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电影音乐的表现形式

合集下载

电影音乐的演绎与表达方式

电影音乐的演绎与表达方式

电影音乐的演绎与表达方式电影与音乐作为两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在结合时能够产生另一种更加震撼人心的艺术体验。

电影音乐作为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通过其独特的演绎与表达方式,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空间。

本文将从音乐的配乐、旋律、节奏等方面来探讨电影音乐的演绎与表达方式。

一、配乐的选择与运用电影音乐的配乐在整个电影制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适当的音乐进行配乐,能够为电影场景增添氛围和情感色彩。

举例来说,一部悬疑片中,配乐的选择可能会采用悬念和紧张感极强的音乐,从而增强观众的紧张感。

而在浪漫爱情片中,配乐往往选择轻柔、温馨的旋律,以营造恋爱的甜蜜氛围。

除了配乐的选择外,音乐的运用也是电影音乐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音乐的起承转合,能够将电影情节的高潮和转折更好地呈现出来。

例如,在动作片中,随着剧情的进展,音乐的节奏往往会逐渐加快,从而与画面的紧张感相呼应,进一步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

二、旋律与情感的表达音乐的旋律是电影音乐表达情感的核心之一。

通过旋律的抒情与和谐,能够更好地表达电影中的情感内容。

旋律的高低起伏、音符的长短、音调的变化等等,都能够向观众传达出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

举例来说,当电影中出现悲伤的场景时,配乐的旋律常常会选择低沉、缓慢的曲调,以表达出悲伤和哀怨。

而在喜剧片中,旋律通常会选择欢快、明快的曲调,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

三、节奏与剧情的衔接电影音乐的节奏也是演绎与表达方式之一。

通过音乐的节奏,能够与电影中的剧情衔接得更加紧密,使得电影的情节更加生动有力。

举例来说,在一场追逐戏中,电影音乐的节奏通常会加快,以增强追逐场景的紧张感。

而在一场温馨的对白场景中,音乐的节奏可能会变得轻柔缓慢,以配合角色之间的交流和情感的展示。

总结:电影音乐作为电影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配乐的选择与运用、旋律与情感的表达,以及节奏与剧情的衔接等方式,能够更好地演绎和表达电影中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电影音乐的独特魅力,观众与电影能够产生更加强烈的情感共鸣,并获得更加深邃的艺术体验。

浅谈电影音乐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浅谈电影音乐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一、电影音乐的表现形式
1 电影音乐的创作和构思必须根据电影的创作要素。即题材、内容、风格样式、人物性格等因素和条件,使电影音乐的听觉形象和画面的视觉形象完美融合,体现导演的总体构思和美学欣赏原则。
2 电影音乐根据影片剧情和画面长度分段陈述间断出现,并受电影蒙太奇的制约,曲式概念有了新的发展。
3 电影音乐改变了以前音乐必须是用“乐音”构成的传统观念,和电影中的话语、音响等结合,形成了新的分段陈述的结构。并和“噪音”一起相结合,有时音乐与语言结合,有时音乐和音响效果结合,有时与两者都结合去恰如其分地表现抒情性、戏剧性气氛,成为一种新形式。
主题曲《越人歌》是来源于《诗经》,“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冯小刚说。“这两句唱出了人与人之间最深的寂寞。一个人如果懂了这首歌,这个人就不会寂寞。”谭盾说。“影片是在挖掘人性深处的一种寂寞。然后再从这个寂寞里寻找希望。我觉得这正是这个剧本最吸引我和震撼我的地方。”由此可见导演和作曲家的不谋而合说明电影的视觉性和音乐的视听性的结合有其共同的特质。两者的结合使银幕形象丰富生动,大大加强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心悦君兮君不知”唱出了青女对太子无鸾那份让人感动的,这首歌本是无鸾用来宣泄自己心爱的女子婉儿被自己父亲占有的苦闷和无奈的心情,但事实上它却是青女对太子的挚爱而太子却不能理解的最好诠释:也是心中唯有江山而不惜谋害亲兄却宁愿死在自己心爱的婉后的毒酒下的厉帝的真实写照。此时,不难看出电影音乐不仅表现出了它歌颂主题思想的作用。而前面提到的更多作用也彰显无疑。而这更加说明了音乐在电影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婉后被刀刃射中后,影片主题曲仿佛由地底冒出,带出了一股绝望、悲怆的感觉。让人心生悲凉。
以《泰坦尼克号》中的一组感人至深的镜头举例,那展现了人们在面对死亡时的另一种态度,没有了灾难面前的恐慌与失态。有的只是无限的爱,原来我们可以如此选择。选择高贵,选择永恒,母亲再一次把孩子哄睡。相伴一生的老人依偎在一起,这一组不够连贯的镜头贯穿着乐队的那一首《上帝与我们同在》,深深地打动着观众的心。

