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咯酸氨丁三醇的应用探讨汇总共49页文档

合集下载

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在麻醉中镇痛的应用

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在麻醉中镇痛的应用
的 。笔者设计本次调研 , 旨在 了解酮 咯酸氨 丁三醇 在超 前 镇痛 中的效果 , 现给予如下报道 。

4 . 统计 学方法 : 采取 S P S S 1 9 . 0软件进 行统计分 析 , 其 中
计量资料 以均数 ±标准差 ( 元± s ) 作为 统计描 述 , 组 间 比较 采 取两独立样本 t 检验 。P< 0 . 0 5说明差异有显著性 。
学、 有效 的麻醉 策略提供 指导。方法
肢手术 患者 , 利用 随机数 字表法进行分组 , 分别设 为研 究组和对照组 , 每组 各 2 7例 。两组患者均实施 腰硬 联合麻 醉 , 而研究组在 此基础上于切皮 前 5 a r i n给予 3 O m g酮咯酸氨 丁三醇缓慢静脉推 注 ; 对照组 给予相
二、 结果
1 .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 程度 比较 : 研 究组术 后疼痛 程度 明 显低于对照组 , 差 异有 统计 学意义( P< O . 0 5 ) 。见表 1 。 2 . 两组患者 P C A按压次数 比较 : 研究组 P C A按压 次数 为 ( 9 . 2± 2 . 7 ) 次, 对 照组 为( 2 7 . 3±7 . 7 ) 次, 差异有 统计学意 义
前应用酮咯酸氨 丁三醇进 行超前麻醉 , 可提高患者对疼痛耐受力度 , 缓解术后疼痛程度 , 值得进一步推广 。
【 关键 词 】 酮咯酸氨 丁三醇注射液 ; 超前麻 醉 ; V A S 评分 ; 安全性
超前镇痛这一理 论 自西 方学者 提 出至今 , 在 国内外 已经 条1 0 c m的直线 , 并将其划分 为 1 0等分 , 由右及左标 注为 0~ 1 0 , 其 中 0表示无痛 , 1 0表示剧痛 , 让患者 根据 自身 的主观疼
机数 字表法进行 分组 , 分别 设为 研究 组和 对照 组 , 每组 各 2 7

酮咯酸氨丁三醇或联合芬太尼在重症病房的镇痛治疗

酮咯酸氨丁三醇或联合芬太尼在重症病房的镇痛治疗

酮咯酸氨丁三醇或联合芬太尼在重症病房的镇痛治疗摘要】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或联合芬太尼在重症病房对患者的镇痛治疗效果。

方法:60例入住重症病房有疼痛表现的病人,(含40例正在在常规持续泵注芬太尼治疗至少10小时以上仍有疼痛表现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0例,对照组(b组)30例,a组每次予酮咯酸氨丁三醇(尼松)1mg/kg肌注和或静推,b组每次予消炎痛栓2mg/kg塞肛,分别观察半小时,2小时,6小时后镇痛效果。

结果:a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b组。

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可单独用于重症病房的镇痛治疗,或与芬太尼联合用药也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酮咯酸氨丁三醇;或联合;芬太尼;重症病房;镇痛;【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2-0112-02重症病房的大部分病人都面临着疼痛折磨,2/3是中到重度疼痛,笔者对我院近一年来入住lcu的病人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选择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尼松)或联合芬太尼进行镇痛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5~2016年间在我院lCU治疗的病人,采用随机双盲法,选择60例疼痛患者,均无血小板、凝血功能异常。

同时有40例正在持续泵注芬太尼0.006ug/kg/min均达10小时以上(如患者体重60kg,1mg芬太尼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ml,2ml/小时泵注),有意识障碍者24例,分a组与b组各30例,泵注芬太尼者各20例,有意识障碍者各12例,a组男17例,女13例,患者年龄最大81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45岁:b组男子16例,女14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47岁,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清醒病人予NRS评分法,评分3分以上,意识障碍病人予CPOT评分法,评分2分以上即可临床判断为疼痛需行加强镇痛治疗。

正进行芬太尼泵注治疗的患者,泵注的量与速度不变,a组每次予酮咯酸氨丁三醇1mg/kg肌注或静推,b组每次予吲哚美辛栓2mg/kg塞肛,分别观察用药后半小时,2小时,6小时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有无新的消化道出血、呼吸抑制、spO2<95%、明显恶心、呕吐、低血压现象。

