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课件
合集下载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ppt课件

a
2
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
• 病变部位:直径75~300 um的细支气管; • 病理损害:急性炎症、黏膜水肿、上皮细胞坏
死、黏液分泌增多,致细支气管狭窄与阻塞; • 因很难发现未累及肺泡及肺泡间壁的纯粹毛细
支气管炎,又名喘憋性肺炎。
a
3
70-300um
a
4
特点
• 多种致病原感染,病毒为主引起2岁以下 的婴幼儿,尤其多见于2~6月龄患儿
10
临床表现---体征
T、R升高
脱水
呼吸困难 喘鸣音、湿罗音
鼻扇等
发绀
a
11
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a
12
发生严重(中-重) 毛细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
• 早产(孕周<37周) • 低出生体重 • 年龄<12周龄 • 既往有喘息史 • 有基础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
先天性发育异常、慢性肺部疾病、宫内烟雾 暴露等)
• 1岁以下由HRV(鼻病毒)诱发喘息患儿比由 RSV诱发的在儿童期更易发展为哮喘。
Epidemiology of virus-induced wheezing/asthma in children. J Front Microbiol ,2013,4:391
a
21
对哮喘发病因素调查分析结果
• 高危因素:母孕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哮喘家族史、过敏 性鼻炎、湿疹史
注:I表示强烈推荐,Ⅱ表示中等推荐,Ⅲ表示微弱推荐;A为高质量的证据, B为中等质量的证据,c为低质量的证据,D为非常低质量的证据。
a
9
临床表现---症状
1~2 d出现阵 发性咳嗽
早期:上感症状 3~4 d后喘息、呼吸困难、发绀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患儿的免疫功能不完善,身体抗病能力 较差,易感染该病毒。
病因
病毒通过空气传播,非常容易在幼儿园 、托儿所等人员密集场所传播。
症状
症状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症状主要体现在呼 吸系统方面,如咳嗽、鼻塞、鼻涕、喉 咙痛等。
另外,一些婴幼儿还会表现出发热、食 欲不振等全吸困 难、胸闷等症状。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科 普知识PPT课件
目录 引言 病因 症状 预防 结语
引言
引言
欢迎大家来到本课件,今天我们将一起 来了解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科普知识。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简称小儿支气管炎 ,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呼吸道疾病,今天 我们将从病因、症状、预防等多方面来 进行科普。
病因
病因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 的,其中以RSV病毒和流感病毒最为常 见。
预防
预防
家长应尽量减少儿童到人员密集场所的 频率,尤其是在流感季节。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开窗换气,适度 增加室内湿度。
预防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不搓 鼻子、避免与患病儿童亲密接触等。 为儿童接种预防疫苗,以增强其免疫力 ,有效预防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生。
结语
结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科 普知识,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该疾病 ,避免孩子患上该病。
谢谢大家!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病因
病毒通过空气传播,非常容易在幼儿园 、托儿所等人员密集场所传播。
症状
症状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症状主要体现在呼 吸系统方面,如咳嗽、鼻塞、鼻涕、喉 咙痛等。
另外,一些婴幼儿还会表现出发热、食 欲不振等全吸困 难、胸闷等症状。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科 普知识PPT课件
目录 引言 病因 症状 预防 结语
引言
引言
欢迎大家来到本课件,今天我们将一起 来了解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科普知识。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简称小儿支气管炎 ,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呼吸道疾病,今天 我们将从病因、症状、预防等多方面来 进行科普。
病因
病因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 的,其中以RSV病毒和流感病毒最为常 见。
预防
预防
家长应尽量减少儿童到人员密集场所的 频率,尤其是在流感季节。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开窗换气,适度 增加室内湿度。
预防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不搓 鼻子、避免与患病儿童亲密接触等。 为儿童接种预防疫苗,以增强其免疫力 ,有效预防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生。
结语
结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科 普知识,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该疾病 ,避免孩子患上该病。
谢谢大家!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疾病PPT演示课件

中毒性脑病的预防与处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吸氧、保持 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治 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改善通 气功能,如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等症 状应立即就医。
心力衰竭的预防与处理
积极控制感染、减轻心脏负荷、改善 心肌代谢,如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应及 时就医。
04
患儿护理与家庭管理
住院期间护理措施
治疗手段有限
目前针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手段相对有 限,且疗效因人而异。
预防措施不足
目前对于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预防措施相对较 少,需要加强相关方面的研究和宣传。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精准医疗
01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实现针对婴幼儿毛细支气
管炎的精准诊断和治疗。
新药研发
02
随着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未来可能研
心理支持
家长在面对患儿疾病时可能会产生焦虑、担忧等情绪,医 护人员应给予关心和支持,提供情绪疏导和心理辅导服务 。
健康教育
向家长普及毛细支气管炎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 治疗及护理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 。
家庭护理指导
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家庭护理方法,如喂养技巧、呼吸道 护理、用药管理等,以确保患儿在家庭环境中得到妥善的 照顾和治疗。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使用加湿器或悬挂湿毛巾 等方式增加室内湿度,有助于缓解患儿呼吸道干燥症状。
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避免在室内吸烟,减少烹饪油烟等室内空气污染源,保持室内空气 清新。
避免过敏原
尽量避免患儿接触过敏原,如宠物毛发、尘螨等,以减少过敏反应 对呼吸道的影响。
家长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
保持呼吸道通畅
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ppt课件

《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专家共识》解读
1
目录
共识的概要 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 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的预防
2
概要
• 定义 • 病原学
共识内容提要
诊断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治疗
• 评估病情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保证营养 • 药物治疗
本共识主要适用于年龄小于1岁、第一次喘息发作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22
谢谢!
