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家族与昌邑姜氏的血缘关系

合集下载

曹雪芹的生平与家世知识讲解

曹雪芹的生平与家世知识讲解

曹雪芹的生平与家世曹雪芹的生平与家世《红楼梦》是我们伟大的古典文学作品,而它的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的家世和生平的研究,我们了解得越多,对《红楼梦》的理解和欣赏会越深。

红学界关于曹雪芹的家世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看法,但是一个目标都在东北,有一个是在关内。

所以有三个说法,一个就是辽阳,辽宁的辽阳,辽阳就是努尔哈赤进关以前建都的地方,就是东京城。

那么曹雪芹的曾祖父以及以上的,都是在满洲八旗里当差的。

所以这是一个地方,就是要发家的话那就是在辽阳。

另外呢就是在关内,河北省丰润县,所以这也是个说法。

因为有军队驻扎的地方,他有的到那儿、有的到这儿,所以呢也有可能从关内到了东北。

明代军人嘛,所以曹家还有个说法在第三个地方,就是东北的铁岭。

现在关于曹雪芹的家世祖籍问题,有三个说法。

我的想法是这样,家世咱们翻他六代就差不多了吧,五代、六代就差不多,那么往上倒数六代的话,好像辽阳说比较近一点,近似与这些。

都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证据,但是留下来的,从历史的文物或遗迹看,辽阳多一点。

祖籍问题有三种说法,我想补充一点就是:为什么说出现了这么三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各讲各的原因。

但是从整体来说有历史记载的,当时清朝初年记载的地方志,和曹雪芹的祖父自书的天山曹寅等等,基本说他们是奉天辽阳人,辽东辽阳人或著籍襄平,襄平就是辽阳了。

所以从证据、从文献这个角度来讲,它确实有这种确切的证据。

其他说还缺乏确切的证据。

再有一个就是跟历史制度有关,因为搞历史你不了解历史制度,往往就会出现一些不大符合实际的看法。

祖籍问题也好、旗籍问题也好,都牵涉到问题。

也就是在明代研究祖籍要分清,一个就是军户或者叫军籍,再一个是民户或者叫民籍。

怎么说呢?就是曹雪芹在明初,由关内到了关外以后,他们属于卫所的官职。

就是做沈阳中卫或其他的地方,他那是军籍,就是当兵的,世代是当兵的。

民户呢,当然有的是当地原住居民,有的是后来从关内到了关外,但是不管他从商也好,还是务农也好,他是民户,不属于军籍,就是跟曹家上世不是一样的。

周岭解密曹雪芹4曹家发迹之谜

周岭解密曹雪芹4曹家发迹之谜

周岭解密曹雪芹4曹家发迹之谜内容简介:《红楼梦》被称为一部旷世奇书,它的神奇体现于书中暗示了康、雍、乾三朝的政治时局,而作者曹雪芹家族的兴衰荣辱又与其紧密相连。

所以要读懂《红楼梦》,首先就要了解曹雪芹的家世。

曹家为什么会在康熙朝鼎盛一时?曹家与清朝皇室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曹家在宦海中的这种浮浮沉沉、起起落落又是如何映射到《红楼梦》里去的呢?全文:解说:红楼梦被称为一部旷世奇书,他的神奇体现与书中暗示了康、雍、乾三朝的政治时局,而作者曹雪芹家族的兴衰荣辱又与其紧密相连,所以要读懂红楼梦首先就要了解曹雪芹的家世,曹家为什么会在康熙朝鼎盛一时,曹家与清朝皇家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曹家在宦海中的这种沉沉浮浮、起起落落又是如何映射到红楼梦里去的呢?曹雪芹能写出红楼梦来,跟他的家庭影响是分不开的,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我们看看在红楼梦里边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时候,说到荣宁二府贾家,他们是以军功奠定了百年世家的基础,最早是一个是宁国公,一个是荣国公,同胞兄弟,怎么知道是军功,有一次焦大骂府,焦大说了一些话,要到祠堂里哭太爷去,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一份家业,说了这句话,九死一生就是打仗出来的,尤氏跟王熙凤介绍焦大这个人的时候,也说打小跟太爷一块儿出过几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给背出来,然后自己饿着,给主子找吃的去,给主子喝水,自己喝马尿是这么个关系。

