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怎样控制反渗透膜系统的微生物污染
膜系统常见污染问题及控制

膜系统常见污染问题及控制我们都知道一些设备在运行的时候难免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咱们是污水处理环保行业,就反渗透膜案例来看,在运作中也会受到各种物质颗粒是沉淀而造成堵塞。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影响膜技术的正常运行以及缩短可用寿命,下面主要阐述膜系统在日常中出现的问题及控制方法。
一、无机物的结垢水中含有很多元素的等离子。
这些物质在普通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无机物结垢的现象,但是在反渗透技术系统中则要有些变化了,因为这项技术要把原有的水源进行浓缩,大大提升了ph值。
所有就容易沉积一些比较难溶解的物质,在膜表面形成硬垢,导致系统压力升高、产水量下降,严重的还会造成膜表面的损伤,使系统脱盐率降低。
二、胶体、颗粒物沉积胶体、颗粒物污染是比较常见的反渗透系统污染。
水中大量存在粘泥、胶体硅、金属的氧化物及有机质等颗粒物,在反渗透系统预处理中可以将源水中的这些污染源控制在一定程度,不致使对系统短期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由于系统长时间的运行预处理处理效果不理想、预处理反冲洗不彻底、操作人员的日常操作不到位等原因,都会造成系统胶体、颗粒物的污染。
三、微生物的污染自来水一般通过控制余氯来抑制微生物的滋生,但是余氯有较强的氧化性,它能使反渗透膜表面氧化,影响膜的寿命和产水水质,因此反渗透系统运行对余氯要求非常严格(<0.1),这给微生物的生存繁殖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微生物生长及排泄出的酸性粘泥会堵塞膜的微孔,致使压差上升,给系统的安全运行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四、化学污染化学污染是指进水中某些物质与膜面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引起沉积、沉淀以及膜表面的非常规老化,使膜表面发生污染或使膜的性能变差。
常见的情况有:预处理时絮凝剂选用不当;运行时阻垢剂的选用不当;清洗时清洗药剂选用不当;预处理控制不严格,致使进水中带入对膜有危害的物质。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问题,我们也会碰到沙砾、活性进入膜系统造成膜的划伤,这些主要是预处理的缺陷或者操作的失误造成,这些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何预防反渗透膜的表面出现污染?

如何预防反渗透膜的表面出现污染?
使用反渗透膜的用户时刻都会关注它的出水水质,来保证使用可以达到要求,出水水质可以一直正常与用户的的使用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就要时刻的关注反渗透膜的使用情况,尽量的避免污染情况的发生,那么如何预防反渗透膜的表面出现污染呢?
1、改变微生物的运行环境,使微生物类物质不适应更换的环境,目前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改变反渗透膜进水PH值来影响真菌的生长,降低繁殖速度,甚至死亡。
2、定期向反渗透膜内投加非氧化性杀菌剂,大量运行经验证明:定期投加非氧化性杀菌剂是运行中控制反渗透膜滋生微生物较为有效的手段。
针对目前的情况,建议先每周进行投加,待系统稳定后逐步延长投加周期。
3、定期进行化学清洗,要购买专用的清洗剂并定期的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
在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膜表面的物质通过物理的方法已经不能很好的去除,但使用化学清洗就能够有效的去除,然后延长膜的使用寿命,为公司节约运营成本。
4、定期更换保安过滤器滤芯。
通过使用说明可以知道,当压差增加到0.2MPa时就应该进行更换,但是在实际中,压差上升到0.05以上时截留的杂质已经非常多,此时仍进行投运很可能截留的异物会随着进水进入反渗透膜内
部影响反渗透的运行,所以要及时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膜系统中生物污染的群体感应机制及抑制方法

