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平衡常数知识点总结
专题复习 化学平衡常数

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常数知识点:1、平衡状态(1)定义:(2)平衡状态的特征(3)平衡状态的判定2:平衡常数:(1)定义:(2)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3)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 nB(g)pC(g)+qD(g),其中m、n、p、q分别表示化学方程式中个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公式可以表示为: ,各物质的浓度一定是平衡..时的浓度,而不是其他时刻的. (4)、关于平衡常数的书写规则:①在进行K值的计算时,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1”。
例如:Fe3O4(s)+4H2(g)3Fe(s)+4H2O(g),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平衡常数。
②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当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量数增倍或减倍时,化学平衡常数也。
(5)平衡常数的意义和用途:①平衡常数的意义:②利用平衡常数可以判断反应吸热或放热:③利用K值可判断某状态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例如,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平衡常数为K。
若某时刻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关系如下:,则有以下结论:Q c=K ,V(正)=V(逆),可逆反应处于;Q c<K ,V(正)>V(逆),可逆反应向;Q c>K ,V(正)<V(逆),可逆反应向行。
2、两个重要的模型:强化训练:1、反应3Fe(s)+4H 2O(g)Fe 3O 4(s)+4H 2(g) 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条件下进行。
下列叙述能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B 、v (H 2O)=v (H 2)C 、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D 、反应不再进行2、对于以下反应:A(s)+3B(g) 2C(g)+D(g),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在一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就可确定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B .B 的生成速率和D 的消耗速率之比为3∶1C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D .B 、C 、D 的分子数之比为3∶2∶13、在1100℃,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O(s)+CO(g) Fe(s)+CO2(g) △H=a kJ/mol (a >0),该温度下K=0.26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生成1 mol Fe ,则吸收的热量小于a kJB. 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C. 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c (CO)=0.100 mol/L ,则c (CO 2)=0.0263 mol/L4、某温度下,2 L 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 和2 mol B 发生反应:3A(g)+2B(g)4C(l )+2D(g)。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总结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总结知识点总结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并且在宏观上不再发生明显变化。
在化学平衡下,我们可以利用平衡常数来描述反应的偏向性和反应体系中不同组分的浓度。
一、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是描述在给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无量纲常数。
对于一般的反应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可以表示为K = [C]^c[D]^d/([A]^a[B]^b)。
平衡常数的大小表明化学反应在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比例。
当K>1时,反应偏向生成物的方向;当K<1时,反应偏向反应物的方向;当K=1时,反应物和生成物处于几乎相等的浓度。
二、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1. 温度:温度升高会增加平衡常数,同时也会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
2. 压力(仅适用于气相反应):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相等时,压力对平衡常数没有影响。
但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不相等时,改变压力会改变平衡常数。
3.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会改变平衡常数,但不会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例关系。
三、化学平衡总结知识点总结1. 反应速率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反应速率由反应物的活性,反应物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决定,而平衡常数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有关。
2. 平衡常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平衡常数与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有关。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表明它们的摩尔比例关系。
3.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会改变平衡常数的数值。
增加反应物浓度会使平衡常数减小,而增加生成物浓度会使平衡常数增大。
4. Le Chatelier原理:当对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体系施加压力时,系统会调整以减小压力。
当压力增加时,反应会偏向产生摩尔数较少的物质,以减小压力;当压力减小时,反应会偏向产生摩尔数较多的物质,以增加压力。
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

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化学反应的正向和逆向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或压力保持恒定,但反应仍然在进行。
以下是一些关于化学平衡的知识点的总结。
1. 平衡常数(K):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平衡状态的一个量,它的值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浓度或气体压力的比例。
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在正向方向上偏向生成物;反之,平衡常数越小,说明反应在逆向方向上偏向反应物。
2. 反应商(Q):反应商是在任意反应条件下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或压力比值。
当反应商等于平衡常数(Q=K)时,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当反应商小于平衡常数(Q3. 影响平衡的因素:化学平衡受到温度、浓度或压力、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改变这些因素,可以改变反应的正向和逆向速率,从而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
4. 改变浓度或压力:通过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或压力,可以影响平衡位置。
加入更多的反应物会使反应偏向生成物,而加入更多的生成物则会使反应偏向反应物。
这是基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
对于气体反应,增加压力会使反应偏向物质量较少的一侧,而减小压力则会使反应偏向物质量较多的一侧。
5. 温度的影响:改变温度可以改变平衡常数的值。
在一些反应中,增加温度会使平衡常数增大,反应偏向生成物;而在其他反应中,增加温度会使平衡常数减小,反应偏向反应物。
这是因为反应的平衡常数受到温度的影响,不同反应具有不同的温度依赖性。
6. 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是一种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催化剂对反应的速率没有影响,但可以降低反应物质的活化能。
催化剂的存在可以改变化学平衡状态的时间尺度,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位置。
综上所述,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了解化学平衡的基本知识和影响因素对于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实际应用中涉及平衡反应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浓度、压力和温度等条件,来控制反应的平衡位置和速率,以满足实际需求。
高中化学四大平衡常数