酮咯酸氨丁三醇肌内注射超前镇痛联合喷他佐辛自控静脉镇痛在外科全身麻醉手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酮咯酸氨丁三醇肌内注射超前镇痛联合喷他佐辛自控静脉镇痛在外科全身麻醉手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酮咯酸氨丁三醇肌内注射超前镇痛联合喷他佐辛自控静脉镇痛在外科全身麻醉手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目的探討酮咯酸氨丁三醇肌內注射超前镇痛联合喷他佐辛自控静脉镇痛(PCIA)在外科全身麻醉(全麻)手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及可行性。

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从2015年8月~2017年5月在我院外科实施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8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抽签方法分组,其中接受单药镇痛的设为对照组,接受酮咯酸氨丁三醇肌内注射超前镇痛联合喷他佐辛PCIA的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术后8 h内各时间点的PCIA次数显著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外科全身麻醉患者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肌内注射超前镇痛联合喷他佐辛PCIA,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feasibility of Ketorolac Tromethamine for preemptive analgesia combined with Pentazocine for 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after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in surgery department.Methods 185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August 2015 to May 2017 accord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among the patients given general anesthesia in surger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and they were grouped by drawing lottery.Participants provided with single drug for analgesia were classified into control group,while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Ketorolac Tromethamine for preemptive analgesia combined with Pentazocine for PCIA was categoriz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The analgesic effect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surger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visual analogue scale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surger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Besides,frequency of PCIA at differ time points within 8 hours after surger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obviously reduced,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general analgesia in surgery department,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Ketorolac Tromethamine for preemptive analgesia combined with Pentazocine for PCIA applied is beneficial to alleviate the postoperative pain degree.It is safe and reliable,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Key words]Ketorolac Tromethamine;Pentazocine;Preemptive analgesia;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General anesthesia;Effect临床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手术患者的数量呈明显增加趋势,而术后疼痛作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身心不适,而且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增高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因此各级医疗机构都在积极寻找一种容易被接受、不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的术后镇痛方式[1-2]。

酮咯酸氨丁三醇在急诊肾绞痛的镇痛疗效观察

酮咯酸氨丁三醇在急诊肾绞痛的镇痛疗效观察

酮咯酸氨丁三醇在急诊肾绞痛的镇痛疗效观察目的探讨肾绞痛患者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镇痛疗效。

方法选择150例肾绞痛患者进行随机分成3组,甲组:50 例,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肌肉注射同时口服硫糖铝片;乙组:50例,使用黄体酮联合654-2肌肉注射,同时口服硫糖铝片;丙组:50例,使用哌替啶肌肉注射,同时口服硫糖铝片;观察三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复发情况。

结果 1.甲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与丙组相近,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2.复发率比较:甲组与丙组相近,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甲组高于乙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急性肾绞痛镇痛效果中,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强于黄体酮联合654-2联用,其临床疗效更佳且复发率更低;其镇痛效果等同于哌替啶,且无成瘾性,联合使用硫糖铝均未出现明显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故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用于肾绞痛患者解痉止痛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肾绞痛;镇痛肾绞痛是由于某种病因使肾盂、输尿管平滑肌痉挛或管腔的急性部分梗阻所造成的,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其典型表现是突发剧烈疼痛,疼痛从患侧腰部开始沿输尿管向下腹部、腹股沟、大腿内侧、睾丸或阴唇放射,可持续几分钟或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不等。

本研究主要针对急诊外科收治的急性肾绞痛患者的解痉镇痛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诊治的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甲组50例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1 ~50岁,平均30岁,治疗前超声检查轻度肾盂积水21 例,中度肾盂积水23 例,重度肾盂积水6 例,结石大小0.3~1.2cm;乙组50例中,男27 例,女23 例,年龄20~50 岁,平均35岁,治疗前超声检查轻度肾盂积水23例,中度肾盂积水20 例,重度肾盂积水7 例,结石大小0.4~1.1cm;丙组50例中,男25 例,女25 例,年龄25~45 岁,平均30岁,治疗前超声检查轻度肾盂积水20例,中度肾盂积水20 例,重度肾盂积水10 例,结石大小0.4~1.0cm;三组患者性别、年龄、肾盂积水程度、结石大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酮咯酸氨丁三醇在甲状腺手术术后镇痛的应用

