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基础篇 母题《许将传》
2019届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真题训练答案.doc

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答案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 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①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
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译文:②帝以芝清忠稷正,素无居宅,使君兵为作屋五十间。
译文:①诸葛亮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②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①重点字:以、以为、先驱,句意。
②清忠、履正、素,句意。
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今年文言翻译不难,只有“履正”的意思稍显陌生,意思是“躬行正道”,只要学生按照句意理解翻译下来就可以。
2.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
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
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
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①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译文:②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译文:①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
②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
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
①“为立祠安阳亭西”省略介词“于”,是状语后置,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辄,就;弦歌:奏乐歌咏;荐:祭祀。
②狱:案件;威风:声威;文理:条理。
3.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由是一切以宽处之。
中旨鞠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
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许将传》原文及译文

《宋史·许将传》原文及译文(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三卷文言阅读内容)【原文】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
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
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尤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译文】许将,字冲元,福州闽县人。
神宗召他入对,任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当初,选拨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查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
许将上奏罢免南曹,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留难(无理阻止,故意刁难)。
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每年宋朝的使者不敢去,就任命许将去。
《许将传》原文及译文

《宋史·许将传》原文及译文(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三卷文言阅读内容)【原文】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
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
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尤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译文】许将,字冲元,福州闽县人。
神宗召他入对,任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当初,选拨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查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
许将上奏罢免南曹,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留难(无理阻止,故意刁难)。
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每年宋朝的使者不敢去,就任命许将去。
2019年高考语文课标Ⅲ卷文言文许将详细注释+真题+参考答案+译文

一、许将重点词注释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1.国与国之间的遣使访问2. 古代诸侯每年派使者朝见天子)之使不敢行,臣下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曰:词,谓愧居其位不过聊以充数)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屈服,使折服 1.国家或朝廷的体统、体面 2.大臣辅佐国君,犹人之有股肱,故称之为国体)。
(房梁)聚观,曰:(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练习)射,(许)(许)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古指大诸侯国,这里指契丹)分画矣。
”将曰:(认为……好)之。
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张灯,吏,(许)将曰:句,是。
[yǔ](多个监狱)皆空。
父老叹曰:见狱空耳。
”多指年轻人)喜聚(省略“于”,(许)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1、古指在秋季进行的练兵仪式,后泛指练兵或治军,指挥军队;2(通“纵”,好像)一人。
”(亲近帝王的侍从之人)问兵马之数,辅重臣)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四年)初,于元祐年间是由反对新政的旧党当政,因此后来的党争中,“元祐”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
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
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墓。
哲宗问(许)将,对曰:的品德)事。
”(封建时代臣子或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后泛指年老退休),,(节选自《宋史·许将传》)二、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本体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高考语文全国卷三文言文许将传全文翻译

2017年全国卷三文言文许将传全文翻译【许将字冲元】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是福州闽县人。
【举进士第一】考中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神宗召见他回答有关问题,【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任集资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编修中书条例。
【初】当初,【选人调拟】候选官员的调动,【先南曹】先要经过南曹,【次考功】接着是考功。
【综核无法】综合考核没有法度,【吏得缘文为奸】官吏得以靠着改动文字干坏事,【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候选的人又不能告诉长官。
【将奏罢南曹】许将上奏罢免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开辟公堂用来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无留难】士人没有再遭遇故意刁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地界,【遣使请代地】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岁聘之使不敢行】宋方每年受聘的使者不敢去,【以命将】就任命许将去。
【将入对曰:】许将入朝对答说:【“臣备位侍从】我在侍从的职位上(充数),【朝廷大议不容不知】朝廷重要的决议不能不知道。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万一契丹谈到代州的事情,【不有以折之】(直译)没有能够用来驳斥他们(的材料/依据)//(意译)不对他们进行驳斥,【则伤国体】就会伤害到国家的体面。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阅公文资料。
【及至北境】到了契丹境内以后,【居人跨屋栋聚观】当地住的人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曰】说道:【“看南朝状元】看看南朝的状元。
”【及肄射】等到练习射箭,【将先破的】许将先射中。
【契丹使萧禧馆客】契丹派萧禧接待宾客,【禧果以代州为问】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将随问随答】许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萧禧又说:【“界渠未定】界线没有定下来,【顾和好体重】以和好为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
”【将曰】许将说:“【此事】这(件)事,【申饬边臣岂不可】命令/指示守边大臣/边地官员难道不可以(吗),【何以使为】为什么要用/派使者呢”【禧惭不能对】萧禧羞愧/惭愧不能回答。
许将传原文及译文完整版

