5.7 某三极点放大电路的中频开环增益Avm=4×104,fp1=2kHz,fp2=200kHz,fp3=5MHz, 试画出它的波特图。 (1) 若要求| A vf |=400时,用作图法估算相位裕度m; (2) 若要求| A vf |=100时,重新估算m。 解:波特图见图 2.5.7。
A v 104 (1 jf / 105 Hz)(1 jf / 107 Hz)(1 jf / 108 Hz)
(2) 相频特性表达式为
180 arctg( f / 105 ) arctg( f / 107 ) arctg( f / 108 )
对数相频特性曲线为:
第二篇
Rs=0。 (1) 求电路的下限频率 f L ;
第 5 章习题
题 2.5.1 在图题 2.5.1 所示电路中, 设电容 C=1μF, Rb=100 kΩ, rbe=1 kΩ, Rc=2 kΩ, =100,
(2) 当信号源频率下降到下限频率 f L 时,电压放大倍数为多少?输出电压与信号源电 压的相位差为多少?
根据上、下限频率定义,有上限截止频率
fH≈100kHz。
题 2.5.4 已知某反相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图题 2.5.4 所示:
283
(1) 写出该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频率特性表达式; (2) 写出该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相频特性表达式,画出对数相频特性曲线。
图题 2.5.4
解:(1)从波特图可知,该表达式可知,电路是一个直接耦合放大器,其放大电路中频段的 电压放大倍数为 80dB(即-104) ,高频转折频率分别为 100K Hz(105Hz) 、107Hz、108Hz。 三个,所以其频率特性表达式为
284
题2.5.5 某运放的开环增益为106,其最低的转折频率为5Hz。 若将该运放组成一个同相放大 电路,并使它的增益为100,问此时的带宽和增益-带宽积各为多少? 解:该题采用增益带宽乘积是一个常数的基本概念求解,根据已知条件 A =106
.
fH=5Hz
A f =100,因此有: A f ·fHf = A ·f
其中,源电压增益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图 2.5.10 (1)所示。
图 2.5.10 (1) 源电压增益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292
O
题 2.5.2
某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频率特性表达式为
A v 100( jf / 10 Hz) 1 jf / 10 Hz1 jf / 50 kHz
画出其波特图,求其下限截止频率 fL 和上限截止频率 fH。
282
解:这是一个全频段的频率特性复数表达式,从该式就能确定上、下限频率。也可以画出
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后求出上、下限频率。其波特图如下。所以有,f L=10Hz, f H=50kHz。 题 2.5.3 某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高频段的频率特性表达式为
A v 100 1 jf / 100kHz1 jf / 1 MHz
画出其波特图,求其上限截止频率 fH 的近似值。 解:因为该复数表达式有两个转折频率点,所以采用近似的渐近线画出的波特图为:
图 2.5.9(2) 幅频与相频特性曲线
289
图 2.5.9(3) 输入阻抗特性曲线
图 2.5.9(4) 输出阻抗分析计算电路
图 2.5.9(5) 输出阻抗特性曲线
290
图 2.5.9(6) 输出电压的失真情况
图 2.5.9 (7) 输出波形的频谱图
在瞬态分析中设置傅里叶分析,在输出文件中可以得到如下结果,其中总谐波系数为 32.5%。
(1) 试画出它的波特图(对数幅频和相频特性); (2) 若用它构成负反馈放大器,试问中频闭环增益减小到多少分贝时,电路将产生临界 自激振荡? (3) 若要求留有45°的相位裕度时,最小中频闭环增益应取多少? 解:(1) 波特图如图 2.5.6(1) 。
图 2.5.6(1) (2) 根据负反馈放大器自激的两个条件(相位条件和幅度条件)得,从相频特性的φ
图题 2.5.9
解:首先输入并编辑好电路图,根据要求设置有关分析参数。 (1) 通过瞬态(Transient)分析可以查看放大电路各点的波形,其中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 的波形如图 2.5.9(1)所示。
288
图 2.5.9(1) 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波形
(2) 通过交流(AC Sweep)分析可以查看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电压增益的幅频特性和相 频特性如图 2.5.9(2)所示。下限频率 fL 为 33Hz,上限频率 fH 为 30MHz;中频段的电压放大 倍数为 47.3。 (3) 输入阻抗的幅频特性如图 2.5.9(3)所示。中频段时输入电阻为 4.2kΩ。
FOURIER COMPONENTS OF TRANSIENT RESPONSE V(out) DC COMPONENT = 5.327622E-03 HARMONIC FREQUENCY FOURIER NORMALIZED PHASE NORMALIZED NO (HZ) COMPONENT COMPONENT (DEG) PHASE(DEG) 1 1.000E+03 1.527E+00 1.000E+00 -1.784E+02 0.000E+00 2 2.000E+03 4.886E-01 3.200E-01 9.349E+01 2.719E+02 3 3.000E+03 8.891E-02 5.823E-02 6.692E+00 1.851E+02 4 4.000E+03 6.009E-03 3.935E-03 -7.250E+01 1.059E+02 5 5.000E+03 1.410E-03 9.236E-04 2.309E+00 1.807E+02 6 6.000E+03 3.737E-04 2.448E-04 -7.587E+01 1.026E+02 7 7.000E+03 4.282E-05 2.804E-05 1.185E+02 2.970E+02 8 8.000E+03 4.929E-05 3.228E-05 7.701E+01 2.554E+02 9 9.000E+03 5.352E-05 3.505E-05 8.220E+01 2.606E+02 10 1.000E+04 5.445E-05 3.566E-05 7.936E+01 2.578E+02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 3.252327E+01 PERC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