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义词辨析的十个方法
近义词辨析方法与实例讲解

近义词辨析方法与实例讲解
一、辨析词义差异
1.通过释义区分:在辨析两个或多个相似的词义时,可以通过查看词
典释义来进行区分。
例如,“迅速”表示快速,形容速度快,“急忙”表
示匆忙,形容紧急情况下着急出走,两者在语义上有所差异。
2.通过搭配区分:有时候词语的搭配也能帮助我们进行区分。
例如,“晴”和“明”都表示天气好,但“晴”常与“天”搭配,表示晴朗的天气,“明”常与“天空”搭配,表示天空明亮。
二、辨析语气色彩
1.通过正面与负面区分:有时候同一语意的词语,其中一个词有负面
的含义,而另一个则没有。
例如,“可爱”和“讨厌”都表示喜欢或不喜
欢的程度,但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
2.通过语境区分:有时候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语气色彩。
例如,“说”可以表示说话的行为,也可以表示表明心情或意见的说法,前
者的语气比较客观,后者的语气比较主观。
三、辨析词语用法
1.通过语法角度区分:有时候词语的用法和句法结构不同。
例如,
“回答”和“回复”都表示对问题或信息做出回应,但“回答”是及物动词,后面需要接宾语,“回复”则常用于书面表达。
2.通过搭配区分:有些词语在搭配上有所区别。
例如,“传统”和
“习俗”都表示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但“传统”更强调长期的、古老的,而“习俗”更强调社会群体的共同行为。
以上是近义词辨析的一些方法与实例讲解,通过观察词义差异、语气
色彩和词语用法等方面的区别,可以更准确地选择出合适的词语表达意思。
实际中需要通过反复阅读、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来提高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辨析解答

近义词辨析解答辨析近义词的办法1.词义轻重程度别同:希翼──期望──渴望(轻、重) 2.词义范围大小别同:情况──事件──事故(从大到小) 3.具体与概括别同:船──船只(具体、概括)4.词义着重点别同:化装──化妆(打扮──装扮);才干──才华(做事能力──文艺特长);陡峭──峻峭(坡度大而陡直──高而险)5.搭配对象别同:交流(思想、经验)──交换(礼物、意见)6.适用对象别同:爱戴(对上)──保护(对下)7.词性和功能别同:忽然(形,作状、谓、定语)──猛然(副词,作状语)8.感情群彩别同:果断──决断──武断(褒──中──贬)9.语体群彩别同:恐吓──吓唬(口语──书面语)反义词是词性相同、词义相反的词。
近义词辨析基本办法(行政试题之一)近义词的辨析办法:(1)审视句意对句中词语要求的义项是啥,两者是否一致。
(2)审视词语的感情群彩与所处的语境群彩是否相融,能否变通。
(3)审视词语使用的适用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达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
1、词义重点别同(能够用学文言文的办法来分析,将一具词分开两部分解释,别同的地点就显露出来了)a、动词:要紧分辨别同的动作和办法。
例:“化装”和“化妆”分开解释,“装”侧重打扮,“妆”侧重装扮b、名词:要紧分辨所表现事物别同特点。
例:“心率”和“心律”分开解释,“率”侧重频率;“律”侧重节拍节律c、形容词:要紧分辨所指别同的性质、状态例:“卑劣”和“卑鄙”分开解释,“劣”侧重恶劣,“鄙”侧重别道德。
2、感情群彩别同(分清褒义、贬义和中性词)例:团结----结合----勾结 3、适用对象别同例:爱戴(上级)------------保护(下辈)近义词组辨析1、忽略:没有注意到,疏忽。
(完成态)如:只追求数量,忽略了质量。
忽视:别注意,别重视。
(举行态、未来态)如:忽视安全生产,后果将别堪设想。
[现代汉语中有很多近义词一具常用于完成态,如“推脱”“又”,另一具常用于举行态或未来态,如“推托”、“再”]2、稳健:稳而有力,别摇摆跳跃。
辨析近义词的方法

