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雷电易发区域及其防范等级划分
内蒙古自治区雷电易发区域及其防范等级划分

内蒙古自治区雷电易发区域及其防范等级划分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2018 年 11月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等11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的通知》(气发〔2016〕79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决定的通知》(内政发〔2016〕114号)文件精神,结合内蒙古自治区雷电活动规律及其灾害分布特征,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雷电易发区域及其防范等级划分标准。
该文件利用内蒙古自治区119个气象台站1981—2010年雷暴日观测及42个闪电定位仪地闪监测密度、雷电流强度等资料,采取百分位数法、自然断点法等方法划分雷电易发区域及其防范等级。
今后随着闪电定位系统的地闪监测后续资料的积累,将对分布图进行修订完善。
目录1 内蒙古自治区雷电易发区区划 (1)1.1 极高易发区 (1)1.2 高易发区 (1)1.3 较高易发区 (1)1.4 中易发区 (2)1.5 一般易发区 (2)2 内蒙古自治区雷电防范等级划分 (4)2.1 一级防范 (4)2.2 二级防范 (4)2.3 三级防范 (4)2.4 四级防范 (5)2.5 五级防范 (5)3 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雷电易发区划图 (6)3.1 呼和浩特市 (6)3.2 包头市 (7)3.3 呼伦贝尔市 (8)3.4 兴安盟 (9)3.5 通辽市 (10)3.6 赤峰市 (11)3.7 锡林郭勒盟 (12)3.8 乌兰察布市 (13)3.9 鄂尔多斯市 (14)3.10 巴彦淖尔市 (15)3.11 乌海市 (16)3.12 阿拉善盟 (17)1 内蒙古自治区雷电易发区区划根据雷电防护标准IEC 62305、GB 50057雷击大地密度与雷暴日数关系及GB50343中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原则,结合内蒙古自治区雷电活动规律及其灾害分布特征,将内蒙古自治区雷电易发区域划分为五级: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较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一般易发区。
内蒙古自然灾害易发区域划定与风险评估研究

内蒙古自然灾害易发区域划定与风险评估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地处中国北部,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同时也难以避免地面临着各类自然灾害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自然灾害,需要对内蒙古自治区的易发区域进行准确定义和详细研究,并进行风险评估。
本文将探讨内蒙古自然灾害易发区域划定与风险评估的研究情况。
首先,内蒙古自治区地处中国北方干旱高寒地区,干燥和寒冷的气候条件使得该地区易受干旱和冻害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此外,内蒙古还面临着沙尘暴、草原火灾以及受益于蒙古高山的洪水等多种自然灾害。
因此,对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灾害易发区域划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中,我们可以根据历史灾害事件的发生情况,结合地质、气象、生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划定内蒙古自然灾害易发区域。
例如,通过分析过去几十年的干旱、沙尘暴、洪水等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程度等,可以确定易发区域。
同时,利用遥感技术对该地区的地貌、地表覆盖、植被状况等信息进行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划定易发区域。
然而,自然灾害易发区域的划定只是一部分工作,更重要的是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自然灾害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影响程度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风险评估包括对自然灾害风险的概率、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
对于干旱和冻害这类常见的自然灾害,可以通过评估其对农田、牲畜以及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来评估风险。
对于洪水、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事件,建立风险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评估灾害风险。
风险模型可以利用历史数据和积累的经验知识,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手段,对洪水、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事件的概率和可能影响范围进行预测。
