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太极八卦推演过程2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过程2汇总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过程2-八卦图杨东胜作者简介:姓名:杨东胜性别:男职业:曾在河南、湖南、深圳、北京等地从事企业管理工作。
来自河南,现居深圳。
通信地址:广东省深圳市新闻路华富大厦2502 (518034)电子邮件:cheeryds@本文是笔者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第1部分破译了太极图起源;第2部分破译了先天八卦图、六十四卦图发明的推演。
第3部分以后,是关于破译洛书、后天八卦、河图等发明的推演过程。
暂时不打算披露。
待时机成熟,将公布于有德之大人君子。
待我通过这里的机缘,通过易友辗转推荐,遇到世界顶尖级学者或者机构,他给以推荐发表前2部分后,方可公诸于世第3部分。
前2部分已是6000年一遇,也是我十年心血之结晶,说实话我都羡慕各位兄台一朝见到,得来全不费工夫。
还望各位兄台鼎力推荐,或辗转推荐与世界顶尖级专家或机构,予以发表。
广张三千六百钓,直钩渭水待文王。
宁可直中取,不在曲中求。
摘要:本文采用公理化推演方法,破译了易经六大基石性发明的推演过程:阴阳爻、太极图、先天八卦图、八卦符号、六十四卦图、六十四卦符号。
本文推演出3条公理和48条推论,揭示了易经起源真相。
证明了易经起源与卜筮毫无关系,易经是从自然哲学、自然科学和数学原理推演的,具有《几何原本》一样的的公理化推演法。
主关键词:易经;太极图;八卦图;八卦符号;公理化推演法;第二关键词:阴阳爻;先天六十四卦图;六十四卦符号;起源;自然哲学;数学;极坐标;历法;文字;1、羲皇从天文和阴阳爻直接演出先天八卦图先天八卦图究竟如何得来?这又是个几千年没人能说清楚的问题。
学术界传统的观点是:羲皇从太极衍化图画出八卦符号,然后从八卦符号出发,根据河图、洛书排出了八卦图。
即使此说成立,那么如何从八卦符号排出先天八卦图呢?也没有一个经得起天文学和数学检验的令人信服的说法。
即使宋代大贤邵子(邵雍)的解释,也显得苍白无力。
邵子说:按照太极衍化图得到先天八卦数(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用先天八卦数在太极图外围按照“天左旋、地右旋”(即1234左旋、5678右旋)排列,得到先天八卦图。
完美解决太极如何生成后天八卦,阴阳相感,阳卦外生,阴卦内生

完美解决太极如何生成后天八卦,阴阳相感,阳卦外生,阴卦内生上文从乾坤生六子的角度聊了一下先天八卦如何生成后天八卦,并且从阴阳数量的关系确定了八卦的顺序。
一、阴阳交感生成后天八卦的过程1、第2圈为太极生成的两仪,左阴右阳,表示阴升阳降。
图1,太极生两仪2、第3圈为两仪生成的四象,阴上阳下表示为先天八卦生成后的状态。
图2,两仪生四象也就是从否卦变成了泰卦(先天八卦的最终状态)。
图3,泰卦,后天八卦状态3、第4圈为四象生成的八卦中的四个卦,从右上角顺时针,为阳阴阳阴,因为先阳后阴以象先天,所以生成的为阳卦(父子)。
图4,四象生八卦中的四卦4、第1圈为四象生成的八卦中的另外四卦,从右下角逆时针为阴阳阴阳,因为先阴后阳以象后天,所以生成的为阴卦(母女)。
图5,四象生八卦中的另四卦如此可以从后天八卦的生成的两个过程推出后天八卦图(见图5),注意向内生和向外生是同时进行的:1、向外生(后天八卦阳卦生成过程)观察方向:2→3→4,黑/灰(为了图好看,用灰代替黑,下面一律说为黑)表示阴,白色表示阳,从右下角开始,对应的卦为从下往上:①、白白白=阳阳阳=乾,所以1为乾;②、黑白黑=阴阳阴=坎,所以2为坎;③、黑黑白=阴阴阳=艮,所以3为艮;④、白黑黑=阳阴阴=震,所以4为震;2、向内生(后天八卦阴卦生成过程)观察方向:1→2→3,其他同上。
⑤、黑白白=阴阳阳=巽,所以5为巽;⑥、白黑白=阳阴阳=离,所以6为离;⑦、黑黑黑=阴阴阴=坤,所以7为坤;⑧、白白黑=阳阳阴=兑,所以8为兑。
所以后天八卦的顺序为:1乾,2坎,3艮,4震,5巽,6离,7坤,8兑。
