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微生物观察
实验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观察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
2.学习并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3.利用油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和构造。
二、实验原理微生物学研究用的普通光学显微镜通常有低倍物镜(16mm,10×)高倍物镜(4mm,40-45×)和油镜(1.8mm,95-100×)三种。
油镜常标有黑圈或红圈(或白圈),它是三者中放大倍数最大的。
使用油镜时,油镜与其他物镜的不同是载玻片与接物镜之间,不是隔一层空气,而是隔一层油质,称为油浸系。
这种油常选用香柏油,因香柏油的折射率n=1.52,与玻璃基本相同。
当光线通过载玻片后,可直接通过香柏油进入物镜而不发生折射。
如果玻片与物镜之间的介质为空气,则称为干燥系;当光线通过玻片后,受到折射发生散射现象,进入物镜的光线显然减少,这样视野的照明度就减低了(图Ⅰ-1)。
图Ⅰ-1油镜的原理图Ⅰ-2 镜口角利用油镜不但能增加照明度;更主要的是能增加数值口径。
因为显微镜的放大效能由其数值孔径决定的。
所谓数值孔径,即光线投射到物镜上的最大角度(称镜口角)的一半正弦,乘上玻片与物镜间介质折射率所得的乘积,可用下列公式表示:NA=nsinθ数值孔径的大小又是衡量一台显微镜分辨力强弱的依据;分辨力是指显微镜能辨别物体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可分辨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λ/2NA=λ/2nsinθ式中λ:所用光源波长;θ:为物镜镜口角的半数,取决于物镜的直径和工作距离。
n:玻片与物镜间介质的折射率,空气(n=1.0)、水(n=1.33)、香柏油(n=1.52)、玻璃(n=1.52)等。
nSinθ:数值孔径(NA),是决定物镜性能的最重要指标。
由上述可知若n值和α角越大则NA越大或光波波长越短,则显微镜的分辨力越大(图Ⅰ-2)。
三、实验器材1.仪器:显微镜。
2.材料:标本片(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八叠球菌、炭菌杆菌的芽孢和荚膜、细菌三形涂片),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等。
实训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微生物形态学

实训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微生物形态学普通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见的显微镜,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学。
在微生物形态学研究中,可以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组织等特征,从而对微生物的分类、形态变化、生活习性以及疾病诊断等方面进行研究。
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将需要观察的样品制备成薄片。
在制备样品时,可以选择将微生物直接涂布在载玻片上或者将微生物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然后再覆盖一张盖玻片,使得样品薄而均匀。
之后可以用染色法对微生物进行染色增强对比度,便于观察。
接下来,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并逐渐转动调整光源。
适当调整光源可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可以使用孔光阑和光源亮度调节装置来调整光线的强度和均匀度,以便获得清晰的图像。
在观察时,需要正确调整镜头的焦距。
首先用低倍镜观察确定感兴趣区域的位置,然后再调整为高倍镜进行观察。
在调整焦距时,可以用粗调控制大范围的焦距变化,然后再用细调进行微小的调整,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观察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机械臂和旋钮来移动载物台,以便于观察样品不同区域的微生物形态。
可以通过连续观察多个视野来全面了解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在观察过程中,需要将目镜对准自己的眼睛,并通过调整聚合度和检览度来获得舒适的观察体验。
