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硬件基础

合集下载

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术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数据库以及网络基础知识等。

一、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物理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时,我们需要了解各个硬件组件的功能和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联关系。

例如,CPU作为计算机的核心,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内存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硬盘用于长期存储文件等。

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硬件资源、控制程序执行和用户交互等。

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时,我们需要了解不同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如Windows、Mac OS、Linux等。

同时,学习如何安装操作系统、进行系统设置和管理,以及解决常见的系统故障和错误。

三、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计算机用户进行各种任务所使用的软件程序,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等。

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时,我们需要熟悉常见的应用软件,了解它们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同时,学习如何选择、安装和升级应用软件,并掌握一些常用快捷键和操作技巧。

四、数据库数据库是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软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企业和组织中。

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时,我们需要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表、字段、记录和关系等。

同时,学习如何创建、查询和更新数据库,以及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操作。

熟练掌握数据库的使用,可以提高数据管理和分析的效率。

五、网络基础知识网络是计算机互联的基础设施,为人们提供了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

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时,我们需要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如协议、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等。

同时,学习如何配置和管理网络连接,以及解决网络故障和安全问题。

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可以方便地进行互联网上的信息搜索和在线交流。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1一、硬件知识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1)单总线结构(2)、双总线结构(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主存—辅存层次和主存—Cache层次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 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看,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非格式化容量=面数x(磁道数/面)x内圆周长x最大位密度格式化容量=面数x(磁道数/面)x(扇区数/道)x(字节数/扇区)7、数据的表示方法原码和反码[+0]原=000...00 [—0]原=100......00 [+0]反=000...00 [—0]反=111 (11)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特性:并行性、共享性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locked)。

虚拟存储器:是指一种实际上并不以物理形式存在的虚假的存储器。

页架:把主存划分成相同大小的存储块。

页:把用户的逻辑地址空间(虚拟地址空间)划分成若干个与页架大小相同的部分,每部分称为页。

页面置换算法有:1、最佳置换算法OPT2、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3、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4、最近未使用置换算法NUR使独占型设备成为共享设备,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系统的效率。

电脑入门电脑基础教程

电脑入门电脑基础教程

电脑入门电脑基础教程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本教程将为你提供全面的电脑入门知识,帮助你快速掌握电脑的基础操作。

一、硬件基础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电脑的大脑,负责处理和执行各种指令。

常见的CPU 有英特尔和AMD两大品牌,核心数和主频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2. 内存(RAM)内存是临时存储数据的地方,对于电脑的运行速度有很大影响。

大容量的内存能够同时处理更多的任务,提高电脑的运行效率。

3. 硬盘(Hard Drive)硬盘是用来存储数据的设备,包括操作系统、软件程序和个人文件等。

常见的硬盘类型有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

固态硬盘读写速度更快,但价格相对较高。

4. 显卡(Graphics Card)显卡负责处理电脑上的图形和影像,对于游戏和图像处理等需要较高图形性能的任务非常重要。

选择合适的显卡可以提高电脑的图形处理速度和显示效果。

二、操作系统1. WindowsWindows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操作系统,目前最新版本是Windows 10。

它提供了图形化用户界面和丰富的应用程序,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和商业环境中。

2. macOSmacOS是苹果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专门用于苹果电脑(Mac)。

它具有简洁的用户界面和强大的性能,被广泛用于设计、音视频编辑等领域。

3. LinuxLinux是一种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它适用于开发人员和技术爱好者,并且可以自由地修改和分发。

三、基本操作1. 开机与关机按下电源按钮可以启动电脑,点击开始菜单中的“关机”选项可以安全关闭电脑。

2. 桌面桌面是电脑上的主要工作区域,可以放置快捷方式、文件夹和小工具等。

双击图标可以打开相应的程序或文件。

3. 文件管理通过文件管理器可以浏览和管理电脑上的文件和文件夹。

可以创建、复制、移动和删除文件,还可以对文件进行重命名和属性设置。

计算机组成与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计算机组成与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计算机组成与操作系统基础知识以下是计算机组成与操作系统基础知识:1. 计算机组成:- 硬件组件:计算机由各种硬件组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存储设备、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它包含算术逻辑单元(ALU)、控制单元和寄存器。