23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预后大多较好, 但仍有部分患儿预后不佳
尽管绝大多数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能够完全康复,不遗留后遗症, 但是仍有部分患儿需要住院治疗甚至预后不佳:
• 在美国,每1000例1岁以下感染RSV的婴儿有5.2例需要住院 治疗(RSV患儿住院率最高的年龄段是出生第30-60天的患儿)
1
• 住院患儿中3%~7%需要机械通气3
毛细支气管炎
约有34%~50%毛细支气管炎患 儿日后会继发气道高反应性疾病
哮喘
8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等. 中华儿科杂志. 2015;53(3):168-171.
目录
共识的概要 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 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的预防
9
毛细支气管炎的症状
• 毛细支气管炎早期呈现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症 状,包括鼻部卡他症状、咳嗽、低至中等度发 热(>39℃高热不常见)
12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等. 中华儿科杂志. 2015;53(3):168-171.
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情严重度分级
应主要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临床诊断毛细支气管炎,并对 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B级证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等. 中华儿科杂志. 2015;53(3):168-171.
1
目录
共识的概要 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 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的预防
2
概要
• 定义 • 病原学
共识内容提要
诊断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治疗
• 评估病情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保证营养 • 药物治疗
本共识主要适用于年龄小于1岁、第一次喘息发作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22
谢谢!
23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预后大多较好, 但仍有部分患儿预后不佳
尽管绝大多数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能够完全康复,不遗留后遗症, 但是仍有部分患儿需要住院治疗甚至预后不佳:
• 在美国,每1000例1岁以下感染RSV的婴儿有5.2例需要住院 治疗(RSV患儿住院率最高的年龄段是出生第30-60天的患儿)
1
• 住院患儿中3%~7%需要机械通气3
毛细支气管炎
约有34%~50%毛细支气管炎患 儿日后会继发气道高反应性疾病
哮喘
8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等. 中华儿科杂志. 2015;53(3):168-171.
目录
共识的概要 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 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的预防
9
毛细支气管炎的症状
• 毛细支气管炎早期呈现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症 状,包括鼻部卡他症状、咳嗽、低至中等度发 热(>39℃高热不常见)
12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等. 中华儿科杂志. 2015;53(3):168-171.
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情严重度分级
应主要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临床诊断毛细支气管炎,并对 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B级证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等. 中华儿科杂志. 2015;53(3):168-171.
