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课题3主观能动性与自强不息1

合集下载

论哲学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自强不息[权威资料]

论哲学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自强不息[权威资料]

论哲学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自强不息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摘要: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世界在人有目的、有意思的认识和改造过程中而变得更美好。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物质为前提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并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指导实现自我发展。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规律;自强不息;自我发展毛泽东同志曾对主观能动性有过这样的阐述:“思想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

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特点。

主观能动性于我们认识并改造世界,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都是至关重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哲学以及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一、为什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1. 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了解自然的奥秘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列宁曾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人类认识世界是积极的、能动的,并且带有一定的目的性。

自从地球上出现了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以来,我们周围世界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地球的各个角落,遍布着人类的足迹。

今天,人类早已飞向遥远的天体,在日益广阔的宇宙空间显出自己的威力。

所有这一切,都凝结着“思维着的精神”的功绩。

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创造出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整个人类社会也向着更加文明有序的方向发展。

2. 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生活在一定意识形态下的个人总是希望自己的愿望得以满足和实现,同时人还需要被社会认可、被他人肯定。

所以,个人必须通过主观的努力坚持不懈地学习、思考和运用智慧,才能使这些主观意愿得偿所愿。

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但可以诠释人生价值、彰显社会价值,而且这种力量能促使人类在不断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实现理想、贡献社会。

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效途径1. 对主观能动性有恰当的估计坚持唯物主义原理,物质起决定作用,恰当地估计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绝不是万能的),过与不及都不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第一单元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第一单元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布置作业
1、人的自觉能动性的三大表现是什么?2、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课后小结
本课内容相对而言枯燥一些,理论性较强,授课中,力争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便于学生理解的实例进行讲解,便于学生领会和掌握。课本中案例的分析有助于课堂知识的消化,给学生相应时间进行阅读和思考,启发学生。可适当引入视频案例进行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自强不息,走好人生每一步
举例:非洲大草原的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
1、人生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2、人生发展过程是把自己的潜能变成现实的过程
(1)思考以后人生中最迫切想要实现的三件事情并写下来,估算功能名就之时与现在的时间差距。
(2)学生通过个人感悟和所知分析个人潜能发挥的可能性和影响因素。
3、人生是发挥自觉能动性的过程
通过实例分析进行引导。
以个人未来设计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并考虑这一过程中需考虑那些影响因素。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
深刻理解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师生共同总结。
2
2
3
3
13
2
7
6
2
板书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一、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1、想 2、做 3、精神状态
三、自强不息,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难点
增强自强不息的意识。
关键
主观能动性的特点。
教具资料
多媒体设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
复习巩固
新课导入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课堂小结

第三课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终稿)

第三课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终稿)

人生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还有无限的可能。 即使对一个残疾人来说,摆在他面前的生活也不 只是一线希望。作曲家贝多芬约在26岁时开始失 聪,最后完全耳聋,身体经受着巨大的痛苦,又 经受着失恋的折磨,几乎垮掉。他曾经想自杀, 但最后很快醒悟,战胜了命运,又顽强地活了31 年,写出了大量珍贵的交响乐作品。贝多芬之所 以能够创造出辉煌的人生,就在于他有坚定的信 念和顽强的意志,自强不息。
自觉能动性:
指的是人能动的反映世界,又能动的 改造世界的能力,既包括把客观的东西能 动地反映于主观,也包括把主观的东西能 动地见之于客观。
中国人的飞天梦
自觉能动性的特点及作用: (1)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 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 界的活动,突出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 “想”。 即思想意识。
从此,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痴迷上了演艺事业。从早 期的跑龙套开始,他一步一步地迈进了影视圈。但是,在繁星 璀璨的香港影视圈,他只能扮演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配角,勉 强混个盒饭。对待失败,他从没有选择放弃,也不去和别人攀 比。他在日记中写道: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地做好自己!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个人经历:在片场,他曾扮演一具死尸 ,大火烧身,在导演没有喊停时,他一直强忍剧痛。这种近乎 残酷的坚毅表演,使他在圈内逐渐有了名气。继而,他独辟蹊 径,赋予自己扮演的角色以幽默俏皮的风格。正是看似荒诞不 经的“无厘头”表演。以及那种小人物的市侩和富有正义的矛 盾对立,使他开了喜剧表演的先河。 虽然,他最终没有成为李小龙那样的功夫高手,但他却用 另一种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成了一个最出名的喜剧演员 ,他的名字叫 。20年前,他是被人呼来唤去的“星 仔”,20年后,他的名字叫做“星爷”。仅《功夫》一剧的全 球票房就超过了6亿港元,他开创了香港电影的票房神话。

