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总结)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总结)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总结)

1、同步发电机的并列方法可分为准同期并列和自同期并列两种.2、脉动电压含有同期合闸所需的所有信息:电压幅值差、频率差和合闸相角差。

对同步发电机的励磁进行控制,是对发电机的运行实行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3、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一般由励磁功率单元和励磁调节器两个部分组成.4、整个励磁自动控制系统是由励磁调节器、励磁功率单元、发电机构成的一个反馈控制系统。

5,发电机发出的有功功率只受调速器控制,与励磁电流的大小无关.6,与无限大容量母线并联运行的机组,调节它的励磁电流可以改变发电机无功功率的数值。

7,同步发电机的励磁自动控制系统还负担着并联运行机组间无功功率合理分配的任务。

8,电力系统的稳定分为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两类。

9,发电机励磁电流的变化只是改变了机组的无功功率和功率角δ值的大小。

交流主励磁机的频率机,其频率都大于50Hz,一般主励磁机为100Hz,有实验用300Hz以上。

10,他励交流励磁机系统的主副励磁机的频率都大于50Hz ,只励磁机的频率为100Hz ,副励磁机的频率一般为500Hz ,以组成快速的励磁系统。

其励磁绕组由本机电压经晶闸管整流后供电。

11,静止励磁系统,由机端励磁变压器供电给整流器电源,经三相全控整流桥直接控制发电机的励磁。

12,交流励磁系统中,如果采用了晶闸管整流桥向转子供应励磁电流时,就可以考虑用晶闸管的有源逆变特性来进行转子回路的快速灭磁。

13,交流励磁系统中,要保证逆变过程不致“颠覆”,逆变角β一般取为 40· ,即α取 140·,并有使β不小于 30·的限制元件。

14,励磁调节器基本的控制由测量比较,综合放大,移相触发单元组成。

15,综合放大单元是沟通测量比较单元与移相触发单元的一个中间单元 . 16,输入控制信号按性质分为:被调量控制量(基本控制量),反馈控制量(为改善控制系统动态性能的辅助控制),限制控制量(按发电机运行工况要求的特殊限制量)。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

电力系统自动化1.并列操作的概念、意义。

一台发电机组在未并入系统运行之前,它的电压G u 与并列母线电压x u 的状态量往往不相等,必须对发电机组进行适当的操作,使之符合并列条件后才允许断路器QF 合闸做并网运行。

随着负荷的波动,电力系统中运行的发电机组合台数也经常要发生变动。

当系统发生某些事故时,能将备用发电机迅速投入电网运行。

2.并列操作的条件频率、电压幅值、相角差都相等。

3.脉动电压的计算。

G U 与X U 两电压幅值相等,2sin 2ex S U U δ=G U 与X U 两电压幅值不相等,ST COS U U U U U G x G x S ω222-+=4.并列条件的三个状态量。

频率、电压幅值、相角差5.线性整步电压的概念。

指其幅值在一周期内与相角差e δ分段按比例变化的电压,一般呈三角形波形。

6.同步发电机的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由励磁功率单元和励磁调节器组成7.常见的励磁系统分类。

直流励磁机励磁系统、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禁止励磁系统(发电机自并励系统)8.最常用的励磁调节方式。

*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或交流他励9.电力系统的稳定系统的分类(静态、动态)10.电力系统负荷变动分量的类型。

