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结合料水泥剂量1

合集下载

JTGE51-2009-T0809水泥或石灰剂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

JTGE51-2009-T0809水泥或石灰剂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

5.试验步骤 (1)选取有代表性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对稳
定中、粗粒土取试样约3000g,对稳定细粒土取试样 约1000g。
(2)对水泥或石灰稳定细粒土,称300g放在搪瓷杯 中,用搅拌棒将结块搅散,加10%氯化铵溶液600mL;对水 泥或石灰稳定中、粗粒土,可直接称取1000g左右,放入 10%氯化铵溶液2 000mL,然后如前述步骤进行试验。
(2)在做标准曲线时,如工地实际水泥剂量较大, 则素集料和低剂量水泥的试样可以不做试验,而直接 用较高的剂量试验,但应有两种剂量大于实际剂量和 两种剂量小于实际剂量。
(3)配制的氯化铵溶液最好当天用完,不要放置 过久,以免影响试验的精度。
谢谢大家!
(17)秒表:1只。
(18)不锈钢棒(或粗玻璃棒):10根。 (19)精密试纸:pH12~14。 (20)毛刷、去污粉、吸水管、塑料勺、特种铅笔、厘米纸
3. 试剂 (1)0.1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二钠)标准溶液
(简称EDTA二钠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EDTA二钠(分析纯)37.23g,用40~50℃的无二
(5)用移液管吸取上层(液面上1~2cm)悬浮 液10.OmL放人200mL的三角瓶内;
用量管量取1.8%氢氧化钠(内含三乙醇胺)溶液 50mL倒入三角瓶中,此时溶液pH值为12.5—13.0(可 用pH12~14精密试纸检验),
然后加入钙红指示剂(质量约为0.2g),摇匀, 溶液呈玫瑰红色。
记录滴定管中EDTA二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1,然后用 EDTA二钠标准溶液滴定,边滴定边摇匀,并仔细观察溶液
的颜色;在溶液颜色变为紫色时,放慢滴定速度,并摇匀;
直到纯蓝色为终点,记录滴定管中EDTA二钠标准溶液体积
V2(以mL计,读至0.ImL)。计算V1-V2,即为EDTA二钠标准 溶液的消耗量。

无机结合料试验规程完整

无机结合料试验规程完整

最大干密度T0804-1994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 E51-2009〕1适用围1.1 本方法适用于在规定的试筒,对水泥稳定材料〔在水泥水化前〕、石灰稳定材料及石灰〔或水泥〕粉煤灰稳定材料进展击实试验,以绘制稳定材料的含水量——干密度关系曲线,从而确定其最正确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1.2 试验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宜控制在37.5mm以〔方孔筛〕。

1.3 试验方法类别。

本实验方法分三类,各类击实方法的主要参数列于表T0804-1。

2 仪器设备2.1 击实筒:小型,径100mm、高127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mm,底座;大型,径152mm、高170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mm直径151mm 和高50mm的筒垫块,底座。

2.2 多功能自控电动击实仪:击锤的底面直径50mm,总质量4.5kg。

击锤在导管的总行程为450mm。

可设置击实次数,并保证击锤自由垂直落下,落高应为450mm,锤迹均匀分布于试样面。

2.3 电子天平:量程4000g,感量0.01g。

2.4 电子天平:量程15kg,感量0.1g。

2.5方孔筛:孔径53mm、37.5mm、26.5mm、19mm、4.75mm、2.36mm 的筛各1个。

2.6 量筒:50ml、100ml、和500ml的量筒各1个。

2.7 直刮刀:长200~250mm、宽30mm和厚3mm,一侧开口的直刮刀,用以刮平和修饰粒料大试件的外表。

2.8 刮土刀:长150~200mm、宽约20mm的刮刀,用以刮平和修饰小试件的外表。

2.9 工字型刮平刀:30mm×50mm×310mm,上下两面和侧面均刨平。

2.10 拌和工具:约400mm×600mm×70mm的长方形金属盘、拌和用平头小铲等。

2.11 脱模器2.12 测定含水量用得吕盒、烘箱等其他用具。

2.13 游标卡尺3试验准备3.1 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必要时,也可以试在50℃烘箱烘干〕用木锤捣碎或用木碾碾碎。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一、分类: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和填隙碎石;二、材料组成设计2、配制剂量:(1)做基层用:中粒土和粗粒土:3%、4%、5%、6%、7%。