电影中的音乐创作手法

电影中的音乐创作手法

电影中的音乐创作手法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形式,通过音乐的运用能够增强表达力和情感共鸣。

电影中的音乐创作手法多种多样,既有经典的配乐、原声创作,也有创新的音乐编排和重复运用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电影中的音乐创作手法,探讨它们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

一、配乐的运用配乐是电影中最常见的音乐创作手法之一,通过与影像相配合,能够更深层次地表达情感和情节。

配乐可以根据电影的氛围和情节变化进行调整。

例如,在悲伤的场景中,低缓的旋律和晦暗的音色能够增加观众的情感共鸣;而在紧张刺激的场景中,快节奏和高音色的音乐可以增加紧张感和冲击力。

电影《星球大战》系列中的音乐配乐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旋律成为经典,对于该系列电影的成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原声音乐的创作原声音乐是指电影中专为该电影制作的音乐,在表达电影情感和情节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原声音乐的创作要与电影的题材和背景相契合,以呈现出更加真实和丰富的影片观感。

例如,在电影《乱世佳人》中,原声音乐以南方美国音乐为主题,准确地再现了该电影中的时代背景和情感氛围,成为该电影的一大亮点。

三、音乐编排的运用音乐编排是指通过对电影中的音乐素材重新创作和编排嵌入到电影中,以达到更好的视听效果。

通过音乐编排,音乐创作者可以对电影情节进行调整和加强,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

电影《死亡诗社》中运用的音乐编排手法就颇具代表性,通过对现有音乐作品的重新编排和运用,使其与电影情节相融合,形成独特而感人的音乐效果。

四、音乐的重复运用音乐的重复运用是一种常见的音乐创作手法,通过反复在电影中引用同一段音乐,能够有效地增加观众对电影的记忆和情感共鸣。

这种手法常常在电影主题曲或关键场景中使用,使观众在不同的情节中能够迅速将其与电影联系起来。

例如,电影《泰坦尼克号》中那首经典的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就成为了该电影的代表之一,使观众们对这部电影产生了深刻的记忆。

综上所述,电影中的音乐创作手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配乐、原声音乐、音乐编排和重复运用等方式达到增强观众情感共鸣和表达情节的效果。

电影音乐的演绎与表现手法

电影音乐的演绎与表现手法

电影音乐的演绎与表现手法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音乐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丰富电影的氛围、增强情感的表达、推动剧情的发展,甚至成为电影的灵魂。

本文将从电影音乐的演绎与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电影音乐的演绎手法1. 主题音乐的运用主题音乐是电影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手法。

通过为电影创作一个独特的主题曲或主题旋律,可以为电影烙印上独特的标志,使其更具辨识度。

比如在《星球大战》系列中,约翰·威廉姆斯创作的主题音乐成为了这个系列的代表,令人们一听到即能迅速联想到该电影。

2. 音乐主题的变奏变奏是指在一部电影中,通过对音乐主题进行变化和演绎,达到不同情感层次的表达。

例如,在电影《哈利·波特》系列中,约翰·威廉姆斯和亚历克斯·诺斯创作的音乐中,经常运用变奏手法,通过不同的编曲和音色呈现出角色和情节的发展。

3. 音乐的嵌入与融合电影音乐的嵌入与融合是指将音乐巧妙地融入到电影中的具体场景和情节之中,使其与画面完美契合,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追随》中,克里斯托弗·诺兰运用了电子音乐,将其嵌入到角色的梦境世界中,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状态。

