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 显微镜使用及形态观察
实验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观察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
2.学习并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3.利用油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和构造。
二、实验原理微生物学研究用的普通光学显微镜通常有低倍物镜(16mm,10×)高倍物镜(4mm,40-45×)和油镜(1.8mm,95-100×)三种。
油镜常标有黑圈或红圈(或白圈),它是三者中放大倍数最大的。
使用油镜时,油镜与其他物镜的不同是载玻片与接物镜之间,不是隔一层空气,而是隔一层油质,称为油浸系。
这种油常选用香柏油,因香柏油的折射率n=1.52,与玻璃基本相同。
当光线通过载玻片后,可直接通过香柏油进入物镜而不发生折射。
如果玻片与物镜之间的介质为空气,则称为干燥系;当光线通过玻片后,受到折射发生散射现象,进入物镜的光线显然减少,这样视野的照明度就减低了(图Ⅰ-1)。
图Ⅰ-1油镜的原理图Ⅰ-2 镜口角利用油镜不但能增加照明度;更主要的是能增加数值口径。
因为显微镜的放大效能由其数值孔径决定的。
所谓数值孔径,即光线投射到物镜上的最大角度(称镜口角)的一半正弦,乘上玻片与物镜间介质折射率所得的乘积,可用下列公式表示:NA=nsinθ数值孔径的大小又是衡量一台显微镜分辨力强弱的依据;分辨力是指显微镜能辨别物体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可分辨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λ/2NA=λ/2nsinθ式中λ:所用光源波长;θ:为物镜镜口角的半数,取决于物镜的直径和工作距离。
n:玻片与物镜间介质的折射率,空气(n=1.0)、水(n=1.33)、香柏油(n=1.52)、玻璃(n=1.52)等。
nSinθ:数值孔径(NA),是决定物镜性能的最重要指标。
由上述可知若n值和α角越大则NA越大或光波波长越短,则显微镜的分辨力越大(图Ⅰ-2)。
三、实验器材1.仪器:显微镜。
2.材料:标本片(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八叠球菌、炭菌杆菌的芽孢和荚膜、细菌三形涂片),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等。
实验1 显微镜使用及形态观察

实验一. 显微镜使用及细菌三型观察
一.目的要求
p41
学习并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 观察细菌的三种形态
二.油镜的使用基本原理
镜头简介
物镜在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中,物镜是最重要 的部件,物镜的放大倍数有10×(低倍)、 20×(中倍)、40~65×(高倍)和100×(油镜) 几种。在使用低倍、中倍、高倍物镜进行标 本观察时,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折光介质为 空气,这些物镜统称为干燥系物镜,而放大 倍为100的油镜在使用时须在玻片上滴加香柏 油,将油镜浸入到油滴中,使物镜与载玻片 之间的折光介质为油,故油镜被称为油浸系 物镜
3.显微镜用毕后的处理:
上升镜筒,取下载玻片; 擦镜纸先擦去油,再用擦镜纸蘸取擦镜
液擦残留油迹,最后再用干净的擦镜纸 擦试; 清洁其他部件; 各部分还原。
10x细菌三型观察观察
40x细菌三型观察
100x细菌三型观察
100x观察
100x大肠杆菌
100x葡萄球菌
作业p46-47
绘细菌三形图 思考题:用油镜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载玻片和镜头之间滴加香柏油有什么 作用?
无菌操作过程
实验一显微镜使用及细菌三型观察 实验二原核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及染色 实验三真核微生物形态观察 实验四 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五 培养基的使用特点和微生物接种方法 实验六 细菌的快速生化鉴定、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实验七 细菌的药敏实验、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实验八 污水中噬菌体的分离与效价测定 实验九 质粒提取与电泳 实验十病毒的分离与培养 实验十一 病毒的血凝和血凝抑制 实验十二 ELISA
结语
谢谢大家!
