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中黄连素的提取 ppt课件
《黄连的药理研究进》课件

黄连的化学成分
研究发现,黄连中含有多种成分,其中最具有药理活性的是黄连素。此外,黄连中还含有黄连酮、小檗碱等成 分,这些化合物都具有药理活性。
黄连素
黄连的最常见成分之一,被广泛 应用于杀死各种病菌,包括肺炎 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等。
小檗碱
黄连酮
黄连的另一种主要成分,被广泛 应用于缓解各种疼痛,包括头痛、 关节疼痛等。
3. 刘向宏, 刘宪, 刘存生, 等. 黄连主要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探讨[J]. 急救医学, 2016, 26(10): 1344-1347.
胃肠疾病
黄连可以帮助治疗多种胃肠疾病,例如 胃炎、胃溃疡、肠胃痉挛等。
黄连的未来展望
虽然黄连已经广泛应用于中药和医学界,但仍有许多潜在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研究现状
黄连目前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 的应用,但是研究人员仍在探索 其更多的应用和其化学成分。
潜在临床应用
问题和挑战
除了目前广泛的应用,黄连还可 能被用于治疗许多其他疾病,如 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降低炎症反应
除了免疫调节,黄连还能够 降低多种炎症反应,减轻各 种疾病的症状。
黄连的临床应用
黄连广泛用于传统中药,也被用于多种临床应用中。
1
肝胆疾病
2
黄连也被广泛用于肝胆疾病的治疗,如
胆囊炎、肝炎等。
3
口腔疾病
4
黄连还可以用于治疗口腔疾病,如口腔 溃疡、牙龈炎等。
感染性疾病
黄连被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 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等。
预防感染疾病
由于其抗菌作用,黄连也被广泛用于预防多种感染性疾病,例如感冒、流感等。
黄连的抗氧化作用
黄连也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抗氧化作用是指化合物能够防止自由基引起的氧化反应。
黄连素生产工艺

黄连素生产工艺
黄连素是一种从黄连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抗菌、抗炎、抗肿瘤等。
下面将介绍黄连素的生产工艺。
黄连素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两个关键步骤:黄连的提取和黄连素的分离纯化。
首先是黄连的提取。
黄连的提取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水提法、乙醇提法和超声波提法。
其中,水提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首先将黄连研磨成粉末状,然后加入一定比例的水,进行浸泡,提取一定时间。
随后,采用滤液过滤的方式分离出黄连浸提液。
提取得到的黄连浸提液随后需要进行分离和纯化,以获得黄连素。
常用的方法有氯仿萃取法和溶剂结晶法。
氯仿萃取法是通过氯仿的溶解作用,将黄连素从黄连浸提液中分离出来。
溶剂结晶法则是通过溶剂的蒸发和结晶过程,将黄连素从黄连浸提液中得到纯化。
不同的分离纯化方法有不同的操作步骤和条件,但目的都是将黄连素从混合物中提取出来。
最后,得到的黄连素需要进行干燥和粉碎,以获得符合要求的产品。
干燥通常采用低温真空干燥的方法,以避免黄连素受热分解。
干燥后的黄连素需要进行粉碎,以便于包装和使用。
总结起来,黄连素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黄连的提取和黄连素的分离纯化。
提取方法包括水提法、乙醇提法和超声波提法,分离纯化方法包括氯仿萃取法和溶剂结晶法。
最后,得到的黄连
素需要进行干燥和粉碎,以获得最终的产品。
这些步骤一般都需要在严格的工艺条件下进行,以确保黄连素的质量和稳定性。
《黄连的药理研究进》PPT课件

抗病毒作用
马伏英用柯萨奇B3病毒(CB3V)感染BAL~A/C小鼠建立CB3V心肌炎动物模型, 用黄连、黄芩、栀子及复方制剂对感染鼠进行治疗,表明4种药物均有抗病毒 心肌炎作用。英国学者研究从脱脂的蓖麻子粉和脱脂的黄连粉的混合物中提 取有效成分,含黄连素,不含蓖麻子白蛋白和蓖麻碱为最好,此有效成分具 有抗HIV的抗病毒活性,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黄连的药理研究进展
