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 知识积累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柳永词两首知识点

高二语文柳永词两首知识点

高二语文柳永词两首知识点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学习中,总结好文言知识点是很重要的。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二语文柳永词两首知识点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二语文柳永词两首知识点:一.词的基本常识(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的别称有“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标题是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词的词调名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二.词人作品介绍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

原名三变,字景庄。

他在饱受世态炎凉后,“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改名柳永,54岁考取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他曾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有《乐章集》问世。

柳永是北宋专力写词的第一人。

他在扩大词境、发展慢词、丰富词作表现手法上都有杰出贡献。

柳词内容有三类:1.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

《望海潮》最为有名。

这是一首最早出现的,由文人创作的长调慢词,它形象地描绘出钱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华富庶。

2.描写男女情爱。

这类词中有表现下层人民不幸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深切同情的,如《定风波》,有写妓女悲苦和她们对轻薄男子怨恨的,如《少年游》,有写妓女渴望自由、渴望真正爱情生活的,如《迷仙引》。

3.江湖落拓的感慨是他词作的另一重要内容。

《雨霖铃》、《八声甘州》、《夜半乐》是这部分词的代表作。

高二语文必修4柳永词两首知识点

高二语文必修4柳永词两首知识点

高二语文必修4柳永词两首知识点高二语文必修4柳永词两首知识点1、《望海潮》是描写北宋时期杭州繁盛景象的词。

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词的下片描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词作以铺叙见长。

首先,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领全篇,概括介绍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然后分别从形胜都会和繁华三个方面铺开表达:烟柳画桥之中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烟阜盛;云树堤沙之外惊涛拍岸,汹涌壮观;都市街衢,珠宝遍陈,普通人家,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

过片(下片起句)之后,先描写西湖水碧山青、桂子飘香的景象,后叙羌笛横吹、菱歌互答的欢愉场景。

由民众忘情山水之乐引出官员宴饮之乐,一路铺叙下来,但又不是平铺直叙,很见裁减功力。

这是一篇投赠之作。

作者路经杭州,想谒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便写了这首词。

词作一方面反映了北宋完毕五代分裂割据场面后,经过真宗、仁宗两朝的休养生息,确实呈现了繁荣的.景象,但收笔也流露了粉饰太平、献宠官僚的味道,有唐朝干谒诗的遗风。

2、《雨霖铃》是描写作者在长亭与情人话别的词。

词作主要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其一,用哀景写悲情。

词作开篇用寒蝉长亭骤雨等意象,衬托离别时凄冷沉郁的气氛。

其二,以无情衬有情。

离人难舍难分,而无情的舟子却催促起航,有情人只得以泪相向,无语凝噎。

其三,以想象未来之景诉悲情。

作者用一念字引出离别后行人消失在烟波浩淼的楚地江天,极目远眺,一片茫然,不觉悲从中来。

良辰美景原为欢乐愉快的场景,但是随后而来的虚设二字顷刻间就使欢乐之情顿然消失,而沉入到无边无际的愁伤之中,所以,这里也是乐景写悲情。

关于这两首词的解题: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胜地。

一百零七字,双调,上阙五平韵、下阙六平韵,一韵到底。

雨霖铃原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沥,风雨吹打皇鸾的金铃上如《明皇杂录》里写道: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

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内容梳理

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内容梳理

柳永词两首
一、文学常识
①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 字以内)、中调(59—90 字)、长调(91 字以上)词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词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②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二、写作素材
翻开灿若银河的唐诗宋词,数不胜数的当算离别诗了,王勃壮怀高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柳永则声情哀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江淹却千帆过尽一言蔽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还有人捶胸顿足:扬鞭哪忍匆匆!当今又有汪国真低吟:人生一瞬百年,哪堪去去还还。

无论耳在何处,只祈如水如船。

又来了席慕蓉温柔的警语:如果离别能够勾起我们因聚在一起而引起的疏忽的细节,离别真的不好吗?如此种种情思,真是美不胜收。

涵咏不同时代不同人生的感悟,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

柳永词二首

柳永词二首

望海潮
铺叙: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
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 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 氛的作用。
(乐府民歌《陌上桑》、《木兰辞》 中: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 中郎,四十专城居”;“东市买骏马,西 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 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 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 霍霍向猪羊。”
• 2、善于铺叙。铺叙就是运用大量的笔墨从不 同的角度祥尽叙述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一种手法。 目的是要把叙述的事物描述得淋漓尽致。 • (作品选取最典型、最具表现力的景物,从最 有特色的角度,对杭州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淋漓 尽致的描绘。)
五、作业
• 1、默写《望海潮》。 • 2、“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佳 句,请加以赏析。 • 3、金牌学案独立练习册12页《答张十一》
酒醒
愁来
离别的环境 凄凉悲切
离别的场面
难分难舍
伤离别
此去行程
惆怅伤感
别后情景
惨不成欢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忆 江 南 白居易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 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象 征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 《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离 愁

