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作文序列训练一

合集下载

初中“自能作文”训练序列

初中“自能作文”训练序列

掌握几种论证方法:1、例证法2、、引证法3、
喻证法4、对比论证法
1、谈立志2、话题:勤奋
第六册(九下)\/
备考篇
单元
内容
要求
-一-
近年中考作文命题形式与内容趋向
1、感动2、与众不同的
-二二
审明题意依发两文
1、这儿真美2、不该发生的事3、话题“拥有现在”

怎样写话题作文
1、话题“家”选最至内亲命题2、“人与小鸟”
初中“自能作文”训练序列
第一册/
单元
内容
要求
-一-
作文是什么
先放后收,不过多讲究文法,省一些子,鼓励学生写
放胆文,课外练笔,不限文体,自由主意,充分展示 写作才能。\\
-二二
善于观察//
感知自生
感悟生活
写观察笔记

认真阅读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写“阅读笔记”\
“剪根“\
开始“课外练笔”\

评论得失 精心修改

通知、启事、电报、短信、网上聊天
第二册(七下)\/
单元
内容\
要求/
-一-
学写记叙文\J
①我爱我家②温暖的班集体③他的心灵更美④美丽的 春天
-二二
记叙文的构思
①人间最美是关怀②以“考验”为题,写成功失败的 表现

中心明确
精心选材(注意与材料的关系)
①夏天来了②新鲜事③我真佩服他(她)

线索清晰顺序合理/

能“实”会“虚”虚实相映\
1、秋天里的一个星期天2、校园抒情3、话题:未来



3
了 变 她
z(\

作文序列训练(八年级上)

作文序列训练(八年级上)

八年级上【文题设计】(一)在学完八年级上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对战争的看法或者分析评论某一件大事或某一问题。

参考题目:给潘基文的一封信让世界充满爱战争是一把双刃剑南沙群岛保卫战【写作指点】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通过去书店、图书馆查阅图书资料、上网查找文字及视频音像资料等方法搜集有关战争的不同资料,有的学生对人类有史以来战争之多感到惊异,有的学生对一场战争给我们人类带来破坏之大,灾难之多而叹息,也有的学生为统治者为满足一己之欲发动战争而扼腕……总之,都对战争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都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都想一吐为快。

我们可以写一篇评论,就自己了解的一次战役或发生的一幕惨剧谈自己对战争的想法,也可以向联合国秘书长写一封信,谈谈自己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

男同学一般对军事战争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而且大多喜欢发表自己的评论。

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热情,查资料,搞辩论,辩是非,引导他们对战争进行多角度评点。

例如,纵观人类历史,战争有哪些危害,是正义之战还是非正义之战,战争的实质是什么,写一篇评论。

女同学一般富有同情心,喜爱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来展现战争的残酷,人民的灾难,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勾勒一幅幸福而美好的画面,表达自己反对战争的情怀,表达对和平的呼唤,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手法,写一篇散文,也可以采用书信格式。

对于评论战争,选择的切入点要尽量小,这样学生更容易谈出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的认识。

切不可贪多、贪全,否则写出的文章会流于空泛,无法表达出自己对战争、和平的认识。

因此,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从哪个角度入手最有把握、最容易展开议论,就选择哪个角度,而要避开自己感觉比较难的,说不清楚的问题。

引用事例时,叙事只需有个大概,但必须突出议论的基础,议论则必须有鲜明的观点、有力的论据和符合逻辑的论证。

议论多由所叙之事引发开来,这就需要对事理作一番分析,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来写。

八年级作文序列训练一

八年级作文序列训练一

怎样把记叙文内容写具体教学目标:⑴了解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及具体细致的标准⑵通过示例练习,初步掌握把记叙文写得具体细致的方法⑶通过示例练习,懂得把文章写具体写细致要注意的问题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和学会运用“问--扩--描”把文章写具体写细致教学难点:运用所学方法把句子、片段写具体细致并能注意到突出重点,抓住特点课时:45*2教学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今天由我来给同学们上一堂作文指导课。

