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四《柳永词两首》课时作业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3:第4课 柳永词两首

《柳永词两首》课时作业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全正确的一组是()A.参差(cī)寒蝉(chán)骤雨(zhòu)良辰美景(chén)B.繁华(fán)凝噎(yē)钓叟(diào)天堑无涯(qiàn)C.豪奢(shē)堤沙(dī)珠玑(jī)咏赏烟霞(shǎng)D.叠巘(yǎn)凄切(qiē)风帘(lián)兰舟催发(fà)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霜雪矍铄染柳画桥羌管弄晴B.今宵暮蔼金碧辉煌户盈罗绮C.梳妆好像十里荷花破涕为笑D.坐落针砭山清水秀三秋桂子3.下面是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东南形胜形胜: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B.嬉嬉钓叟莲娃钓叟:钓鱼的老翁C.此去经年经年:经过一年。
D.多情自古伤离别多情:多情的人。
4.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
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词有词牌,即曲调。
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
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陈亮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说家很像一个修行的人,虽然穿行在繁华世界里,但是内心会有那种在深山古刹的清寂感。
修习好了心性,不管世态多么炎凉,他们都会安之若素....。
B.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忘却了曾经的理想,淡漠了身肩的责任,以致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高中语文 必修4 4 柳永词两首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句子默写(名句名篇默写)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形容似至穷途而突见佳境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及民众对异族统治已经麻木的现象,描述该现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 ________________”表明屈原希望以古贤为榜样,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
二、选择题组(语用综合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是各成员国共同的家园,拥有4个观察员国、6个对话伙伴,经济和人口总量分别约占全球的20%和40%,是世界上成员国国土面积之和最大、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
上合组织如何发展关系到地区稳定、区域发展,乃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要继续在“上海精神”的指引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只要上合组织各国高举“上海精神”旗帜,发扬团结协作传统,坚持世代友好,共同努力,必将绘就上合大家庭的美好家园新蓝图。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7年来,持续发展壮大,从最初的6个成员国发展到现在的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6个对话伙伴,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区域组织之一,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地区发展和全球治理中发挥着_________的作用。
青岛再出发,上合组织面对的是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涌现,(),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
为更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上合组织必须登高望远,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进一步加强内部协作,共同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共筑上合命运共同体,开启区域发展新征程。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4课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解析

第 4 课训练落实篇[基础操练 ]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整相同的一组是()A.菱形棱角丘陵红绫壮志凌云.....B.雄鹰应变英魂夜莺愤愤不平.....C.寥廓缭乱撩拨辽阔民生凋零.....D.蹉跌差距联合协商搓手顿足.....【分析】 A 棱 l éng 角其他读 l íng;B“应变”的“应”读 yìng,其他读 yīng;C 全读 li áo;D“差距”“差”读 chā,其他读 cuō。
【答案】C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松驰珠玑众口一词睡眼惺忪B.殉职凝噎小题大做良晨美景C.天堑默契良知消灭轰然心动D.萧瑟雾霭授与奖章重湖叠【分析】 A 项“驰”应为“弛”;B 项“晨”应为“辰”; C 项“砰”应为“怦”。
【答案】D3.以下加点词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个秋季 )..B.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指漂亮的自然风景)..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因伤心而喉咙堵塞得说不出话..来)D.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年复一年 )..【分析】三秋,秋季。
【答案】A4.对以下词句理解剖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作者经过详细的刻画,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荣。
)B.异日图将好景,回去凤池夸。
( “夸”字流露了作者的自高自傲。
)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烘托出旅人前程的广阔。
)D.今宵酒醒哪处?杨柳岸,晨风残月。
(经过清静、清爽的风景,表达作者淡泊自适的心情。
)【分析】 B 项中“夸”字并不是“流露了作者的自高自傲”,而是指当地官员回京升官时向人们炫耀。
C 项中作者借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表现自己一望无际的离愁之恨。
D 项经过凄清的秋景,倾吐词人的离情别绪。
【答案】A5.挨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适合的一组是()①树木把小河 ________得这样葱绿一片,让你感觉那只一头扎进水里去的雌白松鸡,应当带着绿色的羽毛冒出水面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17:第4课 柳永词两首

