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交通组织方案及交通组织保证措施

交通组织方案及交通组织保证措施

交通组织方案及交通组织保证措施一、交通组织方案:1.合理规划道路布局:在城市规划和道路设计阶段就要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建立合理的道路布局。

道路的宽度、长度、数量以及交叉口的设计都要与城市的交通需求相匹配,避免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增加公共交通设施:加大对公共交通设施的投资,增加公交车辆数量,提高公交线路的覆盖面和频次。

同时,完善公交站点的设置,提供便利的接驳服务,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3.鼓励非机动车出行:为非机动车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建设完善的非机动车道网络,增加停车位,提供便利的停车设施和服务。

4.引导合理出行时间:根据交通流量的高峰期和低谷期,通过交通管理手段引导市民错峰出行。

例如,限制一些道路的通行时间,或者采取交通红绿灯的控制措施,减少交通瓶颈的出现。

5.配置智能交通系统:利用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手段,对交通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和精准控制。

根据交通状况调整交通信号灯的周期,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二、交通组织保证措施:1.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加强对交通管理部门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交通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交通管理的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交通执法力度,保障交通秩序的正常运行。

2.整治交通乱象: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对违法停车、交通拥堵、占用非机动车道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同时,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驾驶员的交通法规意识。

3.完善交通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交通设施的质量和数量。

同时,定期对交通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交通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4.加强交通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交通信息化系统,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为市民出行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同时,加强对交通信息的发布和宣传,提高市民对交通状况的了解和掌握。

5.落实责任制:明确各个相关部门和单位在交通组织中的责任和任务,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确保交通组织措施的有效实施。

快速路交通组织方案

快速路交通组织方案

快速路交通组织方案一、道路规划设计1.根据道路的功能和路段特点,确定适当的车道数目和排布,并设置适当的超车道、加速道和减速道等。

2.合理设置出入口匝道,避免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保证出入口匝道与快速路之间的流量的平衡。

3.合理设置快速路上的标志、标线和交通信号灯等交通设施,提醒驾驶员注意交通安全和道路规则。

二、交通管理措施1.实施交通信号控制,根据路段的交通流量和车速状况,进行合理的信号配时,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在超车道或者交叉口设置电子速度显示屏,提醒驾驶员合理调整车速,避免发生交通拥堵。

3.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采取合理的交通管制措施,如设置临时禁行、交通导向标志等,控制交通流量的进入和流动。

4.加强交通巡逻和交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维护交通秩序和安全。

三、智能交通系统1.快速路上安装车辆自动检测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和交通状况,及时调控交通信号灯以及向驾驶员提供实时路况信息。

2.利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应用,提供实时导航和路况信息,引导驾驶员选择最优出行路线,避免拥堵路段。

3.建立快速路交通流预测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模型预测交通拥堵可能发生的路段和时间段,提前采取交通管理措施。

四、出行引导和服务1.在出入口或交叉口设置引导人员,对驾驶员提供出行指导和交通信息,引导驾驶员选择最佳出行路线。

2.在快速路沿线设置服务站,提供加油、维修、救援等服务,满足驾驶员的各类需求。

3.加强交通宣传教育,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以上是一个快速路交通组织方案的示例,通过合理的道路规划、交通管理措施、智能交通系统和出行引导和服务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快速路上的交通运行效率和道路通行能力,确保道路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当然,具体的交通组织方案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方案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方案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方案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交通需求管理: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如拥堵收费、错峰上下班等,来调节交通需求,使之与道路交通资源相匹配。

交通系统优化:优化交通流线,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例如,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优化交叉口设计等,以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的发生。

公共交通发展: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如地铁、公交等,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便利性,降低私家车出行比例。

骑行和步行设施建设:优化城市骑行和步行设施,提高市民出行安全和舒适度。

科技应用:运用科技手段,如智能交通系统、大数据分析等,对城市交通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提高城市交通组织效率。

宣传教育:加强交通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倡导绿色出行。

联合执法: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开展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保障交通秩序。

这些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交通组织方案。

公路工程交通组织方案格式

公路工程交通组织方案格式

公路工程交通组织方案格式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中国某地,是一条连接城乡的主干公路,全长约10公里,设有3个主要路口和若干次要路口。

