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发射与接收电路

合集下载

红外遥控原理

红外遥控原理

红外遥控原理是一种常见的远程操作技术,它允许用户通过红外发射机(如遥控器)来控制电器,如电视机、机顶盒等。

这种技术最早是在20世纪20年代发明的,它使得人们可以在家里控制电器,而不必走到设备旁边来操作它们。

红外遥控原理就是利用红外线(Infrared,IR)来传输信号。

红外遥控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发射机、接收机和电路。

发射机可以是用于发射红外信号的遥控器,也可以是其他类似的设备,比如红外线手电筒等。

接收机是一种接收红外信号的电子器件,它的作用是接收发射机发出的红外信号,并将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最后,电路部分则用于处理电信号,以控制电器。

红外遥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发射机发出一系列编码的红外信号,接收机接收这些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电路部分对电信号进行处理,从而控制电器的运行。

红外遥控技术具有许多优点,比如遥控器的体积小,操作方便,而且数据传输速度快,能够精确地控制电器,而且能够抗干扰。

综上所述,红外遥控原理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远程操作技术,它使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或其他类似设备发射红外信号,从而控制电器运行。

红外遥控技术具有许多优点,能够提高用户的操作便利性,是一种实用的远程控制技术。

红外接收发射(电路图和PCB)

红外接收发射(电路图和PCB)

学年论文(课程论文、课程设计)题目:红外发射接受作者:所在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年级:电子信息工程08-1班指导教师:王建英职称:讲师2009年1月7日实验目的:1. 学会熟练操作Altium Designer 6软件。

2. 学会用Altium Designer 6软件进行电子线路设计并运用软件分析各种参数。

3.熟练掌握基本红外发射接收的设计、分析及运。

4. 学会红外发射接收电路基础的电路设计并进行研究分析。

实验要求:1.了解红外发射接收的基本电路结构。

2.概述音频放大器的构造及功能。

3.用Multisim完成对电压和功率放大器的电路设计。

4.对电路的各部分功能作简要解释。

5.要求所设计的电路实现对电压和功率的放大功能。

6.对电路进行调与仿真,得到重要性能参数且要求要有电路的输入与输出波形。

7.对放大器的一些性能指标进行研究分析。

(对输入输出波形研究以及对频率效应的研究等等)。

8.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内容:一、实验原理图红外线遥控器在家用电器和工业控制系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进一步自制红外遥控系统,也并非难事。

1.红外线的特点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若按波长排列,依次(从长到短)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如图1所示。

由图可见,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μm~0.76μm,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

红外线遥控器就是利用波长0.76μm~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红外线的特点是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工作,也不会影响周边环境。

电路调试简单,若对发射信号进行编码,可实现多路红外遥控功能。

2.红外线发射和接收人们见到的红外遥控系统分为发射和接收两部分。

发射部分的发射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如图2所示。

常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外形与普通φ5mm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

一般有透明、黑色和深蓝色等三种。

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好坏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的方法。

红外遥控的发射和接收

红外遥控的发射和接收

红外遥控的发射和接收Donna 发表于2006-5-12 10:08:00光谱位于红色光之外,波长为0.76~1.5μm,比红色光的波长还长,这样的光被称为红外线。

红外遥控是利用红外线进行传递信息的一种控制系统,红外遥控具有抗干扰,电路简单,编码及解码容易,功耗小,成本低的优点,目前几乎所有的视频和音频设备都支持这种控制方式。

一、红外遥控系统结构红外遥控系统主要分为调制、发射和接收三部分,如图1 所示:图1 红外遥控系统1.调制红外遥控发射数据时采用调制的方式,即把数据和一定频率的载波进行“与”操作,这样可以提高发射效率和降低电源功耗。

调制载波频率一般在30khz到60khz之间,大多数使用的是38kHz,占空比1/3的方波,如图2所示,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决定的。

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

图2 载波波形1.发射系统目前有很多种芯片可以实现红外发射,可以根据选择发出不同种类的编码。

由于发射系统一般用电池供电,这就要求芯片的功耗要很低,芯片大多都设计成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当有按键按下时才工作,这样可以降低功耗芯片所用的晶振应该有足够的耐物理撞击能力,不能选用普通的石英晶体,一般是选用陶瓷共鸣器,陶瓷共鸣器准确性没有石英晶体高,但通常一点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红外线通过红外发光二极管(LED)发射出去,红外发光二极管内部材料和普通发光二极管不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图3a 简单驱动电路图3b 射击输出驱动电路如图3a和图3b是LED的驱动电路,图3a是最简单电路,选用元件时要注意三极管的开关速度要快,还要考虑到LED的正向电流和反向漏电流,一般流过LED的最大正向电流为100mA,电流越大,其发射的波形强度越大。

