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_操作评分标准
儿科护理操作11小儿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考核评分标准

操作前 (1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操作流 程 (6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操作后 (10) 总体评 价 (10)
小儿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考核评分标准 项目 目的 (5) 评分标准 分值 A B 利用高速氧气气流把药液吹成雾状,吸入患儿呼吸 5 5 3 道,达到治疗目的 1、护士:仪表端庄,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 2 1 2、患儿:告知患儿操作目的、方法及配合技巧。 5 5 3 3、评估:患儿的年龄、病情、意识状况、治疗情 5 5 3 况,患儿心理状况及合作程度。 4、用物:治疗盘、氧气流量表、湿滑瓶、碘伏、 3 3 1 棉签、药液、注射器、雾化装置一套、弯盘、治疗 巾、治疗卡、笔。 1、核对患儿雾化治疗单。 2 2 1 2、核对药液,按医嘱抽吸。 2 2 1 3、检查雾化装置是否完好。 3 3 2 4、备齐用物至床边。 3 3 2 5、核对患儿。 4 4 2 6、关闭门窗,调节室温。 2 2 1 7、协助患儿坐位 2 2 1 8、颌下铺治疗巾 2 2 1 9、接氧气流量表、湿化瓶。加药。 10 10 5 10、连接雾化装置,流量调至6~8L/min,雾化液喷 10 10 5 出后用面罩罩住患儿口鼻部,将松动带系于患儿头 部,嘱患儿深吸气。 11、雾化吸入10~15min。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及面色 10 10 5 12、雾化结束后,摘去面罩,关闭氧气开关,擦干 10 10 5 患儿面部水迹。协助拍背,鼓励患儿咳嗽 1、安置患儿。 4 4 2 2、终端处理。 4 4 2 3、洗手,记录 2 2 1 1、操作熟练、流畅,病人安全、舒适。 5 5 3 2、患儿掌握吸入技术,操作达到预期目的。 5 5 3 评分标准 得分 C 0 0 1 1 0
儿科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儿科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儿科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儿科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4 暖箱使用技术一、目的 1.为早产儿提供最适宜的温、湿度和恒定体温,提高其成活率,促进生长发育。
1.为早产儿提供最适宜的温、湿度和恒定体温,提高其成活率,促进生长发育。
为早产儿提供最适宜的温 2.为硬肿症患儿及体温不升的婴儿复温为硬肿症患儿及体温不升的婴儿复温。
2.为硬肿症患儿及体温不升的婴儿复温。
二、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项目内容标分记分用物准备20 分 1.工作人员:指甲) 1.工作人员:衣帽口罩鞋手(指甲)工作人员 2.用物:2.用物:婴儿暖箱棉垫洁净床单尿布用物 3.环境:无阳光直射或冷风直吹,避免靠近火炉,暖气。
3.环境:无阳光直射或冷风直吹,避免靠近火炉,暖气。
环境 1.清洁消毒暖箱。
清洁、 1.清洁、消毒暖箱。
2.洗手。
1/ 172.洗手。
洗手 3.铺好箱内婴儿床的棉垫床单及枕头。
铺好箱内婴儿床的棉垫、 3.铺好箱内婴儿床的棉垫、床单及枕头。
4.打开注水槽,加入蒸馏水至水位指示线。
4.打开注水槽,加入蒸馏水至水位指示线。
打开注水槽 5.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5.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接通电源操作质量标准 50 分 6.将预热温度调至小时。
6.将预热温度调至 28~30 C ,预热 2 小时。
7.调节箱内湿度调节箱内湿度, 55%--65%。
--65% 7.调节箱内湿度,保持相对湿度在 55%--65%。
8.将患儿穿好单衣、包裹尿布放入箱内婴儿床。
8.将患儿穿好单衣、包裹尿布放入箱内婴儿床。
将患儿穿好单衣 9.根据小儿体重和出生天数调节所需温度根据小儿体重和出生天数调节所需温度。
9.根据小儿体重和出生天数调节所需温度。
10.定时测量体温,并记录。
10.定时测量体温,并记录。
定时测量体温终末质量 10 分口答问题 20 分 1.患儿清洁,舒适,安全,保暖好。
1.患儿清洁,舒适,安全,保暖好。
患儿清洁 2.动作轻柔流畅手法正确,操作熟练。
婴儿护理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婴儿护理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婴儿护理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以确保护士婴儿在日常护理中的安全和舒适。