同时,还可以通过评估建筑物、基础设施等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脆弱程度,来预测潜在的损失。
除了风险评估,我们还应该深入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灾害机理。
通过对气候变化、地壳运动、生态系统变化等因素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内蒙古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为预测和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内蒙古自然灾害易发区域划定与风险评估的研究对于了解该地区自然灾害的成因和趋势,以及制定相应的灾害应对和减灾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级2级3级防雷划分

1级2级3级防雷划分(1)一级防雷1)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人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3)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坡坏和人身伤亡者。
(2)二級防雷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2)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3)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4)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5)具有1区爆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6)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7)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8)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9)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3)三级防雷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 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4)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5)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6)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注:耐雷水平雷击线路时,其绝缘尚不至于发生闪络的最大电流幅值或能引起绝缘闪络的最小雷电流幅值,(电气设备或其他设备能承受的最大雷电流冲击而不至于损坏时的电流)单位为kA。
雷电预警应急响应级别判定表

雷电预警应急响应级别判定表
根据雷电预警信号的等级,应急响应级别可以有以下三种:
•黄色预警信号: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工作,密切关注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橙色预警信号: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雷应急措施,人员应当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
户外人员应当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
切断危险电源,不要在树下、电杆下、塔吊下避雨。
在空旷场地不要打伞,不要把农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红色预警信号: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雷应急措施,人员应当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
户外人员应当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
切断危险电源,不要在树下、电杆下、塔吊下避雨。
在空旷场地不要打伞,不要把农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行业对雷电预警应急响应级别的具体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执行。
同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更新应急响应措施,以确保安全。
呼和浩特市雷暴大风天气形势分型和环境参数特征分析

呼和浩特市雷暴大风天气形势分型和环境参数特征分析呼和浩特市雷暴大风天气形势分型和环境参数特征分析近年来,呼和浩特市频繁出现雷暴大风天气,对城市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预测这类天气的形势和特征,本文将分析呼和浩特市雷暴大风的天气形势分型和环境参数特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雷暴大风天气的形势分型。