由于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该地区的交通压力逐渐增大,为了提高通行效率,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需要对该公路进行交通组织方案的设计。

二、交通组织方案目标1.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

2. 优化道路交通组织,提高路口交通处理能力。

3. 保障行人和车辆的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确保通行畅通。

4. 提高城乡间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现状分析1. 车流量大:由于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该地区的交通压力逐渐增大,尤其是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车流量明显增加,导致交通拥堵。

2. 路口交通状况差:多个主要路口和次要路口交通状况不佳,交通拥堵现象频发,车辆和行人通行不畅。

3. 安全隐患存在:由于路口标志不明显,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行人和车辆交通冲突频发,易引发交通事故。

四、交通组织方案1. 车辆通行策略a. 限制车辆通行:对大型车辆和货车采取限行措施,避免在高峰时段通行。

b. 分时段通行:根据道路车流量情况,合理安排车辆分时段通行,以减少交通拥堵。

2. 路口交通安全设施a. 安装交通信号灯:对各个主要路口设置交通信号灯,合理控制车辆和行人通行,减少交通事故。

b. 道路标线设置:对路口道路进行重新划分,设置明确的道路标线,加强路口安全设施,确保车辆和行人交通安全。

3.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a. 路口改造:对拥堵严重的主要路口进行改造,增加通行车道,提高路口通行能力。

b. 引导交通:增设交通引导标志,引导车辆减少绕行、掉头行为,优化道路交通。

4. 加强交通管理a. 交通警示标志设置:设置交通提示标志,引导车辆和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减少违章行为。

b. 特殊交通事故处理:在路口设置特殊交通事故处理点,及时处理交通事故,减少影响道路通行。

5. 提高公路绿化a. 设立绿化带:在道路两侧增设绿化带,美化环境,减少环境污染,提高通行舒适度。

道路交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道路交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道路交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设计背景道路交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道路交通工程实施过程中,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减少对交通影响,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一种必要措施。

本文档旨在对道路交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说明。

二、设计目标本次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目标如下:1. 确保施工期间道路交通流通畅通,最大程度减少交通拥堵;2. 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事故风险;3. 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4. 合理利用施工资源,降低施工成本;5. 兼顾周边环境保护和居民利益。

三、设计内容本次施工组织设计将包括以下内容:1. 施工区域划分:根据施工工序和施工区域特点,划分施工区域,并明确施工界限,确保施工区域与交通区域分隔开。

2. 交通管制措施:制定交通管制方案,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指示牌、交通警示灯等,并制定施工现场交通警示标志和标线,确保施工现场的可视性和安全性。

3. 交通改道计划:根据施工需要,制定交通改道方案,确保交通流畅并提前告知驾驶员。

4. 施工时间安排:根据工程进度和交通影响程度,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可能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5. 施工队伍组织: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和组织,确保施工任务有序进行。

6. 施工设备和物资准备:对所需施工设备和物资进行统一采购和准备,确保施工进行时的顺利进行。

7. 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制定施工过程中应急预案,包括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

四、实施计划1. 设计完成后,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和评估,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2. 完成审核后,应与施工方进行沟通和确认,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3. 在施工期间,需定期进行进度和安全检查,确保设计方案的有效实施和安全性。

4. 如发现问题或需要调整,及时与施工方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对设计方案进行更新和调整。

5. 施工结束后,需进行验收和总结,评估施工组织设计的有效性和可改进之处。

以上为道路交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和实施计划,希望能够为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指导和保障。

交通组织设计专项方案

交通组织设计专项方案

一、方案概述为保障S206-G319-X01安全示范路工程第一标段施工期间的道路畅通,确保交通秩序和安全,特制定本交通组织设计专项方案。

二、工程概况S206-G319-X01安全示范路工程第一标段全长XX公里,途经XX地区,涉及XX道路。

工程主要包括道路拓宽、路面改造、排水设施完善等施工内容。

施工周期预计为XX个月。

三、交通组织设计原则1. 安全第一:确保施工期间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2. 畅通高效:尽量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确保交通流畅。

3. 科学合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交通组织方案。

4. 环保节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交通组织设计内容1. 施工区域交通组织- 施工区域采用全封闭施工,设置明显的施工标志和警示标志。