04第三课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第一课时)

04第三课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第一课时)
第3课
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
一、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
中国航天史上难忘的记忆
“神州”七号升 空
1、自觉能动性的特点 ①什么是人的自觉能动性?
人的自觉能动性是指人所特有的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能力。
②人的自觉能动性的特点: 首先,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们在同客观世界的接 触过程中,客观事物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就行成了认识。 其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人的自觉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三峡巨变 昔日长江洪水 泛滥,今日的 三峡大坝既能 防洪,又能发 电,造福人类。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自觉能动性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前提。 ②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认识、把握和运用规律的条件。
只有发挥自觉能动性才能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本质。 ③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辨证的统一。
3、在发挥自觉能动性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
①人的自我发展是自觉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热恩有自我意识,能认识 到自我的存在、自我的价值,并积极地规划和实践 自己的人生。
②实现自我发展需要能动地认识自己。
认清“我是谁、要做什么、能做什么。
③实现自我发展从根本上说需要能动地改造世界。
人的自我实现是什么? 实际上是人的自பைடு நூலகம்创造,是人通过自己的行动创
耗资15亿、 328米高的 “空中华西
村”
造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④实现自我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
人非草木,认识有意识的。人的才华智慧是个未定数,是要 靠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和获得的,所以,实现实现自我发 展需要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改革开放30年来, 实现了发展、美丽、幸福“三大变”,从一个 以农业为主的村庄,发展成农工商并举、年营 业收入达450亿元,户户住别墅,家家有汽车, 人均存款超过百万元的“天下第一村”。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讲: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讲: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自觉能动性和自强自立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五、作业布置
请学生撰写一篇文章,谈谈自觉能动性和自强自立对于自己的人生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二、学习新知识
1.人生发展不能“等靠要”
教师向学生介绍“等靠要”思想的危害,告诫学生不能对人生发展抱有侥幸心理,只有通过自觉能动和努力奋斗,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2.自觉能动性的表现
教师向学生阐述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如自我调节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自我实现能力等,同时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单元第三课《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
第一讲《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等靠要”思想的危害;
2.认识自觉能动性的
教学重点:
1.认识自觉能动性的重要性;
2.自强自立,创造人生。
教学难点:
1.如何实现自觉能动性;
2.如何自强自立,创造人生。
教学方法:
讲授法、互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3.自强自立,创造人生
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强自立的方法和技巧,如学习技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扬自我优点、认真对待每一天等,并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自强自立的重要性和实现方法。
三、课堂练习
1.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一个自觉能动的例子,并讨论自觉能动性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2.请学生自主设计一个行动计划,实现自强自立,创造自己的人生。

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教案

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教案

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认识自我,树立自信1.2 教学内容自我认识的定义与意义自我认识的方法与途径培养积极自我认知的技巧1.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自我介绍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反馈角色扮演表现评价自我介绍内容评价第二章:自觉行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觉行动的意义培养学生主动承担责任的习惯2.2 教学内容自觉行动的定义与意义自觉行动的实践方法与技巧自觉行动在生活中的应用2.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行动计划制定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反馈情景模拟表现评价行动计划执行情况评价第三章:自强不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强不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敢挑战的精神3.2 教学内容自强不息的定义与意义自强不息的方法与途径培养自强不息精神的技巧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目标设定与实现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反馈案例分析报告评价目标实现情况评价第四章:积极心态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持积极心态的习惯4.2 教学内容积极心态的定义与意义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与技巧积极心态在生活中的应用4.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心理测试积极心态实践练习4.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反馈心理测试结果分析积极心态实践练习评价第五章:自我管理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5.2 教学内容自我管理的定义与意义时间管理的方法与技巧情绪管理的方法与技巧5.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时间管理实践情绪管理实践5.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反馈时间管理实践报告评价情绪管理实践报告评价第六章:目标设定与实现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目标设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如何正确设定个人目标培养学生如何制定并实现目标6.2 教学内容目标设定的定义与意义如何正确设定个人目标制定并实现目标的方法与技巧6.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个人目标设定练习目标实现计划制定6.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反馈个人目标设定评价目标实现计划执行情况评价第七章:团队合作与沟通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让学生理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7.2 教学内容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与技巧沟通的定义与意义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7.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团队合作游戏角色扮演7.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反馈团队合作游戏表现评价角色扮演沟通效果评价第八章:适应社会发展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发展8.2 教学内容适应社会发展的定义与意义社会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方法与技巧8.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社会发展趋势分析适应社会发展实践练习8.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反馈社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评价适应社会发展实践练习评价第九章:创新思维与实践让学生理解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让学生理解创新实践的意义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9.2 教学内容创新思维的定义与意义创新思维的方法与技巧创新实践的方法与技巧9.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创新思维训练活动创新实践项目实施9.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反馈创新思维训练活动评价创新实践项目实施评价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未来的展望与规划10.2 教学内容如何规划未来展望未来的方法与技巧小组讨论个人未来规划制定分享与展示10.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反馈个人未来规划评价分享与展示效果评价重点和难点解析1. 自我认识环节:学生可能难以深入理解自我认识的深层含义,以及如何通过行动提升自我认识。