【高中语文】语文课文《柳永词两首》的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语文课文《柳永词两首》的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语文课文《柳永词两首》的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总结词汇知识: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下词的有关知识。

词,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因词是诗的变体,故又称“诗余”;因词“合乐可歌”,故又称“乐府”“曲子词”;因此往往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词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代表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关于作者:柳永(约987—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

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也称他为柳屯田。

因其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

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仕途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

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

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

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

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

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

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

其词多描绘城市生活的繁华,歌妓悲欢、愿望及男女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柳永创作慢词独多,有《乐章集》传世。

写作背景:历来认为,这首《望海潮》是作者献给两浙转运使孙何的。

孙何是柳永的友人,当时驻节杭州。

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更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

为此,宋人谢驿还写了一首诗:“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

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见罗大经《鹤林玉露》)说金主亮因受一首词的影响而萌发南侵之心,原不可信。

9.柳永词两首

9.柳永词两首
柳 永 词 两 首
姓名:柳永 别名: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籍贯:福建崇安 民族:汉 字号:景庄,耆卿 所处时代:北宋
照片
所属流派:婉约派 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 贡献: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 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 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 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 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望 海 潮
•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地理位置重要: 历史传统:社 东南重镇 会条件优越
城市经济繁 荣
揭示所咏主题
•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街巷河桥的 美丽
居民住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长堤迤逦曲 折
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 荡
•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明写市场商品琳琅 满目,暗写商人攀 比
市场繁荣、人民富 裕
反映出杭州这个繁华都市 穷奢极欲的一面。
•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清嘉”二字写杭州湖山之美,桂子、荷 花是杭州的典型代表景物。 这一句概括出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人民生活安居乐 业,处处笙歌, 老老少少都心情 愉悦
2.这首词写的是柳永与情人离别,可以说是 字字伤心,句句伤情,这首词也历来为众 多有情人推崇。那么你觉得离情最浓、最 能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一句呢?跟你的小伙 伴聊一下,再跟大家分享吧。
• 3.这首词能够触动到绝大多数人的心, 一定有不一般的创作技艺。请从虚实 结合的角度赏析这首词。
• 4.《雨霖铃》抒写的是离别之苦,古代诗词 中表达这种情感的作品很多。不过,同是 写离别,情调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异,有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的悲壮之别,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 无力百花残”的凄苦之别……你还能说出哪 些叙写别离的诗句,它们表达的是什么样 的离情?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柳永词两首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柳永词两首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柳永词两首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异日图将好景
今义:美好的景况古义:________________
(2)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义:不热闹;使受到冷淡的待遇
古义:________________
(3)便纵有千种风情
今义:人的仪表举止;情怀,意趣;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感情(常含贬义)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乘
乘醉听箫鼓( )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 )
(2)归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
而皆背晋以归梁( )
后五年,吾妻来归( )
完璧归赵( )
若水之归海( )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嬉嬉钓叟莲娃( )
(2)都门帐饮无绪( )
(3)异日图将好景( )
[答案]
一、(1)美景;(2)清冷,凄清;(3)风流情意。

二、(1)介词,趁着/动词,坐/古时一车四马叫乘/动词,顶着,冒着;(2)动词,返回/动词,归附,归向/动词,女子出嫁/动词,送回,归还/动词,归向,汇聚。

三、(1)名词作动词,采莲;(2)名词作动词,设帐;(3)图,名词作动词,画。

《柳永词两首》

《柳永词两首》

《雨霖铃》词牌名,亦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 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请同 学们朗诵词作,思考:《雨霖铃》抒写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离愁别绪,情人间的伤离别
请选出你感受最深的词句来谈谈作者是如何深刻地展示他的内心情感的。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杨柳留人不可留,晓风扑面寒心头,残月照人 影孤单,酒醒之后愁更愁。”

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两 作
人无由相见。于是柳永写了这篇 《望海潮》与孙何相 背
见而作。《望海潮》这首词,先在歌伎中传唱,结果很 快就让孙何听到了。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孙何便请

柳永前去赴宴。但很不幸孙何在不久便因病去世,并未
提拔他。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看到青年 柳永怎样的情怀?

