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报告 黄连中黄连素的提取及其紫外光谱分析qingfeng 7138
黄连的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黄连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黄连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2. 掌握黄连提取、分离、鉴定和含量测定的方法。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痈肿疮毒等症。
本实验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对黄连进行分析:1. 提取:采用溶剂萃取法从黄连中提取有效成分。
2. 分离: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提取液进行分离。
3. 鉴定:通过比移值(Rf)和对照品进行鉴定。
4. 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黄连粉末、乙醇、正己烷、氯仿、甲醇、硅胶薄层板、对照品(盐酸小檗碱)、蒸馏水等。
2. 仪器:分析天平、超声清洗器、电热恒温水浴锅、旋转蒸发仪、薄层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提取:称取一定量的黄连粉末,加入适量乙醇,超声提取30分钟,过滤,滤液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定容至一定体积。
2. 薄层色谱(TLC)分离:取适量上述溶液,点于硅胶薄层板上,用氯仿-甲醇(8:2)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显色。
3. 鉴定:将薄层板与对照品薄层板进行比对,观察Rf值。
4. 含量测定:(1)标准曲线绘制:精密称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制成一定浓度的对照品溶液。
分别吸取不同体积的对照品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显色剂,在51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μ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测定:精密吸取上述提取液,按照标准曲线绘制方法进行测定,计算黄连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提取:通过超声提取法,从黄连中成功提取出有效成分。
黄连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及检识

黄连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及检识(杨翊涵中药学一班 1302010138)【摘要】黄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中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分布广泛,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其根、茎味极苦,苦味源于所含的多种生物碱。
本文总结整理了黄连中小檗碱提取分离实验过程的步骤方法,注意事项,并且整理了黄连中生物碱的有效成分、存在形式,生物碱的溶解性规律,以及实验过程中各种提取液,添加试剂的目的、原理与效果。
【关键词】黄连生物碱小檗碱提取分离检识1.1黄连有效成分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Erane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c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teetoidesC.Y.cheng)的干燥根茎。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的功效。
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分离出的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berber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黄连碱(jatrorrhizine)等。
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是以盐酸盐的状态存在于黄连中。
小檗碱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掌叶防己碱也作药用,其抗菌性能和小檗碱相似。
1.2小檗碱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mp为145℃,游离的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及乙醇中(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其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尤其是盐酸盐。
盐酸盐为l:500,枸橼酸盐1:125,酸性硫酸盐1:100,硫酸盐l:30,但在热水中都比较容易溶解。
2.1实验原理生物碱是植物中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大都有明显的生理活性,是许多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
它们是人类对植物研究得最早最多的一类有效成分,现已分离出有六千余种。
这些生物碱在植物体内一般均与有机酸或无机酸结合成盐而存在,只有弱碱性生物碱往往呈游离状态,还有一些是与糖结合成苷而存在。
中药鉴定黄连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黄连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定方法,提高对黄连药材的认识和鉴定能力。
二、实验原理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高热神昏、心火亢盛等症。
本实验通过对黄连的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定,判断其真伪和质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黄连药材、显微镜、显微切片机、药材粉末、试剂(盐酸、硫酸、乙醇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天平、烘箱、电炉、烧杯、滴管、试管等。
四、实验方法1. 性状鉴别(1)观察药材的形状、颜色、质地、气味等特征。
(2)取黄连药材,切成薄片,观察其横切面的组织结构。
2. 显微鉴别(1)取黄连药材,制成显微切片。
(2)在显微镜下观察黄连的显微结构,包括表皮、皮层、维管束等。
3. 理化鉴定(1)取黄连药材,提取其生物碱。
(2)采用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对提取的生物碱进行鉴定。
五、实验结果1. 性状鉴别(1)黄连药材呈长圆柱形或稍弯曲,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
(2)横切面观,黄连药材的皮层较宽,散有黄色椭圆形石细胞,另有根迹维管束。
2. 显微鉴别(1)黄连的表皮细胞呈长方形,排列紧密,外被角质层。
(2)皮层细胞呈长方形或类圆形,含有石细胞和纤维。
(3)维管束呈环状排列,木质部细胞呈放射状排列。
3. 理化鉴定(1)黄连生物碱的提取:采用乙醇提取法,提取出黄色固体。
(2)薄层色谱法:将提取的生物碱点于薄层板上,用盐酸-乙醇溶液展开,观察斑点颜色,与对照品比对,确定生物碱种类。
(3)高效液相色谱法:将提取的生物碱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确定其含量。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黄连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定方法。
黄连素的提取与检测

