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资源化教案
垃圾资源化教案

教学课题垃圾资源化所用一般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化学选修1 〔人教版〕化学与生活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第三节垃圾资源化教材学问与技能:1、初步生疏生活中产生的垃圾,生疏到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并把握垃圾分类的方法与依据;2、了解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把握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教学3、重点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方法。
目标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走访等方式了解生活垃圾的种类,并知道其分类方法和标准,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培育观看、分析问题的力量;2、理解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所涉及的化学学问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生疏化学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树立可持续进展观;2、进一步增加环保意识,提高自身道德修养;3、联系实际,结合现在我国的垃圾处理状况,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教学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和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重点教学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不同方法处理垃圾各有哪些优缺点难点教学以上海世博会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观看、阅读、探究、争辩、沟通等方式结合生思路活实际学习本节内容。
教学用具教学设计教师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活动观看、倾听课堂由上海世博图片和故事引入课题:引入(万科观看、倾听馆·2049敬重的可能)〔秸秆为原料组成场馆〕呈现上海世博会——万科馆·2049敬重的可能中莫比斯环厅中的图片〔由易拉罐组成的馆壁,废弃的电板线路组成的顶,可再生材料制成的莫比斯环、嵌入式巨幅LED〕,倾听台北政府、NGO 组织与市民齐心实现“垃圾不落地”的故事〔易拉罐组成的馆壁〕废弃的电板线路组成的顶呈现生活中常见的垃圾以及城市垃圾的分类处理的图片及材料提问让学生例举自己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及处理方法思考、答复图片呈现校园、四周大路、社区等学生四周的生活垃圾观看、思考呈现提问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垃圾,那假设将这些垃圾任凭倾倒会造成什么结果?思考、答复讲解垃圾的危害:侵占农田;污染土壤、地下水、空气;破换生活环境;导致一些流行疾病……倾听、思考、理解争辩为防止这些危害,我们应当怎样处理垃圾?如何削减垃圾?思考、答复讲解生活垃圾需分类处理倾听、思考、理解分组依据刚刚所讲解的内容以及生活中常识,大家分组争辩一思考、争辩、争辩下我们四周的垃圾可以分成那几大类,你的分类依据是什么?沟通、答复讲授幻灯呈现教师总结、评价各组同学的争辩结果,并依据垃圾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垃圾的分类及标准呈现垃圾分类收集的标志倾听、思考、理解观看、倾听、思考、理解呈现世博会的各类垃圾桶〔各种分类的垃圾桶〕阅读材料见附录一阅读、思考材料〔材料主要介绍我国垃圾的现状、分类、分布状况等〕思考、答复争辩我们每天丢弃的垃圾都被送到哪里去了?怎样处理这些垃圾?讲解对学生答复做出评价与指导,指诞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有:倾听、思考、理解将垃圾转化为再生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阅读据统计,目前生活垃圾中约70%为厨余垃圾、果皮等有机阅读、思考材料垃圾,20%为废纸、塑料类,约4%为玻璃,剩余的为金属、布类等。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案

四、重点难点
1、重点:固体废物的分选方法
2、难点:重力分选、浮选、垃圾分选回收工艺系统
五、技能要求
会查阅相关技术资料
六、教学方式
1、通过定义、原理、设备由浅入深讲解
2、通过典型案例讲解固体废物的分选方法
教案四
项目
内容
一、教学内容
情境4.固体废物的热化学处理
二、学时数
7学时
三、教学要求
五、技能要求
会查阅相关技术标准及资料
六、教学方式
1、通过多媒体资料了解固废污染现状
2、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掌握污染控制方法
教案二
项目
内容
一、教学内容
情境2.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
二、学时数
2学时
三、教学要求
1、掌握城市垃圾的收运
2、掌握危险废物的收运
3、了解工业废物的收运
四、重点难点
1、重点:城市垃圾、危险废物的收运
1、通过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讲解
2、通过典型案例讲解焚烧、热解
教案五
项目
内容
一、教学内容
情境5.固体废物的固化和稳定化处理
二、学时数
3学时
三、教学要求
1、掌握固化处理基本要求、评价指标和方法
2、熟悉有毒有害物质的稳定化处理技术
四、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固化处理基本要求、评价指标和方法
2、难点:固化处理方法
1、了解固体废物的焙烧处理
2、掌握焚烧处理的热值计算、影响因素、系统设备、二次污染控制
3、掌握热解处理原理、工艺设备和实例
四、重点难点
1、重点:焚烧处理的热值计算、影响因素、系统设备、二次污染控制
热解处理原理、工艺设备和实例
关于中班垃圾分类教案(通用8篇)