毛细支气管炎疾病PPT演示课件

对症治疗
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抗感染治疗
对于缺氧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
氧疗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呼吸衰竭征象,应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呼吸衰竭
积极控制感染,减轻心脏负荷,同时给予强心、利尿等支持治疗。
心力衰竭
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
分型
根据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毛细支气管炎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轻型患儿症状较轻,中型患儿症状较为明显,重型患儿则可能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并发症。
02
CHAPTER
诊断与鉴别诊断
患儿出现咳嗽、喘息、呼吸急促等典型毛细支气管炎表现。
典型临床表现
医生通过听诊器听到患儿肺部哮鸣音和细湿啰音。
体征检查
了解患儿是否有相关病史,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
毛细支气管炎
汇报人:XXX
2024-01-15
目录
疾病概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与方案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预后评估及随访管理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CHAPTER
疾病概述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特别是1~6个月的小婴儿,病变主要发生在细小支气管,但肺泡也可受累,因此它属于特殊类型的肺炎。
病史询问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体征检查和病史询问,医生可初步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进一步通过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确诊。
诊断流程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患儿多有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等症状,发作时肺部可闻及哮鸣音,症状经治疗后可缓解或自行缓解。
喘息性支气管炎
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除有发热、咳嗽、咳痰等支气管炎表现外,还有喘息,肺部听诊有哮鸣音。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护理PPT

谁容易感染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
谁容易感染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高危人群
主要影响2岁以下的婴幼儿,尤其是早产儿和 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
家庭中有吸烟者或有过敏史的儿童也更容易 感染。
谁容易感染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传播途径
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分泌 物传播。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2. 谁容易感染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3.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4. 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5. 如何评估康复情况?
什么是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什么是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定义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 ,通常由病毒引起,影响支气管的小气道。
在家中应观察儿童的症状变化,及时记录体温和 呼吸频率。
每小时监测一次,必要时可以使用体温计和呼吸 计。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预防措施
定期接种疫苗,避免与感染者接触,保持环境卫 生。
多洗手、使用消毒剂可以有效预防病毒行日常护理?
环境管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适宜,避免烟雾和 刺激性气味。
如何评估康复情况? 症状改善
观察咳嗽、喘息和呼吸急促等症状是否逐渐减轻 。
症状明显改善一般表示康复进展良好。
如何评估康复情况? 体温监测
定期测量体温,确认体温是否恢复正常。
持续高热可能提示并发症,应及时就医。
如何评估康复情况?
定期复诊
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带儿童复诊,确保完全康 复。
医生会根据病情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或治 疗。
谢谢观看
可使用加湿器来保持空气湿润,有助于缓解 咳嗽。
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饮食护理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诊断与治疗PPT

汇报人: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肺部听诊:可听到湿啰音、哮鸣音等异常呼吸音
发热:体温升高,可能伴有寒战、出汗等
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痰液增多,可能伴有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等
咳嗽:频繁、剧烈的咳嗽,可能伴有喘息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费力,可能出现鼻翼煽动、三凹征等
饮食指导: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水果等
心理辅导:给予患儿心理支持,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康复效果
影像学检查:复查X线或CT,观察肺部炎症吸收情况
临床症状观察: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咳嗽、喘息等症状是否有所改善
实验室检查: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指标,了解炎症控制情况
肺功能检查:评估患儿的肺功能恢复情况,判断预后