化学综合性实验题目(中文):黄连素的提取及紫外分析姓名院(系)专业、年级指导教师黄连素的提取与检测作者: XXX XXX XXX XXX作者单位:贵州、贵阳、XXXX 学校,邮编1、 摘要:学习从中草药中提取生物碱,利用两种不同方法—普通蒸馏法和索式提取法,从黄连中提取黄连素,并利用紫外检测方法检测提取的黄连素。
2、 关键词:黄连素、提取、纯化、检测。
绪论:黄连为我国特产药材之一,又有很强的抗菌力,对急性结膜炎、口疮、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等均有很好的疗效。
黄连中含有多种生物碱,以黄连素(俗称小蘖碱 Berberine )为主要有效成分,随野生和栽培及产地的不同,黄连中黄连素的含量约 4~10% 。
含黄连素的植物很多,如黄柏、三颗针、伏牛花、白屈菜、南天竹等均可作为提取黄连素的原料,但以黄连和黄柏中的含量为高。
黄连素是黄色针状体,微溶于水和乙醇,较易溶于热水和热乙醇中,几乎不溶于乙醚,黄连素存在三种互变异构体,但自然界多以季铵碱的形式存在。
黄连素的盐酸盐,氢碘酸盐,硫酸盐、硝酸盐均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其各种盐的纯化都比较容易。
由于黄连素有很高的医学效用价值,因此对于黄连素的提取研究有以下几种结构:NNHO OO OCHOOCH 333OH N+O O33OH-(醇式) (醛式) (季铵碱式)1、实验内容:1、学习从中草药中提取生物碱;2、学习使用不同的方法提取黄连素粗产品;3、学会如何提纯黄连素粗产品;4、学会使用紫外法检测黄连素;1.1仪器与试剂仪器:DFT —200型万能粉碎机(温岭市林大机械有限公司) 岛津UV-245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 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BGZ 型电热鼓风干燥箱( 上海博迅事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 SHB-Ⅲ旋转蒸发仪(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电热套、250ml 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酒精温度计, 试剂:99%乙醇(分析纯)、46%盐酸、10g 黄连,46%盐酸(分析纯)1.2黄连素的提取1.2.1黄连素粗品的提取黄连素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其中以黄连与黄柏中的含量为最高。
黄连鉴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黄连的理化鉴别、显微化学反应和薄层色谱等方法,对黄连进行鉴定,以确定其种类、质量及纯度,并验证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黄连样品:味连、雅连、云连稀盐酸、30%硝酸、没食子酸、硫酸、含氯石灰水、乙醇等水合氯醛、冰乙酸、氯仿、石油醚等有机溶剂2. 实验仪器:显微镜薄层色谱仪紫外灯水浴锅电子天平蒸发皿烧杯试管三、实验方法1. 理化鉴别:(1)荧光反应:取黄连根茎横切面,置于紫外灯下观察,若呈现金黄色荧光,则可初步判断为黄连。
(2)显微化学反应:①取黄连粉末,加入稀盐酸或30%硝酸1滴,观察是否出现黄色针簇状结晶(硝酸小檗碱)。
②取黄连醇提液,加入稀盐酸与含氯石灰水少量,观察是否显樱红色。
③取黄连醇提液,加入没食子酸及硫酸,观察是否显深绿色。
2. 显微鉴定:(1)取黄连样品,制作横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2)观察黄连的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导管和筛管等特征,与已知黄连的种类进行对比。
3. 薄层色谱:(1)取黄连样品,进行提取和纯化,得到小檗碱等有效成分。
(2)将提取物点样于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为展开剂进行展开。
(3)在紫外灯下观察,若出现与已知小檗碱斑点相对应的荧光斑点,则可判断为黄连。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理化鉴别结果:(1)荧光反应:所有黄连样品均呈现金黄色荧光。
(2)显微化学反应:所有黄连样品均出现黄色针簇状结晶、樱红色和深绿色反应。
2. 显微鉴定结果:(1)味连:药材多数聚集成簇,形如鸡爪,表面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时中空。
(2)雅连:药材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形如蚕状,微弯曲,长4-8厘米,直径0.5-1厘米,过桥较长。
(3)云连:药材弯曲呈钩状,形如蝎尾,多为单枝,较细小。
3. 薄层色谱结果:所有黄连样品均出现与已知小檗碱斑点相对应的荧光斑点。
五、结论本实验通过理化鉴别、显微化学反应和薄层色谱等方法,对黄连进行了鉴定。
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

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黄连中黄连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学生:牛彦红(2009291026)杜杰(2009291007)指导教师:金硕黄连中黄连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牛彦红(2009291026)杜杰(2009291007)(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摘要]黄连素是黄色针状体,微溶于水和乙醇,较易溶于热水和热乙醇中,几乎不溶于乙醚。
黄连素的盐酸盐、氢碘酸盐、硫酸盐、硝酸盐均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故可用水对其进行重结晶,从而达到纯化目的。
因此,提取分离和鉴定是研究这些天然生物资源的重要环节。
采用适当的溶剂(如乙醇、水、硫酸等)连续提取,然后浓缩,再加以酸进行酸化,得到相应的盐。
粗产品可以采取重结晶等方法进一步提纯。
最后进行熔点的测定,性质鉴定紫外光谱的测定。
[关键词]黄连,黄连素,提取,分离,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和原理;(2)学习减压蒸馏的操作技术;(3)进一步掌握回流提取器的使用方法,巩固减压过滤操作;(4)熟悉黄连素的化学结构,性质,提取原理和分离方法及其相关知识的综合作用;(5)学习掌握熔点测定仪,紫外吸收光谱的原理;二,实验原理黄连为我国名产药材之一,抗菌力很强,对急性结膜炎、口疮、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等均有很好的疗效。
黄连中含有多种生物碱、除以黄连素(俗称小檗碱Berberine)为主要有效成分外,尚含有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棕榈碱和非洲防已碱等。
随野生和栽培及产地不同,黄连中黄连素的含量约4%~10%。
含黄连素的植物很多,如黄柏、三颗针、伏牛花、白屈菜、南天竹等均可作为提取黄连素的原料,但以黄连和黄柏含量为高。
黄连素(也称小檗碱),属于生物碱,是中草药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
其中含量可达4%~10%。
黄连素是黄色针状体,微溶于水和乙醇,较易溶于热水和热乙醇中,几乎不溶于乙醚。
黄连素的盐酸盐、氢碘酸盐、硫酸盐、硝酸盐均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故可用水对其进行重结晶,从而达到纯化目的。
化学实验报告 黄连中黄连素的提取及其紫外光谱分析qingfeng 7138