也就是说荣国府贾家也这样一个发家的过程。

这个应该说是反映了曹雪芹他们家上世的一些情况,当然不能事事类比比如说是不是也是同胞两个兄弟,是不是也是从私人堆里背出来的,是不是也是有一个焦大这样一个人等等,这个没有更具体的材料,但是至少这里边有曹家的影子。

解说:红楼梦中贾家的有盛到衰是贯穿整个小说的主题,这个主题映射了作者曹雪芹家族的兴衰史,翻开红楼梦第一回作者就告诉读者,他曾经在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生活过说明曹家在是是一个极为显赫的大家族,由此也反映了一些历史事实的影子,那么曹家的这种兴旺究竟是怎么来的呢?焦大骂府,祖宗九死一生所指的祖宗究竟是谁呢?曹家是什么情况呢?他们家祖上是明朝的地方官,什么地方呢?沈阳,从明初开始一直到明末最后一任沈阳中卫指挥使都是姓曹的,这个有不少的史料可以作为证据,还有碑。

曹雪芹与七个王府的关系

曹雪芹与七个王府的关系

曹雪芹与七个王府的关系一、曹雪芹与礼王府礼亲王代善,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

他是清朝开国之勋之一,“四大贝勒”之首。

天命元年封和硕贝勒,崇德元年封和硕兄礼亲王,是清朝宗室中资格很老的“铁帽子”亲王。

曹家与礼亲王家族有着特殊的姻亲关系,曹雪芹的姑姑——曹寅之女曹佳氏,当初是由康熙皇帝亲自指配给代善的长子岳託的后代平郡王纳尔苏为福晋的。

出于这种关系,曹雪芹格外注重这家王府,在小说中安排了两个重要人物。

一个是荣国府元老荣国公的长子,取名贾(假)代善,一个是进宫为妃的元春。

前者以代善在宗室中的地位印证荣国府及荣国公嫡系的显赫,后者以入宫的元春折射亲姑姑曹佳氏的王妃身份。

关于这一安排,曹雪芹在小说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提醒读者其中的关系:“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宁公死后,贾代化袭了官......再说荣国府你听,所说异事,就出生在这里。

自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长子贾赦袭着官......”从这一节,我们可以看出曹雪芹构思的荣国府,乃是袭取礼亲王府。

这里,“贾代善”与“真代善”均排行老二,太祖努尔哈赤当然是身兼宁、荣二公的。

除此之外,还可以证实,曹雪芹还借用了清朝宗室“世袭罔替”制度,真代善一家即享有这种世袭爵位的待遇,其中代善本人及其长子岳託(克勤郡王),其孙勒克德浑(顺承郡王)祖孙三人是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三。

贾家虽非铁帽子王,但曹雪芹仍以此王府为原型,给贾家“袭了官”的待遇。

这也正是曹家自曹玺、曹寅、曹顒、曹fu均袭江南织造一职的写照。

礼亲王府占地广阔,地处北京西四以南,从大酱房胡同到颁赏胡同,以东接西皇城根北街,几乎占去了西四以南半条街。

现为民政部等中央机关占用,府址殿宇保存仍很完整,解放初这里为华北大学所在地。

此府因世代袭爵,也曾叫巽亲王府和康亲王府。

关于这一王府,在《红楼梦》中可探寻到其身影。

曹雪芹在小说第二回中记述荣、宁二府时说:“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前虽冷落无人,可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

关于曹雪芹身世研究近十年综述

关于曹雪芹身世研究近十年综述

关于曹雪芹祖籍研究近十年综述安康学院李鸿浩摘要:对于《红楼梦》的研究一直以来就是热点,要研究《红楼梦》这本小说,我们就必须从它的作者曹雪芹入手,红学界对于曹雪芹的研究可以说是众说纷纭。

