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原理试卷

合集下载

电子材料电磁兼容性考核试卷

电子材料电磁兼容性考核试卷
B.伏特(V)
C.欧姆(Ω)
D.微特斯拉(μT)
16.下列哪种材料的磁导率对电磁兼容性影响较大?()
A.铜
B.铁氧体
C.硅
D.铝
17.下列哪个频段属于射频(RF)范围?()
A. 150kHz~30MHz
B. 30MHz~1GHz
C. 1GHz~18GHz
D. 18GHz~40GHz
18.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电磁敏感性(EMS)?()
7.铜
8.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9.干扰发生器、放大器
10.铁氧体吸收测试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并不对周围环境产生干扰的能力。它对电子设备的重要性在于保证设备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稳定工作,避免因电磁干扰而导致的性能下降或数据丢失。
C.塑料
D.木材
2.电磁兼容性(EMC)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A.电磁干扰(EMI)和电磁敏感性(EMS)
B.电磁发射(EMI)和电磁接收(ER)
C.电磁场(EMF)和电磁波(EMW)
D.电磁吸收(EMA)和电磁散射(EMS)
3.在电磁兼容性测试中,辐射抗扰度测试的目的是什么?()
A.评估材料对辐射干扰的屏蔽效果
2.电磁干扰的两种类型是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传导干扰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等导体传播,如电源线上的电压波动;辐射干扰通过空气传播,如无线电广播信号。
3.材料的屏蔽效果可以通过测量其对电磁波的衰减程度来评估。提高屏蔽效果的方法有:使用高导电性材料、增加屏蔽层厚度、优化屏蔽结构设计等。

电磁兼容培训-试卷

电磁兼容培训-试卷

电磁兼容培训试卷
姓名日期分数………………………………………………………………………………………………….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
1、电磁兼容性预测算法的四级筛选()。

A、幅度筛选
B、频率筛选
C、详细分析
D、性能分析
E、因果分析
2、下面属于常见的抑制电磁干扰技术的()。

A、接地
B、屏蔽
C、线束短接
D、滤波
3、构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

A、干扰源
B、传输通道
C、接收器 D 、辐射干扰
4、电磁兼容裕量是指抗扰度限值和之间的差值()。

A、发射限值
B、传导限值
C、电压限值
D、电流限值
5、随着频率的,孔隙的泄露越来越严重。

因此。

金属网对微波或者超高频不具备屏蔽性能()。

A、减小 B 、增加 C、不变
二、判断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电磁干扰耦合通道非线性作用模式有互相调制、交叉调制、直接混频()。

2、电磁屏蔽的材料主要由它的电导率和磁导率所决定()。

3、多级电路的接地点应该在高平级电路输入端()。

4、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方式有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混合接地和悬浮接地。

其中。

若设备工作频率高于10MHZ,应采用多点接地方式()。

5、静电屏蔽必须具备完整的屏蔽导体和良好的接地()。

答案:选择题1-5
ABCD ABD ABC A B 判断题
1-5。

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电磁兼容(EMC)是指:A. 电器产品与电磁场无任何相互作用的状态B. 电器产品能够在电磁环境中正常运行的能力C. 电器产品从一种电磁环境切换到另一种电磁环境的能力D. 电器产品利用电磁场进行数据传输的能力答案:B2. 电磁兼容设计的主要目标是:A. 降低电磁辐射B. 提高电气安全性C. 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D.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电磁兼容测试的内容:A. 电磁辐射测试B. 电磁抗扰度测试C. 电磁波传输测试D. 电磁兼容性分析测试答案:D4. 使用屏蔽材料是一种常见的电磁兼容设计方法,其原理是:A. 吸收电磁辐射B. 反射电磁辐射C. 屏蔽电磁辐射D. 弱化电磁辐射答案:C5. 所谓电磁波传输测试是指对电器产品的:A. 电磁辐射进行测试B. 电磁抗扰度进行测试C. 信号传输能力进行测试D. 外壳材料进行测试答案:C二、问答题1. 请简要说明电磁兼容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电磁兼容设计的重要性在于确保电器产品能够在电磁环境中正常运行,同时不对其他设备或环境产生干扰。