- 施工区域出入口设置临时交通信号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信号灯配时。

- 施工区域道路宽度不足时,采取临时道路拓宽措施,确保双向通行。

2. 施工区域周边交通组织- 施工区域周边道路设置临时交通信号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信号灯配时。

- 施工区域周边道路增设交通标志和标线,引导车辆绕行。

- 施工区域周边道路增设临时停车位,方便施工人员停车。

3. 交通疏导措施- 设置临时交通疏导人员,引导车辆、行人有序通行。

- 根据施工进度和交通流量,适时调整交通疏导方案。

- 施工期间,加强交通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交通拥堵情况。

五、保障道路通畅措施及应急方案1. 保障道路通畅措施- 施工期间,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保障道路通畅: - 优化施工组织,尽量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 加强交通疏导,确保交通秩序。

- 增加施工区域周边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压力。

2. 应急方案- 发生交通事故或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方案:- 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协调处理事故。

- 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确保交通秩序。

- 组织救援力量,迅速处置事故现场。

六、交通、施工安全规章及措施1. 交通安全规章- 施工区域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和警示标志。

道路交通组织方案

道路交通组织方案

道路交通组织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改善道路交通组织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本文将提出一种有效的道路交通组织方案,旨在提高交通流畅性和减少交通拥堵。

一、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信号控制是组织道路交通的核心手段之一。

我们建议采用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根据实时交通流量和道路条件进行信号灯的调控。

通过互联互通的信号灯系统,可以根据道路负载情况自动调整信号灯时长,优化交通流量分配,减少拥堵现象的发生。

二、上下道交通分离将上下道交通进行分离是提高交通效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建设或改造立体交叉口、立体交叉桥等方式实现上下道交通的分离。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车辆通行能力,另一方面也减少了转弯、变道等操作对道路交通流的干扰,有效缓解了道路交通压力。

三、优化道路设计合理的道路设计在道路交通组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我们应优化道路的宽度、车道数量和转弯半径,合理规划车道分配和转弯弧度。

通过合理的道路设计,减少交通拥堵的可能性,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四、公共交通优先公共交通优先是提高道路交通组织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可以在主要道路上设立公交专用道,以确保公共交通工具顺利通行,并在交通信号控制方面给予其优先权。

此外,还可以加大对公共交通系统的投资力度,提高其便捷性和吸引力,鼓励更多私家车辆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道路交通拥堵。

五、交通拥堵信息发布准确、及时的交通拥堵信息发布对于道路交通组织至关重要。

我们建议建立一个全面的交通拥堵信息收集和发布系统,通过道路监控摄像头、交通数据收集系统等手段收集道路交通情况数据,并将其及时发布给司机和乘客。

这样可以帮助驾驶人员避开拥堵区域,选择顺畅的道路,减少交通拥堵。

六、鼓励非机动车出行非机动车出行是缓解道路交通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们应加大对非机动车出行的支持力度,建设完善非机动车道路网络,提供更多停车场和便捷的换乘设施。

交通组织方案

交通组织方案

交通组织方案一、背景介绍交通组织方案是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合理规划和管理交通流量而制定的一项计划。

本文将针对某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制定一套交通组织方案,以期改善交通状况。

二、问题分析该城市面临的交通问题主要包括:道路拥堵、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不便利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出行体验和城市的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交通组织方案,以解决这些问题。

三、方案设计1. 道路优化a. 增加道路宽度:对于狭窄的道路,可以考虑拓宽,以提高通行能力。

b. 设立交通信号灯: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优化信号配时,以减少交通拥堵。

c. 建设高架桥和地下通道:对于交通流量大的路段,可以考虑建设高架桥和地下通道,分流交通,缓解道路拥堵。

d. 提供停车设施:增加停车场和停车位,减少车辆在道路上的停放,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 公共交通优化a. 增加公交路线和车辆:根据市民出行需求,增加公交路线的覆盖范围,增加公交车辆的数量,提高公交服务质量。

b. 设立专用公交道:为公交车辆设置专用道,减少公交车辆受到道路拥堵的影响,提高公交速度。

c. 提供实时公交信息:在公交站点和挪移应用程序上提供实时公交信息,方便市民及时获取公交信息,减少等待时间。

3. 鼓励非机动车出行a. 建设自行车专用道:为非机动车设置专用道,提供安全、便捷的骑行环境。

b. 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建立自行车租赁系统,方便市民租借自行车进行短途出行。