从小学到现在,我们读得最多的是记叙文,写得最多的也是记叙文,同学们平时在写作时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呢?这些困难一节课当然不能全部解决,今天,老师就与你们一起来集中探讨一个问题——如何把记叙文写具体写细致。

二、提示目标:同教学目标三、合作探究(一)善于观察绘形传神。

写人,让人物“活”起来,让人物的动作、话语、思想呈现在读者面前。

比如,你要写一个人上楼梯很艰难,却只用“他每次上楼梯都很艰难。

”这样的话语来概述,读者就无从知道“怎样艰难”,“他上楼梯与别人上楼梯有什么不同”等具体情况了。

如果写成:“他上楼梯前,双手抓住扶手站稳后,伸开右手托住右腿放在台阶上,再托起左腿扶上台阶,上一级台阶,重复一次。

每挪动一步,他都要咬紧牙关。

”这段文字虽然没有出现“艰难”的字眼,但读者似乎看到了这个人上楼梯艰难的情景。

写景,让景物“动”起来,使其具有人的情态,或呈现出自然的形态、天然的色质。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主题是要表达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所以对百草园中的菜畦、石井栏、树木花草、藤蔓、小虫、小鸟,从静态到动态,从颜色到形状再到味道一一进行细致地描绘,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园子在作者笔下充满了生机和欢乐,即使那些原本在生活中并不惹人喜爱的蜈蚣、斑蟊,也变得充满情趣。

作者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之情,就洋溢在了文章的字里行间。

假如只有“百草园在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样很笼统地表述,文章还有感染力吗?展示交流(一)描写具体来自仔细观察。

八年级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

八年级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

八年级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上册一、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重点难点:1、重点: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叙清楚。

2、难点: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条理分明、具体生动。

教学流程:她笑了,笑得那么甜,那么美。

她把钱包交给了老师,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

她在校园里拣到了一个钱包。

过渡语:由这个简单的排序,我们看到要把一件事记叙清楚,重要的是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清楚。

那么,我们怎样在作文中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呢?(展示目标)1、学会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写得详细、生动。

二、想一想:由大家课前准备的口头叙说以及同学们亲身写作体会,请同学们想一想要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我们要特别注意些什么?(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交流发言)归纳:起因:简洁、明了经过:详细、生动结果:自然、合理展示问题作文《一节地理课》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篇作文是否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了。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快乐。

那是在一节地理课上……一开始,我只可以按照地图册上的中国大陆图来拼,我拼得很慢,而且还找不到每个省的图片,结果,我整整花了8分钟。

后来,第二次,我渐渐熟悉了图块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又试着不看地图,但还是有些板块的位置不太清楚,这一次,我还是看地图了。

以后几次,我渐渐学会了不看地图就拼图了。

最后一次,我既不看书也不靠别人的帮助,仅仅用了4 分钟就拼完了,比第一次缩短了一半。

同学们思考讨论,交流作文存在的问题:1、“起因”没有说清楚。

2、“结果”也写得不明确。

3、“经过”部分写得很有条理,但不够详细、生动。

三、改一改(一)补充起因和结果,做到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说清楚起因,自然合理的收束结尾即可。

同学们交流展示修改结果。

经过同学们的努力,这篇文章从结构上来说,就很完整了。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它的核心——“经过”部分,这部分怎样修改才能写得详细生动呢?(二)修改“经过”部分,学习具体的方法。