酮咯酸氨丁三醇在甲状腺手术术后镇痛的应用
GAO o U Ba h a 1 p r n f An sh soo y Xime a g u g Ho p tl Xime 6 0 9, i a ) at e me t o e te ilg , a n Ch n g n s i , a n 3 2 Ch n a 1
响喉返神经功能监测 的连续性 , 不但能维持 手术 时血压 、 心率平
腺手术的影响 .解放军医学杂志 ,0 8 3 ( :0 — 0 . 2 0 ,32)2 5 2 6
[ 吴 志云 ,查本 俊. 2 ] 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小剂量 哌替啶用于骨科手术 后 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床军医杂志 , 1 ,9 3 :7 — 8 . J I J 缶 2 13 ( )5 9 5 0 0
镇 痛临床研究Ⅲ.中国肿瘤 临床 ,0 73 ( 1 : 1— 2 6 2 0 ,4 2 ) 2 5 1 1 . 1
Th f c fI r v n us Ke o o a o e h m i n t e Po t o r t v e Ef e t o nt a e o t r l c Tr m t a ne o h s - pe a i e
Ana g s a of S g c l Th r i c o y l e i ur i a y o de t m

临床 麻 醉 ・
21 l 第9第 5 0年2 4 3 1 月 卷 期
酮 酸 三 在甲 腺 术 后 痛 应 咯 氨丁 醇 状 手 术 镇 的 用
高 宝 华
( 厦门长庚医院麻醉科 , 福建厦 门 3 12 ) 6 0 9 『 摘要1目的 研究单次静脉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 甲状腺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 良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 甲状腺次全 切除 手术的患 者 6 0例 ,随机 分成三 组 : A组手 术结束前 1mn静 脉推 注生理 盐水 5 , 0i mL B组静 脉推 注酮咯 酸氨 丁三醇 3mgC组静脉推注芬太尼 0 5 。 0 , . mg 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 V S 0 A 评分和 R msy a a 镇静评分 、 围术期副作用, 录引流量 。 记 结果 使 用酮咯酸氨丁三醇组与芬太尼组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 , 且与对照组相 比 2 h弓流量无差异 , 4 l 副作用少。结论 使用酮咯酸氨

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发表时间:2015-11-10T15:09:14.27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作者:金晶玉[导读] 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酮咯酸安定三醇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手术后术后镇痛效果确切,能够达到有效的镇痛,且可减少两者的剂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金晶玉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133000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模式的镇痛方法,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用于术后自控镇痛的可行性及镇痛效果。

方法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下肢骨科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舒芬太尼2ug/Kg+甲氧氯普胺20mg,B组:氨丁三醇120mg+甲氧氯普胺20mg,C组:舒芬太尼1ug/Kg+氨丁三醇90mg+甲氧氯普胺20mg,均加生理盐水至100ml。

观察术后4h(T1)、术后6h(T2)、术后8h(T3)、术后12h(T4)、术后16h(T5)、术后24h(T6)的VAS镇痛评分、记录自控镇痛给药次数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结果在T3、T4、T5、T6时间点C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优于A组和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酮咯酸安定三醇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手术后术后镇痛效果确切,能够达到有效的镇痛,且可减少两者的剂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酮咯酸安定三醇;舒芬太尼;术后自控镇痛[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CIA in different pain-relief methods with ketorolac tromethamine Method:Select 90 patients of lower extremity operation under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randomly divided into A,B,C three groups.Group A:sufentanil 2ug/kg+metoclopramide 20mg,Group B:ketorolac tromethamine 120mg+metoclopramide 20mg,Group C:sufentanil 1ug/kg+ketorolac tromethamine 90mg+ metoclopramide 20mg,all being diluted with saline to 100ml.Record scores of pain at postoperation after 4h(T1),6h(T2),8h(T3),12h(T4),16h(T5),24h(T6)with VAS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analgesia.Record PCIA time administer drug and untoward effect of drug.Result:At T3,T4,T5,T6 time point,pain scores of group C were markedly lower than group A and B(P<0.05).Incidence rate of untoward effect in group C is lower than group A (P<0.05).Conclusion:It is good effect that composite ketorolac tromethamine with sufentanil in PCIA,and it reduces opioids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Key words:ketorolac tromethamine;sufentanil;PCIA 手术后的疼痛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组织损伤)后的一种反应,剧烈的疼痛可以造成精神上、生理上的一系列改变,影响术后的康复。