创新医学网
概述
•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 叶黄连或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分味连、雅连、云连3个主要品种。主产于重庆石柱者, 称味连,因其根茎多分支,形似鸡爪,故有称为鸡爪连; 主产于四川洪雅和眉山者,称雅连。而味连和雅连统称为 川连;产于云南德钦、维西、腾冲等地者,品质稍次于川 [1] 。三种均含有多种生物碱,主要是 小檗碱(berberine,简称Ber,也叫黄连素),含量高达 3.6%以上。其次为黄连碱(coptisine)、药根碱 (jatrorrhizine)、甲基黄连碱(worenine)等。黄连为我 国常用中药之一,能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现代药理 研究显示黄连具有抗菌、抗内毒素、抗病毒、增强免疫、 解热、抗溃疡、降血糖、解毒等作用。
对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的抑制作用
小檗碱对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 胶原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ADP释放均有不同程度 的抑制作用。且以对胶原诱发的聚集和诱导的血 小板抑制作用最强,其疗效几乎与双嘧达莫合并 阿司匹林相媲美,且副作用小,易被病人接受。 研究表明,BR在防治脑、心动脉血栓性疾病有十
抗真菌作用
刘强研究表明,黄连具有体外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药 物作用于真菌细胞的细胞壁,改变其选择性渗透的性质,进而弥散入细胞内, 与核的细胞膜部分磷脂成分结合,导致细胞器消失。
黄连中黄连素的提取及其紫外光谱分析

黄连中黄连素的进取及其紫外光谱分析摘 要黄连是我国名产中药药材之一,并且享有“中药抗生素”的美称。
黄连为清热类的药物,味极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黄连抗菌力很强,对急性结膜炎、口疮、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等均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中也有较多的应用[1-3]。
黄连素的结构式以较稳定的季铵碱为主,其结构式为[4]:关键词:黄连素、中药、抗菌、季铵碱引言:在自然界黄连素多以季铵盐的形式存在,其盐酸盐、氢碘酸盐、硫酸盐、硝酸盐均难溶于水,易溶于热水,且各种盐的纯化都比较容易。
随野生和栽培及产地不同,黄连中黄连素的含量约4%~10%。
含黄连素的植物很多,如黄柏、三颗针、伏牛花、白屈菜、南天竹等均可作为提取黄连素的原料,但以黄连和黄柏含量为高。
黄连中含有多种生物碱、除以黄连素(俗称小檗碱Berberine )为主要有效成分外,尚含有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棕榈碱和非洲防已碱等。
黄连素是黄色针状体,微溶于水和乙醇,较易溶于热水和热乙醇中,几乎不溶于乙醚。
A 黄连中黄连素的提取实验原理:黄连素是黄色针状体,微溶于水和乙醇,较易溶于热水和热乙醇中,几乎不溶于乙醚。
黄连素的盐酸盐、氢碘酸盐、硫酸盐、硝酸盐均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故可用水对其进行重结晶,从而达到纯化目的。
从黄连中提取黄连素,往往采用适当的溶剂(如乙醇、水、硫酸等)。
抽滤,然后浓缩,再加以酸进行酸化,得到相应的盐。
粗产品可以采取重结晶等方法进一步提纯。
主要试剂及产品的物理常数:(文献值) OON OHOCH 3OCH 3O O NH CHO OCH 3O O +N OCH 3OCH 3OH -醇式醛式季铵碱式名称分子量 性状 熔点℃ 溶解度:克/100ml 溶剂水 醇 醚 黄连素353.36 黄色针晶 145℃ 微溶于水 易溶于热醇 不溶实验步骤:1、黄连的预处理,将黄连用粉碎机打细,备用2、黄连素的提取称取切碎、糜烂的中药黄连10g ,放入2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100mL 乙醇,装上回流冷凝管,热水浴回流0.5h ,冷却、静置、抽滤,滤渣重复上述操作处理两次,合并三次所得滤液,在减压下或常压下蒸出乙醇(回收),直到棕结色糖浆状。
黄连素的提取.