- 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

它通常比存储设备更快,但容量较小。

- 存储设备:计算机使用硬盘、固态硬盘(SSD)、光盘和USB 闪存等存储设备来长期保存数据。

-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数据和指令输入到计算机中,例如键盘、鼠标、触摸屏等。

-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输出给用户,例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2. 操作系统:- 定义: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软件系统,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与计算机交互的界面。

- 功能: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接口。

- 进程管理:操作系统负责创建、调度和终止进程,以确保计算机高效地运行多个程序。

- 内存管理:操作系统管理内存分配和回收,以确保程序能够有效地使用内存。

- 文件系统管理:操作系统提供文件系统来组织和存储文件,并提供对文件的访问和保护。

- 设备管理: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设备,包括驱动程序的安装和设备的分配。

- 用户接口:操作系统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交互的界面,例如命令行界面(CLI)和图形用户界面(GUI)。

3.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类型:- 单用户操作系统:单用户操作系统一次只能由一个用户使用,例如Windows 和macOS。

- 多用户操作系统:多用户操作系统可以同时支持多个用户登录和使用,例如Linux 和Unix。

- 分布式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管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资源,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作。

- 移动操作系统:移动操作系统专门设计用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例如Android 和iOS。

操作系统的硬件基础

操作系统的硬件基础

MBR程序例子 在屏幕上显示“Hello MBR!”字符串然后停住不动。
稍微复杂的MBR程序
功能是将0号驱动器、0号柱面、0号磁头、2号扇区 开始的连续4个扇区读入内存绝对地址0x90200处。
2.8.4 GRUB引导
2.8.4 GRUB引导
GRUB(Grand Unified Boot Loader) 一款强大的多重开机引导器,不仅可以对各种发行 版本的Linux进行引导,也可以用来加载BSD、UNIX 与Windows等通用操作系统。
初始化阶段主要由函数main()完成
函数main()首先对物理内存各部分进行功能划分与分 配,然后调用内核各模块的初始化函数,包括内存 管理、中断处理、块设备与字符设备、进程管理、 缓冲区管理以及硬盘和软盘等硬件的初始化处理函 数。
完成各模块的初始化操作后,系统已经处于可运行 状态。
初始化阶段主要由函数main()完成
特权指令包括 (1)改变CPU状态的指令; (2)修改特殊寄存器的指令; (3)涉及外部设备的输入输出指令。
2.3 CPU的态
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主要有三种情形 系统调用 异常 外部设备的中断
2.4 内存
2.4 内存
内存也叫主存储器(Main Memory),简称主存。 内存是计算机系统存放运行时指令与数据的半导体 存储器单元,通常分为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和高速缓存存储器(Cache)等三 种类型。
2.8.3 主引导记录
主引导记录的作用 主引导记录中通常为硬盘引导程序BootLoader或更 强功能的启动管理程序,它的作用如下。 (1)提供菜单:用户可选择不同的启动项目。 (2)加载核心文件:直接指向可启动的程序段加载 操作系统内核。 (3)跳转到其他Loader:跳转到其他PBR中的Boot Loader以加载特定的操作系统。

计算机基础运用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运用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运用知识点总结一、计算机基础概念1. 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进行自动处理数据的智能电子设备,它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2. 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组成。

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通过输入设备接收数据,经过中央处理器的运算处理后,输出到输出设备,实现信息的处理和传递。

二、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1.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负责执行程序、控制数据传输和协调各个硬件设备的工作。

2. 内存: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存放程序和数据,是CPU进行运算的地方。

3. 存储设备:硬盘、固态硬盘等,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4.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摄像头等,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

5.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用于从计算机输出数据。

三、操作系统基础知识1. 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的系统软件,提供用户界面、文件管理和进程管理等功能。

2. Windows操作系统:常用的操作系统之一,具有图形化用户界面和广泛的应用程序支持。

3. Linux操作系统:支持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用于服务器和嵌入式系统等领域。

4. MacOS操作系统:苹果公司的操作系统,适用于Mac电脑。

四、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 网络的定义:网络是将不同地域、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

2. 互联网:由全球各地的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巨大网络系统,提供全球性的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

3. 局域网(LAN):是指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比如学校、企业内部,通过网线或者无线设备连接的计算机网络。

4. 广域网(WAN):是无线设备,能够覆盖比较大的范围,比如城市、国家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

五、计算机安全基础知识1.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具有破坏性和复制能力的恶意程序,能够危害计算机系统和数据。

2. 防火墙: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道安全防线,用于监控和过滤网络数据,保护计算机免受网络攻击。