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目镜和物镜的清洁,以避免灰尘影响观察效果。
观察结束后,应当将载玻片等清理干净,并将显微镜关闭。
同时,需要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总之,普通光学显微镜在微生物形态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调整显微镜的参数,可以观察到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组织等特征,进而对微生物进行分类和研究。
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技巧,对于微生物形态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及微生物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与功能,学习与掌握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方法。
2、观察根霉、毛霉、草履虫等真核微生物的个体形态,学会绘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图。
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镜座、镜筒、转换器、载物台、移动尺、粗动螺旋、微动螺旋等。
2、光学部分:目镜、物镜、聚光器、内置光源或反光镜、光圈等。
三、显微镜的性能1、数值孔径:也叫做镜口率(或开口率),简写为N.A,数值孔径是物镜和聚光器的主要参数,也是判断它们性能的最重要指标。
NA=n·sinα/2,n—物镜与标本之间的介质析射率;α—物镜的镜口角2、分辨率:D可用下式表示:D=0.61·λ/NA,可通过减低波长、增大折射率、增大镜口角来提高分辨率。
物镜分辨力的高低与物象的清晰度密切相关,目镜没有这种性能。
3、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之积。
四、显微镜的操作及微生物形态观察1、显微镜的拿取: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平稳拿取。
2、对光:转换器上的槽孔与弹簧片吻合即表示物镜正对通光孔。
3、视野亮度的调节:调光旋钮(或反光镜的平面与凹面)、聚光镜、光圈。
4、低倍镜观察:低倍镜视野较大,易于发现目标。
在载物台上放置装片,用压片装置固定,调节移动尺,使被观察的标本处在物镜正下方,从侧面观察,上升载物台,使物镜接近装片,用目镜观察并同时下降载物台,直至物像出现,再用细调节旋钮使物像清晰为止。
用推动器移动标本片,找到合适的目的像并将它移到视野中央进行观察。
5、高倍镜观察换上高倍镜后从目镜观察,调节光照,使亮度适中,缓慢调节细调节旋钮调至物像清晰为止,找到需观察的部位,并移至视野中央进行观察。
6、将各部分还原,物镜头不与通光孔相对,而是成八字形,将载物台下降至最低,降下聚光器,将内置光源调至最低亮度后关灯或将反光镜与聚光器垂直。
最后用柔软纱布清洁载物台等机械部分,然后将显微镜放回柜内或镜箱中。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及真细菌藻类原生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及细菌、藻类、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个体形态的观察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与功能,学习与掌握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方法。
(2)观察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的个体形态,学会绘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图。
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普通光学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
以往最简单的显微镜仅由几块透镜组成,而当前使用的显微镜由一套透镜组成。
普通光学显微镜通常能将物体放大1500—2000倍。
(一)显微镜的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可分为两大部分:一为机械装置,一为光学系统,这两部分很好的配合,才能发挥显微镜的作用。