李雪凝,等:膜系统中生物污染的群体感应机制及抑制方法
统的抑制控制策略.
5.
1 群体感应机制的原理及过程
群体感应(
rums
e
n
s
i
ng)机制是微生物之间像语
quo
言一样的一种细 胞 间 的 沟 通 机 制. 微 生 物 可 以 通 过 群
体感应进行沟通,这不仅可以发生在同一个单一的细菌
物种之间,而且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的物种之间.微生 物
物、出水水质优越以 及 自 动 化 程 度 高 等 优 点,膜 技 术 现
4 生物膜形成机理
程,即包括微滤/超滤加纳滤/反渗透或者生物膜反应 器
4.
1 生物膜形成的阶段
生物膜的形成分 为 三 个 阶 段:第 一 阶 段 是 诱 导 期.
加纳滤/反渗透,是目前最前沿的采出水、石油化工废 水
即微生物慢慢熟悉进入的新环境,微生物在这个阶段 生
状态 [4].
4.
2 生物膜形成的过程
生物膜的形成是 一 个 微 生 物 细 胞 在 溶 液 中 的 分 离
阶段转 移 到 在 反 渗 透 膜 表 面 强 力 附 着 的 状 态 的 过 程
中 [5].在第一阶段,单个微生物细胞在膜表面 上 自 由 地
附着.大量的微生 物 在 膜 表 面 上 移 动. 这 个 阶 段 速 度
2017 年 1 月
J
ou
r
na
lo
fGr
e
enSc
i
enc
eandTe
chno
l
ogy
第2期
膜系统中生物污染的群体感应机制及抑制方法
李雪凝1,王毅霖1,仉 潮2,张文雯3
(
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微生物污染与防治研究

药 卫 生 、 料 净 化 、 纯 水 制 备 等 方 面 , 生 了 很 高 的 经 济 饮 超 产
效益。 、
在 反 渗 透 水 处 理 系 统 运 行 过 程 中 , 系 统 设 计 不 合 理 若
或 运 行 控 制 不 当 , 然 会 出 现 膜 污 染 的 情 况 。在 膜 污 染 的 必 几 种 类 型 中 ( 淀 污 染 、 生 物 污 染 、 体 污 染 等 ) 微 生 物 沉 微 胶 ,
了微 生物 污 染 预 测 和 简 易辨 别 的 方 法 , 供 了微 生 物 污 染 防 治 的措 施 与 方 法 。 提 关 键 词 : 渗 透 膜 ; 生 物 污 染 ; 治 反 微 防 中图分类号 : 7 X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0 8 1-3 30 1 7— 1 8 2 0 ) 10 7—2
生 物 污 染 是 指 微 生 物 在 膜 一 水 界 面 上 积 累 从 而 影 响 系
的大量繁殖 和代 谢 , 生大 量 的胶 体 物质 , 使 膜 被 堵塞 , 产 致 浅 层 地 下 水 中都 存 在 着 微 生 物 , 处 理 系 统 未 正 常 有 效 工 会 增 大 给 水 压 降 , 成 通 水 量 下 降 ; 三 将 造 成 产 水 中 细 菌 预 造 第 作 , 生 物 就 会 进 R0 组 件 , R 组 件 内 部 潮 湿 阴 暗 可 为 总 数 的 增 加 , 产 品 水 质 下 降 ; 四是 生 物 膜 ( 泥 ) 溶 于 微 而 0 使 第 粘 不
用 且 经 济 的 反 渗 透 装 置 。但 其 最 大 的 缺 点 之 一 就 是 抗 微 生
物的侵蚀 能力较 差 。聚 酰胺 类膜 尽 管 能抗 微生 物 侵 蚀 , 但
造成RO膜污染的原因及解决方式

造成R O膜污染的原因及解决方式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1.造成RO膜污染的原因有哪些反渗透运行时,进水中含有的悬浮物质、溶解物质以及微生物繁殖等原因都会造成膜元件污染。
反渗透系统的预处理应尽可能的除去这些污染物质,尽量降低膜元件污染的可能性。
造成膜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新装置管道中含有油类物质和焊接管道时的残留物,以及灰尘且在装膜前未清洗干净;●预处理装置设计不合理;●添加化学药品的量发生错误或设备发生故障;●人为操作失误;●停止运行时未作低压冲洗或冲洗条件控制得不正确;●给水水源或水质发生变化。
●污染物的种类、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请参见下表。
反渗透膜污染的和种类、原因及处理方法2.反渗透和纳滤系统的清洗方式有哪些反渗透和纳滤系统的清洗可分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
物理清洗也可叫物理冲洗,冲洗是采用低压大流量的进水冲洗膜元件,冲洗掉附着在膜表面的污染物或堆积物。
冲洗的要点:a.冲洗的流速装置运行时,颗粒污染物逐渐堆积在膜的表面。
如果冲洗时的流速和制水时的流速相等或略低,则很难把污染物从膜元件中冲出来。
因此,冲洗时要使用比正常运行时更高的流速。
通常,单支压力容器内的冲洗流速为:●8英寸膜元件:h;●4英寸膜元件:。
b.冲洗的压力正常高压运行时,污染物被压向膜表面造成污染。
所以在冲洗时,如果采用同样的高压,污染物仍会被压在膜表面上,清洗的效果不会理想。
因此在冲洗时,应尽可能的通过低压、高流速的方式,增加水平方向的剪切力,把污染物冲出膜元件。
压力通常控制在以下。
如果在以下,很难达到一定的流量时,应尽可能控制进水压力,以不出产水或少出产水为标准。
一般进水压力不能大于。
c.冲洗的频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经常对系统进行冲洗。
增加冲洗的次数比进行一次化学清洗更有效果。
一般冲洗的频率推荐以一天一次为好。
根据具体的情况,用户可以自行控制冲洗的频率。
化学清洗是指在物理冲洗已经不能使反渗透膜的性能恢复时,使用化学药剂及方法来清洗。
如何避免操作中双级反渗透膜被污染