二、电影音乐的表现手法1. 音乐的节奏和速度节奏和速度是影响电影音乐表现力的重要因素。

快速的音乐节奏可以增加影片的紧张感,激发观众的情绪,如《碟中谍》系列电影中的音乐。

而慢节奏的音乐则能够营造出悲伤或宁静的氛围,例如在《肖申克的救赎》中运用的音乐。

2. 音乐的音色和乐器运用不同的音色和乐器能够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例如,悲伤的情感可以通过慢速的小提琴演奏、长音符和柔和的音色来表达,而紧张的场景则常常会运用激烈的管弦乐器、强烈的节奏和高亢的音色。

3. 音乐的和声和旋律音乐的和声和旋律是影响电影音乐表达方式的重要元素。

和声的变化可以影响观众的感受和情绪,而旋律则是电影中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的表现之一。

初中音乐教案:电影歌曲的情感表达

初中音乐教案:电影歌曲的情感表达

初中音乐教案:电影歌曲的情感表达电影是一种集影像、声音、情感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它可以让我们的情感得到释放和表达。

而电影歌曲作为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能够通过歌曲的形式,将情感传达给观众。

学习和演唱电影歌曲,既可以提高我们的音乐修养,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表达情感。

本教案将以电影歌曲为素材,让学生学习并练习情感表达,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情感素质。

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影歌曲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掌握唱法和演唱技巧。

2.学习歌曲的表意和情感表达,提高音乐素养和情感修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我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和自我发挥能力。

二、教学重点1.电影歌曲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掌握唱法和演唱技巧。

3.歌曲的表意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如何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做到传递情感,引发共鸣。

2.如何将唱法和演唱技巧有机结合,达到最佳演绎效果。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短片回顾一下一些著名电影场景,并播放相应的电影歌曲,让学生了解电影歌曲的影响力和情感表现力。

请几个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激发全班的兴趣和思考。

2.学习和练习环节(1)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电影歌曲进行学习和练习。

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为每个小组指定一首适合的歌曲,也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每首歌曲都应该是内容比较鲜明,情感表达比较强烈的电影歌曲。

(2)学生先要对歌曲的表意和情感进行分析和理解,开始熟悉歌曲,掌握歌词和曲调,并进行逐小节的练习。

(3)老师可以对每个小组进行跟唱和演唱的指导,让他们掌握唱法和演唱技巧,提高演唱效果。

(4)除了歌曲本身的演唱之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在演唱时进行动作表达,比如手势、舞蹈、表情等,增强情感表达力。

(5)在练习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要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不断改进和完善。

这样可以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自我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和自我发挥能力。

3.展示和评价环节(1)每个小组进行展示演唱,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点评。

电影音乐的欣赏

电影音乐的欣赏

电影音乐的欣赏电影音乐是电影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仅能够为电影增添氛围,更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欣赏电影音乐时,我们要注意到其中承载的情感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电影音乐的表达方式、音乐与画面的配合以及音乐对观众情感的引导三个方面来探讨电影音乐的欣赏。

一、电影音乐的表达方式电影音乐通过旋律、节奏、和弦、乐器等元素来表达电影中所要呈现的情绪和氛围。

比如,在悬疑片中,通常会运用低沉的音调、快速的节奏和紧张的旋律,以营造紧张、神秘的氛围。

而在浪漫爱情片中,通常会采用柔和、悠扬的音乐,让观众感受到浪漫的氛围。

电影音乐也可以通过不同的乐器来表达情感,比如小提琴可以表达深情,钢琴可以表达忧伤。

通过这些表达方式,电影音乐能够深入人心,让观众更好地融入到电影情节中去。

二、音乐与画面的配合电影音乐与影像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的配合能够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电影中的故事情节。