1、显微镜的机械装置显微镜的机械装置包括镜座、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推动器、粗动螺旋、微动螺旋等部件。
(1)镜座镜座是显微镜的基本支架,它由底座和镜臂两部分组成。
在它上面连接有载物台和镜筒,它是用来安装光学放大系统部件的基础。
(2)镜筒镜筒上接接目镜,下接转换器,形成接目镜与接物镜(装在转换器下)间的暗室。
从物镜的后缘到镜筒尾端的距离称为机械筒长。
因为物镜的放大率是对一定的镜筒长度而言的。
镜筒长度的变化,不仅放大倍率随之变化,而且成像质量也受到影响。
因此,使用显微镜时,不能任意改变镜筒长度。
国际上将显微镜的标准筒长定为160mm,此数字标在物镜的外壳上。
(3)物镜转换器物镜转换器上可安装3—4个接物镜,一般是三个接物镜(低倍、高倍、油镜)。
Nikon显微镜装有四个物镜。
转动转换器,可以按需要将其中的任何一个接物镜和镜筒接通,与镜筒上面的接目镜构成一个放大系统。
(4)载物台载物台中央有一孔,为光线通路。
在台上装有弹簧标本夹和推动器,其作用为固定或移动标本的位置,使得镜检对象恰好位于视野中心。
(5)推动器是移动标本的机械装置,它是由一横一纵两个推进齿轴的金属架构成的,好的显微镜在纵横架杆上刻有刻度标尺,构成很精密的平面座标系。
如果我们须重复观察已检查标本的某一部分,在第一次检查时,可记下纵横标尺的数值,以后按数值移动推动器,就可以找到原来标本的位置。
实验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个体形态的观察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个体形态的观察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及成像原理。
2)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保养方法。
二、显微镜的构造(一)机械裝置部分:1)镜座:是显微镜的支架,由底座和镜臂组成。
2)载物台:又称镜台,用于安放载玻片,其上安有玻片夹和玻片移动器,调节移动器上的螺旋可使载玻片前后左右移动。
镜台中央有一孔,称通光孔,可使反光镜上的光反射到物镜中来。
3)镜筒:其上端连接目镜,下端连接转换器。
4)转换器:其上安装三个物镜,镜检时旋转转换器即可换物镜头。
注意转换物镜时。
必须用手按住园盘旋转,勿用手指直接推动物镜,以免使物镜与转换器之间的螺纹松脱而损坏显微镜。
5)调焦裝置:包括粗细调焦旋钮,是调节镜筒上下移动的裝置。
(二)光学系统部分:1)物镜:又称为镜头。
有三个物镜头,二个干燥系物镜,一个油系物镜。
物镜上标有主要参数,其含意是:例如:上排100/1.25是放大倍数为100,数值口径为1.25,下排160/0.17是指镜筒长为160毫米,盖玻片的厚度小于0.17毫米。
它是显微镜的最重要的部分。
普通显微镜接物镜的工作原理2)目镜:供眼睛观察物像用的,它将物镜放大的物像再放大,配有三个目镜,其上标有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3)聚光器:起聚集光线的作用,它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最适光度。
其下方安装有可变光圈,用以调节光的强度。
4)反光镜:安装在镜座上。
它是一个有平凹两个面的双面镜。
其作用是采集外来光线,并且送入聚光器,一般采集自然光时用平面镜,采集人工光源时用凹面镜。
三、实验材料和器材双目显微镜、二甲苯、苯酚、擦镜纸、固定片等四、实验操作步骤(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取出显微镜时,应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轻拿轻放,切忌碰撞和猛震。
显微镜应放在离桌边60毫米左右的位置。
再将登子的高低调节好,不得将显微镜倾斜。
2.采光:将低倍镜与镜筒调节成一条直线,用双眼向下看,同时调节反光镜寻找光源。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三形观察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三形观察引言: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工具,能够放大物体,使我们能够观察到细小的结构。
其中,光学显微镜是最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显微镜之一、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学习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并观察细菌的三种形态。
材料和方法:1.准备细菌涂片。
准备一份细菌涂片,将其放在显微镜载片上。
