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意在象中——中国古典诗词鉴赏_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意在象中——中国古典诗词鉴赏_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意在象中——中国古典诗词鉴赏_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出自以下哪位诗人?参考答案:辛弃疾2.《秋兴八首》是谁所写?参考答案:杜甫3.白描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

以下哪个选项运用了白描手法?参考答案: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4.李白在《菩萨蛮》词之二中写道:“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清代申涵光在《雨》中写道:“瞑色连天地,柴门处士家,茅茨歷风雨,鸡犬带泥沙。

”这两首诗当中提到的“瞑色”是指:参考答案:黄昏时的天色5.以下文人中均有田园诗留存的一组是?参考答案:陶渊明、孟浩然、李白、杜甫6.(3)陶渊明田园归去的地方在以下选项中的何处?参考答案:庐山7.以下哪种意象不属于田园诗常见的意象?参考答案:羌笛8.以下哪首作品不是田园诗?参考答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9.“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是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参考答案:李璟10.下面的诗人当中属于婉约派的是参考答案:柳永11.下面哪一位诗人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参考答案:秦观12.哪句不是李白的诗?参考答案: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13.下列哪种不是古代饮酒器?参考答案:玳瑁14.李白的诗中提到了很多酒的名字,下列哪种不是酒的名字?参考答案:渌水15.哪处不是在长江附近?参考答案:“去岁左迁夜郎道”之夜郎道1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出自杜甫的哪一首诗?参考答案:春望17.以下哪一句是柳永《雨霖铃》当中的诗句?参考答案: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8.以下哪句不是出自李璟的《摊破浣溪沙》?参考答案: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19.选择正确的词填入诗句当中:竹外_____花三两枝,春江水暖_____先知。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卷含答案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古诗文阅读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春郊唐钱起水绕冰渠渐有声,气融烟坞晚来明。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1)这两首诗都是写春天,但春的阶段有所不同。

第一首诗的阶段是,第二首诗的阶段是。

(2)借物抒怀是诗歌中常用的手法,请结合两首诗中的“风”这个物象,简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杂诗》唐·无名氏近寒食雨草萋萋,著①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②有家归未得,杜鹃③休向耳边啼。

【注解】①著:吹入。

②等是:等于。

③杜鹃:鸟名,即子规。

(1)诗中的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写诗的时节。

(2)请结合具体诗句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3.古诗文阅读夜过西湖[宋]陈起鹊巢犹挂三更月,渔板惊回一片鸥。

吟得诗成无笔写,蘸他春水画船头。

(1)品析第二句中的“惊回”二字。

(2)这首诗的题目可否改为“西湖寻诗”?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结合词作内容,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北陂杏花①王安石一陂②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③,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释】①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

②陂:池。

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

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

③雪:指杏花像雪花一样在风中飘零。

(1)你认为“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的“绕”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2)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6.古诗词阅读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卷

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卷

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卷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遣意①(节选)【唐】杜甫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②,细雨更移橙③。

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注】①选自《杜诗详注》。

遣,抒发。

②酿黍:酿酒。

③移橙:栽橙。

(1)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

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①”字看出,颔联中的“②”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

(2)《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诗人所遣何“意”?2.古诗阅读。

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①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②。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诗中“”这个字采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1)弄(2)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并蕴含着要欣赏最美景致就不能浅尝辄止的哲理。

【解析】【分析】(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

一个“弄”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

(2)古诗中常使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古诗中景语皆情语,根据诗人所写景物的特点来体会诗人的情感。

【点评】(1)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结合全词,“”、“”等景物体现“空”的意境。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语文初一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试题附解析1

语文初一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试题附解析1

语文初一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试题附解析1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所展现的场景。

(2)“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请对此字做简要赏析。

2.古诗阅读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唐]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1)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2)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郎山和韵①宋·辛弃疾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

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的特点。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船只)夜晚停泊在靠近秦淮河边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悲和恨,对岸酒楼里还在唱着《玉树后庭花》。

【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主题思想】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和深深忧虑的情怀。

(1)诗中用一个“________”字写出迷蒙冷清的特点,以“________”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卷附解析1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卷附解析1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卷附解析1 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诉衷情陆游青衫初入九重城①,结友尽豪英。

蜡封夜半传檄②,驰骑谕幽并③。

时易失,志难成,鬓丝生。

平章风月④,弹压⑤江山,别是功名。

【注释】①九重城:指京城。

②檄:檄文。

③幽并:幽州、并州,此指金国占领区。

④平章风月:写评品风月的文字。

⑤弹压:指点。

(1)全词上片忆旧:终日所对的是英雄豪杰,所作的都是羽书檄文;下片写今:终日所对的是,所作的都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2)书法课上,某同学要写上面这首词。