如果电磁兼容设计不合理,产品可能会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造成通信故障、设备损坏等问题。

此外,一些特殊行业如医疗、军事等对电磁兼容要求更加严格,不合格的产品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2. 请列举至少三种电磁兼容设计的方法,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a. 使用屏蔽材料:屏蔽材料能够吸收或反射电磁辐射,从而减少辐射泄漏到周围环境中。

b. 路径分隔设计:通过减少电磁信号传输路径的共享,避免不同电路间的电磁耦合,降低干扰风险。

c. 地线分离设计:将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地线分开设计,防止模拟信号的干扰对数字信号产生影响。

三、案例分析某通信设备公司开发了一款新的无线路由器产品,但在电磁兼容测试中发现其在高功率发射模式下会对附近的无线电设备产生较大的干扰。

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 分析该问题可能的原因,并提出可能解决方案。

电磁兼容(EMC)设计原理与实践考核试卷

电磁兼容(EMC)设计原理与实践考核试卷
A.降低信号的频率
B.增加信号的幅度
C.使用屏蔽线缆
D.减小线缆的长度
11.下列哪种元件在电路中具有滤波作用?()
A.电容
B.电阻
C.电感
D.二极管
12.电磁兼容(EMC)设计中的接地措施主要有什么作用?()
A.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
B.减小信号的传输损耗
C.降低电磁干扰
D.增强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13.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电磁敏感性(EMS)问题?()
10.所有电子设备在上市前都必须通过电磁兼容(EMC)测试。()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电磁兼容(EMC)的基本概念,并说明为什么电磁兼容性对电子设备非常重要。
2.描述电磁干扰(EMI)的两种类型,并分别给出一个实例说明它们在电子设备中的可能来源。
3.论述在电磁兼容(EMC)设计中,如何通过接地、屏蔽和滤波等措施来降低电磁干扰。
A.提高设备的输出功率
B.增加设备的体积
C.使用抗干扰材料
D.减小设备的灵敏度
18.下列哪种设备通常用于电磁兼容(EMC)测试中的辐射抗干扰测试?()
A.示波器
B.频谱分析仪
C.信号发生器
D.电磁兼容测试系统
19.下列哪种现象可能导致设备在电磁兼容(EMC)测试中不合格?()
A.信号传输速率低
B.信号传输损耗大
A.将敏感组件远离干扰源
B.使用屏蔽线缆和屏蔽罩
C.避免长平行布线
D.将所有设备接地到同一接地点
12.以下哪些是电磁兼容(EMC)测试中常用的测试仪器?()
A.示波器
B.频谱分析仪
C.信号发生器
D.逻辑分析仪
13.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电磁兼容(EMC)测试的准确性?()

电磁兼容性基础理论与实践考试试卷

电磁兼容性基础理论与实践考试试卷

电磁兼容性基础理论与实践考试试卷(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电磁兼容性的定义是什么?A. 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设备在各种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的能力。

B. 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设备在各种电磁环境中不会产生干扰的能力。

C. 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设备在各种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的能力和不会产生干扰的能力。

D. 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设备在各种电磁环境中不会受到干扰的能力。

2. 电磁兼容性中的“兼容”是指什么?A. 电子设备可以在同一环境中工作。

B. 电子设备可以在不同环境中工作。

C. 设备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D. 设备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会产生干扰。

3. 电磁兼容性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保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会产生干扰。

B. 确保设备在异常工作条件下不会产生干扰。

C. 确保设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D. 确保设备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会产生干扰。

4. 电磁兼容性中的“EMI”代表什么?A. 电磁干扰B. 电磁辐射C. 电磁感应D. 电磁兼容5. 电磁兼容性中的“EMC”代表什么?A. 电磁干扰B. 电磁辐射C. 电磁感应D. 电磁兼容6. 什么是电磁兼容性的“三大抗扰度测试”?A. 射频辐射抗扰度测试、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电压暂降短时中断抗扰度测试。

