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有害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 概述

合集下载

环境法中的固体废物处置标准

环境法中的固体废物处置标准

环境法中的固体废物处置标准固体废物处置标准是环境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规范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过程。

本文将从固体废物的定义、分类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处置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并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质,主要包括工业废渣、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以及建筑垃圾等。

根据其来源、性质和处理方法的不同,固体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1. 工业固体废物:包括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和废气,如金属废料、废塑料、废纸张等。

2. 农业废弃物:主要由农田、养殖场和农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组成,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

3. 生活垃圾:指城市和农村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食品残渣、纸张、塑料袋等。

4. 建筑垃圾:由建筑施工和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废砖、废石材、废旧家具等。

以上是常见的固体废物分类,每种类型的固体废物都有其独特的处理方法和标准。

二、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污染:一些固体废物中含有有害物质,当这些废物被排放到土壤中,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并可能对农作物生长和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

2. 水体污染: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和废渣中的重金属等物质会直接或间接进入水体,破坏水质,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3. 空气污染:废弃物的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空气质量构成威胁,加剧大气污染问题。

4. 生态破坏:固体废物的破坏和堆积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因此,为了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制定和执行固体废物处置标准非常重要。

三、固体废物处置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固体废物处置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固体废物的处置行为,各国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规范固体废物的处理过程。

固体废物处置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固体废物分类和归类:根据固体废物的来源、性质和处理方法,将其划分为相应的类别,方便制定相应的处理标准。

固体废物的定义、种类及来源

固体废物的定义、种类及来源

固体废物的定义、种类及来源固体废物(solid waste),亦称废物,一般是指人类在生产、流通、消费以及生活等过程提取有用的组分后,被弃去的固状物质和泥浆状物质。

实际上所谓废弃物一般是指在某个系统内不可能再利用的部分物质,例如植物的枯枝败叶、动物的骨骼排泄物、人类生活中的各种垃圾、工业生产过程的排出物等。

但这些废弃物中有些属有机物,经过适当处理可作优质肥料供植物生长,工业废料经过挑选加工可成为有用之物或可重新用作原料,也就是说固体废物可以重新资源化。

(一)固体废物的产生和分类1.固体废物的产生:固体废物大部分来自人类生产活动的许多环节,其中也包括来自各种废物处理设施的排弃物,其余部分则来自人类的生活活动,主要为生活垃圾、粪便的排放,下表列出了各类发生源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多,其发生量一般约为工业固体废物的10%。

据有关资料反映,美国每年产生城市垃圾18000万吨,苏联4000万吨以上,日本3700万吨。

我国固体废物的产生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急剧增加,1982年工业固体废物与城市市政垃圾产生量为5.5亿吨,其中市政垃圾约占20%,1985年,仅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即达5.23亿吨。

近几年,我国城市垃圾量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9.6%,全国300多个城市每年产生垃圾5183万吨。

2.固体废物的分类:固体废物有多种分类法,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其危害状况可分为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按其形状一般可分为固体的(颗粒状、粉状、块状)和泥状的(污泥)。

通常为便于管理,可按来源进行分类,可分为矿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弃物和放射性废物五类。

矿业废物来自矿物开采和矿物选洗过程;工业废物来自冶金、煤炭、电力、化工、交通、食品、轻工、石油等工业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城市垃圾主要来自市镇居民的消费、市政建设和维护、商业活动;农业废弃物主要来自农业生产和禽畜饲养;放射性废物主要来自核工业和核电的生产、核燃料循环、放射性医疗和核能应用及有关的科学研究等。

固体废物概述、分类与监测

固体废物概述、分类与监测

急性毒性
以上者。
其他毒放射性性:含有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废物,比放射性大
于浸1出×1毒0-性7C:i/按kg规者定;的含浸有出人方工法放进射行性浸元取素,的当废浸物出或液比中放有
一种射或性一大种于以露上天有水害源成限分制的浓浓度度的超1过0~表140.01倍所(示半鉴衰别期标>准60的天物) 质。者。
固体废物概述、分类和监 测
份样
根据采样方法,随机采集份样, 组成总样,并认真填写采样记
样品制备
录。
固体废物概述、分类和监

图 4.1 采样示意图
批 量
(三)份样数

小,
批量大小 /(液体m3,固体t)
最少份样数 /份

<5
5

5~10
10

50~100
15
100~500
20

500~1000
25

1000~5000
30
>5000
批量大小 /(液体m3,固体t)
<5 5~10 50~100 100~500 500~1000 1000~5000 >5000
最少份样数 /份 5 10 15 20 25 30 35
固体废物概述、分类和监 测
当把2~10个容器作为一个批量时:
最少容器数= 最少份样数/容器数
固体废物概述、分类和监 测
固体废物概述、分类和监 测
按化学性质:有机物和无机物;


按形状:固体和泥状;


按危害状况:危险废物(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
按来源:矿业、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 (包括下水道污泥)、农业和放射性固体废物 等。

