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_》课件2013
小学六年级数学六年级折线统计图精选教学PPT课件

(二)教学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1.出示例3.某地2000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
月份 平均 气温 一 2 二 5 三 10 四 16.5 五 22 六 28 七 32 八 32.5 九 26 十 19 十一 11.5 十 二 5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2.制作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 垂直的射线.
5
0
·
·
5
二 月 三 月
·
1、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低?
(八月份的平均气温最高,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最低.)
2、哪两个月平均气温上升得最快?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得最快?
三、四月的平均气温上升得最快,十、十一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得最快.
3、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哪个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用折线的起伏清楚而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三、全课小结
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知道了它与条形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谁能说说 制作折线统计图关键要注意什么? (关键是注意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 连接起来.)
2、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哪个能表示出数量 的增减变化情况?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用 折线的起伏清楚而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一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
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
九 月
十 月
十 一 月
十 二 月
单位:摄氏度
40
某地2000年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统计表 2001年1月
35
30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 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 位长度表示多少.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

统计表 统计图
中国代表团历届奥运会金牌获奖情况统计表
奥运会 届数
金牌
24届 5枚
25届 16枚
26届 16枚
27届 28枚
28统计图
中国代表团历届奥运会金牌获奖情况统计图
中国代表团历届奥运会金牌获奖情况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显示数 据的增减变化规律。
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股票分析图
心电图
妈妈记录了陈东0岁到10岁的身高,如下表。
年龄/岁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身高/厘米 50 74 85 93 101 108 115 120 130 135 141
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图
祝大家快乐!
六年级数学折线统计图

我插队的地方社员们大多喝泡子里的水,泡子有深有浅,像一团团河。泡子周围有稀少的芦苇,水是透明的,能清晰地见到水下的芦根、水草什麽的。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精美课件

请在下图中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应该怎样做呢?
还得用图例说明…… 要画两条折线,可以像复 式条形统计图那样用颜色 区分开。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本节的学到了什么知识。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再见!
7
折线统计图
第2课时 复 式 折 线 统 计 图
优 翼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20世 纪70年代末就进入了老龄化。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 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下面是一个小组调查的2001~2010年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
这有样复看式着条,形不统太计容图易,比也较应出该生有人复口式数折和线 死统亡计人图口吧数?的情况啊!怎样比较方便呢?
《折线统计图》优质课课件.

《折线统计图》优质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折线统计图》。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学会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理解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独立完成相关练习。
3. 培养学生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进行数据预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折线统计图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具:直尺、铅笔、橡皮、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学校运动会成绩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数据,提问:如何更直观地展示这些数据?2. 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及特点(10分钟)介绍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如: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易于观察等。
3.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10分钟)演示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指导学生跟随课件练习绘制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4.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讨论并完成练习题,巩固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应用。
6. 课堂小结(5分钟)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强调作业要求。
六、板书设计1. 《折线统计图》2. 内容:a. 折线统计图的概念b.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c.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d. 折线统计图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b. 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回答问题。
2. 答案:a. 图略。
b.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掌握较好,但对数据分析部分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折线统计图》优质课精品课件.

《折线统计图》优质课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七章“统计与概率”第三节“折线统计图”。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学会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预测趋势。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变化趋势。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据分析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合作交流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数据分析。
难点:如何运用折线统计图预测数据变化趋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直尺、圆规、铅笔、橡皮、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我国近五年GDP增长趋势图,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变化,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折线统计图。
2. 知识讲解(1)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及特点(2)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3)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变化趋势3. 例题讲解以某城市近三个月的降水量为例,讲解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并分析降水量的变化趋势。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76页的练习题1、2。
5. 小组讨论(1)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异同点;(2)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预测数据未来的变化趋势。
六、板书设计1. 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及作用2.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3. 数据变化趋势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教材P77页练习题3、4。
答案:见教材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及数据分析掌握较好,但对预测数据变化趋势的能力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身边的统计数据,尝试绘制折线统计图,并分析数据变化趋势,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3. 小组讨论的问题设计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提供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数据分析。
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课件2013

长春市净月潭2003~2007年旅游人数统计图
人数/万人 77 76 75 74 73 72 72 73 73 74 77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年份/年
长春市净月潭2003~2007年旅游人数统计图
人数/万人 77 76 75 74 73 72 72 73 73 74 77
届奥运会。 。 。
28
32
1992 1996 2000 2004
(25届) (26届) (27届) (28届)
(1)在25~28届奥运会中,我国获得金牌数量最多的是第
(2)哪两届之间的金牌数量增加的最快? (3)在四届奥运会中,我国获得金牌数量的整体趋势是 (4)请你预测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获得金牌的数量为
长春市中小学生参观四十七中学科技馆人数统计图 人数/人 (2002~2007年)
12000 10000 9500 8000 6000 5500 4000 2000 0 4000 6000 8000 1200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年份/年
(1)哪年的参观人数最多? 哪年的参观人数最少? (2)哪两年之间的增长幅度最大? (3)从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长春市1991~2003年每年沙尘暴总天数的变化情况统计表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年份
第25~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金牌数量统计图
单位:块
60 50 40 30 20 10 0 16 16 单位:年
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折线统计图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折线 统计图,同学们通过实际的 例子要理解折线统计图的优 缺点,能够绘制简单的折线 统计图,可以解决相关的实 际问题。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公开课课件.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主要涉及第八章“统计图表”中的第三节“折线统计图”。
具体内容包括折线统计图的定义、特点、制作方法以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和比较数据的变化趋势。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学会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并能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情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教学重点: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直尺、圆规。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气温变化的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折线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2)讲解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3)举例说明折线统计图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2)讲解解题步骤,示范制作折线统计图;4. 随堂练习:(1)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3)针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和巩固。
5. 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折线统计图的制作;(2)各小组展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六、板书设计1. 折线统计图2. 内容:(1)折线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2)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3)折线统计图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哪个月份气温最高?②哪个月份气温最低?③气温的变化趋势如何?2. 答案:(1)折线统计图如下(图略);(2)① 7月份气温最高;② 1月份气温最低;③ 气温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例题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1500 1000
5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130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年份
1980—2004中国奥运会金牌数统计表
年份 金牌数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0 15 5 16 16 28 32
金牌数 (个)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80—2004中国奥运会金牌数统计图
28 15
.
.
32
.
16 5 .
.
16
.
0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
年份
2001—2005年我的月收入情况表
年份 月收入 (元)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800 1000 1200 1500 2000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折线统计图
学习目标
•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 的特点。 • 2.能将一组相关数据,绘制成单式折线统计图, 并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变化获取一定信息。 • 3.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 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 • 4.在生活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优越性。
王磊同学单词记忆情况表
天数
第 1 天
第 2 天
第 3 天
20
第 4 天
15
第 5 天
12
第 6 天
10
记住单词的 100 30 数量 (个)
数量 (个)
王磊同学单词记忆情况统计图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 100 A
. B
30 20
.
15 C
.
12 D
.
10 天
.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曲线
记忆的数量 (百分数) 100
80 60 40 20 0 1 2 3
4
5
6 天数
价格 (元)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威海市2001—2006年楼房价格统计图
3200 2400 2000 1200
. .
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