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显微镜使用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合集下载

在体组织实验报告(3篇)

在体组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基本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观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人体组织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这些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各有特点,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人体组织切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2. 实验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显微镜台、光源、记录纸、铅笔四、实验步骤1. 预习: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2. 观察上皮组织:(1)取上皮组织切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生理盐水。

(2)用盖玻片覆盖,用镊子轻轻压平。

(3)在显微镜下观察上皮组织的结构,注意观察细胞排列、细胞核、细胞间质等。

3. 观察结缔组织:(1)取结缔组织切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生理盐水。

(2)用盖玻片覆盖,用镊子轻轻压平。

(3)在显微镜下观察结缔组织的结构,注意观察纤维、细胞、基质等。

4. 观察肌肉组织:(1)取肌肉组织切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生理盐水。

(2)用盖玻片覆盖,用镊子轻轻压平。

(3)在显微镜下观察肌肉组织的结构,注意观察肌纤维、肌细胞核、肌浆等。

5. 观察神经组织:(1)取神经组织切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生理盐水。

(2)用盖玻片覆盖,用镊子轻轻压平。

(3)在显微镜下观察神经组织的结构,注意观察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胶质细胞等。

6. 记录观察结果,绘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较小,细胞间质较少。

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具有保护、分泌、吸收等功能。

2. 结缔组织:由纤维、细胞和基质组成。

纤维有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等,细胞有纤维母细胞、脂肪细胞、骨细胞等,基质有胶原、弹性蛋白、粘蛋白等。

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功能。

3. 肌肉组织: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呈长条状,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实验一、上皮组织与结缔组织

实验一、上皮组织与结缔组织

示教: 1.纤毛摆动观察 方法:剪取蛙舌或腭、咽部粘膜放在载玻片上,滴1滴0.65%氯 化钠水溶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较薄的位置或边缘,找到
有水流动的位置,观察纤毛摆动。 2.疏松结缔组织观察 ①取蟾蜍或青蛙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一些丝状物)放干燥的载 玻片上,用解剖针和镊子展开展薄,待稍干加一滴亚甲基蓝溶 液,盖上薄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 ②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呈深蓝色的细纤维为弹性纤维,浅蓝 色的粗纤维为胶原纤维,深蓝色的小点为细胞核。
【材料与仪器】 肠系膜铺片(镀银染色),肾、胆囊、气管、食管、膀
胱、皮肤、舌下腺切片(HE染色)、回肠切片(shiff试 剂、阿利新蓝、苏木精染色),皮下结缔组织平铺片 (Gomori 氏醛—复红法,复染苏木精、曙红、桔黄),跟 腱、椎间盘切片(HE染色),淋巴结镀银染色切片(示网状 纤维),长骨骨干横切片(硫堇苦味酸染色)。
实验一 上皮组织与结缔组织
楚德昌
【实验目的】 1.掌握被覆上皮的结构特征;熟悉各类被覆上皮细胞形
态与排列,熟悉粘液性腺细胞、浆液性腺细胞光镜结构特点; 熟悉细胞游离面与基底面特化结构(纤毛、微绒毛、基底 膜)。
2.掌握结缔组织的结构特征;熟悉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 成分与纤维成分,熟悉骨组织结构特点;了解其它各类结缔组 织的细胞种类、纤维成分与排列。
观察要点:致密结缔组织的结构特征,真皮(不规则致密结缔 组织)与肌腱(规则致密结缔组织)纤维排列与细胞分布。 3.脂肪组织 观察标本:脂肪组织切片(HE染色) 观察要点:脂肪组织与疏松结缔组织的关系,脂肪细胞的结构 特征。 4.软骨组织 观察标本:气管壁(HE染色),椎间盘(HE染色) 观察要点:气管软骨环(透明软骨)的表层细胞与深层细胞的 大小区别,软骨陷窝,软骨囊;椎间盘(纤维软骨)的纤维排 列,细胞分布。 5.骨组织 观察标本:长骨骨干横切片(硫堇苦味酸染色) 观察要点:骨板的类型与排列,骨单位,骨陷窝,骨小管。

生物实验报告 练习使用显微镜

生物实验报告 练习使用显微镜

实验一实验名称: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并看到清晰的图象。

实验材料用具:显微镜、e字玻片(写有上字的玻片)、擦镜纸、纱布实验原理:实验装置简图:实验方法和步骤:一、取镜和安放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