随机分量、脉动分量、持续分量。

11.电力系统发生有功缺额的后果,频率的变化。

电压下降,频率变小。

12.负荷最佳的经济分布方式,分布原则。

等微增率13.励磁系统向同步发电机什么地方提供励磁电流?由自身提供励磁电流向静止励磁系统提供14.基差调频的优缺点。

优点:可以负荷可以实现无差调频。

缺点:调节缓慢。

15.分区调频法的负荷变动的依据在联合系统中用流出某区功率增量的正负与系统频率增量的符号进行比较。

tie P f ∆∆与对本区域异号,对外负荷同号16.有功电源和无功电源分别包含什么?有功电源:发电机。

无功电源:同步发电机、同步调相机、并联电容器、SVC。

17.电力系统主要控制电压的方法及电压的控制措施。

u。

电力系统自动化重点整理

电力系统自动化重点整理

第1章发电机的自动并列1、掌握并列操作的概念及对并列操作的要求。

☞并列的概念:将一台发电机投入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操作,称并列操作。

发电机的并列操作又称为“并车”、“并网”、“同期”。

☞对并列操作的基本要求:①并列断路器合闸时,冲击电流应尽可能的小,其瞬时最大值不宜超过1~2倍的额定电流。

②发电机组并入电网后,应能迅速进入同步运行状态,进入同步运行的暂态过程要短,以减少对电力系统的扰动。

2、掌握并列操作的两种方式及各自的特点。

☞并列操作的两种方式:准同期并列(一般采用)、自同期并列(很少采用)。

☞准同期并列的概念:发电机在并列合闸前已励磁,当发电机频率、电压相角、电压大小分别和并列点处系统侧的频率、电压相角、电压大小接近相等时,将发电机断路器合闸,完成并列操作,这种方式称为准同期。

☞自同期并列概念:将一台未加励磁的发电机组升速到接近于电网频率,在滑差角频率不超过允许值,机组的加速度小于某一给定值的条件下,先合并列断路器QF,接着合励磁开关,给转子加励磁电流,在发电机电势逐步增长的过程中,由电力系统将并列机组拉入同步运行。

优点:操作简单,并列迅速,易于实现自动化。

缺点:冲击电流大,对电力系统扰动大,不仅会引起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而且会在自同期并列的机组附近造成电压瞬时下降。

适用:只有在电力系统事故、频率降低时使用。

自同期并列不能用于两个系统之间的并列,也不用于汽轮发电机组。

3、掌握准同期并列的三个理想条件,了解并列误差对并列的影响。

☞(1) fG=fX或wG=wX:待并发电机频率与系统频率相等,即滑差(频差)为零;(2) UG=UX:待并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压的幅值相等,即压差为零;(3)δe=0:断路器主触头闭合瞬间,待并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压间的瞬时相角差为零。

☞①电压幅值差对并列的影响:产生的冲击电流,在只存在电压差的情况下,并列机组产生的冲击电流主要为无功冲击电流。

冲击电流的电动力对发电机绕组产生影响,由于定子绕组端部的机械强度最弱,所以须特别注意对它所造成的危害,必须限制冲击电流。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

1.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包括哪些功能?综合利用计算机,远动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调度管理自动化,有效地帮助电力系统调度员完成调度任务。

2.SCADA系统主要功能是完成实时数据的采集、处理、监视和控制。

3.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热备用是指:主备系统同时采集数据,同时运转。

4.远动分站的遥控操作过程分为:遥控选择遥控返校遥控执行。

5.电压无功优化的目的:控制功率、控制电压、控制网损。

6.负荷调节包括无功功率与电压调节、有功功率与频率调节。

7.数据库管理系统存放的是来自各个RTU的模拟量、开关量和累积量。

8.前置机系统担负着与厂站、RTU和各分局的数据通信及通信规约解释的任务。

9.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由微机继电保护和监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10.为满足电网调度需要,遥信变位信息以插入方式传送,要求在1S内送入主站。

11.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信息收集的任务主要是由人机联系系统完成。

12.网络拓扑分析是EMS高级应用软件的基础。

13.串行通信的基本形式是同步和异步。

14.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绕组的额定电压相与相之间为100V。

15.远动技术指标的遥信量中事件顺序记录站间分辨率不大于20ms.遥测量误差指标不大于±1.5%。

16.RS-232接口传输最长距离15M。

17.开关量输入时要采取隔离措施,常用的耦合元件是光电耦合和继电器。

18.调度自动化的数据由变电站到调度工作站的工作流程图:各变电站RTU采集——经过通道传输——前置机接收——服务器处理——各调度工作站。

19.事故追忆:将电力系统事故发生前和发生后的运行参数记录下来,作为事故分析的基本资料。

20.远动信号:只含有两种幅值的脉冲信号,是RTU和主站间交换的四遥信息。

1.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SCADA)状态估计网络拓扑分析负荷预测潮流优化安全分析无功|电压控制自动发电控制功能经济调度功能调度员仿真培训功能2.直流采样:将现场不断连续变化的模拟量通过变送器转换成和被测量成线性关系的直流电压信号,再送至测控单元,测控单元对此直流量进行采样。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要点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要点