该标准适用于所有从事婴儿护理工作的护士和相关人员。
2. 考核内容考核需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2.1 婴儿换尿布- 掌握正确的换尿布流程,包括清洁、更换和固定尿布。
- 在换尿布过程中,确保婴儿的安全和舒适。
- 对于需要特殊护理的婴儿,如尿布疹或皮肤过敏等情况,能够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2.2 喂养- 掌握正确的喂养技巧,包括母乳喂养和瓶喂。
- 能够根据婴儿的需求调整喂养频率和量。
- 确保喂养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2.3 洗澡- 掌握正确的洗澡方法,包括水温、用具选择和操作。
- 在洗澡过程中,确保婴儿的安全和舒适。
- 对于需要特殊护理的婴儿,如皮肤敏感或疾病等情况,能够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2.4 服药- 能够按照医嘱正确给婴儿服用药物。
- 对于不同类型的药物,能够正确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
- 在给药过程中,确保婴儿的安全和正确服药的完成。
3. 考核评分标准考核评分标准根据以下等级划分:- 优秀:在所有操作中表现出色,完全符合标准要求。
- 良好:在大部分操作中表现良好,略有小误差。
- 一般:在部分操作中存在错误或不足,需要改进。
- 不合格:在多个操作中存在严重错误或不合规的情况,需要重新培训。
4. 结论以上是婴儿护理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的内容。
通过制定和执行这一标准,能够确保婴儿在护理过程中得到安全和有效的照顾,并提高婴儿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标准化水平。
婴儿保健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5
三、护理
项目
分值
洗浴操作是否规范
10
穿戴衣物是否合适
10
睡眠姿势是否规范
10
眼睛清洁和鼻腔清洁
15
纸尿布更换情况
20
环境卫生情况
25
四、预防
项目
分值
督促接种疫苗
20
督促婴儿视力筛查
15
避免针对性传染病
20
避免意外伤害
25
家庭安全策略
20
五、心理
项目
分值
与孩子的互动
20
督促家长观察婴儿的心理健康
15
家长对婴儿心理的了解程度
20
家庭氛围
25
家长教育方式
20
婴儿保健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一、体检
项目
分值
四肢活动度
10
头部活动度
10
口腔检查
15
皮肤、黏膜及外生殖器检查
20
身长、体重及头围
25
全身状况总体评估
20
二、喂养
项目
分值
哺乳姿势是否正确
10
乳房是否干净卫生
10
乳房皲裂等情况
10
喂养次数及时、数量是否足够
15
补充辅食情况
20
家庭
儿科护理标本采集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股静脉穿刺术

股静脉穿刺术股静脉穿刺采血是儿科静脉穿刺采血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对刚出生的婴儿至不同年龄的患儿均可使用 ,尤其是针对婴幼儿及四肢静脉充盈不足 ,穿刺困难 , 因病情需要采血检验的患儿 .【目的】2 1.通过股静脉穿刺采血为患儿采集、留取血液标本检验 .2.通过股静脉穿刺采血送检 ,为治疗、抢救提供重要依据 .【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93续表续表【注意事项】5%1.穿刺处皮肤不得有糜烂或感染 ,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股静脉穿刺采血 , 以免引起内出血 .2.严格无菌操作 ,充分暴露穿刺部位 ,局部必须严格消毒 , 比常 规消毒范围要大 .3.注意针头斜面角度 ,避免伤及腹腔脏器 .4.如误入动脉应立即拔针 ,按压 5~10 分钟至无出血 . 5.不可反复穿刺同一部位 , 以免形成血肿 .6.抽血完毕 ,按压 5 分钟以上 ,避免引起局部出血或血肿 .【临床应用】(附加分 10 分)1.股静脉穿刺时如何摆好体位 ,误入动脉如何处理? (5 分)2.股静脉临床如何定位? (5 分)……………………………………………………………………………评分依据1.操作速度 :10 分钟内完成本项操作 . 操作时间超过规定时间的 20%扣 1 分 ;超过 30%~40%时扣 2 分 ;超过 40%时则扣 3 分 ; 如超时达到规定 时间 50%仍未完成操作 ,应停 止 操 作 , 尚 未 完 成 项 及 操 作 速 度 项 得 分 全 部扣除 .2.仪表 :要求衣 、帽 、鞋 、头发整洁 并 符 合 要 求 , 戴 口 罩 , 指 甲 长 短 适 宜 , 不符合标准扣 2 分 .3.服务态度 :操作中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违反扣 3 分 . 4.操作程序缺项或不符合要求按各项实际分值扣分 . 5.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 1 分 . 6.操作目的共 2 分 ,注意事项共 5 分 .7.“临床应用部分”为附加分值 ,共 10 分 ,评 价 老 师 可 根 据 情 况 自 设 临 床实践问题进行考核 ,按照考生回答情况给予附加分 ,题量可设 1~3 题 .……………………………………………………………………………………………………。