2.放置载片。
将细菌涂片置于载片上,用显微镜夹子固定。
3.调整镜头。
在显微镜上选择合适的目镜和物镜,通常在使用40倍至100倍的物镜进行观察。
将镜头调整到最低位置,然后慢慢向上调整,直到能够看到细菌。
4.调整光源。
用光源照亮样品,然后通过调整光源的亮度和方向,使样品清晰可见。
5.调整焦距。
通过转动焦点调整器,使细菌变得清晰。
如果观察中出现模糊或扭曲的图像,重新调整焦距。
6.观察并拍照。
使用目镜和物镜逐步放大细菌,并观察它们的形态特征。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相机拍摄细菌的图像以作进一步分析和记录。
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发现,细菌的形态分为以下三种:1.球形(球菌):球形菌又称为球菌,其形状近似一个圆球。
球菌通常呈现出单个细胞独立生长的特点,例如葡萄球菌。
2.杆形(杆菌):杆菌是一类细菌,其形状呈长棍状。
杆菌通常呈现出链状生长的特点,例如大肠杆菌。
3.螺旋形(螺旋菌):螺旋菌的形状呈螺旋状。
螺旋菌有时会呈现出较长或较短的螺旋形态,例如鼠疫杆菌。
讨论:本实验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细菌的三种形态,即球形、杆形和螺旋形。
这些形态特征对于鉴定和分类细菌非常重要,因为形态可以反映细菌的生态和代谢特征。
球形细菌通常是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并繁殖。
由于其小尺寸和圆滑的表面,球形细菌对于机体的作用较小,通常是人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
此外,一些病原细菌如葡萄球菌等也具有球形。
球形细菌在显微镜下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并且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染色以增强可见性。
杆菌是一类常见的细菌,其形状与一根棍子类似。
杆菌通常生活在土壤、水体和生物体的表面。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

四、操作步骤
2、显微镜用毕后的处理
拔掉电源插头
下降载物台
取干净擦镜纸拭去镜
头上的香柏油
取干净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擦去镜头上
的残留油迹
取干净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
将
显微镜的各部位还原,物镜转成“八”字形,擦干净镜体,
罩上防尘罩。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
绘出你在油镜下观察到的细菌的三种形态及 其不同细菌细胞的排列方式。
增加显微镜的分辨率
显微镜的分辨率或分辨力(resolution or resolving power)是指显微镜能辨别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的能力。从 物理学角度看,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受光的干涉现象及所用 物镜性能的限制,可表示为:
分辨率D=
2NA
式中:λ=光波波长(平均0.55m) NA=物镜的数值孔径值。
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油镜的 工作原理
2、油镜的工作原理
1)增加照明亮度 2) 增加数值孔径(NA),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
三、实验器材
1、标本片:细菌三形片 2、试剂:香柏油、二甲苯 3、仪器及其它用具:显微镜、擦镜纸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操作步骤
1、显微观察步骤
1)低倍镜观察(10×): 2)高倍镜观察(40×): 3)油镜观察(100×):
数值孔径则取决于物镜的镜口 角和玻片与镜头间介质的折射率, 可表示为:
NA=n· sin(α/2)
n: 物镜和被检标本间介质的折 射率。 :镜口角。
以香柏油为介质的油镜所能达 到的数值孔径(NA一般在1.2 ~1.4)要高于低倍镜、高倍镜 等物镜(NA都低于1.0)。数值孔径通常在0.65左右的 高倍镜只能分辨距离不小于0.4μm的物体,而油镜的 分辨率却可达到0.2μm左右。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微生物观察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微生物观察第一节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学习并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重点是油镜的使用技术和维护知识。