电脑基础知识有哪些

电脑基础知识有哪些

电脑基础知识有哪些电脑基础知识有哪些电脑基础知识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概念,它是指人们在使用电脑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在如今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几乎每个人都需要使用电脑,因此掌握电脑基础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是电脑基础知识的详细介绍。

一、硬件电脑的硬件是电脑系统的基础,主要包括计算机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计算机主机是电脑的“大脑”,它是整个电脑系统的中央处理器,负责处理数据和指令。

显示器是电脑的输出设备,它主要负责显示电脑的操作界面和处理结果。

键盘和鼠标则是电脑的输入设备,用于输入文本、命令以及控制电脑的操作。

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电脑的核心程序,它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

目前应用较广的操作系统主要有Windows、Mac OS和Linux等。

三、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关于电脑硬盘上的数据建立的一套组织结构。

常见的文件系统包括FAT32、NTFS和exFAT等。

四、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如今电脑应用较广的一个方面,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电脑,使其能够相互通信和交换数据。

主要的网络类型包括互联网、局域网和广域网等。

五、安全防护如今的电脑和网络环境十分复杂和危险,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保护电脑和网络上的数据安全和防止网络病毒等恶意攻击,已成为使用电脑的人们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防病毒软件是保护电脑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电脑用户需要及时更新防病毒软件和系统补丁;此外,电脑用户还需注意强化电脑和账户的密码等安全要点。

六、办公软件办公软件是电脑的重要软件类别之一,主要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图像处理等。

常见的商用办公软件有微软Office、金山WPS Office,而开源办公软件有LibreOffice、OpenOffice等。

七、编程语言计算机编程已成为当今电脑领域里最为重要的一门技术,编程语言就是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如Java、Python、C/C++等。

编程语言的学习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本质和工作原理,同时也有助于开发个性化的应用程序。

系统软硬件环境要求

系统软硬件环境要求

系统软硬件环境要求以下提供的系统软硬件和网络环境配置,是标准企业版本正常运行的基础配置,包括:1、网络拓扑示意图10-1 网络拓扑示意图2、硬件要求下表说明系统的硬件的最低配置要求。

服务器端硬件要求硬件最低要求处理器(Processor)Intel®或兼容机 Pentium Ⅲ系列600MHz 或更高内存 (RAM)1 至少 256 MB,建议 512 MB 或更多硬盘空间(Available Hard至少200 MBDisk Space)2监视器(Video)VGA或更高分辨率, 256色,建议16位高彩输入设备Microsoft 鼠标或兼容设备客户端硬件要求硬件最低要求处理器(Processor)Intel®或兼容机Pentium 系列166MHz 或更高内存 (RAM)1 Windows 7及以上至少 256 MB,开发客户端建议256MB或以上硬盘空间 (Available Hard Disk Space)2安装建模和开发工具:200 MB ,仅安装客户端及其配置工具:40~60 MB监视器(Video)VGA或更高分辨率, 256色,建议16位高彩输入设备Microsoft 鼠标或兼容设备注:1 根据操作系统的要求,可能需要额外的内存。

2 实际的要求因系统配置和选择安装的应用程序和功能的不同而异。

3、操作系统要求下表说明必须安装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端操作系统需要安装如下某一类操作系统:服务器端类型操作系统要求Linux系列Linux操作系统系列(要求可以安装EJB支持环境),建议Red Hat 7.0以上Unix系列Unix操作系统系列(要求可以安装EJB支持环境)客户端操作系统要求需要安装如下某一类操作系统:客户端操作系统要求Windows系列Windows 7、Windows 8、Windows 10等。