儿科护理安全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现场查看
无不得分,超过有效期扣2分。
5、压疮及红臀管理:病人卧位正确舒适与病情相符,无褥疮及红臀发生。对易发生褥疮和红臀的高危病人进行评估,得分27—36分的病人填写评估表上报护理部,科室在压疮管理本上登记,护士长跟踪督促检查预防措施落实情况。院外或院内带入的压疮及红臀,在压疮本上登记,填写压疮报告表,24小时内报护理部,并跟踪观察,转归后填写疗效鉴定表,报护理部;不可避免部备案。
2、麻醉、剧毒、贵重药品定量存放,专人负责,专柜专锁,用后及时补充,每天清查,有交接班记录。
15
现场查看
缺一项扣2分
3、按规定每天查对医嘱、治疗给药执行情况并记录,护士长每周至少2次参加查对检查,重要护理操作前行告之程序。
10
查看记录
缺一项扣1分
4、急救车内无菌物品,各类导管符合消毒要求,急救车内有应急照明设备。
15
现场查看
不符合要求扣2分,发生褥疮和红臀各扣6分。
6、 新生儿使用腕带,做治疗时认真核对,防止发生错抱婴儿,中午、夜间值班护士勤巡视并告戒家属认真照顾患儿,对进入病区的可疑人员进行询问,必要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20
现场查看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1、有护理缺陷登记本,每周登记,每月有讨论分析及防范措施;发现严重差错,事故及时讨论分析,有处理及防范措施;严重以上差错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并有书面材料。
儿科 护理安全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每百张床年护理发生严重差错≤0.5 年事故发生0 年褥疮发生0 总分100分 标准分100分
考核内容
分值
考核方法
扣分标准
1、科室有危重病人安全管理措施和心理干预措施并落实,禁止发生病人坠床、摔倒、导管脱落、自杀、自残事件,一旦发生,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小儿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小儿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小儿护理是指对婴幼儿和儿童进行生理和心理的全面照顾和护理的过程。
在小儿护理中,正确的操作流程和准确的评分标准至关重要,可以有效保障小儿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小儿护理的操作流程以及常用的评分标准,旨在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小儿护理的质量。
一、小儿护理操作流程小儿护理的操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临床观察:护士在进行小儿护理前应首先进行临床观察,包括对小儿的呼吸、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了解小儿的基本情况。
2. 洗手准备:护士在进行小儿护理前应进行洗手准备,确保手部清洁卫生,避免传播细菌感染。
3. 换洗衣物:根据小儿的个人情况,如排泄物、汗液等,为小儿更换干净、整洁的衣物,保持小儿的舒适和清洁。
4. 清洁护理:根据小儿的护理需求,进行相应的清洁护理,如洗脸、口腔护理、洗澡、更换尿布等。
在进行清洁护理时,应注意使用适宜的洗涤用品,并遵守正确的操作方法,以确保小儿的安全。
5. 饮食护理:根据小儿的年龄、生长发育情况和个人喜好,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保证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6. 安全护理:在照顾小儿的过程中,护士应注意保持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小儿受到意外伤害。
同时,护士应监测小儿的行为和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7. 情感护理:小儿是特殊的个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和情感支持。
