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化学人教版必修2课件:课时作业 1-1-3 核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2章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课件(63张)

我国政府对碘缺乏病相当重视,为了消除碘缺乏病,规定在食盐中必须加入适量 的碘酸钾。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可用如下反应: 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1)请指出该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2)请分别用单线桥法和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利用所得 的信息分析,如果反应中转移0.5 mol电子,则生成I2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3)不法商贩为贪图盈利,制售假盐,假盐中不含碘,请利用家庭生活用品,设计 实验,检验食用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将你的思路写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4)请查阅相关资料,写出几条防治碘缺乏病的措施。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 (1)特征和本质
(2)两者关系:
【自主探索】
(1)在一个化学反应中,能否只存在氧化反应或只存在还原反应?
提示:不能。在化学反应中,电子有失必有得,电子的转移是相互依存的,故氧化
反应和还原反应必然同时存在于同一个化学反应中。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的和失电子的可以是同一种物质或元素吗?
3.(情境思考)查阅文献得知: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为NO、CO、O2,在汽车上安装 三元催化转化器可使NO转化为无毒的N2,CO转化为无毒的CO2。
反应原理为2CO+2NO 社会责任) 提示:
N2+2CO2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得失。(科学态度与
【典例示范】 【典例】(2020·海淀高一检测)碘缺乏病是机体因缺碘导致的疾病,即地方性 甲状腺肿大和地方性克汀病,主要病因是环境缺碘,人体摄取碘不足所致。
【母题追问】(1)参加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提示:1∶5。 (2)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提示:5∶1。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章 第二节 第1课时(含答案)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一、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1.电子的能量(1)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________。
(2)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的能量________,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的能量________。
2.电子层(1)概念: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运动的________的区域简化为________的壳层,称作电子层。
核外电子的排布一般总是尽先从________排起,当一层________后再填充下一层。
4.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分析下表和课本表1-2,填写下列空白:(1)最多是____;次外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最多是____;K、L、M、N各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元素周期表中,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增加,在____族元素之后,增加了新的电子层并出现了新的周期,该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
研究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课本表1-2)可以发现,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各电子层电子数已达到最多所能容纳的电子数。
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电子层数为n)是______。
5.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其主要规律:(1)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先排能量________的电子层,然后由____向____,依次排布在能量____________的电子层即排满了____层才排____层,排满了____层才排____层。
(2)原子核外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______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___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不能超过_____个电子)。
(4)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___个电子(K层为次外层不能超过____个电子。
)二、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结构示意图1.原子结构示意图用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这样的图示称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例如,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2.离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原子结构示意图写法相同,只是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____________;离子结构示意图中,二者____相等。
2020-2021学年化学人教版必修2课件:课时作业 1-3-2 共价键

的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其中 NH+ 4 内
部存在 N—H 键,因此 1 mol NH5 中含有 4NA 个 N—H 键。H-
具 有 很 强 的还 原 性,能 与 H2O 发生 氧 化还 原 反 应 : NH5+
H2O===NH3·H2O+H2↑。
8.现有 5 种短周期元素 X、Y、Z、Q、W,原子序数依次增 大,在周期表中 X 原子半径最小;X 和 W 同主族;Y 元素原子核 外电子总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Q 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
3.下列化合物分子内只有共价键的是( D )
A.BaCl2 C.(NH4)2SO4
B.NaOH D.H2SO4
解析:Ba 是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反应生成的 BaCl2 是离 子化合物,钡、氯间的化学键是离子键。NaOH 中,Na+与 OH- 间以离子键结合,OH-中 O 原子与 H 原子以共价键结合。 (NH4)2SO4 中,NH+ 4 与 SO24-间以离子键结合,NH+ 4 中 N 与 H,SO24- 中 S 与 O 以共价键结合。H2SO4 中,H 和 O 之间与 S 和 O 之间 都以共价键结合。
