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2009
JTGE51-2009-T0809水泥或石灰剂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

5.试验步骤 (1)选取有代表性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对稳
定中、粗粒土取试样约3000g,对稳定细粒土取试样 约1000g。
(2)对水泥或石灰稳定细粒土,称300g放在搪瓷杯 中,用搅拌棒将结块搅散,加10%氯化铵溶液600mL;对水 泥或石灰稳定中、粗粒土,可直接称取1000g左右,放入 10%氯化铵溶液2 000mL,然后如前述步骤进行试验。
(2)在做标准曲线时,如工地实际水泥剂量较大, 则素集料和低剂量水泥的试样可以不做试验,而直接 用较高的剂量试验,但应有两种剂量大于实际剂量和 两种剂量小于实际剂量。
(3)配制的氯化铵溶液最好当天用完,不要放置 过久,以免影响试验的精度。
谢谢大家!
(17)秒表:1只。
(18)不锈钢棒(或粗玻璃棒):10根。 (19)精密试纸:pH12~14。 (20)毛刷、去污粉、吸水管、塑料勺、特种铅笔、厘米纸
3. 试剂 (1)0.1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二钠)标准溶液
(简称EDTA二钠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EDTA二钠(分析纯)37.23g,用40~50℃的无二
(5)用移液管吸取上层(液面上1~2cm)悬浮 液10.OmL放人200mL的三角瓶内;
用量管量取1.8%氢氧化钠(内含三乙醇胺)溶液 50mL倒入三角瓶中,此时溶液pH值为12.5—13.0(可 用pH12~14精密试纸检验),
然后加入钙红指示剂(质量约为0.2g),摇匀, 溶液呈玫瑰红色。
记录滴定管中EDTA二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1,然后用 EDTA二钠标准溶液滴定,边滴定边摇匀,并仔细观察溶液
的颜色;在溶液颜色变为紫色时,放慢滴定速度,并摇匀;
直到纯蓝色为终点,记录滴定管中EDTA二钠标准溶液体积
V2(以mL计,读至0.ImL)。计算V1-V2,即为EDTA二钠标准 溶液的消耗量。
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介绍我想探讨一下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这个主题。
这是一个关于公路工程中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的标准文件。
在公路工程中,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是一种常用的材料,用于提高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该规程的出台对于保障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深度探讨在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中,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试验方法、试验要求以及试验结果的评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该规程来了解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性能指标及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为公路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内容在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试验方法:规定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各项试验方法,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耐久性等。
2. 试验要求:规定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在试验过程中需要满足的各项要求,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试验结果评定:规定了对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结果的评定标准,以判断材料是否符合公路工程的使用要求。
个人观点从个人角度来看,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的出台是十分重要的。
它为公路工程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标准化的依据,有利于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通过学习和遵守该规程,也可以促进公路工程材料研究和生产的技术进步,推动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对于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试验方法和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遵守该规程,可以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公路工程材料技术的进步。
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对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并认识到其在公路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无机结合料试验规程完整