因为乾在右下角生成,所以乾从右下角开始按上面顺序排起,后天八卦图最终如图6:图6,标准的后天八卦太极二、后天八卦的生成特点1、太极生两仪(跟先天八卦图阴阳相反),因为阳降阴升(阴阳相交万物生)。
2、两仪生四象(跟先天八卦图阴阳相反),因为阳降阴升最终的状态是阴上阳下。
3、四象生八卦(先天是外生,后天是外生四卦【先阳后阴】,内生四卦【先阴后阳】),因为先阳后阴以象先天,所以生成的为阳卦(父子);因为先阴后阳以象后天,所以生成的为阴卦(母女)(见图7)。
从八卦到太极图

第十七讲 八卦变太极图既然我们可以把“古太极图“演变成“先天八卦图”,那么我们应该可以来个演变的逆过程,把“先天八卦图”演变成“古太极图”。
二图相互演变的关键在于,不管如何演变,应该一律使用历史书籍中的“古太极图”原图。
也就是说,要用书中的“古太极图”演变出“先天八卦图”;用“先天八卦图”演变而得到的图一定要完全符合书中“古太极图”的形状,不能有任何的变形。
只有如此,才能具有说服力。
下面,我们阐述从“先天八卦图”演变成“古太极图”的过程。
图17-1 初爻画在外的八卦图图17-2 演变过程之一首先,把上爻画作内的“先天八卦图”放入“八分”的三个同心圆之中,如图17-2所示。
图17-3 变换八卦符号图17-4 布满各个空间其次,把原本卦爻符号变作黑白(本讲示意图用红色替白色,蓝色替黑色)条形块,并逐渐展开布满各自的区域。
如图17-3和图17-4所示。
图17-5 用反“S”线中分图17-6 移动填补各个半爻第三,用反“S”曲线中分巽卦的初爻(初六),中分坎卦的中爻(九二),中分艮卦的上爻(上九),中分兑卦的上爻(上六),中分离卦的中爻(六二),中分震卦的初爻(初九),如图17-5所示。
然后,用巽初爻的半黑补震初爻的半白;用离卦中爻的半黑补坎卦中爻的半白;用兑卦上爻的半黑补艮卦上爻的半白,如图17-6所示。
图17-7 得到扇形“鱼眼”图图17-8 变成圆形“鱼眼”图第四,看所得之图7-7,离卦与坎卦的上爻都是一扇形。
把离卦上爻扇形变作空心白色圆形,把坎卦上爻扇形变作实心黑色圆点,如图17-8所示。
图17-9 抹线后所得图图17-10心易发微伏羲太极之图第五,抹去八分线记内圆、中圆的圆周线,即可得到图17-9。
将图17-9与图17-10比较,所得图的形状与“心易发微伏羲太极之图”的形状完全相同。
通过第十六与第十七两讲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所谓“古太极图”与所谓“先天八卦图”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太极博弈原理弟子班第二讲六爻预测完整观

3.按规则分析
太极博弈原理弟子班2015
9.学习信心
1.勤奋且悟性高的一个月时间没问题。 2.其余资料课后单独提供。 3.有疑问尽管留言。
太极博弈原理弟子班2015
太极博弈原理弟子班2015
4.64卦三种用法
3.小象——六爻卦
太极博弈原理弟子班2015
4.64卦三种用法
4.其他
小乘图
太极博弈原理弟子班2015
5.六爻需要记忆知识
太极博弈原理弟子班2015
6.六爻需要知道的规则
生、克、比 静、动 伏、空 冲、值
太极博弈原理弟子班2015
7.六爻心法关键
1.大象——只使用本卦
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 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 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 行。 事业:大吉大利,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自有天佑,春风得意,事业如日中天。但阳气已达顶点, 盛极必衰,务须提高警惕,小心谨慎。力戒骄傲,冷静处世,心境平和,如是则能充分发挥才智,保证 事业成功。 经商:十分顺利,有发展向上的大好机会。但切勿操之过急,宜冷静分析形势,把握时机,坚持商 业道德,冷静对待中途出现的困难,定会有满意的结果。 求名:潜在能力尚未充分发挥,只要进一步努力,克服骄傲自满情绪,进业修德,以渊博学识和高 尚品质,成君子之名。 外出:利于出行,结伴而行更佳。 婚恋:阳盛阴衰,但刚柔可相济,形成美满结果。女性温柔者更佳。 决策:可成就大的事业。坚持此卦的刚健、正直、公允的实质,修养德行,积累知识,坚定信念, 自强不息,必能克服困难,消除灾难。