八年级作文训练序列

八年级作文训练序列
八年级作文训练序列
-------
作文次数
训练重点
写作题目
1
多事件的详略处理
①某报曾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最后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为婴儿洗澡的母亲;在手术台边一站几个小时,坚持挽救他人生命的外科医生。
请以“一个______的微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⑨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生活中,阴风冷雨会不时来袭,常常暗淡了我们天空的色彩。但如果我们拿出勇气去改变那能改变的,拿出智慧去改变那应该改变的,拿出意志改变那很难改变的,我们的天空就会五彩斑斓。然后我们可以微笑着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歌!
请你以“那一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我迈上了新台阶”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若有需要请以字母代替。③字迹清晰工整,卷面整洁。
3
做好铺垫、衔接、过渡
①某报曾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最后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为婴儿洗澡的母亲;在手术台边一站几个小时,坚持挽救他人生命的外科医生。
生活中,我们见过无数张脸。
请以“难忘那张__________的脸”为题,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全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写作中最好用上恰当的描写手法或修辞方法,以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⑧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能传达关爱、喜悦、温暖、鼓励、感恩……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这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我们都曾微笑过,我们都曾看到过……

初二记叙文序列化写作训练举例

初二记叙文序列化写作训练举例

初二记述文序列化写作训练举例向来以来,好多教育专家、学者及众多语文教师存在相同的迷惑:为何花销了大批的时间,学生作文的整体水平却进步不大。

这实质是如何才能确实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和优化初中作文教课的问题。

我们以为,序列化训练是卓有成效的方法。

一、写作训练目标的序列化《语文课程标准》中目标与内容第 8 条旌旗鲜亮的提出要,让学生特别顺畅地经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所感,能够自由的依据表达的需求采纳更加正确的表达方式,娴熟掌握最基本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据此并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我与学生一同拟订了记述文写作训练的主要目标。

1.文从字顺,写清楚一件事。

2.选材精确,主题显然,构造适当。

3.着重细节描绘、用好修辞。

4.娴熟的衬托衬着环境,应用虚实联合等手法。

5.文章立意提高,思想深刻。

二、写作训练内容的序列化依据写作训练的目标,在开学初,联合教研室下发的初二大作文命题系列,联合班级学生的现状,起草了以下作文题:《我眼中的他(她)》:训练的内容是经过一两件事情来写人,写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完成一级训练目标。

《等候》:写好一件对于等候的事,着重选材和主题,兼备文章的构造,是对上一篇写作训练目标的升格。

《收藏》:训练内容是加强依据主题选择资料,同时着重细节描绘,是对前两项写作训练目标的升格。

《好奇》: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神情、动作等细节,是对上篇写作训练目标的加强。

《又是一年――时》:是对《收藏》和《好奇》两篇文章的升格训练,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环境衬托、衬着,学习使用虚实联合、借景抒怀等写作手法,是本学期的二级目标完成。

《发现――之美》:这一命题要点是对峙意的训练,提升思想的深刻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虑生活。

《漂亮的音符》:是对写作训练审题、立意的进一步提升,学会比喻类作文题的写法。

是本学期的三级目标。

最后一篇作文题是《渐至佳境》,目的是检测本学期作文训练目标的完成状况。

三、作文教课指导的序列化依据以上的教课目的和教课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选择作文讲堂教课内容,并递进式地进行作文教课指导,力求体现序列化。

八年级作文训练

八年级作文训练

八年级作文训练第一节人物在描写中站立一、写作导航。

要把人物写得生动感人,就必须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刻画,来表现其外貌特点、个性特征、思想情感等。

不仅要画其形、描其神,更应铸其魂。

”应展开细腻的描写刻画人物。

描写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展开细腻的描写应注意三点。

描写要真实。

我们笔下的人物形象必须是真实可信的,不可一写正面人物就是完美无缺,一写反面人物就是一无所是,应该辩证的描写人物的优点与缺点,给读者真实的感受。

如《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踏实善良可他懒惰有私心好色,唐僧一心向佛、不怕艰辛,可他不变忠奸、不分人妖。

描写要细腻。

要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就要采用多种恰当的方法对人物进行细腻的描写;写外貌,应力求写出人物的风度、气质和神韵;写动作,应精选动词,对其行动过程进行生动的描摹;写心理,应善于运用细腻的内心独白、梦境或幻境揭示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情感;写语言,应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语态,让个性化的语言充分展示人物性格特征。