最大干密度T0804-1994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 E51-2009)1适用围1.1 本方法适用于在规定的试筒,对水泥稳定材料(在水泥水化前)、石灰稳定材料及石灰(或水泥)粉煤灰稳定材料进行击实试验,以绘制稳定材料的含水量——干密度关系曲线,从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1.2 试验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宜控制在37.5mm以(方孔筛)。
1.3 试验方法类别。
本实验方法分三类,各类击实方法的主要参数列于表T0804-1。
2 仪器设备2.1 击实筒:小型,径100mm、高127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mm,底座;大型,径152mm、高170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mm直径151mm 和高50mm的筒垫块,底座。
2.2 多功能自控电动击实仪:击锤的底面直径50mm,总质量4.5kg。
击锤在导管的总行程为450mm。
可设置击实次数,并保证击锤自由垂直落下,落高应为450mm,锤迹均匀分布于试样面。
2.3 电子天平:量程4000g,感量0.01g。
2.4 电子天平:量程15kg,感量0.1g。
2.5方孔筛:孔径53mm、37.5mm、26.5mm、19mm、4.75mm、2.36mm 的筛各1个。
2.6 量筒:50ml、100ml、和500ml的量筒各1个。
2.7 直刮刀:长200~250mm、宽30mm和厚3mm,一侧开口的直刮刀,用以刮平和修饰粒料大试件的表面。
2.8 刮土刀:长150~200mm、宽约20mm的刮刀,用以刮平和修饰小试件的表面。
2.9 工字型刮平刀:30mm×50mm×310mm,上下两面和侧面均刨平。
2.10 拌和工具:约400mm×600mm×70mm的长方形金属盘、拌和用平头小铲等。
2.11 脱模器2.12 测定含水量用得吕盒、烘箱等其他用具。
2.13 游标卡尺3试验准备3.1 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必要时,也可以试在50℃烘箱烘干)用木锤捣碎或用木碾碾碎。
关于公布《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的公告

用凯利特 堵漏 宝封堵 .厚 度约为5c1 [ 1
() 4 表面加 固。用水 泥砂浆将槽 压实抹平 。加强 表 面防渗 能力
() 护。按照所用 材料性能 的要 求养护 ,确保 不 5养
发 生 裂 缝
3 养护 3d ) 内定期 喷洒雾 化水进 行养 护
4 结 语
随着我 国公路 隧道数量 的迅猛 增加 .隧道 的渗漏 水 问题是 比较普 遍 和严重 的 经 观察 .采 用上述 的材 料及 方 法来处理 隧道 渗漏水 .效果 是 明显 的
根据 多年 的隧道施 工 、现场管 理经验 ,深刻体 会
3 灌浆 堵水 。对一 些孤立 的渗 漏水点 、不便 引水 )
的渗 漏裂缝 或需要 补强 加 固的裂缝 .采用 化学灌 浆 的
施 工 方 法
到 :公 路 隧道 的渗 漏 水处 理 是 一 项 专 业性 很 强 的 工 作 .必须建 有 渗漏水处 理经 验的专业 队伍 .在施 工 中 要 找 准渗 漏 水 的发 生部 位 .制 订 切 实 可行 的施 工 方 案 ,严 格控 制原材 料 的质量 .认 真施 工 .才 能确保 处
( ) 槽 沿渗 漏水 裂缝 或施 工 缝骑 缝凿 “ 槽 . 2凿 V”
一
般 宽 8e m、深8c I I T () 3 封堵 在严格 清洗槽 内混凝土 表面 的基础上 ,
2 涂抹 清洗 衬砌 表面 .去除浮 面杂质 .然后用 ) S ~ 1 防水 护 面 剂均匀 涂 抹2~3 :再 用 水泥 砂浆 N 95 遍
1表 面处 理 在面型渗漏区域及其外围2 1 ) 0Ⅱ c 处用凿 子 凿 除 2~3 c ( 深 度 不 包 括 衬 砌 外 砂 浆 抹 面 厚 i 该 n
JTG-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的目录表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的配套图书T0801-2009含水量试验方法(烘干法)T0802-1994含水量试验方法(砂浴法)T0803-1994含水量试验方法(酒精法)T0809-2009水泥或石灰稳定材料中水泥或石灰剂量测定方法(EDTA滴定法)T0810-2009石灰稳定材料中石灰剂量测定方法(直读式测钙仪法)T0811-1994石灰有效氧化钙测定方法T0812-1994石灰氧化镁测定方法T0813-1994石灰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简易测定方法T0814-2009石灰细度试验方法T0815-2009石灰未消化残渣含量测定方法T0816-2009粉煤灰二氧化硅、氧化铁和氧化铝含量测定方法T0817-2009粉煤灰烧失量测定方法T0818-2009粉煤灰细度试验方法T0819-2009石灰、粉煤灰密度测定方法T0820-2009粉煤灰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4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取样、成型和养生试验T0841-200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取样方法T0804-1994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T0842-200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振动压实试验方法T0843-200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制作方法(圆柱形)T0844-200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制作方法(梁式)T0845-200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养生试验方法5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试验T0805-1994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