图说太极八卦之二

图说太极八卦之二太极八卦图,又称八卦太极图、阴阳图、太极图、八卦图、双鱼图、太极双鱼图、双鱼太极图、八卦双鱼图、双鱼八卦图、阴阳双鱼图、双鱼阴阳图、太极阴阳图、阴阳太极图、阴阳八卦图、八卦阴阳图等等,这本身就说明了太极八卦的千变万化。
太极图(简单理解就是一个有阴阳双鱼的圆)一定要与八卦(形成一个正八边形)联系起来理解,否则,上下左右、东南西北、顺时针逆时针等等,搞得人迷迷糊糊。
八卦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
古人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乾、坤两卦则在“八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所以“乾(天)上坤(地)下”是一个基数。
不过,难以理解的是,古人是如何通过从太空中看到中国地形地势,最后发明了太极八卦的。
太极八卦图一:青藏高原是阳(长江源头是眼),塔里木盆地是阴(天山是眼);太极八卦图二:中国沿海是阳(洞庭湖是眼),东海渤海是阴(韩国智异山是眼)。
太极,在英文中就是Yin-Yang(也有翻译为Tai-Ji的)。
在太极八卦图中,阳(白色)在上,阴(黑色)在下,呈上下结构(双鱼眼睛上下成线),而不是左右结构(双鱼眼睛左右成线),所谓“天地乾坤”;但另一种理论认为,正是太极八卦的千变万化,导致了双鱼旋转的随机性,以致于上下斜切等均无定数,形成一种动态平衡,现代哲学称之为对立统一。
古人在发明太极八卦时,还是“天圆地方”的年代,所以有“天地乾坤”的说法。
现代人认为地球是圆的,站在地球上任何一点,都是“乾(天)上坤(地)下”,而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就有不同的看法。
(多数情况下:上下结构)(特殊情况下:左右结构)至于顺时针和逆时针,有两种说法:一是中医理论中表示六气(正常之气),故顺时针;表示六经(病理之气),故逆时针(这个与韩国国旗无关)。
二是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
先天,指的是自然的本然原则和法则;后天,指的是人类利用本然原则与法则而有所作为的规律。
相对论大突破—太极八卦六十四新破译

相对论大突破—太极八卦六十四新破译发布时间:2021-05-28T12:08:06.81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5期作者:王新亚[导读] 本文从相对论中一些理论存在的问题着手,运用我国古老《周易》阴阳哲学理论作为指导王新亚江苏省射阳县陈洋中学 224361摘要:本文从相对论中一些理论存在的问题着手,运用我国古老《周易》阴阳哲学理论作为指导,建立了广义物质概念,广义物质不灭定律,广义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力,广义能量的概念,广义能量守恒定律,从而推出古老《太极图》是广义物质不灭定律和广义能量守恒定律的象数表达;“八卦”表示的是宇宙中广义八种基本物质类型;“六十四卦”表示的是宇宙中广义六十四种物体相互作用力。
关键词:超光速,广义物质及其不灭,广义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力,广义能量及其守恒太极图,八卦,六十四卦。
一、相对论存在的问题(一)光速极限论的挑战:爱因斯坦断言:“在相对论中,光速C具有极限速度的意义,任何实在物质不能达到光速,也不能超过这个速度”。
其实超光速的物质是存在的,以下三点可以证明:1、哈勃定理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艾德温·哈勃指出,"星系以极高的速度远离我们,并且速度越高的星系离我们越远"。