音乐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强化画面的效果,使得观众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比如,在一场紧张激烈的追逐戏中,快节奏、高音调的音乐会让观众感到紧张和兴奋,增强观影的刺激感。

而在一场伤感的别离场景中,悲伤、低沉的音乐会让观众更能感受到角色的离别之痛,共情其中。

因此,电影音乐的配合对于电影的情节和观影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音乐对观众情感的引导电影音乐可以引导观众的情感,让观众更深刻地体验电影所传达的情感。

音乐可以通过旋律和节奏的变化,引导观众从愉悦到悲伤,从紧张到放松等不同的情感状态。

在电影中,音乐往往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引发观众对人物遭遇的同情和共鸣。

一首动情的插曲,常常会让观众为之动容,体验到电影所要传达的情感深度。

因此,电影音乐的欣赏不仅仅是对音乐本身的欣赏,更是对电影情感的体验。

总结:电影音乐在电影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通过表达方式、音乐与画面的配合以及对观众情感的引导等方面,塑造了电影的氛围和情感。

观众欣赏电影音乐时,要注意辨识音乐与画面的配合,深入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浅析影视音乐的形式和特征

浅析影视音乐的形式和特征

浅析影视音乐的形式和特征近年来,随着电影和电视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影视音乐也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无论是好莱坞大片,还是国内优秀电视剧,音乐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那么,影视音乐的形式和特征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浅析一下。

一、影视音乐的形式1.主题曲主题曲通常是影视剧中最为重要的歌曲,也是整部影视作品的代表曲目之一。

通常在影视作品前介绍完,以及每集开始时播放。

主要功能是为影视作品建立起一个跟音乐相呼应的氛围,使得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的题材和内涵。

2.插曲插曲通常是在影视作品中,为了表现某一情节或者配合某一演员的角色而制作的歌曲。

同样也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突出电影人物情感以及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

通常在观众注重电影中人物感情的同时,也会留意配乐是否合适。

3.背景乐相比于主题曲和插曲,背景乐更为隐形,其功能在于提升电影的观感和美感,让观众们能够在观看影片时完全沉浸在故事情境中,产生代入感。

通常背景乐会根据片中不同情节配以悲、喜、恐怖等不同类型的音乐,以明确表现出影片的情感走向。

二、影视音乐的特征1.与影片情节相呼应相信很多人都会记得《泰坦尼克号》中那深情的背景乐,它与影片情节完美地相呼应,让经典的情节更加感人。

影视音乐的特征之一就是准确地表达电影情境以及塑造人物情感,有着紧密的配合。

通过旋律、节奏、曲式、文化内涵等作用来反映影片中人物情感或故事情节,达到艺术表现的最大效果。

2.音乐切合角色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形象个性迥异,音乐需要在配合情节的基础上,精准地切合角色。

