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合集下载

实验1 显微镜使用及形态观察

实验1 显微镜使用及形态观察
实验1 显微镜使用及形态观察
实验一. 显微镜使用及细菌三型观察
一.目的要求
p41
学习并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 观察细菌的三种形态
二.油镜的使用基本原理
镜头简介
物镜在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中,物镜是最重要 的部件,物镜的放大倍数有10×(低倍)、 20×(中倍)、40~65×(高倍)和100×(油镜) 几种。在使用低倍、中倍、高倍物镜进行标 本观察时,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折光介质为 空气,这些物镜统称为干燥系物镜,而放大 倍为100的油镜在使用时须在玻片上滴加香柏 油,将油镜浸入到油滴中,使物镜与载玻片 之间的折光介质为油,故油镜被称为油浸系 物镜
3.显微镜用毕后的处理:
上升镜筒,取下载玻片; 擦镜纸先擦去油,再用擦镜纸蘸取擦镜
液擦残留油迹,最后再用干净的擦镜纸 擦试; 清洁其他部件; 各部分还原。
10x细菌三型观察观察
40x细菌三型观察
100x细菌三型观察
100x观察
100x大肠杆菌
100x葡萄球菌
作业p46-47
绘细菌三形图 思考题:用油镜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载玻片和镜头之间滴加香柏油有什么 作用?
无菌操作过程
实验一显微镜使用及细菌三型观察 实验二原核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及染色 实验三真核微生物形态观察 实验四 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五 培养基的使用特点和微生物接种方法 实验六 细菌的快速生化鉴定、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实验七 细菌的药敏实验、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实验八 污水中噬菌体的分离与效价测定 实验九 质粒提取与电泳 实验十病毒的分离与培养 实验十一 病毒的血凝和血凝抑制 实验十二 ELISA
结语
谢谢大家!
三.操作步骤
1.显微镜使用的一般规则: 焦距:由粗调到细调 镜头:由低倍到高倍 视野:低倍寻找,高倍固定

微生物实验报告:微生物形态观察

微生物实验报告:微生物形态观察

实验一微生物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重点练习油镜的使用;2.认识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基本形态特征和特殊结构;3.练习手绘微生物图片。

二、实验原理1.细菌基本形态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3种: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分别称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球菌根据细胞分裂后排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杆菌分为单杆菌、双杆菌、链杆菌等,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

螺旋菌分为弧菌和螺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形态的细菌。

2.细菌特殊结构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等。

荚膜是某些细菌向细胞壁表面分泌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具有抗干燥、抗吞噬和附着作用。

鞭毛是某些细菌表面着生的1至数根由细胞内伸出的细长、波曲的丝状体,具有运动功能,在菌体上的着生位置、数目因菌种而异。

菌毛(又称纤毛)是在细菌体表的比鞭毛更细、更短、直硬,且数量较多的丝状体,与细菌吸附或性结合有关。

芽孢又称内生孢子,是某些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在菌体内部产生的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休眠体,具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药物和抗静水压等特性。

3.真菌的结构特征菌丝是构成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一种管状细丝。

可伸长并产生许多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叫菌丝体。

根据菌丝中是否存在隔膜可分为无隔膜菌丝和有隔膜菌丝。

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更有效地摄取营养满足生长发育地需要,许多真菌的菌丝可以分化成一些特殊的形态,这些特化的形态称为菌丝变态。

比如吸器、假根、子实体。

4.放线菌的结构特征放线菌的形态比细菌复杂些,但仍属于单细胞生物。

链霉菌是典型的放线菌,其细胞呈丝状分枝,菌丝直径很小,在营养生长阶段,菌丝内无隔,故一般呈多核的细胞状态。

当其孢子落在固体基质表面并发芽后,就不断伸长、分支并以放射状向基质表面和内层扩展,形成大量色浅、较细的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基内菌丝,同时在其上又不断向空间方向分化出颜色较深、直径较粗的分枝菌丝,这就是气生菌丝。

微生物学实验一 微生物制片及形态观察

微生物学实验一  微生物制片及形态观察

实验一微生物制片及形态观察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显微技术是微生物检验技术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显微镜的种类很多,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