关于中班垃圾分类教案(通用8篇)关于中班垃圾分类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垃圾的危害,学会给垃圾分类。
2、知道垃圾可以变废为宝,萌发幼儿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1、自制课件。
2、各类垃圾实物若干。
3、用大纸盒自制的红、黄、绿分类垃圾桶各一个。
活动重难点:了解垃圾危害,学会保护环境。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
1、我们的幼儿园美不美?你觉得什么地方漂亮?2、但是呢,我们小朋友也发现了幼儿园有不美的地方。
你觉得什么时候我们幼儿园不漂亮老师也发现了,当幼儿园有垃圾的时候,花草被破坏的时候就不好看了。
(二)看课件1,谈谈垃圾的危害。
1、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看一些图片,仔细观察,看你能发现什么?2、引导幼儿讨论(1)你们看见了什么?(2)有垃圾的这些地方给人什么感觉?对环境有什么影响?(3)如果我们的周围都是垃圾,生活会变得怎么样?三、怎样保护环境。
1、引导幼儿积极探讨:知道了垃圾有这么多害处,那么现在和好朋友一起想一想,怎样才能保护我们幼儿园的环境,让我们的幼儿园变得更美呢?2、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都知道不能乱仍垃圾,垃圾要放进垃圾桶。
可是垃圾有许多种,垃圾桶也有不同的颜色,你们知道垃圾应该怎样放吗?四、看课件2,学会给垃圾分类。
1、认识三个垃圾桶,了解垃圾的分类。
绿色垃圾桶:它叫可回收垃圾桶,像纸类、金属类、塑料类、玻璃等是可以收回去经过消毒、加工还有用处的垃圾是它的好朋友。
黄色垃圾桶:它叫不可回收垃圾桶,一些不能再利用的垃圾是它的好朋友。
主要是厨房垃圾,如菜叶、剩饭菜、果皮等。
红色垃圾桶:它叫有毒、有害垃圾桶,废旧电池。
荧光灯、过期的药品、化妆品是它的好朋友。
2、幼儿张贴垃圾图片。
垃圾桶就是垃圾的家,老师这里有一些垃圾图片,你们能帮助它们找到家吗?找到了就贴到它的家里去吧!五、欣赏没有垃圾的优美风景。
人教版化学选修一4.3 垃圾资源化 表格教案(第一课时)

点燃
B.白色污染仅影响环境卫生,其他没有危害
C.治理白色污染主要应从减少使用、加强回收和再利用开始
D. 使用降解塑料是治理白色污染的最理想的方法
4. 白色污染的危害主要有( )①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效 ②焚烧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 ③释放出氟氯代烷破坏臭氧层 ④危害动物 ⑤加剧温室效应 ⑥引起赤潮
A.全部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再利用的途径一样
B.热裂解的优点是无需对废弃塑料进行严格分选
C.废弃塑料的利用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D.废弃塑料要尽量按材料种类的标志进行回收
三、你还有哪些不会的问题,请提出来让老师和同学帮你解决
独
立
思
考探究1.请查阅相关资料,举出垃圾场爆炸的实例,分析爆炸原因,并讨论如何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
中班垃圾分类教案简短(优秀7篇)

中班垃圾分类教案简短(优秀7篇)中班垃圾分类教案简短篇1活动目标:1、了解垃圾的危害,学会给垃圾分类。
2、知道垃圾可以变废为宝,萌发幼儿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1、自制课件。
2、各类垃圾实物若干。
3、用大纸盒自制的红、黄、绿分类垃圾桶各一个。
活动重难点:了解垃圾危害,学会保护环境。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
1、我们的幼儿园美不美?你觉得什么地方漂亮?2、但是呢,我们小朋友也发现了幼儿园有不美的地方。
你觉得什么时候我们幼儿园不漂亮老师也发现了,当幼儿园有垃圾的时候,花草被破坏的时候就不好看了。
(二)看课件1,谈谈垃圾的危害。
1、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看一些图片,仔细观察,看你能发现什么?2、引导幼儿讨论(1)你们看见了什么?(2)有垃圾的这些地方给人什么感觉?对环境有什么影响?(3)如果我们的周围都是垃圾,生活会变得怎么样?三、怎样保护环境。
1、引导幼儿积极探讨:知道了垃圾有这么多害处,那么现在和好朋友一起想一想,怎样才能保护我们幼儿园的环境,让我们的幼儿园变得更美呢?2、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都知道不能乱仍垃圾,垃圾要放进垃圾桶。
可是垃圾有许多种,垃圾桶也有不同的颜色,你们知道垃圾应该怎样放吗?四、看课件2,学会给垃圾分类。
1、认识三个垃圾桶,了解垃圾的分类。
绿色垃圾桶:它叫可回收垃圾桶,像纸类、金属类、塑料类、玻璃等是可以收回去经过消毒、加工还有用处的垃圾是它的好朋友。
黄色垃圾桶:它叫不可回收垃圾桶,一些不能再利用的垃圾是它的好朋友。
主要是厨房垃圾,如菜叶、剩饭菜、果皮等。
红色垃圾桶:它叫有毒、有害垃圾桶,废旧电池。
荧光灯、过期的药品、化妆品是它的好朋友。
2、幼儿张贴垃圾图片。
垃圾桶就是垃圾的家,老师这里有一些垃圾图片,你们能帮助它们找到家吗?找到了就贴到它的家里去吧!五、欣赏没有垃圾的优美风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 第三节 垃圾资源化》公开课教案_4