一-3.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

一-3.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授课章节名称
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第三课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
使用教学器材准备
多媒体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如何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本哲学观点;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
例如:克隆羊、人造心脏、人造蛋白质。
(2)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发挥其对人们有利的作用,限制其破坏作用,甚至变害为利。
例如:展示建设三峡时的图片,指出三峡的建设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害为利的最好的例证。
再次,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
开展游戏式的活动——撕思人生
活动方式:教师发给每位同学一张白纸,让学生在这张白纸上画出一个箭头坐标,然后标出自己的出生年龄和实际年龄;做完后再让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应当功成名就的年龄、以后人生中最迫切想要实现的三件事情,同时思考自己如何做才能功成名就;最后让学生预测自己的死亡年龄。
活动后教师进行启发式的提问:
首先,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
例如:李四光与中国石油。价值规律、万有引力、元素周期律、新陈代谢、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
其次,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所说的“做”。
(1)人们按照自然规律改变自然物原先的形态和内部结构,创造了许多自然界原来不存在、单靠自然力量也不能产生的事物。
1.面对这张纸,你有何感受?

第三节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一

第三节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一
能力目标: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 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 、善于行动的人。
一、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 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2、主观能动性的概念 3、主观能动性的特点 4、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一、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 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 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 有能动的反作用。
大讨论:
辨别下列做法的正误, 小明同学学习劲头十足, 早晨5:30就起床晨读,中午也不午休,晚上三节夜自习后 喝点咖啡,看看挂在墙上的“悬梁刺股,卧薪尝胆”,还 能熬到11:30睡觉。可是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他十分迷茫。
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从客观条件出发,盲 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错误的。
学习时间: 学习内容: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2、主观能动性的概念、特点、表 现。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一章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第三节 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2、主观能动性的概念、特点、表现。 情感目标: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 规律,脚踏实际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主观能动性的含义
人区别于动物 的根本特点
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 点。自觉能动性又叫主观能动性, 是其他 物质所不具有的特殊能力,即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能力。
黑猩猩被公认为是聪明、智商最接近人类的动物。科学 家做过一次实验:教黑猩猩用水灭火。经过多次训练,黑猩 猩学会了从水龙头上接水灭火。科学家又到河对岸试验。当 科学家点燃一堆篝火,只见黑猩猩飞快地提起水桶,涉水过 河,到对面的水龙头上接满一桶水,再涉水过河来灭火。 无论多么聪明的动物,也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主观能 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人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 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 建筑师比最灵活、聪明的蜜蜂高明。”
恩格斯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 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 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 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 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区别。” 如何理解恩格斯说的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 的本质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大跃进口号
1、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2、三年超英,五年赶美。 3、人可以让地球服、海洋降,强迫宇宙吐宝藏。 4、旧社会把人变成鬼 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5、一天等于20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6、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 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
7、群众想移山,山走;群众想移地,地 动;只要革了思想命,无雨大增产,大 旱大丰收; 钢锹驾火箭,驾起青龙上云 端,三山五岳听我令,玉皇下马我上鞍。
1958年到1961年, 这三年,究竟“饿”死 了多少人?目前尚未有 统一答案。海内外专家 依据各种资料与研究方 法,做出了不同推算, 从数百万到1000万到 7000万不等。无论“大 跃进”究竟“饿”死了 多少人,不管它是几千 万,几百万,还是几十 万,几万,都是人类历 史上的一大悲剧。
两者的联系:
(1) “想”是“做”的前提。
(2) “做”是“想”的目的
2、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具体表现
(1)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3)突出的表现在对客观事物的改造上 (4)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和精神状态的 影响
二、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 证的统一
浙江苍南县的炼矾业始于明朝洪武 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 来,当地炼矾的规模不断扩大,然而炼 矾始终沿用原始的落后工艺。造成严重 污染。浓烟滚滚,白浆横流,废渣成山, 使山青水秀的福鼎市前歧镇千亩良田废 弃,万亩海域无鱼。夏季洪水季节还时 时受到洪灾的威胁。全镇11个行政村一 万多人长期饱受矾矿“三废”污染之苦。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 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在生产 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 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 增长。 • 1958年6月8日,《人民日报》登载了“河南省遂平 县卫星农业社5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2105斤”的报道, 据称这可能是全国第一颗卫星。 10月8日和10日两天, 《天津日报》又分别报道天津市双林农场“试验田”, 亩产稻谷126339斤的特大消息,一时轰动全国,可称得 起亩产之最了。 1958年10月,毫县五马公社放出红芋 “卫星”经验,其中产量最高的是毫县位岗公社位岗大 队第四生产队一亩鲜红芋产69368斤。而最低“卫星” 亩产也在万斤以上。玉米“卫星产量最高的是安徽省毫 县十八里公社第一大队第八生产队一亩玉米产6875.5斤。 •
想一想
富和尚与穷和尚的愿望都是到南海 去,为什么穷和尚已经从南海回来了, 而富和尚还没有动身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提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做出实 际行动,理想再远大也是空想。我 们不要像富和尚那样只说不做,要 像穷和尚那样,既要有远大的理想, 又要努力去实现!
一、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及其指导意义