护士在进行小儿护理时,应给予小儿足够的关注和爱护,增强小儿的自尊心和信心。
二、小儿护理评分标准为了确保小儿护理的质量,评分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常用的小儿护理评分标准:1. 年龄适应性评分:根据小儿的年龄和发育情况,对其行为、生理指标和体征进行评分,以判断小儿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2. 营养评分:根据小儿的饮食摄入量、体重增长等指标,评估小儿的营养状况,以制定适宜的饮食计划。
3. 皮肤评分:对小儿的皮肤进行观察和评估,包括皮肤的颜色、湿疹、糜烂等情况,以判断小儿的皮肤健康状况。
4. 排泄评分:根据小儿的排尿和排便情况,如排尿频率、尿量、粪便性状等,评估小儿的排泄功能。
儿科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儿科护理操作评分标准-小儿体格丈量科室:查核人:日期:得分项目要求1、丈量患儿体重,作为用药依照及治疗评估。
2、丈量头围,可作为脑积水、头颅畸形的参照。
目的3、评估患儿的生长发育。
实验准1.物件准备:依据丈量项目准备物件备(1)体重:婴儿磅秤或站立式磅秤(2)身高:身高计,量板(3)头围、胸围、腹围:卷尺1.洗手,携用物到床边,查对、解说。
2.丈量,记录称体重(1)站立式磅秤:辅助患儿脱下外衣及鞋子,站在秤上,当磅秤指标稳准时读数;再将患儿穿衣鞋。
记录精准到 50-100g 。
(2)婴儿磅秤:适合除掉婴儿衣服及尿布,磅秤放安稳并垫前一次性治疗巾,再校零;将婴儿轻轻放在磅秤上,当磅秤的指针稳准时读数;给婴儿穿衣,包尿布。
记录精准到10g。
丈量身高操作(1)身高计:辅助小儿脱下衣帽鞋,背靠身高计立柱,仰头挺胸收腹,使脚跟、臀部及肩胛同0.1cm。
时接触立柱,移起程高计顶板与小儿头部接触,读数。
记录到步骤(2)量板:小儿脱下衣帽鞋,仰卧于量板,助手将小儿扶正,头顶接触头板,丈量者一手按直小儿膝部,使两下肢挺直贴底板,一手挪动足板使其紧贴小儿两足底并与底板垂直,读数。
记录到 0.1cm 。
丈量头围(如图 4):以卷尺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
记录到0.1cm。
丈量胸围:以卷尺沿乳头下缘水平,经双侧肩胛骨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
记录到0.1cm 。
丈量腹围(1)辅助患儿平躺,拉起衣服至剑突处,露出腹部。
(2)用卷尺从患儿腰背部绕至脐上,丈量腹部最高点。
如为小婴儿,经过剑突与脐的中点绕腹一周的长度。
记录到 0.1cm 。
80%操作得分有关问题得分总分操作× 80%+发问分值查核要求101052020201510020儿科护理操作评分标准-婴幼儿口服给药科室:查核人:日期:得分项目要求1、治疗疾病或减少症状。
2、辅助诊疗(如胃肠道造影时口服钡剂)。
目的3、保持正常生理功能(如增补电介质等)。
1、护士准备:认识病情及患儿状况,认识药物的性能,服药方法和时间,操作前洗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头围(如图4):以卷尺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记录到0.1cm。
测量胸围:以卷尺沿乳头下缘水平,经两侧肩胛骨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记录到0.1cm。
20
测量腹围
(1)协助患儿平躺,拉起衣服至剑突处,露出腹部。
(2)用卷尺从患儿腰背部绕至脐上,测量腹部最高点。如为小婴儿,通过剑突与脐的中点绕腹一周的长度。记录到0.1cm。
儿科护理操作评分标准-小儿体格测量
科室:考核人:日期:得分
项目
要 求
分值
考核要求
目的
1、测量患儿体重,作为用药依据及治疗评估。2、测量头围,可作为脑积水、头颅畸形的参考。3、评估患儿的生长发育。
10
实验准备
1.物品准备:根据测量项目准备物品
(1)体重:婴儿磅秤或站立式磅秤(2)身高:身高计,量板(3)头围、胸围、腹围:卷尺
10
操作步骤
1、携用物到床边,核对、解释。
5
2、安置体位:患儿取仰卧位,垫高穿刺侧臀部,用尿布包裹好会阴部,以免排尿时污染穿刺点。
10
3、约束患儿:助手站在患儿头部,用左手及前臂约束患儿左下肢,右手固定患儿的右膝关节处,使穿刺侧大腿外展成蛙状,以便暴露腹股沟区。
10
4、消毒:操作者站在患儿足端或穿刺侧,用碘伏消毒自己左手食指中指及穿刺部位。
10
操作
步骤
1.洗手,携用物到床边,核对、解释。2.测量,记录
5
称体重
(1)站立式磅秤:协助患儿脱下外套及鞋子,站在秤上,当磅秤指标稳定时读数;再将患儿穿衣鞋。记录精确到50-100g。
(2)婴儿磅秤:适当除去婴儿衣服及尿布,磅秤放平稳并垫上一次性治疗巾,再校零;将婴儿轻轻放在磅秤上,当磅秤的指针稳定时读数;给婴儿穿衣,包尿布。记录精确到10g。
10
5、确定穿刺点及穿刺(如图1):于患儿腹股沟中、1/3交界处,用左手食指、中指触及股动脉搏动处,右手持注射器于搏动点侧0.5cm垂直刺入,待刺入1/3或1/2左右,慢慢上提,边提边抽回血,见回血固定抽血。
20