B. 电磁场抗扰度测试、射频辐射抗扰度测试、电压暂降短时中断抗扰度测试。

C. 射频辐射抗扰度测试、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电源电压暂降抗扰度测试。

D. 电磁场抗扰度测试、电磁辐射抗扰度测试、电源电压暂降抗扰度测试。

7. 什么是电磁兼容性的“标准”?A. 一组规定的性能指标和要求。

B. 一组规定的试验方法和结果。

C. 一组规定的产品规格和技术要求。

D. 一组规定的测试标准和规范。

8. 电磁兼容性中的“频率范围”是指什么?A. 电子设备使用的特定频率范围。

B. 电磁波的传播范围。

C. 电磁干扰的传播范围。

D. 电磁兼容性测试的频率范围。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构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传输通道】和【接收器】;如果按照传输途径划分,电磁干扰可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

2.电磁兼容裕量是指【抗扰度限值】和【发射限值】之间的差值。

3.抑制电磁干扰的三大技术措施是【滤波】、【屏蔽】和【接地】。

4.常见的机电类产品的电磁兼容标志有中国的【CCC】标志、欧洲的【CE】标志和美国的【FCC】标志。

5.IEC/TC77主要负责指定频率低于【9kHz】和【开关操作】等引起的高频瞬间发射的抗扰性标准。

6.电容性干扰的干扰量是【变化的电场】;电感性干扰在干扰源和接受体之间存在【交连的磁通】;电路性干扰是经【公共阻抗】耦合产生的。

7.辐射干扰源可归纳为【电偶极子】辐射和【磁偶极子】辐射。

如果根据场区远近划分,【近区场】主要是干扰源的感应场,而【远区场】呈现出辐射场特性。

8.随着频率的【增加】,孔隙的泄漏越来越严重。

因此,金属网对【微波或超高频】频段不具备屏蔽效能。

9.电磁干扰耦合通道非线性作用模式有互调制、【交叉调制】和【直接混频】10.静电屏蔽必须具备完整的【屏蔽导体】和良好的【接地】。

11.电磁屏蔽的材料特性主要由它的【电导率】和【磁导率】所决定。

12.滤波器按工作原理分为【反射式滤波器】和【吸收式滤波器】,其中一种是由有耗元件如【铁氧体】材料所组成的。

13.设U1和U2分别是接入滤波器前后信号源在同一负载阻抗上建立的电压,则插入损耗可定义为【20lg(U2/U1)】分贝。

14.多级电路的接地点应选择在【低电平级】电路的输入端。

15.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方式有【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混合接地】和【悬浮接地】。

其中,若设备工作频率高于10MHz,应采用【多点接地】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答:电磁兼容一般指电气及电子设备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够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要求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的上述各种设备都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其它设备构成不能承担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计算机硬件设计的电磁兼容性试卷

计算机硬件设计的电磁兼容性试卷
标准答案
第一部分单选题
1. C
2. A
3. C
4. C
5. D
6. C
7. C
8. A
9. A
10. A
11. D
12. A
13. D
14. C
15. C
第二部分多选题
1. ABCD
2. ABC
3. BD
4. AB
5. ABCD
6. ABC
7. AC
8. CD
9. ABC
10. AB
11. ABCD
4.以下哪种测试不属于电磁兼容性测试?()
A.静电放电测试
B.射频辐射抗扰度测试
C.温度测试
D.射频传导抗扰度测试
5.在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时,以下哪个因素不是主要考虑的?()
A.频率
B.干扰源
C.传播途径
D.软件版本
6.以下哪种材料常用于电磁屏蔽?()
A.玻璃
B.塑料
C.金属
D.木头
7.关于电磁干扰(EMI),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11.以下哪些设备可能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
A.无线通信设备
B.医疗设备
C.家用电器
D.所有电子设备
12.以下哪些是电磁兼容性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A.地线噪声
B.信号串扰
C.电源噪声
D.设备过热
13.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电磁兼容性设计?()
A.模块化设计
B.屏蔽技术
C.滤波技术
D.数字信号处理
14.以下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
A.开关电源
B.高频时钟信号
C. I/O接口
D.电源线
6.以下哪些是电磁兼容性设计中的传播途径?()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 构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传输通道】和【接收器】;如果按照传输途径划分,电磁干扰可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

