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洲的气候分布特点.
世界各大洲的气候特点

世界各大洲的气候特点北美洲:北美洲地域广阔,气候多样。
北部地区受到北极冷空气和温带气团的影响,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南部地区常年温暖,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沿海地区气候湿润,内陆地区干燥。
南美洲:南美洲位于赤道附近,处于副热带和热带气候区。
赤道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年均降雨量丰富。
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多雨。
南部地区气候凉爽,降雨量逐渐减少。
非洲:非洲地跨赤道,气候带有明显的南北差异。
北部和南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赤道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年降雨量高。
撒哈拉沙漠分布于北非,气候干燥、酷热。
亚洲:亚洲是陆地面积最大的洲,气候多样。
东南亚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年降雨量丰富。
中东地区气候炎热干燥,沙漠地区温差大。
中国东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西部地区气候干燥寒冷,缺水。
欧洲:欧洲地势复杂,气候多样。
西欧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温和湿润,多雨。
东欧地区气候亚洲性质,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南欧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
大洋洲:大洋洲被环绕于南太平洋,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
北部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年降雨量丰富。
南部地区气候温和,多风。
澳大利亚内陆气候干燥,气温较大陆其他地区更为极端。
南极洲: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几乎全年都被冰雪覆盖。
气温极低,降水很少,大部分地区无降水。
总结:世界各大洲的气候特点多样。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系统的不同,每个大洲都拥有独特的气候特征。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
世界各大洲的气候类型与分布规律

世界各大洲的气候类型与分布规律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内的天气现象的统计平均情况,它受到地球自转、公转、大气圈、海洋、陆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由于地球表面的不均匀性,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也各不相同。
本文将探讨世界各大洲的气候类型与分布规律。
一、北美洲北美洲气候类型多样,其中以副热带湿润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最为常见。
整个北美洲东部多为副热带湿润气候,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量丰富。
而北美洲西部多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湿润,夏季干燥,气候较为温和。
二、南美洲南美洲跨越赤道,气候类型多样。
北部多为热带雨林气候,常年高温高湿,降水量丰富。
而大部分南美洲中部和南部地区则为亚热带气候,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炎热,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三、欧洲欧洲气候类型复杂,主要有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
西欧沿海多为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冬季较暖。
东欧则多为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
四、亚洲亚洲地域广阔,气候类型丰富多样。
东亚地区多为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寒冷。
印度次大陆则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干燥。
西亚则多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五、非洲非洲气候类型多样,主要有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撒哈拉沙漠覆盖了北部非洲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高温。
沿着非洲赤道南部地区则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多,温暖湿润。
六、大洋洲大洋洲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年降水量丰富,气候湿润炎热。
大洋洲北部地区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七、南极洲南极洲气候极端,无人居住。
南极洲被冰雪覆盖,气温极低。
总的来说,世界各大洲的气候类型与分布规律与其地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等密切相关。
副热带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等类型在各大洲都相对较为常见。
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各大洲的气候变化也存在一些共性规律。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各大洲的气候也在发生变化。
气候异常、极端天气现象的增多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许多困扰。
七大洲的面积和特点分布气候水

