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超前消费状况

合集下载

大学生超前消费情况调查

大学生超前消费情况调查

大学生超前消费情况调查【摘要】大学生超前消费问题在当下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超前消费的情况,探讨超前消费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存在超前消费的情况,主要原因包括消费观念不健康、社会压力等因素。

超前消费会给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和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加强消费教育,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

结论指出,大学生超前消费问题仍然严重,建议学校和家庭加强消费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消费指导,以更好地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和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超前消费,调查,现象分析,原因探讨,危害分析,数据展示,应对措施,问题严重,消费教育,消费观念。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成为了消费市场的重要群体之一。

近年来有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逐渐凸显出来,即大学生超前消费现象日益普遍。

超前消费是指在收入未来到手之前,就进行消费行为,通过借款、提前还款或者提前使用财务资源等方式实现。

这种行为不仅在短期内给大学生带来一时的快感,同时也可能带来长期的财务负担和心理压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超前消费现象的状况,本文将对大学生超前消费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其中的原因及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大学生消费教育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引起社会对大学生超前消费问题的关注,加强大学生消费教育,为他们提供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财务管理知识。

1.2 调查目的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大学生超前消费的现状和原因,找出超前消费可能带来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可以帮助大家更全面地认识大学生超前消费的情况,促使社会和教育部门更加重视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性消费的意识。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大学生超前消费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社会现象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消费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在校园生活中注重学业,培养正确的生活态度和消费理念。

大学生超前消费情况调查

大学生超前消费情况调查

大学生超前消费情况调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逐渐提升。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学生超前消费的现象逐渐增多。

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没有稳定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却选择进行超前消费,这不仅影响了他们自身的经济状况,还可能引发一系列隐患。

对大学生超前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于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和消费心理,并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超前消费的原因1. 社会消费风气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广告的大肆宣传以及网络的普及使用,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受到来自各种渠道的消费信息的影响。

各种高调的消费活动、炫耀性的消费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2. 心理需求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大学生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为了释放压力和满足自己的需求,一些大学生倾向于通过消费来获得短期的快感和满足感。

在一些大学生看来,消费可以给自己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内心的不安和空虚感。

3. 家庭生活的影响在一些家庭中,父母的溺爱和纵容也会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些父母甚至会在经济上支持大学生的超前消费,导致大学生在没有稳定经济来源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超前消费。

1. 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经常倾向于选择一些高消费的娱乐活动,比如外出旅游、购买奢侈品等,从而导致生活费的超支。

2. 在学习和生活中,大学生也经常会出现超前消费的现象。

一些大学生会选择借贷来满足自己的购物和娱乐需求,导致负债累累。

3. 大学生在消费时也会追求各种名牌和时尚产品,从而导致日常消费水平的增加。

1. 经济风险大学生通常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进行超前消费容易导致财务风险。

一旦社会经济出现变化,大学生在没有工作或者收入的情况下,难以偿还负债,从而导致经济上的困难。

2. 人身安全在进行超前消费的情况下,大学生往往没有形成良好的理财观念,容易陷入经济危机,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的人身安全和生活品质。

大学生线上提前消费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线上提前消费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线上提前消费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线上购物已经成为他们日常购物的重要方式之一。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现象,即大学生在线上提前消费的情况逐渐增多。

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个人财务状况,还可能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其消费行为的健康与稳定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大学生线上提前消费这一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通过对大学生线上提前消费现状问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意识,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线上提前消费现状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其背后涉及到消费观念的塑造、个人财务管理能力的培养等多方面因素。

本次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线上提前消费现状问题,探讨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有助于引起社会对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重视和关注,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消费指导,培养他们健康的消费观念和理性的消费行为,从而提升大学生整体财务管理水平。

本研究还可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决策参考。

对于学校管理部门,可以依据研究结果优化消费教育课程,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监管和引导;对于互联网平台和电商企业,可以根据研究结论调整营销策略,减少不良消费行为的诱导;对于家长和社会大众,可以通过研究成果了解大学生消费现状问题的严重性,提醒和引导大学生进行理性消费,共同营造健康的消费环境。

2. 正文2.1 大学生线上提前消费现状问题分析大学生线上提前消费是指大学生在收入未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提前通过网络渠道进行消费,即预支未来收入的消费行为。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其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线上提前消费会导致个人财务状况不稳定。

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8篇】

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8篇】

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8篇】社会方面篇一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大学生的理财仍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

