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简表文档

三大战役简表文档

1

辽沈淮海平津

俗称关门打狗

小车推出来的胜利瓮中捉鳖

时间1948.9.12~1948.11.2 1948.11.6~1949.1.10 1948.11.29~1949.1.31 地点锦州为主

徐州为中心北平天津(华北)背景

日本投降东北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焦点

国内形式对国军不利中共发起济南战役胜利蒋介石派军支援

华北地方战争失败国军准备在天津塘沽或投入徐州或西退回绥远地区同时辽沈结束共军华北包围国军领导人中共:林彪罗荣桓刘亚楼

国民党:卫立煌

中共: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

国民党:黄百韬、邱清泉、李弥刘峙

中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国民党傅作义,卫立煌郭,景云

结果中共胜利

解放军占领了长江以北大片土地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意义

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使全国的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上占了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得人民解放军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为后面两大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严重动摇了国民党上下的独裁梦想。同时,我军的力量大增,士气高涨,大大增强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此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识着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瓦解。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展开打好了基础。淮海战役是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淮海战役的胜利也真正是人民的胜利

平津战役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地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中华民国国军。

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东北解放区成为巩固的战略后方。军事转折

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

三大战争共同意义平津战役连同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关于战略决战思想的伟大实践,使国民党丧失了三大精锐战略集团,国民党军主力和精锐师团共约

160万余人全部被歼。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被解放军

占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发生了根本动摇,为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巩固的基础。从此,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