确的是( A )
A.1 mol NH5 中含有 5NA 个 N—H 键(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 数)
B.NH5 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NH5 是离子化合物
C.NH5 的电子式为 D.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5+H2O===NH3·H2O+ H2↑
解析:根据 NH5 中各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的稀有气体原 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可知,A 只能是 NH+ 4 与 H-通过离子键结合
5.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B )
A.用电子式表示溴化氢的形成过程为:H×+·B··r ―→H+ ··
2020-2021学年化学人教版必修2学案:1.2.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Word版含解析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激趣导读]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
恩格斯说:“门捷列夫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
”斯大林也给元素周期律以高度的评价,他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清楚地表明,由量变而发展到质变在自然发展史中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就让我们一起在这一节课中探究元素周期律对生产、生活的重大指导意义吧![目标] 1.掌握1~20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并了解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掌握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化合价的关系。
2.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根据第3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规律,掌握同周期元素原子性质的递变规律。
4.能通过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推测不熟悉元素的性质,或由其结构、性质推测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等。
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电子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别和通常运动的区域离核远近不同,把核外电子通常运动的不同区域看成不同的电子层。
各电子层的序号、能量见下表:2.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①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里。
即电子层最先排满K层,当K层排满时再排布在L 层中等等。
②各核外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2n2个(n为电子层序数)。
③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④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8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18个电子。
3.画出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探究点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表示方法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依能量的不同分层排布,其主要规律是:(1)核外电子首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第一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排布2n2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能超过2个)。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课件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课时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刷素养
9.[山西临汾一中2018期末]某学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化学反应X+2Y 2Z能量变化情况的研究。
当往试管中滴加试剂Y时,看到U形管中液面甲处下降、乙处上升。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③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④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课时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刷基础
7.[江苏扬州中学2019高一期中]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前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的是( B ) A.生石灰溶于水 B.高温条件下铝与氧化铁的反应 C.高温条件下碳粉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生石灰溶于水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是反应中没有元素化 合价的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高温条件下铝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的反应 是氧化还原反应,同时也属于放热反应,B正确;高温条件下碳粉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氧化还原 反应,同时属于吸热反应,C错误;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是非 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属于吸热反应,D错误。
课时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刷提升
6.[湖南长沙一中2018高一月考]航天飞船可用肼(N2H4)作动力源。已知1 g液态肼和足量的液态过氧
化氢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时放出20.05 kJ热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2H2O2
课时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刷提升
4.已知反应NO2(g)+CO(g) NO(g)+CO2(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图中A→B的过程为放热过程 B.1 mol NO2和1 mol CO的键能总和大于1 mol NO和1 mol CO2的键能总和 C.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D.1 mol NO2(g)和1 mol CO(g)的总能量低于1 mol NO(g)和1 mol CO2(g)的总能量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2节第1课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课

