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练习答案

合集下载

1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1《梦游天姥吟留别》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战栗(lì) 澹然(dàn) 剡溪(shàn) 青冥(mín)B.木屐(jī) 渌水(lù) 訇然(hōnɡ) 天姥(lǎo)C.霓红(ní) 石扉(fēi) 瀛洲(yínɡ) 长嗟(jiē)D.鸾鸟(luán) 悸动(jì) 霹雳(lì) 恍然(ɡuān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崩摧荡漾折腰啼叫B.层颠列缺丘峦枕席C.吴越浩荡倾倒半璧D.照耀微茫青涯龙吟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确实、实在B.天姥连天向天横横:横亘C.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D.失向来之烟霞向来:原来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虎鼓瑟兮鸾回车B.云青青兮欲雨C.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D.对此欲倒东南倾5.下列各句中“之"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欲因之梦吴越(代词,指代前面越人的话)B.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助词,的)C.失向来之烟霞(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音节助词,无实义)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云霞明灭或可睹②一食或尽粟一石B.①我欲因之梦吴越②余因得遍观群书C.①且放白鹿青崖间②年且九十D.①迷花倚石忽已暝②是亦不可以已乎7.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吟,古诗的一种体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与之相似的有“歌”“行"。

B.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

《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是描写天姥山上的天气和环境,渲染了紧张凝重的气氛,为下文仙人出场做了铺垫。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两句是诗人直抒胸臆,表现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态度。
3、—些古典诗词都曾流露出某种消极情绪。当感到失落,想发泄内心的愁苦时,我们可以吟咏“,
7、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两句是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
8、当不愿意低三下四去侍奉权贵的时候,许多有志之士往往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名句:“,
”。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9、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和“”两句是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令人叹为观止。
”。
4、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句子是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穿着的诗句“霓为衣兮风为马”与出行工具的诗句,令人叹为观止。
5、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和“
”两句是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令人叹为观止。
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两句是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或主旨)。
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9、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
1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0、《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贵,
”两句是最能表现李白性格。
《梦游天姥吟留别》答案
1、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4、虎鼓瑟兮鸾回车。
5、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
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7、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梦游天姥吟留别练习题及答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练习题及答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练习题及答案梦游天姥吟留别练习题及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天姥(mǔ)殷岩泉(yǐn)漂白(piāo)刨床(páo)B、溪(shàn)木(jī) 威吓(xià) 呼号(háo)C、(dàn)水(lù)起哄(hōnɡ) 泡货(pāo)D、恍然(huǎnɡ) 然(hōnɡ)伎俩(liǎnɡ)拘泥(nì)解:A、“漂”读piǎo,“刨”读bào;B.“吓”读hè;C.“哄”读hònɡ。

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烟涛微茫信难求信:实在水荡漾清猿啼:清澈B、失向来之烟向来:原来须行即骑访名山须:等待C、洞天石扉,然中开然:形容声音很大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于是D、恍惊起而长嗟恍:恍然,猛然迷花倚石忽已暝暝:天黑,夜晚解:C、因:依据。

答案:C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文明发达,经济活动也曾跻身于世界的前列。

B、指挥控制台上,指挥决策者、工程技术专家正密切地关注着发射前的各种状态和异常声音。

C、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的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

D、《城南旧事》的`作者是林海音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而编写的自传体小说。

解:A、“活动……跻身……前列”搭配不当;B.“状态”包括“声音”;D.句式杂,改为“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作者根据……”。

答案:C阅读下列诗段,回答4~5题。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且放白鹿青崖间……开心颜?”一层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答案:体现了作者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生活的理想。

《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附答案1)

《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附答案1)
10、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7、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两句是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
8、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两句是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
9、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两句是表现诗人蔑视权贵。
10、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两句是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
《梦天姥吟留别》答案
1、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
1、《梦游天姥吟留別》中,“,
。,”句子是写天姥山巍峨挺拔。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两句是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在诗人看来,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是用“月”烘托意境。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2、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3、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4、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5、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6、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7、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8、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四句写仙境的石门訇然打开,放眼望去,天空广阔,不见边际,在日月光辉的照耀下,金银筑成的楼台发出夺目的光彩。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句子是由梦境转入现实。
6、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
”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