七大洲的面积和特点(分布、气候、水)是什么亚洲:1.气候:整体上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东亚(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显著)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中亚(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西亚(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北亚(温带大陆性气候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也包括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地理特点:中部高,四周低3.跨热带、温带、寒带4.亚洲跨东西半球,跨南北半球,纬度多在15°S-90°N 经度多在30°E向东至160°W5.地形:中部多高原,山地,四周多丘陵平原,山地高原为主6.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7.东为太平洋,南为印度洋,西接欧洲,非洲,地中海,北为北冰洋非洲:1.气候:分布最广的气候是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也比较广2.地理特点:东南高,西北低3.跨热带,温带4.在东半球跨南北半球,纬度大概为40°S-30°N 经度大概为20°W-50°E5.地形以高原为主(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6.面积3000万平方公里7.东为印度洋西为大西洋欧洲:1.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南欧地中海气候显著2.地理特点,南北部高,中部低,欧洲山脉多为东西走向且主要分布在北部,南部如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3.跨温带寒带4.处于东半球北半球纬度大概为30°N-90°N 经度大概为20°W-60°E5.地形以平原为主(西欧平原波德平原,东欧平原)6.面积1000万平方公里7.西为大西洋,北为北冰洋北美洲:1.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也比较广2.地理特点,地形南北三大纵列分布依次为高大山脉、高原(落基山脉墨西哥高原),中部平原,东部低缓山地、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拉布拉多高原)3.跨温带寒带4.处于西半球北半球纬度大概为10°N-90°N 经度大概为70°W-160°W5.地形以平原为主(中央大平原)6.面积2400万平方公里7.东为大西洋,西为太平洋,北为北冰洋南美洲:1.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也比较广2.地理特点,西部高东部低具体是西部为安第斯山脉东部为高原平原交错分布(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3.跨热带温带4.处于西半球跨南北半球纬度大概为10°N-90°S 经度大概为40°W-80°W5.地形以平原为主6.面积1800万平方公里7.东为大西洋,西为太平洋大洋洲:1.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热带沙漠气候也比较广2.地理特点,东西部高中部低具体是西部多低缓高原中部为大自流盆地(也叫中部大平原)东部为大分水岭(山地)3.跨热带温带4.跨东西半球跨南北半球纬度大概为50°S-10°N 经度大概为90°E-150°W5.地形以平原为主6.面积800万平方公里7.东为太平洋,西为印度洋南极洲:1.气候:几乎都为冰原气候2.地理特点,海拔最高的陆地,中部高四周低3.大多在南极圈内即寒带4.跨东西半球在南半球纬度大概为60°S-90°S 经度大概为360°即跨所有经度5.地形以高原为主6.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7.北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图解各大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一、非洲气候类型分布解析注: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地中海气候。
分布规律:①热带气候类型分布显著;②气候类型在赤道两侧南北对称分布的特征非常明显。
特殊地区:①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原因是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所至;②南回归线经过的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原因是岛上山脉阻挡东面来的水汽,及附近的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共同作用。
二、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解析注: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地中海气候;⑤亚热带季风及亚热带湿润气候;⑥温带海洋性气候;⑦温带季风气候;⑧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⑨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气候);⑩高原山地气候。
分布规律:①气候类型分布比较齐全(热带草原气候除外);②由低纬度到高纬度,气候类型依次更替;③由沿海到内陆,气候类型逐渐变化(温带地区明显);④东西两岸气候类型明显不同: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
特殊地区: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地势较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三、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解析注: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地中海气候;⑤亚热带季风及亚热带湿润气候;⑥温带海洋性气候;⑦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⑧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气候);⑨高原山地气候。
分布规律:大陆西岸气候类型南北纵向分布,东岸气候类型分布面积较广,原因是西部有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分布。
特殊地区:东部地区没有温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原因是中部地区地形平坦、地势较低,连接北冰洋沿岸和墨西哥湾;夏季,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寒冷空气,皆可以长驱直入。