二、对光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

三、观察5.把玻片标本用压片夹压住,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6.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实验记录: 1.安放2对光3放片4对焦5观察实验问题误差:1、材料对准通光孔,用压片夹将玻片压好。

2、下降镜筒时,不要注视目镜,一定要注视物镜,以免损坏玻片标本和物镜镜头。

3、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实验联想和构思:能否用放大镜代替目镜和物镜?实验二实验名称: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实验目的: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理解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实验材料器具:显微镜、上皮组织玻片、肌肉组织玻片、结缔组织玻片、神经组织玻片。

实验原理:人体有四大组织。

实验装置简图:实验步骤:1.根据教师提供的玻片,逐个在显微镜低倍镜下认真观察,注意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细胞间的联系特点。

2.根据观察,同组间的同学互相讨论,认真填写表格。

实验记录:实验问题误差及实验结论:1.上皮组织一般都分布在人体的什么位置?2.上皮组织有什么主要的功能?3.神经组织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那么构成神经组织的细胞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与这种功能相适合?实验联想: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给组织下定义。

实验三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实验目的: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理解红细胞和白细胞。

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

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

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实验一细胞和组织的显微观察一、实验目的(一)正确使用显微镜。

(二)掌握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理解其形态。

(三)掌握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了解上皮组织的分布及功能特点,了解结缔组织的分类。

(四)掌握骨骼肌、肌原纤维的结构,掌握神经元的结构特点。

二、实验原理利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的细胞与组织结构。

三、实验器材细胞结构模型、细胞组织切片、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一)学习显微镜的一般构造(图3-1)显微镜是进行细胞、组织研究和实验的重要仪器之一。

显微镜可分为普通光学显微镜和精密度很高的电子显微镜。

普通光学显微镜又可分为单目镜、双目镜等多种类型。

在实验课中,双目镜常用于示教,学生实验多用单目镜。

现重点介绍普通单目镜的一般构造。

1.镜筒:镜筒装接目镜。

2.旋转盘:接于镜筒下方,嵌装物镜,可以旋转。

3.镜台:放置玻片的平台,中央有一圆孔,光线可通过此孔,两侧装有压片夹或推进器。

4.光圈:位于集光器上方,可任意开闭,以调节光线强弱。

5.集光器:由几片透镜组成,用以聚集光线,可上下移动,以调节光度。

6.副镜台调节器:转动时可使副镜台上下移动,以调节亮度。

7.反光镜:为集光器下方的圆镜,有平凹两面。

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光线弱时使用。

平面镜只有反射作用,光线强时使用。

此镜片可向各方向转动,收集光源。

8.目镜:嵌于镜筒之顶端,刻有5×或l0×或15×等字样,表示该目镜的放大倍数。

9.物镜:嵌于旋转盘下,分低倍、高倍和油镜3种,上面均刻有放大倍数,如l0×或40×或100×等。

低倍镜放大约10倍,镜头较短。

高倍镜放大约40倍,镜头较长。

油镜放大约90~100倍,镜头最长,有红线或黑线作标记,用时在镜头与玻片之间要加香柏油。

10.镜臂:位于中部,呈弓形,作支持和握取用。

11.细调节器:位于粗调节器下方,调节轮较小,旋一圈可升降镜筒0. lmm。

12.粗调节器:位于镜筒两侧,调节轮较大,旋一圈可升降镜筒10mm。

实验报告结缔组织

实验报告结缔组织

实验报告结缔组织引言结缔组织是一种重要的组织类型,在动物体内起着连接、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它由细胞和基质组成,包括纤维蛋白、蛋白多糖和基质细胞等。

结缔组织广泛存在于全身各个器官中,并发挥关键的生理功能。

本实验旨在研究结缔组织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实验目的1. 了解结缔组织的组织结构和特点;2. 掌握常见的染色技术在结缔组织研究中的应用;3. 分析结缔组织的生理功能和疾病。