第一章 发电机的自动并列1. 同步发电机的并列方法可分为准同期并列和自同期并列两种。

2. 同步发电机并列时遵循的原则:冲击电流尽可能小和暂态过程要短。

3. 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 G x f f =或ωG =ωx,即并联时发电机的发出电压的频率和电网电压的频率相等● X U =G U ,即并联时发电机的发出电压的幅值和电网电压的幅值相等● e=0δ,即并联时发电机的发出电压和电网电压的相角差为零 4. 准同期并列的一个条件是电压差S U 不能超过额定电压的5%~10%。

5. 我国在发电厂进行正常人工手动并列操作时一般取滑差周期在10~16之间。

6. 脉动电压为正选脉动电波。

7. 自动准同期的三个控制单元:频率差控制单元、电压差控制单元、合闸信号控制单元。

8. 同步发电机的准同期并列装置按自动化程度分为以下几种:半自动准同期并列装置、自动准同期并列单元、手动准同期并列单元。

9.越前时间t等于断路器的合闸时间c t和自动准同期并列时YJ间t之和.QF10.线性整步电压形成电路是由整形电路、相敏电路、滤波电路三部分组成。

11.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一般由励磁功率单元和励磁调节器两个部分组成。

12.电力系统的稳定分为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

13.改善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的方法:改善异步电动机的自启动条件、为发电机异步运行创造条件、提高继电保护装置工作的正确性、水轮发电机组要求实现强行减磁。

(简答)14.对励磁调节器的要求:时间常数小、自然调差系数精确、电压调差系数范围大、无失灵区、具有励磁控制功能。

15.对励磁功率单元的要求:有足够的可靠性和调节容量、有足够的励磁顶值电压和电压上升速度。

(励磁顶值电压是励磁功率单元在强行励磁时可能提供的最高输出电压值,该值与额定工况下励磁电压之比称为强励倍数,一般取1.6~2)16.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种类:直流励磁机励磁系统、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静止励磁系统。

静止励磁系统的优点有:维护工作量少、可靠性高、主轴长度短,基建投资少、电压响应速度快、过电压低。

电力系统自动化考试复习资料自己总结

电力系统自动化考试复习资料自己总结

电力系统自动化考试复习资料自己总结第一篇:电力系统自动化考试复习资料自己总结341 电力系统自动化第一章概述电力系统自动化——作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现代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的重要保证.1)保证安全可靠运行——包括:输变电设备的正常操作、故障的快速切除和恢复,均通过自动装置才能保证安全、可靠。

2)保证经济运行——最少的一次能源产生更多的电力。

电力系统的经济优化调度运行,降低网损等,没有自动化系统的参与是很难实现。

3)保证优质电能——暂态电能质量;稳态电能质量: 电压偏差、频率偏差,波形畸变(谐波),三相不平衡度,电压波动闪变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内容按管理区域分:电网调度自动化(发电输电,配电);发电厂自动化(火电厂,水电厂,其他电厂);变电站自动化按自动控制角度:频率和有功控制;电压和无功控制;断路器的控制;安全自动控制基础问题: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传输(通信)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1、变电站自动化完成对变电站运行的综合控制;完成遥测、遥信数据的远传;完成控制中心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遥控及遥调;实现变电站的无人值守。