3、在油镜下观察微生物的几种基本形态。
二、基本原理(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由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两部分组成(图1-1)。
1、机械系统机械系统包括镜座、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调节器等。
(1)镜座:它是显微镜的基座,可使显微镜平稳地放置在平台上。
(2)镜臂:用以支持镜筒,也是移动显微镜时手握的部位。
(3)镜筒:它是连接接目镜(简称目镜)和接物镜(简称物镜)的金属圆筒。
镜筒上端插入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接。
镜筒长度一般固定,通常是160mm。
有些显微镜的镜筒长度可以调节。
(4)物镜转换器:它是一个用于安装物镜的圆盘,位于镜筒下端,其上装有3~5个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为了使用方便,物镜一般按由低倍到高倍的顺序安装。
转动物镜转换器可以选用合适的物镜。
转换物镜时,必须用手旋转圆盘,切勿用手推动物镜,以免松脱物镜而招致损坏。
(5)载物台:载物台又称镜台,是放置标本的地方,呈方形或圆形。
载物台上装有压片夹,可以固定被检标本;有标本移动器,转动螺旋可以使标本前后和左右移动。
有些标本移动器上刻有标尺,可指示标本的位置,便于重复观察。
(6)调节器:调节器又称调焦装置,由粗调螺旋和细调螺旋组成,用于调节物镜与标本间的距离,使物像更清晰。
粗调螺旋转动一圈可使镜筒升降约10mm,细调螺旋转动一圈可使镜筒升降约0.1mm。
图1-1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1. 镜座2. 镜臂3. 镜筒4. 转换器5. 载物台6. 压片夹7. 标本移动器8. 粗调螺旋9. 细调螺旋10. 目镜11. 物镜12. 虹彩光阑(光圈) 13. 聚光器 14. 反光镜2、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目镜、物镜、聚光器、反光镜等。
(1)目镜:它的功能是把物镜放大的物像再次放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微生物观察第一节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学习并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重点是油镜的使用技术和维护知识。
3、在油镜下观察微生物的几种基本形态。
二、基本原理(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由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两部分组成(图1-1)。
1、机械系统机械系统包括镜座、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调节器等。
(1)镜座:它是显微镜的基座,可使显微镜平稳地放置在平台上。
(2)镜臂:用以支持镜筒,也是移动显微镜时手握的部位。
(3)镜筒:它是连接接目镜(简称目镜)和接物镜(简称物镜)的金属圆筒。
镜筒上端插入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接。
镜筒长度一般固定,通常是160mm。
有些显微镜的镜筒长度可以调节。
(4)物镜转换器:它是一个用于安装物镜的圆盘,位于镜筒下端,其上装有3~5个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为了使用方便,物镜一般按由低倍到高倍的顺序安装。
转动物镜转换器可以选用合适的物镜。
转换物镜时,必须用手旋转圆盘,切勿用手推动物镜,以免松脱物镜而招致损坏。
(5)载物台:载物台又称镜台,是放置标本的地方,呈方形或圆形。
载物台上装有压片夹,可以固定被检标本;有标本移动器,转动螺旋可以使标本前后和左右移动。
有些标本移动器上刻有标尺,可指示标本的位置,便于重复观察。
(6)调节器:调节器又称调焦装置,由粗调螺旋和细调螺旋组成,用于调节物镜与标本间的距离,使物像更清晰。
粗调螺旋转动一圈可使镜筒升降约10mm,细调螺旋转动一圈可使镜筒升降约0.1mm。
图1-1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1. 镜座2. 镜臂3. 镜筒4. 转换器5. 载物台6. 压片夹7. 标本移动器8. 粗调螺旋9. 细调螺旋 10. 目镜 11. 物镜 12. 虹彩光阑(光圈)13. 聚光器14. 反光镜2、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目镜、物镜、聚光器、反光镜等。