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污染与控制及管理体系

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污染与控制及管理体系

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污染与控制及管理体系1、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1)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及特征(2)熟悉固体废物的分类(3)熟悉危险废物的定义、分类和鉴别1、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定义固体废物的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危险废物的定义、存储、防渗、焚烧、安全填埋:1、危险废物指: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其普遍特性表现为:毒性大、环境风险大、难于管理、不宜用普遍废物(如生活垃圾等)的通用方法进行管理和处置。

如工业废物、含汞、镉废电池、废矿物油、含汞废日光灯管等。

危险特性:感染性、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毒性(急性毒性初筛、毒性物质含量、浸出毒性)。

2、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满足的要求:少时或临时周转性危险废物宜用简单、可靠的设施进行临时贮存,其要求如下:(1)应建有堵截泄漏的裙脚、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的防渗材料建造,应设有隔离设施、报警装置和防风、防晒、防雨设施;(2)基础防渗层为粘土的,其厚度应在1.0米以上,渗透系数应不小于1.0×10-7cm/s;基础防渗层也可用厚度在2.0mm 以上的高密度聚乙烯或其它人工防渗材料组成、渗透系数不应小于1.0×10-10cm/s;3、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应满足的要求:危险废物也可以用高温消毒的原理来分解残留于废物体内的有毒成分,其要求如下:(1)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前必须进行前处理或特殊处理,以达到进炉的要求;(2)危险废物在炉内燃烧时需均匀、完全、彻底,不得有残留物质;(3)焚烧温度应达到110℃以上,烟气停留时间应在2.0秒以上,燃烧效率大于99.9%,焚烧去除率大于99.99%,焚烧残渣的热减率小于5%。

4、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它适用于不能回收利用其组分和能量的危险废物,如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就属于这种性质的废物,必须进行安全填埋,要求如下:(1)安全填埋场必须有满足要求的防渗层,不得产生二次污染,当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7cm/s,且厚度大于5米时,可直接采用天然粘土基础层作为防渗层;当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为 1.0×10-7cm/s——1.0×10-6cm/s 时,可选用复合衬垫层作为防渗层,且高密度聚乙烯HDPE 的厚度不得低于1.5mm;当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大于1.0×10-6cm/s时,须采用双人工合成衬垫层(高密度聚乙烯)作为防渗层,上层厚度在2.0毫米以上,下层厚度在1.0毫米以上。

固废法中固体废物的定义

固废法中固体废物的定义

固废法中固体废物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排放、存储和处理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这些固体废物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粉尘、污泥、废旧物品等。

这些废物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因此《固废法》对固体废物的管理和处理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规定。

从法律角度来看,《固废法》中对固体废物的定义是比较宽泛的,包括了多种来源和类型的固体废弃物。

这种广泛的定义有助于覆盖各个领域产生的固体废物,并为这些废物的管理和处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从环保角度来看,固体废物的定义涵盖了从生活垃圾到工业废物的多种废物类型,这些废物可能包含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固废法的出台和实施对于规范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从社会经济角度来看,固体废物的定义涵盖了城市生活垃圾、
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等多种来源的废物。

这些废物的处理和处置涉及到庞大的资源投入和管理成本,因此固废法的实施有助于规范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固废法》中对固体废物的定义是相当全面和包容的,既考虑了废物的来源和类型,也兼顾了环保和资源利用的多重考量。

这为固体废物的管理和处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促进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工业固体垃圾的定义和危害

工业固体垃圾的定义和危害

工业固体垃圾的定义和危害
近年来,工业生产产生的固体废物急剧增加,组成成份日趋复杂。

工业固体废物是在工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排入环境的各种废渣、污泥、粉尘等。

那么工业固体垃圾的定义和危害是怎样的呢?工业固体垃圾是指什么呢?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废物数量日益增加。

尤其是冶金、火力发电等工业排放量最大。

工业废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处理相当困难。

如今只是有限的几种工业废物得到利用,如美国、瑞典等国利用了钢铁渣,日本、丹麦等国利用了粉煤灰和煤渣。

其他工业废物仍以消极堆存为主,部分有害的工业固体废物采用填埋、焚烧、化学转化、微生物处理等方法进行处置;有的投入海洋。

工业固体垃圾的定义
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的一类,简称工业废物,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入环境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

可分为一般工业废物(如高炉渣、钢渣、赤泥、有色金属渣、粉煤灰、煤渣、硫酸渣、废石膏、脱硫灰、电石渣、盐泥等)和工业有
害固体废物,即危险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垃圾危害
工业废物消极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许多工业废渣含有易溶于水的物质,通过淋溶污染土壤和水体。

粉状的工业废物,随风飞扬,污染大气,有的还散发臭气和毒气。

有的废物甚至淤塞河道,污染水系,影响生物生长,危害人体健康。

固体废物的基本概念

固体废物的基本概念

固体废物的基本概念一、固体废物的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半固体和具有粘附性的废物。

这些废物通常是由于工业生产、商业活动、农业活动、生活垃圾等产生的。

二、固体废物的来源1.工业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制造业、加工业、能源生产等行业。

2.城市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城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