实验方法材料- 实验动物(小鼠)- 组织切片- 染色剂(如伊红染色、马尔尼染色)- 显微镜和显微镜相机步骤1. 提取小鼠的结缔组织样本。

2. 对样本进行固定、去脂、脱水等预处理。

3. 使用伊红染色和马尔尼染色等方法对样本进行染色。

4. 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结缔组织切片。

5. 拍摄图片并进行图像分析。

实验结果通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结缔组织的组织结构和特点。

在伊红染色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

这些纤维有不同的排列方式,有的纤维呈束状排列,有的呈网状排列。

胶原纤维的存在使得结缔组织具有较强的韧性和拉伸性。

马尔尼染色后,我们可以观察到结缔组织中的细胞类型。

最常见的细胞是成纤维细胞,它们负责合成和分泌胶原纤维和蛋白多糖。

此外,还可以观察到一些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它们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

结束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结缔组织的组织结构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结缔组织在动物体内起着重要的连接和支持作用,并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控。

此外,许多疾病都与结缔组织的功能异常有关,如纤维化和炎症性疾病。

因此,对结缔组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1. Alberts B, Johnson A, Lewis J, et al.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4th edition. New York: Garland Science; 2002.2. Junqueira LC, Carneiro J. Basic Histology: Text & Atlas. 11th edition. New York : McGraw-Hill Medical; 2005.。

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书

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书

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书编著:钟蕾适用专业:水产养殖水族科学与技术湖南农业大学印制二零零七年三月目录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二、实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三、实验考核方式及办法 (1)四、实验项目 (2)五、实验课注意事项 (2)六、课堂实验 (3)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细胞、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的观察 (3)实验二、血液涂片的制作,血细胞、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的观察 (6)实验三、血管、呼吸、泌尿器官的观察 (11)实验四、消化、免疫、内分泌器官的观察 (17)实验五、生殖器官、鱼类早期发育的观察 (22)七、教学实习 (24)八、主要参考书 (28)实验课程编号:20505B3sy课程属性:必修实验属性:非独立设课学时学分:20学时,计入课程学分实验应开学期:春季先修课程:基础化学试验、鱼类学实验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组织胚胎学实验是组织胚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掌握动物体的微细结构,并能从细胞、组织和器官三个层次上对鱼类有机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有一个总体认识。

通过胚胎实验课,使学生掌握普通胚胎学的基础知识及鱼类发生的一般规律。

通过实验特别是一周的综合实验,使学生掌握生物绘图、切片、染色等一些基本技能或能力,为以后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一)教学目的1.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一般构造和使用方法。

2.通过切片观察,掌握细胞的一般构造,四大基本组织的一般构造和器官组织的一般构造。

3.在显微镜下,对照实物切片,如何科学地、真实地掌握生物绘图技术。

4.掌握组织切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制作一般组织学切片标本的程序。

(二)基本要求1.能熟练掌握显微镜操作技术。

2.能按实验指导书提供的方法进行验证性实验。

三、实验考核方式及方法1.实验前要求对实验内容先进行预习。

讲解实验内容时可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检查了解。

2.每次实验结束时,对实验的基本内容要进行实地检查。

一显微镜的使用上皮组织

一显微镜的使用上皮组织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上皮组织一、实验目的⒈认识显微镜的构造⒉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⒊在显微镜下观察单层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的组织结构二、实验材料:⒈显微镜⒉胆囊组织切片⒊食管组织切片三、实验内容与方法⒈光学显微镜的构造⒉观察上皮组织(续表)实验报告:⒈请标示显微镜的构造(10分)⒉教师根据学生操作的准确情况评分(40分)⒊添图(30分)⒋根据实验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观察说出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10)(2)通过观察说出上皮组织的分类(10)实验二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一、实验目的:⒈通过观察说出血液的组成,能够辨认其中的各种细胞⒉通过观察区分三种肌纤维⒊通过观察描述多极神经元的形态二、实验材料:⒈血图片⒉疏松结缔组织铺片⒊平滑肌切片⒋骨骼肌切片⒌心肌切片⒍脊髓的横切片⒎食管组织切片三、实验内容与方法(续表)实验报告:⒈根据观察填出下列图片的名称(50分)⒉通过观察回答下列问题(50分)⑴血液的组成⑵三种肌组织的分布⑶结合教材写出神经元的分类实验三运动系统躯干骨、颅骨及其连结一、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说出躯干骨、颅骨的组成、名称位置2.在活体上指出:胸骨角、翼点、颈静脉切迹、肋弓、胸骨下角3.通过观察说出胸廓的组成、形态二、实验材料:⒈人体骨架标本。

