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中国的时代

合集下载

实现美丽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实现美丽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实现美丽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美丽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21世纪是一个快速发展、高速增长的时代。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中国政府提出了“美丽中国”战略,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着重介绍中国在实现美丽中国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保护和治理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

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力度。

首先,加强大气污染治理。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实施环保税制、推动煤炭减量化、优化能源结构等,有效减少了大气污染物排放。

其次,加强水污染治理。

政府投资大量资金,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水环境质量。

此外,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推动生态修复等也是中国政府的重要举措。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保障。

中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首先,加强生态保护。

政府建立了一系列自然保护区,保护稀有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其次,推进生态修复。

政府投入资金,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和森林资源恢复等工作。

此外,推动绿色发展,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也是中国政府的重要举措。

三、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发展。

首先,推进能源革命。

政府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力度,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其次,加强产业转型升级。

政府鼓励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壮大。

此外,推进循环经济,提倡绿色消费也是中国政府的重要举措。

四、加强环境法治建设环境法治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要条件。

中国政府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

首先,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政府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对环境违法行为严惩不贷。

其次,健全环境法律法规。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为环境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此外,加强环境公益诉讼,保障公众环境权益也是中国政府的重要举措。

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随着世界进入21世纪,中国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中国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这个篇章中充满着中国特色的创新和发展,也充满着国际合作的机遇和挑战。

一、创新驱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推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

创新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推动了中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跨越。

中国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培养和吸引各类创新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同时,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创新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创业的全面发展。

二、绿色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中,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发展的主题之一。

中国致力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和减排工作。

中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保护合作,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等国际承诺,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三、城市化建设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中,城市化建设成为重要的方向之一。

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中国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推动城市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领域的发展,提升城市服务水平。

同时,中国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可持续性,推动生态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宜居性。

四、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中,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独特优势。

中国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展示中国的文化自信。

同时,中国也鼓励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和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和创意产品,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商约公元16世纪-约公元前1066周西周约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21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汉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东汉25-220三国魏220-265蜀221-263吴222-280西晋265-316东晋十六国东晋317-420十六国304-439南北朝南朝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北朝北魏386-534东魏534-550北齐550-577西魏535-557北周557-581隋581-618唐618-907五代十国后梁907-923后唐923-936后晋936-946后汉947-950后周951-960十国902-979宋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辽907-1125西夏1032-1227金1115-1234元1279-1368明1368-1644清1644-1911中华民国1912-19491、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民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2、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3、商(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太丁、帝乙、纣4、周(约前11世纪——前256)[西周、东周]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武王(姬发)、成王(姬诵)、康王(姬钊)、昭王(姬瑕)、穆王(姬满)、共王(姬翳扈)、懿王(姬鞯)、孝王(姬辟方)、夷王(姬燮)、厉王(姬胡)、共和、宣王(姬静)、幽王(姬宫星)5、东周(前770——前256):平王(姬宜臼)、桓王(姬林)、庄王(姬佗)、禧王(姬胡齐)、惠王(姬阆)、襄王(姬郑)、顷王(姬壬臣)、匡王(姬班)、定王(姬瑜)、简王(姬夷)、灵王(姬泄心)、景王(姬贵)、悼王(姬猛)、敬王(姬丐)、元王(姬仁)、贞定王(姬介)、哀王(姬去疾)思王(姬叔)、考王(姬嵬)、威烈王(姬午)、安王(姬骄)、烈王(姬喜)、显王(姬扁)、慎靓王(姬定)、赧王(姬延)6、秦[秦帝国(前221——前206)]周赧王59年乙巳(前256),秦灭周。

新时代中国取得的新成就

新时代中国取得的新成就

新时代中国取得的新成就
新时代中国取得的新成就是惊人的,以至于外界已经开始称呼它
为“新起飞的21世纪之国”。

首先,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市场化改革的成就已经闻名世界,全面
放开了国内市场,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增长及全球经济的互动融合。


世界经济危机中,中国对国内投资和出口管理进行改革,推动出口企
业拓展海外市场,增强了社会财富的结构性调整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我国已初步建立起良好的金融体系。

中国各类金融机构的
资本敞口开始扩大,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和金融创新能力都大大增强。

中国的证券市场和信托市场也取得了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投资就会
更受重视,从而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新途径。

此外,我们还应注意到,当前,中国已实现了有财政政策、宏观
审慎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相结合的财政政策体系。