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持币的额度越来越大,支配金钱的空间愈来愈宽泛。

然而,对于大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绝大部分人还不能拥有更多的金钱,另一方面他们的消费欲望则越来越大。

可这二者之间的矛盾以及理财观念的淡薄,通常使他们对待金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于科学理财更是知之甚少。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篇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不断增加,当代大学生作为一群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特殊的消费心理。

体现出消费观超前和消费实力滞后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特殊群体自然有特殊的特点,同时也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消费的问题。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篇三权威发布大学生消费情况的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更多大学生消费情况的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相关信息请访问。

调查过程里,首先发现的就是是存在的问题。

问题有许多,包括课余时间充裕,但没有效利用,不会安排课余时间,没正确认识课余时间,课余时间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多,课余生活脱离社会,没有经验上的提高。

其次是成因。

之所以大学生的业余生活的安排会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那是有他不可忽视的因素的。

包括了各种主观、客观的条件,在我们调查的同时,我们也在自我的反省,反省自身是否也存在着结果里的不良习惯,当然,我们也是存在着许多陋习的。

所以我们在调研的同时,也在虚心学习,改正。

所以通过这次时间报告给我们感受很深,其一就是了解到实践中每一件事都不可小看,它不比我们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学习中所遇见的问题通过几个公式,几个概念,总能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而实际中则不然,总会出现这样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也许只是个小问题,但也足够阻挡我们完成这件事的脚步,还有要办成这件事,会有多种途径多种办法,我们还要从这些方法中选出最便捷最合理的。

大学生超前消费情况调查

大学生超前消费情况调查

大学生超前消费情况调查近年来,大学生超前消费的现象越发普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追求个性和时尚的涌现出了超前消费的现象。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大学生自身心理、经济和社会观念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超前消费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大学生超前消费情况调查。

一、调查方法我们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超前消费情况调查。

问卷涵盖了大学生的基本信息、超前消费行为的具体情况、超前消费的原因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在校园内不同的地点进行了问卷调查,包括教学楼、图书馆、食堂等地点。

问卷采用匿名的形式,鼓励大学生真实回答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1. 大学生超前消费的频率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存在超前消费的情况。

其中约有6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超前消费的情况,这说明超前消费现象在大学生中相当普遍。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超前消费的主要项目包括:手机、服装、饰品、化妆品等。

这些项目都是与个性时尚和社交需求紧密相关的消费品,说明大学生超前消费主要是受到个性时尚和社交需求的影响。

在超前消费的原因方面,大学生主要认为自己的经济状况较好,有能力进行超前消费。

社交压力也是一大原因,很多大学生会因为社交需求而进行超前消费。

个性需求和对时尚的追求也是大学生超前消费的原因之一。

在调查中,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超前消费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超前消费可能会导致经济压力增加,造成金钱上的困扰。

也会因为超前消费而忽视了学习和个人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调查结论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超前消费现象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受到经济状况、社交压力、个性需求和时尚追求等因素的影响。

这种现象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我们也需要在教育和社会引导方面做出一定的努力,帮助大学生理性消费,规避超前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超前消费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了超前消费现象在大学生中的普遍存在,并揭示了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大学生超前消费调查报告

大学生超前消费调查报告

大学生超前消费调查报告大学生超前消费调查报告(通用5篇)在发生了某些事情、情况后,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调查,最后基于取得的调查材料汇成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要怎么写才逻辑紧密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超前消费调查报告(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超前消费调查报告篇1在当前尚且低迷,尚未完全复苏的经济环境下,消费问题被大家广泛关注。

物价的连续上涨,直接反映了社会的消费和需求问题。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

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

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

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

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对大家的消费进行归宗和分析。

从调查结果发现,月费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10%,月费用700--1000元的人,占30%左右,500--700元的人占40%,月费用500元以下的人,占20%左右。

在这些学生之中,超过50%的学生拥有电脑、约9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因此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

当代大学生主要有以下几支出:伙食费,买服饰,恋爱,上网费,手机费等。

一:伙食费。

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的比例达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95.7%。

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

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

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6-15次各类同学聚会。

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学期需要150-600元之间。

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普通餐厅,但也有2%的选择在高档餐馆。

大学生超前消费行为分析

大学生超前消费行为分析

大学生超前消费行为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消费观念也逐渐改变,出现了超前消费的现象。