三.操作步骤
1.显微镜使用的一般规则: 焦距:由粗调到细调 镜头:由低倍到高倍 视野:低倍寻找,高倍固定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contents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 • 实验总结
01 实验目的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操作
包括调整焦距、照明调节、移动载玻片等。
了解显微镜的保养和清洁
定期清洁显微镜,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熟悉不同倍率下的观察效果
04
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根据形态和运动方式可分为鞭毛虫、变形虫、 纤毛虫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分解有机物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起到分解有机物的作用,将动 植物残体和排泄物等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如二氧化碳和水,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
促进植物生长
一些微生物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如根瘤 菌能够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为植物提供氮 素营养;菌根真菌能够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 ,为植物提供磷素营养等。
03 实验步骤
显微镜的准备
01
02
03
清洁显微镜
使用柔软的湿布擦拭显微 镜的表面,确保显微镜干 净无尘。
检查显微镜部件
确保显微镜的目镜、物镜、 载物台等部件完好无损, 没有损坏或松动。
调整光源
打开显微镜的光源,确保 光源亮度适中,没有闪烁。
样本的制备
选择样本
选择要观察的微生物样本,如细菌、藻类、原生 动物等。
详细地观察。
观察和记录微生物形态
观察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注意记录不同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并 绘制简单的显微镜图像或使用相机拍摄记录。
分析结果
根据观察记录,分析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 并得出实验结论。
整理器材
实验结束后,清洁并整理好显微镜和相关器材,以便 下次使用。
实验一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一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引言: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对于深入了解生命的本质和进行生物学研究至关重要。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和学习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一、实验方法1.收集样本:从鲜植物叶片中切取小型组织样本,并将其放入显微片中。
2.准备显微片:在显微片上滴加一滴蒸馏水,然后放置样本在蒸馏水上。
3.制备盖片:将一个玻璃盖片轻轻放置在样本上方。
4.准备显微镜:打开普通光学显微镜,并将显微镜调整到最佳聚焦状态。
5.放置显微片:将显微片放入显微镜的样本托盘中,并将其轻轻固定。
6.观察样本:通过调节目镜的焦距和光源的亮度,观察样本并记录所见。
7.绘制图表:根据观察结果,绘制细胞形态结构图表。
二、实验结果1.观察细胞膜:通过放大镜镜头观察细胞膜,可以看到细胞膜呈现出一个薄膜状的结构。
细胞膜起着维持细胞形态和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
2.观察细胞核:通过调整镜头的焦距和光源的亮度,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细胞核在细胞质中的位置。
细胞核通常呈圆形或卵圆形,具有较深的染色质和一个明亮的核仁。
3.观察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核周围的液体,其中包含着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通过调整显微镜的焦距和光源的亮度,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细胞器。
4.观察细胞壁:在观察植物细胞时,可以通过增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来观察到细胞壁。
细胞壁是细胞外的一个多层结构,可以提供细胞的支持和保护。
三、实验讨论1.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需要适当的样本处理:使用新鲜的样本可以提供更清晰的显微观察结果,因此,在进行实验前最好收集到新鲜的细胞样本。
2.调整显微镜的焦距和光源亮度是关键:观察细胞结构需要将显微镜调整到最佳的聚焦状态,并调节光源的亮度,以确保能够看到细胞结构的细节。
3.多个角度观察样本可以提供更全面的结果:在实验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样本,以获得更全面的细胞形态结构信息。
微生物学 实验1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2 月11日 星期五 2时53 分37秒0 2:53:37 11 December 2020
•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2时53 分37秒 上午2时 53分02 :53:372 0.12.11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12/11/
2020 2:53:37 AM02:53:372020/12/11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12/11/
谢 谢 大 家 2020 2:53 AM12/11/2020 2:53 AM20.12.1120.12.11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11-Dec-2011 December 202020.12.11
值日要求:每四人一组,包括物品归位、 黑板、地面、台面等,值日结 束后经老师同意方可离开。
2020/12/11
一、实验目的
ß 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掌握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ß 学习并掌握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ß 了解并观察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可分为两部分:
高倍镜的操作
1. 转换物镜。旋动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注意: 在转换物镜时要从侧面观察,以防镜头与标本片相撞, 如果高倍镜触及标本片,应立即停止旋转,并重新用 低倍镜调焦);
2. 调焦。调节光圈,使光线亮度合适,再调节细准焦螺 旋直至目的物清晰;
3. 观察。移动推动器,找到合适的目的物,并移至视野 的中心进行观察。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2月11 日星期 五上午 2时53 分37秒0 2:53:37 20.12.1 1
实验一、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DIC显微镜下的射电子显微镜
莱卡超薄切片机
JEM-1011透射电子显微镜
内质网透射电镜图(伪彩色) 内质网透射电镜图(伪彩色)
冰冻蚀刻电镜照片
10. 扫描电子显微镜
JEOL扫描电子显微镜 JEOL扫描电子显微镜
人类血细胞SEM照片
11. 显微操作技术
2. 显微镜的调节
瞳距调节
屈光度调节
调节
粗调松紧调节旋钮
聚光镜中心调节
②10X物 10X物 镜 ①标 本
③ 孔径 光栏 ⑤ 光轴中心调节 螺钉 ④ 聚光镜升降 旋钮 ③ 视场 光栏
孔径光栏调节
N.A聚=(0.6-0.8)N.A物 = 0 6 8
孔径光栏开度与图象
100%
70%
30%
孔径光栏的运用
四. 注意事项 1.低 高倍镜的使用。 1.低、高倍镜的使用。 2.合轴调节。 2.合轴调节。 合轴调节
五. 实验结果 1.描绘一个兔肝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 1.描绘一个兔肝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 描绘一个兔肝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 2.熟练显微镜的调节。 2.熟练显微镜的调节。 熟练显微镜的调节
六. 思考题 比较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其区别。 比较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其区别。