2、电网调度自动化-能量管理系统EMS 数据采集和监控(SCADA);自动发电控制(AGC)和经济调度控制(LK);网络接线分析、状态估计、潮流计算、负荷预报等;安全分析:静态安全分析和动态安全分析两类;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DTS)3、配电系统自动化-配电管理系统DMS 配电管理系统是是一种对变电、配电到用电过程进行监视、控制、管理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包括配电自动化(DA)、地理信息系统(GIS)、配电网络重构、配电信息管理系统(MIS)、需求侧管理(DSM)等几部分。

第二章测控装置的基本原理一、微机系统1)CPU(中央处理器)2)存储器3)定时器/计数器(除了计时外:触发采样信号;VFC型A/D转换关键部件4)Watchdog抗干扰:若程序受干扰后失控,让系统自动复位二、模拟量输入/输出回路1.测量信号输入——模拟量->数字量2.控制信号输出——数字量->模拟量三、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1.人机接口2.跳闸信号3.闭锁信号四、人机对话接口回路1.调试2.定值整定3.工作方式设定4.动作行为记录5.系统通信需采集的信息P14模拟量开关量数字量脉冲量非电量341第三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概念⌝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较完整版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较完整版

复习提纲1.什么是发电机的并列运行?同步发电机的并列操作分为哪两种,各自的定义及适用的情况?进行自动准同期并列应该满足的条件?并列运行:在一个电力系统中并列运行的各发电机转子都以相同的电角速度运转,转子间的相对角差不超过允许值。

并列操作分为:将一台发电机组用准同期的方式并入电厂母线(发电机欲与母线并列运行);将电力系统的两部分用准同期的方式并入电厂母线(系统两部分要同步运行)。

自动准同期并列运行满足条件:待并发电机和母线的频率相等;待并发电机与母线电压间的瞬时相角差为零;待并发电机与母线电压幅值相等。

(滑差、角差、压差为零)2.恒定越前时间的含义?数值角差的含义?线性整步电压的定义及物理意义?线性整步电压如何对滑差和压差进行检查?恒定越前时间:自动准同期装置在压差和频差已符合并列条件时,必须在角差为零的时刻前发出合闸命令使断路器主触头闭合瞬间的相角差恰好为零,这时间称为越前时间,由于该时间只需按断路器的合闸时间进行整定,与滑差压差无关。

数值角差:在有滑差的情况下,母线电压与发电机电压间的相角差,其可以预报,有积分预报法和微分预报法。

线性整步电压:其幅值在同一周期内与角差分段按比例变化的电压。

线性整步电压对滑差和压差进行检查:利用触发器翻转的先后次序来检测并列时滑差的条件;由电压差测量回路和电压比较器来检查电压差。

3.微机自动准同期装置的合闸原理?模拟式自动准同期装置的合闸原理?(了解框图)4.发电机同期操作实验的注意事项?解列的步骤?数据分析。

5.什么是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电流?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任务有哪些?对励磁系统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同步发电机励磁电流:产生直流磁场的直流电流。

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任务:电压控制;控制无功功率的分配;提高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的可靠性;改善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水轮发电机组要求强行减磁。

对励磁系统的基本要求:有足够的调整容量;有很快的响应速度;有很高的运行可靠性。

电力系统自动化总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自动化总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自动化》总复习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概念自动化:工业上的自动化,是指用以替代人工而自动工作的技术措施。

电力系统:是由电力系统的基础元件,如:同步发电机,升、降压变压器,高、低压输电线路,开关以及形形式式的用电负荷等,按一定规律连接而成的既复杂又庞大的系统。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实施的替代人工自动工作的各种技术措施。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应用各种具有自动检测、决策和控制功能的装置系统,通过信号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各元件、局部系统或全系统进行就地或远方的自动监视、调节和控制,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和向电力用户提供合格的电能。

2、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任务目标:安全、可靠、经济保障电网安全、稳定、正常运行和对电力用户安全可靠供电。

保证电能质量,保持频率、电压、波形合格。

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合理安排发电,实现发电资源的优化利用。

3、现代电力系统的构成高电压:交流:500kV,750kV,1000kV;直流:±500kV,±800kV,±1000kV。

大机组:600MW, 1000MW, 1250MW。

大电网:区域联网规模越来越大。

电源类型多: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潮汐、生物发电等。

4、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特点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站、输/配电线路和用户组成的最典型的大系统,其跨越地域非常广阔。