超前消费指的是在收入水平没有实现对应增长的情况下,大学生通过提前消费实现一定的心理和生活满足。

本文将分析大学生超前消费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一、原因1.心理因素面对压力山大的大学生活,许多大学生都需要一定的精神寄托,在物质消费中寻求心理满足,以此来表达自我价值和自信心。

2.社交因素现在的大学生比过去更享受社交生活,所以他们趋向于超前消费,以赢得更多的社交空间和存在感。

3.品牌效应大学生的消费倾向更倾向于时尚,追求理想的品牌,这些品牌的高价位自然会超前消费。

二、表现1.购物习惯的改变现代大学生喜欢通过互联网购物平台进行购物,可以选择更多优质品牌更适合自己的商品。

同时,他们还需要寻求体验和创造更大的核心价值,而这些扣除了价格的板块,往往是最具有选择性的,在新兴的消费潮流品牌的补贴下,更加体现了大学生的超前消费。

2.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更多是从以前的单一消费转化为更为综合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追求更高档次、更为舒适的方式来呈现生活。

3.超前消费情绪的抬升政府部门为了促进消费市场的发展,在特定时间段会放松购物的政策。

这类活动会让大学生在超前消费时节更为神往,进而不断推动超前消费市场的升温。

三、影响1.生活方式的改变影响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因素很多,其中就有消费观念的影响。

超前消费并不意味着不负责任的消费行为,消费者需要通过理性思考来判断生活和消费的平衡,从而避免消费过程中的不必要浪费。

2.未来的财务压力超前消费消耗了大量的金钱,从而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大学生现阶段可能并没有充足的经济资源去支持这类消费,但是冲动消费却很容易滋生。

注意到超前消费对未来经济压力的影响,并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实现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这样才能长久维持消费生活的大体框架。

3.家庭关系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从家庭环境中进入大学,因此他们的消费观念往往受到家庭关系的影响。

大学生超前消费行为分析

大学生超前消费行为分析

大学生超前消费行为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消费能力的日益增强,大学生超前消费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在这个宽松的消费环境下,许多大学生在没有稳定收入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超前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未来发展。

本文将从大学生超前消费的现象、原因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并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

一、大学生超前消费的现象大学生超前消费是一种消费者在自己实际消费能力和经济收入下,通过提前借贷或提前消费获得一定的消费收益。

大学生超前消费的现象近年来日益严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银行贷款增多。

在社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一部分大学生将目光放在了金融市场上,通过银行贷款来进行超前消费,购买一些过于昂贵的物品。

2.信用卡滥用。

许多大学生滥用信用卡,超出了自己的消费能力范围,导致消费欠款。

这种消费行为将给自己以及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

3.过度消费。

大学生在追求时尚潮流的过程中,容易被一些消费主张所影响,导致过度消费,往往不计后果。

大学生超前消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消费观念的影响。

在当前社会,消费观念逐渐向快速消费和高消费倾斜,许多大学生受到社会消费观念的影响,在追求时尚和品牌的过程中,难以抵制消费诱惑。

2.缺乏经济理财意识。

大学生大都刚刚踏入社会,对经济状况和财务管理缺乏较为成熟的认识,导致在消费方面容易超前。

3.社会压力的增加。

在学业和就业压力的双重影响下,大学生对未来生活充满焦虑,容易通过超前消费来缓解压力。

4.消费品牌宣传的影响。

许多消费品牌通过广告和宣传,将时尚与高消费牢牢地捆绑在一起,使得大学生在消费时缺乏理性,追逐名牌,追求品质。

为了遏制大学生超前消费的现象,需要从政府、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1.政府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严格限制银行对大学生的贷款额度和条件,降低大学生的借贷门槛。

2.学校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超前消费状况.当代大学生超前消费状况-对安徽大学在校本科生超前消费的调查研究路仁远(安徽大学 2007级社会学,安徽合肥 230601)本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以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四个年级的120位在校本科生为样本,从户籍、性别、年级、是否是独生子女与超前消费关系的定量描述与方差分析中,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有无储蓄和消费水平两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城市和农村的不同户籍与有无储蓄之间同样存在明显差异,而男同学在透支情况方面明显高于女同学。

