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分离过程试题库

合集下载

【化工分离工程】试卷试题(附答案)

【化工分离工程】试卷试题(附答案)

【化⼯分离⼯程】试卷试题(附答案)cheng⼀、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 如果设计中给定数值的物理量的数⽬等于设计变量,设计才有结果。

2. 在最⼩回流⽐条件下,若只有重组分是⾮分配组分,轻组分为分配组分,存在着两个恒浓区,出现在精镏段和进料板位置。

3. 在萃取精镏中,当原溶液⾮理想性不⼤时,加⼊溶剂后,溶剂与组分1形成具有较强正偏差的⾮理想溶液,与组分2形成负偏差或理想溶液,可提⾼组分1对2的相对挥发度。

4. 化学吸收中⽤增强因⼦表⽰化学反应对传质速率的增强程度,增强因⼦E 的定义是化学吸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化学吸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 0L )。

5. 对普通的N 级逆流装置进⾏变量分析,若组分数为C 个,建⽴的⽅程在全塔有 2(23) 个。

6. 热⼒学效率定义为=η;实际的分离过程是不可逆的,所以热⼒学效率必定于1。

7. 反渗透是利⽤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透过溶剂的性质,对溶液施加压⼒,克服溶剂的渗透压,是⼀种⽤来浓缩溶液的膜分离过程。

⼆、推导(20分)1. 由物料衡算,相平衡关系式推导图1单级分离基本关系式。

1(1)0(1)1ci i i i z K K ψ=-=-+∑ 式中: ——相平衡常数;ψ——⽓相分率(⽓体量/进料量)。

2. 精馏塔第j 级进出物料如图1,建⽴⽅程。

三、简答(每题5分,共25分)1.什么叫相平衡?相平衡常数的定义是什么?由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相,这些相保持物理平衡⽽共存状态。

热⼒学上看物系的⾃由焓最⼩;动⼒学上看相间表观传递速率为零。

2.关键组分的定义是什么;在精馏操作中,⼀般关键组分与⾮关键组分在顶、釜的分配情况如何?由设计者指定浓度或提出回收率的组分。

绝⼤多数在塔顶出现,在釜中量严格控制;绝⼤多数在塔釜出现,在顶中量严格控制;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顶出现;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釜出现。

3.在吸收过程中,塔中每级汽、液流量为什么不能视为恒摩尔流?吸收为单相传质过程,吸收剂吸收了⽓体中的溶质⽽流量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增加,⽓体的流量相应的减少,因此⽓液相流量在塔内都不能视为恒定。

化工分离过程期末考试题

化工分离过程期末考试题

化工分离过程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哪个用于分离气体混合物的设备属于传统分离设备?– A. 萃取塔– B. 分子筛– C. 蒸馏塔– D. 闪蒸器2.以下哪种情况适合采用水蒸气蒸馏?– A. 分离乙醇和水– B. 分离氨和水– C. 分离氢气和氧气– D. 分离甲烷和乙烷3.萃取是一种将混合物中的某组分从一个相转移到另一个相的分离方法,以下哪种物质不适合用于萃取剂?– A. 溴化苄– B. 丙酮– C. 乙醇– D. 水4.哪个参数不影响蒸馏分离效果?– A. 精馏塔的高度– B. 进料流量– C. 精馏塔的压力– D. 冷却剂的温度5.哪个操作可以增加蒸馏过程的分离效率?– A. 增加冷凝器的冷却面积– B. 减小精馏塔的直径– C. 增大进料流量– D. 增加塔盘数目…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请简要介绍蒸馏的原理及其在化工分离中的应用。

蒸馏是一种通过液体的汽化和凝结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在蒸馏过程中,混合物被加热至其组成物质的沸点,液体组分蒸发成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将其中的目标组分重新转化为液体。

蒸馏在化工分离中应用广泛,常用于分离不同沸点的液体混合物。

例如,蒸馏可用于提纯酒精、分离石油产品、制取高纯度溶剂等。

2.简要说明溶剂萃取的原理和应用。

溶剂萃取是一种通过溶剂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物质从一个相中转移到另一个相中的分离方法。

在溶剂萃取过程中,混合物与溶剂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目标物质被萃取到溶剂中,实现分离。

溶剂萃取广泛应用于化工工艺中,例如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去除有机废水中的污染物、分离可溶性油中的杂质等。

3.请简述过滤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过滤是一种通过选择性阻止固体颗粒通过的方法来分离固体与液体或气体的混合物的方法。