辨析近义词的方法1.词义轻重程度不同:希望──期望──渴望(轻、重)2.词义范围大小不同:事情──事件──事故(从大到小)3.具体与概括不同:船──船只(具体、概括)4.词义着重点不同:化装──化妆(装扮──打扮);才能──才华(做事能力──文艺特长);陡峭──峻峭(坡度大而陡直──高而险)5.搭配对象不同:交流(思想、经验)──交换(礼物、意见)6.适用对象不同:爱戴(对上)──爱护(对下)7.词性和功能不同:突然(形,作状、谓、定语)──猛然(副词,作状语)8.感情色彩不同:果断──决断──武断(褒──中──贬)9.语体色彩不同:吓唬──恐吓(口语──书面语)反义词是词性相同、词义相反的词。
1 反义词:凉爽(闷热)、欢乐(痛苦)2 反义词:理解(误解)、强烈(微弱)4 反义词:整体(部分)、茁壮(瘦弱)、奉献(索取)、同(异)、整(零)、美(丑)5 反义词:赞美(嘲笑)、燃烧(熄灭)、透明(浑浊)6 反义词:天堂(地狱)、秀美(粗陋)7 反义词:吸引(排斥)、纯净(污浊)8 反义词:迷惑(清醒)、可爱(可憎)、得意(失意)9 反义词:憨厚(狡诈)、神秘(普通)、保存(销毁)10 反义词:机灵(迟钝)11 反义词:失败(成功)、信心(灰心)、招集(解散)、抵抗(投降)12 反义词:屈辱(荣誉、荣耀)、免除(任命)13 反义词:异常(正常)、分析(综合)14 反义词:聚集(分散)、舒服(难受)、精彩(低劣、粗糙)、举世闻名(默默无闻)15 反义词:俊俏(丑陋)、格外(一般、普通)、出现(消失、隐没)、光彩(羞耻、耻辱)、告别(欢聚、团聚)、生机勃勃(死气沉沉)16 反义词:活泼(严肃、呆板)、甜津津(苦巴巴)、成熟(幼稚、稚嫩)、热闹(冷清)17 反义词:奇怪(正常、平常)、聚精会神(心不在焉)18 反义词:脱险(遇险)、欺负(保护)、倒霉(走运、幸运)、洪亮(微弱、低沉)、一拥而上(一哄而散)19 反义词:维修(损坏)、释放(拘捕、回收、捉拿)、得意(失意、不满)、巨大(渺小、细小)20 反义词:镇定(慌张、惊慌)、恳切(虚伪、虚假)、忍受(冲动、反抗)、担心(放心)、苍白(红润)、平静(激动、喧闹)、勉强(自愿)21 反义词:愿意(勉强)、犹豫(果断)、忧郁(开朗)、结束(开始)、困境(顺境)、轮流(固定)、热烈(冷清、冷淡)、珍惜(糟蹋、浪费)22 反义词:失望(有望、期望)、培育(摧残)、松软(坚硬)、附近(遥远)、扫兴(尽兴、高兴)、梦想(现实、实际)23 反义词:欢聚(分离、失散)、思念(忘却、忘记)、兴高采烈(无精打采)24 反义词:空闲(紧张、繁忙)、废除(缔结、恢复)、残害(保护、保卫)、痛苦(愉快、幸福)、喜欢(讨厌)、生气(愉。
辨析近义词的方法

辨析近义词的方法
1. “哎呀,我们可以把两个词放到句子里去感受呀!”就像我妈妈说“我喜欢吃苹果”和“我喜爱吃苹果”,这就能明显感觉到“喜欢”比较普通常见,“喜爱”好像更强烈一些呢。
2. “嘿,还可以想想它们的意思有啥不一样呀!”比如说“开心”和“高兴”,我今天得到了一个新玩具就很开心,也可以说很高兴呀,它们意思很相近嘛。
3. “哇塞,看看它们能不能和同一个词搭配呀!”像“美丽”和“漂亮”,都可以说“美丽的花”“漂亮的花”,这就是它们的相似之处呢。
4. “咦,想想它们给人的感觉呀!”比如“快乐”和“欢乐”,快乐感觉比较平和,欢乐就感觉更热闹更兴奋呢,就像我们一起在游乐场玩就很欢乐呀!
5. “呀,从它们的程度上来区分呀!”像“饿”和“很饿”,很明显“很饿”的程度更深嘛,我有时候没吃饭就会说我很饿啦。
6. “嘿,观察它们的使用场合呀!”“安静”和“寂静”,教室里大家在学习就很安静,晚上的森林就感觉很寂静呢。
7. “哇,可以从它们表达的情感来判断呀!”“悲伤”和“难过”,我丢了最爱的铅笔就会觉得悲伤和难过呀。
8. “哈哈,比较它们的词性呀!”“跑”是动词,“奔跑”也是动词,但“奔跑”听起来就更有活力的感觉呢。
9. “哎呀,看看它们的适用范围呀!”“大”和“巨大”,一个苹果很大,一座山就是巨大啦。
10. “哼,还能从我们的语感来分辨呀!”“勇敢”和“英勇”,我觉得英雄就很英勇,而我们也可以很勇敢呀。
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同义词的辨析方法现代汉语的词语浩如烟海、丰富多彩,其中有为数不少的词语,它们在意义上相近,这给我们平时的使用带来诸多的不便与麻烦。
因此,对这些词语要学会加以辨析,否则,就会造成误解误用。
严格地说,任何一组近义词都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我们如果能掌握一些辨别的方法,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笔者列举一些近义词的辨别的方法,希望能给读者有所帮助。
一、去同存异现代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近义词,它们都有共同的语素,比如“承载”和“装载”这一组近义词,它们的共同语素就是“载”。
对于这一类词,我们在辨析时,就可以采用“去同存异”法。
“承载”和“装载”这一组近义词,我们辨析的时候,先将共同的语素“载”去掉,这叫“去同”,然后对“异”字进行组词或简易解释。
“承”字可组词为“承受(担)”,“装”字可组词为“装货物(东西)”,这样,这两个词的区别也就呼之欲出了。
“承载”有承受物体重量的意思;“装载”有用运输工具装东西的意思。
当然,给这类词进行组词的时候,所组之词要尽可能的将这两组近义词区分开来。
例: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 a 成规 b 陈规)“成规”“陈规”这一组近义词,它们有共同语素,辨析时可采用“去同存异”法。
具体做法是先将“规”字去掉,然后分别对“异”字“成”“陈”组词或解释。
“成”可组词为“现成的”或“形成”;“陈”可组词为“陈年老酒”,进一步引申,可解释为“旧的”,结合原题,本题应选“陈规”,即“旧的,不适用的旧规章”。
练习:①这一招真。
(a 、厉害 b 、利害)②他将办公桌上已用过的资料起来。
(a 、收集b 、搜集)二、以词造句“去同存异”法可以分辨一些有共同语素的近义词,但也有一些近义词却无法用“去同存异”法进行辨别,这时可以用另一种方法——“以词造句”法进行辨析。
例如“志愿”和“自愿”这一组近义词,我们辨别时可根据这两个词进行简单的造句。
近义词辨析方法归类