现代电力系统中各个环节联系紧密,任一环节发生事故都会在短时间内影响到大量电力用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目标:安全、可靠、优质、经济5、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电力系统的监视和控制必须借助自动化装置(系统)来完成。

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和向电力用户提供合格的电能的最有效技术手段。

控制管理电力系统需要监视和控制多种参数,包括系统频率、节点电压、线路电流、功率等。

6、我国目前的电网状况特点:大电网、大电厂、大机组、高电压输电、高度自动控制装机容量超过2000MW,电网11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同步发电机的并列方法可分为准同期并列和自同期并列两种。

2、脉动电压含有同期合闸所需的所有信息:电压幅值差、频率差和合闸相角差。

对同步发电机的励磁进行控制,是对发电机的运行实行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3、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一般由励磁功率单元和励磁调节器两个部分组成。

4、整个励磁自动控制系统是由励磁调节器、励磁功率单元、发电机构成的一个反馈控制系统。

5,发电机发出的有功功率只受调速器控制,与励磁电流的大小无关。

6,与无限大容量母线并联运行的机组,调节它的励磁电流可以改变发电机无—功功率的数值。

7,同步发电机的励磁自动控制系统还负担着并联运行机组间无功功率合理分配的任务。

8,电力系统的稳定分为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两类。

9,发电机励磁电流的变化只是改变了机组的无功功率和功率角3值的大小。

交流主励磁机的频率机,其频率都大于50H乙一般主励磁机为100H乙有实验用300Hz以上。

10,他励交流励磁机系统的主副励磁机的频率都大于50Hz ,只励磁机的频率为100Hz,副励磁机的频率一般为500Hz ,以组成快速的励磁系统。

其励磁绕组由本机电压经晶闸管整流后供电。

11,静止励磁系统,由机端励磁变压器供电给整流器电源,经三相全控整流桥直接控制发电机的励磁。

12,交流励磁系统中,如果采用了晶闸管整流桥向转子供应励磁电流时,就可以考虑用晶闸管的有源逆变特性来进行转子回路的快速灭磁。

13.交流励磁系统中,要保证逆变过程不致“颠覆”,逆变角B—般取为40^, 即a取140 •,并有使B不小于30 •的限制元件。

14.励磁调节器基本的控制由测量比较,综合放大,移相触发单元组成。

15.综合放大单元是沟通测量比较单元与移相触发单元的一个中间单元。

16.输入控制信号按性质分为:被调量控制量(基本控制量),反馈控制量(为改善控制系统动态性能的辅助控制),限制控制量(按发电机运行工况要求的特殊限制量)。

17.发电机的调节特性是发电机转子电流I EF与无功负荷电流I Q的关系。

18.采用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作用是产生正阻尼以抵消励磁控制系统引起的负阻尼转矩,有效的抑制低频率震荡。

19.K L*为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系数,一般a = 1-3。

20.电力系统主要是由发电机组,输电网络及负荷组成21.电力系统中所有并列运行的发电机组都装有调速器。

电力系统中所有发电厂分为调频厂和非调频厂。

调频承担电力系统频率的二次调节任务,而非调频厂只参加频率的一次调节任务。

22.启动频率:一般的一轮动作频率整定在49HZ末轮启动频率:自动减负荷装置最后一轮的动作频率最好不低于46--46.5HZ。

23.电力系统中的有功功率电源是集中在各类发电厂中的发电机。

无功功率电源除发电机外还有调相机,电容器和静止补偿器。

24.电力系统在结构与分布上的特点,一直盛行分级调度的制度。

分为三级调度:中心调度、省级调度、地区调度。

25.“口”为中心调度,“O”为省级调度中心,“ •”为地区调度所或供电局。

26.远动技术主要内容是四遥为:遥测(YO,遥信(YX)遥控(YK),遥调(YT)27.在网络拓扑分析之前需要进行网络建模。

网络建模是将电力网络的(物理特性)用(数学模型)来描述,以便用计算机进行分析。

28.网络模型分为(物理模型)和(计算模型)28.网络拓扑根据开关状态和电网元件关系,将网络物理模型转化为计算用模型。

30.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程序输入的是低精度、不完整、不和谐偶尔还有不良数据的“生数据”,而输出的则是精度高、完整、和谐和可靠的数据。