四、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解析注: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地中海气候;⑤亚热带季风及亚热带湿润气候;⑥温带海洋性气候;⑦温带大陆性气候;⑧高原山地气候。
分布规律:①大陆的东西两侧气候类型分布由低纬度到高纬度依次更替;②大陆西侧的气候类型分布呈南北走向,原因是高大的安第斯山的阻挡作用。
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笔记

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笔记
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
1. 热带雨林气候(Af):
特征:全年温暖潮湿,降水充沛,没有明显的干季,年均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
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如亚马逊雨林、刚果雨林等。
2. 热带季风气候(Am):
特征:有明显的干湿季,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干燥,年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
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孟加拉国等地。
3. 热带草原气候(Aw):
特征:温暖干燥,有明显的干湿季,年降水量在500-1000毫
米之间。
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南亚、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周边地区等。
4. 温带海洋性气候(Cfb):
特征:四季分明,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湿润,全年降水较多。
分布:主要分布在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等地。
5. 温带大陆性气候(Dfa):
特征: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较少。
分布:主要分布在欧洲的俄罗斯、亚洲的中国东北等地。
6. 寒带气候(Et):
特征:寒冷干燥,气温极低,没有明显的夏季,年降水量较少。
分布: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南极地区等极寒地带。
这些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和分布主要受到地理位置、地形、海洋气流和地球自转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人类来说,了解气候类型有助于农业、旅游和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规划和决策。
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某些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会发生变化。
世界地理各大洲气候特点

亚洲气候一、基本特点:1.大陆性强烈:亚洲的大陆性是世界最强的。
最低气温:-71℃(东西伯利亚奥伊米亚康),除南极洲外居各大陆第一。
最高气温:60℃(伊朗卡伦河下游),约旦河谷温度54℃,巴基斯坦印度河下游达杜温度可达55℃,新疆吐鲁番49.6℃。
非洲绝对高温达63℃,亚洲仅次于非洲,居第二位。
年较差:106.7℃(上扬斯克,低温-70℃,高温36.7℃),居世界第一,平均年较差:我国49.4℃,西安28℃,新疆阜康-42.6~41.6℃。
大陆度:以年较差确定,以上扬斯克的大陆度定为100,大于50为大陆性,小于50为海洋性。
亚洲平均大陆度59,北美洲48;欧洲38;北非53;南非36: 澳大利亚35;南美洲29。
降水的极值:极多值:印度乞拉朋齐降水世界第一,年降水量极端值可达26461 . 2mm ,年平均降水量11500mm (西安市年降水量580~600mm )极少值:吐鲁番托克逊:年降水0.5mm 。
(世界降水量最少处:南美洲阿里卡为零)。
亚洲干旱区的面积达1/3。
2、季风性典型:季风:由海陆热量差异引起的,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变化的风叫季风。
夏、冬季风向变化至少有120°,1月和7月的盛行风风向占40%以上,1月或7月里至少有1个月的合成风速至少达到3米。
亚洲季风区占1/3,跨49个纬度,形成温带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界线:朱格朱尔山脉—大兴安岭—阴山—念青唐古拉山—卡奇湾—线以东地区即亚洲季风分布区。
(东南沿海岛屿除外)。
由海陆热力差异叠加了行星风系的影响,变化多端,灾害性天气多:台风、炎热、水灾、干旱等。
亚洲季风气候类型:3.类型多:气候类型有13种:(1)冰原气候(亚洲少),(2)苔原气候(亚洲北部),(3)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南部带状分布),(4)温带季风气候区(大兴安岭—阴山、青藏高原以东),(5)亚热带季风气候区,(6)温带半干旱气候区,(7)温带干旱气候区,(8)地中海气候区,(9)亚热带干旱区,(10)热带干旱区,(11)热带季风气候,(12)雨林气候,(13)山地气候(青藏高由海陆热量差异引起 热量带盛行风向 季风性质 特征 夏 冬 大陆性 海洋性 东亚季风 温带 东南 西北 亚洲大陆 日本本洲岛 冬季风强来势凶,撤退慢,持续半年,夏季风来的慢,持续时间短 亚热带 东南 北 中国 日本南岛:九州、四国南亚季风 热带 西南 东北 印度半岛 菲律宾群岛 夏季风强大来势猛,撤退快,冬季原)。
小学生地理课学习世界各大洲的气候特点

小学生地理课学习世界各大洲的气候特点地理课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孩子们可以了解世界各大洲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气候特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学生地理课学习世界各大洲的气候特点。
一、亚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气候类型多样,涵盖了从极地气候到热带雨林气候的各种类型。
比如,北部地区主要是寒冷干旱的副极地气候,总体上温度较低,年降水量很少。
而东南部则是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夏季风大,降水充沛。
西南部则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冬暖夏凉,适合农业发展。
二、北美洲北美洲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和亚热带气候。
例如,加拿大北部属于极地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年降水量较少。