七、思考题
1 、黄连素为何种生物碱类的化合物?
2 、为何要用石灰乳来调节 pH 值,用 强碱氢氧化钾(钠)行不行?为什么?
O
+ OHN
OCH3 OCH3 季 式铵碱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
仪器: 10mL 烧瓶、冷凝管、蒸馏头、 1mL 吸量管、布氏漏斗、抽滤瓶。 试剂:黄连、 95% 乙醇、浓盐酸、 1% 乙酸。
四、实验流程
黄连 乙醇 回流 过滤 滤液 减压蒸馏 粗提物 1%HOAc 溶解
过滤
母液
浓 HCl 冷却
黄连素盐酸盐
黄连素是黄色针状体,微溶于水和乙醇,较 易溶于热水和热乙醇中,几乎不溶于乙醚, 黄连素存在三种互变异构体,但自然界多以 季铵碱的形式存在。黄连素的盐酸盐,氢碘 酸盐,硫酸盐、硝酸盐均难溶于冷水,易溶 于热水,其各种盐的纯化都比较容易。
O O N OH
O O NH
CHO 醛式 OCH3
醇式
O
H+ 、学习从中草药提取生物碱的原理和 方法; 2 、熟悉固液提取的装置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黄连为我国特产药材之一,又有很强的抗菌力, 对急性结膜炎、口疮、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 胃炎等均有很好的疗效。黄连中含有多种生物碱, 以黄连素(俗称小蘖碱 Berberine )为主要有 效成分,随野生和栽培及产地的不同,黄连中黄 连素的含量约 4~10% 。含黄连素的植物很多, 如黄柏、三颗针、伏牛花、白屈菜、南天竹等均 可作为提取黄连素的原料,但以黄连和黄柏中的 含量为高。
抽滤 洗涤
粗品
五、操作步骤
1、称取 2g 磨细的中药黄连,放入 25mL 圆底烧瓶中,加入 10mL 乙醇, 装上回流冷凝管,在热水浴中加热回流 半 h ,冷却并静置浸泡半 h ,抽滤, 滤渣重复上述操作处理一次 ,合并两 次所得滤液。
黄连中提取黄连素_张来新

贵州化工
Guizhou Chemical Industry
2003 年 4 月 第 28 卷第 2 期
黄连中提取黄连素
张来新 杨 琼 李小卫
(宝鸡文理学院化学化 工系 , 陕西宝鸡 , 721007)
摘 要 对从黄连中提取黄连 素的三 种方法 , 即 硫酸法 、石 灰水 法 、乙 醇法 进行 了试验 研究 , 通过 对比 , 确 定 “ 乙醇提取法” 是较理想的方法 。
关键词 黄连 黄连素 提取 中图分类号 R972 .3 文献标识码 B
黄连素(俗称小蘖碱)是中药黄连等的主要有效 成分 , 抗菌能力很强 , 对急性结膜炎 , 口疮 , 急性细菌 性痢疾 , 急性肠胃炎等均有很好的疗效 。 随着野生 和栽培 及产 地的 不同 , 黄连 中黄 连素 的含 量约 为 4 %~ 10 %, 含黄连素的植物很多 , 如黄柏 , 三棵针 , 伏牛化 , 白屈菜 , 南天竹等均可作为提取黄连素的原 料 , 但以黄连含量为高 。 又由于黄连素的药用价值 , 所以开发利用较早 , 目前比较成熟的工艺为硫酸法 , 石灰水法 , 但该法的时间长 , 代价高 , 产品纯度低 , 产 率低 。本实验找出了时间短 , 代价低 , 产品纯度高 , 产率高的乙醇提取法 。
该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在于西部开发是 21 世纪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 。江泽民同志提 出“加快开发西部地区 , 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