T0806-1994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间接抗拉强度试验方法(劈裂试验)T0851-200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弯拉强度试验方法T0808-1994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室内抗压回弹模量试验方法(顶面法)T0807-1994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室内抗压回弹模量试验方法(承载板法)T0852-200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劈裂回弹模量试验方法T0853-200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弯拉回弹模量试验方法T0854-200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干缩试验方法T0855-200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温缩试验方法T0856-200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疲劳试验方法T0857-200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室内动态抗压回弹模量试验方法T0858-200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冻融试验方法T0859-200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渗水试验方法T0860-200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抗冲刷试验方法附件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试验示例。
jtg e51 — 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 e51 — 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是中国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关于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的规定。
该规程主要适用于无机结合料土工和道路工程中的稳定材料的试验。
该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适用范围与引用标准:规定了该试验规程适用的范围以及引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术语和定义:解释了在该规程中使用的一些术语和定义,以便于理解和应用。
3.试验设备:介绍了进行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并要求对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4.试验方法:详细描述了进行各种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的具体步骤和要求,包括试样制备、试样性能测试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5.试验结果的处理和表述:规定了试验结果的处理方法和表述方式,并提供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指导。
6.试验记录和报告:要求进行试验的记录和报告,包括试验的基本信息、试验结果和分析、试验设备的情况等。
7.试验结果的评定与应用:规定了根据试验结果评定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质量和可用性的标准和方法。
通过该规程,可以对公路工程中使用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进行合理的试验评价,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要求,从而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检测

3、试验方法(水泥稳定砂砾土)-丙法
将已过筛的试料用四分法逐次分小,直最后取约 33kg试料。再用四分法将所取试料分成6份(至少 要5份),每份质量约5.5kg(风干质量)。预定5~6 个不同含水率,依次相差0.5%~1.5%。在估计最佳 含水率左右可只差0.5%~1%。(对于水泥稳定类材 料,在最佳含水率附近取0.5%,对于石灰、二灰 稳定类材料,可取1%)。 试样加水拌和均匀后将其装入密封容器或塑料口袋 内浸润备用。击实前1h内将所需要的结合料水泥加 至浸润后的试料中并且拌和均匀(石灰稳定材料和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材料,可将石灰和土一起拌匀后 进行浸润) 。
T0841—2009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取样方法
根据不同的试验目的,采取不同的取样对策。
• 总体水平控制 • 施工均匀性评价
试验室试验分料
• 目标(理论)配合比阶段各种石料应逐档筛分,然后按设定级 配进行配料。
施工过程中混合料取样
• (1)施工现场取料,应在摊铺机后摊铺宽度范围内左、中、 右三处取料,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成型及试验。 • (2)摊铺机后取料,且取料应分别来源于3~4台不同的料车, 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成型及试验。
9.计算公式:
RC=P/A (A=π×D2/4)
Rc-抗压强度 P-最大压力( N ); A-面积,D —试件的直径(单位 mm )。