6、拔针: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眼,拔针,按压针孔5min后用胶布固定。取下针头,将血液沿标本管壁缓慢注入。
(2)穿刺者位于患儿头端,选择静脉(如图1),必要时顺头发方向剃净局部头发。
(3)操作者常规消毒皮肤后,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将针头向心方向平行刺入皮肤,见回血后如无异常,用胶布固定。(营养不良及新生儿体弱、特殊患儿,可先用注射器接头皮针,驱除针气体再刺入,抽出回血,取下2ml注射器将头皮针与输液器连接在用胶布固定。)
20
测量身高
(1)身高计:协助小儿脱下衣帽鞋,背靠身高计立柱,抬头挺胸收腹,使脚跟、臀部及肩胛同时接触立柱,移动身高计顶板与小儿头部接触,读数。记录到0.1cm。
(2)量板:小儿脱下衣帽鞋,仰卧于量板,助手将小儿扶正,头顶接触头板,测量者一手按直小儿膝部,使两下肢伸直贴底板,一手移动足板使其紧贴小儿两足底并与底板垂直,读数。记录到0.1cm。
(3)整理用物:依污物分类处理。
(4)记录及签名。
15
评价
1.物品准备齐全。2.操作动作娴熟、流畅,注意节力原则。
3.注意与患儿及家长的解释和沟通。4.了解操作相关理论知识
10
80%
操作得分
100
相关问题得分
20
总分
操作×80%+提问
儿科护理操作评分标准-头皮静脉穿刺法
科室:考核人:日期:得分:
项目
40
4.根据医嘱调节滴数,整理床单位。
5.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6.输液过程中观察输液情况。
15
评价
1.操作熟练、流畅,注意无菌原则。2.注意与患儿及家长的解释和沟通。
3.注意输液过程中的观察和故障排除。
10
80%
操作得分
100
相关问题得分
20
总分
操作×80%+提问
儿科护理操作评分标准-股静脉穿刺
科室:考核人:日期:得分:
2、物品准备:
(1)用500mg/L 的有效氯擦拭盘、台、车;洗手、袋口罩。
(2)备齐用物:药卡、5%糖水(检查),温开水,小药杯
20
操作
步骤
1、摆药
(1)核对(药与药卡核对)。(2)研碎药片后放糖水,拌匀。
10
2、发药
(1)携用物至患儿处。(2)核对床头卡,手表,再与家长解释。
15
3、喂药: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提供合适的给药方法。
(3)其它物品:剃刀、污物杯、肥皂、纱布,必要时备约束带。
3.患儿准备:为小婴儿更换尿布,协助幼儿排尿。
4.环境准备:清洁、宽敞、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扫地及更换床单。
10
操作
步骤
1.在治疗室按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准备好药液。
2.携用物至床边,核对、向家长解释。将液体挂在输液架上,排尽气体。
15
3.穿刺过程:
(1)将枕头放在床沿,使患儿横卧于床中央,助手固定患儿头部。
15
80%
操作得分
100
相关问题得分
20
总分
操作×80%+提问
儿科护理操作评分标准-婴幼儿口服给药
科室:考核人:日期:得分
项目
要 求
分值
考核标准
目的
1、治疗疾病或减轻症状。2、协助诊断(如胃肠道造影时口服钡剂)。
3、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如补充电介质等)。
10
实验准备
1、护士准备:了解病情及患儿状况,了解药物的性能,服药方法和时间,操作前洗手。
(1)年长儿:倒开水协助患儿服药。
(2)婴幼儿:将患儿头部抬高,头侧位;用小毛巾围于患儿颈部;操作者左手固定患儿前额并捏其双颊,右手拿药杯从患儿口角倒入口,并停留片刻,直至其咽下药物;顺利服药者喂服少许温开水;喂药完毕仍使患儿头侧位。
20
4、喂药后
(1)核对。
(2)观察服药反应:若患儿呛咳,应轻拍患儿背部。
项目
要 求
分值
目的
采取血标本
10
实验准备
1.护士准备:
(1)了解患儿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心理状态,了解抽血的目的、方法、部位等;
(2)根据患儿的年龄做好解释工作;
(3)操作前洗手、带口罩。
2.用物准备:注射盘,碘伏,棉签,干棉球,胶布,5ml注射器、根据需要准备干燥试管(或抗凝管、血培养瓶),弯盘。
要 求
分值
目的
1.补充液体、营养,维持体电解质平衡。2.使药物快速进入体。
10
实验准备
1.护士准备:
(1)了解患儿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对输液的认识程度、心理状态,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及血管状况;
(2)根据患儿的年龄做好解释工作;(3)操作前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1)输液器、液体及药液。
(2)治疗盘:置碘伏、棉签、弯盘、胶布、头皮针(4-5.5号)、无菌巾放入已吸入生理盐水或10%葡萄糖2ml的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