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近义词的十个方法
近义词辨析方法与实例讲解

近义词辨析方法与实例讲解
一、辨析词义差异
1.通过释义区分:在辨析两个或多个相似的词义时,可以通过查看词
典释义来进行区分。
例如,“迅速”表示快速,形容速度快,“急忙”表
示匆忙,形容紧急情况下着急出走,两者在语义上有所差异。
2.通过搭配区分:有时候词语的搭配也能帮助我们进行区分。
例如,“晴”和“明”都表示天气好,但“晴”常与“天”搭配,表示晴朗的天气,“明”常与“天空”搭配,表示天空明亮。
二、辨析语气色彩
1.通过正面与负面区分:有时候同一语意的词语,其中一个词有负面
的含义,而另一个则没有。
例如,“可爱”和“讨厌”都表示喜欢或不喜
欢的程度,但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
2.通过语境区分:有时候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语气色彩。
例如,“说”可以表示说话的行为,也可以表示表明心情或意见的说法,前
者的语气比较客观,后者的语气比较主观。
三、辨析词语用法
1.通过语法角度区分:有时候词语的用法和句法结构不同。
例如,
“回答”和“回复”都表示对问题或信息做出回应,但“回答”是及物动词,后面需要接宾语,“回复”则常用于书面表达。
2.通过搭配区分:有些词语在搭配上有所区别。
例如,“传统”和
“习俗”都表示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但“传统”更强调长期的、古老的,而“习俗”更强调社会群体的共同行为。
以上是近义词辨析的一些方法与实例讲解,通过观察词义差异、语气
色彩和词语用法等方面的区别,可以更准确地选择出合适的词语表达意思。
实际中需要通过反复阅读、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来提高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成语辨析

近义词成语辨析近义词成语辨析如下:1.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按部就班(1)乡下的农人们,大部分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的生活。
(2)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不敢大胆创新,只会--地按旧框框写作。
(3)假若他能--地读些书,他也会变成一个体面的,甚至是很有学问的人。
[练后悟通]--“安分守己”与“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前者偏重规矩老实,安于本分,不胡来,守住自己的节操;后者偏重墨守成规,不敢变易。
“按部就班”有“遵循一定的次序”的意思,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进行。
2.安之若素·随遇而安近日,年仅13岁的国乒“淡定妹”刘某引爆网络。
在没有教练现场指导的情况下,刘星池仍能--,最终大获全胜。
[练后悟通]--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能安然处之,毫不在意。
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相同点: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
不同点: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3.爱憎分明·泾渭分明(1)文学与科学并非-。
(2)要做到--,首先应该划清是非的界限、敌友的界限。
[练后悟通]--二者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
异:“爱憎分明”专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泾渭分明”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4.八面玲珑·面面俱到(1)在《邪不压正》里,姜文饰演的蓝青峰则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小说中老成持重的长者,在电影里变成了一个--、城府极深的阴谋家,但这个阴谋家又极具喜剧色彩,说起台词来简直是相声演员。
(2)报告提到了各种可能导致这次偏航的因素,如通讯被切断、驾驶员手动改变航向等,可谓-,但没有作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
[练后悟通]--八面玲珑: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多用在讨好别人,贬义居多。
面面俱到:各方面都能照顾到,没有遗漏疏忽,考虑得全面,褒义居多;也指考虑得太过全面,把可以或不必要的都考虑了,显得多余、笼统。
近义词辨析

近义词辨析1.包含:里面含有(多用于抽象事务)。
如:这一成果包含许多人的心血。
包涵:客套话,表示请求原谅。
如:招待不周,请多包涵。
2. 暴发:侧重于突发性,多用于洪水、传染病等。
如:山洪暴发、暴发户。
爆发:侧重于猛烈性,多用于火山、重大事件等。
如:战争爆发。
3.必需:动词,一定得有;不可缺少。
如:生活必需品。
必须:副词,表示事实上、情理上必要。
只能作状语,修饰动词。
如:你必须解释清楚。
4.不力:不得力。
如:办事不力。
不利:①没有好处。
如:这样做,于人于己都不利。
②不顺利。
如:出师不利。
5. 变换:事物的形式或内容换成了另一种。
能带宾语。
如:变换队形、季节变换。
变幻:没有规律、难以揣测地变化。
如:变幻莫测。
6. 本意:原来的想法或打算。
如:我本意是为他好,他竟误解了。
本义: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
如:“匠”的本义是木匠。
7. 充分:大多与比较抽象的事物搭配,如:理由充分、条件充分。
充足:大多用于比较具体的事物,如:光线充足、经费充足。
8. 窜改:改动文字。
如:这文件是经人窜改过的。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理论、政策等)。
如:篡改历史、篡改文件精神。
9. 遏制:侧重于“制”,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对象常是情绪、敌人或某种力量。
如:遏制心中的怒火。
遏止:侧重于“止”,常用于战争、暴动等。
如:改革的大潮是无法遏止的。
10. 发明:创造一种新的事物。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发现:通过探索找到前人未知的自然现象或规律。
这些事物原先就存在,只是大家不知道,现在找出来了。
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11. 法制:指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根据这些法律制度建立的社会秩序。
如:健全法制。
法治:指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式(跟“人治”相区别)。
如:实行法治。
12. 收集:侧重于“收”,即收拢,对象是现成的事物。
搜集:侧重于“搜”,即搜寻,对象是须到处寻找的事物。
如:他多年来潜心于搜集文物。
13. 原形:原来的形状,指本来面目。
辨析近义词的方法