(1)目镜:它的功能是把物镜放大的物像再次放大。
目镜一般由两块透镜组成。
上面一块称接目透镜,下面一块称场镜。
在两块透镜之间或在场镜下方有一光阑。
由于光阑的大小决定着视野的大小,故它又称为视野光阑。
标本成像于光阑限定的范围之内,在光阑上粘一小段细发可用作指针,指示视野中标本的位置。
在进行显微测量时,目镜测微尺被安装在视野光阑上。
目镜上刻有5×、10×、15×、20×等放大倍数。
可按需选用。
(2)物镜:它的功能是把标本放大,产生物像。
物镜可分为低倍镜(4或10×)、中倍镜(20×)、高倍镜(40~60×)和油镜(100×)。
一般油镜上刻有“OI”(oil immersion )或HI (homogeneous immersion )字样,有时刻有一圈红线或黑线,以示区别。
物镜上通常标有放大倍数、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 ,简写为NA )、工作距离(物镜下端至盖玻片间的距离,mm )及盖玻片厚度等参数(图1-2)。
以油镜为例,100/分别表示放大倍数为100倍,NA 为;160/分别表示镜筒长度160mm ,盖玻片厚度等于或小于0.17mm 。
图1-2 XSP-I6型显微镜物镜的主要参数(3)聚光器:聚光器又称聚光镜,它的功能是把平行的光线聚焦于标本上,增强照明度。
聚光器安装在镜台下,可上下移动。
使用低倍物镜(简称低倍镜)时应降低聚光器,使用油镜时则应升高聚光器。
聚光器上附有虹彩光阑(俗称光圈),通过调整光阑孔径的大小,可以调节进入物镜光线的强弱(物镜焦距、工作距离与光圈孔径之间的关系见图1-3)。
在观察透明标本时,光圈宜调得相对小一些,这样虽会降低分辨力,但可增强反差,便于看清标本。
图1-3 物镜焦距、工作距离与光圈孔径之间的关系(4)反光镜:它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取光设备,其功能是采集光线,并将光线射向聚光器。
反光镜安装在聚光器下方的镜座上,可以在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上任意旋转。
反光镜的一面是凹面镜,另一面是平面镜。
一般情况下选用平面镜,光量不足时可换用凹面镜。
(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性能1、数值孔径数值孔径(NA )又称开口率,是指介质折射率与镜口角1/2正弦的乘积,可用式1-1表示。
2sin αn NA =(1-1)式中,n 为物镜与标本之间介质的折射率,为镜口角(通过标本的光线延伸到物镜边缘所形成的夹角(图1-4)。
物镜的性能与物镜的数值孔径密切相关,数值孔径越大,物镜的性能越好。
因为镜口角总是小于180,所以sin 2α的最大值不可能超过1。
又因为空气的折射率为1,所以以空气为介质的数值孔径不可能大于1,一般为~。
根据式1-1,要提高数值孔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提高物镜与标本之间介质的折射率(图1-5)。
使用香柏油(折射率为)浸没物镜(即油镜)理论上可将数值孔径提高至左右;实际数值孔径值也可达~。
图1-4 物镜的镜口角 图1-5 介质折射率对光线通路的影响2、分辨率分辨率是指分辨物像细微结构的能力。
分辨率常用可分辨出的物像两点间的最小距离(D )来表征(式1-2)。
D 值愈小,分辨率愈高。
22nsin αλ=D 式中,λ为光波波长。
比较式1-1和式1-2可知,D 可表示为:A 2N D λ=(1-3)根据式1-3,在物镜数值孔径不变的条件下,D 值的大小与光波波长成正比。
要提高物镜的分辨率,可通过两条途径:① 采用短波光源。
普通光学显微镜所用的照明光源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为400~700nm 。
缩短照明光源的波长可以降低D 值,提高物镜分辨率。
②加大物镜数值孔径。
提高镜口角或提高介质折射率n ,都能提高物镜分辨率。
若用可见光作为光源(平均波长为550 nm ),并用数值孔径为的油镜来观察标本,能分辨出的两点距离约为μm。
3、放大率普通光学显微镜利用物镜和目镜两组透镜来放大成像,故又被称为复式显微镜。
采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标本先被物镜第一次放大,再被目镜第二次放大(图1-6)。
所谓放大率是指放大物像与原物体的大小之比。
因此,显微镜的放大率(V )是物镜放大倍数(V 1)和目镜放大倍数(V 2)的乘积,即:V =V 1×V 2(1-4)如果物镜放大40倍,目镜放大10倍,则显微镜的放大率是400倍。
常见物镜(油镜)的最高放大倍数为100倍,目镜的最高放大倍数为15倍,因此一般显微镜的最高放大率是1500倍。