3.农业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农作物残留物、农药包装物、畜禽粪便等。

4.其他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

三、固体废物的特性1.物理特性:固体废物的形状、大小、密度、硬度等物理特性各异。

2.化学特性:固体废物的化学成分复杂,包括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等。

3.生物特性:固体废物中可能含有病原菌、病毒等有害生物。

四、固体废物的危害1.环境污染:固体废物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和水体。

2.健康危害: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如重金属的毒性作用。

3.经济损失:大量固体废物的产生和处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给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五、固体废物的处理1.压实和压缩:通过压实和压缩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体积,便于运输和处理。

2.破碎和磨碎:通过破碎和磨碎技术将大块废物变为小颗粒,便于后续处理。

3.分选和分离:通过分选和分离技术将废物中的有用物质回收利用,将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

4.固化:将废物与固化剂混合,形成稳定的固化体,如水泥固化、石灰固化等。

5.化学处理:利用化学方法将废物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易于处理的物质。

6.焚烧和热解:通过高温焚烧或热解技术将废物分解为无害物质或燃料。

7.填埋:将无法处理或无利用价值的废物进行安全填埋。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笔记 (2)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笔记 (2)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固体废物的定义、性质和分类1. 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液态和气态物品。

这些物质通常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或者因含有有害成分而不宜直接使用。

2. 性质:(1)物理性质:包括形态(块状、粒状、粉末状等)、颜色、密度、粒度分布、硬度、溶解性、挥发性、磁性、电导率等。

(2)化学性质:包括酸碱性、氧化还原性、可燃性、稳定性、毒性、腐蚀性等。

(3)生物性质:包括生物可降解性、病原体携带能力、腐败性等。

3. 分类:(1)按来源分类:- 生活垃圾: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物。

- 工业固体废物: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 农业固体废物: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 危险废物: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等危险特性的废物。

(2)按性质分类:- 有机废物:含有有机物质的废物,如食品残渣、纸张等。

- 无机废物:不含有机物质的废物,如玻璃、金属、砖瓦等。

- 有害废物:含有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的废物。

- 一般废物:不含有害成分,对环境和健康影响较小的废物。

二、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1. 预测方法:(1)时间序列分析法:利用历史数据的时间序列特征,通过趋势分析、季节性分析等手段预测未来的固体废物产生量。

(2)因果关系分析法:建立固体废物产生量与人口、经济、产业结构等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

(3)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固体废物产生、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动态模拟模型,模拟不同政策和管理措施下的未来情景。

2. 影响因素:(1)人口数量和消费模式: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固体废物的产生量。

(2)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带动工业生产和消费,从而影响固体废物的产生。

(3)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同产业产生的固体废物类型和数量不同。

(4)技术进步:新技术应用可以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业有害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概述
固体废物是指被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简称废物。

被丢弃的非水液体,如废变压器油等由于无法归入废水、废气类,习惯上归在废物类。

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它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形状可分为固体和泥状的;按它的危害状况可分为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按来源可分为矿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包括下水道污泥)、农业废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等。

在固体废物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工业有害固体废物和城市垃圾。

鉴别一种废物是否有害可用下列不良后果来定义:①引起或严重导致死亡率增加,引起各种疾病的增加;⑧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④在处理贮存、运送、处置或其他管理不当时,对人体健康或环境会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危害。

由于上述定义没有量值规定,因此在实际使用时人们往往根据废物具有潜在危害的各种特性及其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标准实验方法对其进行定义和分类。

有害固体废物特性包括:1.易燃性2.腐蚀性3.反应性4.放射性5.浸出毒性6.急性毒性
该页无相关主题!
该页无相关主题!
二,矿业固体废物---处理方法
1.废石堆、尾矿场稳定处理法:为防止废石和尾矿受水冲刷和被风吹扬而扩散污染,可采用下列稳定法:
物理法:向细粒尾矿喷水,覆盖石灰和泥土,用树皮、稻草覆盖顶部。

这种方法对铜尾矿最为有效。

也可在上风向栽植防风林,并用石灰石粉和硅酸钠混合物覆盖。

植物法:在废石或尾矿堆场上栽种永久性植物。

试验证明,铅锌矿钙质尾矿场适于种植牛毛草,铅锌矿的酸性尾矿场适于种植苇草。

英国还发现矿山地区自然生长一种禾草,有抵抗高金属含量和耐低养分的能力,能起良好的稳定和保护作用。

化学法:利用可与尾矿化合的化学反应剂(水泥、石灰、硅酸钠等),在尾矿表面形成固结硬壳。

此法成本较高,有的尾矿常同砂层交错,化学反应剂难于选择。

化学法可以同植物法结合起来处理尾矿。

在尾矿场播下植物种子后,施加少量化学药品防止尾矿场散砂飞扬,保持水分,以利于植物生长。

美国的科罗拉多、密歇根、密苏里、内华达等州已有效地采用了这种方法。

2.土地复原法:在开采后被破坏的土地上,回填废石、尾矿,沉降稳定后,加以平整,覆盖土壤,栽种植物,或建造房屋。

中国某些地区的粉煤灰贮灰场、铁和铝矿废石场等已完成土地复原,种植植物,发展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