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用于减轻炎症反应
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用于治疗病毒感染
目的: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呼吸功能
方法:通过鼻导管或面罩进行氧气吸入
注意事项: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氧气浓度过高
加强锻炼: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加强营养:保证营养均衡,增强免疫力
汇报人:
临床表现:咳嗽、喘息、发热等
胸部X线检查:可见毛细支气管炎的典型表现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
病原学检查: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检测
诊断标准:符合临床表现、胸部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的结果
呼吸道畸形:如气管狭窄、气管软化等
心肺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等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肺部听诊:可听到湿啰音、哮鸣音等异常呼吸音
发热:体温升高,可能伴有寒战、出汗等
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痰液增多,可能伴有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等
咳嗽:频繁、剧烈的咳嗽,可能伴有喘息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费力,可能出现鼻翼煽动、三凹征等
饮食指导: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水果等
心理辅导:给予患儿心理支持,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康复效果
影像学检查:复查X线或CT,观察肺部炎症吸收情况
临床症状观察: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咳嗽、喘息等症状是否有所改善
实验室检查: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指标,了解炎症控制情况
肺功能检查:评估患儿的肺功能恢复情况,判断预后
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用于减轻炎症反应
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用于治疗病毒感染
目的: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呼吸功能
方法:通过鼻导管或面罩进行氧气吸入
注意事项: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氧气浓度过高
加强锻炼: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加强营养:保证营养均衡,增强免疫力
汇报人:
临床表现:咳嗽、喘息、发热等
胸部X线检查:可见毛细支气管炎的典型表现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
病原学检查: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检测
诊断标准:符合临床表现、胸部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的结果
呼吸道畸形:如气管狭窄、气管软化等
心肺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等
毛细支气管炎PPT课件

鉴别诊 断
喉软化:也可以发作性喘憋,但一般听不到啰音,
以上气道梗阻症状为主,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 先天性解剖畸形:如肺动脉吊带、声门下尖锐湿 疣等,随体位改变而变化,雾化治疗效果不佳, CT和纤支镜可以确诊 胃食管反流 :反复咳喘,有胸骨后疼痛、呕奶, 抗反流治疗有效
婴幼儿期喘息分类
暂时性喘息 无过敏性的喘息 (RSV感染后的持 续性喘息) 过敏性喘息/哮喘
反复喘息每年超过4次的,如果符合一个主要标 准或两个次要标准,应该高度怀疑发展为哮喘的可能, 就应该开始早期干预治疗。
2006GINA
治 疗
至今对毛支没有令人满意的特效治疗 • 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通气 • 控制喘息,防止合并心衰 • 呼衰是提高毛支疗效的关健 • 抗病毒。
治 疗
• •
1.监测病情变化、对症和支持治疗(A级证据、高 度推荐) 给予易消化、高热量、富纤维饮食,少量多次 喘憋严重时禁食,抬高头部与胸部,以减少呼吸 困难,雾化后拍背吸痰。
Carballal G et al. J Med Virol 2001;64:167-174
流行病学
• RSV等通过飞沫或社区感染的呼吸道分泌物
传播。 • 有明显季节性,我国北方冬季和初春发病 率升高,南方则以春夏或夏秋为多。 • 多为散发,亦可流行
发病机理
• 病变主要浸及直径为75—300um细支气管 • 同时常见肺泡与肺泡间壁的累及 •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
毛细支气管炎高危因素
• 年龄<12周 • 早产 • 合并心肺疾病 • 存在免疫缺陷状态
(B级证据,重度推荐)
鉴别诊 断
婴幼儿哮喘:第一次感冒后喘息发作,多数是毛
支,如有反复多次喘息发作,亲属有变态反应史 或个人特异性体质史,则哮喘可能。 粟粒性肺结核:有时呈发作性喘憋,但一般听不 到啰音,尚有其他结核病征象PPD试验阳性,及X 线表现等。 百日咳,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弹,气管异物等都 可发生喘憋,需加以鉴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 防
简阳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儿科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定义
• 毛细支气管炎是以解剖定位、病理学改变为特点 而命名的疾病。
• 其特征为小气道的急性炎症,表现为粘膜水肿, 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粘液分泌增多,从而造成气 道狭窄、阻塞。
•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或毛支) • 细支气管炎(国外 bronchiolitis)
毛细支气管炎诊断要点 ---中国指南
• 主要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临床诊断毛细支气 管炎,并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IB)
• 评估有无发生严重毛细支气管炎的高危因素, 如年龄<12周、早产、合并心肺疾病或存在 免疫缺陷状态(IIB)