这种速度与星系到我们的距离的关系被称作哈勃定理,两数值之比叫哈勃常数。
根据该定律,一个星系的退行速度同这个星系离我们的距离成正比,呈有规律性的增大,而根据此定理推算,离我们110亿光年的那些星系,就应该以光速退行了,如果大于这个距离的星系退行速度应该是超过光速了。
可见,超光速物质是存在的。
2、超光速天体的发现1972-1974年美国一些天文学家就发现了塞佛特星系3C120自身膨胀的速度达到光速的4倍(即相对于塞佛特星系3C120惯性系来说应为4C+2=2C)。
1977年以前,又陆续发现了类星体3C273,3C345,3C279各自的两组组成的分离速度分别达到光速的7倍,10倍和19倍(即3C273相对于3C345这惯性系分离速度为3.5C,其余类推),近年来,天文学家用分辨率极好的长基线射电干涉仪,又发现10个类星体的两子源分离速度均达到光速的7或8倍。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推演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推演“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是告诉我们推演的步骤和过程,八卦还可以两两组合推演出六十四卦,参见《易经》。
类似宇宙大爆炸理论,从虚无,到奇点,奇点大爆炸,产生宇宙万物。
我不赞同从八卦到太极的归结画法,因为这有背历史自然规律。
谨以常见的、发源于太极的推演图,逐一纠错。
这个图就不是学易的。
易学中,老阳、少阴属阳,老阴、少阳属阴,这是基本知识。
图下面部分更没有看的必要了。
四象对四季,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民諺“下雪不冷化雪冷”,整体属阴;老阳又称太阳,对应夏季;大家都知道秋老虎吧,秋季整体属阳,开始转冷,少阴;老阴又称太阴,对应冬季。
两仪(阴阳鱼)太极图中,阳鱼的头部对应少阴,阳鱼的眼睛象征阴初生,阳鱼腹部对应太阳,阳鱼的尾巴象征阳衰;阴鱼的头部对应少阳,阴鱼的眼睛象征阳初生,阴鱼的腹部对应太阴,阴鱼的尾巴象征阴衰。
正体太极图太极图常见,也有正体、错体之分。
视为阴鱼头部带动太极图旋转(每个位置都在阴阳变化),顺时针旋转即为正体。
看过中医理论入门。
中医中少阳、太阳属阳,少阴、太阴属阴。
这里不论其对错。
至阳、至阴是中医的术语,不是易学术语。
这个推演过程,就是二进制的体现。
可以用1表示阳爻,2表示阴爻。
中国古人发现的二进制,基本元素是1和2. “无极”无法揣测或描述,0表示无极,1表示太极(阴阳中和的混沌状态)、阳爻或世间万有,2表示两仪(对立统一的两面)、阴爻。
后世发现的二进制,基本元素是0和1,注意区分。
从太极发源,当多个爻组合时,应当把“初爻”靠近太极图来写(类比宇宙奇点大爆炸)。
所以,上图少阴的两爻上下颠倒了;少阳也是。
类似地,推演到八卦,也应该是初爻离太极图最近,然后中爻、末爻。
常见的很多太极八卦图也犯这种错误,给初学者添障碍。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太阳是11,象征夏季。
少阴是12(只有1、2两个字符的二进制),1属阳,2属阴,高位权重高,整体属阳。
少阴,阴初生,象征大爆炸产生的高温宇宙开始冷却,象征秋季。
太极图河图洛书引申出的八卦及其算法

太极图河图洛书引申出的八卦及其算法华夏文化出自太极图河图洛书,太极图河图洛书出自数学。
学会太极图河图洛书能懂一切华夏文化。
既然华夏文化出于河图洛书,那么我们能否去华夏文化中去寻找线索呢?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最代表华夏文化和华夏文化所独有的都有什么呢?我们今天就先选取出来一些最具代表性的。
诗书礼易乐,围棋、象棋、麻将、牌九、算盘、九连环、榫卯解构及古人的那些规制等,古人笼统的说法就是琴棋书画医卜星相这些,这些基本可以代表华夏文化了。
这些文化形式都出于太极图河图洛书。
这些文化形式足以让大家按图索骥来找到真正答案。
可叹在这七千二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能人异士竭尽心智也未能观其真容,能观其全貌者无几。