《红楼梦》这部巨著与曹雪芹的生平和身世关系很大。

不懂得曹雪芹的生平和身世就读不懂《红楼梦》的。

红学界对于曹雪芹祖籍问题长期以来形成两种主流观点,然而随着近期研究和新史料的佐证,新的观点也在不断提出。

关键字:曹雪芹;祖籍;综述;武阳20世纪红学界争论最多时间最长的问题就是曹雪芹的祖籍问题,半个多世纪,一直争论不休,一种以周汝昌先生为代表——认为明初曹家自江西武阳渡北上河北丰润,一支迁居铁岭;另一种是以冯其庸先生为代表,认为曹氏祖先“著籍”辽阳。

各有依据,争论不下。

但从曹锡远→曹振彦→曹玺→曹寅→曹颙、曹瞓→曹雪芹的世系是很清楚的。

曹雪芹的祖籍上世纪的30 年代 ,李玄伯提出了曹雪芹的祖籍丰润说。

50年代 ,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问世 ,亦主此说。

70 年代中,《红楼梦新证》修订重版 ,仍持此说。

从 30 年代到 50 年代 ,丰润说基本上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但当时也有少数的反对者 ,胡适就是一个 ,他说:“曹雪芹的家世 ,倒数上去六代 ,都不能算丰润人。

”为什么大多数人会接受丰润说? 因为当时还未见到曹家的直接的历史文献资料。

从60 年代的曹雪芹文物展览开始 ,有关曹家的资料就陆续出现。

丰润说1930年前后,李玄伯于故宫懋勤殿查得一个朱批奏折小匣,内有曹寅、曹颙、曹頫的奏折,根据这批奏折,再加上尤侗的《艮斋倦稿》,李玄伯对曹氏家世进行新的考证,写成了《曹雪芹家世新考》提出了“曹寅实系丰润人而占籍汉军”的论断。

“丰润说”所描绘的曹氏世系图自曹彬至曹端广,其轮廓、线索是清晰的。

但铁岭曹端广的后人究竟如何与曹世选(锡远)发生关系的,则毫无清晰的轮廓、线索可言。

关于曹锡远的先人是如何入辽的,“丰润说”至此便出现了盲点。

周汝昌推测说,曹锡远是“铁岭曹氏”的七代孙,是在努尔哈赤攻陷铁岭时被俘的,是跟随满洲主子进驻辽、沈的。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简介《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祖籍辽宁辽阳(一说河北丰润),祖先原为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包衣”系满语音译,意思是家奴)。

曹雪芹上祖曹振彦,原是明代驻守辽东的下级军官,大约于天命六年后进攻下辽阳时归附的。

曹振彦在明金战争以及入关后平姜壤之叛的战争中立过功,历任山西吉州知州、浙江盐法道等官职。

曹家的发迹,实是从曹振彦开始的。

曹振彦之媳,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之妻孙氏,当了康熙皇帝的保姆。

康熙二年,曹玺担任江宁织造之职,前后共21年,最后病故在江宁织造任上。

曹玺死后,康熙命其子曹寅任苏州织造,后有继任江宁织造、两淮巡盐御史等职。

曹寅和康熙自幼便有深厚的友谊,康熙五岁受书时,曹寅就是伴读,后曹寅又选授銮仪卫事,侍康熙左右,两人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曹寅一代是曹家的鼎盛时期,曹寅的两个女儿,都被选作王妃。

康熙六次南巡,有五次都以曹家的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后四次是在曹寅任职期间内,可见当时曹家的显赫以及和康熙帝关系之亲密。

曹寅是当时的名士,能诗善文,兼擅词曲,又是个有名的藏书家,曾主持《全唐诗》和《佩文韵府》的刊刻。

这样的家庭传统对培养曹雪芹的文艺才能起了良好作用。

曹寅死后,康熙命他儿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

曹颙上任后三年后病故。

康熙有特命曹寅胞弟曹荃之子曹頫过继曹寅并继任织造之职,曹家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江宁织造之职共60余年。

雍正上台后,先从曹頫舅舅李煦开刀,抄了他的家,接着又发落到黑龙江最荒远苦寒之地,冻饿折磨致死。

雍正五年,曹頫因“骚扰驿站”被捕,复以“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以及“将家中财物暗移他处,企图隐蔽”被革职抄家。