31.目前在电力系统中用的较多的数学方法是加权最小二乘法。

32发电机的调差系数R=d f△ PG 负号表示发电机输出功率的变化和频率的变化符号相反。

33发电机组的功率增加用各自的标幺值表示发电机组间的功率分配与机组的调差系数成反比34电力系统中所有的并列运行的发电机组都装有调速器,当系统负荷变化时,有可调容量的发电机组均按各自的频率调节特性参加频率的一次调节,而频率的二次调解只有部分发电厂承担。

35 RTU的任务:a数据采集:模拟量(遥测)、开关量(遥信)、数字量、脉冲量b 数据通信c执行命令(遥控摇调)d其他功能。

36电力系统安全控制任务:安全监视、安全分析、安全控制37自动准同周期装置3个控制单元频率差控制单元电压差控制单元合闸信号控制单元、简答1 .并列操作:一台发电机组在未并入系统运行之前,他的电压U G与并列母线电压U x 的状态量往往不等,需对待并发电机组进行适当的操作,使之符合并列条件后才允许断路器QF合闸并作并网运行。

2.同步发电机组并列时遵循如下的原则:1)、并列断路器合闸时,冲击电流应尽可能的小,其瞬时最大值一般不宜超过1~2倍的额定电流。

2)、发电机组并入电网后,应能迅速进入同步运行状态,其暂态过程要短,以减少对电力系统的扰动。

3.准同期并列:设待并发电机组G已加上了励磁电流,其端电压为U G,调节待并发电机组U G的状态参数使之符合并列条件并将发电机并入系统的操作。

一个条件为:电压差Us不能超过额定电压的5%~10%准同期并列优点并列时冲击电流小,不会引起系统电压降低;不足是并列操作过程中需要对发电机电压、频率进行调整,并列时间较长且操作复杂。

4.自同期并列:将一台未加励磁电流的发电机组升速到接近于电网速度,在滑差角频率w s不超过允许值,且机组的加速度小于某一给定值的条件下,首先合上并列断路器QF接着立刻合上励磁开关KE给转子加上励磁电流,在发电机电动势逐渐增长的过程中,由电力系统将并列的发电机组拉入同步运行。

自同期并列优点:并列过程中不存在调整发电机电压的问题,操作简单投入迅速;当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及时投入备用机组,缺点:并列时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对发电机不利;并列发电机未经励磁,并列时会从系统中吸收无功而造成系统电压下降.5准同期并列理想条件为并列断路器两侧电源电压的电压幅值相等,频率相等,相角差为0.6准同期并列的实际条件1电压幅值差不超过额定电压的5%-10% 2合闸相角差小于10度。

3频率不相等,频率差为0.1-0.25HZ。

7,频差:f s=f G—f x 范围:0.1~0.25HZ滑差:两电压向量同方向旋转,一快一慢,两者间的电角频率之差称之为滑差角频率之差,称之为滑差角频率,简称滑差。

滑差周期为Ts=2n / I® s| =1/| fs |。

频差fs、滑差3 s与滑差周期Ts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8,脉动电压:断路器QF两侧的电压差u s为正弦脉动波,所以u s又称脉动电压。

其最大幅值为2U G。

9,越前时间:考虑到短路器操董昂机构和合闸回路控制电器的固有动作时间,必须在两电压向量重合之前发出合闸信号,即取一提前两。

这段时间一般称为“越前时间”。

恒定越前时间:由于越前时间只需按断路器的合闸时间进行整定,整定值和滑差及压差无关,故称“恒定越前时间”。

10,不能利用脉动电压检测并列条件的原因之一:它幅值与发电机电压及系统电压有关,使得检测并列条件的越前时间信号和频率检测引入了受电压影响的因素,造成越前时间信号时间误差不准,如使用会引起合闸误差。