梦游天姥吟留别习题及答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习题及答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习题及答案梦游天姥吟留别》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天姥(mǚ)天台(tāi)渌水荡漾(lǚ)B.剡(shàn)溪熊咆(páo)訇然中开(hōng)C.XXX(yíng)洲虹霓(ní)XXX(yǐn)D.魂悸(jì)长嗟(jiē)水澹澹(dàn)2.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依据B.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C.XXXXXX:震动D.XXX惊层巅惊:惊动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列缺霹雳③烟涛微茫信难求②仙之人兮列如麻④自可断来信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4.下列诗句的节拍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B.脚/著/XXX,身/登/青云梯C.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D.XXX/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选出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项(。

)A.向天横(遮断)势拔(超出)五岳B.因(因为)之梦吴越清(凄清)猿啼C.列缺(缺少)鸾回(回旋)车D.觉(睡觉)时向来(助词,不译)6.选出与其它三个用法不同的一项(。

)A.栗深林兮惊层巅B.云青青兮欲雨C.列缺霹雳,XXXD.虎鼓瑟兮鸾回车7.下列对XXX《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形象的分析中,不当的一项是()A.主体部分描绘的是梦幻中游天姥的情景。

B.诗人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描绘梦幻中的世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

C.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理想的寄托,是与丑恶现实完全对立的。

D.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生活经历的曲折反映,是现实世界的缩影。

8.下列对XXX《梦游天姥吟留别》思想感情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表现了“人生无常”的感伤情绪。

B.表现了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练习答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练习答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默写:1、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2、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3、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4、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5、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6、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7、列缺霹雳,丘峦崩摧8、洞天石扉,訇然中开9、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10、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11、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12、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13、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二、文学常识填空:1、李白是我国唐朝着名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与杜甫齐名。

有文集《李太白全集》。

《梦游天姥吟留别》体裁上属古体诗,题材上属记梦诗(也可称“游仙诗”。

三、加点字注释:1、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2、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3、我欲因.之梦吴越依据4、渌.水荡漾清猿啼清5、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6、云青青..兮欲雨黑沉沉的7、列.缺霹雳同“裂”,裂开8、虎鼓瑟兮鸾回.车回旋、运转9、失向来..之烟霞原来1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侍奉四、选择题:1、请选出和“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中的“之”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B )A我欲因之梦吴越B久之,能以足音辨人C杳不知其所之也D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2、请选出和《项脊轩志》中“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 C )A而母立于兹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C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D恍惊起而长嗟3、请选出和“忽魂悸以魄动”中的“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 )A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B 娘以指叩门扉曰C勿以贫故,事人不谨D 能以足音辨认4、请选出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用法不同的一项:( C )A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B族.秦者秦也C辇.来于秦D虎鼓.瑟兮鸾回车5、请选出和“熊咆龙吟殷岩泉”中“殷”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B )A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B君子谓祁奚能举善.矣C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D昂.其值,居为奇货6、请选出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用法不同的一项:( C )A栗.深林兮惊.层巅B动.心骇.目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D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五、简答题:1、“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运用了哪些修辞?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夸张、拟人,更生动形象地反衬出天姥山的高耸雄奇。

《梦游天姥吟留别》练习答案及解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练习答案及解析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因:依据。

2答案及解析:答案:(1)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2)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3)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4)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5)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6)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7)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9)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3答案:(1).B;(2).①这两句诗是李白对于功名富贵的鄙薄,表达的是诗人淡泊清净的人格追求,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②功名富贵在诗中指的是楚王的“台榭”,而诗人推崇的是屈原的积极人生。

③诗人醉心于眼前的游乐,表达的是对现实失望后,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并不是消极颓废。