酮咯酸氨丁三醇的应用探讨汇总

酮咯酸氨丁三醇的应用探讨汇总

尼松:非选择性COX抑制剂
用于快速缓解下列各种疼痛:

手术后疼痛:腹部外科手术、妇科手术、矫形外科、泌尿
外科手术、肿瘤外科手术等。 急性肌骨疼痛和软组织创伤疼痛:包括扭伤、劳损、骨 折、错位等。 牙痛:包括口腔外科手术后。


产后疼痛
其他疼痛:如癌症疼痛、坐骨神经痛、风湿疼痛和慢性疼 痛,及作为胆绞痛和肾绞痛的辅助用药。
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增 加1.3%。


术后早期将尼松和吗啡联合使用
可降低阿片类药物用量,减少副作用
不同环节联合镇痛,效果更明显
尼松与吗啡联合用药治疗术后疼痛未见有不良相互作用
Anesthesiology.2005,12,103(6):1225-1232.
用于急诊骨折后镇痛疗效观察

尼松 药动学特点
肌肉注射或口服后几乎全部吸收
生物利用度80%-100% 血浆半衰期青年人5.3 h,老年人7 h
起效快
一般注射10-30min,口服30-60min可明显止痛 有效止痛时间6-8h
分布广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99%),广泛分布在肾、肝脏、心 脏、肌肉等处
主要在肝脏代谢而经肾脏排泄(91%),其余随粪便 排出

Wallance等进行的痛觉过敏动物试验研究了COX抑 制剂预处理的效果,他们观察到:
大鼠水肿减轻程度与系统COX-1抑制水平直接相关 炎症部位PG合成的抑制与系统COX-1的抑制相关, 而与COX-2活性的抑制不相关
COX-X?环氧酶研究现况与前景展望

研究发现COX-1也有诱导表达,COX-2也有结构型。 COX-2生理功能:
化学结构式

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疗效观察

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疗效观察

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疗效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Ketorolactromethamine)属于异丁芬酸类,是临床上可供注射的非甾类抗炎药,它的镇痛作用强,抗炎作用稍弱,适用于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而且没有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

我们研究设计将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无痛人流手术,观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本研究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与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时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并与单用丙泊酚静脉麻醉效果比较,以评价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自愿行无痛人流术的早孕患者60例,ASAI-II级,年龄18-38岁,孕次1-4次,体重45-65kg,无心、肺、肝、肾及神经系统疾病,无药物过敏史者。

患者随机分为B组(单用丙泊酚)和D组(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丙泊酚),每组30例。

1.2 麻醉方法嘱患者术前禁食、禁饮6h,术前30min静注地塞米松10mg、阿托品0.5mg。

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鼻导管吸氧4L/min,持续监测无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待患者取截石位,消毒铺巾后,B组以3mg(/kg?min)静注丙泊酚,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D组则于手术开始前15min,先静脉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商品名:尼松,针剂,30mg/支,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30mg(浓度30mg/mL),待患者取截石位,消毒铺巾后,再以3mg(/kg?min)静注丙泊酚,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

术中若出现体动、皱眉、吞咽等反应,酌情追加丙泊酚0.5-1.0mg/kg,若出现MAP约6mmHg或HR约50次/min,则给予加快输液、麻黄素及阿托品纠正;如出现SpO2<93%或呼吸暂停>15s,则给予头后仰、托下颌处理,如不缓解则给予辅助通气。

术毕送患者至术后恢复室,待患者苏醒良好后返回病房。

1.3 观察指标①年龄、体重、手术持续时间;②基础值(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吸宫时(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苏醒时(T4)的MAP、HR、SpO2、RR;③手术结束至睁眼、指令下握手时间间隔、丙泊酚用药量及呼吸抑制(SpO2<93%,或呼吸暂停>15s)、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