在下无意发现一个数学算法,属于周期学的范畴,是描述事物发展的波动性及其频率和周期性的学科。
而发现太极图河图洛书说的也是这事儿,所以能看懂一切华夏文化。
今天应朋友之邀,讲解一下八卦,让更多的华夏子孙了解华夏文化所传承的是什么,也是实现我证明华夏文化是超科学的目的。
伏羲先天八卦伏羲八卦的传说大家基本都清楚,我也不喜欢为了凑字数而抄写古人的书。
咱们就直接进入主题。
在先天八卦中,设阳爻值为5,阴爻值为4。
阴阳爻各12,阳爻数60,阴爻数48,共108数,每对应阴阳二卦数值为27,比如乾坤二卦。
古人告诉过大家非贰的意思就是以基本周期数为基准二进制为一周期,除了贰的算法都是错的。
108数二倍为216数。
216的二倍是432,到了432是一个大周期的结束,同时也是一个更大周期的开始,432是更大周期的基准数。
也就是八卦转一周共108数,其中阳数60阴数48,阴阳差值12。
转二周阳数120阴数96,阴阳差值24,转4周432数,阳数240阴数192,阴阳差值48。
古人喜欢把一个完整周期216直接计算,所以把阳爻值设为10阴爻值设为8,比如,得到乾卦得30数,坤卦得24数,阴阳对应二卦数值为54。
这24数也是古人把坤比作母的原因,有的古人认为3生万物的前提是3要八个周期得到24数的情况下才生出物质性的物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过程2-八卦图杨东胜作者简介:姓名:杨东胜性别:男职业:曾在河南、湖南、深圳、北京等地从事企业管理工作。
来自河南,现居深圳。
通信地址:广东省深圳市新闻路华富大厦2502 (518034)电子邮件:*****************本文是笔者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第1部分破译了太极图起源;第2部分破译了先天八卦图、六十四卦图发明的推演。
第3部分以后,是关于破译洛书、后天八卦、河图等发明的推演过程。
暂时不打算披露。
待时机成熟,将公布于有德之大人君子。
待我通过这里的机缘,通过易友辗转推荐,遇到世界顶尖级学者或者机构,他给以推荐发表前2部分后,方可公诸于世第3部分。
前2部分已是6000年一遇,也是我十年心血之结晶,说实话我都羡慕各位兄台一朝见到,得来全不费工夫。
还望各位兄台鼎力推荐,或辗转推荐与世界顶尖级专家或机构,予以发表。
广张三千六百钓,直钩渭水待文王。
宁可直中取,不在曲中求。
摘要:本文采用公理化推演方法,破译了易经六大基石性发明的推演过程:阴阳爻、太极图、先天八卦图、八卦符号、六十四卦图、六十四卦符号。
本文推演出3条公理和48条推论,揭示了易经起源真相。
证明了易经起源与卜筮毫无关系,易经是从自然哲学、自然科学和数学原理推演的,具有《几何原本》一样的的公理化推演法。
主关键词:易经;太极图;八卦图;八卦符号;公理化推演法;第二关键词:阴阳爻;先天六十四卦图;六十四卦符号;起源;自然哲学;数学;极坐标;历法;文字;1、羲皇从天文和阴阳爻直接演出先天八卦图先天八卦图究竟如何得来?这又是个几千年没人能说清楚的问题。
学术界传统的观点是:羲皇从太极衍化图画出八卦符号,然后从八卦符号出发,根据河图、洛书排出了八卦图。
即使此说成立,那么如何从八卦符号排出先天八卦图呢?也没有一个经得起天文学和数学检验的令人信服的说法。
即使宋代大贤邵子(邵雍)的解释,也显得苍白无力。
邵子说:按照太极衍化图得到先天八卦数(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用先天八卦数在太极图外围按照“天左旋、地右旋”(即1234左旋、5678右旋)排列,得到先天八卦图。
这无疑也反映了一种事实,但是若用于解释先天八卦的排列起源,就只是事后附会的勉强解释了。
因为这个解释不能按照必然的逻辑,得到为什么要“天左旋、地右旋”。
笔者研究发现:羲皇从昼夜现象发明太极图以后,又根据寒暑四时阴阳气变化的规律,用阴阳爻作工具直接画出了人类第一张八卦图,号称“先天八卦图”。
笔者发现:羲皇画八卦图之过程,是“四时八节分阴阳,三变演出八卦图”。
第一步,羲皇用两分法分析全年气候,画出图7:1、上半年,冬至以后天气逐渐变热,为阳,这半年就用一个阳爻表示。