化学人教版选修1《垃圾资源化》教学设计第三节垃圾资源化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认识垃圾资源化的必要性,掌握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了解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观察等方式了解生活垃圾的种类及其分类方法和标准,感受探究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思考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环保意识,提高自身素质;认识到化学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能够联系实际,结合现在我国的垃圾处理情况,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教学重点:了解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和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
教学难点: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不同方法处理垃圾各有哪些优缺点。
联系自己的生活,总结所产生的分引导:回忆从昨天到现在,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使用过哪些东西,产生了哪些垃圾,我们尝试进行分类。
提供资料“北京市生活垃圾成分构成示意图”活的意识,提高总结和分类的能力。
思考生活中垃圾处理不如意的主观、客观原因,一位学生陈述,其他学会辨认生活而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垃圾处理是否做的比较理想呢?投影教材中图4-35,辨认“我国制定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和学生共同辨认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中的六个粗分的一级类别和八个细分的二级类别。
有害垃圾:如废旧电池(含有的有害物质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危害),都如何处理了。
(提供生活中常见垃圾桶的资料图片,供学生进行选择)别和二级类别。
归因方法,认识到自己在垃圾处理方面的不足,增长知识,提高意识,优化自己的行为。
作业布置:1、思考课后习题的问题,巩固检验本节课所学 2、结合生活,你还能提出关于“垃圾处理”的一些问题吗?板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垃圾资源化1

垃圾资源化一、教学设计本节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垃圾处理要遵循的原则: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以及目前处理垃圾常用的方法: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以“资料卡片”的形式介绍了三种方法的利与弊。
最后强调指出,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成为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本节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直接用作材料、将塑料进行热裂解和焚烧等。
本节教学重点:了解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和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
本节教学难点: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
教学建议如下:1本节内容中有关化学学科的知识不多,要求不高,以观念性问题为主。
因此,可以采用活动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例如,结合教科书内容,布置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可参考以下教学设计中的课题),将调查结果以文字、图画、多媒体等形式进行展示和交流。
还可以由学生就垃圾的有关问题作成问题卡片,举办知识竞赛或组织辩论等。
2在学生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注意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并落实有关教学要求。
教师的总结和评价既要落实垃圾资源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如垃圾处理的原则和常用方法、二英的产生途径和危害、“白色污染”的危害、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再利用的不同途径、塑料的热裂解等;同时注意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并鼓励学生行动起来,为保护环境作贡献。
教学设计参考:课前1~2周布置调查课题:1垃圾处理的原则、常用方法和利弊。
2我国垃圾处理的现状和问题。
3废旧电池的危害及解决途径。
4医疗垃圾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5废弃塑料的危害、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困难。
6垃圾资源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化学知识。
7你能为垃圾资源化所作的工作。
8除了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外,你所了解的有关垃圾资源化的信息。
汇报交流: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并接受其他小组同学的提问。
教师总结和评价:略。
二、活动建议【实践活动1】提示:可根据图4-30和图4-31计算北京市2000~2002年生活垃圾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以表格或柱状图的形式展现出来。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教案-第三节 垃圾资源化(市一等奖)