砂土:6%、8%、9%、10%、12%。

其他细粒土:8%、10%、12%、14%、16%。

(2)做底基层用:中粒土和粗粒土:2%、3%、4%、5%、6%。

砂土:4%、6%、7%、8%、10%。

其他细粒土:6%、8%、9%、10%、12%。

3、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做三组不同结合料剂量的混合料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

其他两个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法确定。

4、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到的干密度(按规定的现场压实度计算)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试件数量应符合规定。

最少的试验数量5、试件在规定温度(北方20±2℃,南方25±2℃)下保湿养生6d ,浸水1d ,然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计算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水泥稳定土的强度标准表6、根据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结合料剂量。

此剂量的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7R (7d )应符合:()v a d C Z R R -≥1/7或()d v a R C Z R ≥-17d R ——设计抗压强度;v C ——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a Z —-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而变的系数,重交通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5%,此时a Z =1.645;其他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0%,此时a Z =1.282。

7、考虑到室内试验和现场条件的差别,工地实际采用的结合料剂量应较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

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可只增加0。

5%,采用路拌法施工时,宜增加1。

0%。

四、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示例:1、原材料选定(1)水泥;(2)碎石:碎石集料级配规定范围2、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水泥剂量按4%、5%、6%、7%四种比例配制混合料,即水泥:碎石为4:100,5:100,6:100,7:100.3、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详见表1)(1)击实试验方法按丙法;A、将已过筛的试料用四分法逐次分小,至最后取约33kg试料。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一、分类: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和填隙碎石; 二、材料组成设计三、水泥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 1、备样:水、砂、石; 2、配制剂量:(1)做基层用:中粒土和粗粒土:3%、4%、5%、6%、7%。

砂土:6%、8%、9%、10%、12%。

其他细粒土:8%、10%、12%、14%、16%。

(2)做底基层用:中粒土和粗粒土:2%、3%、4%、5%、6%。

砂土:4%、6%、7%、8%、10%。

其他细粒土:6%、8%、9%、10%、12%。

3、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做三组不同结合料剂量的混合料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

其他两个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法确定。

4、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到的干密度(按规定的现场压实度计算)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试件数量应符合规定。

最少的试验数量5、试件在规定温度(北方20±2℃,南方25±2℃)下保湿养生6d ,浸水1d ,然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计算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水泥稳定土的强度标准表6、根据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结合料剂量。

此剂量的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7R (7d )应符合:()v a d C Z R R -≥1/7或()d v a R C Z R ≥-17d R ——设计抗压强度;v C ——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a Z ——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而变的系数,重交通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5%,此时a Z =1.645;其他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0%,此时a Z =1.282。

7、考虑到室内试验和现场条件的差别,工地实际采用的结合料剂量应较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

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可只增加0.5%,采用路拌法施工时,宜增加1.0%。

四、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示例:1、原材料选定(1)水泥;(2)碎石:碎石集料级配规定范围2、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水泥剂量按4%、5%、6%、7%四种比例配制混合料,即水泥:碎石为4:100,5:100,6:100,7:100。

187-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水泥或石灰剂量测定实施细则

187-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水泥或石灰剂量测定实施细则

187-⽆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泥或⽯灰剂量测定实施细则TNJC/SSXZ/187-02/07⽆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泥或⽯灰稳定⼟中⽔泥或⽯灰剂量的测定实施细则1.适⽤范围1.1本试验⽅法适⽤于在⼯地快速测定⽔泥和⽯灰稳定⼟中⽔泥和⽯灰的剂量,并可⽤于检查现场拌和和摊铺的均匀性。