c. 减少机动车通行限制:对于特定区域或者时间段,限制机动车通行,鼓励市民选择非机动车出行。

4. 交通管理与监控a. 增设交通摄像头:在关键路段增设交通摄像头,用于监控交通情况和处理交通违法行为。

b. 加强交通巡逻:增加交警巡逻力度,及时疏导交通,处理交通事故。

c. 提供交通信息服务:建立交通信息中心,为市民提供交通信息查询和实时路况报告。

五、预期效果通过以上交通组织方案的实施,估计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缓解道路拥堵:通过道路优化和公共交通优化,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方案
总说明
一、104国道XX区XX段改建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方案
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是借助交通工程技术和行政管理手段,以道路和交通设施的时间与空间资源最佳利用为目标,系统全面地对项目范围内道路网条件与交通流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道路功能,通过各种交通管理措施以及采取适当的工程手段来组织、协调、疏导和平衡路网上的交通流量,以期达到充分发挥区域范围内道路网的综合效能,使104国道XX段改建施工期间,道路交通运行有序化和高效化,以及达到交通安全、畅通的目的。

1.1 104国道XX段改建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组织设计基本原则
104国道XX段改建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组织设计基本原则如下:
1.充分利用XX区现状道路网络,从时间上、空间上分流104国道XX区柯桥改建路段交通流,使交通流分布均衡;
2.104国道XX区XX段改建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组织设计应以交通诱导为主,道路交通管制为辅;
3.加强道路交通管理,提高104国道柯桥城区段周边道路网和相关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1.2 104国道XX段改建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组织设计
为了保证104国道XX段改建施工期间的104国道道路交通畅通,最大程度减少104国道XX段改建施工对104国道道路交通影
响,104国道XX段改建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道路交通组织:
1.利用XX区主要外围道路和104国道XX区段周边道路,分流经由104国道通行的过境交通流量,减轻104国道XX区段改造施工期间道路交通压力;
2.在104国道XX区段改建施工期间,104国道自柯西万绣路路口至绍兴市越城区高桥立交桥路口,禁止重、中型货车通行;
3.根据104国道XX区段改建施工状况,合理进行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设计。

并利用现有道路条件和部分临时新建道路,在完善道路安全设施的基础上,进行道路交通组织设计。

(1)利用XX区主要外围道路和104国道XX区段周边道路,分流经由104国道通行的过境交通流量。

a.在104国道和XX公路交叉(XX)增设道路交通指示标志。

现104国道和XX公路交叉(陶堰二)
b.在104国道与XX公路交叉口增设道路交通指示标志。

104国道与XX公路交叉(二)
104国道与XX公路交叉(三)
c.在杨绍线、杭金衢连接线等重要路口设置相应引导指示标志。

具体引导标志设置如下表1:
表1 104国道XX区段改建施工交通分流标志设置一览表编号路口名称标志设置内容
1 104国道与329国
道(陶堰)
增设指示标志1块(6m*4m),引导经由104国道
XX段去往杭州方向的车辆,经由329国道过境
2 大帝山立交处增设指示标志1块(1.5m*3m),引导经由104国道XX段去往杭州方向的车辆,向北经由越东路、329国道过境,向南经由杨绍线过境
3 104国道与越东路
交叉口
增设指示标志2块(1.5m*3m),引导经由104国
道XX段去往杭州方向的车辆,经由越东路、329国
道过境
4 104国道与绍三线
交叉口
增设指示标志3块(1.5m*3m),引导经由104国
道XX段去往杭州方向的车辆,经由绍三线、329国
(2)在104国道XX区段改建施工期间,104国道自柯西万绣路路口至绍兴市越城区高桥立交桥路口,禁止重、中型货车通行。

目前柯桥城区现状禁止重、中型货车通行区域:
104国道以北(不含104国道)——镜水路以西(不含镜水路)——柯华路以东(不含柯华路)——华齐路以南(不含华齐路),该区域范围内禁止重、中型货运汽车(黄牌照)通行。