第四章第三节垃圾资源化一、【学情分析、学法指导】学生通过《选修4》《选修5》的学习,已经具备了深厚的知识基础,扎实的理论功底。
学生的认知需求是将知识从理论升级到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化学的学习能力不仅局限于课堂之内,外延的学习方法也应有所涉猎,如查阅资料、实验探究、知识推理、分类对比等多元化的学习方法,而如何有效有序的帮助学生去运用选择方法才是教师引领学生学好化学的关键所在。
本节课设计侧重在学科方法的指导,力求为学生学科素养和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从生活走进化学、从理论引导分析、从实验探究知识、从化学走向社会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四大主题,根据这一点,我设计了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升华结论的建构式学习方法,渗透和加强STSE{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教育。
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以及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意义;·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了解废弃塑料资源化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会运用化学中分类的思想及相关的化学知识判断和解决身边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学生产生人类与环境和平相处的情感,激发他们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认识化学学科的发展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习重点】·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和垃圾资源化的意义,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明确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
【学习难点】·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
【小结及作业】(任选一题)1、撰写一篇小论文分析我国垃圾分类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你已经对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现在请你设计或开展一项宣传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感受垃圾回收的意义: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体会节约资源、回收垃圾的重要性,体会化学知识与方法在垃圾资源化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再次体会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分角色谈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学生据资料找出垃圾分类的依据,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会给身边的垃圾分类。结合我国垃圾分类的现状,谈谈如何从自身做起。
沼气
焚烧
占地少
消灭病原体
热量供暖发电
投资大
产生大气污物(二噁英致癌)
堆肥
提高土地生产力
重金属盐污染土壤
让学生了解垃圾不同处理方式的同时,体会对垃圾严格分类的重要性。为后面引出分类做铺垫。
分角色探讨不同垃圾的不同处理方式。
学生通过各种资料分析对比,得出不同的垃圾处理方法的利与弊,体会垃圾处理方法受资金、技术、地理位置、土地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归纳出垃圾处理应遵循的三原则: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垃圾资源化》教学设计
模 块:人教版选修1《化学与生活》
课 题:第四章第三节《垃圾资源化》
授课人:徐晓花 (景泰县第二中学)
授课班级:高二(8)班
授课时间:2011年12月06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方法。
2.了解可回收垃圾的种类,以及回收利用的原理和方法。
3.通过讨论垃圾的分类问题,认识垃圾是宝贵的再生资源,了解垃圾综合利用的途径。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实际行动做好垃圾的分类回收。
课前准备
教师
把学生分为七个小组,分别由嘉宾和智囊团组成。
学生
1.上网和查阅资料我国、日本、西方国家垃圾污染现状,回收、利用采取的措施
2.各组深入生活了解自己所属“部门”垃圾污染的情况,并了解采取的相应措施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活动内容
设计意图
分析垃圾的随意丢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学生通过观察、对比美好的大自然与现实生活日趋恶化的周围环境,感悟,体会垃圾给生活环境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
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和垃圾资源化的意义,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明确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
教材分析
本课题以垃圾处理为核心进行化学与环境的教育。生活中每天都有废弃的垃圾产生,这是人人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如何看待垃圾,恐怕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它是宝贵的再生资源。本课题是以垃圾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问题的线索展开的。垃圾问题解决的好,不仅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还保护了我们的生存环境。提高对垃圾资源的认识,是有效利用再生资源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会运用化学中分类的思想及相关的化学知识判断和解决身边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学生产生人类与环境和平相处的情感,激发他们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认识化学学科的发展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情分析
我所授课的班级----高二(8)班人数为48人,因为是文科班,学生在高一时因理科成绩不理想,多数很早就放弃了化学学习,所以化学基础薄弱,这给课堂组织带来了困难,但《化学与生活》这一选修模块非常贴近社会和生活,容易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共鸣,所以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长期过分依赖教师,所以参与课堂积极性不够,但随着探究性家庭实验的展开,在教学思路上努力把化学知识牵引。
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冲击,增强环保意识。
分角色探讨不同垃圾的不同处理方式
学生通过各种资料分析对比,得出不同的垃圾处理方法的利与弊,体会垃圾处理方法受资金、技术、地理位置、土地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归纳出垃圾处理应遵循的三原则: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垃圾处理方法
利
弊
卫生填埋
方法简单
成本低
占地多
污染土壤水体
让学生了解垃圾不同处理方式的同时,体会对垃圾严格分类的重要性。为后面引出分类做铺垫
分角色探讨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塑料回收再利用的途径,拓展到可回收垃圾的再利用,体现垃圾的价值。
学生根据资料分析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塑料为例体会垃圾再利用用到的化学知识和方法。归纳可回收垃圾的各种再生利用的途径:1、直接回收利用;2、循环利用;3、综合利用。
让学生从实际行动上加强对垃圾回收再利用的认识
学以致用(作业)
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如何规划班级垃圾,如何规划家庭垃圾?
让学生从实际行动上加强对垃圾回收再利用的认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