1. 结构光学显微镜是由光学放大系统和机械装置两部分组成。

光学系统一般包括目镜、物镜、聚光器、光源等;机械系统一般包括镜筒、物镜转换器、镜台、镜臂和底座等(图1-1)。

图1-1 光学显微镜结构图标本的放大主要由物镜完成,物镜放大倍数越大,它的焦距越短。

焦距越小,物镜的透镜和玻片间距离(工作距离)也小。

油镜的工作距离很短,使用时需格外注意。

目镜只起放大作用,不能提高分辨率,标准目镜的放大倍数是十倍。

聚光镜能使光线照射标本后进入物镜,形成一个大角度的锥形光柱,因而对提高物镜分辨率是很重要的。

聚光镜可以上下移动,以调节光的明暗,可变光栏可以调节入射光束的大小。

显微镜用光源,自然光和灯光都可以,以灯光较好,因光色和强度都容易控制。

一般的显微镜可用普通的灯光,质量高的显微镜要用显微镜灯,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

有些需要很强照明,如暗视野照明、摄影等,常常使用卤素灯作为光源。

2. 原理显微镜的放大效能(分辨率)是由所用光波长短和物镜数值口径决定,缩短使用的光波波长或增加数值口径可以提高分辨率,可见光的光波幅度比较窄,紫外光波长短可以提高分辨率,但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

所以利用减小光波长来提高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是有限的,提高数值口径是提高分辨率的理想措施。

要增加数值口径,可以提高介质折射率,当空气为介质时折射率为1,而香柏油的折射率为1.51,和载片玻璃的折射率(1.52)相近,这样光线可以不发生折射而直接通过载片、香柏油进入物镜,从而提高分辨率。

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而物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分辨率越高。

3. 使用方法1)低倍镜观察先将低倍物镜的位置固定好,然后放置标本片,转动反光镜,调好光线,将物镜提高,向下调至看到标本,再用细调对准焦距进行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 态的观察
contents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 • 实验总结
01 实验目的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操作
包括调整焦距、照明调节、移动载玻片等。
了解显微镜的保养和清洁
定期清洁显微镜,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熟悉不同倍率下的观察效果
04
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根据形态和运动方式可分为鞭毛虫、变形虫、 纤毛虫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分解有机物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起到分解有机物的作用,将动 植物残体和排泄物等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如二氧化碳和水,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
促进植物生长
一些微生物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如根瘤 菌能够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为植物提供氮 素营养;菌根真菌能够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 ,为植物提供磷素营养等。
03 实验步骤
显微镜的准备
01
02
03
清洁显微镜
使用柔软的湿布擦拭显微 镜的表面,确保显微镜干 净无尘。
检查显微镜部件
确保显微镜的目镜、物镜、 载物台等部件完好无损, 没有损坏或松动。
调整光源
打开显微镜的光源,确保 光源亮度适中,没有闪烁。
样本的制备
选择样本
选择要观察的微生物样本,如细菌、藻类、原生 动物等。
详细地观察。
观察和记录微生物形态
观察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注意记录不同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并 绘制简单的显微镜图像或使用相机拍摄记录。
分析结果
根据观察记录,分析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 并得出实验结论。
整理器材
实验结束后,清洁并整理好显微镜和相关器材,以便 下次使用。

1.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1.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及微生物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与功能,学习与掌握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方法。

2、观察根霉、毛霉、草履虫等真核微生物的个体形态,学会绘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图。

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镜座、镜筒、转换器、载物台、移动尺、粗动螺旋、微动螺旋等。

2、光学部分:目镜、物镜、聚光器、内置光源或反光镜、光圈等。

三、显微镜的性能1、数值孔径:也叫做镜口率(或开口率),简写为N.A,数值孔径是物镜和聚光器的主要参数,也是判断它们性能的最重要指标。

NA=n·sinα/2,n—物镜与标本之间的介质析射率;α—物镜的镜口角2、分辨率:D可用下式表示:D=0.61·λ/NA,可通过减低波长、增大折射率、增大镜口角来提高分辨率。

物镜分辨力的高低与物象的清晰度密切相关,目镜没有这种性能。

3、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之积。

四、显微镜的操作及微生物形态观察1、显微镜的拿取: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平稳拿取。

2、对光:转换器上的槽孔与弹簧片吻合即表示物镜正对通光孔。

3、视野亮度的调节:调光旋钮(或反光镜的平面与凹面)、聚光镜、光圈。

4、低倍镜观察:低倍镜视野较大,易于发现目标。

在载物台上放置装片,用压片装置固定,调节移动尺,使被观察的标本处在物镜正下方,从侧面观察,上升载物台,使物镜接近装片,用目镜观察并同时下降载物台,直至物像出现,再用细调节旋钮使物像清晰为止。