对于主人公、反派等不同类型角色,音乐必须能够在感情表达、人物描写上做出刻画,既要让观众能够感受到人物的性格,又要对剧情推动起到关键作用。

3.强调情感情感是影视作品的重要内容之一,影视音乐则是情感的载体。

从承情、悲情、欢情、怒意等方面表达出角色的情绪。

通过音乐所传达的感情让观众们能够与电影情境产生共鸣,使得影视作品更加生动有感情,也让音乐艺术因此得以展现。

电影音乐的表现形式

电影音乐的表现形式
合整体氛围,也就是关于事件的情绪和感受。 主题匹配和基调匹配的差异在于:在主题匹配
中,选择音乐。
4) 结构 结构匹配(structural matching )是指根据声音和
画面的内部结构(光、色彩、空间、时间、运动) 使它们平行。
三、音乐蒙太奇 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
音乐蒙太奇在实际操作中可归纳为三种用法: 顺时空音乐蒙太奇、超时空音乐蒙太奇、交叉时空 音乐蒙太奇。
顺时空音乐蒙太奇即音乐在同一场景中组接 不同的镜头。更多地支持和加强画面的含义。 欣赏:1、2
超时空音乐蒙太奇是指在总的顺时空组接中, 插入一些超越现实时空以外的镜头的组接方式。 运用最多,表现能力具有可以开拓的无限可能性。
二、音乐与画面的结合
1、音画结合的原因
电影艺术的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是相辅相成、 互相补充的:
画面诉诸人的视觉,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具体 性,画面以其绚丽多彩的内容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 赋予声音以形态神韵;
音乐诉诸人的听觉,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抽象 性,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观众,回报画面以生命、 现实感和生活气息。
这类音乐都是由剧作家、导演事先在文学剧本和 分镜头剧本中安排的。
2、画外乐(功能性音乐、主观的音乐)
这类音乐在画面上没有声音的来源。一般 是由作曲家专为电影创作的,着重表现画面中 所没有或不能表现的剧中主要人物的动作,特 别是心理活动。
在电影中,虽然从音乐出现的方式上分为 两种类型,但在实际的运用上常常相互转化, 有时从现实性的音乐转化为功能性的音乐,也 有时从功能性的音乐转化为现实性的音乐。
音画对位,使音乐与画面对立统一,可以反映 生活的复杂性、多面性,更有力地揭示生活的本质, 产生具有深刻内涵的艺术形象。 3)运用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是谢的监狱。
• 两个场景都用假定的真实的手法利用音乐对谢尔盖的命运进 行了某种暗示。
交叉时空音乐蒙太奇
• 概念:用音乐在同一时间内组接不同空间的镜头。
(时间相同而空间不同的事件,它们之间有某种意
义上的联系)
范例分析:《宋氏三姐妹》
• 婚礼现场:在《婚礼进行曲》中行走的宋美玲和蒋介石 • 苏联:1927年的苏联 • 婚礼现场:婚礼与婚宴场面
面镜头。
• 这四个场景无论从画面还是声音,或者画面与声音 结合起来的视听效果来说,都极具冲击力。其中的 三个场景是三组汉子们的群像,都是在放声嚎歌, 它们在整个影片中至关重要,奠定了汉子粗犷豪放
的风格。
以背景音乐来使用的画内音乐
• 将画内音乐作为场景音乐,让剧中人物处行唱奏的
场面比较少,类似的情况还有《海上钢琴师》中的
历史故事的具有文化深度的感怀。
4、主题音乐
• 主题音乐所采用的具有东方色彩的印第安音乐的音 阶,并且它自身所具有简洁、明快的风格。
总结
• 音画同步在电影中运用得较多,在这种音画配置下,音乐是 以支行画面中的情节表现为主旨的。 • 音画对位则经常运用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中,因为这种音画配
置会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一般用在需要强烈的笔触、需要
• 范例分析:《红高梁》
第一次运用画内音乐
第二次运用画内音乐
• 在画内音乐持续的过程中,观众不需要从头至尾看
到音源出现在画面上。只要能够让观众知道音乐是
由故事中的“发声者”发出的,他们就会将音乐理 解为画内音乐。
第三次运用画内音乐
第四次运用画内音乐
• 场景增加了九儿和孩子的特写,主要运用凝重的正
范例分析:《疯狂的石头》
• 在“四小天鹅”的变奏音乐中,把包世宏和道 哥准备出发,三宝找到骗子的几个场景有机的 结合起来,紧凑、完整,非常简练的把要叙述 的故事讲了出来。
总结
• 顺时空和逆时空音乐蒙太奇能够更多地支持和加强 画面的含义; • 交叉时空音乐蒙太奇具有某种概括剧情的作用,宜
于表现场景中所需要的多重意义;
范例分析:《寻枪》
• 其一,音乐参与了镜头的组接,缩短了马山从家里 冲向办公室保险柜的时间
• 其二,着重表现了这一顺时空发生的事件中人的精
神状态
范例分析:《走出非洲》
• 其一,短短一分钟由于音乐的作用泛化成为整整一 晚上的时光