其中,财政政策体
系提出了“加强内需开发,刺激经济增长,提高民生”的原则,加快
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步伐,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充分分配。

最后,我们应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新技术。

近年来,中国在新能源
的研发、产业化、市场营销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如深海油气勘探、
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投资、汽车终端系统产业化、智慧网格系统建设等,都在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同时也有宏大的市场,为新能源开发提供了
有利环境,未来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总之,在中国新时代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改革开放的成就、金融
体系的发展、财政政策的调整以及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都为中国的发
展增添了新的活力,让我们看到未来更加明确,更加充满希望。

21世纪是中国的时代

21世纪是中国的时代

21世纪的世界格局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伴随着所谓‘中国威胁论和中国世纪论也开始在世界流行,国民生产总值已经上升到全球第二的位置,保持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这在世界上也属奇迹。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经济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

在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向亚太地区移动的大背景下,21世纪将是中国世纪,但挑战不容小视。

对于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我们不能过于乐观,仅仅在经济上取到了巨大的成就不足以让我们成为世界上的强国,我将从政治、经济、文化、国际环境四个方面来阐述21世纪世界变迁中的中国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是否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在政治方面,国家的政治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包含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国内方面是指对内的能力,属于执政能力的范畴;国际方面属于久交的一部分。

中国政治力爱中国政治发展进程表现两重性特点优势和劣势并在,即中国政治对内保持强大的凝聚力,而国际社会对中国民主政治了解不多,使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感召力弱小。

从国内与国孙超比较的角度来看,中国政治力的国内动员能力强大,而国际动员能力弱小,这样的特点可能在相当长时期内很难改变。

因此强强中国政治能力建设既是提高中国政治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内部政治系统与外部政治系统相互交流的保证。

虽然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走上正规,未发生重大的变故,但国内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却存在极大的不完善性,对中国的稳定发展会带来潜在的危害。

首先政府重要官员的选拔普通民众参与度不高,而他们的考核又以GDP为重,普通民众的感受似乎对他们的升迁没什么影响。

往往官员为了自己的前途,大力发展经济而忽视了人民的利益,造成了中国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表现为:一方面,社会冲突的总量在迅速主升,制度内和制度外的社会冲突都呈现上升态势;另一方面,制度内的社会冲突在社会冲突总量中的比例在下降,相应制度外的社会冲突的比例在上升。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因为他们看到了蕴藏在东方这条巨龙所潜在巨大能量,看到了中国和她孕育的人民在古代的辉煌,在90年代创造的奇迹!中华儿女都在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拼搏着,我们向往幸福,我们渴望富足,我们也不会忘记中国在近代所遭受的巨大屈辱和损失,这是我们的痛,也是我们奋斗的动力!!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导致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从此"天朝大国"的大门顿开,陷入了一个又一个国防危机,中华民族步入了漫漫长夜。

开始了一部充满屈辱、辛酸和悲壮的近代中国的国防史。

随着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越来越深,沿江、沿海到处是被强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和租界,中国的各项交通事业全为列强所垄断,国内到处可见外国驻军,整个中国被划分成几个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彻彻底底成为有国无防的国度,终日在风雨中飘摇。

在推翻封建帝制之后,不幸又遭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的军阀混战,社会遭到更大的破坏!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惨痛的灾难!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这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的主权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国土被割让、大批战后赔款付出,使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苦难!历史是一面镜子。

中国近现代史的沉痛教训告诉我们,国防以经济基础作为后盾,强兵必先富国,两者应当协调发展。

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

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建设搞不上去,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

因此,我们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国防建设,使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历史还启示我们,国防服从于政治,服务于政治,国防与政治密切相关,国家的政治是否开明,制度是否进步,直接关系到国防能巩固--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国防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兴盛的时期和朝代,都十分注意修明政治,实行较为开明的治国之策.原本西陲小国的秦国,从商鞅变法开始,修政治,明法度,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国防日渐强大,为并吞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唐初建之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正是由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开明的政治制度,使国家很快从隋末的战争废墟中恢复过来,很快成为国力昌盛,空前统一的大唐帝国.凡是衰落的时期和朝代,无不因为政治腐败导致国防虚弱.唐朝中期以后,两宋乃至于晚清都是如此。