在过滤过程中,混合物通过滤纸或滤膜等过滤介质,固体颗粒被滞留,而液体或气体通过。

过滤主要适用于颗粒粒径较大的混合物的分离,例如分离悬浮固体颗粒的悬浮液、过滤混浊水等。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 - 答案 (1)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 - 答案 (1)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18分)1.按照蒸馏方式划分,蒸馏可以分为简单蒸馏、平衡蒸馏、精馏和特殊精馏。

2.相对挥发度等于1,说明物系不能用普通的蒸馏方法加以分离。

3.蒸馏中常用的相图为常压下的t-x-y相图和x-y相图。

4.连续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称为精馏段,加料板以下的塔段称为提馏段。

5.精馏塔常见的进料热状况包括过冷液体、饱和液体、气液混合物、饱和蒸气和过热蒸气。

6.间歇精馏的两种基本操作方式为恒回流比和恒回馏液组成。

7.精馏段的操作线方程为y=+,则回流比为3 ,塔顶馏出液组成为。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8.操作中的精馏塔,若增加回流比,而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增加,x W降低增加,x W增加降低,x W降低降低,x W增加9.操作中的精馏塔,若保持F、x F、q、D不变,增加R,则提馏段下降液体量L (A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10.操作中的精馏塔,若将进料由饱和液体改为过冷液体,而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增加,x W降低增加,x W增加降低,x W 降低 降低,x W 增加11.在蒸馏所用的温度-组成相图中,位于泡点线和露点线之间的点所代表的状态为( C )。

A .饱和液体 B .饱和蒸气 C .气液两相混合物 D .过冷液体 12.精馏塔灵敏板的位置( C )。

A .一般靠近塔顶B .一般靠近塔底C . 一般靠近进料板D .无确定的规律 13.饱和蒸气进料,进料热状况参数( D ) ﹤0 ﹤q ﹤1 C . q =1 D . q =0 14.操作中的精馏塔,若x F 减小,则( C ) 增加,x W 降低 增加,x W 增加降低,x W 降低 降低,x W 增加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课程考试《化工分离过程》作业考核试题

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课程考试《化工分离过程》作业考核试题

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课程考试《化工分离过程》作业考核试题西安交通大学____年3月课程考试《化工分离过程》作业考核试题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 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 A. 难吸收的组分 B. 最较轻组份C. 挥发能力大的组分D. 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正确答案:2. 最高恒沸物,压力增加使恒沸组成中汽花潜热小的组分 A. 增加 B. 不变C. 减小正确答案:3. 下列关于吸附剂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 A. 分子筛可作为吸附剂 B. 多孔性的固体C. 外表面积比内表面积大D. 吸附容量有限正确答案:4. 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逆流操作,平衡关系满足亨利定律。