2. 电磁兼容裕量是指【抗扰度限值】和【发射限值】之间的差值。

3. 抑制电磁干扰的三大技术措施是【滤波】、【屏蔽】和【接地】。

4. 常见的机电类产品的电磁兼容标志有中国的【CCC标志、欧洲的【CE标志和美国的【FCC 标志。

5. IEC/TC77主要负责指定频率低于【9kHz】和【开关操作】等引起的高频瞬间发射的抗扰性标准。

6. 电容性干扰的干扰量是【变化的电场】;电感性干扰在干扰源和接受体之间存在【交连的磁通】;电路性干扰是经【公共阻抗】耦合产生的。

7. 辐射干扰源可归纳为【电偶极子】辐射和【磁偶极子】辐射。

如果根据场区远近划分,【近区场】主要是干扰源的感应场,而【远区场】呈现出辐射场特性。

& 随着频率的【增加】,孔隙的泄漏越来越严重。

因此,金属网对【微波或超高频】频段不具备屏蔽效能。

9. 电磁干扰耦合通道非线性作用模式有互调制、【交叉调制】和【直接混频】10. 静电屏蔽必须具备完整的【屏蔽导体】和良好的【接地】。

11. 电磁屏蔽的材料特性主要由它的【电导率】和【磁导率】所决定。

12. 滤波器按工作原理分为【反射式滤波器】和【吸收式滤波器】,其中一种是由有耗元件如【铁氧体】材料所组成的。

13. 设U1和U2分别是接入滤波器前后信号源在同一负载阻抗上建立的电压,则插入损耗可定义为【20lg(U2/U1)】分贝。

14. 多级电路的接地点应选择在【低电平级】电路的输入端。

15. 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方式有【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混合接地】和【悬浮接地】。

其中,若设备工作频率高于10MHz应采用【多点接地】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答:电磁兼容一般指电气及电子设备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够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要求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的上述各种设备都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其它设备构成不能承担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 20 学年度第 I 学期
《 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课程期 期末 考试试卷
(A 卷;闭卷)
姓名 学号
学院 年级专业
一、概念、问答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1. 反射式滤波器中最常见的是哪四种,请画出它们的幅度频率特性。

2. 屏蔽效能包含哪几个部分,一般情况下最主要的是哪一部分?
3. 最常见的四种干扰源是么,它们各有何特点?
4. 什么是电磁干扰三要素?.
5. 请写出CCC 的英文全称,并解释其中文含义。

.
6. 什么是浪涌?
7. 画出实际电容的等效模型,并给出其频率特性。

8.印制电路板上两条平行走线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二、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60 分)
1.抑制浪涌的三种器件之一是电火花隙,请问另外两种是什么?请画
出三极电火花隙的符号,并画出电火花隙抑制浪涌原理的波形图。

2.一台设备的工作频率为9MHz, 如果采用单点接地,其地线长度最长
不能超过多少?.
3.屏蔽体的特征阻抗)
1(j
Z+
=
σ
ωμ。

穿透深度
ωμσ
δ
2
=,已知铜的厚度μm
50
=
t,其电导率m
S/
10
7.57-

=
σ,试计算其对100MHz电磁波的屏蔽效能S(=R+A).
4.在印制电路板的电磁兼容设计中,下面(a)和(b)连个图的布局都是正确
的。

请说明这两个图所对应的情况,从而解释为什么它们都是对的。

(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