针对研究发现,文章将运用布尔迪厄的“惯习”学说加以解释。

一、引言据媒体报道,在大学校园里,最基本的生活费用,也就是普遍意义上家长最关心的温饱这块,现在仅占到大学生全部消费的30%。

书籍消费则更可怜,只占到全部消费的5%,即便是5%,绝大多数人购买的还只是漫画、服装、化妆一类的杂志。

而另外65%的消费,包括了品牌衣服、品牌MP3、MP4、电脑、手机方面及在酒吧、迪厅、网吧等场所的消费。

“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支出是我国城镇居民年均纯收入的1.1倍,是农村居民年均纯收入的3.5倍。

”这但这笔账在是前不久南开大学一个学生课题组通过调查得出的结果。

.父母那里也只是父母这台自动取款机印在自己大脑里的一组数据而已,说到底,父母对儿女的具体消费也是一头雾水,甚至全然不知。

有关人士认为,当代大学生之所以有这种盲目、超前的消费,基本基于两个原因。

一是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进行衡量。

二是大学生没有形成稳定、完整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诱惑、身旁人影响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

所谓超前消费即指消费水平超过实际收入水平的一种现象。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今天,作为还处于象牙塔的大学生,一边接收着父母按月的供给,一边过着接近于成年人的消费生活,不需为温饱担忧。

在这个特殊的群体内部,是否因为某些因素的不同,比如性别、户籍等的差异,而相应产生消费情况的不同呢?这些不同究竟是由怎样的原因导致的呢?本文将用布尔迪厄的“惯习”学说对种种差异加以解释,希望有利于为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提出有效建议。

二、资料和方法本文所考虑的是各种因素(自变量)对大学生超前消费情况的影响,根据研究目的,笔者对每位被调查对象都依据下列指标进行编码。

这些指标分别是:(1)性别(分为男、女,)(2)年级(分为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3)来自城市或农村(分为城市、农村)(4)是否是独生子女(分为是、不是)(5)生活来源(分为家庭、勤工俭学、奖学金、其他)(6)消费水平(分为500元以下、500-800元、800-1500元、1500元以上)(7)信用卡数量(分为0张、1-3张、3-5张、5张以上)(8)基本生活外的最大花销(分为学习、高科技产品、休闲娱乐、服装和化妆品)(9)是否有储蓄(分为是、否)(10)透支情况(分为没有信用卡、从未透支、偶有透支、经常透支)(11)有无消费计划(分为有详尽计划、稍有计划、毫无计划)(12)消费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分为质量、价格、品牌、时尚风格)(13)生活费是否足够(分为绰绰有余、尽在计划中、勉强、远远不够)(14)倾向于哪种超前消费(分为向朋友借钱、分期付款、透支信用卡、其他)资料的分析与统计是采用SPSS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的,主要对然后根据结卡方检验与方差分析,自变量与上述指标进行频数分析、.果分析,进行描述和解释。

此次研究的总体为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四个年级的在校本科生。

样本为120人。

根据安徽大学学生寝室年级分布的特点,本次研究采取多段、分层抽样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

磬苑校区共12个寝室园,其中8个男生园,4个女生园。

第一阶段,召集12名调查员,8男4女,每人10份问卷,分配到12个寝室园进行调查。

第二阶段,每位调查员在各自负责的寝室园中随机抽取楼层。

以桔园为例,桔园共三栋宿舍楼,每栋都有6层楼,如果是1号楼3层,即1-3,共18个选项,随机抽取其中10个。

第三阶段,在抽取的10个楼层中随机抽取寝室。

第四阶段,把被抽到的寝室的床位号按顺时针的方向编号,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床位号,被抽到的同学便成为本次调查的被调查者。

而所有被抽中的120名同学就构成了本次调查的样本。

本次调查采用个别发送法的方式进行,调查员根据所抽样本中被调查者的宿舍楼号、寝室号和床位号,找到被调查者,将问卷发送到其手中,请被调查者当场填写,并由被调查者当场收回。

因为调查员和被调查者均为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学生,调查员可方便地找到被调查者,对被调查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所以此次问卷回收率能够达到100%。