对于小试件: Rc= P / A =0.00051 P (MPa) 对于中试件: Rc= P / A =0.000127 P (MPa) 对于大试件: Rc= P / A =0.000057 P (MPa)
一、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击实
1.概述 无机结合料:它主要指水泥、石灰、粉煤 灰和石灰或水泥粉煤灰。所用水泥稳定 材料、石灰稳定材料、石灰粉煤灰稳定 材料等都属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属于半刚性材料,广 泛用于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 称为半刚性基层、底基层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2009宣贯材料

h
21
无机结合料类材料的原材料 的相关试验方法
石灰细度试验方法; 石灰未消化残渣含量测定方法;
采标:《建筑石灰试验方法物理试验方法》JC/T478.1 -92
粉煤灰二氧化硅、氧化铁和氧化铝含量测定 方法;
采标:《水泥化学分析法》GB/T 176-1996
hLeabharlann 22无机结合料类材料的原材料的 相关试验方法
h
19
修订的主要内容
归结为三类试验方法
• 原材料 • 取样、成型和养生 • 物理、力学
试验 原 取样、成型 物理、 内容 材料 和养生 力学
总数 15
6
14
原有
方法 5
1
4
新增
方法 10
5
10
h
20
修订的主要内容
方法来源
• 原有规程方法 • 其他标准引用 • 新编规程
原由5章2个附录组成,包含35试验方法。
h
17
修订思想
修订原规范中的存在问题
• 水泥或石灰稳定材料中水泥或石灰剂量测定方法 (EDTA滴定法)中室内标准曲线和现场取样的不 一致,导致水泥和石灰剂量检测中存在人为误 差,此次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修订。
与施工规范相配合补充一些原材料试验方法
• 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提出了相关 的技术指标要求,补充了一些原材料试验方法。
粉煤灰烧失量测定方法;
采标:《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
h
15
修订思想
提高使用精度
• 仪器设备更新与进步 标准筛应用; 电子天平; 压力机,路强仪测量范围; 标准养护室。 因此结合发展的需要,对相关的仪器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结合料类材料的原材料 的相关试验方法
石灰细度试验方法; 石灰未消化残渣含量测定方法;
采标:《建筑石灰试验方法物理试验方法》JC/T478.1 -92
粉煤灰二氧化硅、氧化铁和氧化铝含量测定 方法;
采标:《水泥化学分析法》GB/T 176-1996
无机结合料类材料的原材料的 相关试验方法
粉煤灰烧失量测定方法;
修订过程
2008年6月提交《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 料试验规程》报批稿。 2009年10月15日交通运输部“公布《公路工 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E51-2009 公告”。 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修订的主要思想
满足当前公路建设进步的需要 强化试验操作的规范 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试验方法的标准化 便于工程应用和操作
• 会议明确了该《规程》的修订内容不包括级配碎 石和加固土的相关试验内容。
修订过程
2007年11月11日,交通部公路司在北京主持 召开了《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 规程》(修订)征求意见稿专家评审会。
• ①增加的系列试验方法有必要,对工程有指导意 见。 • ②专家基本同意了提高测量精度的思想,但须考 虑工程实施具体情况。 • ③对细粒土的分级提高到最大粒径为4.75mm,最 大公称粒径为2.36mm。
修订思想
修订原规范中的存在问题
• 水泥或石灰稳定材料中水泥或石灰剂量测定方法 (EDTA滴定法)中室内标准曲线和现场取样的不 一致,导致水泥和石灰剂量检测中存在人为误 差,此次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修订。
与施工规范相配合补充一些原材料试验方法
• 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提出了相关 的技术指标要求,补充了一些原材料试验方法。
4.7
4.9 5.1 4.7 4.6 4.6 4.8 4.9
13
1066.45
1019.53
1019.56
4.6
4.6
含水量试验方法(微波)
比较两种试验方法所得结果的平均值进行比较, 用数理统计中的t检验来鉴别两种方法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结果表明:微波炉法和烘箱烘干法测得的数据之间无明 显差异,微波可用于施工质量控制。
关于混合料级配检验
修订过程
2008年5月13日,交通部公路司在北京主持召 开了《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 程》(送审稿)审查会。
• 针对近年来我国公路工程实际需要以及相关材料 试验方法发展,编写组对原规程进行了全面修 订,对于规范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 方法有重要意义。 • 修订后的规程完善了原有相关试验方法,补充了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内容全面,结构合理。
修订的主要内容
归结为三类试验方法
• 原材料 • 取样、成型和养生 • 物理、力学
试验 原 取样、成型 物理、 内容 材料 和养生 力学 总数 原有 方法 新增 方法 15 5 10 6 1 5 14 4 10
修订的主要内容
方法来源
• 原有规程方法 • 其他标准引用 • 新编规程 原由5章2个附录组成,包含35试验方法。