2.泡利不相容原理
一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这两个电子的自旋状态必须不同。
如2s2的电子排布为 ,不能为 。
3.洪特规则
(1)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原子轨道上排布时,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
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这样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如2p3轨道上的电子排
布为
,不能为
或
。
(2)特例:Cr原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是因为3d轨道、4s轨道为
3.如何书写简单离子的电子排布式? 提示:先写出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然后根据得失电子写出离子的电子排布式。如 O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得到两个电子形成O2-,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 再比如Fe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失去3个电子形成的Fe3+ 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
3.表中列出了核电荷数为21~25的元素的最高正价,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最高正价
钪
钛
钒
铬
锰
Sc
Ti
V
Cr
Mn
21
22
23
24
25
+3
+4
+5
+6
+7
(1)写出下列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Sc:____________。Ti:___________。 V:____________。Mn:_____________。
课前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任务驱动: 研究发现,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布在各个原子轨道上的,这 些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第2章第2节分子的空间结构第1课时作业(60

第二章 第二节 第1课时1.下列分子中,立体构型不是直线形的是( B ) A .CO B .H 2O C .CO 2D .C 2H 2解析:CO 为双原子分子,属于直线形;CO 2、C 2H 2是典型的直线形分子,而H 2O 分子为V 形。
2.在下列分子或离子中,立体构型的几何形状不是三角锥形的是( C ) A .NF 3 B .CH -3 C .CO 2D .H 3O +解析:NF 3、CH -3、H 3O +中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电子对数都为1,它们均为三角锥形,CO 2为直线形。
3.下列微粒的价层电子对数正确的是(加“·”的原子为中心原子)( A ) A .C ·H 4 4 B .C ·O 2 1 C .B ·F 3 2 D .S ·O 3 2 解析:22杂化方式和分子的几何构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sp 3、三角锥形B .sp 2、V 形C .sp 2、平面三角形D .sp 2、三角锥形解析:首先求出SOCl 2分子中S 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σ键电子对数为3,弧电子对数=12×(6-2-2×1)=1,所以价层电子对数为4,S 原子采取sp 3杂化,由于孤电子对占据一个杂化轨道,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
5.下列关于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用来预测分子的空间构型B .分子中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的相互排斥作用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C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不参与相互排斥作用D .分子中键角越大,价电子对之间的斥力越小,分子越稳定解析: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会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相互排斥作用。
6.下列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带有一对孤电子对的是( D ) ①BeCl 2 ②CH 4 ③NH 3 ④CH 2O ⑤SO 2 ⑥H 2S ⑦CO 2-3 ⑧NH +4 A .②③⑤⑥⑦ B .③⑦⑧ C .④⑥⑧D .③⑤解析:根据孤电子对数=12(a -xb ),可以计算出各微粒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分别为0、0、1、0、1、2、0、0,故含有一对孤电子对的是③⑤。
2020-2021学年化学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1-1-1 元素周期表

解析: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可以画出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就会知道该原子的电子层数,而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选项 A 正确。原子失去电子后成为阳离子, 电子层数比原子少 1 层;原子得到电子后成为阴离子,电子层数 与原子的相同,选项 B 正确。知道原子的周期序数,只知道该元 素的原子处于周期表中的第几个横行,即第几周期,但不知道处 于第几个纵行,所以还不能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选项 C 错误,选项 D 正确。
11.短周期元素 A、B、C 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 B、C 两元 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 A 元素原子序数的 4 倍,则 A、B、C 依次
10.已知 A、B 是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 族相邻元素,A、B 所
在周期分别有 m、n 种元素。若 A 的原子序数为 x,则 B 的原子
序数可能为( A )
①x+m ②x-m ③x+n ④x-n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全部
解析:若 A 在 B 的上一周期,则 B 的原子序数为 x+n,若 A 在 B 的下一周期,则 B 的原子序数为 x-m。
6.银在周期表中的表示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银的原子序数为 47 B.银的摩尔质量为 107.9 C.银为过渡金属元素 D.银原子核外有 47 个电子 解析:107.9 是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而非摩尔质量,摩尔 质量的单位是 g·mol-1,B 项不正确。
7.某周期的第ⅠA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x,那么同一周期第
ⅢA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C )
A.肯定是 x+2 B.肯定是 x+2 或 x+8 或 x+32 C.肯定是 x+2 或 x+12 或 x+26 D.肯定是 x+2 或 x+10 或 x+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金属钛(Ti)被称为未来“钢铁”,也称为“太空金属”。 对钛元素的同位素4262Ti、4272Ti、4282Ti、4292Ti、5202Ti,下列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 B )