下列三种字体中的哪一种字体,能较好地展现这首词的情感?说说你的建议和理由。

(三幅字帖的书写内容请忽略)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注】①蘼芜:一种香草。

山行清•姚范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①。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风”本无形,却在诗人笔下各具神韵。

请分别概括两首诗中“风”的特点。

(2)这两首同写田野漫步的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回答。

(1)第一首中的春风轻柔美好,带来生机;第二首中的秋风萧瑟寒冷,凄凉无情。

(2)第一首表达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第二首抒发了韶华易逝、老之将至(时光把人抛、人老见白头)的伤感之情。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要在结合景物特点加以概括。

(2)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景物的特点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1)第一首中的春风轻柔美好,带来生机;第二首中的秋风萧瑟寒冷,凄凉无情。

(2)第一首表达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第二首抒发了韶华易逝、老之将至(时光把人抛、人老见白头)的伤感之情。

【点评】要在理解诗歌内容主题的基础上,结合诗中的景物特点进行分析。

清人姚范这首写景之作,何等鲜活洒脱,韵味独特。

尤其是次句将本是形容少女形体的“窈窕”一词,用得既新且奇。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题附答案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晚春韩愈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江南的梅雨季节雨水非常多,长满了青草的池塘里,处处蛙声不断。

已过了半夜,约的客人还没有到,闲着无事,敲着棋子,震落了灯花。

【作者简介】赵师秀(1170~1219),字紫芝、灵芝,号灵秀、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他同徐照、徐玑和翁卷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有《赵师秀集》二卷、《天乐堂集》一卷,已佚。

仅有《清苑斋集》传世。

【主题思想】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夏夜独自候客来访的情景。

诗歌采用以景寄情的写法,展示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含而不露地表现了诗人的寂寞心境。

(1)“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字用得好,请简述理由。

(2)诗歌前两句写的是什么季节?烘托出什么样的氛围?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可怜”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这首诗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试作分析。

5.古诗阅读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剑门:也称剑阁、剑门关。

此诗作于诗人由抗敌前线被调往后方任闲职之时。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诗人以“衣上征尘杂酒痕”开篇,突出了人物形象。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解析1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解析1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解析1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两首陆游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秋雨渐凉有怀兴元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忽闻雨掠蓬窗过,犹作当时铁马看。

(1)试比较这两首诗的最后一句(加横线句)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2)“雨”这一意象在这两首诗中有何含义和作用?2.请你参与小雨和小王的学习过程,帮他们完成对话。

夜半闻横管(宋)程俱①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

一声横玉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

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

金谷②草生无限思,楼边斜月为谁明。

【注】①程俱:在南宋小朝廷为官,正直敢言,颇著气节。

②金谷:即金谷园,位于中原洛阳。

(1)小雨说:我觉得这是一首律诗,不是很严谨的律诗,从句数、字数、对偶、押韵可看出。

小王说:我来印证你的话:(2)小王问:此诗对笛声的描写很多,说说描写笛声的主要表现手法和作用吧。

小雨说:好吧!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本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犯武则天,被诬而下狱。

(1)诗中的“玄鬓”指的是________,“南冠”指的是________。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雨后池上(北宋)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诗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雨后”二字?(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5.古诗文阅读。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③。

【注释】①欲栖乌,意为“乌欲栖”,乌鸦要归巢了。

②愔愔(yīn):寂静无声。

③刍:喂牲畜的草。

残刍,意为草料不多了。

(1)该诗以________为线索,由“残日”、“________”、“卧听”等词可明。

语文初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试卷含答案

语文初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试卷含答案

语文初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试卷含答案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南邻杜甫锦里①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②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注释】①锦里:成都地名。