1.2本试验⽅法适⽤于在⽔泥终凝之前的⽔泥含量测定,现场⼟样的⽯灰剂量应在路拌后尽快测试,否则需要⽤相应岭期的EDTA⼆钠标准溶液消耗量的标准曲线确定。

1.3本试验⽅法也适⽤于测定⽔泥和⽯灰综合稳定⼟中结合料的剂量。

2.检验依据《公路⼯程⽆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3.检测仪器和设备见《公路⼯程⽆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T0809-2009/24.试剂见《公路⼯程⽆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T0809-2009/35.制备标准曲线5.1样品准备取⼯地⽤⽯灰或⽔泥、⼟,打碎风⼲后分别过2.0mm或2.5mm筛,⽤烘⼲法测其含⽔量(具体试验操作见《公路⼯程⽆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的T0801-2009烘⼲法)。

5.2剂量确定根据⽔泥或⽯灰稳定⼟样品中⽔泥和⽯灰的⼤概含量,确定5种不同剂量⽔泥或⽯灰稳定⼟中⽔泥或⽯灰的含量,使待测样品中所含⽔泥或⽯灰剂量位于制备标准曲线所⽤⽔泥或⽯灰剂量的中间。

⼟的含⽔量应等于⼯地预期达到的最佳含⽔量,⼟中所加的⽔应与⼯地所⽤的⽔相同。

5.3 混合料组成的计算计算公式见《公路⼯程⽆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T0809-2009/4.2。

5.4溶液配制根据混合料组成的计算结果分别称取⽔泥或⽯灰、⽔、⼟,每种剂量的⽔泥或⽯灰稳定⼟2个样品。

如为细粒⼟则取300g,如为中、粗粒⼟则取1000g,记录读数,读⾄0.1g。

将称好的⽔泥或⽯灰、⽔、⼟放⼊搪瓷杯中,加600mL(料为1000g,则加2000mL)10%氯化铵溶液,⽤玻璃棒充分搅拌3min(料为1000g,则搅拌5min),放置沉淀10min,然后将上部清夜转移到300mL烧杯中,摇匀,加盖表⾯⽫待测。

16-2020年二建《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1

16-2020年二建《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1

考点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5)施工参数确定
考点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6)确定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最大干密度指标时宜采用重型击实方法,也可采用振动 压实方法。 (8)用于基层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强度满足要求时,尚宜检验其抗冲刷和抗裂性能。 考点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2017 年真题】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流程正确的是( )。 A. 施工参数规定→生产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验 B. 施工参数规定→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验 C. 原材料检验→生产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 D. 原材料检验→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 【答案】D 考点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三、混合料生产、摊铺及碾压 1. 一般规定 1 对于边角部位施工,混合料拌合方式应与主线相同,可采用推土机摊铺、平地机 整平 的人工方式摊铺,并与主线同步碾压成型。 考点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2 稳定材料层宽 11~12m 时,每一流水作业段长度以 500m 为宜。综合考虑下列因 素, 合理确定每日施工作业段长度: ① 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生产效率和数量; ② 施工人员数量及操作熟练程度; ③ 施工季节和气候条件; ④ 水泥的初凝时间和延迟时间; ⑤ 减少施工接缝的数量。 考点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3 对水泥稳定材料或水泥粉煤灰稳定材料,宜在 2h 之内完成碾压成型,应取混合 料的初 凝时间与容许延迟时间较短的时间作为施工控制时间。 4 石灰稳定材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材料层宜在当天碾压完成,最长不应超过 4d。 (6)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结构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宜在气温较高的季节组织施工。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 5℃

无机结合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无机结合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4.2.2.5水泥稳定土中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大于30%
基层: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不大于35%
底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大于30%
底基层: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不大于40%
4.2.2.6有机质含量超过2%的土,必须先用石灰进行处理,闷料一夜后再用水泥稳定。
4.2.2.7硫酸盐含量超过0.25%的土,不应用水泥稳定。
523按击实试验确定的不同水泥剂量水泥稳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分别乘以规定的压实度系数计算达到压实标准时不同水泥剂量稳定土混合料的干密度并结合试模尺寸计算出一个试件的材料用量在相应的最佳含水率下成型干密度与施工压实标准要求达到的干密度相同的强度试件
无机结合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水泥稳定土)
1.依据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5.2.3按击实试验确定的不同水泥剂量水泥稳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分别乘以规定的压实度系数,计算达到压实标准时不同水泥剂量稳定土混合料的干密度,并结合试模尺寸,计算出一个试件的材料用量,在相应的最佳含水率下成型干密度与施工压实标准要求达到的干密度相同的强度试件。同一水泥剂量的最少试件个数必须满足表5.2.3的要求。水泥稳定土各级均测7d浸水抗压强度。即试件成型好后,在规定的温度下保湿养生6d,浸水24h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4.2.1.2当用做基层时单个颗粒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要求土的级配范围必须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表3.2.2中2号级配。集料中不宜含有塑性指数的土。
4.2.2土:(用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
4.2.2.1在做底基层时单个颗粒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对于中粒土和粗粒土宜采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表3.2.2中2号级配,但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和塑性指数可不受限制。其它要求与上列4.2.1.1条相同。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检测实施细则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检测实施细则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外掺料)检测实施细则一、检测项目无机结合料含水量、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水泥或石灰剂量、石灰化学分析、粉煤灰细度、粉煤灰需水量比、粉煤灰含水量、粉煤灰安定性、粉煤灰烧失量、粉煤灰比表面积、石灰粉煤灰密度。