辨析近义词的方法1.词义轻重程度不同:希望──期望──渴望(轻、重)2.词义范围大小不同:事情──事件──事故(从大到小)3.具体与概括不同:船──船只(具体、概括)4.词义着重点不同:化装──化妆(装扮──打扮);才能──才华(做事能力──文艺特长);陡峭──峻峭(坡度大而陡直──高而险)5.搭配对象不同:交流(思想、经验)──交换(礼物、意见)6.适用对象不同:爱戴(对上)──爱护(对下)7.词性和功能不同:突然(形,作状、谓、定语)──猛然(副词,作状语)8.感情色彩不同:果断──决断──武断(褒──中──贬)9.语体色彩不同:吓唬──恐吓(口语──书面语)反义词是词性相同、词义相反的词。
1 反义词:凉爽(闷热)、欢乐(痛苦)2 反义词:理解(误解)、强烈(微弱)4 反义词:整体(部分)、茁壮(瘦弱)、奉献(索取)、同(异)、整(零)、美(丑)5 反义词:赞美(嘲笑)、燃烧(熄灭)、透明(浑浊)6 反义词:天堂(地狱)、秀美(粗陋)7 反义词:吸引(排斥)、纯净(污浊)8 反义词:迷惑(清醒)、可爱(可憎)、得意(失意)9 反义词:憨厚(狡诈)、神秘(普通)、保存(销毁)10 反义词:机灵(迟钝)11 反义词:失败(成功)、信心(灰心)、招集(解散)、抵抗(投降)12 反义词:屈辱(荣誉、荣耀)、免除(任命)13 反义词:异常(正常)、分析(综合)14 反义词:聚集(分散)、舒服(难受)、精彩(低劣、粗糙)、举世闻名(默默无闻)15 反义词:俊俏(丑陋)、格外(一般、普通)、出现(消失、隐没)、光彩(羞耻、耻辱)、告别(欢聚、团聚)、生机勃勃(死气沉沉)16 反义词:活泼(严肃、呆板)、甜津津(苦巴巴)、成熟(幼稚、稚嫩)、热闹(冷清)17 反义词:奇怪(正常、平常)、聚精会神(心不在焉)18 反义词:脱险(遇险)、欺负(保护)、倒霉(走运、幸运)、洪亮(微弱、低沉)、一拥而上(一哄而散)19 反义词:维修(损坏)、释放(拘捕、回收、捉拿)、得意(失意、不满)、巨大(渺小、细小)20 反义词:镇定(慌张、惊慌)、恳切(虚伪、虚假)、忍受(冲动、反抗)、担心(放心)、苍白(红润)、平静(激动、喧闹)、勉强(自愿)21 反义词:愿意(勉强)、犹豫(果断)、忧郁(开朗)、结束(开始)、困境(顺境)、轮流(固定)、热烈(冷清、冷淡)、珍惜(糟蹋、浪费)22 反义词:失望(有望、期望)、培育(摧残)、松软(坚硬)、附近(遥远)、扫兴(尽兴、高兴)、梦想(现实、实际)23 反义词:欢聚(分离、失散)、思念(忘却、忘记)、兴高采烈(无精打采)24 反义词:空闲(紧张、繁忙)、废除(缔结、恢复)、残害(保护、保卫)、痛苦(愉快、幸福)、喜欢(讨厌)、生气(愉。
近义词辨析的十个方法