• 其二,营造这一刻所蕴涵的温情与浪漫的气息
范例分析:《辛德勒名单》
• 苏联:宋庆玲在苏联看到报纸上刊登的婚礼照片,以及
造谣自己在苏联下嫁革命党人的消息 • 婚礼现场:热闹的婚宴 • 苏联:宋庆玲往窗外看到一个冻坐在雪地上的孩子
范例分析:《燃情岁月》
• 在一个“报仇动机”下,将四个同时发生的场 景有机地组织起来,强调的是各个场景在音乐 贯穿下的相互联系,交叉时空音乐蒙太奇使这 四件事情在“报仇”的主题下有机地组合在一 起,丝毫不显零乱。
• 范例分析:《与狼共舞》
《与狼共舞》的音画配置
• 此片的音乐给予我们一种提示:艺术的文化性如何 作用于电影,并如何影响电影音乐的结构布局及创 作。
1、影片音乐的整体形态
• 大量使用音画平行的配置方式,使音乐与画面形成 一种若即若离的、相互支持却不紧密联系的关系, 从而使影片音乐的整体形态呈现出一种“交响性的
• 电影中大量的音乐作品被导演处理得音高不准,使 人勉强可以听出一个大概,却无法当作艺术品去品
味。于是人们聆听音乐的心态被破坏,观众按照导
演的指挥进入了人物的心理境界,体会影片所要表 现的东西。
音响音乐
• 概念:音响的运用方式具有音乐的表现效果和意义。尽管出 现的是音响,但实际上它却具有音乐的某种形态,发挥了类 似音乐的作用。
添彩。
• 范例分析1:《望乡》
画外音乐的共时性
配合对画面进行了极大的
渲染,把情节推向了高潮,
达到了震撼人心的强烈艺
术效果。
• 范例分析2:《侏罗纪公 园》
• 音乐以弱一级的音响,把紧 张的场面绷得更紧。它增加
了对人主观精神状态的表现,
即以音乐作为人的主观状态
的外化。
二、音画的配置方式
• 在电影中,音乐与画面的配置方式主要包括音画同 步、音画对位与音画平行3种。
• 概念:在顺时空音乐蒙太奇组接的基础上,插入一 些超越现实时空之外的镜头。其表现能力具有开拓 的无限可能性。
范例分析:《两个人的车站》
• 场景一:现实的时间是二人吃饭的当下时间,超现实的时间 是未来的某一天;现实的空间是餐厅,而超现实的空间是谢 将要服刑的监狱。 • 场景二:现实的时间是谢尔盖将要离开车站的时候,超现实 的时间也是未来的某一天;现实的空间是车站,而超现实的
散文诗”的状态。
• 此片的音乐的基本形态是单纯的音色所构成的长气
息的乐节或乐句。当整个影片几乎都被这种类似的
音调铺满的时候,这首“交响性的散文诗”就具有 一种非常宽广、伸展和悠远的气质。
2、场景音乐的处理方式
• 1、邓巴去萨治堡的路上,画面开阔、色调明亮,音乐以散文 式的铺陈一直不断。 • A: • B: • C:
“琴技比拼”的场景。
• 相比而言,画内音乐大部分时间是作为背景音乐来 使用。
画外音乐
• 概念:与画内音乐相对应,画外音乐是指音乐的音源来自屏 幕的画面之外。观众在屏幕上看不到正在进行的音乐的发出 者。
• 与画内音乐相比,画外音乐常常具有比较强的主观创作色彩。 往往以音乐这个表现元素为屏幕中的画面铺垫,渲染,增色
• 音乐的种种表现作用能否正常发挥,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音乐是如何与画面进行配置的。
音画同步
• 概念:把音乐与画面中演绎的内容处于同一种运动节奏中, 或表现的是同一种情绪、情调。
• 音画同步包括表层同步和深层同步两种。表层同步指的是音 乐与画面中人物的动作节奏同步,这时音乐的主要作用在于
加强临场感和动作的节奏感。被称为“米老鼠化(Mickey
表现一些戏剧性冲突的场景中。 • 音画平行则是一种需要高度艺术处理的表现手法,要从电影
的整体构思出发,从音乐中挖掘出剧情中蕴含的深层涵义,
铺设出一种独立于具体画面而又展现出电影的深层意义的音 乐空间。
三、音乐对画面的意义拓展 --音乐蒙太奇
• 蒙太奇是对电影中镜头组接的一种称谓。
• 音乐蒙太奇借用这一概念,其具体含义是,当一组
的配置产生更加丰富的表现层面,揭示更加深刻的
内涵。简言之,通过音画对位,画面所揭示的空间
与音乐所揭示的人物心理空间可以形成强烈的对比 。
• 范例分析:《辛德勒名单》
《辛德勒名单》的音画配置
• 运用音画对位的方法对法西斯各种惨无人道的行径 进行揭露,是本片的一个艺术特色。在影片中,音 乐成为代表人类真善美的精神元素,在关键的场景
中不停地冲击画面。音乐与画面的强烈对比,强调
着人性的善良,生命的可贵,生活中原本的美好。
它们发挥了语言和画面无法表达或难以表达清楚的
东西。如果没有这样的音乐设计,影片中许多具有 强烈冲击力的艺术效果是难以达到的。
音画平行
• 概念:画面中演绎的内容和音乐中表达的内容各自
有相对的独立性,二者呈平行的发展关系。
Mousing)”。 • 范例欣赏:《猫和老鼠》
基本层次同步
• 在有声片早期,好莱坞影片所使用的音画配置方式 基本上都是音画同步。
• 范例分析: 《乱世佳人》
《乱世佳人》的音画配置
• 电影音乐作曲家往往单独为 电影中的每一场景创作音乐, 并且非常重视画面中细微的
动作和情绪的变化。他们的
创作是严格意义上的“音乐
镜头是用音乐来组接时,音乐就不仅成为连接这些
镜头的纽带,同时赋予这组镜头以镜头之外的涵义。
音乐蒙太奇的特点和类别
• 具有时空的随意性和情感的参与性 • 类型分为: • • • 顺时空音乐蒙太奇 逆时间音乐蒙太奇 超时空音乐蒙太奇