4答案及解析:答案:(1).B(2).①运用比喻,将菊花上的露珠比作泪水,生动贴切。

②运用叠词,“冉冉”“涓涓”,由外在环境转入内在心境,节律优美,音韵和谐。

③运用双关,含蓄形象。

“微香”既指花香,也暗指自己具有的高尚品格、美好才情;“泪”既指露珠,也暗指自己身世悲苦。

④承上启下,将上句透露的处境和下义揭示的心境联系起来,结构严密。

⑤奠定情感基调,为后文抒情做了铺垫。

解析:(1).“寓情于景是本诗最主要的抒情手法”说法错误,本诗最主要的抒情手法是托物言志。

(2).本题要求赏析诗歌的第二句,首先,该句将菊花上的露珠比作泪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次,该句连用了两个叠词“冉冉”“涓涓”,本来香气袭人的野菊却只能散发出缕缕微香,从外在环境转入野菊的内在心境,刻画细致入微,同时节律优美,音韵和谐;再次,该句运用双关,诗人借咏菊表达对自身命运的感喟,他欣赏菊花的高洁,以菊自比,但表述更多的却是孤芳自赏的寂寞,以及想要摆脱这一处境却无能为力的无奈;此外,该句将上句所写野菊的处境与下文揭示的野菊的心境联系起来,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最后,该句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为后文抒情做了铺垫。

统编版《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

统编版《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

统编版《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1.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精神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两句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眼中的天姥山巍峨险峻,气势非凡。

3.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写出了诗人梦游天姥山登上半山腰时的所见所闻,充满了奇幻色彩。

4.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天姥山上仙人的世界,其中,“霓为衣兮风为马”一句写出了仙人的衣着以及骑乘,“仙之人兮列如麻”直接点明山上的仙人非常多。

5.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两句对天姥山上天气和环境的描写,渲染了一种紧张凝重的气氛,为下文写仙人们的出场作了铺垫。

6.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梦境中第一眼看到的天姥山仙境的景象:有无边无际的蔚蓝的天空,有日月照耀的宫阙,景色壮丽,精心炫目。

7.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两句写出了诗人梦醒后对人间乐事和古来万世的感慨之情,看似消极,却是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省,为后文直抒胸臆积蓄了感情力量。

8.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

此时此刻诗人感到能抚慰心灵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

9.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10.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霓为衣兮风为马”和“虎鼓瑟兮鸾回车”,令人叹为观止。

1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默写:
1、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2、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3、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4、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5、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6、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7、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8、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9、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10、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11、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12、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13、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二、文学常识填空:
1、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与杜甫齐名。

有文集《李太白全集》。

《梦游天姥吟留别》体裁上属古体诗,题材上属记梦诗(也可称“游仙诗”。

三、加点字注释:
1、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
2、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
3、我欲因.之梦吴越依据
4、渌.水荡漾清猿啼清
5、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
6、云青青
..兮欲雨黑沉沉的
7、列.缺霹雳同“裂”,裂开
8、虎鼓瑟兮鸾回.车回旋、运转
9、失向来
..之烟霞原来
1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侍奉
四、选择题:
1、请选出和“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中的“之”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B )
A我欲因之梦吴越B久之,能以足音辨人C杳不知其所之也D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
2、请选出和《项脊轩志》中“汝姊在吾怀,
呱呱而泣”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 C )
A而母立于兹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D恍惊起而长嗟
3、请选出和“忽魂悸以魄动”中的“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A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B 娘以指叩门扉曰
C勿以贫故,事人不谨D 能以足音辨认
4、请选出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用法不同的一项:( C )
A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B族.秦者秦也
C辇.来于秦D虎鼓.瑟兮鸾回车
5、请选出和“熊咆龙吟殷岩泉”中“殷”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B )
A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B君子谓祁奚能举善.矣
C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D昂.其值,居为奇货
6、请选出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用法不同的一项:( C )
A栗.深林兮惊.层巅B动.心骇.目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D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
五、简答题:
1、“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运用了哪些修辞?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夸张、拟人,更生动形象地反衬出天姥山的高耸雄奇。

2、请指出“古来万事东流水”一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并就其作用作简要赏析。

运用了比喻,将人生万事比作东流水,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人生一去不复返的哲理,寄予了作者深沉的人生感慨。

3、诗人既然梦游天姥,为何用简洁的语言写登山见闻及游山经历,却浓墨重彩地描绘仙境?
因为作者的写作意图并非抒发对天姥
奇景的热爱之情,而是借“仙境”抒发对自由解放的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权贵的轻蔑、对污浊现实的弃绝,从而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

4、从题目看,李白此诗是为“别东鲁诸公”而作,文中那句话照应了此意?作者又为何要采用“游仙”这种形式?
文中“别君去兮何时还”一句照应“留别”之意。

因为“游仙”的形式便于超脱现实,从而发挥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才能,可随意挥洒,更随心所欲地一吐长安三年屈身权贵、怀才不遇的郁闷之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