2、下半年,夏至以后天气逐渐变冷,为阴,这半年就用一个阴爻表示。
第二步,羲皇用四分法,按照四时剖析全年的气候,画出图8:上半年为阳,在此爻上增加一爻继续分析: 1、春分前天气还凉,这3个月为一个阴爻。
为阳中之阴(少阴);2、春分以后天气转热,这3个月为一个阳爻。
为阳中之阳(太阳);下半年为阴,在此爻上增加一爻继续分析:3、秋分以前天气很热,这3个月为一个阳爻。
为阴中之阳(少阳);4、秋分以后天气转凉,这3个月为一个阴爻。
为阴中之阴(太阴)。
第三步,羲皇用八分法,引入八节分析全年的气候,画出图9:春分前为阴,在此爻上增加一爻继续分析: 1、立春前天冷,这45天为一个阴爻。
为阴中之阴(太阴);2、立春后转暖,这45天为一个阳爻。
为阴中之阳(少阳);春分后为阳,在此爻上面再增加一爻继续分析:图8 冬至夏至 秋分 春分 冬至夏至 图73、立夏前没有立夏后热,这45天为一个阴爻。
为阳中之阴(少阴);4、立夏后转热,这45天为一个阳爻。
为阳中之阳(太阳)。
秋分前为阳,在此爻上增加一爻继续分析:5、立秋前天热,这45天为一个阳爻。
为阳中之阳(太阳);6、立秋后转凉,这45天为一个阴爻。
为阳中之阴(少阴);秋分后为阴,在此爻上增加一爻继续分析:7、立冬前不甚冷,这45天为一个阳爻。
为阴中之阳(少阳);8、立冬后冷,为这45天为一个阴爻。
阴中之阴(太阴)。
至此,笔者惊讶地发现:图9已经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幅先天八卦图。
当然,即使得到此时的图9,没有眼力的学者,还看不出是一幅先天八卦图。
因为这时先天八卦图是一体的。
而且,下面两爻都还连在一起的,没有分成八份,只有上爻已经分成八份了。
根据笔者接下来的推理:这时还没有八卦的概念,上古的先天八卦图,可能就是如此,图上只有爻,而没有分出八卦。
我们姑且把图9称作“先天混元八卦图”。
为了与后世的先天八卦图的画法习惯相适应,我们把“先天混元八卦图”分成八份,就得到图10。
当然,图10要从内向外看,最内圈的爻是初爻。
把黑白两色的阴阳爻,换成我们熟悉的连、断线表示,已经标在内圈空白处了。
图10上那些连断线条表示的八卦符号,就组成我们熟悉的“伏羲先天八卦图”。
出乎笔者的意料,先天八卦图是从天文一步到位自然天成的,并非来自八卦符号的排列组合。
这表明:羲皇是直接从天象和阴阳爻发明了先天八卦图,根本没有也用到八卦符号。
先天八卦图真正是“横空出世”了,实乃来自天象。
图9 先天混元八卦图 冬至 夏至 秋分 春分 立冬 立夏 立春 立秋 图10 先天八卦图在整理这篇论文的时候,笔者又意外地发现:从陈抟老祖传下的羲皇太极图,也可以直接推演得到先天八卦图。
也就是说,先天八卦图和八卦符号,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推演出来,而完全一致。
这是一种殊途同归的“万法归一”的现象,体现出易经具有“无限可推演”的特性、经得起不同方法的重复检验和推演,而结果一样。
笔者把这叫做易经的“同一律”。
第二种推演先天八卦图的方法,笔者会在论述易经的同一律时讲到,这里先不详细论述。
推论1. 先天八卦图是从天文递变规律画出的。
推论2. 先天八卦图不是从八卦符号排列得出。
先天八卦图的两种符合自然哲学和数理逻辑的解释,都和河图洛书没有关系。
所以,千古以来,所谓“天降河洛,圣人则之,继而演出八卦”之神话传说,不必遽信矣。
推论3. 先天八卦图不是根据河图洛书画出。
从笔者推演先天八卦图的过程中,必须采用黑白阴阳爻,才能直观地推演出来先天八卦图。
而从现在流传的这些连断符号的阴阳爻所表示的先天八卦图,谁又能看出先天八卦图所代表的自然规律呢?正是这些连断符号的阴阳爻,阻碍了几千年以来的学者,无法破译天八卦图的起源。
因此,上文曾经推论说:最初的阴阳爻符号,是用黑白图形表示的。
推论4. 最初的先天八卦图,用黑白图形的阴阳爻表示。
先天八卦图产生的时候,还没有连断符号的阴阳爻。
推论5. 抽象的连断符号的阴阳爻,掩盖了先天八卦图所代表的自然规律。
由于先天八卦图是从天文寒暑四时的阴阳气递变规律推演出来的,即使从太极图推导出来,反映了昼夜变化的规律,仍然是天文的范畴。
所以,先天八卦图代表了天文阴阳气的分布规律。