许将传原文及译文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宋史·许将传》原文及译文(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三卷文言阅读内容)【原文】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
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
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尤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佑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译文】许将,字冲元,福州闽县人。
神宗召他入对,任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当初,选拨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查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
许将上奏罢免南曹,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留难(无理阻止,故意刁难)。
文言文阅读《许将传》试题+答案+译文

文言文阅读许将传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颍昌府,移大名。
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高考语文课标Ⅲ卷文言文许将详细注释真题参考答案译文

高考语文课标Ⅲ卷文言文许将详细注释真题参考答案译文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一、许将重点词注释中,通过最后一级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及第者之(1.国与国之间的遣使访问2. 古代诸侯每年派使者朝见天子)之使不敢臣下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官的自谦之词,谓愧居其位不过聊以充数)的重大决策)屈服,使折服 1.国家或朝廷的体统、体面2.大臣辅佐国君,犹人之有股肱,故称之为国体)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古指大诸侯国,这里指契丹)分画矣。
”将曰:(认为……好)之。
[yǔ](多个监狱)皆空。
父老叹曰:“自(省略政,(许)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1、古指在秋季进行的练兵仪式,后泛指练兵或治军,指挥军队;2、出兵作战)有制,名虽不由反对新政的旧党当政,因此后来的中,“元佑”一词又被用来指先生;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直学士。
时,因反对,离开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通史《》。
历仕、、、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
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墓。
哲宗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二、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本体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诉(省略“于”,对)长吏 • 辟:开辟,设置 者:……的人 • 留难:指无理阻止,故意刁难。 • 先前,选用人才,调动计划,先通过
南曹,再经由考功,综合考核方面没 有法规,相关官吏可以通过附会曲解
文书来为非作歹,而被选用的人又不
允许告发长官。许将上奏,使朝廷罢
黜了南曹一职,开辟了公舍来接待投
诉者。士人们也没有故意刁难的。
T1断句
• 这几句,几乎是全文最 难理解的句子。其中 “初”、“调拟”、 “南曹”、“考功”、 “缘文”、“留难”等 词语,均对考生形成较 强的阅读干扰。
• “南曹”、“考功”, 系当时的职能部门,负 责官员的选拔、调动、 考核等方面的工作。
许将字冲元,是福州闽县人。考 中进士第一。神宗召他入对,任 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 条例。
• 初,选人调 • 选:选拔 拟:初步定下来
拟,先南曹, • 南曹:尚书省吏部、兵部下属机构
次考功,综 核无法,吏 得缘文为 奸,选者又 不得诉长 吏.将奏罢 南曹,辟 公舍以待 来诉者,士 无留难。
• 考功:考核工作成效 核:考核 • 法:法度
•
⑤眷念,顾及。例:屈平既 嫉之,虽流放,眷顾楚国,
司马吕马童。《项羽本纪》
系心怀王。《屈原列传》 • ⑥顾虑;考虑。例:大行不
• ②视;看。例: 拔剑四顾心 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茫然。 《行路难》
《项羽本纪》
•
③看望;拜访。例:先帝不 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 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 •
⑦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 相当于“而”、“不过”。 例: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 所辞,顾未有路耳。
•
④照顾,关怀。例:子布、