近义词辨析的十个方法导读:近义词辨析十法辨析近义词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分析:一、词义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例: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变速这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称奇称道)的事。
(2006年山东卷) 析:“称道”是称述,称赞;“称奇”是称赞奇妙。
“称奇”比“称道”语义重。
这里用“称奇”。
二、范围大小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例:“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目前日前)仍在修复当中。
(2006年江西卷)析:“目前”指说话的时候,“日前”指几天前。
这里指直到说话的时候“仍在修复当中”,因此用“目前”。
三、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例: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馈赠捐赠)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2006年江西卷)析:“馈赠”是赠送(礼品),“捐赠”是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
这里“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是赠送物品给政府,因此用“捐赠”。
四、语体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例: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该本)病。
(2006年江西卷)析:“该”是指示词,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本”是指自己方面的,多用于口语。
五、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例: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探索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编造)的规律。
(2005年重庆卷) 析:“臆造”指凭主观的想法编造。
“编造”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②凭想像创造(故事);③捏造。
“臆造”是贬义词,“编造”是中性词,因此应该选用“臆造”。
六、搭配关系不同: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
辨析近义词的方法

辨析近义词的方法
1. “哎呀,我们可以把两个词放到句子里去感受呀!”就像我妈妈说“我喜欢吃苹果”和“我喜爱吃苹果”,这就能明显感觉到“喜欢”比较普通常见,“喜爱”好像更强烈一些呢。
2. “嘿,还可以想想它们的意思有啥不一样呀!”比如说“开心”和“高兴”,我今天得到了一个新玩具就很开心,也可以说很高兴呀,它们意思很相近嘛。
3. “哇塞,看看它们能不能和同一个词搭配呀!”像“美丽”和“漂亮”,都可以说“美丽的花”“漂亮的花”,这就是它们的相似之处呢。
4. “咦,想想它们给人的感觉呀!”比如“快乐”和“欢乐”,快乐感觉比较平和,欢乐就感觉更热闹更兴奋呢,就像我们一起在游乐场玩就很欢乐呀!
5. “呀,从它们的程度上来区分呀!”像“饿”和“很饿”,很明显“很饿”的程度更深嘛,我有时候没吃饭就会说我很饿啦。
6. “嘿,观察它们的使用场合呀!”“安静”和“寂静”,教室里大家在学习就很安静,晚上的森林就感觉很寂静呢。
7. “哇,可以从它们表达的情感来判断呀!”“悲伤”和“难过”,我丢了最爱的铅笔就会觉得悲伤和难过呀。
8. “哈哈,比较它们的词性呀!”“跑”是动词,“奔跑”也是动词,但“奔跑”听起来就更有活力的感觉呢。
9. “哎呀,看看它们的适用范围呀!”“大”和“巨大”,一个苹果很大,一座山就是巨大啦。
10. “哼,还能从我们的语感来分辨呀!”“勇敢”和“英勇”,我觉得英雄就很英勇,而我们也可以很勇敢呀。
辨析近义成语的八种方法

辨析近义成语的八种方法宇文皓月一、意义轻重分歧。
1.自以为是自命非凡都含有“认为自己正确”的意思。
但前者是指主观不虚心,语意较轻;后者是自以为了不起,比他人高明,语意较重。
2.惨绝人寰惨绝人寰形容狠毒残暴。
前者指非常凶狠,毫无人道。
后者指世上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事了。
语意较重。
3.冷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方黑暗诽谤、攻击或陷害他人。
但使用的手段有不同:前者指面前用某种手段伤害他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还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指桑骂槐)4.实事求是无中生有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但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原本没有,语气较重。
5.独断专行专横拔扈一意孤行都有不考虑他人的意见,处事主观蛮干之意。
但前者有蛮横、蛮横之意,语意较重。
一般只用于掌权者;中者和后者,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义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范围较宽。
6.疾恶如仇深恶痛绝都含有厌恶、憎恨之意。
如仇,如同仇敌。
痛绝,厌恶、憎恨到了极点。
后者语意较重。
7.魂不守舍失魂落魄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
前者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后者重在形容惊慌异常或因受强烈刺激而行动失常,语义较重。
8.荒诞不经荒诞无稽荒谬绝伦都暗示荒唐、不成信之意。
但不经指不正常,不近情理;无稽指无法考查,绝伦指超出同类,没有可以相比的,后者语意最重。
9. 一毛不拔一毛不拔都形容极其吝啬,但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二、意义偏重点分歧1.称心如意心满意足都有如愿以偿,适合自己心意的意思,分歧点是前者偏重在称心,后者偏重在满意。
2.苟且偷安苟且偷生都含有得过且过,坚持现状的意思。
分歧点是前者偏重在贪图安适,后者偏重在贪图生存。
3.循分守己随遇而安都有规矩老实之意,前者偏重于规矩老实,后者偏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4.包办代替越俎代疱都有包办之意。
但前者重在包办,后者重在超出权限。
5.中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没有完成之意。
前者偏重于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偏重“浅”,没有深入。
近义词的辨析方法和有关概念

