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 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动物基本组织的观察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动物基本组织的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动物基本组织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一般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2.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生物量级及系统过程4.细胞学术与动物基本组织二、实验原理光学显微镜一般由载物台、聚光照明系统、物镜,目镜和调焦机构组成。

载物台用于承放被观察的物体。

利用调焦旋钮可以驱动调焦机构,使载物台作粗调和微调的升降运动,使被观察物体调焦清晰成象。

它的上层可以在水平面内沿作精密移动和转动,一般都把被观察的部位调放到视场中心。

聚光照明系统由灯源和聚光镜构成,聚光镜的功能是使更多的光能集中到被观察的部位。

照明灯的光谱特性必须与显微镜的接收器的工作波段相适应。

物镜位于被观察物体附近,是实现第一级放大的镜头。

在物镜转换器上同时装着几个不同放大倍率的物镜,转动转换器就可让不同倍率的物镜进入工作光路,物镜的放大倍率通常为5~100倍。

物镜是显微镜中对成象质量优劣起决定性作用的光学元件,一般变倍比为6.3:1,变倍范围0.8X-5X。

常用的有能对两种颜色的光线校正色差的消色差物镜;质量更高的还有能对三种色光校正色差的复消色差物镜;能保证物镜的整个像面为平面,以提高视场边缘成像质量的平像场物镜。

高倍物镜中多采用浸液物镜,即在物镜的下表面和标本片的上表面之间填充折射率为1.5左右的液体,它能显著的提高显微观察的分辨率。

目镜是位于人眼附近实现第二级放大的镜头,镜放大倍率通常为5~20倍。

按照所能看到的视场大小,目镜可分为视场较小的普通目镜,和视场较大的大视场目镜(或称广角目镜)两类。

载物台和物镜两者必须能沿物镜光轴方向作相对运动以实现调焦,获得清晰的图像。

用高倍物镜工作时,容许的调焦范围往往小于微米,所以显微镜必须具备极为精密的微动调焦机构。

显微镜放大倍率的极限即有效放大倍率,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指能被显微镜清晰区分的两个物点的最小间距。

分辨率和放大倍率是两个不同的但又互有联系的概念。

当选用的物镜数值孔径不够大,即分辨率不够高时,显微镜不能分清物体的微细结构,此时即使过度地增大放大倍率,得到的也只能是一个轮廓虽大但细节不清的图像,称为无效放大倍率。

医学显微技术实验报告(3篇)

医学显微技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医学显微技术实验二、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三、实验目的1. 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操作和保养方法。

2. 学习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形态和功能。

3. 通过实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四、实验原理显微镜是一种放大仪器,可以观察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物体。

通过观察细胞结构,可以了解细胞的基本形态和功能,为后续的医学研究提供基础。

五、主要仪器与试剂1. 仪器:光学显微镜、载物台、显微镜支架、目镜、物镜、镜筒、光源、载玻片、盖玻片、滤纸、镊子等。

2. 试剂:盐酸酒精、苏木精染液、伊红染液、蒸馏水、生理盐水、磷酸盐缓冲液等。

六、实验步骤1. 显微镜的基本操作:熟悉显微镜的各个部件,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细胞染色:将待观察的细胞制成玻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

3. 显微镜观察:将染色后的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调整光源和物镜,观察细胞结构。

4. 细胞结构观察:观察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等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5. 实验数据整理:将观察结果进行整理,填写实验报告。

七、注意事项1. 操作显微镜时,注意手部清洁,避免污染显微镜。

2. 调整光源和物镜时,避免过度用力,以免损坏显微镜。

3. 观察细胞结构时,保持稳定的心态,仔细观察,避免主观臆断。

4. 实验过程中,注意记录观察结果,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八、实验结果1. 细胞核:呈蓝色,位于细胞中央,具有核仁。

2. 细胞质:呈红色,细胞核周围区域。

3. 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分布不均。

九、讨论本次实验通过观察细胞结构,了解了细胞的基本形态和功能。

显微镜在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观察细胞在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变化,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部分细胞器分布不均,可能与细胞功能有关。