大思路” 。西部开发新战略由知识发展战略 、人力资 源开发战略 、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开放型战略 、生态 可持续发展战略五大战略组成 , 其中 , 人力资源开发 战略是西部开发战略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 。 党中央 高瞻远瞩 , 提出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 中央在西 部大开发决定中强调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教育部采 取了 10 项支持西部大开发的举措 。 研究支持西部 地区教育发展的优惠措施 , 加快西部教育改革和发 展的规划 、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步骤研究 , 推动西部地 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
黄连中黄连素的提取

黄连中黄连素的提取摘要:工艺生产黄连素的提取方法有硫酸法、石灰水法、乙醇法等。
本实验采用乙醇法。
讨论了不同浓度、温度对黄连素提取的影响。
通过比较,确定90%的乙醇浓度和80℃提取温度比其它的提取率要高,重结晶溶液的pH值为1~2。
关键词:黄连;黄连素;醇提法Abstract:There were several ways to extract berberine in production, such as Vitriol, limewater, ethanol and so on. In this article, we use the ethanol to extract,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And we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when using 90% concentration of the ethanol, at temperature 80℃, the rate of the extraction is the highest. The pH of recrystallized liquor is between 1~2.Keywords : Rhizoma Coptidis, Berberine, Alcohol reference1前言黄连是多年生草本药材,一般以移栽后的第五年秋季收获为佳[1]。
黄连喜冷凉、潮湿的气候,忌炎热、干旱、强光的环境,宜荫凉环境栽培,生长于海拔800~2200米的山地生态区,黄连喜气温低、空气湿度大的自然环境,黄连最怕高温和干旱。
喜荫蔽条件,忌强烈,在强光直射下,植株很快就枯萎;但在过于荫蔽的环境下,黄连生长纤细柔弱,易罹病害。
因此,人工栽培需搭棚遮荫,随着苗龄的增长,不断调节其所需的荫蔽度或透光度。
对土壤要求较严,以表土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和透气性良好的、富含腐殖质的中壤土和轻壤土为好。
黄连素

3.进一步掌握索氏提取器的使用方法,巩固减压过滤操作。
二、实验原理
黄连素(也称小檗碱),属于生物碱,是中草药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其中含量可达4%~10%。除了黄连中含有黄连素以外,黄柏、白屈菜、伏牛花、三颗针等中草药中也含有黄连素,其中以黄连和黄柏中含量最高。
黄连素有抗菌、消炎、止泻的功效。对急性菌痢、急性肠炎、百日咳、猩红热等各种急性化脓性感染和各种急性外眼炎症都有效。
2.取盐酸黄连素约50mg,加蒸馏水5ml,缓缓加热,溶解后加20%氢氧化钠溶液2滴,显橙色,冷却后过滤,滤液加丙酮4滴,即发生浑浊。放置后生成黄色的丙酮黄连素沉淀。
注:
[1]得到纯净的黄连素晶体比较困难。将黄连素盐酸盐加热水至刚好溶解煮沸,用石灰乳调节PH=8.5~9.8,冷却后滤去杂质,滤液继续冷却至室温以下,即有针状体的黄连素析出,抽滤,将结晶在50~60oC下干燥,熔点145oC
[2]脂肪提取器,也可利用简单回流装置进行2~3次加热回流,每次约半小时,回流液体合并使用即可
四、实验结果
品名 性状 产量 收率
五、思考题
1、黄连素为何种生物碱类化合物?
2、黄连素的紫外光谱上有何特征?