根据气象学的研究,雷暴大风分为四个主要形势,包括超级单体、多单体集群、线状系统和风暴性高空低压系统。
超级单体是指独立发展的雷暴系统,其云体发展强劲且具有较长的寿命。
多单体集群是指多个雷暴单体同时发展,云体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更强的天气现象。
线状系统则是一系列雷暴单体按照某一方向组成的系统,通常伴随着较强的风暴。
风暴性高空低压系统为一种大尺度天气系统,包括较大的高空低压和高度优势。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形势的环境参数特征。
在超级单体中,垂直风切变和大量水汽是主要的环境条件,强烈的对流活动和高空暖湿气团的输送都会增强这类雷暴的发展。
多单体集群的环境条件相对较弱,雷暴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增加对流活动的强度。
线状系统中,强风切变和大量的垂直运动助推了持续的对流活动,同时还会产生强风和降水。
风暴性高空低压系统的环境条件更复杂,包括大范围的对流不稳定和强风切变,高度层次的辐合和前相。
在呼和浩特市,一般来说,雷暴大风天气主要表现为多单体集群和线状系统。
夏季是雷暴高发季节,在局地热带气旋活动影响下,天气变得更加复杂。
观测数据显示,雷暴大风通常发生在下午和晚上,且持续时间较短。
在这些天气过程中,降雨量较大,伴随着强风和冰雹,电闪雷鸣也非常频繁。
为了更好地预测和防范呼和浩特市的雷暴大风天气,需要加强对环境参数的监测和分析。
通过对垂直风切变、水汽含量、温度和气压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预警雷暴大风的形势和强度。
此外,利用雷达和卫星观测数据,可以更准确地掌握雷暴的云体发展和动态变化。
综上所述,呼和浩特市的雷暴大风天气形势分型主要包括超级单体、多单体集群、线状系统和风暴性高空低压系统。
内蒙古自治区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6.27•【字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18号•【施行日期】2002.08.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18号)《内蒙古自治区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已经2002年6月21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8月1日起施行。
自治区主席乌云其木格2002年6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以下简称防雷减灾)工作及其相关管理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防雷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防雷减灾工作应当坚持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自治区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自治区防雷减灾工作。
盟市、旗县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雷减灾工作。
未设气象主管机构的旗县区,其防雷减灾工作由所在盟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
各级公安消防、质量技术监督、城市规划和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实施本办法。
电力部门负责电力高压线路、发电、变电及高压设施的雷电防御工作,并接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监督。
第五条下列场所或者设施,按国家规范安装防雷装置:(一)《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一、二、三类防雷建筑场、构筑物、易燃易爆场所、物资仓库、露天堆场;(二)石油、化工生产或者贮存场所;(三)电力生产设施和输配电系统;(四)厂矿、企业自动控制系统;(五)广播电视、邮电通信、计算机信息系统;(六)交通运输、医疗卫生、金融证券等社会化公共服务系统的主要设施;(七)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技术规范,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其他场所和设施。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标准和防御指南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标准和防御指南《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标准和防御指南》嘿,新手朋友,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标准和防御指南这事儿。
先来说说基本的注意事项哈。
当你看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时候,首先得知道这是在提前告诉你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坏天气。
就像有人提前给你说路上可能有坑洼一样。
我一开始看到这些预警信号的时候,也不当回事儿,觉得能有多严重呢。
可后来吃过亏才知道,真得重视起来。
咱们先说说暴雨预警信号。