长调:91字及以上
分 类
按段落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按风格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派: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柳永词两首
柳柳永永这大首约牢在骚公歌元不10胫17而年走,,宋传真到宗宫天里禧,元宋年仁时 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 宗题大名为,恼而火且。幻三想年着后有,一柳番永大考作取为了。。谁但知临第到一皇次帝考 圈试点没放有榜考时上,,宋他仁不宗在说乎:,“轻且轻去一浅笑斟,低填唱词,道何:要 浮“名富? 贵”岂又由把人他,给时勾会掉高了志。须于酬是。,”柳等永了失5 意年无,聊第, 流二便连次写坊开了曲科著,又 名并没 的不有《无考鹤解上冲嘲,天自这》称回:“他奉忍旨不填住词要柳发三牢变骚”了。,
慢词之祖,婉约之宗
• 倡导长调(慢词)创作 ,首创或首用词牌100多个。 • 用俗语、俚语填入词中 ,雅俗共赏。 • 风格以纤细婉丽,幽怨低回为主,部分也体现豪放雄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词两首编稿:商章红审稿:姜虹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常识;2.了解柳永的知识;3.理解这两首词的感情与意境。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词的知识词的起源词产生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

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标题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高清:柳永词两首】铺陈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词的分类按长短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落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派:题材狭窄、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作者简介【高清:柳永词两首】柳永(约987--约1053年),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

“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47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外。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对后世影响较大。

】他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

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

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

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

作品介绍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

其词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类:1.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如《望海潮》;2.描写男女情爱和歌妓生活,如《雨霖铃》《少年游》;3.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和江湖落拓的感慨,如《鹤冲天》。

他在扩大词境、发展慢词、丰富词作表现手法上都有杰出贡献。

【高清:柳永词两首写作背景《望海潮》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

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雨霖铃》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浅斟低唱的生活。

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

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字词汇总提(dī)防天堑(qiàn)珠玑(jī)罗绮(qǐ)叠巘(yǎn)云霄(xiāo)甘霖(lín)骤雨(zhòu)凝噎(yē)暮霭(ǎi)课文精要理解主旨【高清:柳永词两首《望海潮》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词的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雨霖铃》上阕写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下阕写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把握重点《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从地形的重要和历史的悠久来写杭州,这里的“钱塘”代指杭州。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具体描摹,写出杭州的风景多变、美丽,繁华、富庶。

柳永运用大手笔,对杭州进行画卷式勾勒,写杭州既俊秀又磅礴,既婀娜又恢宏。

重湖叠巘(繁体字)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唐朝时白居易在西湖修了白堤,把西湖一分为二,故称为“重湖”,强调两个湖互相映衬,并写出白堤横亘其间的美。

“叠巘”是说周围的山层峦叠嶂,“清嘉”是对西湖景色整体的概括。

在潋滟的湖水之中,荷花竞相开放,荷叶枝枝蔓蔓,形成“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景象。

写出湖面之阔,荷花之艳。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晴天人们吹着羌管,在乐曲声中,去游览、饱赏西湖之乐。

“弄”写出曲声的悠扬婉转,声声入耳。

人们月下泛舟,在荷花丛中,一边采莲,一边唱歌。

“钓叟”是指白发苍苍的渔翁,“莲娃”是指采莲的美女。

写出了各种人皆自得其乐。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有看不完的如诗如画美景。

“烟霞”写湖水浩渺,从上面泛出袅袅的水汽,在烟雾的映衬之下,西湖显得朦朦胧胧,色彩绚丽。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写出自己美好的心愿。

柳永用开阔、精致、优美的彩笔,从地理位置、历史传统、自然景观、市井面貌、百姓生活的角度,描绘了杭州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图景,表达了对杭州景象的惊叹、赞美、艳羡。

《雨霖铃》柳永因为词写的风雅,被尊为婉约派的代表,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东坡为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无绪”百无聊赖,无心喝酒,因为心爱的人要走。

不巧的是,越是留恋,却又有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心里有许多话,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多情的人,从古至今都会因为离别而伤感,更加不能忍受的是在清秋时节。