用推动器移动标本片,找到合适的目的像并将它移到视野中央进行观察。

5、高倍镜观察换上高倍镜后从目镜观察,调节光照,使亮度适中,缓慢调节细调节旋钮调至物像清晰为止,找到需观察的部位,并移至视野中央进行观察。

6、将各部分还原,物镜头不与通光孔相对,而是成八字形,将载物台下降至最低,降下聚光器,将内置光源调至最低亮度后关灯或将反光镜与聚光器垂直。

最后用柔软纱布清洁载物台等机械部分,然后将显微镜放回柜内或镜箱中。

实验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个体形态的观察

实验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个体形态的观察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个体形态的观察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及成像原理。

2)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保养方法。

二、显微镜的构造(一)机械裝置部分:1)镜座:是显微镜的支架,由底座和镜臂组成。

2)载物台:又称镜台,用于安放载玻片,其上安有玻片夹和玻片移动器,调节移动器上的螺旋可使载玻片前后左右移动。

镜台中央有一孔,称通光孔,可使反光镜上的光反射到物镜中来。

3)镜筒:其上端连接目镜,下端连接转换器。

4)转换器:其上安装三个物镜,镜检时旋转转换器即可换物镜头。

注意转换物镜时。

必须用手按住园盘旋转,勿用手指直接推动物镜,以免使物镜与转换器之间的螺纹松脱而损坏显微镜。

5)调焦裝置:包括粗细调焦旋钮,是调节镜筒上下移动的裝置。

(二)光学系统部分:1)物镜:又称为镜头。

有三个物镜头,二个干燥系物镜,一个油系物镜。

物镜上标有主要参数,其含意是:例如:上排100/1.25是放大倍数为100,数值口径为1.25,下排160/0.17是指镜筒长为160毫米,盖玻片的厚度小于0.17毫米。

它是显微镜的最重要的部分。

普通显微镜接物镜的工作原理2)目镜:供眼睛观察物像用的,它将物镜放大的物像再放大,配有三个目镜,其上标有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3)聚光器:起聚集光线的作用,它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最适光度。

其下方安装有可变光圈,用以调节光的强度。

4)反光镜:安装在镜座上。

它是一个有平凹两个面的双面镜。

其作用是采集外来光线,并且送入聚光器,一般采集自然光时用平面镜,采集人工光源时用凹面镜。

三、实验材料和器材双目显微镜、二甲苯、苯酚、擦镜纸、固定片等四、实验操作步骤(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取出显微镜时,应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轻拿轻放,切忌碰撞和猛震。

显微镜应放在离桌边60毫米左右的位置。

再将登子的高低调节好,不得将显微镜倾斜。

2.采光:将低倍镜与镜筒调节成一条直线,用双眼向下看,同时调节反光镜寻找光源。

显微镜的使用和微生物的形态观察

显微镜的使用和微生物的形态观察
显微镜的使用 及微生物的形态观察
实验内容
1、显微镜的使用 2、微生物的形态观察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由一组光学放大系统、调 节系统及机械支持系统组成。
1、机械系统部件:镜座、 载物台、物镜转换器、镜 筒和调节器等。
2、光学放大系统部件:反 光镜、聚光器、物镜和目 镜等。
显微镜的使用
用显微镜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微生 物,但大多数微生物用高倍镜也看 不清,需要用油镜(100×)观察。 用油镜观察时,镜头必须浸入香柏 油里 。
杆状细菌代表1-大肠杆菌
螺旋菌的典型代表-钩端螺旋体
细菌的特殊结构-鞭 毛
微生物第二大类-放线菌
❖ 放线菌菌丝
放线菌轮生菌丝
螺 旋菌丝
放线菌菌丝及孢子丝
微生物的第三大类:霉菌 霉菌菌丝的典型结构-1.无隔菌丝和
有隔菌丝
霉菌菌丝的典型结构-2。根霉的假根 及孢子囊孢子
霉菌菌丝的典型结构3.青霉的青霉穗
菌落形态
菌落是由某一微生物的单个细胞或 孢子在培养基表面繁殖后形成的肉眼 可见的集落。
菌落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体细胞 形态结构在群体上的反映。
菌落形态特征
从菌落的大小、气味、颜色、表 面有无光泽,是否透明、干燥程度、 粘稠度、菌落隆起情况、边缘是否 整齐等角度描述四大类型菌群的菌 落形态特征
观察要求
霉菌菌丝的典型结构3.曲霉的足细胞
足细胞
分生孢子
霉菌菌丝的典型结构4. 毛霉的孢子
微生物的第四大类:酵母菌
假丝
❖ 酿酒 酵母
实验要求
❖ 每位同学必须观察的涂片为: 细菌三型涂片、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
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金黄色球菌、放线菌、 酿酒酵母、青霉、曲霉、匍枝根霉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微生物观察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微生物观察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微生物观察第一节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学习并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重点是油镜的使用技术和维护知识。