专注水处理及流体分离技术
如何避免操作中双级反渗透膜被污染
双级反渗透膜在工业领域有很好的应用,为了使其始终保持平稳的工作状态。
首先要满足其工作条件,污染问题是严重影响双级反渗透膜的性能的因素之一。
那么,如何避免操作中双级反渗透膜被污染呢?
双级反渗透膜污染是指处理物料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大分子由于与膜存在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反渗透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透过流量与分离特征的不可逆变化现象。
对于膜污染,应当说,一旦料液与反渗透接触,反渗透污染即开始。
反渗透污染常发生在三种场合,即浓差极化、大溶质的吸附和吸附层的聚合。
控制反渗透污染影响因素,可以大大减少膜污染,延长膜的有效操作时间,减少清洗频率,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
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减轻膜在使用过程中的污染:在膜过滤前,对料液进行预处理,去除一些较大的粒子。
调节PH值远离蛋白质的等电点减轻吸附。
改变膜材料或膜表面性质。
改善膜组件及膜系统的结构;控制溶液温度、流速、流动状态、压力等。
做好双级反渗透膜维护保养工作,不仅能够让双级反渗透膜性能更加稳定,还能够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为用户节约更多的成本。
上述就是避免操作中双级反渗透膜被污染的方法,双级反渗透膜出现污染应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德兰梅尔膜技术中心。
反渗透膜在工业污水处理中微生物污染与控制的研究

反渗透膜在工业污水处理中微生物污染与控制的研究摘要:反渗透技术已在钢铁、石化、电力、市政等行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由于污水水质复杂多变,受到产品生产工艺、预处理工艺及原水水质的影响,对反渗透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不良的影响。
本文重点阐述了微生物对反渗透系统的污染与预防控制,主要从微生物的生长成因以及污染原理进行了分析,同时详细叙述了预防控制方法,主要有细菌的预防与杀菌、常规药剂投加的投加与微生物营养源控制、化学清洗中的杀菌与细菌剥离几个角度提出了微生物污染控制的建议,有效控制微生物在膜系统中的繁殖,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
关键词:反渗透;膜污染;微生物;污染控制1 引言废水再生回用是节水减排、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方式之一,废水可经过深度处理后替代新鲜水进入循环水系统,也可以替代新鲜水制备除盐水供锅炉补给水。
然而,石化废水(包括炼油废水和化工废水)种类繁多,十分复杂,溶解性有机物含量高,并且含有很多较难生物降解的物质,含盐量也较高,因此限制了石化废水的回用。
2 回用水装置情况概述本套污水回用水装置的处理能力为1200m3/h,生产准一级脱盐水800m3/h。
利用牛口峪车间二沉池出水做为原水,采用超滤和反渗透组合工艺,其中超滤部分采用ZENON公司ZW500-D超滤过滤系统,反渗透部分采用DOW化学公司BW30-400FR膜组件,原水经处理后总脱盐率≥97%,产品水TDS<24 mg/L,电导率<50μs/cm,达到准一级除盐的标准,产品水最终作为高压锅炉补给水。
3 反渗透系统的微生物污染3.1 反渗透膜的污染分类反渗透膜元件会受到在给水中可能存在的悬浮物或难溶物质的污染,这些污染物的性质与污染速度与给水条件有关,最常见的有碳酸钙垢、硫酸钙垢、金属氧化物垢、硅沉积物及有机或生物沉积物等。
在膜污染的几种类型中(沉淀污染、微生物污染、胶体污染等),微生物污染具有其特殊性,它在反渗透水处理中所造成的运行困难是最严重的一种。
膜的污染及其控制方法