如果是蓝色预警,说明降雨量在短时间内要开始增多了。
这时候你要注意把户外那些怕水的东西收一收,就好比你要是在外面晒着被子,赶紧拿回家,不然就像海绵吸水一样,被子全湿透了。
要是黄色预警,雨就更大更急了。
那这时候窗户啥的得关好咯,我当初有一次黄色预警的时候,窗户没关紧,雨水都飘进来打湿了地板呢。
这可是个易错点,一定要特别提醒你。
如果到了橙色预警,雨大到都可能积水了。
这时候就别没事儿往外跑了,特别是那些地势低的地方,容易被水淹。
对了,这个也要注意,要是你住在河边或者靠近山坡的地方,要小心洪水或者山体滑坡之类的。
就好像那洪水像猛兽一样,可能朝着地势低的地方冲过来。
红色预警就是暴雨非常非常严重了,这时候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找个安全的地方躲着,比如说比较坚固的建筑物里。
再说说大风预警。
蓝色预警的时候就有比较大的风了,你像那些小广告牌说不定就被吹得晃晃悠悠的。
这时候你走在路上,离那些可能被吹倒的东西远一点,要是被砸到就不好了。
我曾经看到路边有个小棚子被风吹得快散架了,还好我走得快。
黄色预警的大风就更强了,这个要当心高空坠物,比如说那些松了的窗户玻璃或者树枝之类的。
橙色预警的大风那是相当的狂暴,可能把树木都连根拔起,这个时候就千万别去公园之类的地方闲逛了,多待在室内才安全。
到了红色预警,你就把自己严严实实地保护在屋里吧。
说到寒潮预警也很重要。
蓝色预警开始,气温就会降得比较厉害了。
这时候要把厚衣服找出来披上,就像动物到了冬天就换上厚毛皮一样。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地方标准《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一)任务来源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原质量技术监督局《内蒙古质监局关于下达2017年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内质监标函〔2017〕253号)文件要求,项目组编制了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技术规范,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二)起草单位、协作单位本标准起草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雷电预警防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内蒙古锐克雷电防护科技公司。
(三)主要起草人员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为:刘晓东、尤莉、颜斌、李庆君、宋昊泽、王乐乐、陶建光、东方、王曼霏、博格、王国胜、侯越、刘旭洋、徐学文、淡奇峰。
其主要分工如下:刘晓东: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统筹管理及标准内容编写;尤莉:负责标准协调和技术指导等;颜斌:负责标准协调和具体编写、修改等;李庆君:负责标准编制的具体事宜;宋昊泽:负责标准编制的具体事宜;王乐乐:负责标准编制的具体事宜;陶建光:负责标准编制的具体事宜;东方:负责附录表格的设计和修订工作;王曼霏:负责标准编制的具体事宜;博格:负责标准编制的具体事宜;王国胜:负责标准编制的具体事宜;侯越:负责标准编制的具体事宜;刘旭洋:负责附录表格的设计和修订工作;徐学文:负责标准编制的具体事宜;淡奇峰:负责标准编制的具体事宜。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影响人类活动的严重灾害之一,雷电灾害已成为仅次于暴雨洪涝、地质灾害的第三大气象灾害,内蒙古地区也深受雷电灾害的影响。
内蒙古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8.6d,最多达41.3d,每年均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记录。
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平均每年发生雷电灾害48.82次,直接经济损失1572.3万元,雷击伤亡人数为14.2人,且逐年呈现波动增长。
雷电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给我区经济、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自治区雷电易发区域及其防范等级划分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2018 年 11月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等11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的通知》(气发〔2016〕79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决定的通知》(内政发〔2016〕114号)文件精神,结合内蒙古自治区雷电活动规律及其灾害分布特征,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雷电易发区域及其防范等级划分标准。
该文件利用内蒙古自治区119个气象台站1981—2010年雷暴日观测及42个闪电定位仪地闪监测密度、雷电流强度等资料,采取百分位数法、自然断点法等方法划分雷电易发区域及其防范等级。
今后随着闪电定位系统的地闪监测后续资料的积累,将对分布图进行修订完善。