近义词的辨析方法和有关概念
⑴近义词的辨析方法:
近义词的比较辨析,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
⑴词义的轻重程度不同;如:轻视藐视蔑视鄙视//希望期望渴望
⑵词义范围大小不同;如:边境边陲//事件事情
⑶详细与概括不同;如:船船只
⑷词的感情色彩不同;如:成果结果后果//教导教训
⑸语体色彩不同;如:生日诞辰吓唬恫吓//拂晓拂晓
⑹适应对象不同;如:爱护爱戴
⑺词的搭配关系不同;如:执行履行//模糊模糊
⑻词的语法功能(用法)不同;如:阻碍障碍
⑼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如:搜集搜集
⑽注意词的临时意义。
如:"他比阿Q还阿Q"中的第二个"阿Q"
⑵有关概念:
a词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
b词的色彩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感情色彩分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三种;语体色彩主要从口头语或书面语、一般用语或特殊用语两方面来看。
c单纯词的理解:单纯词不能分拆成一个一个语素理解,单个语
素(汉字)没有意义,只有组合成一个单纯词才有意义,或每个语素有意义,但与组合成的单纯词意义毫无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析近义词的十个方法
本文是关于辨析近义词的十个方法,感谢您的阅读!
辨析近义词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分析:
一、词义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例: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变速这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称奇称道)的事。
(2006年山东卷) 析:“称道”是称述,称赞;“称奇”是称赞奇妙。
“称奇”比“称道”语义重。
这里用“称奇”。
二、范围大小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例:“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目前日前)仍在修复当中。
(2006年江西卷)
析:“目前”指说话的时候,“日前”指几天前。
这里指直到说话的时候“仍在修复当中”,因此用“目前”。
三、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例: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馈赠捐赠)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2006年江西卷)
析:“馈赠”是赠送(礼品),“捐赠”是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
这里“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是赠送物品给政府,因此用“捐赠”。
四、语体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
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例: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该本)病。
(2006年江西卷)
析:“该”是指示词,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本”是指自己方面的,多用于口语。
五、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例: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探索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编造)的规律。
(2005年重庆卷) 析:“臆造”指凭主观的想法编造。
“编造”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②凭想像创造(故事);③捏造。
“臆造”是贬义词,“编造”是中性词,因此应该选用“臆造”。
六、搭配关系不同: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
例:中国文物信息网日前公布了已入围2005年度全国考古手大新发现的24个项目名单。
适当“新发现”(涵盖囊括)了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銌。
(2006年山东卷)
析:“涵盖”是包括,包容;“囊括”是把全部包罗在内。
这里“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銌”从搭配关系来看,应该用“涵盖”。
七、语法功能不同:有些近义词的差别表现在句法功能的不同上。
例:故乡的小溪永远在我的心中静静流淌,轻轻私语,(给予给
以)我精神的抚慰。
(2006年浙江卷)
析:“给予”是指给,是动词,可以直接接宾语;“给以”是指给,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并且多为抽象事物),不所接受的人。
本句后面接的宾语是“我”“精神的抚慰”,因此应该用“给予”。
八、词义侧重点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侧重点不同。
例:————(淡去淡忘)火红的时代背景,…………(2006年北京卷)
析:“淡去”是指逐渐的离去,“淡忘”是指冷淡下去以至于忘记。
“淡去”强调客观性,“淡忘”强调的是主观性。
因此,这里应该用“淡去”。
九、主动和被动不同:有些近义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事者与受事者不同
例:就此事件,我新华社(授权受权)发表声明。
(2002年高考) 析:授权,把权力委托给人或机构代为执行;受权,接受国家或上级委托有权力做某事。
“受权”和“授权”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接受,后者是授给别人。
因此,应该选用“受权”。
十、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有些近义词适用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不同。
例: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风尚)(2006年北京卷)
析:“风范”是指(书)风度,气派;“风尚”是指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这里说“他身上有”,是个体具备的,而不是“社会上”群体具备的,因此,这里应该用“风范”。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