近义词辨析方法归类
1.将近义词按照词义或概念进行区分:
-同义词: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词义或概念。
-近义词:在意义上接近,但并非完全相同的词语。
-反义词:具有相反意义或相反概念的词语。
2.将近义词按照用法进行区分:
-可互换的近义词:可以在同一语境中互相替换使用的近义词。
-有限制的近义词:在特定语境下才能互相替换使用的近义词。
-不能互换的近义词:在任何语境下都不能互相替换使用的近义词。
3.将近义词按照程度或强度进行区分:
-强近义词:在实际使用中无法区分,几乎没有任何差异的近义词。
-弱近义词: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细微差异,但可以互相替换的近义词。
-非近义词:在实际使用中有明显差异,不能互相替换的词语。
4.将近义词按照情感色彩进行区分:
-正向近义词: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正面情感色彩的近义词。
-负向近义词: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负面情感色彩的近义词。
-中性近义词:没有明显情感色彩或处于中立状态的近义词。
另外,辨析近义词时还可以根据具体的词汇特点或语境进行分类,这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词语的运用:近义词辨析十法

7、从词语多种用法考虑:短小精悍(可以指文章, 也可以指人),登峰造极(比喻成就达到最高境界, 也比喻做坏事猖狂到了极点),灯红酒绿(可以形 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可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 夜晚的繁华景象),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 也比喻想象或说话好恶拘束,漫无边际),孤芳自 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也指脱离群众,自 命不凡)等。
8、从词性语法角度考虑:品位(名词),品味(动 词);必须(副词),必需(动词);暴力(名 词),暴戾(形容词)等。另外,有些成语可用 作谓语,但不能带宾语。如,求全责备(不能说 我们不要求全责备他了),出奇制胜(不能说她 心里突然有了出奇制胜敌人的妙计),发扬光大 (不能说我们要发扬光大先烈的精神)
4、从适用特定对象考虑:豆蔻年华(十三四岁的女 子专用),举案齐眉(用于夫妻之间),汗牛充栋 (只能用来形容书多),徇私枉法(只用于执法人 员或官员)等。 5、从感情色彩角度考虑:干涉(贬义),干预(中 性);处心积虑(贬义),深思熟虑(褒义)。需 要提醒的是有些中性词容易误解为贬义词:狼 狈, 狼狈不堪,想入非非,纸醉金迷等。另外还要 结合具体语境正确分析褒义贬用和贬义褒用现象。
9、避免有些词语重复表达:凯旋(胜利归 来,不能说胜利凯旋或凯旋归来),悬殊 (差别很大, 不能说很悬殊或悬殊很大), 忍俊不禁(忍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笑,不能说忍俊不禁 的笑),贻笑大方(本身含有被动的意思, 不能说被人贻笑大方)
10、考虑有些词语的习惯用法:望其项背,习 惯用语否定句中;不免,用于陈述语气;未 免,用于表示责备语气的句子;况且,用于 陈述句;何况,用于反问句。
最新小学语文近义词辨析的方法