黑猩猩被公认为是聪明、智商最接近人类的动物。科学 家做过一次实验:教黑猩猩用水灭火。经过多次训练,黑猩 猩学会了从水龙头上接水灭火。科学家又到河对岸试验。当 科学家点燃一堆篝火,只见黑猩猩飞快地提起水桶,涉水过 河,到对面的水龙头上接满一桶水,再涉水过河来灭火。 • 无论多么聪明的动物,也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主观能 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是人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是辩 证统一的。 •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 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 前提;另一方面,发挥主观 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 律的必要条件。 • 离开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 性是盲目的,而在客观规律 面前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 作用,则是消极的。
李四光与中国石油、价值规律、万有引力、元素周期律、 新陈代谢、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
1 、主观能动性通过“想”和“做”这两 种活动途径来实现
第一、 “想”就是动脑筋去认识事物、了解事物, 旨在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和运动变化规律,以达 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第二、“做”就是通过实践去改造事物,创造事物
人们按照自然规律改变自然物原先 的形态和内部结构,创造了许多自然界 原来不存在、单靠自然力量也不能产生 的事物。如克隆羊、人造心脏、人造蛋 白质。 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 件,发挥其对人们有利的作用,限制其 破坏作用,甚至变害为利。 改造世界一必须是为了人类利益,不 能用于邪恶目的,二是敏感的要慎重。
第一单元
课题3 主观能动性与自强不息
一、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及其指导意义 二、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 辩证的统一
穷和尚和富和尚
四川的边远地区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有 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佛教圣地南海去朝 拜,你说行不行?”富和尚问:“来回好几千里地,你 靠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喝水的瓶子,一个吃饭的 泥盆就行了。” 富和尚听了哈哈大笑,说:“几年以前,我就下决 心要租条船到南海去朝圣,但是,凭我的条件,到现在 还没能办到。你靠一只破瓶子,一个泥瓦盆就要到南海 去?真是白日做梦!” 一年以后,富和尚还在为租赁船只筹钱,穷和尚却 已经从南海朝圣回来了。
有计划、 有目的、 自觉地认识 世界 改造世界
什么是认识?什么是意识?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认识是人主动地去感知对象,去理解对象的结果。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即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 只要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就会有意识发生。
例:“十五”计划、嫦娥计划、北斗计划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