此外,实验过程中,注意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十、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操作和保养方法,了解了细胞的基本形态和功能。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的革兰氏染色一、实验目的和内容(一)实验目的1. 复习显微镜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了解油浸系物镜的基本原理,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

2. 初步掌握细菌涂片方法及革兰氏染色的步骤(二)实验内容1.学习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2.制作细菌染色装片。

3.进行革兰氏染色法操作。

4.用油镜观察大肠杆菌和苏云金杆菌染色装片。

二、实验原理(一)油镜的基本原理普通光学显微镜包括低倍物镜、高倍物镜和油镜3种物镜。

油镜是一种高倍放大的物镜,一般都刻有放大倍数,如95×、100×等。

油镜头上常刻有OI(Oil,Immersion)或HI(Homogeneous immersion)字样,有的还刻有一圈红线或黑线标记,而且油镜的镜身较高倍镜和低倍镜为长。

在低倍物镜、高倍物镜和油镜3种物镜中,油镜的放大倍数和数值孔径(numberal aperture)最大,而工作距离最短(图3-1)。

图1-1 显微镜物镜参数图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指显微镜能分辨出物体两点间最小距离(D)的能力。

D值愈小表明分辨率愈高。

D值与光线的波长(λ)成正比,与物镜的数值孔径(NA)成反比.从上式可看出,缩短光波长和增大数值孔径都可提高分辨率。

数值孔径指光线投射到物镜上的最大角度(称镜口角,α)的一半正弦与介质折射率(n)的乘积。

影响数值孔径大小的因数,一是镜口角,二是介质的折射率。

当镜与装片之间的介质为空气时,由于空气(n=1.0)与玻璃(n=1.52)的折射率不同,光线会发生折射,不仅使进入物镜的光线减少,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而且会减少镜口角。

当以香柏油(n=1.515)为介质时,由于它的折射率与玻璃相近,光线经过载玻片后可直接通过香柏油进入物镜而不发生折射,不仅增加了视野的照明废,更重要的是通过增加数值孔径提高分辨率,因而可以使物像明亮清晰。

(二)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Christain Gram创立的,是细菌学中最重要的鉴别染色法,其原理是利用细菌的细胞壁组成成分和结构的不同。

最新实验1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

最新实验1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

最新实验1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熟悉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

2.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调节技巧。

3. 观察并记录细胞样本的形态特征。

实验原理:显微镜通过透射光照射样品,利用光学原理放大样品的图像,使观察者能够看到微小结构。

它主要由物镜、目镜、载物台、细准焦螺旋和粗准焦螺旋等部分组成。

实验材料:1. 光学显微镜一台。

2. 细胞玻片标本若干。

3. 吸水纸。

4. 显微镜清洁工具。

实验步骤:1. 将显微镜放置在稳固平坦的台面上,调整座椅高度,确保眼睛与目镜距离适宜。

2. 使用低倍镜对光,调节反光镜,使光线均匀照射到载物台上。

3. 将细胞玻片标本放置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

4.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避免物镜直接接触到玻片。

5. 缓慢上升镜筒,同时通过目镜观察,直至基本看清样本。

6. 微调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

7. 观察并记录细胞的形态、大小、排列等特征。

8. 更换不同倍率的物镜,观察细胞的细微结构。

9. 实验结束后,使用吸水纸清洁物镜和目镜,保持显微镜的清洁。

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成功观察到了不同细胞样本的形态特征。

在低倍镜下,细胞排列紧密,形态各异;在高倍镜下,细胞内部结构如细胞核、线粒体等清晰可见。

实验记录了详细的观察数据和图像。

实验结论:显微镜是观察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并能够对细胞样本进行初步的观察和分析。

显微镜的使用对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

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

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引言:显微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观察微观世界中的细小物体。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调节技巧以及观察样本的准备。

