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五言古诗100首之于易水送人一绝【唐】骆宾王
骆宾王《易水送别》全诗及赏析

骆宾王《易水送别》全诗及赏析骆宾王《易水送别》全诗及赏析易水送别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诗文解释】就是在这个地方燕丹送别荆轲,壮士慷慨激昂,场面悲壮。
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只有易水还是寒冷如初。
译文2:这易水曾经是荆轲去刺秦王和燕太子丹告别的地方,壮士荆轲当时唱着歌儿激动得头发竖起冲脱了帽子。
昔时这位壮士已不在了,但今日我觉得还是同当时一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而令人激动。
译文3:就是在这个地方燕丹送别荆轲,壮士慷慨激昂,场面悲壮。
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只有易水还是寒冷如初。
【词语解释】此地:指易水岸边。
燕丹:战国时燕国太子丹。
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
冠:帽子。
人:指荆轲。
没:死,即“殁”字。
水:指易水之水。
【诗文赏析】因为徐敬业用骆宾王的“讨武檄文“流传天下,骆宾王被武则天抓进监牢。
但武则天念其才华而不忍杀之,想让他为朝廷做事,但骆宾王拒绝了,想返回家乡。
骆宾王非常苦闷:一方面为自己的处境忿忿不平,又不满意武则天的统治;一方面想为推翻唐朝干出一番事业,又要念及武则天的不杀之恩。
在这种彷徨压抑中,骆宾王写出了“易水送别“这首诗。
这首诗虽然名为“送人”,实际上重点却是借描写燕丹送荆轲表现出今日送别的壮烈情景,抒怀咏志,曲折地表达了诗人苦闷的心境。
公元678年(唐高宗仪凤三年),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怒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
公元679年(仪凤四年)旧历六月,改元调露(即调露元年),秋天,骆宾王遇赦出狱。
是年冬,他即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
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并借咏史以喻今。
整首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
清人陈熙晋说:“临海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骆临海集笺注》)。
这四句话大致概括了骆宾王悲剧的一生。
骆宾王对自己的际遇愤愤不平,对武则天的统治深为不满,期待时机,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
古诗《于易水送人》

昔时人已没, 死去。
如今,古代的壮士早已不在 人世,仍然,还
今日水犹寒。
但现在的易河水却仍像当年 那么冰冷。
于易水送人 唐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在
于易水送人
唐 骆宾王
易水,河流名,位于河北省 易县,是荆轲与燕丹告别去 刺秦王的地方。
于易水送人
y唐ān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guān
壮士发冲冠。
mò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Fra bibliotek易水岸边
此地别燕丹,燕国的太子,名丹
当年,荆轲去刺杀秦王就是在这里 告别燕太子丹的,
壮士发冲冠。帽子
临行前,他慷慨激昂,怒发冲冠。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王昌龄《送魏二》、王昌龄《送柴侍御》古诗词比较阅读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王昌龄《送魏二》、王昌龄《送柴侍御》古诗词比较阅读阅读下面三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于易水送人一绝骆宾王【注】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送柴侍御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注】骆宾王(约638一684),字观光,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清人陈熙晋说:“临海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
”1.下列对这三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易水送人一绝》中,最后一句寓情于景,是全诗的中心所在,隐含了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
B.《送魏二》中,第二句的“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耐人涵咏。
C.《送魏二》中,最后两句从视听两个方面,虚实结合,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
D.《送柴侍御》中,最后两句通过想象来创造意象,融情入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情厚谊。
2.同为送别诗,骆诗《于易水送人一绝》和王诗《送柴侍御》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C2.①骆诗《于易水送人一绝》:题为“送人”,但他舍弃了那些朋友交往、别情依依、别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的内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把昔日之易水送别和今日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借怀古以慨今;第二,诗题为送别,可又没有交代所别之人和所别之事。
在意象运用上,将意象隐于句内。
①王诗《送柴侍御》,有着朋友别离的情景,比如“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也有着明确的送别人“柴侍御”;在意象运用上,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开阔。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C.“虚实结合”说法错误。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是诗人想象友人独自远行在潇湘明月下,满怀愁绪地在梦里静听猿啼悠长。
唐诗精选五言绝句