而南部地区则是温暖湿润的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墨西哥和中美洲则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温暖潮湿,降水量很大。
三、南美洲南美洲是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区域最广泛的洲之一。
亚马逊雨林位于南美洲的北部,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温暖潮湿,降水量极大。
与之相邻的是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巴西中部,温暖多雨,适宜农业发展。
而南部地区,则是副热带和温带气候,四季分明,降水较少。
四、非洲非洲拥有广袤的草原、沙漠和雨林等不同地形,因此气候类型多样。
撒哈拉沙漠是非洲最显著的气候特点之一,为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干燥,几乎没有降水。
雨林气候则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全年温暖湿润,年降水量很大。
萨赫勒地区则是热带草原气候,冬季干燥,夏季多雨。
五、欧洲欧洲气候类型丰富多样,但主要是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西欧地区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冬季相对温暖,夏季凉爽,降水均匀。
东欧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较少。
六、大洋洲大洋洲气候类型各异,包括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和温带气候。
例如,澳大利亚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温暖潮湿,降水量大;南部则是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冬季较凉爽。
总结起来,世界各大洲的气候特点多种多样,小学生在地理课上可以通过绘制气候带分布图、观察各地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等方式,更好地了解各大洲气候的异同,增加对地球的认知和理解。
各大洲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及成因

各大洲气候类型分析一.亚洲:1.A.B.分布: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菲律宾群岛南部(如马来西亚吉隆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菲律宾棉兰老岛)C.特点:全年高温多雨D.景观及(标志):热带雨林景观,板状根,砖红壤。
E.代表性经济作物:橡胶、金鸡纳、可可、胡椒、油棕等(粮食作物:水稻)2.A.成因:位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少雨。
B.分布:阿拉伯半岛,印度河平原(塔尔沙漠)C.景观:热带沙漠景观,D.农业特点:发展灌溉农业,绿洲农业中代表植物:枣椰树3.热带季风气候:A.特点:夏半年盛行西南季风,高温多雨。
冬季盛行东北风,温和少雨。
故全年高温,但干湿季分明。
但季风条件下,多洪涝和干旱。
B.成因:(1)西南季风成因: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向右的地砖偏向力影响,偏转成西南风。
由于经过印度洋空气湿润,带来大量降水。
(2)东北季风的成因:冬季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
海洋上气温相对较高,气压相对较低,风由高压吹向低压。
故该地冬季盛行东北风,来自亚欧大陆较干燥,形成干季。
C.分布: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斯里兰卡岛大部分,菲律宾群岛北部,我国海南岛,西双版纳。
D.代表性景观及标志:热带季雨林(景观和热带雨林相似,但不及热带雨林茂盛)4. 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A.特点:夏季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冬季盛行西北风,低温少雨。
多洪涝和干旱。
B.成因: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
海洋上气温相对较高,气压相对较低,风由高压吹向低压。
C.分布: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包括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以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台湾岛。
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群岛南部。
(如上海,重庆,武汉,东京等)D.景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如马尾松)注意:我国季风气候和日本季风气候比较大陆性较强,日本海洋性较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丁美洲的气候特征:湿热,类型众多的原因:
(1) 纬度 因素:拉丁美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 之间,属五带中的热带,全年高温; (2) 海陆 因素:周围有广阔的海洋,海洋对气 候的明显影响。 (3) 地形 因素:影响显著,表现为 A、热带平原地区气候湿热(海拔低) B、高原地区气候较温和(海拔较高) C、高山地区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D、400S以南的安第斯山 西侧 多雨(属西风带,西 风来自海洋,湿润), 东侧 干燥少雨(背风坡, 风来自大陆)
东莞塘厦中学 地理科组 尹天竺
2018/8/8
澳大利亚的气候
② 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 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 ① 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 西风带控制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④ 西部常年受副高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
南北差异:
澳大利亚
气候特征: (1)气候炎热干燥,沙漠、半沙漠分布很广。 (2)气候(降水量)、植被带呈半环状分布。
东莞塘厦中学 地理科组 尹天竺
2018/8/8
澳大利亚