⒉股骨、跟骨和顶骨的剖面标本。

⒊脱钙骨和煅烧的骨标本。

⒋全身分离骨⒌新生儿颅骨三、实验内容与方法(一)骨的构造及理化特性⒈骨的构造⒉骨的理化特性观察脱钙骨和煅烧的骨标本。

(二)全身骨1.躯干骨⑴组成⑵胸廓⒉颅骨⑴组成⑵颅的整体观实验报告:⒈全身骨骼填图(60分)⒉回答问题(40分)⑴躯干骨的组成⑵胸廓的组成实验四四肢骨及其连结、全身肌第一部分:四肢骨及其连结一、实验目的:⒈通过观察说出四肢骨的组成、名称、位置⒉通过观察说出肩、肘、髋、膝关节的组成⒊骨盆的组成、形态⒋在体表触摸髂前上棘、髂结节、耻骨联合、耻骨结节、大转子、内踝、外踝、鹰嘴、膑韧带。

组胚实验报告范文

组胚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名称组织胚胎学实验二、实验目的1. 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观察并描述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肌组织的结构特点。

3. 了解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三、实验时间2023年10月26日四、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五、实验设备1. 显微镜2. 切片机3. 组织切片4. 玻片5. 洗涤液6. 染色剂六、实验原理组织胚胎学是研究生物体结构和发育过程的一门学科。

通过观察组织切片,可以了解各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胚胎发育是生物体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过程,了解胚胎发育过程对于研究生物体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七、实验内容与方法1. 显微镜使用- 学习显微镜的构造和功能。

- 掌握显微镜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2. 上皮组织观察- 观察单层立方上皮(肾脏)的结构。

- 观察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气管)的结构。

3. 结缔组织观察- 观察疏松结缔组织(肠系膜)的结构。

- 观察致密结缔组织(皮肤)的结构。

4. 肌组织观察- 观察骨骼肌的结构。

- 观察平滑肌的结构。

5. 胚胎发育观察- 观察受精卵的结构。

- 观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裂和形态变化。

八、实验过程与分析1. 显微镜使用- 通过学习,掌握了显微镜的构造和功能。

- 掌握了显微镜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2. 上皮组织观察- 观察到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呈立方形,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 观察到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呈柱状,细胞核位于细胞基底部,纤毛排列在细胞表面。

3. 结缔组织观察- 观察到疏松结缔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等。

- 观察到致密结缔组织由大量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组成,细胞较少。

4. 肌组织观察- 观察到骨骼肌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呈长条形,肌原纤维排列成束状。

- 观察到平滑肌呈长梭形,肌纤维间无肌原纤维。

5. 胚胎发育观察- 观察到受精卵由卵黄和透明带组成,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 观察到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裂和形态变化,如囊胚形成、原肠胚形成等。

九、实验结论与总结1. 成功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教
单层扁平上皮(垂直观;小动脉内皮)
单层扁平上皮(垂直观;浆膜间皮)
单层扁平上皮(垂直观;肾小囊壁层)
单层扁平上皮(表面观,肠系膜铺片,镀银染色)
变移上皮(低倍)
变移上皮(高倍)
浆细胞光镜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肥大细胞光镜像
作业
填图 绘图
实验报告P2、3、6 实验指导P5
1.要求
2.本次内容:高倍下绘制单层柱状上皮
实验要求
1.开机和关机 2.显微镜电源开关 3.清点切片数 4.登记(右下角抽屉) 实验指导P8
5.卫生
实验一
显微镜使用与保护 Motic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使用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目的要求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与保护;Motic显微数 码互动系统的使用;单扁、单立、单 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扁的形 态结构;LCT的结构特点。 熟悉: 了解:
Motic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使用
实验指导P5-6
双击
Login界面
点击Login
系统设置界面
点击确定
Digilab Ⅱ- student 界面
观察标本
上皮组织 1.2# 指导P10 2.3# 指导P10 3.66# 指导P11 4.9#、71# 指导P11 结缔组织 1.17# 指导P14 2.53# 指导P14
实验内容
使用显微镜
使用Motic显微数码互动系统
观片:2﹟3﹟66﹟71﹟9#17﹟53#
示教:单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浆细胞,
肥大细胞 作业:1.高倍下绘制单层柱状上皮P3 2.填图:P2、P4、P6
显微镜的使用
构造 实验指导P7
使用 实验指导P2,2-16 注意事项 实验指导P3、17,P4、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