2.在水泵减压下蒸馏,回收大部分乙醇,至瓶内残留液体呈棕红色糖浆状,停止蒸馏。
3.浓缩液里加入1%的醋酸30ml,加热溶解后趁热抽滤去掉固体杂质,在滤液中滴加浓盐酸,至溶液混浊为止(约需10ml)。
4.用冰水冷却上述溶液,降至室温下以后即有黄色针状的黄连素盐酸盐析出,抽滤,所得结晶用冰水洗涤两次,可得黄连素盐酸盐的粗产品。
从黄连中提取黄连素
教学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四、实验流程
黄 连 乙 回 醇 流 过 滤 滤 液 减 压 蒸 馏 粗 提 物 1 溶 % H 解 O A c
过 滤 母 液 浓 冷 H 却 C l黄 连 素 盐 酸 盐 抽 洗 滤 涤 粗 品
2020/11/24
9
五、操作步骤
1、称取 2g 磨细的中药黄连,放入 25mL 圆底烧瓶中,加入 10mL 乙醇, 装上回流冷凝管,在热水浴中加热回流 半 h ,冷却并静置浸泡半 h ,抽滤, 滤渣重复上述操作处理一次 ,合并两 次所得滤液。
2020/11/24
10
2、在水泵减压下蒸出乙醇,再加入 1% 醋酸溶液( 6-8mL ),加热溶解,趁 热抽滤以除去不溶物,然后在滤液中滴 加浓盐酸至溶液混浊为止(约需 2mL), 放置冷却 即有黄色针状晶体析出.
3、抽滤结晶,并用冰水洗涤两次,再用 丙酮洗涤一次,烘干后称重约 0.2g 。
2020/11/24
6
O
O
N
OH
醇式
H+ OH-
2020/11/24
O
O
NH
醛式
CHO OCH3
O
O
+N OH-
季式 铵 碱
OCH3 OCH3
7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
仪器: 10mL 烧瓶、冷凝管、蒸馏头、 1mL 吸量管、布氏漏斗、抽滤瓶。
试剂:黄连、 95% 乙醇、浓盐酸、 1% 乙酸。
2020/11/24
效成分,随野生和栽培及产地的不同,黄连中黄
连素的含量约 4~10% 。含黄连素的植物很多,
如黄柏、三颗针、伏牛花、白屈菜、南天竹等均
可作为提取黄连素的原料,但以黄连和黄柏中的
含量为高。
2020/11/24
5
黄连素是黄色针状体,微溶于水和乙醇,较 易溶于热水和热乙醇中,几乎不溶于乙醚, 黄连素存在三种互变异构体,但自然界多以 季铵碱的形式存在。黄连素的盐酸盐,氢碘 酸盐,硫酸盐、硝酸盐均难溶于冷水,易溶 于热水,其各种盐的纯化都比较容易。
本实验约需 3.5h 。
2020/11/24
11
六、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 1 )后一次提取可适当减少乙醇用量和缩短浸泡时间。 也可用 Sox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et 提取器连续提取。
( 2 )最好用冰水浴冷却。
( 3 )如晶形不好,可用水重结晶一次。
( 4 )得到纯净的黄连素晶体比较困难。将黄连素盐酸 盐加热水至刚好溶解,煮沸,用石灰乳调节 pH=8.5- 9.8 ,冷却后滤去杂质,滤液继续冷却到室温以下,即 有针状体的黄连素析出,抽滤,将结晶在 50-60 ℃下 干燥,熔点 145 ℃。
黄连中黄连素的提取
2020/11/24
1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从中草药提取生物碱的原理和 方法;
2 、熟悉固液提取的装置及方法。
2020/11/24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2020/11/24
12
七、思考题
1 、黄连素为何种生物碱类的化合物?
2 、为何要用石灰乳来调节 pH 值,用 强碱氢氧化钾(钠)行不行?为什么?
2020/11/24
13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0/11/24
4
二、实验原理
黄连为我国特产药材之一,又有很强的抗菌力,
对急性结膜炎、口疮、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
胃炎等均有很好的疗效。黄连中含有多种生物碱,
以黄连素(俗称小蘖碱 Berberine )为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