实验一 细胞形态结构观察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一. 实验原理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构成生物机体的细胞 是多种多样的。要对细胞进行研究, 是多种多样的。要对细胞进行研究,首先要从其形态结构 人手。所以,要借助显微镜的成像及放大原理, 人手。所以,要借助显微镜的成像及放大原理,在显微镜 才能观察到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 下,才能观察到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 二.试剂与器械 普通光学显微镜,兔肝细胞玻片标本, 普通光学显微镜,兔肝细胞玻片标本,草履虫玻片标 本。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三形观察PPT课件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
01
深入学习微生物学
本次实验让我对微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未来我将深入学习微生物
学的相关知识,了解更多关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特性、分类和应用。
02
探索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我将进一步探索微生物在生态
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了解其在环境保护、生物防治等方面的应用。
分析并记录观察结果。
02
CHAPTER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物镜
将观察物象放大,同样有多种 倍率可选,如4X、10X、40X 等。
聚光镜
常有5X、 10X、40X等倍率选择。
载物台
放置和固定观察样本。
调焦旋钮
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
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显微镜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 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03
CHAPTER
细菌三形的观察
细菌的形态分类
01
02
03
球菌
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直径 一般在1μm左右。
杆菌
呈杆状或近似杆状,长度 一般在2-3μm,宽度在 0.5-1μm。
螺旋菌
呈弯曲的杆状或螺旋状, 长度一般在2-6μm,宽度 在0.3-0.6μm。
细菌的染色与观察
染色原理
利用染料与细菌细胞壁结 合,使细菌着色,以便在 显微镜下观察。
常用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抗酸染色等。
观察方法
将染色后的细菌涂布在载 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 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和染色 情况。
细菌三形的观察实例
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
杆菌
大肠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

03
实验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本次实验时间安排较为紧张,导致部分同学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实验。
建议合理安排实验时间,确保同学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对未来实验的展望与计划
拓展观察对象
了解细菌的基本形态
学习识别不同种类的细菌,了解其基 本形态特征,如球形、杆形、螺旋形 等。
通过观察不同细菌的形态,理解其在 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学习细菌的观察与识别
掌握细菌的染色和观察方法, 了解常用的染色技术和原理。
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 态、大小、排列等特征,提高 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04
革兰氏阳性菌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革兰氏阳性 菌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外观,细
胞壁厚,表面光滑。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呈杆状或球状, 细胞壁薄,表面粗糙。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呈杆状,两端钝圆, 无芽孢和鞭毛。
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呈葡萄串状排列,无 芽孢和鞭毛。
细菌形态特征的描述与分类
根据革兰氏染色结果,可以将细 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
性菌两类。
根据细菌的形状、大小、排列方 式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
种类。
不同种类的细菌具有不同的形态 特征,如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实验结论的总结与归纳
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细菌的形态特 征,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种类。
革兰氏染色是区分革兰氏阳性菌 和革兰氏阴性菌的重要方法。
了解不同种类细菌的形态特征对 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在实验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协作, 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增强了团队合作 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穿工作服,不得乱放个人物品,不得吃食物
2。未经老师同意,不要随意开启实验室的仪器设备
作业
1。使用正规实验报告纸
2。按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原理-实验 步骤-实验结果-讨论(心得)的顺序
3。上次实验报告必须在下次实验时提交 考试、成绩 将安排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报告及操作和考试各50%
实验一. 显微镜使用及细菌三型观察
一.目的要求
p41
学习并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 观察细菌的三种形态
二.油镜的使用基本原理
镜头简介Βιβλιοθήκη 物镜在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中,物镜是最重要 的部件,物镜的放大倍数有10×(低倍)、 20×(中倍)、40~65×(高倍)和100×(油镜) 几种。在使用低倍、中倍、高倍物镜进行标 本观察时,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折光介质为 空气,这些物镜统称为干燥系物镜,而放大 倍为100的油镜在使用时须在玻片上滴加香柏 油,将油镜浸入到油滴中,使物镜与载玻片 之间的折光介质为油,故油镜被称为油浸系 物镜
3.显微镜用毕后的处理:
上升镜筒,取下载玻片; 擦镜纸先擦去油,再用擦镜纸蘸取擦镜 液擦残留油迹,最后再用干净的擦镜纸 擦试; 清洁其他部件; 各部分还原。
10x细菌三型观察观察
40x细菌三型观察
100x细菌三型观察
100x观察
100x大肠杆菌
100x葡萄球菌
作业p46-47
绘细菌三形图 思考题:用油镜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载玻片和镜头之间滴加香柏油有什么 作用?
无菌操作过程
实验一显微镜使用及细菌三型观察 实验二原核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及染色 实验三真核微生物形态观察 实验四 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五 培养基的使用特点和微生物接种方法 实验六 细菌的快速生化鉴定、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实验七 细菌的药敏实验、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实验八 污水中噬菌体的分离与效价测定 实验九 质粒提取与电泳 实验十病毒的分离与培养 实验十一 病毒的血凝和血凝抑制 实验十二 ELISA
三.操作步骤
1.显微镜使用的一般规则: 焦距:由粗调到细调 镜头:由低倍到高倍 视野:低倍寻找,高倍固定
2.显微观察:
显微镜准备工作:显微镜安置;光源调节(电力 充足) 低倍镜观察:标本玻片置于载物台,用玻片夹推 进器移动. 高倍镜观察:转换至高倍镜. 油镜镜观察:不移动目标,转离高倍镜,在样品 区滴加一滴香柏油,升高镜筒,侧面观察,降 下油镜镜筒,浸油中,几乎与标本相接。微调 观察提升镜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