图3a电路有一点缺陷,当电池电压下降时,流过LED的电流会降低,发射波形强度降低,遥控距离就会变小。

ir红外发射与接收实咧(免费)

ir红外发射与接收实咧(免费)
更多共享就在:/avbbtv/home,
个人整理,没有版权,欢迎共享
---avbbtv
红外线(IR)接收/检测器有内置的光滤波器,除了需要检测的9 80 nm波长
的红外线外,它几乎不允许其它光通过。红外检测器还有一个电子滤波器,它只
允许大约38.5 kHz的电信号通过。换句话说,检测器只寻找每秒闪烁38,500次的
void IRLaunch(unsigned char IR)
{
int counter;
if(IR=='L')//左边发射
for(counter=0;counter<38;counter++)//频率发射38hz
{
LeftLaunch=1;
_nop_(); _nop_(); _nop_(); _nop_(); _nop_(); _nop_();
IRLaunch('L'); //左边发射
irDetec tLeft = LeftIR; //左边接收
if((irDetectLeft==0) &&(irDetectRig ht==0)) //向前走
{
pulseCount=1;
pulseLeft=1700;
pulseRight=1300;
}
else if((irDetectLeft==1)&&(irDetectRight==0)) //右转
(3)四个470□电阻
(4)两个9013三极管
(5)跳线若干
为方便读者理解,在本节以实例讲解如何搭建IR发射和探测器电路。搭建IR
发射和探测器电路所需元器件如图1 - 2所示。图1 - 2右上方由热缩管包裹起来的是

红外发射和接收原理

红外发射和接收原理

红外发射和接收原理红外发射和接收是指将信号通过红外辐射进行无线传输的过程。

它是基于物质对于电磁辐射的吸收和发射性质以及红外光的特性而实现的。

一、红外发射原理:红外发射是指通过一定的发射器件,将电能转化为红外辐射并传输的过程。

发射器件一般采用红外发光二极管(IR LED)。

发光二极管具有发射红外光的特性,其工作原理为:当通过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电压大于其导通电压时,正向电流流过发光二极管,在外部场强的驱动下,电子与空穴相遇并重新组合,释放出能量,激发发射材料中的电子由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产生光辐射,从而发出红外光信号。

发射的红外光信号通常位于波长为700纳米到1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近红外光(700纳米到1.4微米)和远红外光(1.4微米到1毫米)两个波段。

二、红外接收原理:红外接收是指通过一定的接收器件,将红外辐射转化为电能并进行信号解码的过程。

接收器件一般采用红外接收二极管(IR Receiver)。

接收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光电二极管,其工作原理是利用PN结管,在外部光的作用下,能够产生一定的反向电流。

当接收二极管被红外辐射照射时,红外辐射能量被吸收,导致PN 结区域的电荷状态发生变化,进而产生反向电流。

这个反向电流信号随着光的变化而变化,可以通过电路进行放大和解码,以获取原始信号。

红外接收一般分为两种工作方式:1. 数字式红外接收:此种方式需要通过红外解码芯片对接收到的红外光进行解码和处理,输出结果为数字信号。

在这种方式下,红外接收器件接收到的光信号会通过滤波、放大和二极管反向电流的检测,经过解码芯片的处理后,输出对应的数字信号,常用于红外遥控器等应用中。

2. 模拟式红外接收:此种方式下,红外接收器件输出的信号一般为模拟电压信号。

红外接收器件通过负载电阻将接收到的反向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经过放大和滤波电路处理后,输出的电压信号可以直接用于后续的模拟电路处理。

常见应用有反光控制、红外热成像等。

综上所述,红外发射和接收原理基于发射器件和接收器件的工作机制,通过将电能转化为红外辐射和将红外辐射转化为电能来实现无线红外信号的传输和解码。

模拟电路设计红外控制报警器

模拟电路设计红外控制报警器

模拟电路设计红外控制报警器设计红外控制报警器的模拟电路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红外接收器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报警输出电路。

1.红外接收器电路:红外接收器电路主要是用于接收来自红外遥控器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模拟电压信号。

在设计电路时,可以选择使用红外发射二极管(LED)作为光源,并通过调整发射频率和脉冲宽度来实现不同的遥控信号编码方式。

红外接收器一般采用红外光电二极管、红外光敏晶体管或红外光敏二极管等元件。

2.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主要是对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进行解码和滤波处理,以便识别出有效的遥控信号。