中国时代表

中国时代表
391 南朝(420-589年)
392 北朝(386-581年)
4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41 隋(581-618年)
42 唐(618-907年)
421 初唐(618-713年)
中国时代表 公元前: BC 或 AC 公元:AD
1 原始社会(约50万年前-4000多年前)
2 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
21 三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0年)
22 夏(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23 商(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
24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0年)
25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5年)
3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31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32 秦、汉
33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
362 蜀(221-263年)
363 吴(222-280年)
37 晋(265-420年)
371 西晋(265-316年)
372 东晋(317-420年)
38 十六国(304-439年)
39 南北朝(386-589年)
422 盛唐(713-766年)
423 中唐(766-827年)
424 晚唐(827-907年)
43 五代、十国(907-979年)
431 五代(907-960年)
432 十国(907-979年)
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52 清(后期,1840-1911年)
6 民国时期(1911-1949年)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年-)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原创]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原创]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更是中国文化的世纪。

上个世纪百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中国人离不开自己的文化,只有具有坚实、鲜明的中华文化传统的现代化的现代中国,才能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文化就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和理论的结晶,它包含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生活样式和信仰习俗等,跟一个国家的历史和传统密切相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就是历史的载体。

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它的文化主体性失落了的话,那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历史中断了,它的民族精神和传统丧失了。

因此维护民族的文化主体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一点现在正受到巨大的挑战。

现在的挑战是:我们怎样在与强势文化的交流中,保持一种清醒的文化主题意识,即吸取对方的营养,又不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

事实上只有存在着差异,才有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不能像经济全球化、一体化那样,要求文化也要全球化、一体化,这样的全球化实际上是以强势文化去取代弱势文化。

中国要走向现代化,千万要防止走上土耳其那样自宫式的路,只有认真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走向现代化,那么我们这个现代化才是有根的。

“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

西方走向现代化的两大事件:一是文艺复兴:冲破欧洲中世纪神权决定一切的文化,倡导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文化。

二是启蒙运动:在这过程中,大量汲取了东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传统是现代化取之不尽的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人文精神。

什么是人文精神?它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根本。

中国古籍里:“人为万物之最灵最贵者”。

先秦儒家思想家荀子把天地万物分为四类: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人为什么能治理万物呢?荀子认为关键就是人有礼义廉耻这样一种伦常关系。

这种关系确定了人有各自不同的地位和不同的分工,因此就能形成一个有效的群体,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

中国儒家的发展,分为先秦原始儒学、两汉儒学、宋明理学、近现代儒学四个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你的财富
21世纪中经济总规模将居世界第二位 • 根据模型预测结果,2000~2050这50年 中,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 的基本趋势是逐渐缓慢下降,50年的平 均增年率为5,8%。其中,2000~2010 年为8.1%;2011~2020年为6.4%; 2021~2030年为5.4%;2031~2040年 为4.9%;2041~2050年为4.3%。
班级:矿通11—7 演讲:刘坤鹏 组员:刘成军 刘坤鹏 刘保卫 杨洋 陈俊红 付文浩
• 中国政治 • 中国经济 • 中国军事 • 中国科技
21世纪中国政治
21世纪前十年中国政治大事件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万众一心 搞击非典
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
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
从政治看中国影响力
中国的世界影响力主要体现在政治和经济两个 方面。正是因为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由于 中国并没有太多涉足于美国的经济才会使得中国 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正是如此,中国庞大的市 场加上中国本身就在危机前树立起了威信,很容 易地施加她在经济危机下的影响力。 • 然而,中国的经济影响力也带动了政治方面的 进程,比如中美关系在经济危机的笼罩下变得格 外密切,而中国对非洲伸出的援手让中非关系更 上一层楼。中国在国际会谈上也有更大的影响, 也得到更多国家的尊重。
谢 谢 欣 赏

21世纪中国经济
• 中国在经济方面新方向:亚太已成为世界经 济的中心。就2008年而言,亚太地区的GDP 在全球的比重就已超越美国的26%,占到全 球的33%。作为亚太地区人口最多、面积最 大、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中国处于俯瞰亚 太、总揽全局的地位。战略上要收拢拳头, 稳住重心,力戒目标太多分散力量,更要避免 四面树敌。特别是对美国既要寻求合作,更 要加强战略防范,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可知,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作为当代的大 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扎实掌握专业技能,把 自己努力培养成有用之人,在步入社会之后为我 们经济的发展防的强盛贡献出自 己的全部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终 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