3、在油镜下观察微生物的几种基本形态。

二、基本原理(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由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两部分组成(图1-1)。

1、机械系统机械系统包括镜座、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调节器等。

(1)镜座:它是显微镜的基座,可使显微镜平稳地放置在平台上。

(2)镜臂:用以支持镜筒,也是移动显微镜时手握的部位。

(3)镜筒:它是连接接目镜(简称目镜)和接物镜(简称物镜)的金属圆筒。

镜筒上端插入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接。

镜筒长度一般固定,通常是160mm。

有些显微镜的镜筒长度可以调节。

(4)物镜转换器:它是一个用于安装物镜的圆盘,位于镜筒下端,其上装有3~5个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为了使用方便,物镜一般按由低倍到高倍的顺序安装。

转动物镜转换器可以选用合适的物镜。

转换物镜时,必须用手旋转圆盘,切勿用手推动物镜,以免松脱物镜而招致损坏。

(5)载物台:载物台又称镜台,是放置标本的地方,呈方形或圆形。

载物台上装有压片夹,可以固定被检标本;有标本移动器,转动螺旋可以使标本前后和左右移动。

有些标本移动器上刻有标尺,可指示标本的位置,便于重复观察。

(6)调节器:调节器又称调焦装置,由粗调螺旋和细调螺旋组成,用于调节物镜与标本间的距离,使物像更清晰。

粗调螺旋转动一圈可使镜筒升降约10mm,细调螺旋转动一圈可使镜筒升降约0.1mm。

图1-1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1. 镜座2. 镜臂3. 镜筒4. 转换器5. 载物台6. 压片夹7. 标本移动器8. 粗调螺旋9. 细调螺旋10. 目镜11. 物镜12. 虹彩光阑(光圈) 13. 聚光器 14. 反光镜2、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目镜、物镜、聚光器、反光镜等。