当入塔气体浓度y1上升,而其它入塔条件不变,则气体出塔浓度y2和吸收率j的变化为() A. y2上升,j下降 B. y2下降,j上升 C. y2上升,j不变D. y2上升,j变化不确定正确答案:5. 分离沸点较高,而且又是热敏性混合液时,精馏操作压力应采用() A. 加压 B. 减压 C. 常压 D. 不确定正确答案:6. 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吸收因子的物理量() A. 温度B. 吸收剂用量C. 压力D. 气体浓度正确答案:7. 如果二元物系有最高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A. 正偏差溶液 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 D. 不一定正确答案:8. 当物系处于泡、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 A. 饱和液相 B. 过热蒸汽 C. 饱和蒸汽 D. 气液两相正确答案:9. 设计变量数就是() A. 设计时所涉及的变量数 B. 约束数C. 独立变量数和约束数之和D. 独立变量数和约束数之差正确答案:10. 吸收塔的汽、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 A. 塔的底部 B. 塔的中商 C. 塔的顶部正确答案:11. lewis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 A. 逸度 B. 自由度 C. 活度 D. 解离度正确答案:12. 对于绝热闪蒸过程,当进料的流量组成及热状态给定之后,经自由度分析,只剩下一个自由度由闪蒸罐确定,则还应该确定的一个条件是() A. 闪蒸罐的温度 B. 闪蒸罐的压力 C. 气化率D. 任意选定其中之一正确答案:13. 下列哪一个不是均相恒沸物的特点() A. 气化温度不变B. 气化时气相组成不变C. 活度系数和饱和蒸汽压成反比D. 冷凝可以分层正确答案:14. 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 A. 难吸收的组分 B. 最较轻组份C. 挥发能力大的组分D. 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的组分正确答案:15. 等焓节流之后() A. 温度提高 B. 压力提高C. 有气化现象发生,压力提高D. 压力降低,温度也降低正确答案:16. 当两个难挥发组分为关键组分时,则以何处为起点逐板计算 A. 塔顶往下B. 塔釜往上C. 两端同时算起D. 无正确答案:17. 二无理想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_线是() A. 曲线 B. 直线 C. 有最高点 D. 有最低点正确答案:18. 最高恒沸物,压力增加使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小的组分 A. 增加 B. 不变C. 减小D. 无正确答案:19. 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沸点温度() A. 等于轻组分组份1的沸点T1sB. 等于重组分2的沸点T2sC. 大于T1s小于T2sD. 小于T1s 正确答案:20. 下列哪一个不是吸收的有利条件() A. 提高温度B. 提高吸收剂用量C. 提高压力D. 减少处理的气体量正确答案:21. 约束变量数就是() A. 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B. 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C. 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D. 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 正确答案:22. 吸收塔的汽、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 A. 塔的底部 B. 塔的中商 C. 塔的顶部正确答案:23. 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质,当达到汽液平衡时,两组分各自呈现的蒸气压()A. 等于各自的饱和蒸汽压B. 与温度有关,也与各自的液相量有关C. 与温度有关,只与液相的组成有关D. 与温度无关,但与气相的组成有关正确答案:24. lewis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 A. 蒸馏 B. 吸收 C. 膜分离 D. 离心分离正确答案:25. 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 A. 易挥发 B. 难挥发 C. 沸点高 D. 蒸汽压小正确答案:26. 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 正偏差溶液 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 D. 不一定正确答案:27. 从节能观点出发,适宜回流比R应取()倍最小回流比 A. 1.1 B. 1.3 C.1.7 D.2.0正确答案:28. 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 A. 难吸收的组分 B. 较轻组份C. 挥发能力大的组分D. 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正确答案:29. 下列关于吸附过程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 A. 很早就被人们认识,但没有工业化 B. 可以分离气体混合物 C. 不能分离液体混合物 D. 是传质过程正确答案:30. 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A. 正偏差溶液 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 D. 不一定正确答案:31. 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吸收因子的物理量() A. 温度B. 吸收剂用量C. 压力D. 气体浓度正确答案:32. 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 A. 难吸收的组分 B. 最较轻组份C. 挥发能力大的组分D. 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正确答案: 33. A. B. C.D.正确答案:34. 对两个不同纯物质来说,在同一温度压力条件下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物质费点() A. 越低 B. 越高C. 不一定高,也不一定低D. 无正确答案:35. 当体系的yi-yi_=0时() A. 发生解吸过程 B. 发生吸收过程 C. 发生精馏过程D. 没有物质的净转移正确答案:。

化工分离工程模拟试题

化工分离工程模拟试题

模拟试1题—1一、 填空1. 分离过程所加的分离媒介是 和 。

2. 相平衡常数K i 的定义是 。

3. 在变量分析中,固定设计变量通常指 。

4. 精镏中要指定 个关键组分,而吸收指定 个。

5。

用Underwood 法求R m 时,θ的取值范围是 。

6. 在多组分吸收中,理论板一定时,吸收因子大的组分,吸收程度 ;分离要求一定时,若关键组分吸收因子大,理论板数 .7。

当某组分在 中不存在时,该组分的相对吸收率与吸收率相等.8. 化学吸收中瞬时反应将在 完成,反应速率 传递速率。

9。

逐板计算法中,计算起点的确定以 为计算起点。

10。

塔板效率有多种表示方法,常用的三种方法有 。

11. 精镏和吸收操作在传质过程上的主要差别是 。

12。

影响气液传质设备处理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 、 和 等。

13. 分离成非纯产品比分离成纯产品消耗的最小功 。

14. 超滤是以 为推动力,按 选择分离溶液中所含的微粒和大分子的膜分离操作。

二、分析与推导 1. 一单极分离如图所示(1) 通过分析得出设计变量数,并回答如何指定;(2) 用物料衡算与平衡关系推导1)1(+-=ii ij j jv f v f α (式中:j j i i j j i i Vy v Vy v FZ f FZ f ====)2。

溶液中组分在压力P 时形成均相共沸物,推导该共沸物中任意组分i 的活度系数0i i p p=γ。

3. 原溶液C 组分萃取精馏,加溶剂S , 由相对挥发度定义推导溶剂对非溶剂的相对挥发度表达式:∑∑==α=βc i iis c i i x x 11. 三、简答1。