二、检测依据《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G/TJ 08-230-200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01三、检测方法1.无机结合料含水量(T 0801-2009烘干法)1.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法是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量的标准方法。

在105℃~110℃的条件下烘干到恒重的稳定土称为干稳定土的质量之比的百分率称为稳定土的含水量。

1.2仪器设备电热鼓风干燥箱(编号TG-05);电子天平(编号TG-03);电子天平(编号SH-06)。

1.3试验步骤1.3.1在开始试验前后应记录试验室的环境条件和仪器设备使用台帐。

1.3.2细粒土,称铝盒质量并精确至0.01g(m1),试样约50g放入铝盒中,称其质量并精确至0.01g(m2)。

中粒土,称铝盒质量精确至0.1g(m1)试样至少500g放入铝盒中称其质量并精确至0.1g(m2)。

粗粒土,称铝盒质量并精确至0.1g(m1),试样至少2000g放入铝盒中,称其质量并精确至0.1g(m2)。

1.3.3将其称好的试样与铝盒一起放到已达110℃的烘箱内进行烘干,需要的烘干时间随土类和试样数量而变。

当冷却试样连续两次称量的差(每次间隔4h)不超过原试样质量的0.1%时,即认为已经烘干。

1.3.4烘干后,从烘箱中取出盛有试样的铝盒,放置冷却。

1.3.5将铝盒和烘干的试样称其质量并精确至细粒土0.01g、中粒土0.1g、粗粒土0.1g(m3)。

1.4计算用下式计算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含水量W(%)W=( m2- m3)×100/( m3- m1)式中:m1—铝盒的质量(g);m2—铝盒和湿稳定土的合计质量(g);m3—铝盒和干稳定土的合计质量(g);1.5结果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含水量W两次平均值,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试样 水泥剂量 (%) 0 3 5 7 9 标准曲线公式
V2
(mL)
V1
(mL)
EDTA二钠标准 溶液消耗量 (mL) 1.2 9.3 14.1 18.6 23.0
V2
(mL)
V1
(mL)
EDTA二钠标准 溶液消耗量 (mL) 1.3 9.2 14.3 17.5 23.1
1.2 10.5 24.6 19.6 23.0
南昌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水泥或石灰剂量原始记录表
第 页 共 样品编号: 型号规格: 试验环境: 试验依据: 仪器名称及编号:
稳定剂种类 水泥
页 。 。
样品名称: 样品状态: 试验日期:
稳定剂设计要求(%) 1
5 2
结构层名称
水稳 平均EDTA二钠 标准溶液消耗 量 (mL) 1.3 9.3 14.2 18.1 23.1
0.0 1.2 10.5 1.0 0.0
1.3 10.5 24.8 19.5 23.1
0.0 1.3 10.5 2.0 0.0
EDTA二钠耗量(mL)
25
20
15
y = 2.391x + 1.680 R² = 0.997
10 5
0
0
2
4 6 水泥剂量(%)
V1 (mL)
0.0 14.1
8
10
试样编号 1 2 备注 试验:
V2 (mL)
14.0 27.9
EDTA二钠标准溶液消 平均EDTA二钠标准溶 耗量 液消耗量 (mL) (mL) 14.0 13.9 13.8
结合料剂量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