目录1 内蒙古自治区雷电易发区区划 (1)1.1 极高易发区 (1)1.2 高易发区 (1)1.3 较高易发区 (1)1.4 中易发区 (2)1.5 一般易发区 (2)2 内蒙古自治区雷电防范等级划分 (4)2.1 一级防范 (4)2.2 二级防范 (4)2.3 三级防范 (4)2.4 四级防范 (5)2.5 五级防范 (5)3 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雷电易发区划图 (6)3.1 呼和浩特市 (6)3.2 包头市 (7)3.3 呼伦贝尔市 (8)3.4 兴安盟 (9)3.5 通辽市 (10)3.6 赤峰市 (11)3.7 锡林郭勒盟 (12)3.8 乌兰察布市 (13)3.9 鄂尔多斯市 (14)3.10 巴彦淖尔市 (15)3.11 乌海市 (16)3.12 阿拉善盟 (17)1 内蒙古自治区雷电易发区区划根据雷电防护标准IEC 62305、GB 50057雷击大地密度与雷暴日数关系及GB50343中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原则,结合内蒙古自治区雷电活动规律及其灾害分布特征,将内蒙古自治区雷电易发区域划分为五级: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较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一般易发区。
1.1 极高易发区该区是雷电活动最为密集的地区。
该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和呼伦贝尔市的部分地区,以及巴彦淖尔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和兴安盟的极小部分区域。
该区约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3.89%,4.6万平方公里。
1.2 高易发区该区是雷电活动较为密集的地区。
该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和赤峰市的部分地区,以及巴彦淖尔市、通辽市、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的小部分区域。
该区约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20.35%,24.1万平方公里。
1.3 较高易发区该区是全区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分区。
该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包括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的大部分地区,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和赤峰市的小部分区域,以及阿拉善盟、乌海市和呼和浩特市的极少部分区域。
该区约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44.63%,52.8万平方公里。
1.4 中易发区该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包括巴彦淖尔市和乌海市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和呼伦贝尔市的小部分区域。
该区约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13.01%,15.4万平方公里。
1.5 一般易发区该区主要分布阿拉善盟的中西部,约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18.12%,21.4万平方公里。
表1 内蒙古自治区雷电易发区及其防范等级图例区划描述占全区面积百分比防范等级极高易发区 3.89% 一级高易发区20.35% 二级较高易发区44.63% 三级中易发区13.01% 四级一般易发区18.12% 五级— 3 —图1 内蒙古自治区雷电易发区区划图2 内蒙古自治区雷电防范等级划分根据全区雷电易发区域等级划分情况,将其对应的雷电防范等级划分为五级。
2.1 一级防范雷电极高易发区域采取一级防范。
处于雷电极高易发区域的易燃易爆场所、矿区、旅游景区等宜装设雷电监测预警信息接收系统,相关部门每年对其开展 2-3 次防雷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向公众开展3次以上雷电灾害防御宣传教育活动。
该区域应布设能够满足全区域无死角覆盖的闪电定位仪及大气电场仪监测网络。
2.2 二级防范雷电高易发区域采取二级防范。
处于雷电高易发区域的易燃易爆场所宜装设雷电监测预警信息接收系统,相关部门每年对其开展 1-2次防雷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向公众开展 2-3 次雷电灾害防御宣传教育活动。
该区域的雷电敏感场所应布设闪电定位仪及大气电场仪监测网络。
2.3 三级防范雷电较高易发区域采取三级防范。
处于雷电较高易发区域的易燃易爆场所每年宜开展 1-2 次安全生产自查工作,相关部门每年对其开展1次防雷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向公众开展1-2 次雷电灾害防御宣传教育活动。
2.4 四级防范雷电中易发区域采取四级防范。
处于雷电中易发区域的易燃易爆场所每年宜开展 1-2 次安全生产自查工作,相关部门向公众开展 1 次雷电灾害防御宣传教育活动。
2.5 五级防范雷电一般易发区域采取五级防范。
处于雷电一般易发区域的易燃易爆场所每年宜开展 1-2 次安全生产自查工作,相关部门每年应向公众开展 1 次雷电灾害防御宣传教育活动。