活度系数法计算气液平衡常数的通式为:]RT )p p (v exp[pp x y K s i L i ,m v i s i s i i i i i -==ΦΦγ 从以下几种情况讨论气液平衡常数的简化形式: (1) 气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理想溶液;(2) 气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3) 气相为理想溶液,液相为理想溶液;2。

化工分离过程(总复习)

化工分离过程(总复习)
31
1.3 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分析与简捷计算
萃取精馏过程S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溶液性质的影响,最好为与1形成正偏差,与2形成 负偏差的体系; (2)溶剂浓度的影响(稀释作用)使原溶液中各组分的 作用减弱,S量要大(一般xS为0.6~0.8)。
3、萃取精馏过程溶剂选择的原则及三种选择方法 4、萃取精馏流程及萃取精馏塔的分段
总复习
习题课大纲
1 重要知识点回顾
1.1 绪论 1.2 单级平衡过程 1.3 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分析与简捷计算 1.4 多组分多级分离的严格计算 1.5 分离设备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1.6 分离过程的节能 1.7 其它分离技术和分离过程的选择
2 考试题型 3 自由交流环节
2
1.1 绪论
33
1.3 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分析与简捷计算
(2)共沸组成的计算(简单过程)
已知共沸压力 P,求:T、xi
5、萃取精馏塔内流量分布、和浓度分布特点 6、萃取精馏操作设计的特点
32
1.3 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分析与简捷计算
7、共沸物的特征和共沸组成的计算
(1)共沸物的特征:
s s 12 1P P 1 2 2 1
a 共沸点对应共沸组成x=y;
b 过了共沸点,轻、重组分互换;
c 原料组成在共沸点一侧,可得一纯组分和一共沸物。
分离媒介分为能量媒介(ESA)和物质媒介(MSA)。 速率分离过程——借助某种推动力(如浓度差、压力 差、温度差、电位差等)的作用,某些情况下在选择性透
过膜的配合下,利用各组分扩散速度的差异而实现混合物
的分离操作。
4
1.2 单级平衡过程
1、相平衡的定义和条件
相平衡 :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

化工分离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化工分离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化工分离过程试题库第一部分填空题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分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

2、分离因子是根据(气液相平衡)来计算的。

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板效率)来表示。

3、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汽液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

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4、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组成)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泡露点方程)确定。

5、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6、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7、吸收有(轻)关键组分,这是因为(单向传质)的缘故。

8、对多组分吸收,当吸收气体中关键组分为重组分时,可采用(吸收蒸出塔)的流程。

9、对宽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进料热焓)决定,故可由(热量衡算)计算各板的温度。

10、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组成的改变)决定,故可由(相平衡方程)计算各板的温度。

11、为表示塔传质效率的大小,可用(级效率)表示。

12、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分离要求高)或(最困难)的组分最后分离。

13、泡沫分离技术是根据(表面吸附)原理来实现的,而膜分离是根据(膜的选择渗透作用)原理来实现的。

14、新型的节能分离过程有(膜分离)、(吸附分离)。

15、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大类。

16、分离剂可以是(能量)和(物质)。

17、Lewis 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逸度)。

18、设计变量与独立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 Ni=Nv-Nc即设计变量数=独立变量数-约束关系 )19、设计变量分为(固定设计变量)与(可调设计变量)。

20、温度越高对吸收越(不利)21、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萃取剂回收段)。

22、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V = SL)。

23、精馏有(两个)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双向传质)的缘故。

24、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通过一定压力梯度的动量传递),(通过一定温度梯度的热量传递或不同温度物流的直接混合)和(通过一定浓度梯度的质量传递或者不同化学位物流的直接混合)。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答案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答案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答案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一)一. 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27分)1.目前,对流传质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型是 双膜 模型、 表面更新 模型和 溶质渗透 模型。

2.在吸收过程中,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亨利系数E 增加 ,溶解度系数H 降低 ,相平衡常 数m 增加 。