具体禁重标志设置如下表2:
表2 104国道XX区改建施工段禁止重、中型货车与分流标志设置一览表
(3)为确实保障104国道XX区段改建施工期间,104国道自柯西万绣路路口至绍兴市越城区高桥立交桥路口,禁止重、中型货车通行措施实施,在104国道与万绣路路口、104国道高桥立交东口各建设一座交通管理执勤岗亭,并配备相关执勤人员。

二、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方案施工技术要求
1.材料要求
(1)标志立柱和横梁:凡钢管外径152mm以下(含152mm)
的立柱和横梁,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A3)焊接钢管,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2006)的要求。

凡钢管外径在152mm以上的立柱和横梁,采用一般常用热轧无缝钢管,并符合《包装用缓冲材料动态压缩试验方法》(GB8167-2008)、《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8163-2008)的规定。

标志立杆柱帽,采用普通碳素钢结构钢板,板厚3mm;
(2)标志板、滑动横梁:采用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标准的铝合金板材,并符合《铝及铝合金热扎板材的尺寸及允许偏差》(GB3194-1998),《铝及铝合金热轧板》(GB3880-1997)的规定;
(3)高强螺栓,高强连接螺栓(包括相应螺母、垫圈)应采用P12,并符合《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1231-2006)的规定,地脚螺栓(包括相应螺母、垫圈)应采用普通碳素钢机构钢(A3);
(4)基础混凝土采用C25混凝土,并符合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的有关规定;
(5)钢筋采用热轧结构等级圆钢筋,HPB235普通碳素钢机构钢(A3)(位于桥梁式挡土上的标志基础钢筋采用HRB335)并符合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JTGD62-2004)规定;
(6)定向反光标志膜采用二级反光膜,其回归反射光度值(最小值)反光膜颜色的角关坐标和标志色泽耐用期应满足交通部《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2004)的要求。

(7)标志板由铝合金板制作,应根据设计厚度要求制作。

2.标志牌制作
(1)交通标志的形状图案、颜色应严格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标准,或设计图的规定执行。

为了确保指路标准的确认性,指路标志汉字必须采用等粗线,字体,阿拉伯数字和英文文字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的规定,不允许采用其他字体;
(2)标志板与滑动槽钢,卷边加固件连接,在保证连接强度和标志板面平整,不影响贴反光膜的前提下,可采用铆接式点焊;
(3)本次路口道路标牌的牌面均贴二级反光膜;
(4)指示标牌表面无明显皱纹、凹槽或弯形,每平方米的平整度公差小于1.0mm;
(5)标牌面无裂纹、无明显划痕、无损伤、无颜色不均和污染等现象;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热浸镀锌处理, 镀锌量为500g/m²。

螺栓、螺母、垫圈进行热浸镀锌,必须清理螺纹或作离心处理;
(6)标志板与立杆采用铝槽接驳;
(7)大型标志使用铝合金板材最大尺寸,最多不超过2块铝合金板拼接,以减少接缝,保持版面的平整度;大型标志尺寸以下标志不允许存在任何铝合金板拼接;
(8)标志立柱和横梁不允许存在任何接驳;
(9)中标单位先定样板,由甲方确定后方能施工。

3.土建施工技术要求
(1)承包商在开挖前应事先通知业主/工程师。

未得到业主/工
程师允许,相邻地面不能破坏。

管道和基础的开挖线型、坡度和标高或按业主/工程师的要求施工。

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回填采用碎石夯实垫底,过路镀锌钢管包管采用C25混凝土,混凝土回填至原路面下12cm,然后用与老路同类型沥青混凝土回填,夯实。

(2)除非图纸另有指定,所有立柱基础混凝土为C25混凝土。

其中水泥为4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

混凝土的配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4-2002)的规定。

(3)杆件必须接地,其接地电阻<10Ω。

(4)预埋件地脚螺栓法兰盘以上的螺纹必须包扎好,以防损坏螺纹。

根据预埋件安装图正确放置预埋件,保证悬臂立杆的方向与行车道垂直。

(5)立杆基础的混凝土浇注面平整度<5㎜。

预埋件法兰盘低于周围地面50~80㎜或高出周围地面100~300㎜(适用铺设广场砖)以防止积水。

4.根据交警及相关部门要求增加的标志设施需按照以上要求设置。

三、施工图预算
本设计预算约118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