②航:小船。

(1)此诗描写了两幅图景,前四句可谓“山庄访邻图”,后四句可谓“”。

(2)诗人笔下的“南邻”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全诗内容分析。

2.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结合全词,“”、“”等景物体现“空”的意境。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哀朽惜残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表达效果?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颔联连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说出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5.古诗赏析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体北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词代表作
《江城子·密州出猎》本篇通过冬猎场景的描绘和抒怀,反映了作者抗敌卫国的壮志豪情。
《水调歌头》中秋词的绝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悼亡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咏史词
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她的《漱玉词》以靖康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建安文学思想内容
反映社会的动荡和民生的疾苦。如曹操《薤露行》《蒿里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王粲《七哀诗》、蔡琰《悲愤诗》等。
抒发个人理想抱负与情感心志。如曹操《短歌行》、曹植《白马篇》。
游子思妇;游仙。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和积极进取精神。
陶渊明概况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宋代诗歌概述
柳永
柳永,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着有《乐章集》。他的词大多反映市井俚俗的生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市民文学作家。
柳永词主要内容
抒发他怀才不遇的情怀和宦途失意羁旅飘泊的感受。《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是这类词的代表作。
从失意文人的角度描写城市妓女生活,表示同情。受到喜爱。这两类词是柳永词的大部分。
元散曲发展过程:
以大德年间为标志分前后两期。前期作家兼作杂剧,有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雎景臣等,可分为关汉卿为首的本色派和白朴、马致远为首的文采派。
后期作家大多专写散曲,风格典雅华美,代表作家张可久、徐再思。
明代诗歌
总体特征:流派众多、思想活跃、一流作家少。
元末明初作家,关心民生疾苦,渴望天下统一,作品内容充实、风格遒劲,代表作家陶安、刘基、高启。
雅,是正的意思,即正声。包括大雅、小雅两部分。诗歌内容多与时政有关。
颂,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歌辞。分周、鲁、商三颂。
《诗经》艺术手法
赋、比、兴是前人根据《诗经》作品概括出的三种表现手法,它们和风、雅、颂一起,合称为《诗经》六义。
赋,就是铺阵直叙;比,以彼物比此物,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是触物兴词。赋、比、兴三种手法,往往交相使用。
《古典诗词鉴赏》期末复习
考核重点
教材各章节概述
先秦诗歌概述
《诗经》概况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成于春秋时代,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在先秦时代,称作“诗”或“诗三百”,西汉初年始尊为《诗经》。
《诗经》分类
根据音乐性质的不同,作品可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也称国风,即土风,指带有诸候各国地方色彩的乐歌,即各地区的乐调。十五国风160篇。艺术性比较高,是《诗经》的精华部分。
29岁前家居读书;29——41时官时隐;41——63归隐。
今存诗文130余篇,有《靖节先生集》。
陶渊明代表作品
《归园田居》
《饮酒》
《读山海经》
《咏荆轲》
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田园风物,稼穑生活;
躬耕生活,对劳动的艰辛诗人却表现出平静乐观的心态;
与农夫野老、素心挚友的往还。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
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
代表作品:《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明清诗歌概述
元明清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晚期,总体上不能与唐宋时代盛期相比,但也有自身的鲜明特色。
元代散曲
元代出现了新的诗歌样式即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
前期词体现了一位少女、少妇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后期词《声声慢》“寻寻觅觅”一首,头三句以十四个叠字组成,特别引人注目。整首词通过最平凡的生活写出了最难受的伤感。
《漱玉词》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被称为“易安体”。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还有一部分词描写了北宋汴京、开封、苏州、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情况,其代表作是《望海潮》,写杭州“豪奢”景象和清丽风光。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将诗文革新运动扩大到词的领域,对词的认识、词的内容、词的风格都实现了里程碑式的突破与创新。
屈原
屈原,名平,出身于楚国的贵族家庭,受过很好的文化教养,有很高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才能。青壮年时很受楚怀王的信任。但他后来被谗见疏,不被怀王信任了,以后又被流放,虽后被召回,但不久又被放逐,直到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投汩罗江而死。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九歌》。
“风”“骚”并举:国风;离骚。
陶诗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
唐代诗歌概况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一般我们将唐诗的分期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初唐有初唐四杰(王杨卢骆)、陈子昂;
盛唐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
中唐有元稹、白居易。
晚唐有李贺、杜牧、李商隐。
《古诗十九首》
情感类型:
宦游失意士子的悲哀;
与士子远游相对应地是妻子困守家园,思妇的伤别念远;
对的一个年号“建安”,当时实际掌握政权的是曹操,建安年代及在这稍前和稍后一段时期内的文学,一般统称为“建安文学”。“文学的自觉时代”。
建安风骨
风骨指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练刚健的特点。建安风骨所指的文学风貌主要是感情丰富(慷慨激昂)、内容充实(明朗刚健)的特点。
《诗经》的语言形式
四言为主的句式。四言诗的特点是,节奏鲜明而迫促。通篇如是,会有呆板单调的感觉。
重章叠句、叠字。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能使节奏舒卷徐缓,读来回环往复,利于抒情和增强音乐性,并补四言节奏迫促之局限。
《诗经》代表作品
《关雎》
《蒹葭》
《氓》
楚辞概况
战国后期,楚国出现了我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屈原,他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就是后世所说的“楚辞”。楚辞是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句子长短不一,句式灵活,多用兮字。
明代中期复古派,代表人物是前后七子。追求汉魏盛唐诗风,作品含蓄古朴。代表作家有李梦阳、何景明、王世贞等。
明后期性灵派,追求性灵,主张表现自我,不受形式格律限制,风格自然清新。代表人物李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