3. 一般说来,温度 降低 ,压力 升高 ,有利于吸收,而反之则有利于 脱吸 。

4. 应用亨利定律时,除要求溶液为理想溶液或稀溶液外,还要求溶质 在气相和液相中的分子状态必须 相同 。

5.难溶气体的溶解度系数较 较小 ,易溶气体的亨利系数较 较小 。

6.菲克定律的表达形式为 zc D Jd d AABA -=。

7.气相中的分子扩散包括 等分子反方向扩散 和 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 。

8.发生在流体中的扩散包括 分子扩散 和 涡流扩散 。

9.漂流因数的定义为Bmp p,它反映了 主体流动 对传质速率的影响。

10.采用传质单元数法计算填料层高度时,填料层高度计算的通式为填料层高度=传质单元高度×传质单元数。

11.吸收传质过程中常用的无量纲准数有Sh、Sc 和Re。

12.传质单元数反映吸收过程进行的难易程度,吸收过程的平均推动力越小,所需的传质单元数越大。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8分)题后的括号内。

13.下列吸收过程中,属于“液膜控制”的为( D )A.用水吸收氨B.用水吸收氯化氢C.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D.用水吸收氧14.在塔设备中进行吸收操作,若减少吸收剂的用量而其他条件不变,则出塔溶液组成( A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15.下列吸收过程中,属于“气膜控制”的为( B )A.用水吸收氮B.用水吸收氯化氢C.用水吸收硫化氢D.用水吸收氧16.在塔设备中进行吸收操作,若提高操作温度而其他条件不变,则出塔溶液组成( B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17.在描述对流传质的表面更新模型中,对流传质系数与扩散系数的( B )成正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分离过程试题库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化工分离过程试题库朱智清化学工程系有机教研室目录前言 ...................................................................................................................... 目录 ...................................................................................................................... 第一部分填空题 ................................................................................................... 第二部分选择题 ................................................................................................... 第三部分名词解释............................................................................................... 第四部分计算题 ...................................................................................................第一部分填空题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的逆过程。

2.质量分离的程度用()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是()。

3.分离过程是()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来达到分离目的。

4.工业上常用()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

5.固有分离因子是根据()来计算的。

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来表示。

6.汽液相平衡是处理()过程的基础。

相平衡的条件是()。

7.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8.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

9.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是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的组分增加。

10.吸收因子为(),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

11.对一个具有四块板的吸收塔,总吸收量的80%是在()合成的。

12.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

13.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确定。

14.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

15.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型计算和()型计算。

16.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17.吸收过程在塔釜的限度为(),它决定了吸收液的()。

18.吸收过程在塔顶的限度为(),它决定了吸收剂中()。

19.吸收的相平衡表达式为(),在()操作下有利于吸收,吸收操作的限度是()。

20.若为最高沸点恒沸物,则组分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的关系式为()。

21.解吸收因子定义为(),由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为()。

22. 吸收过程主要在( )完成的。

23. 吸收有( )关键组分,这是因为( )的缘故。

24. 图解梯级法计算多组分吸收过程的理论板数,假定条件为( ),因此可得出( )的结论。

25. 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

26. 恒沸剂的沸点应显着比原溶液沸点( )以上。

27. 吸收过程只有在( )的条件下,才能视为恒摩尔流。

28. 吸收过程计算各板的温度采用( )来计算,而其流率分布则用( )来计算。

29. 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A,B 混合液形成最低沸点恒沸物的条件为( )。

30. 对多组分吸收,当吸收气体中关键组分为重组分时,可采用( )的流程。

31. 非清晰分割法假设各组分在塔内的分布与在( )时分布一致。

32. 精馏有b.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 )的缘故33. 采用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时,要使萃取剂的浓度在全塔内为一恒定值,所以在( )。

34. 当原溶液为非理想型较强的物系,则加入萃取剂起( )作用。

35. 要提高萃取剂的选择性,可( )萃取剂的浓度。

36. 对多组分吸收,当吸收气体中关键组分为重组分时,可采用( )的流程。

37. 吸收过程发生的条件为( ),其限度为( )。

38. 在多组分精馏计算中为了给严格计算提供初值,通常用( )或( )方法进行物料预分布。

39. 对宽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 )决定,故可由( )计算各板的温度。

40. 流量加合法在求得ij x 后,由( )方程求j V ,由( )方程求j T 。

41. 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 )决定,故可由( )计算各板的温度。

42. 当两个易挥发的组分为关键组分时,则以( )为起点逐板计算。

43. 三对角矩阵法沿塔流率分布假定为( )。

44. 三对角矩阵法的缺陷是( )。

45. 常见复杂分离塔流程有( ),( ),( )。

46. 严格计算法有三类,即( ),( ),( )。

47. 设置复杂塔的目的是为了( )。

48.松弛法是由开始的()向()变化的过程中,对某一()内每块板上的()进行衡算。

49.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和()。

50.通过精馏多级平衡过程的计算,可以决定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为表示塔实际传质效率的大小,则用()加以考虑。