A.上述同位素中,Ti 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不可能为 30 B.题述中包括 5 种钛元素,且质子数都为 22 C.题述中包括 5 种钛原子,即钛元素的 5 种核素 D.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为 46,也可能为 50 解析:钛的五种同位素的中子数依次为 24、25、26、27、28, A 正确;钛元素只有 1 种,5 种同位素就是 5 种核素,5 种原子, 故 B 错,C 正确;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介于 46~50 之间,D 正确。
∴m g Rn-的电子总数为:mA·NA·x=mxNAA。
9.最近,我国某物理研究所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研制出由 18O 所形成的单质气体。18O 是一种稳定的同位素,称为重氧。下列有
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1.8 g 18O 形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0.05 mol B.0.1 mol 重氧水 H128O 所含的中子数约为 6.02×1023 个 C.0.2 mol 18O2 气体的体积约为 4.48 L D.18O2 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36 g/mol
A.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相同 B.化学性质不相同 C.一定都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 D.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
解析:在AZX、A+Z1X+中,当 A=1,Z=1 时,微粒为11X(即11H)、 21X+(即 D+或21H+),11H 无中子,D+无电子,故 C 不正确;又因中 子数分别为 A-Z,A+1-Z,一定不相等,AZX 与A+Z1X+为同种元 素的原子与离子,所以 A、D 不正确。
只有质子而无中子这个特例,故 B 选项错误。C 选项中原子种类 是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的,若原子核不改变,仅核外发生 电子得失,是绝不会发生由一种原子转变为另一种原子的现象, 而只能由原子变为离子,故 C 选项错误。D 选项中互为同位素的 不同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因而其质量数必然不等,故 D 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 A 选项。
3.含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两种微粒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
是( D )
A.它们可能是同位素 B.可能是不同分子 C.可能是不同离子 D.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解析:分子是呈电中性的微粒,所以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 而离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相等,所以分子与离子的质子数与电 子数不可能同时相等。
4.在 ROn3-中,共有 x 个核外电子,R 原子的质量数为 A,
则 R 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目是( B )
A.A-x+n+48 B.A-x+n+24 C.A-x-n-24 D.A+x-n-24
解析:在 ROn3-中,R 的质子数=x-n-3×8,R 的质量数 为 A,则 R 的中子数=A-(x-n-24)=A+n+24-x。
5.AZX 与A+Z1X+两种微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2.下列几种核素中,已知 a、b、c 不相等,其中互为同位素
的一组是( D )
A.baX 与bcW C.bcW 与bcZ
B.cbZ 与caA D.baX 与caY
解析:元素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 子数不同,A、B、C 中质子数不同,故不选,D 项质子数相同, 左上角表示的质量数不同,说明中子数不同,故互为同位素,D 正确。
解析:本题是利用相关概念来对选项作出判断。对于 A 选项, 可利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概念来进行判断;对于 B 选项,可 利用部分原子结构的特殊性来解决;C 选项中,必须明确决定原 子种类的微粒是哪几种;D 选项可用同位素的概念来进行判断。 A 选项中的各核素属同一元素,这些核素间必定互为同位素。根 据同位素和质量数的含义可知:各核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中子 数不同,二者之和在数值上等于质量数,因而质量数必不相等, 但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故 A 选项正确。B 选项中描 述的只是原子构成的一般规律,而忽视了氢原子(11H)的原子核内
8.若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已知某元素的阴离子 Rn-的原 子核中,中子数为 A-x+n,其中 A 为原子的质量数,则 m g Rn
-中电子总数为( D )
A.mA-A xNA
B.mA-A nNA
C.A-Ax--mnNA D.mxANA
解析:m g Rn-的总物质的量为mA mol,
所含的电子总数为:[A-(A-x+n)+n]=x,
解析:A 中 1.8 g 18O 所形成的气体为 18O2,所以其物质的量 为13.68=0.05 mol;B 中 H128O 中所含的中子数为 18-8=10,所以, 0.1 mol H128O 的中子数为 0.1×10NA=NA;C 中 0.2 mol 18O2 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才能为 4.48 L;D 中 18 O2 的摩尔质量为 18×2 g/mol =36 g/mol。
7.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表示方法形象地表示:
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
叙述正确的是( A )
A.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B.①②③互为同素异形体 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解析:据图示,①为 1 质子 1 电子为11H。②为 1 质子 1 中子 1 电子为21H。③为 1 质子 2 中子 1 电子为31H,三者互为同位素。
课时作业3 核素
时间:45 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同一元素各核素的质量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 完全相同
B.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由核外电子和核内中子、质子组成的 C.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它的电子数与氖原子相同,所 以变成氖原子 D.4108Ar、4109K、4200Ca 的质量数相同,所以它们互为同位素
10.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 H、D、T,氯元素有两种同位素 35Cl、
37Cl。当用一种仪器分别测定 10 000 个氯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
所得数值最多有(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