如客户端采用浏览器版本,必须安装浏览器:要求浏览器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8或更高版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和状态寄存器
• 用于控制处理器的操作 • 大部分对于用户是不可见的 • 一部分可以在某种特权模式(由OS使用)下访问
常见的控制和状态寄存器: • 程序计数器 ( PC : Program Counter ) ,记录将要取出的 指令的地址 • 指令寄存器(IR:Instruction Register),包含最近取出 的指令 • 程序状态字(PSW:Program Status Word),记录处理 器的运行模式信息等等
层次化的存储体系结构
存储访问局部性原理
提高存储系统效能关键点:程序存储访问局部性原理
• 程序执行时,有很多的循环和子程序调用,一旦进入 这样的程序段,就会重复存取相同的指令集合
• 对数据存取也有局部性,在较短的时间内,稳定地保 持在一个存储器的局部区域 处理器主要和存储器的局部打交道 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使用的代码和数据集合会改变
• 闪存(flash memory)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存储系统设计三个问题: 容量、速度和成本 • 容量:需求无止境 • 速度:能匹配处理器的速度 • 成本问题:成本和其他部件相比应在合适范围之内
容量、速度和成本 • 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最优,要作权衡 • 存取速度快,每比特价格高 • 容量大,每比特价格越低,同时存取速度也越慢 解决方案:采用层次化的存储体系结构 • 当沿着层次下降时 • 每比特的价格将下降,容量将增大 • 速度将变慢,处理器的访问频率也将下降
内容目录
• 概述 • 中央处理器(CPU) • 存储系统 • 中断机制 • I/O系统 • 系统调用
课程导论
Intel CPU的结构框图
CPU 算术 协处理器 CPU1 CPU2 8KB 一级高速缓存 算术 协处理器
80486DX结构
算术 协处理器
16KB 一级高速缓存
Pentium结构
CPU1 CPU2 CPU3 算术 协处理器
概述
任何系统软件都是硬件功能的延伸 操作系统直接依赖于硬件条件 OS的硬件环境以较分散的形式同各种管理相结合
实现操作系统时必须理解的 计算机基本结构 操作系统管理的重要资源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Pentium IV Chipset
Proc Caches Busses adapters Memory Controllers I/O Devices: Disks Displays Keyboards
存储保护设施
对主存中的信息加以严格的保护,使操作系统及其 他程序不被破坏,是其正确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 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OS给每个运行进程分配一个存储区域 问题: • 多个程序同时在同一台机器上运行,怎样才能互不 侵犯? • 如何处理重定位?
保护的硬件支持
解决方案
依赖于
配有特殊硬件的CPU
多数系统将处理器工作状态划分为管态和目态
管态:操作系统管理程序运行的状态,较高的特权级别, 又称为特权态(特态)、核心态、系统态 目态:用户程序运行时的状态,较低的特权级别,又称为 普通态(普态)、用户态 有些系统将处理器状态划分核心状态、管理状态和用 户程序状态(目标状态)三种
实例:x86系列处理器(1)
Networks
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图
课程导论
主板中的北桥/南桥芯片 • 北桥芯片 – 主板芯片组的核心芯片,也称为主桥 – 主要负责与CPU的联系,控制内存、AGP等数据传输 – 计算量大、数据传输量大,因此放置在与CPU相近的 位置以保证传输速度和能源低耗 • 南桥芯片 – 负责各类低速I/O总线以及I/O设备的管理 – 负责控制时钟、BIOS、电源、键盘、网卡等各类低 速设备 – 相比北桥芯片,南桥芯片工作量较小、散热量小 • 北桥与南桥连接 – 南桥芯片不与CPU直接通信,通过特定的连接方式与 北桥芯片连通 – 例如Intel的Hub Architecture、SIS的 MultiThreaded
处理器中的寄存器
• 寄存器提供了一定的存储能力 • 速度比主存快得多 • 造价高,容量一般都很小 两类寄存器:
• 用户可见寄存器,高级语言编译器通过算法分 配并使用之,以减少程序访问主存次数 • 控制和状态寄存器,用于控制处理器的操作 由OS的特权代码使用, 以控制其他程序的执 行
用户可见寄存器
硬件可提供如下功能:
• 界地址寄存器(界限寄存器) • 存储键
• 地址转换机制
界地址寄存器(界限寄存器) • 界地址寄存器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存储保护技术 • 机制比较简单,易于实现 实现方法: • 在CPU中设置一对下限寄存器和上限寄存器 存放用户作业在主存中的下限和上限地址 • 也可将一个寄存器作为基址寄存器,另一寄存器作为限 长寄存器(指示存储区长度) • 每当CPU要访问主存,硬件自动将被访问的主存地址与 界限寄存器的内容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越界 • 如果未越界,则按此地址访问主存,否则将产生程序中 断——越界中断(存储保护中断)