外界的环境强化了人内心的反应。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这两句,在时间和思绪上环环相扣,步步推进。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即使有万种风情,千般感受,说给谁听呢?归纳全词,把离别之痛推向高潮。

这首词,深婉多情,一唱三叹,把人的感情曲折委婉地表达出来。

写作特色《望海潮》工于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写出了自然风光之美,都市繁华之美,民生安乐之美。

《雨霖铃》柳词之美,美在有景、有物、有人、有情,惟有情,才使万物富有神韵。

情景交融:本词将“多情”与凄凉的清秋傍晚景色融合为一体,表达了作者缠绵悱恻的离别情绪。

虚实相生:上片写眼前的实景实情,下片是对别后生活的设想,着一些孤单寂寞的心情。

】知识迁移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1.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2.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

参考答案1.境界寥廓,气势磅礴,绮丽悲壮;景中含情,寄寓离别之情。

2.遥想佳人在妆楼上天天盼我回家,看到多少次天边驶回的船帆,还以为是我的归舟呢。

从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落笔,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盼归之情。

拓展阅读柳永的柳“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这是世人对于柳词的喜爱,更是人们对于柳永词中那种缠绵悱恻、凄切而又执着的情感的赞赏与认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把坊间的男女情爱写得如此的热烈、率真,又把人间的别离之苦写得如此的才情洋溢而又感人至深。

古人送别,多折柳枝与将行之人,是谐“留”之意。

古人有“长安陌上无情树,唯有杨柳管别离”的诗句,而同时,柳更成了文人墨客送别作品中的最爱,屡屡催人泪下,让人年年肝肠寸断于长亭、短亭之外,“杨柳东风树,青春夹御河;近来攀枝苦,应为别离多”。

由唐而始,折柳送别已蔚然成风,及至宋时,不但因此成就了“灞桥烟柳”的凄迷景色,也激发了更多文人对折柳的思考。

柳永的词中,有多处写柳。

当然,最为有名的是那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我们每读此处,仿佛置身千年之遥的汴京城外,于“骤雨初歇”之际执佳人之手,泪眼婆娑之下无语凝噎于木兰舟畔;别离之后,月凄凄、柳依依,“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在另一词《少年游》中写道:“参差烟树霸陵桥,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其实,这也见证了柳永一生羁旅漂泊,每多离别的处境。

“多情自古伤离别”,是的,红尘人世,勿论生死,只“离别”两字已教人黯然伤神。

而人生苦短,有情人却要离散,从此天各一方。

杨柳岸边,风前月下,和着相思的红泪,也只能独饮牵挂的苦酒了。

“一杯愁绪,几年离索”,分离的日子是愁苦的,而越是良辰好景越容易打动孤独的心灵。

听落雁孤鸣,看寂寂青灯,这时的你,纵是风情万种,但眉为谁描,笑为谁颦?也许,只能牵绾冷冷的长袖,伫立于高楼扶栏远望。

别离的黯然神伤,又在于无预期的漫漫等待,那一种念念难忘的牵挂或许更让你无以排遣,唯有青山望断,无语凝噎。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试问这苍天厚土,奈何让人受此入骨的折磨。

柳词的缠绵悱恻,几至于斯。

少年时浪迹于烟花巷陌,五十一岁终于及第。

仕途的坎坷与生活的潦倒,叛逆反抗和狂放不羁的个性,让柳永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

在“依红偎翠”中寻找寄托,且“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正如诗经所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求之不得,辗转反侧”。

我们对于得不到的东西,总在孜孜以求;而一旦拥有,却又爱不释手。

这种坚持和执着固然让人感动,但天才而痴情的柳永,把自己的一生都抛洒在了这种迷恋之中。

以至于死时一贫如洗,靠歌妓捐钱安葬,甚而“半城缟素,一片哀声”。

中国古代落寞的文人中,能够享此殊荣的,也许只有柳永了。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

柳永的词,是在写自己,也是在写我们,在写这世间的男男女女。

我们当然会指责柳永的放浪不羁,但这也许正是柳永想要的生活。

一面是才子,一面又是浪子,幸与不幸,只在一念之间。

也许,这一切已经不再是柳永的“浅斟低唱”,而是他难以释怀的苦苦挣扎。

许多年后,我们再读柳永,也许依然可以看得到朦胧月色里的那弯柳树,看得到柳树下翘首远望的词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