• 根据专家意见增加了术语、符号和代号;对每个 试验的内容进行了规范化,并对原试验规程的部 分试验内容和化学试验相关内容增加了“精密度 和允许差”;将标准养生温度统一为温度 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
还要遗留的问题有
• 一些专家建议在含水量测试中加入微波法;精度 的提高个别专家还有疑意;对个别参数的定值问 题,由于没有数据积累,没有给出;直读式测钙 仪的读数时间;砂浴法测含水量的砂浴温度;回 弹模量层参数的取值标准等问题。
T0809—2009 EDTA滴定法
本办法适用于在水泥终凝之前的水泥含量测定, 现场土样的石灰剂量应在路拌后尽快测试,否则 需要用相应龄期的EDTA二钠的耗量的标准曲线确 定。 原规范:不受水泥或石灰稳定土龄期(7d内)影响
T0809—2009 EDTA滴定法
T0809—2009 EDTA滴定法
修订思想
提高使用精度
• 仪器设备更新与进步 标准筛应用; 电子天平; 压力机,路强仪测量范围; 标准养护室。 因此结合发展的需要,对相关的仪器进行 相应的精度提高(如称量仪器)。
修订思想
方便适用
• 与其它路面材料的要求相统一(如标准养生温度)。
• 为了和其他试验规程一致,试验方法的编号统一 采用4位,即原规程中的T08010、T08011、T08012、 T08013统一成T0810、T0811、T0812、T0813。
1022.54
1064.76 1109.53 1154.89 1080.17 1055.31 1138.58 1088.09
1021.58
1062.74 1108.27 1154.92 1078.37 1054.34 1137.41 1086.16
4.6
4.7 5 4.7 4.4 4.5 4.7 4.7
修订思想
使试验方法跟上时代的步伐
• 当前路面施工中无论是基层还是面层都统一采用 方孔筛,因此此次修订也进行了统一。 • 随着半刚性基层材料的进步,当前在二级及其以 上公路半刚性基层中,基层已经普遍采用水泥或 二灰稳定碎石,而不仅仅是稳定土类,因此在称 呼上拓宽了其使用范围,将原规程中无机结合料 稳定土统一改为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包括了土、 碎石土、砂砾石、级配碎石、级配砾石。
16
19
3.6
7.5
主要问题出在碎石场的筛网。
称谓的统一、规范
细粒土
2.36mm
中粒土
19.0mm
粗粒土
称谓的统一、规范
称量精度提高
• 量程大于10kg,感量0.1g; • 4000kg,感量0.01g。
基本取消台秤,加强实验室条件建设,保证 试验可靠性。
试验设备的精度
称量精度提高
• 量程大于10kg,感量0.1g; • 4000kg,感量0.01g。
1105.62
1068.9 1146.17 1161.66 1165.49 1093.23 1142.65 1070.65
5
4.8 4.6 4.8 5.1 4.5 4.7 4.7
5.1
5 4.7 4.9 5.3 4.6 4.8 4.9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069.45
1114.36 1164.62 1208.72 1127.83 1102.52 1192.4 1139.12
试验方法的基本格式
适用范围 仪器设备 试验准备 试验步骤 计算 结果整理 报告 记录 条文说明
称谓的统一、规范
最大粒径与公称最大粒径
筛孔尺寸 mm 合成级配 抽检
31.5
26.5
19
9.5
4.75
2.36
0.6
0.075
100
100
93.8
87
79
78.5
54.6
57
34.4
36.8
24.9
26
基本取消台秤,加强实验室条件建设,保证 试验可靠性。
T0801—2009 含水量试验方法(烘干法)
增加方法的使用范围:水泥、石灰、粉煤灰 提出烘箱控制精度要求: ±2℃ 电子天平 平行试验容许误差
需要提前将烘箱温度设臵到110 ℃
T0802、3—2009 含水量试验方法
砂浴法调整不多; 酒精燃烧法增加使用范围,粗粒土; 含大量黏土、石膏石灰质及有机质土采用烘干法 (降低烘干温度) 有争议时,以烘干法为主。
• ④方孔筛是大势所趋,需要补充,并尽量通用。 • ⑤无侧限抗压强度的端部影响状况进入条文说 明,供研究者参考。 • ⑥提出标准养生方法和快速养生方法。 • ⑦加载速率由于影响到试验结果,尽量不要改变。 • ⑧疲劳试验在条文说明中增加试验结果处理的相 关内容。 • ⑨振动压实方法应增加适用范围。
2008年1月底,编写组发出了《公路工程无机 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修订)征求意 见稿,进行全国范围的征求意见。 接受并修改的问题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 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 E51-2009
宣贯材料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规程修订的背景 规程修订的过程
本次修订的主题思想
本次规程修订的主要内容
背
景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 程》——一本年轻的规程,伴随我国高速公 路建设发展而逐渐完善,从1994到2009。
《公路路面基层材料试验规程》——1986
1123.12 1045.01 1131.42
4.9
4.8 4.7 4.8
5.1
4.8 4.8 4.9
14
15 16 17
1182.22
1233.55 1241.58 1110.67
1127.37
1173.86 1185.2 1060.14
1126.4
1171.85 1181.5 1059.23
4.9
T0809—2009 EDTA滴定法
T0809—2009 EDTA滴定法
EDTA滴定过程中,溶液的颜色有明显的变化过 程,从玫瑰红色变为紫色,并最终变为蓝色。因 此要把握好滴定的临界点,切不可直接将溶液滴 到纯蓝色。因此此时的滴定速度务必放慢,并保 持摇匀,以免滴定过量。
一般来说在溶液颜色变为紫色后,如水泥剂量 较低,1~2滴就能彻底变蓝,如水泥剂量较高, 可能需要再多些,因此此时的滴定速度务必放 慢,逐滴滴入,并保持摇匀,以免滴定过量。
含水量试验方法(微波)
序 号 湿土重 (g) 干土重(g) ① ② 含水量(%) ω1 ω2 序 号 湿土重 (g) 干土重(g) ① ② 含水量(%) ω1 ω2
1
2 3 4
1184
1176.98 1095.01 1187.26
11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