第二讲 计算机系统硬件基础
内容目录
• 概述 • 中央处理器(CPU) • 存储系统 • 中断机制 • I/O系统 • 系统调用
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
讨论操作系统对运行硬件环境的要求 讨论操作系统设计者考虑的硬件问题 • • • • • 中央处理器(CPU) 存储系统 中断机制 I/O系统 时钟以及时钟队列
程序状态字PSW (Program Status Word )
在PSW中专门设置一位,根据运行程序使用指令 的权限而设置CPU状态 • CPU 的工作状态码 —— 指明管态还是目态,用来 说明当前在 CPU 上执行的是操作系统还是一般用 户,从而决定其是否可以使用特权指令或拥有其 他的特殊权力 • 条件码——反映指令执行后的结果特征 • 中断屏蔽码——指出是否允许中断
CPU1
CPU2
CPU3
16KB 一级高速缓存
256KB 二级高速缓存
32KB 一级高速缓存
512KB 二级高速缓存
Pentium Pro结构
Pentium Pro结构
AMD 双核 vs Intel 双核
中央处理器(CPU)
专门设计了一系列基本机制:
- 具有特权级别的处理器状态,能在不同 特权级运行的各种特权指令 - 硬件机制使得OS可以和普通程序隔离 实现保护和控制
• 386、486、Pentium系列都支持4个处理器特 权级别(特权环:R0、R1、R2和R3) • 从R0到R3特权能力依次降低 • R0相当于双状态系统的管态 • R3相当于目态 • R1和R2则介于两者之间,它们能够运行的指令 集合具有包含关系:
I R0 I R1 I R 2 I R3
CPU的构成与基本工作方式
处理器由运算器、控制器、一系列的寄 存器以及高速缓存构成
• 运算器实现指令中的算术和逻辑运算,是 计算机计算的核心 • 控制器负责控制程序运行的流程,包括取 指令、维护CPU状态、CPU与内存的交互等 等
• 寄存器是指令在CPU内部作处理的过程中暂存数据、 地址以及指令信息的存储设备 在计算机的存储系统中它具有最快的访问速度 • 高速缓存处于CPU和物理内存之间 一般由控制器中的内存管理单元(MMU:Memory Management Unit)管理 访问速度快于内存,低于寄存器 利用程序局部性原理使得高速指令处理和低速内存 访问得以匹配,从而提高CPU的效率
• 机器语言直接引用 • 包括数据寄存器、地址寄存器以及条件码寄存器 • 数据寄存器(data register)又称通用寄存器 主要用于各种算术逻辑指令和访存指令 • 地址寄存器 ( address register ) 用于存储数据 及指令的物理地址、线性地址或者有效地址,用 于 某 种 特 定 方 式 的 寻 址 。 如 index register 、 segment pointer、stack pointer • 条件码寄存器保存CPU操作结果的各种标记位 如算术运算产生的溢出、符号等等
微处理器M68000的程序状态字
1 5 T 1 4 1 3 S 1 2 1 1 1 0 I2 9 I1 8 I0 7 6 5 4 X 3 N 2 Z 1 V 0 C
条件位: C: 进位标志位 Z: 结果为零标志位
V: 溢出标志位 N: 结果为负标志位
I0 – I2:三位中断屏蔽位 S:CPU状态标志位,为1处于管态,为0处于目态 T:陷阱(Trap)中断指示位为1, 在下一条指令执行后引起自陷中断
微处理器Pentium的程序状态字
CF: 进位标志位 ZF: 结果为零标志位 SF: 符号标志位 OF: 溢出标志位
标准条件位: TF:陷阱标志位 IF:中断允许(中断屏蔽)标志位 VIF:虚拟中断标志位 VIP:虚拟中断待决标志位 IOPL:IO特权级别
CPU状态的转换
目态→管态 唯一途径 是 中断 管态→目态 设置PSW(修改程序状态字) 可实现
1.2、特权指令和非特权指令
特权指令:只能由操作系统使用的指令
• 使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计算机指令系统必须要区 分为特权指令和非特权指令 • 处理器通过特殊的机制将处理器状态切换到操作系 统运行的特权状态(管态)
• CPU如何知道当前运行的是操作系统还是一般应用
软件?有赖于处理器状态的标识
1.3、处理器的状态 根据运行程序对资源和机器指令的使用权限将处理器设置 为不同状态
地址转换机制
同时有多个程序在内存 程序在内存的位置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机的
用户程序A
用户程序B
内存
虚拟地址 CPU
存储器的类型
半导体存储器
• • • •
实现
内存
存储器芯片的内部组织结构 静态存储器(SRAM) 异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 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DRAM) 双倍数据速率SDRAM(DDR SDRAM)(开放标准) Rambus公司的SDRA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