膜的污染及其控制方法控制方法, 污染简介:反渗透系统在日常的运行中,难免会出现系统的无机物结垢、胶体颗粒物的沉积、微生物的滋生、化学污染以及其它问题,这些因素影响着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关键字:反渗透结垢胶体污染SDI 化学污染相关站中站:膜技术产品及应用反渗透系统在日常的运行中,难免会出现系统的无机物结垢、胶体颗粒物的沉积、微生物的滋生、化学污染以及其它问题,这些因素影响着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下面主要阐述膜系统在日常中出现的问题及控制方法。
一、无机物的结垢在水中存在Ca2+、Mg2+、Ba2+、Sr2+、CO32-、SO42-、PO43-、SiO2等离子。
在一般的情况下是不会造成无机物结垢,但是在反渗透系统中,由于源水一般浓缩4倍,并且pH也有较大的提高,因此比较难溶解的物质就会沉积,在膜表面形成硬垢,导致系统压力升高、产水量下降,严重的还会造成膜表面的损伤,使系统脱盐率降低。
衡量水质是否结垢有两种计算方法:控制苦咸水结垢指标对于浓水含盐量TDS≤10,000mg/L的苦咸水,朗格利尔指数(LSIC)作为表示CaCO3结垢可能性的指标:LSIC=pHC-pHS式中:LSIC:反渗透浓水的朗格利尔指数pHC:反渗透浓水pH值pHS:CaCO3溶液饱和时的pH值当LSIC≥0,就会出现CaCO3结垢。
控制海水及亚海水结垢指标及处理方法:当浓水含盐量TDS>10,000mg/L的高盐度苦咸水或海水水源,斯蒂夫和大卫饱和指数(S&DSIC)作为表示CaCO3结垢可能性的指标。
S&DSIC=pHC-pHS式中:S&DSIC:反渗透浓水的斯蒂夫和大卫饱和指数pHC:反渗透浓水pH值pHS:CaCO3溶液饱和时的pH值当S&DSIC≥0,就会出现CaCO3结垢。
其它无机盐结垢预处理的控制方案碳酸钙结垢预处理的控制方案在反渗透系统的结垢中,以碳酸盐垢为主,大多数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CaCO3几乎呈饱和状态,由下式表示CaCO3化学平衡:Ca2+ + HCO3– <---> H+ + CaCO3从化学平衡式可以看出,要抑制CaCO3的结垢,有几种途径:降低Ca2+的含量降低了Ca2+含量,可以使化学平衡向左侧移动,不利于形成CaCO3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怎样控制反渗透膜系统的微生物污染天气渐暖之时,环保达人们需要开始关注因高温而滋生的微生物了,避免其对反渗透膜元件等造成污染而影响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微生物包括细菌、藻类、真菌及其芽孢、孢子和病毒等,微生物在水中含量非常巨大,合适条件下可以在反渗透膜表面大量新陈代谢,形成微生物膜。
在反渗透设备中膜元件的各种污染中,微生物污染是最为严重的,具有如下特点:
1、微生物生长迅速,一旦膜表面出现细菌群落,很快会生
成粘泥膜,造成系统进水压力升高、压差增大、产水量降低。
一般首支膜污染较严重,膜面及流道污染会同时发生。
2、微生物污染清洗困难,生物粘泥膜不溶于酸,难溶于碱,即使频繁冲洗也不能被去除。
目前防止反渗透膜微生物污染的方法主要靠预处理阶段降
低可生化性有机物及杀菌。
常规的杀菌方法包括加氯或次氯酸盐、臭氧、紫外线等。
也可利用DBNPA或异噻磋啉酮等非氧化性杀菌剂对反渗透系统进行冲击式杀菌。
当反渗透系统发生微生物污染后,要及时进行杀菌以及化学清洗,防止微生物大量繁殖。
为防止微生物产生抗药性,要不定期改变杀菌剂种类以及杀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