描写要抓住特点。

可运用生动的细节对人物进行正面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可将不同人物或同一人物的不同方面进行对比,来抓住人物特征;也可利用其他人物的介绍、评价,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来呈现人物特征。

描写人物忌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忌千人一面,毫无个性的差异;忌主次不分。

描写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一)外貌描写1.抓住人物特征:人物的外貌千差万别,两个人长得再相似,也会有不同的地方千差万别,抓住特征就是要写出这个千差万别。

如:三毛长得又瘦又小,只有脑袋大大的,上边仅有三根稀稀拉拉的头发,人们就管他叫三毛。

2.符合人物身份: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往往会在外貌等方面有独特的呈现,抓住这些能表现人物特征的地方加以描绘,是我们写出独特的“这一个”的重要方法。

如:孔乙己的长衫,少年闰土的“银项圈”,中年闰土的松树皮一样的手掌等。

3.展示人物性格:对人物的描写归根结底是要服务于塑造独特的人物形象,所以,在描写人物肖像时要善于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精神气质的肖像特征来写。

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锤炼语言·让句式更灵活

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锤炼语言·让句式更灵活

锤炼语言·让句式更灵活【学情分析】中考作文的语言不仅要准确、简练,更要生动、活泼、诗意、灵动。

缺乏文采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

目前,绝大多数初三学生语言的基本功比较扎实,能够做到叙述清楚、语言流畅,但总不免有些平淡,缺乏表现力,不能写出富有文采的语言,从而影响了作文的分数。

本节课企图着重解决“不少学生对学过的词语不善于运用,用词单调,总是那几种句式,干巴巴的几条筋,读起来味同嚼蜡”的问题。

【训练目标】通过训练,让学生在作文中灵活的选用不同的句式,以变换节奏,美化语言,增强亮点,使文章文采飞扬,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训练重点】掌握灵活运用句式的方法,让语言鲜亮起来。

【训练课时】1—2课时【训练流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如果说中心是文章的灵魂,题材是作品的血液,那么,鲜亮的语言(即有文采)就是文章亮丽的肌肤,亮丽的肌肤最能给人直接的美的感受。

中考作文发展等级评分依据之“有文采”的采分点之一:句式灵活。

确实,语言是否有文采,与句式的运用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篇文章,如果能做到句式灵活变换并能综合使用,定能使文章和谐流畅,文采飞扬。

我们这节课要重点探讨的问题——课件一:让句式更灵活二、围绕重点,讨论交流㈠知识导航1.了解句式的种类过渡:你知道现代汉语有哪些句式呢?(学生回答后)明确:现代汉语的句式非常丰富,从结构上说,有单句和复句;从语气上看有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从形式上说有长短句,整散句,主动句、被动句、把字句、是字句、肯定句、否定句、常式句、变式句等等。

这些句式各有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表意功能,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课件二:从结构上说,有单句和复句;从语气上看有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从形式上说有长短句,整散句,主动句、被动句、把字句、是字句、肯定句、否定句、常式句、变式句等等。

2.了解“句式灵活”教师:所谓“句式灵活”,是指作者在写作时,根据语言环境的特点和表达的需要,在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恰当地选用句式,灵活地变换句式,使句式呈多样性,这样行文才会活泼、自由,不生硬,不呆板,达到和谐流畅,文采飞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把记叙文内容写具体(一)
【写作导航】
中考作文大多是记叙文,不少考生的作文在中心材料和思路结构方面都很不错,可是写人叙事只是概括地表达,给阅卷老师留下的只有事情的大概,具体的信息就无从知晓了。

内容具体形象,是记叙文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具体形象地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才能强烈地感染读者。