图1-6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4、焦深一般将焦点所处的像面称为焦平面。
在显微镜下观察标本时,焦平面上的物像比较清晰,但除了能看见焦平面上的物像外,还能看见焦平面上面和下面的物像,这两个面之间的距离称为焦深。
物镜的焦深与数值孔径和放大率成反比,数值孔径和放大率越大,焦深越小。
因此,在使用油镜时需要细心调节,否则物像极易从视野中滑过而不能找到。
三、实验器材(1-2)1、仪器显微镜;2、材料标本片,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
四、实验程序(一)显微镜(油镜)操作1、领取并检查显微镜:按学号向实验指导老师领取显微镜,所有实验课均对号使用。
从显微镜箱中取出显微镜时,用右手紧握镜臂,左手托住镜座,直立平移(图1-7),轻轻放置在实验台上(图1-8),检查各部件是否齐全,镜头是否清洁,有问题及时报告老师。
图1-7 显微镜的搬动图1-8 显微镜的放置光源:良好的照明是保证显微镜使用效果的重要条件。
将低倍镜旋转到工作位置,用粗调螺旋提升镜筒,使镜头距离载物台10mm左右,降低聚光镜的位置,完全打开虹彩光阑,一边看目镜,一边调节反光镜镜面的角度(在正常情况下,一般用平面反光镜;若自然光线较弱,则可用凹面反光镜)。
然后,调节聚光器的位置(酌予升降),直至视野内得到均匀适宜的亮度。
3、低倍镜观察:使用低倍镜观察,视野较广,焦深较大,便于搜寻目标,因此宜从低倍镜开始观察。
将载玻片标本(涂面朝上)置于载物台中央(图1-9),用压片夹固定(图1-10),并将标本部位移到正中,转动粗调螺旋(图1-11),使镜头与标本的距离降到10mm左右。
然后,一边看目镜内的视野,一边调节粗调螺旋缓慢升高镜头,至视野内出现物像时,改用细调螺旋(图1-12),继续调节焦距和照明,以获得清晰的物像,并将所需部位移到视野中央,再换中、高倍镜观察(图1-13)。
图1-9 将载玻片标本置于载物台中央图1-10 用压片夹固定载玻片标本图1-11 转动粗调螺旋图1-12 转动细调螺旋图1-13 转换物镜4、中、高倍镜观察:依次用中、高倍镜观察低倍镜下锁定的部位,并随着物镜放大倍数的增加,逐步提升聚光器增强光线亮度。
找出所需目标,将其移至视野中央。
5、油镜观察:将聚光器提升至最高点,转动转换器,移开高倍镜,使高倍镜和油镜成“八”字形,在标本中央滴一小滴香柏油,把油镜镜头浸入香柏油中,微微转动细调螺旋,直至看清物像。
如果油镜上升至离开油面还未看清物像,则需重新调节。
可从侧面注视,小心地转动粗调节器将油镜重新浸在香柏油中,但不能让油镜压在标本上,更不能用力过猛,击碎玻片,损坏镜头。
6、调换标本:观察新标本片时,必须重新从第3步开始操作。
7、用后复原:观察完毕,转动粗调螺旋提升镜筒,取下载玻片,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香柏油,然后用擦镜纸蘸取少许二甲苯(香柏油可溶于二甲苯)擦去镜头上的残留油迹,再用干净的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最后用细软的绸布擦去机械部件上的灰尘和冷凝水。
降低镜筒,将物镜转成“八”字形置于载物台上。
降低聚光器,避免聚光器与物镜相碰。
使反光镜垂直于镜座,以防受损。
将显微镜放回显微镜箱中锁好,并放入指定的显微镜柜内。
第二节微生物形态观察一、仪器和材料1、显微镜、擦镜纸、香柏油或液体石蜡、二甲苯。
2、示范片:大肠杆菌(杆状)、小球菌(球状)、硫酸盐还原菌(弧形)、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颤藻、鱼腥藻或念珠藻等。
二、试验内容和操作方法1、严格按照光学显微镜操作方法,依低倍、高倍和油镜的次序观察杆状、球状、弧状和丝状的细菌示范片,用铅笔分别绘出各种细菌的形态图。
2、同法逐个观察放线菌的示范片,分别绘出其形态图。
3、同法逐个观察颤藻、鱼腥藻或念珠藻的示范片,分别绘出其形态图。
问题与思考1、使用显微镜的油镜时,为什么必须使用镜头油2、镜检标本时,为什么先用低倍镜观察,而不直接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实验二培养基的配制一、实验目的1. 学习制备培养基的基本技术。
2. 制备牛肉膏蛋白琼脂培养基。
二、实验基本原理培养基是将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用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各种营养基质。
培养基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
它具有微生物正常生活所需的各种养料和适宜的环境条件;(1)适当组分和比例的营养物质;(2)适宜的pH值;(3)合适的渗透压;(4)保持无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