实验一:显微镜的组装与调节首先,我们需要将显微镜正确地组装起来。

将显微镜放在平坦的工作台上,确保其底座稳固。

接下来,将目镜轻轻插入显微镜的上部,确保其安装牢固。

然后,将物镜转轮上的物镜逐一插入,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坏显微镜。

完成组装后,我们需要调节显微镜以获得清晰的观察图像。

首先,将镜头调至最低位置,然后通过旋转粗调节轮将物镜与待观察物体适当距离。

接下来,通过旋转精调节轮,慢慢调整焦距,直到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如果图像模糊,可以尝试微调焦距直到获得清晰的观察结果。

实验二:准备样本与观察在进行显微镜观察之前,我们需要准备样本。

首先,选择一个透明的载玻片,并在其上滴上一滴待观察物体的溶液。

然后,将另一个载玻片平放在溶液上,使其与第一个载玻片紧密贴合。

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待观察物体封装在载玻片之间,以便于显微镜观察。

完成样本准备后,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样本台上。

通过旋转样本台,将待观察物体移至光路中心。

然后,通过调节焦距,逐渐将图像调至清晰。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尝试调整物镜的倍数以获得更加详细的图像。

实验三:显微镜的维护与保养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仪器,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在使用完显微镜后,应当用干净的布或纸巾轻轻擦拭镜头和目镜,以去除残留的样本和污渍。

同时,应当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刮伤镜片。

另外,显微镜的存放也需要注意。

应当将显微镜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在存放时,可以使用专用的防尘罩或盖子,以防止灰尘或其他污染物进入显微镜。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调节技巧,以及样本的准备和观察过程。

显微镜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微观世界中的细小物体,对于科学研究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显微镜观察实验报告

显微镜观察实验报告

显微镜观察实验报告显微镜观察实验报告引言: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工具,它可以使我们看到微观世界中的细小结构和微生物。

通过显微镜的使用,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生物、化学和物理等领域的知识。

本实验旨在通过显微镜的观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结构和微生物的特征。

实验一:细胞结构的观察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

首先,我们准备了一片植物叶片的切片和一片动物组织的切片。

将切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滴上一滴透明的显微镜溶液,然后用另一片载玻片轻轻压在上面,使切片变平。

接下来,我们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和光源,逐渐放大样本。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镜头,我们可以看到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结构。

细胞壁是由纤维素构成的坚硬外壳,细胞膜是一个半透明的薄膜,保护和包裹着细胞质。

在细胞质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细胞器,如叶绿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

这些细胞器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只有细胞膜包裹着细胞质。

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也有许多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体等。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这些细胞器的形态和位置。

实验二:微生物的观察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了一些常见的微生物,如细菌和酵母菌。

首先,我们准备了一些培养皿,分别放入含有细菌和酵母菌的培养基。

然后,将培养皿放入恒温箱中,让微生物进行繁殖和生长。

当微生物繁殖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取出一小部分培养基,滴在显微镜载玻片上。

然后,将载玻片放入显微镜中,调节焦距和光源,开始观察微生物。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我们可以看到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的微生物,形状各异,有的呈棒状,有的呈球状。

细菌的细胞壁较为坚硬,有些细菌还具有鞭毛或纤毛,用于运动。

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的真菌,呈圆形或椭圆形。

它们的细胞壁较为柔软,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细胞核。

结论:通过显微镜的观察,我们深入了解了细胞结构和微生物的特征。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构成了生物体的组织和器官。

生物实验报告 练习使用显微镜

生物实验报告 练习使用显微镜

实验一实验名称: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并看到清晰的图象。

实验材料用具:显微镜、e字玻片(写有上字的玻片)、擦镜纸、纱布实验原理:实验装置简图:实验方法和步骤:一、取镜和安放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

二、对光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

三、观察5.把玻片标本用压片夹压住,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6.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实验记录: 1.安放2对光3放片4对焦5观察实验问题误差:1、材料对准通光孔,用压片夹将玻片压好。