一般使用的解码方法有脉宽解码、频率解码和码组解码等。

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解码方式。

同时,为了防止接收到的信号被干扰,可以在信号处理电路中加入滤波器,如低通滤波器等。

3.报警输出电路:报警输出电路主要是控制报警器的工作状态,并将报警信号转换为可视或可听的报警信号。

在设计电路时,可以选择使用声音输出装置(如扬声器)或可视化装置(如指示灯)作为报警输出元件。

在电路设计中,应考虑报警器的声音大小和频率,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报警需求。

在整个电路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选取元件时,要保证其工作在合适的工作范围内,以确保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2.可以通过使用多级放大器来增强信号的幅度,以便实现适当的信号处理;3.在电路设计中,要注意信号的耦合和隔离,以防止信号干扰和意外反馈。

总结:红外控制报警器的模拟电路设计涉及到红外接收器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报警输出电路三个主要部分。

通过合理选择元件和设计电路结构,可以实现红外信号的接收、解码和报警输出等功能。

同时,还需要注意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信号干扰和意外反馈。

两个以上的红外光敏二极管受到外界光源的影响时候会影响到红外控制报警器的正常工作。

红外线遥控电路图

红外线遥控电路图

红外线遥控电路图红外线遥控电路图:由常规集成电路组成的单通道红外遥控电路。

这种遥控电路不需要使用较贵的专用编译码器,因此成本较低。

单通道红外遥控发射电路如图1所示。

在发射电路中使用了一片高速cmos型四重二输入“与非”门74hc00。

其中“与非”门3、4组成载波振荡器,振荡频率f0调在38khz左右;“与非”门1、2组成低频振荡器,振荡频率f1不必精确调整。

f1 对f0进行调制,所以从“与非”门4输出的波形是断续的载波,这也是经红外发光二极管传送的波形。

几个关键点的波形如图2所示,图中b′波形是a点不加调制波形而直接接高电平时b点输出的波形。

由图2可以看出,当a点波形为高电平时,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载波;当a点波形为低电平时,红外发光二极管不发射载波。

这一停一发的频率就是低频振荡器频率f1。

在红外发射电路中为什么不采用价格低廉的低速cmos四重二输入“与非”门cd4011,而采用价格较高的74hc00呢?主要是由于电源电压的限制。

红外发射器的外壳有多种多样,但电源一般都设计成3v,使用两节5号或7号电池作电源。

虽然cd4011的标称工作电压为3~18v,但却是对处理数字信号而言的。

因为这里cmos“与非”门是用作振荡产生方波信号的,即模拟应用,所以它的工作电压至少要4.5v才行,否则不易起振,影响使用。

而74hc系列的cmos 数字集成电路最低工作电压为2v,所以使用3v电源便“得心应手”了。

74hc00的引脚功能如图3所示。

图4为红外接收解调控制电路。

图中,ic1是lm567。

lm567是一片锁相环电路,采用8脚双列直插塑封。

其⑤、⑥脚外接的电阻和电容决定了内部压控振荡器的中心频率f2,f2≈1/1.1rc。

其①、②脚通常分别通过一电容器接地,形成输出滤波网络和环路单级低通滤波网络。

②脚所接电容决定锁相环路的捕捉带宽:电容值越大,环路带宽越窄。

①脚所接电容的容量应至少是②脚电容的2倍。

③脚是输入端,要求输入信号≥25mv。

「红外发送接收电路原理」

「红外发送接收电路原理」

「红外发送接收电路原理」红外发送接收电路是一种用于红外线通信的电路,它通过发送和接收红外信号来实现信息的传输。

本文将介绍红外发送接收电路的原理,并详细解释其工作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红外线的基本原理。

红外线是指波长范围在760纳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辐射,其波长较长,人眼不可见。

在通信中,红外线被用作传输介质,可以实现近距离的无线通信。

红外线通信常用于遥控器、无线电视等设备。

红外发送接收电路主要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两个部分。

红外发射器用于发送红外信号,而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并解码红外信号。

红外发射器的主要元件是红外发光二极管。

这是一种特殊的发光二极管,其内部有一个发射二极管(Emitter)和一个热发射晶体(Emitter Crystal)。

当发射二极管加上电压时,它会产生红外光线,并通过热发射晶体放大和过滤。

红外发射二极管的工作电流一般为30mA,工作电压为1.2V。

红外接收器的主要元件是红外接收二极管。

当红外光线射到红外接收二极管上时,它会产生一个微弱的电流。

这个电流随着所接收到的红外光线的强度而变化。

红外接收二极管的工作电流一般为5mA,工作电压为1.5V。

红外发送接收电路的工作过程如下:1.发送信号:当红外线遥控器的按键被按下时,控制信号被传送到电路中的红外发射二极管。

红外发射二极管接收到控制电流后,会产生红外光线,并将其发射出去。

2.接收信号: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到红外光线后,会产生微弱的电流信号。

这个电流信号被放大并转化为数字信号,并通过红外接收电路传送到电子设备的处理器。

3.信号解码:处理器会根据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进行解码,将其转换为相应的控制信号。