51.为表示塔传质效率的大小,可用()表示。

52.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或()的组分最后分离。

53.热力学效率定义为()消耗的最小功与()所消耗的净功之比。

54.分离最小功是分离过程必须消耗能量的下限它是在分离过程()时所消耗的功。

55.在相同的组成下,分离成纯组分时所需的功()分离成两个非纯组分时所需的功。

56.超临界流体具有类似液体的()和类似气体的()。

57.泡沫分离技术是根据()原理来实现的,而膜分离是根据()原理来实现的。

58.新型的节能分离过程有()、()。

59.常用吸附剂有(),(),()。

60.54A分子筛的孔径为( 5埃),可允许吸附分子直径(小于5埃)的分子。

61.离程分为( )和( )两大类。

62.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和()两大类。

63.64.分离剂可以是()和()。

65.66.机械分离过程是()。

吸收、萃取、膜分离。

渗透。

67.速率分离的过程是过滤、离心分离、吸收、萃取、()。

68.平稳分离的过程是过滤、离心分离、()。

膜分离。

渗透。

69.气液平相衡常数定、以为()。

70.理想气体的平稳常数()无关。

71.活度是()浓度。

72.低压下二元非理想农液的对挥发度α12等于()73.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相等。

74.Lewis 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

75.逸度是()压力76.在多组分精馏中塔顶温度是由()方程求定的。

77.露点方程的表达式为( )78.泡点方程的表达式为( )79.泡点温度计算时若∑Kixi>1,温度应调()80.泡点压力计算时若∑Kixi>1,压力应调()81.在多组分精馏中塔底温度是由()方程求定的。

82.绝热闪蒸过程,节流后的温度()。

83.若组成为Zi的物系,∑Kixi>1,且∑KiZi>1时,其相态为()84.若组成为Zi的物系,Kixi>1时其相态为()85.若组成为Zi的物系,∑KiZi>1时,其相态为()86.绝热闪蒸过程,饱和液相经节流后会有()产生。

87.设计变量与独立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 )88.89.设计变量分为()与()。

90.91.回流比是()()设计变量。

92.关键组分的相挥发度越大,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

93.分离要求越高,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

94.进料中易挥发含量越大,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

95.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与塔顶馏出组份形成具有()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96.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取剂使A1P值越()越好。

97.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而与塔底组分形成具有()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98.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使A1P值越大,溶剂的选择性()99.萃取精馏塔中,萃取剂是从塔()出来。