•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 计不知所出耳。
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 •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不敢 加兵于赵者。
虑,深失所望。《赤壁之战》• ⑧副词,反而,却 。例:人 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籍
• ①本义,祖居地登记 册。
• ②户口簿。 • ③书册 • ④动词:登记。 • 籍吏民,封府库。 • ⑤动词,抄没。 • 籍没其家
• 如本题,各项差异点只有两处:
• 一是在“初”后该不该断;
• 二是 “选者”是随前句还是领后句。
• 注意到这些差异,是选出正确答案的 保障。
• 契丹以兵二 • 以:率领
十万压代州 • 岁聘:1. 国与国之间的遣使访问2. 古
境,遣使请 代诸侯每年派使者朝见天子
代地,岁聘 • 以(把)(省略“之”,它,出使的 之使不敢行, 任务)命将
——《宋史•许将传》阅读批注
本文重点实词
1、辟
• ①开,与"闭"相对。
• ②.开垦,开辟。
• ③帝王召见并授与官 职:
• 例如:"语毕而宫门辟 "。--唐 李朝威《柳 毅传》
• 例如:"前辟四窗"。 《项脊轩志》
• 例如:举孝廉,不行, 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
2、顾
① 本义:回头看。例:顾见汉骑
高考文言文复习之基础篇
2017年全国卷文言文部分
• 全国1卷 《宋书•谢弘微传》 • 全国2卷 《后汉书•赵憙传》 • 全国3卷 《宋史•许将传》
2018年全国卷文言文部分
• 全国1卷 《晋书•鲁芝传》 • 全国2卷 《后汉书•王涣传》 • 全国3卷 《宋史•范纯礼传》
原味母题《全品听课手册》P63 2017高考全国3卷
的。
射中箭靶。
•
契丹使萧禧 馆客,禧果 以代州为问,
• • • •
馆客:接待宾客 果:果然
以……为:把……当做 界渠:边界
顾: 副词,只是;不过。
体:体制,规模
且:将
将随问随答。 • 大国:古指大诸侯国
禧又曰:
• 申饬:饬令,指示
“界渠未定, • 边臣:驻守边疆的大臣、官员
言 及代州事,
•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 折:使动,使屈服,使折服 • 国体:1.国家或朝廷的体统、体面2.大
不有以折之, 则伤国体。”•
臣辅佐国君,犹人之有股肱,故称之 为国体 诣:到 阅:查阅
遂命将诣枢 • 屋栋:房梁 状元:科举考试以名
密院阅文书。
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 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4、具
• ①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 泛指准备,备办。
• ②用具,器械,
• 修守战之具 • ③才干, • 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
具。李陵《答苏武书》 • ④完备,详尽。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
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 良与俱去,曰:"无从俱死 也"《项羽本纪》
• 许将字冲 • 举:考取,考中 进士:中国古代科
及至北境, • 肄[yì]:学习,练习
居人跨屋栋 • 破的dì:射中靶子
聚观,曰: • 万一契丹谈到代州的事情,没有用来
“看南朝状
折服他们的办法,就会伤害国家大 体。”于是朝廷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
元。”及肄 射,将先破
阅文书。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住的 人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说道:“宋 朝的状元。”等到练习射箭,许将先
元,福州
闽人。举
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 •
除集贤校 理、同知 •
礼院,编 修中书条
•
例。
•
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 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 试及第者之称 召对: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 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 集贤校理:官名。为集贤院下属文职 散官。 同知:明清时期官名。为知府的副职, 正五品,因事而设。 知:管理,掌管 礼院:官署名。 唐 代太常寺之别称。
• “缘文”,意谓从文字 表面去牵强附会,成语 中有“缘文生义”之说。
• “留难”,意谓故意刁 难。
• “初”,意谓当初,原 先。在史传中,经常要 插叙先前的事情;这些 插叙,常用“初”、 “曩”等词领起。
• 断句题,并非真由考生自行划断,只 是让考生对划断结果作判断。因而, 做题时应当充分利用选项所提供的有 效信息,应冷静观察各选项的差异。
以命将。将 • 入对:臣下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
入对曰:
问题或质问
“臣备位侍 从,朝廷大
• 备位:居官的自谦之词,谓愧居其位 不过聊以充数
议不容不知。• 大议:朝廷的重大决策
• 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
使者要求划分代州的土地,每年宋朝
的使者不敢去,就任命许将去。许将
入朝对答说:“我在侍从的职位,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