通过PH求出OH- 的浓度再代入溶度积表达式就可求 出Cu2+ 的浓度。
4、水的离子积
①通过Kw的大小比较相关温度的高低 ②溶液中H+ OH- 浓度的相互换算 ③酸碱能水解的盐溶液中水电离的H+ OH- 的计算
(2013全国大纲卷)12、右图表示溶液中c(H+)和 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 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 C.图中T1<T2 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
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 减小 。
即:△H>0 K与T成正比 △H<0 K与T成反比
利用K值可判断某状态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如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
平衡常数为K,若某时刻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关系如下:
则:
c p ( C ) cq ( D ) K' m c ( A ) cn ( B )
C.14+ lg(
)
D.14+ lg( )
利用溶度积常数的表达式求出这一时刻 OH-的浓度,然后在利用水的离子积常 数表达式求出H+的浓度从而求出PH 注意: OH- 的浓度带有平方
(2011 新课标)(4)在0.10mol· L-1硫酸铜溶液 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 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 =____________mol· L-1(Ksp[Cu(OH)2]=2.2×10-20)。
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如下: △ Fe O(s)+CO(g) Fe(s)+CO2(g) 已知1100℃, K=0.263 某时刻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 L-1, c(CO)=0.1mol· L-1 ,在这种情况下
高中化学的归纳化学平衡中的平衡常数和影响因素总结

高中化学的归纳化学平衡中的平衡常数和影响因素总结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浓度或物质的活度达到一定比例的状态,使反应速度前后保持恒定。
平衡常数是用来描述平衡态的浓度比例的数值常量,它对化学平衡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总结高中化学中关于化学平衡中平衡常数和影响因素的知识。
一、平衡常数的概念1. 平衡常数的定义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浓度的平衡态比例的稳定值。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c= [C]^c[D]^d / [A]^a[B]^b。
2. 平衡常数与反应方程的关系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反应方程的系数有直接关系。
反应方程中的系数对应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比例关系,而平衡常数则体现了反应物浓度比例的稳定性。
二、平衡常数的性质1. 平衡常数与反应方向平衡常数与反应方程的反应方向有关。
对于一般的反应:aA + bB⇌cC + dD,当反应向右反应时,平衡常数大于1;当反应向左反应时,平衡常数小于1。
平衡常数越大,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趋势越强;平衡常数越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趋势越弱。
2. 平衡常数与反应的强弱平衡常数可以用来判断反应的强弱。
当平衡常数远大于1时,反应向右反应的趋势强,生成物多于反应物;当平衡常数远小于1时,反应向左反应的趋势强,反应物多于生成物;当平衡常数接近1时,反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比例接近平衡。
三、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1. 温度温度是影响平衡常数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Le Châtelier原理,增加温度可使平衡常数变大,反应向右反应的趋势增强;降低温度则使平衡常数变小,反应向左反应的趋势增强。
2. 物质浓度物质浓度也会影响平衡常数。
根据Le Châtelier原理,提高反应物浓度将使平衡常数变小,反应向左反应的趋势增强;降低反应物浓度则使平衡常数变大,反应向右反应的趋势增强。
化学平衡知识点总归纳