3 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雷电易发区划图3.1 呼和浩特市图2 呼和浩特市雷电易发区区划图极高易发区(一级防范):武川县的东部和西南部、市区的东北部、土默特左旗西北部、托克托县的中部、和林格尔县的东北部、清水河县的中西部高易发区(二级防范):武川县的中部和西北部、市区的西南部、土默特左旗的中东部、托克托县的北部、和林格尔县的大部分区域、清水河的东北部和东南部较高易发区(三级防范):武川县西北部的极少部分区域3.2包头市图3 包头市雷电易发区区划图极高易发区(一级防范):土默特右旗的北部、市区的中部和东部、固阳县的中部和东部、达茂旗的东南部高易发区(二级防范):土默特右旗的南部、市区的西部、固阳县的西部和东北部、达茂旗的东南部 较高易发区(三级防范):市区的西部、固阳县的西北部、达茂旗的西北部3.3呼伦贝尔市图4 呼伦贝尔市雷电易发区区划图极高易发区(一级防范):扎兰屯市的北部和东北部,牙克石市的南部和东部,阿荣旗的西部和南部,鄂伦春旗的西部、南部和东部,额尔古纳市的南部,鄂温克族自治旗的中部高易发区(二级防范):扎兰屯的北部和东北部,牙克石市的南部和东部,阿荣旗的西部和南部,鄂伦春旗的西部、南部和东部,额尔古纳市的南部,鄂温克族自治旗的中部,新巴尔虎左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部分区域 较高易发区(三级防范):全市的大部分区域中易发区(四级防范):满洲里的西部、新巴尔虎右旗的西部和南部3.4兴安盟图5 兴安盟雷电易发区区划图极高易发区(一级防范):阿尔山市的东南部、科尔沁右翼前旗的西南部、突泉县的南部、科尔沁右翼中旗的西北部和中部高易发区(二级防范):阿尔山市的东南部,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突泉县、乌兰浩特市、扎赉特旗的部分区域较高易发区(三级防范):阿尔山市的大部分区域,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突泉县、乌兰浩特市、扎赉特旗的部分区域3.5通辽市图6 通辽市雷电易发区区划图极高易发区(一级防范):霍林郭勒市东北部、扎鲁特旗的中部和东南部、科尔沁左翼中旗的西部、开鲁县的西部和南部、科尔沁区的西南部、奈曼旗的西部、库伦旗的北部、科尔沁左翼后旗的西南部高易发区(二级防范):扎鲁特旗的西北部和东南部,科尔沁左翼中旗的西部,科尔沁区的西南部,霍林郭勒市、开鲁县、奈曼旗、库伦旗、科尔沁左翼后旗的部分区域较高易发区(三级防范):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区和科尔沁左翼后旗的大部分区域,霍林郭勒市、扎鲁特旗、开鲁县、奈曼旗、库伦旗的小部分区域3.6赤峰市图7 赤峰市雷电易发区区划图极高易发区(一级防范):克什克腾旗、林西县、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松山区、敖汉旗、红山区、喀喇沁旗、宁城县的小部分区域 高易发区(二级防范):克什克腾旗、林西县、巴林右旗、翁牛特旗、松山区、敖汉旗、红山区、元宝山区、喀喇沁旗、宁城县的大部分区域,巴林左旗的南部,阿鲁科尔沁旗的中部较高易发区(三级防范):克什克腾旗的北部,林西县的北部,巴林右旗的北部和东部,巴林左旗的北部,翁牛特旗的东部,松山区的东北部,阿鲁科尔沁旗、敖汉旗和宁城县的小部分区域3.7锡林郭勒盟图8 锡林郭勒盟雷电易发区区划图极高易发区(一级防范):太仆寺旗、苏尼特右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和多伦县的极小部分区域 高易发区(二级防范):太仆寺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和多伦县的大部分区域,苏尼特右旗的南部,阿巴嘎旗的南部,锡林浩特的南部,二连浩特、苏尼特左旗、东乌珠穆沁旗和西乌珠穆沁旗的极小部分区域 较高易发区(三级防范):苏尼特右旗、阿巴嘎旗、锡林浩特、二连浩特、苏尼特左旗、东乌珠穆沁旗和西乌珠穆沁旗的大部分区域,3.8乌兰察布市图9 乌兰察布市雷电易发区区划图极高易发区(一级防范):凉城县、丰镇市、卓资县、察哈尔右翼前旗、兴和县、集宁区、察哈尔左翼后旗的大部分区域,察哈尔右翼中旗的南部,四子王旗的南部,商都县和化德县的小部分区域 高易发区(二级防范):四子王旗的南部,察哈尔右翼中旗的北部,商都县和化德县的大部分区域,凉城县、丰镇市、卓资县、察哈尔右翼前旗、兴和县、集宁区、察哈尔左翼后旗的极小部分区域 较高易发区(三级防范):四子王旗的西北部区域3.9鄂尔多斯市图10 鄂尔多斯市雷电易发区区划图极高易发区(一级防范):准格尔旗中部和北部、达拉特旗中部和东南部、东胜区中部和东部、伊金霍洛旗中北部和东北部 高易发区(二级防范):准格尔旗南部和北部、达拉特旗的西南部和东北部、东胜区西部和南部、伊金霍洛旗西北部和南部、杭锦旗的东部和乌审旗的北部 较高易发区(三级防范):杭锦旗的东部、鄂托克旗的东北部和东南部、乌审旗的北部,伊金霍洛旗的西南部和达拉特旗的西北部 中易发区(四级防范):杭锦旗的西部、鄂托克旗的西部、鄂托克前旗的大部分区域、乌审旗的南部和西北部3.10巴彦淖尔市图11 巴彦淖尔市雷电易发区区划图极高易发区(一级防范):乌拉特中旗东部和乌拉特前旗东部的极小部分区域 高易发区(二级防范):乌拉特中旗东部和乌拉特前旗东部的小部分区域 较高易发区(三级防范):乌拉特中旗的东部,乌拉特前旗的中东部,五原县、临河区、杭锦后旗、乌拉特后旗、磴口县的极小部分区域中易发区(四级防范):五原县、临河区、杭锦后旗、乌拉特后旗、磴口县的绝大部分区域,乌拉特中旗的中西部,乌拉特前旗的西部3.11 乌海市图12 乌海市雷电易发区区划图较高易发区(三级防范):海南区北部和东南部的小部分区域、渤海湾区北部的极少部分区域中易发区(四级防范):全市的大部分区域3.12 阿拉善盟图13 阿拉善盟雷电易发区区划图中易发区(四级防范): 阿拉善左旗的中东部一般易发区(五级防范):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阿拉善左旗的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