曹頫入狱,并被“枷号”,曹家遂移居北京。

据史料记载,曹家半在京曾居住“蒜市口十七间半”房屋。

曹雪芹一说是曹颙的遗腹子,另有一说是曹頫的儿子。

曹雪芹生于康熙五十四年已未(1715年),另说是生于雍正二年(1724年)。

出生在南京,曹雪芹在全家被抄后,迁回北京时年纪尚幼,按生于已未说是13岁。

曹雪芹家谱揭秘曹雪芹祖籍是哪里

曹雪芹家谱揭秘曹雪芹祖籍是哪里

曹雪芹家谱揭秘曹雪芹祖籍是哪里曹雪芹家谱曹家算是清朝康雍乾三朝最显赫的一个家族了,而其能够得到我们后人的研究全赖曹家出了个曹雪芹和其著作《红楼梦》。

说起曹雪芹的家谱,我们可以从其高祖说起。

曹雪芹雕像曹家祖籍辽阳,当时清军攻破辽阳城,曹家同很多汉姓家庭一样,被征用当做了满族大家族的包衣,就是家奴的意思,地位很低等,而且他们的出路相当狭窄,只有建立武功才可以,但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却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做人的技巧,迅速从众包衣家族中脱颖而出,做了文官。

曹振彦做了山西大同的知府,一时间做的也不错。

曹振彦之后,其子曹玺于康熙二年做了内务府工部郎中,后来外调做了江宁织造,这也是曹家第一次任江宁织造一职。

康熙二十三年,曹玺逝世,同康熙皇帝南巡,以织造将军府为行宫,并亲自到织造府,抚慰曹家遗小,因曹玺之妻孙氏为康熙保姆,所以康熙对曹家格外信任,后曹玺侄子曹寅接了父亲的班,也做了江宁织造。

而曹寅就是曹雪芹的亲爷爷,据说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后来一直在康熙身边,一直到康熙十一年,有十一年之久,君臣关系可见一斑。

曹寅其人才华横溢,爱结交名士,基本上现在我们课本里学到的清初的名士都与曹寅有过交情,纳兰性德、傅山、朱彝尊等。

曹寅可以说是曹家鼎盛时期最重要的人物,康熙六次南巡,四次以织造署为行宫,曹寅主持接驾,皇恩浩荡如此,家族能不显赫吗?曹玺死后,曹雪芹父亲曹J,叔父曹\先后任职江宁织造,一直到雍正朝,曹家被抄家,第二年,全家迁居北京,曹雪芹当时13岁,后来曹家衰落,曹雪芹一生再也没有走上仕途的路,直到终老,至于曹雪芹有无后人,至今无考。

曹雪芹祖籍中国人乡土观念浓重,所以特别注重祖籍的概念,叶落归根一词也能证明,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不管走到哪,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故乡,到老总算是要回到故乡。

对名人祖籍的研究一直是如今各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曹雪芹画像对于清代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来说,由于其正史无考,再加上《红楼梦》的巨大反响,所以红学界对其祖籍何处的研究一直没有断过,“辽东说”、“辽阳说”、“丰润说”、“铁岭说”,一直争论不休,而最占上风的算是“祖籍辽阳说”。

曹雪芹的家世与兴衰

曹雪芹的家世与兴衰

曹雪芹的家世与兴衰翻开中国著名的文学巨著《红楼梦》,开卷第一回就告诉读者,作者曹雪芹曾“经历过一番梦幻”。

他经历过锦衣玉食、“富贵尊荣”的日子,后来却一落千丈,住进陋室,全家只能靠喝粥度日。

在这大起大落中,他饱尝了人间冷暖,看透了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

正因为如此,在他家境败落回到北京以后,回忆起似梦非梦的繁华往事,思考着大喜大悲的无常人生,终于耗尽心血,写出了封建社会末世的百科全书《红楼梦》。

所以,曹雪芹的成长、《红楼梦》的创作,与曹家的兴衰是紧密相连的。

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今天的中国,只要提起曹雪芹,你就会想到《红楼梦》。

当你在阅读《红楼梦》的时候,又往往把它与曹雪芹的人生经历联系在一起,甚至联想到曹家兴旺发达与衰败的情景。

这种兴旺发达是怎么来的?曹家与清朝皇室又有怎样的关系?再后来曹家又是怎样败落的?在清宫档案当中,保存着许多原始资料,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疑团。