推论6. 先天八卦图代表了天文阴阳气的分布规律。
考羲皇画八卦图之过程,“四时八节分阴阳,三变演出八卦图”。
虽然八卦图从寒暑四时八节画出,四时、八节的概念,应该还停留在感性上,应该还没有明确的“二至、二分、四立”八节的概念。
只是用四分法、八分法,得到的全年气候的八个节点。
此时真正的历法应该还没有出现,但人类已经认识到全年气候的八个重要节点。
当然,后世根据八卦图,不难创造“四时”(春夏秋冬)、“八节”(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严格定义,后来又推演到二十四节气等等,因而创造了中国历法。
推论7. 历法与易经同源,也可能是从易经发展而来。
2、羲皇从先天八卦图发明出八卦符号八卦符号究竟由何而来?学术界的传统的观点是:羲皇从太极衍化图画出八卦符号,然后从八卦符号排出八卦图。
前已证明,羲皇已经直接从天象和阴阳爻发明了先天八卦图,根本没用八卦符号。
而接下来笔者会证明:“羲皇太极衍化图”也只是八卦符号发明以后,羲皇推求先天八卦数用的。
而且,如果八卦符号是这样产生的话,它不能必然地推导出先天八卦图。
羲皇是按照演化先天八卦图时的一贯思路,也从“八分法”把先天八卦图拆成八份,形成最初的八卦卦符。
后人不明就里,往往因果倒置,说“八卦是近取于身远取于物发明的,然后排成八卦图”云云。
后世大贤邵子“天左旋、地右旋”的解释,也不能按照必然的逻辑,得到为什么要“天左旋、地右旋”。
推论8. 羲皇从先天八卦图发明出八卦符号。
推论9. 先有先天八卦图,后有八卦符号。
注意:此时的阴阳爻还是黑白两色的。
因此,最初的八卦符号如下(图11):后来,文字刻画方便的需要,人们把阳、阴爻换成连、断线表示,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八卦符号(图12):推论10. 最初的八卦符号,也是用黑白图形的阴阳爻表示的。
注意:此时八卦排列顺序,还不是常见的羲皇太极衍化图上的排列次序,而是直接展开的先天八卦图上八卦的顺序。
在这个八卦序列里,震卦是和坤卦相邻的,而不是象先天八卦数次序所排列的,震卦和巽卦相邻。
羲皇从先天八卦图发现八卦符号以后,开始进一步研究八卦符号的内在规律: 羲皇用平面上用阴阳二分法展开了一个“太极衍化图”(图13),重新得到了八卦符号。
羲皇按照太极衍化图上的八卦顺序,定义了先天八卦数: 乾兑 离 震 坤艮 坎巽图12 后来的八卦符号乾 兑 离 震 坤 艮坎巽 图11 最初的八卦符号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图13 羲皇太极衍化图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
推论11. 羲皇按照太极衍化图上的八卦顺序,定义了先天八卦数。
需要指出的是:羲皇用太极衍化图,已经不是为了发明八卦符号,更不是为了推出先天八卦图。
如果八卦符号是从太极衍化图产生,那么它将不能必然地推出先天八卦图。
这不符合公理化推演法的数理逻辑。
羲皇用太极衍化图仅仅得到了先天八卦数。
先天八卦数并不能直观地反映出先天八卦图上八卦的排列次序。
因为在这个图上无论如何不会使人想到,数为1的乾卦,会在先天八卦图上和数为5的巽卦相邻。
事实上,在论洛书推演原理时笔者会论述:另外有一组先天八卦数字,才是与河图、洛书以及人伦、自然直接联系的、更有意义的先天八卦数字。
而这组数字似乎被羲皇秘而不宣。
推论12. 八卦符号不是从太极衍化图产生的。
推论13. 羲皇太极衍化图只是推求先天八卦数用的。
推论14. 先天八卦数并不代表先天八卦图上八卦排列次序。
考羲皇画八卦图之推演过程,是“四时八节分阴阳,三变演出八卦图”。
再看羲皇太极衍化图的作图过程,也是阴中又分出阴阳,阳中也分出阴阳。
这佐证了公理2:事物的阴阳两方面的属性是无限可分的。
这可以被称作易经的阴阳“分化律”。
3、羲皇继续深入推演天文,发明了先天六十四卦图学术界比较传统的认识,是周文王把八卦相重,发明了六十四卦符号,进而发明了六十四卦图。
据司马迁《史记》载:“西伯(文王)盖即位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