100.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低温度的恒沸物时,恒沸剂从塔()出来。

101.均相恒沸物在低压下其活度系数之比γ1/γ2应等于( )与( )之比。

102.103.在板式塔的吸收中,原料中的平衡常数小的组分主要在塔内()板被吸收。

104.吸收中平衡数大的组分主要在塔内()板被吸收。

105.吸收中平衡常数大的组分是()吸收组分。

106.吸收中平衡常数小的组分是()吸收组分。

107.吸收因子越大对吸收越()108.温度越高对吸收越()109.压力越高对吸收越()。

110.吸收因子A()于平衡常数。

111.吸收因子A()于吸收剂用量L。

112.吸收因子A()于液气比。

113.完成一个给定的分离要求所需功最小的过程是()。

114.从节能的角度分析难分离的组分应放在()分离。

115.从节能的角度分析分离要求高的组分应放在()分离。

116.从节能的角度分析进料中含量高的组分应()分离。

117.物理吸附一般为()吸附。

118.化学吸附一般为()吸附。

119.化学吸附选择性()。

120.物理吸附选择性()121.吸附负荷曲线是以()横坐标绘制而成。

122.吸附负荷曲线是以()为纵坐标绘制而成。

123.吸附负荷曲线是分析()得到的。

124.透过曲线是以()横坐标绘制而成。

125.透过曲线是以()为纵坐标绘制而成。

126.透过曲线是分析()得到的。

127.透过曲线与吸附符合曲线是()相似关系。

第二部分 选择题1. 计算溶液泡点时,若∑=>-Ci i i X K 101,则说明a.温度偏低b.正好泡点c.温度偏高2.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由物料组成计算出的∑=>-C i i i X K 101,且∑=<c i i i K Z 11/,该进料状态为a.过冷液体b.过热气体c.汽液混合物3. 计算溶液露点时,若01/<-∑i i K y ,则说明22a.温度偏低b.正好泡点c.温度偏高4. 进行等温闪蒸时,对满足什么条件时系统处于两相区225. ∑∑>>1/1i i i i K Z Z K 且∑∑<>1/1i i i i K Z Z K 且∑∑><1/1i i i i K Z Z K 且∑∑<<1/1i i i i K Z Z K 且萃取精馏时若泡和液体进料,则溶剂加入位置点: a.精馏段上部 b.进料板 c.提馏段上部6. 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A ,B 混合液的总蒸汽压力为P ,若S A P P >,且S B P P >,则该溶液a.形成最低恒沸物b.形成最高恒沸物c.不形成恒沸物7. 吸收操作中,若要提高关键组分的相对吸收率应采用措施是a.提高压力b.升高温度c.增加液汽比d.增加塔板数8. 最高恒沸物,压力增加使恒沸组成中汽花潜热小的组分a.增加b.不变c.减小9. 选择的萃取剂最好应与沸低低的组分形成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10. 多组分吸收过程采用图解梯级法的依据是a.恒温操作b.恒摩尔流c.贫气吸收11. 当萃取塔塔顶产品不合格时,可采用下列方法来调节a.加大回流比b.加大萃取剂用量c.增加进料量12. 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过程,应该从何处加萃取剂a.精馏段b.提馏段c.精馏段和进料处d.提馏段和进料板13. 当两个难挥发组分为关键组分时,则以何处为起点逐板计算44a.塔顶往下b.塔釜往上c.两端同时算起14. 从塔釜往上逐板计算时若要精馏段操作线方程计算的()1/+j H L X X 比由提馏段操作线方程计算得更大,则加料板为a. j 板b. j+1板c. j+2板15.流量加和法在求得X后由什么方程来求各板的温度jia.热量平衡方程b.相平衡方程 c物料平衡方程16.三对角矩阵法在求得X后由什么方程来求各板的温度jia热量平衡方程 b.相平衡方程 c物料平衡方程17.简单精馏塔是指a.设有中间再沸或中间冷凝换热设备的分离装置b.有多股进料的分离装置c.仅有一股进料且无侧线出料和中间换热设备18.下面有关塔板效率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a.全塔效率可大于1b.总效率必小于1板效率可大于1 d.板效率必小于点效率19.分离最小功是指下面的过程中所消耗的功a.实际过程b.可逆过程20.下列哪一个是机械分离过程()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21.下列哪一个是速率分离过程()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22.下列哪一个是平衡分离过程()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23.lewis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24.二无理想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X线是()a.曲线b.直线c.有最高点d.有最低点25.形成二元最高温度恒沸物的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X线是()a.曲线b.直线c.有最高点d.有最低点26.溶液的蒸气压大小()a.只与温度有关b.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c.不仅与温度和各组分的浓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27.对两个不同纯物质来说,在同一温度压力条件下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物质费点()a.越低b.越高c.不一定高,也不一定低28.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a.易挥发b.难挥发c.沸点高d.蒸汽压小29.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a.两相间组份的浓度相等b.只是两相温度相等c.两相间各组份的化学位相等d.相间不发生传质30.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质,当达到汽液平衡时,两组分各自呈现的蒸气压()a.等于各自的饱和蒸汽压b.与温度有关,也与各自的液相量有关c.与温度有关,只与液相的组成有关31.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当达到汽液平衡时,溶液的蒸气压力小()a.只与温度有关b.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c.不仅与温度和各组分的浓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32.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沸点温度()a.等于P01b.等于P02c.等于P01+P02d.小于P01+P02?33.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沸点温度()a.等于轻组分组份1的沸点T1sb.等于重组分2的沸点T2sc.大于T1s小于T2sd.小于T1s34.当把一个常人溶液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的点叫作()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35.当把一个气相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36.当物系处于泡、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a.饱和液相b.过热蒸汽c.饱和蒸汽d.气液两相37.