那么,怎样才能把记叙文内容写具体呢?
一、善于观察绘形传神。

写人,让人物“活”起来,让人物的动作、话语、思想呈现在读者面前。

比如,你要写一个人上楼梯很艰难,却只用“他每次上楼梯都很艰难。

”这样的话语来概述,读者就无从知道“怎样艰难”,“他上楼梯与别人上楼梯有什么不同”等具体情况了。

如果写成:“他上楼梯前,双手抓住扶手站稳后,伸开右手托住右腿放在台阶上,再托起左腿扶上台阶,上一级台阶,重复一次。

每挪动一步,他都要咬紧牙关。

”这段文字虽然没有出现“艰难”的字眼,但读者似乎看到了这个人上楼梯艰难的情景。

写景,让景物“动”起来,使其具有人的情态,或呈现出自然的形态、天然的色质。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主题是要表达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所以对百草园中的菜畦、石井栏、树木花草、藤蔓、小虫、小鸟,从静态到动态,从颜色到形状再到味道一一进行细致地描绘,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园子在作者笔下充满了生机和欢乐,即使那些原本在生活中并不惹人喜爱的蜈蚣、斑蟊,也变得充满情趣。

作者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之情,就洋溢在了文章的字里行间。

假如只有“百草园在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样很笼统地表述,文章还有感染力吗?
描写具体来自仔细观察。

对每一个描写对象的观察,都可以从感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五个方面入手。

例如:对一根头发的观察。

“我轻轻从妈妈衣襟上拣起一根头发,银白银白的(视觉),似乎还带着妈妈的体温(感觉),拿在手上有一些粗糙的感觉(触觉),放到鼻尖子上有一股厨房的味道(嗅觉)。

”只要调动所有感官,细心体察,就能描写得逼真、细腻,使文章具体形象,摇曳生辉了。

二、不断追问凸现特征。

写文章时,边写边问自己有关人和事“怎么样了”,抓住引起人物和事件变化的前因后果,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一步步追问清楚。

俄国作家陀思妥夫斯基曾举出这样一个例子:“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他认为这话不够具体,应改为:“有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叮叮当当地跳着。

”为何要这样改
呢?因为它具体形象地回答了:从哪里落的?怎样落的?落地后的响声、动态怎样?同理,如果我们写“夕阳西下”,这样来追问:夕阳依着什么落下去的?怎样落的?给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就可以写成:“红彤彤的太阳,紧贴着崇山峻岭,一步三回头,慢慢下坠,万道余晖撒满大地。

爷爷的白胡子变成金胡子了,房子的百墙变成红的了,柳树的枝条变成黄的了。

”“夕阳西下”这一情景就更具体,更形象,更有色彩和气势了。

写一次活动,也可以边写边问:活动地点在哪里?天气、环境怎样?活动的内容是什么?同学们干得怎样?谁表现得最好?为什么最好,到底是怎样干的?干的结果如何?这样一步步追问,就能具体地追出人物肖像、动作、语言、心理,事件的起因、发展、经过、结果和重点景物的形状、颜色、动态、声音、气味。

三、细致刻画捕捉细节。

运用细节描写,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所谓细节,是指所记人、事、景中的细枝末节,如人物细致的神态、生活中细小的事件、环境中细小的事物等等。

《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根指头,示意家人将油灯的灯芯由两根改为一根,最终使其成了世界文学名著人物画廊中的又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在咸亨酒店的九尺柜台上,穷困潦倒的孔乙己一时得意,“排出”九文大钱,写出了他的可笑。

阿Q在自己的死刑判决书上画押,阿Q不会写字,就用画圈代替:“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

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阿Q就在这“画圈”中糊里糊涂结束了自己生命。

捕捉生活中真实而典型的“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朱自清语),就能使人物个性在举手投足之间闪闪发光,就会使描写对象栩栩如生,具体感人。

怎样刻画细节呢?一是撷取小动作,准确地使用传神的动词。

如:《凡卡》中描写他给爷爷写信:“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乡下爷爷收’。

然后他抓抓脑袋,再想一想,添上几个字‘康司坦丁·玛卡里奇’。

“想”、“蘸”、“写”、“抓”、“添”这一系列动作,把不会写信的凡卡渴望爷爷收到信,救他出火坑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刻画人物是为了表达中心。