柳永词两首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①怒.涛卷霜雪②会其怒.,不敢献B.⎩⎪⎨⎪⎧ ①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C.⎩⎪⎨⎪⎧ ①执手相.看泪眼②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D.⎩⎪⎨⎪⎧ ①便纵.有千种风情②纵.一苇之所如2.下面均是摘自宋词中的词句,按词风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⑤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A .①③⑥/②④⑤B .①②③⑤/④⑥C .①③④/②⑤⑥D .①③⑤⑥/②④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________的争论。
对唐宋诗的评价,往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________,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________,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
A .经年累月 南辕北辙 各有千秋B .旷日持久 大相径庭 各有千秋C .旷日持久 南辕北辙 半斤八两D .经年累月 大相径庭 半斤八两4.下列各项的两个句子中,语言表达分别能够体现得体、简明的一项是( )A.①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②国庆假期,我在县城十字口偶然邂逅了一位初中同学。
B.①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这个礼物我就笑纳了。
②《花千骨》是fresh果果的第一部处女作。
C.①刘娟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中,采访抗日女英雄时问:“老奶奶,请问您芳龄。
”②众多莘莘学子热议阳光大课间活动。
D.①75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②听了同学们的发言,王老师忍俊不禁。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①每一首流传至今的民族歌曲,都蕴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每当这些耳濡目染....的旋律在耳际响起,人们便回想起那流逝的岁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1:第4课 柳永词两首

第4课柳永词两首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参差.(cī)天堑.(qiàn)堤.坝(tí)B.罗绮.(qǐ) 叠(xiàn) 雨霖.铃(lín)C.凝噎.(yè) 暮霭.(ǎi) 都.门(dū)D.骤.雨(zhòu) 羌.管(qiānɡ) 寒蜩.(tiáo)答案 D解析A项“堤”读dī。
B项“”读yǎn。
C 项“噎”读yē。
2.下列词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B.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C.都门账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D.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答案 A解析B项萧鼓—箫鼓。
C项账饮—帐饮。
D项良晨好景—良辰好景。
3.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胜:超过,越过B.云.树绕堤沙云:茂密如云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盈:到处是D.异日图.将好景图:画图答案 A解析胜:优越。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①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绕堤沙⑤都门帐饮无绪....繁华③参差..②钱塘自古..十万人家④云树⑥多情....沉沉楚天阔⑧便纵有千种风情..自古伤离别⑦暮霭A.②③④⑦⑧B.①②⑤⑥⑦C.②③⑥⑦⑧D.①②③⑥⑦答案 D解析④“云树”:古义,茂密如云的林木;今义,云和树。
⑤“无绪”:古义,没有心思,心情不好;今义,没有头绪。
⑧“风情”:古义,相爱、相思之情;今义,情怀,意趣;风土人情。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词有许多,其中柳永的《望海潮》中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就把西湖的美概括出来了。
(2)《雨霖铃》中有一个全用名词排列起来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交融,抒发出浓浓的愁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也是具有相同写法的句子。
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第4课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KS5U+高考】