交叉时空音乐蒙太奇
顺时空音乐蒙太奇
• 概念:用音乐来组接同一个或者不同的空间场景中 的多个镜头,而这多个镜头在时间上是顺序发生的。
• 利用动效音响来增强现场的紧张感、神秘感以及动作的节奏 感和力量感,这种现象被称为“现代音效”。当动效音响在
一个完整的时间段里有节奏、有秩序地发挥出一种艺术表现
作用的时候,音响就具有了音响音乐的表现功能。它凭借在 时间延续中起伏变化,营造情绪的起伏变化,以一种音响的
形式获得了音乐所具有的艺术创造能力。
第二讲 电影音乐的表现形式
一、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音画关系是电影艺术得以成立的基础。
从音乐的音源是否处于画面当中来进行分类, 电影音乐可以分为画内音乐和画外音乐两种。
画内音乐
• 概念:电影的画内音乐是指音乐的音源来自屏幕的 画面之中,观众可以在屏幕上看到正在进行的音乐 的发出者(人、乐器以及能够发出声音的装置等)。
• D:
• 2、邓巴躺在手术台上,等待着医生给他锯腿。音乐并不与画
面的直接情绪相关联。 • 画面:医生准备动手术,顿巴起身看自己的腿…… • 音乐:A: • B:

• 顿巴看到断腿的人……挣扎着起来
• 音乐:A: • B: • 画面:顿巴挣扎着穿上靴子回到战壕 • 音乐:A:


B:
C:
• 3、邓巴与苏族人一起围猎水牛的场面。音乐一如既往是那种开篇就
乐本身,无论是在音调形态还是情绪气氛上,却都没有很大的区别,
3、影片的艺术效果
• 音乐超越画面的具体内容而从历史的纵深赋予影片 一种浑厚的史诗性 。 • 以上三个代表性的场景中,音乐都有一个共同的意
义,即超然画面之外的历史包容性,而正是这种超
然画面的史诗性,使音乐在影片中不仅仅是为某个
画面增加了一层含义,而更是渲染出现代人对这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