因此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仔细观察,精心选择,具体描写,就成了写好人物动作的关键。

二是勾勒小景物,突出景物的特征、状态。

如:《听潮》一文中,作者把海浪声化作具体形象的画面:”海在我的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

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
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作者抓住海浪声轻柔的特点,展开联想,巧妙地运用比喻描绘声态,有声有色,有形有味,给人一种含蓄而鲜明的柔美感。

三是抓住小道具,突出小道具独特的含义及其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如:《孔乙己》一文中,咸亨酒店三次出现的小粉板。

没有小粉板,也就没有掌柜的在”端午“和”年关“想到孔乙己。

小粉板上的酒债,是这场悲剧尾声中一个令人闻之泣血的音符,孔乙己的悲剧用一笔酒债告示结束了,让世人永远深思。

【范文引路】
让我心存感激的人
把玩着手中的沙漏,越发觉得,生活就好像这沙漏,一颗沙砾落下,就像一点一滴的爱流过我的生命。

其中有一颗,在眼前做了短暂的停留,从它上面,我看到自己和母亲,还有一盏充满温馨的灯。

夜色浓稠,遮掩了星的光芒。

我走出家门,将楼层里的灯亮起,母亲还未回来。

我轻轻地抚弄着开关老化的表皮,曾经,多少个夜晚,母亲将这盏灯亮起,照亮了这片黑暗。

她知道,我看到这橘黄色灯光的时候,就看到了温暖和希望。

那么,今晚,当看到这个光亮的地方,母亲是否也会感到温暖呢?
曾经,我调侃着对母亲说,就我们那儿的灯亮着,怪醒目的,哪天又要来加收电费了。

母亲笑了,忽地,眼角的皱纹显得深刻而鲜明。

灯一直亮着,对于我来说,那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一件幸福的事。

母亲总会将它亮起,让我的心得到安宁。

有的时候,我不知道当自己看到了这盏灯的时候,心中是温暖还是幸福,是怅惘还是感动。

我只知道未来的我,将为母亲亮起这盏灯。

今天,母亲还未回来,我继续向下走去,此时,我很幸福,正如曾经母亲也很幸福。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她一直用心灵为我点燃着一盏灯,温暖着我。

母亲老了,我也长大了,而灯一直亮着,只不过,今天是我为母亲亮灯。

我抬头仰望那缕灯光,那么高、那么远,而后漫长而漆黑的道路一直绵延到我的脚下,这条路,母亲曾多次与我共同走过。

也许在很长的时光里,我忽略过母亲的光芒,在很远很远的时空里,我不曾记住那光亮的模样,但我知道,在这里,我曾多次等待母亲,为她点亮那盏灯。

灯亮得太醒目了,母亲总是这样对我说,我也总是笑笑。

这时,我也这样对母亲说,也希望看到她的笑。

我想象着母亲疲惫的面容,盼望她早点回家休息。

我想象着母亲那慈祥的微笑,依然是鲜明而深沉的皱纹。

回家吧,这里,爱的花朵正在静静地绽放。

终于,母亲回来了,又一次与我走过这片光亮。

走过那个开关时,我不禁停下了,虽然每一次都只是轻轻一按,但母亲已经按了多少年。

感激你,母亲!未来,我更愿意为母亲点亮那盏灯,在每个夜晚。

原来,沙漏中的沙砾不仅代表逝去的时间,还代表你在生活中收获的一点一滴的爱。

【训练题目】
花开花谢,春去秋来。

不经意间,我们发现自己在慢慢长大。

回首逝去的岁月,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存感激;或许是相依相伴的家人、老师,或许是短暂相逢的同学、朋友,或许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他们体贴入微的照顾,严厉中善意的批评,看似平常的只言片语……都化作一份厚重的情感沉淀在心底,伴我们成长,让我们难忘。

请以“让我心存感激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2)字数在600-1000之间。

(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习作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