11,励磁电流:励磁功率单元向同步发电机的转子提供直流电流。

12,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任务:(一)电压控制;(二)控制无功功率的分配;(三)提高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的稳定性;(四)改善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五)水轮发电机组要求实现强行减磁。

13,防止过电压:由于水轮发电机组的调速系统具有较大的惯性,不能迅速关闭导水叶,因而会是转速急剧上升。

如果不采取措施迅速降低发电机的励磁电流,则大电机电压有可能升高到危机定子绝缘的程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励磁自动控制系统能实现强行减磁。

14,大容量的机组担负的无功增量应相应地大,小容量机组的增量应该相应地小。

只要并联机组的“ U G-I Q*”特性完全一致时,就能使得无功负荷在并联机组间进行均匀的分配。

自动调压器不但能持个发电机的端电压基本不变,而且能对其“ U G-I Q「外特性曲线的斜度人以进行调整,以达到及组件无功负荷合理分配的目的。

15,改善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1)改善异步电动机的自启动条件;2)为发电机异步运行创造条件;3)提高继电保护装置工作的正确性。

16,直流励磁机励磁系统:同步发电机的容量不大,励磁电流由于与发电机组同轴的直流发电机共给。

17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大量机组的励磁功率单元就采用了交流发电机和搬到离蒸馏元件组成的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

18,静止励磁系统:用发电机自身作为励磁电源的方法,即以接于发电机出口的变压器作为励磁电源,经硅整流后供给发电机励磁,这种励磁方式称为发电机自并励系统。

19,静止励磁系统的主要优点:1)励磁系统接线和设备比较简单,无转动部分,维护费用较少,可靠性高。

2)不需要同轴励磁机,可缩短主轴长度,这样可以减小基建投资。

3)直接用晶闸管控制转子电压,可获得很快的励磁电压响应速度,可近似认为具有阶跃函数那样的响应速度。

4)由发电机机端取得励磁能量。

20,为什么要进行灭磁?答:当转子磁场已经建立起来后,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需强迫发电机立即退出工作时,在断开发电机断路器的同时,必须使转子磁场尽快消失,否则,发电机会因过励磁而产生过电压,或者会使钉子绕组内部的故障继续扩大。

21,灭磁:就是将发电机转子励磁绕组的磁场尽快地减弱到最小程度。

当然,最快的方式是将励磁回路断开,灭磁时,献给发电机转子绕组GEW并联一灭磁电阻Rm然后再断开励磁回路。

灭磁过程中,转子绕组GEW勺端电压始终与Rm两端的电压em相等。

理想灭磁:在灭磁过程中,始终保持载子绕组的端电压为最大允许值不变,转子贿赂的电流应始终以邓速度减小,直至为零。

(即U不变,I等速减小)22,移相触发单元:是励磁调节器的输出单元,它根据综合放大单元送来的综合控制信号U S M的变化,产生触发脉冲,用以触发功率整流单元的晶闸管,从而改变可控整流框的输出,达到调节发电机励磁的目的。

23,调差系数:发电机带自动励磁调节器后,无功电流I Q变动时电压U C基本维持不变。

调节特性稍有下倾,下倾程度是表征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运行特性的重要参数。

它表示了无功电流从零增加到额定值时发电机电压的相对变化,调差系数越小,无功电流变化时发电机电压变化越小。

所以调差系数表征励磁控制系统维持发电机电压的能力。

24,当调差系数大0时为正调差系数;小于0时,为负调差系数;等于0时为无差调节,在实际运行中,发电机一般采用正调差系数。

而负调差系数一般只能用于大型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单元接线时采用25,自动励磁调节器的辅助控制:1)最小励磁限制。

(发电机欠励磁运行时,发电机吸收系统的无功功率,这种运行状态称为进相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