2、下降镜筒时,不要注视目镜,一定要注视物镜,以免损坏玻片标本和物镜镜头。

3、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实验联想和构思:能否用放大镜代替目镜和物镜?实验二实验名称: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实验目的: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理解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实验材料器具:显微镜、上皮组织玻片、肌肉组织玻片、结缔组织玻片、神经组织玻片。

实验原理:人体有四大组织。

实验装置简图:实验步骤:1.根据教师提供的玻片,逐个在显微镜低倍镜下认真观察,注意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细胞间的联系特点。

2.根据观察,同组间的同学互相讨论,认真填写表格。

实验记录:实验问题误差及实验结论:1.上皮组织一般都分布在人体的什么位置?2.上皮组织有什么主要的功能?3.神经组织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那么构成神经组织的细胞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与这种功能相适合?实验联想: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给组织下定义。

实验三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实验目的: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理解红细胞和白细胞。

实验1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

实验1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1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一、实验名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二、实验目的:1、掌握显微镜的构造,熟练使用显微镜进行试验观察。

2、能够分析显微镜常见故障的原因,并作适当处理。

三、实验内容:1、利用高、低倍显微镜观察一些永久装片。

2、将所观察到的镜像绘制成图片。

三、实验器材:显微镜、装片或切片等。

四、实验原理:1、显微镜的用途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放大仪器,是研究生物学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要研究许多细微的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2、显微镜的构造光学显微镜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遮光器和光源等。

3、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光学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两由大部分组成。

由目镜和物镜组成成像系统,由反光镜和旋转光样构成照明系统。

五、实验步骤:1、低倍镜的使用(1)取镜和放置: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轻轻地放在实验桌上略偏左、离实验桌边缘5cm为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镜端与孔保持2厘米距离)。

转动遮光器,使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用手转动反光镜对向光源。

直到目镜里看到白亮的视野。

(3)放置玻片标本:把要观察的装片放在载物台上,有标本的一面向上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然后用压片夹压住。

(4)调节焦距:下降镜筒,侧目注视物镜头,用手旋转粗准焦螺旋直到物镜头接近装片为止。

上升镜筒,左眼注视目镜内,用手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从目镜内看清物像为止。

再轻微来回转动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2、高倍镜的使用(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像调节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 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
班级:10生科二班/星期三上午第二大节课/第二小组
姓名:杨袁予童组员:杨方、朱树生
实验时间2113年 3月 6 日
一、实验名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目的:
1、掌握显微镜的构造,熟练使用显微镜进行试验观察。

2、能够分析显微镜常见故障的原因,并作适当处理。

三、实验内容:
1、利用高、低倍显微镜和油镜观察一些永久装片。

2、将所观察到的镜像绘制成图片。

三、实验器材:
显微镜、装片或切片等。

四、实验原理:
1、显微镜的用途
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放大仪器,是研究生物学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要研究许多细微的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2、显微镜的构造
光学显微镜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遮光器和光源等。

3、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光学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两由大部分组成。

由目镜和物镜组成成像系统,由反光镜和旋转光样构成照明系统。

五、实验步骤:
1、低倍镜的使用
(1)取镜和放置: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轻轻地放在实验桌上略偏左、离实验桌边缘5cm为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镜端与孔保持2厘米距离)。

转动遮光器,使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用手转动反光镜对向光源。

直到目镜里看到白亮的视野。

(3)放置玻片标本:把要观察的装片放在载物台上,有标本的一面向上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然后用压片夹压住。

(4)调节焦距:下降镜筒,侧目注视物镜头,用手旋转粗准焦螺旋直到物镜头接近装片为止。

上升镜筒,左眼注视目镜内,用手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从目镜内看清物像为止。

再轻微来回转动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2、高倍镜的使用
(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像调节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

调节细准焦螺旋。

如果视野的亮度不合适,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调节。

五、实验分析
1、使用显微镜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从旁边注视物镜
2、在显微镜下看到写在透明玻片上的“F“字看到的像是什么字
3、玻片标本移动方向跟像移动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
六、教师评语签名成绩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