(1)目镜:它的功能是把物镜放大的物像再次放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大倍数
160 / 0.17 ↓↓
镜筒长 盖玻片厚度
数值孔径: N.A. = n﹒s i n α/ 2 n — 玻片和物镜之间的折射率。 α— 光线最大射入角。
分辨率(最大可分辨距离)=λ/ N.A.
λ—波长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使用及微 生物形态观察
2. 显微镜的使用 低倍镜的使用
(1)双手取出显微镜置于实验台上,接上电源,打开开 关,调节合适光量。
AB CD 油镜加镜油的原理
“油镜”。
微生物实验实1- 验一空显气微镜2使- 用玻 及微片 3-油镜透镜 4-镜油
生物形态观察
(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移至正下方。调节两目镜镜 筒间的距离。
(3)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夹住,移动观察对象于圆孔 正中。
(4)侧视物镜,转动粗调将载物台上移,至载玻片距物 镜头约5mm时停止。
(5)双眼向目镜里观察,同时旋转粗调节器使载物台缓 慢下移,若标本显出但不清晰,可用细调节器调至清晰。若 粗调旋转太快,超过焦点没有看到标本,则必须重复(4)、 (5)步骤。不能在眼睛观察目镜的同时旋转粗调,以防物镜与 载玻片相碰撞,造成损坏。
(1)压滴法制作标本片 用滴管取活性污泥混合液一小滴,放在
载玻片中央。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混合 液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使其盖在混 合液上。片内不能有气泡。 (2)观察活性污泥中生物相
先用低倍镜观察活性污泥中菌胶团、原 生动物、后生动物。画出所观察到的生物形 态图。标明名称、放大倍数和微生物的大小。
二. 实验器材 1. 光学显微镜 2. 示范片:颤藻、曲霉、青霉、酵母菌、 放线菌。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使用及微 生物形态观察
三. 实验内容 (一)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1. 构造
机械部分: 镜筒(双筒,两筒间距离可调,上装有目镜) 转换器(3孔,装有物镜) 载物台(中央圆孔、弹簧夹、移动器) 调节器(粗调、细调) 镜臂(支撑作用) 镜座(上有光源,亮度可调)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使用及微 生物形态观察
(二)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1. 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颤藻、 曲霉、青霉、酵母菌、放线菌、 星藻示范片。
2. 画出微生物形态图,并标明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0 ╳ 10
颤藻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使用及微 生物形态观察
实验二 活性污泥生物相的观察
一. 目的
1.学习测量微生物大小。 2.学习用压滴法制作标本片。 3. 观察几种原、后生动物,菌胶团及藻类个体形态。
二. 实验器材
1. 活性污泥混合液。 2. 单胞藻、新月藻、草履虫等示范片。 3.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 4. 目测微尺、物测微尺 实验内容
1.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1) 标定目镜测微尺
装在目镜上的目测微尺中央刻有等分为100格
或更多格的标尺,使用前要用物测微尺标定。物测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使用及微 生物形态观察
高倍镜的使用
在用低倍镜找到观察目标后,若需要进一步放大观察, 将其移到视野中央。用转换器将高倍镜移到镜筒下方,将光 量调大一点。若标本不清晰,用细调上下转动使之清晰。 (此时不再动粗调)
3.显微镜的维护
(1)将载物台降至最低,取下标本片。 (2)将光量调至最小,关上电源。 (3)用镜头纸先檫目镜、物镜,再擦显微镜其它部分。 (4)将显微镜放入镜箱,还原。
光学部分:目镜(10×、16×) 物镜(低倍镜10×、高倍镜40×、油镜100×) 聚光器(内有光圈调节) 光源(光量可调)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使用及微 生物形态观察
显微镜放大倍数 = 目镜放大倍数 × 物镜放大倍数
物镜上的标识:
1 .25 (0.65、0.25) ↓
数值孔径
100(40、10) ↓
倍数和微生物的大小。 。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使用及微 生物形态观察
实验三 微生物的染色 一. 目的
1. 学习微生物的染色技术,掌握微生物的 单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
2. 学习油镜的操作。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使用及微 生物形态观察
二.染色原理和油镜的工作原理
1.油镜工作原理
油镜的放大倍数最大(100),故镜头焦距短,直
径小,但所需光照强度却最大。从标本片透过的光线是
从玻片进入空 气,再进入镜头。由于玻璃和空气的介
质密度不同,有些光会
因折射或反射而 不能进入
D' C' 3 B' A'
镜头。物象就显 现不清。
1
为了不使通过的 光线有
2
所损失,须在油镜与玻片
1
之间加入折射率和玻璃
(n=1.52)相仿的香柏油 (n=1.515)。故而称之为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使用及微 生物形态观察
3. 观察几种藻类的个体形态
观察几种藻类的个体形态,画出生物形态图, 标明名称、放大倍数。
四.实验结果 1.低、高倍镜下目测微尺每格的长度。 2.画出2~3种污泥中所观察到的生物形态图。标
明名称、放大倍数和微生物的大小。 3.画出两种藻类生物形态图,标明名称、放大
微尺中央刻有1mm长的标尺,等分为100格,10μm
/格。将物测微尺的刻度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低
倍镜找出物测微尺的刻度,移动物测微尺使其第一
条线与目测微尺的第一条线重合,顺着刻度线找出
另一条重合线。算出低倍镜下目测微尺每格的长度。
换高倍镜用同样方法标定出高倍镜下目测微尺每格
的长度。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使用及微 生物形态观察
微生物实验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实验二 活性污泥生物相及藻类形态观察 实验三 微生物的染色 实验四 微生物细胞数的计数 实验五活性污泥不同微生物种群的分离培养
与鉴别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一. 目的 1. 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学习显微 镜的使用方法和保养。(高、低倍镜的使用) 2. 观察蓝细菌、霉菌、酵母菌、放线菌的 个体形态,学会生物图的绘制。



镜台测微尺及其中央部分的放大



正 目



目镜测微尺
微 尺
(2) 微生物大小的测量
将物测微尺取下,换上标本片,选择适当物 镜测量微生物的长度和宽度占目测微尺的格数,再 按目测微尺1格的长度算出微生物的长度和宽度。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使用及微 生物形态观察
2.压滴法观察活性污泥中生物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