三、结果与分析(一)性别、年级、来自城市或农村、是否是独生子女四个自变量的分布情况:Statistics来自城市是否是独生子或农村年性别级女NValid120120120120Missing0000Mean1.661.352.531.60Std.Deviation.4761.061.492.479Variance.227.242.2291.125nessSkew-.676-.003.637-.413nessrror of SkewStd.E.221.221.221.221Kurtosis-1.569-1.215-1.622-1.860rror of KurtosisStd. E.438.438.438.438Minimum1111Maximum2224性CumulativercenValid ercenercenFrequencVali65.765.65.100.35.35.4Tota100.100.12年级CumulativePValid PercentercentercentFrequencyP一年级Valid20.020.02420.0二年级50.030.03630.0三年级76.726.73226.7四年级100.023.32823.3Total100.0120100.0来自城市或农村CumulativePercentercentValid PercentPFrequency城市Valid40.040.04840.0农村100.060.07260.0Total100.0120100.0是否是独生子女CumulativePValid PercentercentFrequencyPercent是独生子女Valid34.234.234.241不是独生子女100.065.87965.8Total100.0120100.0(二)性别与透支情况通过调查结果证明,不同性别在透支方面的确存在显著差异。

男生在透支情况的测试中明显高于女生,换句话说,即男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比女同学更易透支。

Descriptive情95% Confidence Interval foMeaLoer BounUpper BounMeaStd. DeviatioStd.rroMinimuMaximu41.4.081.21.5.54.3021.2.061.1.9Tota.50.061.461.31.1ANOVA透支情况Sum ofSquaresdfMean SquareFSig.Between Groups.0205.7101.33111.331Within Groups.2335913.751Total6015.082透支情况 女男性别就这一现象,不得不结合当代大学生特殊的生活情境进行分析。

大学生是介于高中重压与毕业工作重压下的特殊群体。

青春萌动且没有具体压力的困扰,因此恋爱或追求恋爱成为某些大学生的主要工作,尤其是男生。

诸多调查均显示,恋爱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重头。

其实很好理解。

当一个男生处于恋爱中时,为自己的女朋友买礼物、请她吃饭、请她游玩都成了必须,那原本一个的的生活费肯定紧张,出现透支可以理解。

而当一个男生处于追求恋爱的过程中时,为博得自己心爱女生的垂青,有额外花销也可以理解。

所以,总体上来看,女生的生活费基本满足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开支,很少出现透支,相反,男生将大量心思花在恋爱或追求恋爱上,透支情况比较严峻。

.(三)来自城市或农村与是否有储蓄人们惯常认为农村来的孩子能攒钱,但是,这次调查结果却显示,户籍为城市的大学生比户籍为农村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储蓄。

Descriptives是否有储蓄95% Confidence Interval forMeanLower BoundUpper BoundNMeanStd. DeviationStd. ErrorMinimumMaximum市城2481.541.69.073.50411.40村农2.42872.0501.761.861.661Total2.043120.4701.681.761.591ANOVA是否有储蓄Sum oSquaredMean SquarSigBeteen Group.016.731.421.42Within Group.211124.90Tota1126.32(四)是否是独生子女与是否有储蓄独生子女中有储蓄同学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

stabulation蓄Cros有是女是是否独生子* 否储Count蓄是否有储蓄无储蓄有储Total女是独生子是否是412318子独生子女独生不是女792158Total1203981在这里需要借助布尔迪厄“惯习”以上两个问题都与储蓄有关,的学说加以解释。

导致行为产生的主导首先,所谓惯习就是一套深刻地内在化的、它来惯习不是什么天生的能力,它是“一种被结构的结构”,倾向。

惯具有阶级特殊性的社会化经验。

自家庭以及与自己相当的群体的、惯习主外在的结构在这种经验中被内化。

习来自早期的社会化经验,要来自客观机会的无意识内化的结果――特别是在早期的儿童阶段,这种机会对同一阶级或社会地位的成员来说是相同的。

什么是储蓄?城乡居民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其次,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一种存款活动。

又称储蓄存款。

也就是说,只有当一个人有的钱比花的钱多的时候,他才会有储蓄,否则也不会有钱存银行。

不论是对独生子女还是对户籍为城市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享受的资源显然比非独生子女和农村学生要多。

而这种资源的丰富伴随他们成长的每一天,相应地,这种储蓄的习惯同样也伴随了并非是到了大学时期才知道储蓄。

他们社会化过程中的每个阶段,详细地来分析一下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前者从儿童阶段就会得到比后者更多的压岁钱、零花钱,他们从小就意识到,自己并用不了这些钱,他们会倾向于将富余出来的钱积累起来,以便购买价值更大的商品。

经过长时间的培养,这种习惯已经内化为他们的一种特质,影响他们后来的实践。

相反,后者从小就没有养成攒钱的习惯,即使到了大学,他们也不会更倾向于储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