化学平衡知识点总归纳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浓度、压力和其他物理性质保持稳定,而反应速率之间达到平衡。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动力学与热力学的结合体,它涉及一系列重要的知识点。
1.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是指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之比的一个恒定值。
平衡常数可以用来描述反应的倾向性。
具体的平衡常数计算公式取决于反应的化学式,例如:aA+bB↔cC+dD平衡常数K=([C]^c[D]^d)/([A]^a[B]^b)其中,[A]、[B]、[C]、[D]分别代表反应物A、B和生成物C、D的浓度。
2.平衡位置:平衡位置指的是在其中一平衡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相对浓度。
当平衡位置偏向生成物一侧时,反应倾向于产生更多的生成物;当平衡位置偏向反应物一侧时,反应倾向于产生更多的反应物。
平衡位置的偏移受温度、压力和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3.平衡常数与反应方程式:平衡常数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以通过反应方程式来推导出来。
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的摩尔数可以确定平衡反应的最低系数。
例如,反应方程式:aA+bB↔cC+dD平衡常数K=([C]^c[D]^d)/([A]^a[B]^b)可以推导出,平衡常数K的数值等于在平衡态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之比与它们的系数之间的指数幂关系。
4.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平衡位置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温度、压力和浓度。
温度升高会导致平衡位置向可逆反应的热吸收一侧移动,而降低温度则会导致平衡位置向可逆反应的热放出一侧移动。
压力增加超过反应物数量的数量会导致平衡位置向压缩的一侧移动,而降低压力则会导致平衡位置向压缩率较小的一侧移动。
浓度的增加会推动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而浓度的减少则会推动反应向反应物方向移动。
5.平衡常数的意义:平衡常数有助于衡量反应的倾向性。
当平衡常数大于1时,反应倾向于生成更多的生成物;当平衡常数小于1时,反应倾向于生成更多的反应物。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知识总结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知识总结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它描述了反应物在达到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生成物的速度与生成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度相等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研究对理解和应用化学反应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平衡知识进行总结,包括平衡常数、平衡表达式、平衡条件和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等。
1.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平衡的一个重要指标,用于估计反应的偏向性和平衡位置。
平衡常数的定义如下:对于一般反应aA + bB ↔ cC + dD,其平衡常数Kc的表达式为:Kc = [C]^c[D]^d / [A]^a[B]^b其中[A]、[B]、[C]和[D]分别表示反应物A、B和生成物C、D的浓度。
2. 平衡表达式平衡表达式是描述化学反应平衡的一个方程式,与平衡常数密切相关。
以一元反应A ↔ B为例,其平衡表达式可以表示为:Kc = [B] / [A]对于多元反应,平衡表达式的形式会更加复杂,但原理相同。
3. 平衡条件化学平衡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达到,即平衡条件。
平衡条件包括以下几点:-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连续反应速率相等;-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浓度不变并不代表它们的物质不发生变化,而是在微观层面反应速率相等);- 系统处于封闭状态,无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4. 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化学平衡的位置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压力和浓度等条件来调控。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 温度:温度升高时,平衡位置会向反应吸热的方向移动,反之亦然;- 压力:对于气态物质参与的反应,增加压力会使平衡位置向摩尔数较少的一方移动;- 浓度变化:增加某一物质的浓度会导致平衡位置向另一方移动,以减少浓度差异;-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加速反应前后的平衡建立,但不会改变平衡位置。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中的化学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我们通过平衡常数、平衡表达式、平衡条件以及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化学反应中的平衡现象。
化学知识点归纳 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

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其中反应速率的正反两个方向相等。
平衡常数是描述平衡位置的物理量,通常用K表示。
本篇文章将对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与归纳。
一、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与描述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到达一种状态,其中反应物的浓度或分压不再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
在化学平衡的状态下,反应物与生成物在数量上没有明显的净变化。
化学平衡的描述可以使用化学方程式,其中反应物用反应物摩尔系数表示,生成物用生成物摩尔系数表示。
方程式中的箭头可用“↔”或“⇌”表示,表示反应正反两个方向都存在。
二、平衡常数的定义与计算平衡常数是描述平衡位置的物理量,对于一个平衡反应,平衡常数K可以通过下述公式计算得到:K = [生成物1]^a * [生成物2]^b / [反应物1]^c * [反应物2]^d公式中的指数a、b、c、d对应于平衡反应式中物质的摩尔系数。
方括号“[ ]”表示浓度,单位可以是摩尔/升或摩尔/升的幂(通常用于气体反应的分压)。
根据平衡反应式及浓度或分压的实验测量值,可以求解平衡常数K的数值。
K的数值与平衡位置以及温度相关。
三、平衡常数与平衡位置的关系平衡常数K的数值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在平衡位置的相对浓度或分压关系。
根据K的数值可以判断反应的方向,如下所示:1. K > 1: 反应物浓度相对较大,反应向生成物方向偏移;2. K = 1: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相等,反应处于平衡状态;3. K < 1: 反应物浓度相对较小,反应向反应物方向偏移。
四、Le Chatelier原理与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Le Chatelier原理可以用来预测复合性系统在受到扰动后的平衡位置的变化。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系统会对外界条件的改变作出反应,以最小化外界扰动的影响。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或分压)、物质的添加或移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16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平衡常数知识点总结平衡常数一般有浓度平衡常数和压强平衡常数,下面是化学平衡常数知识点总结,请考生及时学习。
1、化学平衡常数
(1)化学平衡常数的化学表达式
(2)化学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
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K 值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2、有关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
(1)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
反应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生成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其中,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2)反应的转化率():= 100%
(3)在密闭容器中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在计算时经常用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两个推论:
恒温、恒容时:恒温、恒压时:n1/n2=V1/V2
(4)计算模式
浓度(或物质的量) aA(g)+bB(g) cC(g)+dD(g)
起始 m n O O
转化 ax bx cx dx
平衡 m-ax n-bx cx dx
(A)=(ax/m)100%
(C)= 100%
(3)化学平衡计算的关键是准确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化学平衡的计算步骤,通常是先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列出反应起始时或平衡时有关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然后再通过相关的转换,分别求出其他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和转化率。
概括为:建立解题模式、确立平衡状态方程。
说明:
①反应起始时,反应物和生成物可能同时存在;
②由于起始浓度是人为控制的,故不同的物质起始浓度不一定是化学计量数比,若反应物起始浓度呈现计量数比,则隐含反应物转化率相等,且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成计量数比的条件。
③起始浓度,平衡浓度不一定呈现计量数比,但物质之间是按计量数反应和生成的,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一定成计量数比,这是计算的关键。
化学平衡常数知识点总结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高考化学知识点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