注:I表示强烈推荐,Ⅱ表示中等推荐,Ⅲ表示微弱推荐;A为高质量的证据, B为中等质量的证据,c为低质量的证据,D为非常低质量的证据。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
• 病变部位:直径75~300 um的细支气管; • 病理损害:急性炎症、黏膜水肿、上皮细胞坏死、黏
液分泌增多,致细支气管狭窄与阻塞; • 因很难发现未累及肺泡及肺泡间壁的纯粹毛细支气管
炎,又名喘憋性肺炎。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70-300um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预防---美国指南
• 孕龄>29周应使用帕利珠单抗(IB) • 孕龄<32周,有明显血流动力学心脏病或慢性肺疾病,应使用
帕利珠单抗(生后第一年)(IIB) • 注意接触病人前后手卫生是预防RSV传播的重要措施(IB); • 避免环境暴露如拥挤的人群或被动吸烟的环境(IIC); • 临床医师应建议照顾有烟草暴露史患儿的人员戒烟(IB) • 对患儿家属及家庭成员进行毛细支气管炎诊断和防治教育(IIC) • 纯母乳喂养至少>6月(IIB)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临床表现---症状
1~2 d出现阵 发性咳嗽
早期:上感症状 3~4 d后喘息、呼吸困难、发绀
5~7 d症状达高峰
其他呕吐、烦躁、易激惹、喂养量下降 儿<童3毛个细月支气的管小炎婴诊断儿、可治出疗与现预呼防吸暂停。
临床表现---体征
T、R升高
脱水
呼吸困难 喘鸣音、湿罗音
Epidemiology of virus-induced wheezing/asthma in children. J Front Microbiol ,2013,4:391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对哮喘发病因素调查分析结果
• 高危因素:母孕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哮喘家族史、过敏 性鼻炎、湿疹史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特点
• 多种致病原感染,病毒为主引起2岁以下的婴幼 儿,尤其多见于2~6月龄患儿
• 1岁以下占80% • 发病率男女相似,男婴重症病例较多 • 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其主要临床特点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病原学
• 常见病原为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常见 鼻病毒(HRV) 人偏肺病毒( hMPV ) 流感病毒(IFA) 副流感病毒(PIV-3)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转入ICU指征
• 给予浓度50%的氧吸入仍然不能纠正严重呼吸困难或窒息的患儿, 可能需行气道持续正压通气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治疗---中国指南
• 基本处理原则 监测病情变化 供氧 保持水电解质内环境稳定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 危险因素:肥胖、母亲用化妆品、父母过敏史、荨麻疹史、 被动吸烟等
• 保护因素:母孕期常吃苹果及鱼、地面瓷砖、护墙板、母 乳喂养等。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宋庆、安淑华,中国儿童保健,2009,17(3):304-305
预防---中国指南
• 对高危儿可给予帕利珠单抗预防(IIB); • 提倡母乳喂养(IIB)。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辅助检查---中国指南
1.血氧饱和度检测 (72小时内或有重 症
危险因素)
2.病毒检测 3.X线检查
72小时内或有重症 危险因素
明确病原有助于隔离,避免 不必要检查
4.脱水电解质,怀
疑细菌血培养
5.重症-血气分析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毛 细 处 理 流 程
治疗---中国指南
• 急性期住院患儿—SPO2监测 • 吸痰清理呼吸道 • 睡眠SPO2<88%/清醒时SPO2<90%吸氧
儿童毛细-中国指南
• 可试用支气管舒张剂雾化吸入治疗(IIIB); • 不推荐常规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IA) ,可雾化 (IIIB); • 试用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IIIB) ; • 不推荐常规应用利巴韦林,包括雾化吸入途径用药(IIB); • 仅在不排除细菌感染时选用合适抗菌药物(IB) ; • 不推荐胸部理疗(IIB)。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引起喘息的最常见病毒---RSV
• RSV为RNA病毒(副黏科),占所用病原50%以 上。
• 全世界都有流行,有季节性、地域性,我国南方 夏秋季流行,而在北方则为冬春季
• 可引起重症病例,<6月龄有较高病死率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毛细支气管炎诊断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鼻扇等
发绀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发生严重(中-重) 毛细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
• 早产(孕周<37周) • 低出生体重 • 年龄<12周龄 • 既往有喘息史 • 有基础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
先天性发育异常、慢性肺部疾病、宫内烟雾暴露等)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预后
• 可自愈 • 绝大部分不遗留后遗症 • 有34%~50%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日后会继发气道高反应性疾病/
哮喘。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儿童期喘息发展为哮喘的预测因素
• 因喘息住院的12月-24月患儿在儿童期发展为哮 喘更为常见;
• 1岁以下由HRV(鼻病毒)诱发喘息患儿比由RSV 诱发的在儿童期更易发展为哮喘。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小结
• 婴幼儿期尤其2~6月最常见疾病 • 病毒是最主要病原,尤其是RSV • 诊断相对容易,但应注意评估病情危重程度及高危
简阳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儿科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定义
• 毛细支气管炎是以解剖定位、病理学改变为特点 而命名的疾病。
• 其特征为小气道的急性炎症,表现为粘膜水肿, 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粘液分泌增多,从而造成气 道狭窄、阻塞。
•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或毛支) • 细支气管炎(国外 bronchiolitis)