最新小学语文近义词辨析的方法1小学语文近义词辨析的方法1、牢记搭配对象。
有的时候,两个近义词之间的意义并无明显差别,但是搭配的对象全然不同,或者范围差异很大。
比如"擅长"的内容往往比较专业,"善于"就比较泛泛而言;"钟情"的只是是爱情,"衷情"的对象则宽泛得多;"荣膺"的一定是较高规格的荣誉,"荣获"的对象就相对普通;"启动"的往往是机器和法规,"启用"的对象则大多是"物";"简练"主要修饰措辞,而"洗练"则可修饰语言、文字和技艺;"包罗"的可以是"万象","包括"的东西则相对有限……由范围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到程度,比如"迷醉"强调"沉迷",比"陶醉"要更深一层,"荣膺"与"荣获"的区别也可以放在这个维度上加以考量。
2、去除同类项,就区别项加以组词区分。
很多时候,两个近义词都具有相同的字眼,比如"遏止"和"遏制"。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将相同的字眼,如"遏"去掉,就剩下的字眼组词,前者为"停止",后者为"控制"--当然,两个全组成"制止"就没戏唱了。
通过组词加以区分,对于大多数拥有相同字眼的近义词都是相当有效的辨析手段。
3、寻找关键词中的反义词。
有些近义词,比如"真谛"和"精髓",一个强调的是"真",一个强调的是"精",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真"的反义词是"假","精"的反义词是"粗",也就是说,一个探讨是真假问题,一个探讨的是粗精问题,讨论的问题不一样,语用环境自然也不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义词辨析的十个方法
导读:近义词辨析十法
辨析近义词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分析:
一、词义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例: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变速这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称奇称道)的事。
(2006年山东卷) 析:“称道”是称述,称赞;“称奇”是称赞奇妙。
“称奇”比“称道”语义重。
这里用“称奇”。
二、范围大小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例:“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目前日前)仍在修复当中。
(2006年江西卷)
析:“目前”指说话的时候,“日前”指几天前。
这里指直到说话的时候“仍在修复当中”,因此用“目前”。
三、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例: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馈赠捐赠)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2006年江西卷)
析:“馈赠”是赠送(礼品),“捐赠”是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
这里“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是赠送物品给政府,因此用“捐赠”。
四、语体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
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例: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该本)病。
(2006年江西卷)
析:“该”是指示词,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本”是指自己方面的,多用于口语。
五、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例: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探索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编造)的规律。
(2005年重庆卷) 析:“臆造”指凭主观的想法编造。
“编造”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②凭想像创造(故事);③捏造。
“臆造”是贬义词,“编造”是中性词,因此应该选用“臆造”。
六、搭配关系不同: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
例:中国文物信息网日前公布了已入围2005年度全国考古手大新发现的24个项目名单。
适当“新发现”(涵盖囊括)了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銌。
(2006年山东卷)
析:“涵盖”是包括,包容;“囊括”是把全部包罗在内。
这里“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銌”从搭配关系来看,应该用“涵盖”。
七、语法功能不同:有些近义词的差别表现在句法功能的不同上。
例:故乡的小溪永远在我的心中静静流淌,轻轻私语,(给予给
以)我精神的抚慰。
(2006年浙江卷)
析:“给予”是指给,是动词,可以直接接宾语;“给以”是指给,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并且多为抽象事物),不所接受的人。
本句后面接的宾语是“我”“精神的抚慰”,因此应该用“给予”。
八、词义侧重点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侧重点不同。
例:————(淡去淡忘)火红的时代背景,…………(2006年北京卷)
析:“淡去”是指逐渐的离去,“淡忘”是指冷淡下去以至于忘记。
“淡去”强调客观性,“淡忘”强调的是主观性。
因此,这里应该用“淡去”。
九、主动和被动不同:有些近义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事者与受事者不同
例:就此事件,我新华社(授权受权)发表声明。
(2002年高考) 析:授权,把权力委托给人或机构代为执行;受权,接受国家或上级委托有权力做某事。
“受权”和“授权”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接受,后者是授给别人。
因此,应该选用“受权”。
十、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有些近义词适用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不同。
例: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风尚)(2006年北京卷)
析:“风范”是指(书)风度,气派;“风尚”是指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这里说“他身上有”,是个体具备的,而不是“社会上”群体具备的,因此,这里应该用“风范”。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