这个控制信号可以用来控制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如调节音量、更换频道等。

红外发送接收电路的原理是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发送红外信号,再由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并解码红外信号。

这样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

红外发送接收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消费电子产品、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发射与接收电路实验
报告
(应电0612 学号01)
一、实验目的
制作一个简易红外发射与接收电路。

要求自行装配、接线调试,并能检查和发现问题(使用万用板布线),掌握其基本原理与工作情况,并根据原理、现象和测量数据进行分析问题所在,加以解决。

二、实训材料清单及工具仪器:
万用表、示波器、电铬铁、镊子、拔线钳、螺丝刀等常用工具。

元件名称元件标号封装号
1N4001 D7 D3
1N4001 D9 D3
1N4001 D8 D3
1N4007 D3 D3
1N4007 D4 D3
1N4007 D2 D3
1N4007 D1 D3
2K R1 AXIAL-0.3
4.7K R8 AXIAL-0.3
5.1v D6 D3
10K R2 AXIAL-0.3
10K R11 AXIAL-0.3
10K R9 W3296
10uF/25V C2 EC1.5
20K R3 AXIAL-0.3
20K R5 AXIAL-0.3
27K R4 AXIAL-0.3
104 C6 CM150
104 C4 CM150
104 C3 CM150
510 R6 AXIAL-0.3
510 R10 AXIAL-0.3
510R R7 AXIAL-0.3
561 C5 CM150
4700uF/25V C1 EC4-6
9013 Q3 90XX
9013 Q2 90XX
9013 Q1 90XX
LED D5 LED
NE555 IC2 DIP-8
NE555 IC1 DIP-8
RED LED LED
RELAY3 ZJCA SRD
三、实验要求
使用万用板布线,红外发射的频率为38KHz,载波为250Hz。

接收管经过射极放后驱动继电器。

要求通电后继电器吸合,阻断红外发射信号继电器断开,信号通后继电器又吸合。

通过继电器实现红外信号控制其他器件。

四、实验原理图
红外发射电路
红外接收电路
五、电路PCB板
六、原理分析
通过第一个IC1 555电路作为载波发生电路产生250Hz信号,第二个IC2 555电路发生38kHz频率的红外发射信号,做为接收管的接收信号。

上电后555电路产生频率信号,通过红外发射管,将0.004秒为一个周期的信号发射给接收管,接收管收到信号使之输出高电平电压,Q1三极管导通,通过电阻分压后使Q2、Q3三极管导通,继电器吸合。

当红外信号被阻断后,红外接受管没有接受到信号输出低电平信号,Q1、Q2、Q3三极管截止,继电器断开。

(Q1为射极输出器,增强了带负载能力与减小输入阻抗。


七、调试
第一、 IC1 555电路3脚输出250Hz的信号。

第二、断开IC2 555电路4脚与IC1 555 3脚IC2 555 7脚联系,并接电源VCC,此时IC2 555 3脚输出38kHz的信号。

第三、调节接收管后的10K可调电阻,其两端电压大约为1V左右时阻断红外信号,继电器断开。

八、实验心得与体会
此次实验,我对红外控制相关的简单系统电路与基本555电路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有了解,对制作中的相关问题做了以下总结:
第一、对于555电路实现频率可调的计算与控制有了全面的认识,能自行设计相关电路,可以正确的使用示波器,检测555电路的频率问题,从中检查、
分析问题的原因并解决问题的所在。

第二、综合红外的原理与三极管的基本电路,自行排除了电路上的一些常见的问题。

从多次检测与修改电路中找到了以下几种常见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元件的损坏造成的问题,如555芯片、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继电器、三极管等。

事先检查元件的损坏十分重要,由其在使用万用板布线时,元件的损坏容易造成电路问题无法找到。

第二、10K电阻的调节没有正确的调试方法(乱调)。

掌握电路的原理在这就体现出来了,没有牢固的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就不能灵活的加以运用到电路的调试当中。

第三、没有使用万用板的经验,造成布线过程中的连接线的没接、接错等第错误,更有的造成了线路的短路。

应电0612 学号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