半环形分布 半环状的核心: 热带沙漠气候 外环: 自北向南分布着热 带雨林、亚热带湿 润性季风气候 中环: 热带、亚热带草 原气候
太阳辐射---气候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导致不同纬度间的 热量差异,并引起 “气温”差异 四类热量型气候: 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
寒带长冬无夏 亚寒带(冬长寒,夏暖短) 温带(冬冷夏热) 亚热带(冬温夏热) 终年高温 热带 亚热带(冬温夏热) 温带(冬冷夏热) 亚寒带(冬长寒,夏暖短) 寒带长冬无夏
亚洲 气候特点
①气候复杂多样(南北所跨纬度和东西所跨经度,各大洲中最 广,因此地面受热状况和干湿程度,各地差异很大) ②季风气候显著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巨大的面积和完整的大陆轮廓,一方面 使亚洲具有广大的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促成了大陆性和干燥 性气候范围的广大;另一方面,冬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南极洲气候— 酷寒、干燥、烈风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 25℃以下, 极端最低温达-88℃以下;
(酷寒)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 55毫米以下,最少的地方不 足5毫米;
(干燥)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风速 17米/秒—18米/秒, 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烈风)
2018/8/8
原因:①纬度高――地处高纬,一年之内地面接受 太阳光热最少,造成严寒 ②地势高――南极洲的高原地形和巨厚的冰层, 加剧气候的寒冷,形成酷寒 ③气压高――酷寒使南极洲形成了极地高压中心 ,从大陆中心向边缘地带经常吹反时针方向(即从陆 地吹向海洋)的极地东风,降水稀少而风力极大,形 成干燥、烈风.酷寒使降水以暴雪形式出现,长久的 积雪形成庞大而深厚的大陆冰盖. 烈风、暴雪和巨大的冰盖又是南极大陆酷寒的原因 ④洋流――南纬40°――60°持续西风环流,造成 一种特殊的“风壁”.它阻碍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 热量交换,也是造成该地区气候酷寒的原因之一
③ 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 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
①干燥
a南北回归线横穿大陆的南部和北部; b海岸线平直,缺少深入内陆的港湾, 少了海洋的影响 c东北部紧邻亚洲大陆干燥区,从那吹来的东北 风性质干燥
②暖热
a纬度位置决定了太阳高度角大,地面接 受太阳辐射量多; b干燥地区广,空气透明度高; c相当大地区处于背风位置,加强了高温 的程度
各大洲气候类型
亚洲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寒、温、热三带
北部沿海地区 寒带苔原气 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 属温带针叶林气候。 东部靠太平洋的中纬度地区 属季风气候 东南亚和南亚 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 中亚和西亚 大部分地区属沙漠和草原气 候。 西亚地中海沿岸 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东亚自北到南 为温带、亚热带、热带季风 气候
(二)气候:湿热的大陆(原因: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 热带雨林 气候: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1. 2.热带草原 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3.热带沙漠: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以北到赤道附近 (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 亚热带湿润 4. 气候:东南沿海20ºS-40ºS(巴西和阿根廷) 5. 地中海 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40ºS,智利 6. 温带海洋性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ºS-55ºS, ( 智利南部和火地岛) 7. 温带大陆性 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 8.高山气候
大气环流---气候形成的直接因素
气压带风带的基本水热属性 极地附近 70—50°附近 高纬吹向低纬 冷低压,上升 副极地低压带 60°附近 中纬西风带 60—30°附近 低纬吹向高纬 热高压,下沉 副热带高压带 30°附近 信风带 30—10°附近 高纬吹向低纬 赤道低压带 季风环流 赤道附近 热低压,上升 气压带风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分布纬度 大气运动特征 冷高压,下沉 水热一般属性 冷、干 冷、干 温、湿 温、湿 热、干 热、干 热、湿
5、气候 成因 纬度位置 海陆分布 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5°~60°之间, 属温带气候 西临大西洋,大陆轮廓曲折,使海洋 影响深入内陆 中部为平原,山脉东西走向利于海洋 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 增温增湿作用
地形
洋流
5、气候 东西差异: 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部、中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东部,温差较大 苔原气候:北冰洋沿岸, 地中海气候:南部三大半岛沿岸(盛产 柑桔、柠檬、无花果、葡萄、油橄榄等 亚热带水果)
夏季风 ---海洋向陆地,低纬向高纬 :性质温湿
冬季风 ---陆地向海洋,高纬向低纬 :性质冷干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 1、南北跨的纬度多,热量条件相差大。 2、东西跨的经度多,降水条件差异大, 3、地形复杂,地形类形多样,海拔高差大。
地形对气候影响大
为什么极地气候西高东低?
洋流 为什么在北美西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 中海气候狭长分布 沿海地区? 西部高山 为什么在北美东部, 降水量是从沿海向陆 地区逐渐减少? 东部山脉低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