曹雪芹的先祖,原是宋朝开国大将曹彬的后裔,明朝初年随着军队到了辽东,从此就在辽阳住了下来,世代继承军职。

明朝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统率后金八旗兵攻占沈阳、辽阳一带,曹雪芹的太高祖曹世选、高祖曹振彦被俘投降,沦为满洲贵族的包衣。

所谓包衣,就是家奴的意思。

曹世选、曹振彦父子后来被分配到多尔衮属下,充任多尔衮的仪仗亲兵。

曹振彦能武能文,受到主子多尔衮的赏识,将他提拔为旗鼓牛录章京,也就是由汉人家奴编立的兵民合一基层组织的军政长官,率领亲兵保护多尔衮行军征战。

清朝顺治元年(公元1646年),清朝定都北京,曹家也跟随着大军入了关。

此后,曹振彦考中贡士,从《顺治朝现任官员履历册》中,可以看出曹振彦的升官轨迹:他历任山西吉州知州,大同府知府、两浙盐运使,成为三品高级文官。

曹振彦的发迹,揭开了曹家赫赫扬扬、将及百年历史的序幕。

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摄政王多尔衮死后被认定犯了大罪,顺治将多尔衮的正白旗收归自己掌管,曹家也由王府包衣转为内务府包衣,成为皇帝的家奴。

也谈曹雪芹祖籍的论争_沈治钧

也谈曹雪芹祖籍的论争_沈治钧

也谈曹雪芹祖籍的论争沈治钧曹雪芹的祖籍问题,是一桩著名的红学公案,也是近几年红学论争的一个热点。

如何认识这场激烈的论争,是红学界内外众多学者与《红楼梦》爱好者经常议论的话题。

红学史家对此予以关注,当然是意料之中的事。

今年(1996)《社会科学战线》第三期“二十世纪学术回顾”专栏,刊载了《红学史稿》作者的长文《“历史”的考证,考证的“历史”——曹雪芹祖籍论争述评》(以下简称“述评”),文章所谈正是大家关心的话题。

拜读此文,感觉“述”事不尽周全,“评”理未惬于心,似未体现出史家应有的史识。

治红学史的专家犹身在庐山,一般读者也许由此而入五里雾中。

而且,此事涉及研究方法问题,所以,我们觉得仍有辨析申说的必要。

述评对于早期论争的综述,比较客观冷静,然而,一俟涉及八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的论争,作者便不复能以冷眼旁观人的姿态论事析理。

比如,在介绍了辽阳说赖以立说的文献及实物材料后,文章说:“平心而论,持`丰润说’者并非无视上述史料,而是放在更为辽远的时空上试图`历史’地勾勒出一幅曹雪芹祖先的行踪图。

”这是明显左袒丰润说。

再如,作者绘制了一幅曹氏宗族谱系简表,将曹雪芹一支缀于丰润曹端明的弟弟曹端广名下,并评说道: 由此“实事”而“求是”,曹雪芹的祖籍既可以说是真定灵寿、江西新建、河北丰润,也可以是辽东、北京、南京。

如果从明也谈曹雪芹祖籍的论争清这个使曹氏家族发生戏剧性变化的特定历史时代考察,曹雪芹的祖籍应是丰润,而后徙居辽阳。

且不说这六个地点是否果真都与曹雪芹祖籍有关,仅就六中选一而其依据只是意思极为含混的“戏剧性变化”而言,就是完全不能令人信服的。

但作者意犹未尽,继续推论: 再往上推,曹雪芹家族是汉朝开国元勋曹参和魏武帝曹操的后裔。

……曹霸是魏武帝曹操的后裔。

……由此推断,曹雪芹的祖籍则为沛、邺、谯。

读至此,我们真不太明白“祖籍”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本来,圣人有言:“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君权之下,有诛灭九族的重罪,但九代之外的同姓宗族也绝不会遭到株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