唐诗精选五言绝句唐诗精选五言绝句导语:五言绝句是中国诗歌体裁之一,属于绝句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诗精选五言绝句。
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唐诗精选五言绝句1一、蝉(虞世南)垂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二、秋夜喜遇王处士(王绩)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三、入朝洛堤步月(上官仪)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四、于易水送人(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五、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六、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七、闺怨(沈如筠)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八、蜀道后期(张说)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九、汾上惊秋(苏頲)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十、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十一、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十二、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十三、终南望馀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十四、孟城坳(王维)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十五、白石滩(王维)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十六、辛夷坞(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十七、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十八、栾家濑(王维)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十九、木兰柴(王维)秋山敛余晖,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二十、漆园(王维)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二一、鹿砦(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骆宾王《于易水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骆宾王《于易水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演讲稿、心得体会、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范本、主题班会、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experienc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templates, theme class meeting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骆宾王《于易水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于易水送别唐·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骆宾王最有名的一首诗

骆宾王最有名的一首诗1、《咏鹅》
【作者】骆宾王【朝代】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咏蝉/在狱咏蝉》
【作者】骆宾王【朝代】唐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3、《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别》
【作者】骆宾王【朝代】唐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4、《在军登城楼》
【作者】骆宾王【朝代】唐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5、《送别》
【作者】骆宾王【朝代】唐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小古文训练-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于易水①送人【唐】骆宾王此地别燕丹②,壮士③发冲冠。
昔时④人已没⑤,今日水⑥犹寒。
品诗意【注释】①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战国时燕国的南界。
②别燕丹:指的是荆轲作别燕太子③壮士:勇士,这里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
④昔时:往日,从前。
⑤没:去世。
⑥水:指易水之水。
【诗意】在此地离别了燕太子丹,壮士荆轲愤怒头发冲冠。
昔日的英豪人已经长逝,今天这易水还那样凄寒。
赏诗情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
诗人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历史孤独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倾诉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
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
这首诗题为送别,可又没有交待所别之人和所别之事,但“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壮别场景如在眼前。
所咏的历史本身就是壮别,这同诗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
而古今送别均为易水河岸,在地点上也是相同的。
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一急,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交待,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了时空,最后统一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全诗融为一体。
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
诗的构思是极为巧妙的。
读故事荆轲刺秦王公元222年,秦国灭掉了赵国,接着,秦王嬴政又想趁这股士气一口气灭掉燕国,于是派了大量兵马在燕国边境安营扎寨,燕国太子丹不想被灭国,派了胆识过人的荆轲去刺杀秦王。
荆轲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把自己锋利的匕首藏在了燕国都坑的地图末端,准备给秦王出其不意的致命一击。
荆轲上了秦国大殿之后,先将樊於期的首级献给了秦王,秦王一见樊於期的首级,心里都乐开了花儿,然后说:“荆轲你把我的心腹大患给除掉了,我要好好的奖励你。
”荆轲心中暗笑,表面上却恭敬地说:“尊敬的秦王能为您办事儿,那是我的荣幸。
”说罢还鞠了一躬。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原文、注释、解说及作者简介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原文、注释、解说及作者简介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②,壮士发冲冠③。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④。
[注释]
①易水:在今河北易县,战国时属燕国。
当年荆轲从这里出发去刺杀秦王,燕太子和宾客都来为他送行。
荆轲临行前曾高歌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据说送行的人听了之后,慷慨激昂,以致头发把帽子都冲起来了。
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②燕丹:燕国的太子,名字叫丹。
③冠:帽子。
④昔时:过去。
这里指荆轲生活的战国时代。
没:死去。
[解说]
骆宾王在易水送别朋友的时候,不由得想起当年的壮士荆轲从这里出发去刺杀秦王时的种种情景,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荆轲虽然已经死去,但易水仍然寒气逼人,好象诉说着荆轲的豪情壮志,充满着对他无限的崇敬之情,令人在它面前不由得肃然起敬。
[作者简介]
骆宾王人。
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
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
唐高宗仪凤四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职。
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
武则天光宅元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做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氏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