毛细支气管炎诊断要点 ---中国指南
• 主要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临床诊断毛细支气 管炎,并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IB)
• 评估有无发生严重毛细支气管炎的高危因素, 如年龄<12周、早产、合并心肺疾病或存在 免疫缺陷状态(IIB)
注:I表示强烈推荐,Ⅱ表示中等推荐,Ⅲ表示微弱推荐;A为高质量的证据, B为中等质量的证据,c为低质量的证据,D为非常低质量的证据。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
• 病变部位:直径75~300 um的细支气管; • 病理损害:急性炎症、黏膜水肿、上皮细胞坏死、黏
液分泌增多,致细支气管狭窄与阻塞; • 因很难发现未累及肺泡及肺泡间壁的纯粹毛细支气管
炎,又名喘憋性肺炎。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70-300um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预防---美国指南
• 孕龄>29周应使用帕利珠单抗(IB) • 孕龄<32周,有明显血流动力学心脏病或慢性肺疾病,应使用
帕利珠单抗(生后第一年)(IIB) • 注意接触病人前后手卫生是预防RSV传播的重要措施(IB); • 避免环境暴露如拥挤的人群或被动吸烟的环境(IIC); • 临床医师应建议照顾有烟草暴露史患儿的人员戒烟(IB) • 对患儿家属及家庭成员进行毛细支气管炎诊断和防治教育(IIC) • 纯母乳喂养至少>6月(IIB)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临床表现---症状
1~2 d出现阵 发性咳嗽
早期:上感症状 3~4 d后喘息、呼吸困难、发绀
5~7 d症状达高峰
其他呕吐、烦躁、易激惹、喂养量下降 儿<童3毛个细月支气的管小炎婴诊断儿、可治出疗与现预呼防吸暂停。
临床表现---体征
T、R升高
脱水
呼吸困难 喘鸣音、湿罗音
Epidemiology of virus-induced wheezing/asthma in children. J Front Microbiol ,2013,4:391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对哮喘发病因素调查分析结果
• 高危因素:母孕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哮喘家族史、过敏 性鼻炎、湿疹史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特点
• 多种致病原感染,病毒为主引起2岁以下的婴幼 儿,尤其多见于2~6月龄患儿
• 1岁以下占80% • 发病率男女相似,男婴重症病例较多 • 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其主要临床特点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病原学
• 常见病原为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常见 鼻病毒(HRV) 人偏肺病毒( hMPV ) 流感病毒(IFA) 副流感病毒(PIV-3)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转入ICU指征
• 给予浓度50%的氧吸入仍然不能纠正严重呼吸困难或窒息的患儿, 可能需行气道持续正压通气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治疗---中国指南
• 基本处理原则 监测病情变化 供氧 保持水电解质内环境稳定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 危险因素:肥胖、母亲用化妆品、父母过敏史、荨麻疹史、 被动吸烟等
• 保护因素:母孕期常吃苹果及鱼、地面瓷砖、护墙板、母 乳喂养等。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宋庆、安淑华,中国儿童保健,2009,17(3):304-305
预防---中国指南
• 对高危儿可给予帕利珠单抗预防(IIB); • 提倡母乳喂养(IIB)。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辅助检查---中国指南
1.血氧饱和度检测 (72小时内或有重 症
危险因素)
2.病毒检测 3.X线检查
72小时内或有重症 危险因素
明确病原有助于隔离,避免 不必要检查
4.脱水电解质,怀
疑细菌血培养
5.重症-血气分析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毛 细 处 理 流 程
治疗---中国指南
• 急性期住院患儿—SPO2监测 • 吸痰清理呼吸道 • 睡眠SPO2<88%/清醒时SPO2<90%吸氧
儿童毛细-中国指南
• 可试用支气管舒张剂雾化吸入治疗(IIIB); • 不推荐常规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IA) ,可雾化 (IIIB); • 试用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IIIB) ; • 不推荐常规应用利巴韦林,包括雾化吸入途径用药(IIB); • 仅在不排除细菌感染时选用合适抗菌药物(IB) ; • 不推荐胸部理疗(IIB)。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引起喘息的最常见病毒---RSV
• RSV为RNA病毒(副黏科),占所用病原50%以 上。
• 全世界都有流行,有季节性、地域性,我国南方 夏秋季流行,而在北方则为冬春季
• 可引起重症病例,<6月龄有较高病死率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毛细支气管炎诊断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鼻扇等
发绀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发生严重(中-重) 毛细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
• 早产(孕周<37周) • 低出生体重 • 年龄<12周龄 • 既往有喘息史 • 有基础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
先天性发育异常、慢性肺部疾病、宫内烟雾暴露等)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预后
• 可自愈 • 绝大部分不遗留后遗症 • 有34%~50%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日后会继发气道高反应性疾病/
哮喘。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儿童期喘息发展为哮喘的预测因素
• 因喘息住院的12月-24月患儿在儿童期发展为哮 喘更为常见;
• 1岁以下由HRV(鼻病毒)诱发喘息患儿比由RSV 诱发的在儿童期更易发展为哮喘。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
小结
• 婴幼儿期尤其2~6月最常见疾病 • 病毒是最主要病原,尤其是RSV • 诊断相对容易,但应注意评估病情危重程度及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