系统温度大于露点时,体系处于()a. 饱和液相b.过热气相c.饱和气相d.气液两相38.系统温度小于泡时,体系处于()a. 饱和液相b.冷液体c.饱和气相d.气液两相39.闪蒸是单级蒸馏过程,所能达到的分离程度()a.很高b.较低c.只是冷凝过程,无分离作用d.只是气化过程,无分离作用40.下列哪一个过程不是闪蒸过程()a.部分气化b.部分冷凝c.等含节流d.纯组分的蒸发41.等含节流之后()a.温度提高b.压力提高c.有气化现象发生,压力提高d.压力降低,温度也降低42.设计变量数就是()a.设计时所涉及的变量数b.约束数c. 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和d.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差43.约束变量数就是()a.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b.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c.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d.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44.A、B两组份的相对挥发度αAB越小()、B两组份越容易分离、B两组分越难分离、B两组分的分离难易与越多d.原料中含轻组分越多,所需的越少45.当蒸馏塔的回流比小于最小的回流比时()a. 液相不能气化b.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c.气相不能冷凝d.无法操作46.当蒸馏塔的产品不合格时,可以考虑()a.提高进料量b.降低回流比c.提高塔压d.提高回流比47.当蒸馏塔的在全回流操作时,下列哪一描述不正确()a.所需理论板数最小b.不进料c.不出产品d.热力学效率高b.恒摩尔流不太适合d.是蒸馏过程48.吉利兰关联图,关联了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个不是其中之一()a. 最小理论板数b.最小回流比c.理论版d.压力49.下列关于简捷法的描述那一个不正确()a.计算简便b.可为精确计算提供初值c.所需物性数据少d.计算结果准确50.如果二元物系,γ1>1,γ2>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 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51.如果二元物系,γ1<1,γ2<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52.如果二元物系,γ1=1,γ2=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 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53.如果二元物系,A12>0,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54.如果二元物系,A12<0 ,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55.如果二元物系,A12=0,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56.关于萃取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个不正确()a.气液负荷不均,液相负荷大b.回流比提高产品纯度提高c.恒摩尔流不太适合d.是蒸馏过程57.当萃取精馏塔的进料是饱和气相对()a.萃取利从塔的中部进入b.塔顶第一板加入c.塔项几块板以下进入d.进料位置不重要58.萃取塔的汽、液相最大的负荷处应在()a.塔的底部b.塔的中部c.塔的项部59.在均相恒沸物条件下,其饱和蒸汽压和活度系数的关系应用()60.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 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一定61.关于均相恒沸物的那一个描述不正确()线上有最高或低点线上有最高或低点c.沸腾的温度不变d.部分气化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分离62.下列哪一个不是均相恒沸物的特点()a.气化温度不变b.气化时气相组成不变c.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成反比d.冷凝可以分层63.关于恒沸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个不正确()a.恒沸剂用量不能随意调b.一定是为塔项产品得到c.可能是塔顶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视具体情况而变64.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a.一定是做为塔底产品得到b.一定是为塔顶产品得到c.可能是塔项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视具体情况而变65.吸收塔的汽、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a.塔的底部b.塔的中商c.塔的顶部66.在吸收操作过程中,任一组分的吸收因子Ai与其吸收率Φi在数值上相应是()<Φ=Φ>Φi67.下列哪一个不是吸收的有利条件()a.提高温度b.提高吸收剂用量c.提高压力d.减少处理的气体量68.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吸收因子的物理量()a.温度b.吸收剂用量c.压力d.气体浓度69.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a.难吸收的组分b.最较轻组份c.挥发能力大的组分d.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70.易吸收组分主要在塔的什么位置被吸收()a.塔顶板b.进料板c.塔底板71.平均吸收因子法()a.假设全塔的温度相等b.假设全塔的压力相等c.假设各板的吸收因子相等72.下列哪一个不是等温吸附时的物系特点()a.被吸收的组分量很少b.溶解热小c.吸收剂用量较大d.被吸收组分的浓度高73.关于吸收的描述下列哪一个不正确()a.根据溶解度的差异分离混合物b.适合处理大量大气体的分离c.效率比精馏低d.能得到高纯度的气体74.当体系的yi-yi*>0时()a.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75.当体系的yi-yi*=0时()a.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76.下列关于吸附过程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a.很早就被人们认识,但没有工业化b.可以分离气体混合物c.不能分离液体混合物d.是传质过程77.下列关于吸附剂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a.分子筛可作为吸附剂b.多孔性的固体c.外表面积比内表面积大d.吸附容量有限第三部分名词解释1.分离过程:2.机械分离过程:3.传质分离过程:4.相平衡:5.相对挥发度:6.泡点温度:7.露点温度:8.气化率:9.冷凝率:10.设计变量数:11.独立变量数:12.约束数:13.回流比:14.精馏过程:15.全塔效率:16.精馏的最小回流比:17.理论板:18.萃取剂的选择性:19.萃取精馏:20.共沸精馏:21.吸收过程:22.吸收因子:23.渗透:24.反渗透:25.吸附过程:第四部分计算题1.以烃类蒸汽混合物含有甲烷%,乙烷%,丙烷%及异丁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