第4课柳永词两首词,发轫于隋唐,成熟于宋。
在中国诗歌史上树起一面旗帜。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是潇洒的柳永,放荡不羁,在市井生活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这是孤独的柳永,在流浪中感知生活的恩赐,在孤寂中寻找生活的安慰。
“待宴赏重阳,恁时尽把芳心吐。
”这是孤高的柳永,在清冷的秋气中保持着高洁的品格,等待着合适的节日怒放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我们阅读柳永的词,是在阅读词人的心路历程,体验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感知词人的孤独与奋进。
让我们一起走近柳永,走进其词,用心体味吧!1.走近作者柳永(约987崇安(今福建崇安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他早年常出入于歌楼舞馆,因《望海潮》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
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在青楼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
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与他见面。
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
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里记载,《望海潮》词传到金邦,金主完颜亮听到之后,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激发了占领南宋的决心。
一首词竟引发一场战争,这种传说可能不甚可靠,但至少说明这首词的传播之广,影响之大。
《雨霖铃》这首词是词人离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由于仕途失意,词人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
但想到与心爱的人不能长相厮守,失去爱的慰藉,更觉痛苦万分。
这首词就集中反映了他的这种复杂心情。
3.相关知识(1)关于词的知识词兴起于隋唐,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初起时称“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如《东坡乐府》)、“长短句”(如《稼轩长短句》)或“诗余”(如《草堂诗余》)等。
它的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精选高中语文第2单元4柳永词两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单元柳永词两首—少年壮志望海潮,暮岁悲情雨霖铃一、基础夯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参差.(cī)寒蝉.(chán)骤.雨(zhòu) 良辰.好景(chén)B.繁.华(fán) 凝噎.(yē)钓叟.(sǒu) 天堑.无涯(qiàn)C.豪奢.(shē) 堤.沙(dī)珠玑.(jī) 羌.管弄晴(qiāng)D.叠(yǎn) 凄切.(qiè)风帘.(lián) 菱.歌泛夜(léng)答案:D 解析:D项,“菱”应读“lí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霜雪凤池烟柳画桥吟赏烟霞B.今宵暮蔼金碧辉煌户盈罗绮C.梳妆箫鼓十里荷花寒蝉凄切D.钱塘针砭风帘翠幕晓风残月答案:B 解析:B项,蔼—霭。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去经年..经年:年复一年。
B.天堑..无涯天堑:天然壕沟。
C.异日图将..好景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
D.吟赏烟霞..烟霞:晚霞。
答案:D 解析:D项,“烟霞”指美丽的自然风景。
4.下列对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表明作者在此情此景当中所产生的离情别绪和古人一样深。
C.“云树绕堤沙”一句,写入云的高树环绕着钱塘江堤的沙路,写的是江边之景。
词人要我们将注意力转向从城市东南流过的钱塘江。
D.“怒涛卷霜雪”一句,写奔腾的江涛翻卷着雪白的浪花的情状。
“天堑无涯”一句,则补足了钱塘江的雄伟、广阔和险要。
答案:B 解析:B项,“多情自古伤离别”中的“自古”一词不是“和古人一样”的意思,而是“从古到今”之意。
5.根据课文填写所空缺的名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自古繁华。
高中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时作业6(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柳永词两首一、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莎衣①杨朴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直饶②紫绶金章③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农夫、渔夫用以避雨.②直饶:犹纵使,即使。
③紫绶金章:紫色的绶带和黄金印章,代指高贵的官爵。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表达了诗人对蓑衣的喜爱之情,有浪迹江湖、远离官场之真情流露。
B。
二、三联景静人动,两相对照,诗人对渔人生活的由衷深爱披沥无遗。
C。
尾联是本诗主旨所在,不愿将蓑衣换做官服,表现了诗人的爱憎与情操的高贵.D。
本诗明写渔人,实写自己。
不着力于“人”而专意于“衣”,构思新巧。
2。
这首诗的尾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虞美人周邦彦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
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两句描绘了细雨蒙蒙、洒满池塘、点落在萍面上的迷人春景,一个“看"字,把人与细雨、浮萍联系起来,以乐景反衬主人公内心的愁苦.B。
“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一句,表面点明已是黄昏时分,也暗含了光阴飞快、即将别离的深层意蕴。
C。
“相将羁思乱如云”一句,直言行人心烦意乱,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羁思烦乱的无端无序勾画出来。
D.这首词,以时间的推移和主人公活动场景的变化,描绘寻常人物情事,却也别具一种朴实、厚重的感人力量。
4。
词的结句“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与上片哪一句相呼应?这两句怎样表达离人凄恻的情愁?(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如梦令·春景秦观①莺嘴啄花红溜②,燕尾点波绿皱③.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④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注】①秦观,字少游,北宋文学家、词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课时作业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全正确的一组是(D)
A.参差.(cī)寒蝉.(chán)
骤.雨(zhòu) 良辰.美景(chén)
B.繁.华(fán) 凝噎.(yē)
钓.叟(diào) 天堑.无涯(qiàn)
C.豪奢.(shē) 堤.沙(dī)
珠玑.(jī) 吟赏.烟霞(shǎnɡ)
D.叠(yǎn)凄切 qiē
风帘.(lián) 兰舟催发.(fà)
【答案】---------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B)
A.霜雪矍铄染柳画桥羌管弄晴
B.今宵暮蔼金碧辉煌户盈罗绮
C.梳妆帐篷十里荷花破涕为笑
D.坐落针砭山清水秀三秋桂子
-【答案】---------------------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
A.东南形胜.胜:优越
有三秋
..桂子三秋:三年
B.异日图.将好景图:图画
参差
..十万人家参差: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C.对.长亭晚对:面对着
兰舟催发.发:出发
D.暮霭沉沉
..楚天阔沉沉:深沉,深远
此去经年
..经年:经过一年
【答案】---------------
4.下列对诗句的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是(D)
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B.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答案】---------------
5.名句默写。
(1)云树绕堤沙,_怒涛卷霜雪_____________,______天堑无涯________。
(2)重湖叠清嘉,__有三秋桂子____________,_____十里荷花_________。
(3)都门帐饮无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6~9题。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6.结合词的内容,说说开头“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三句在诗词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