黄连中黄连素的提取及其紫外光谱分析一、实验目的1.通过从黄连中提取黄连素,掌握回流提取的方法。
2.比较索氏提取器与回流提取器的优异点。
3.学习掌握紫外吸收光谱的原理和应用范围4.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学习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黄连为我国名产药材之一,抗菌力很强,对急性结膜炎、口疮、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等均有很好的疗效。
黄连中含有多种生物碱、除以黄连素(俗称小檗碱Berberine)为主要有效成分外,尚含有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棕榈碱和非洲防已碱等。
随野生和栽培及产地不同,黄连中黄连素的含量约4%~10%。
含黄连素的植物很多,如黄柏、三颗针、伏牛花、白屈菜、南天竹等均可作为提取黄连素的原料,但以黄连和黄柏含量为高。
黄连素是黄色针状体,微溶于水和乙醇,较易溶于热水和热乙醇中,几乎不溶于乙醚。
黄连素的结构式以较稳定的季铵碱为主,其结构式为:在自然界黄连素多以季铵盐的形式存在,其盐酸盐、氢碘酸盐、硫酸盐、硝酸盐均难溶于水,易溶于热水,且各种盐的纯化都比较容易。
三、实验装置四、实验试剂与仪器试剂:黄连、乙醇、1%醋酸、浓盐酸。
器材: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
五、实验步骤1.黄连素的提取:称取3g中药黄连粉末,放入小圆底烧瓶中,加入50ml乙醇,装上回流冷凝管,热水浴加热回流30min,冷却,抽滤。
滤渣重复上述操作处理两次,合并三次所得滤液,在减压下蒸出乙醇(回收),直到棕红色糖浆状。
2.黄连素的纯化:加入1%醋酸(约30~40ml)于糖浆状中。
加热使溶解,抽滤以除去不溶物,然后于溶液中滴加浓盐酸,至溶液混浊为止(约需10ml),放置用冰水冷却,有黄色针状体的黄连素盐酸盐析出,抽滤,结晶用冰水洗涤两次,再用丙酮洗涤一次,自然干燥称量。
产品待鉴定。
六、实验过程记录产率:W=0.050/3*100%=1.67%六、注意事项1.黄连素的提取回流要充分2.滴加浓盐酸前,不溶物要去除干净,否则影响产品的纯度。
黄连素的提取与含量鉴定及其抗菌性的研究

黄连素的提取与含量鉴定及其抗菌性的研究黄连素是由中药黄连中提取的一种含有多种活性成分的化合物,具有
很高的药用价值。
因此,对黄连素的提取与含量鉴定以及其抗菌性的研究
十分重要。
首先,黄连素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乙醇提取法和超声波辅
助提取法。
乙醇提取法是将黄连样品用乙醇溶液浸泡,经过反复浸提、过滤、浓缩等步骤得到提取液;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振动
效应加速物质的萃取过程。
两种提取方法都能够高效地提取黄连素,并且
提取效果相差不大。
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接下来,对提取得到的黄连素进行含量鉴定是必要的。
常用的鉴定方
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法(GC)。
HPLC是一种高效、
准确的分析方法,对黄连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非常适合;GC则是一种
可以分析描绘黄连素组成成分的方法,可以定量分析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含量。
通过使用这两种鉴定方法,可以将黄连素的含量鉴定得到准确的结果。
最后,对黄连素的抗菌性进行研究也十分重要。
黄连素具有显著的抗
菌活性,可以对多种病原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
可以通过纸片扩散法、微
量稀释法等方法来评估黄连素对细菌的抑制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测定
黄连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来研究其抗菌机制。
总结起来,黄连素的提取与含量鉴定以及其抗菌性的研究对于深入了
解黄连的药效以及开发黄连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可以
从黄连素的抗菌机制、毒理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应用黄连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连中黄连素的提取及其紫外光谱分析
一、实验目的
1.通过从黄连中提取黄连素,掌握回流提取的方法。
2.比较索氏提取器与回流提取器的优异点。
3.学习掌握紫外吸收光谱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4.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学习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黄连为我国名产药材之一,抗菌力很强,对急性结膜炎、口疮、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等均有很好的疗效。
黄连中含有多种生物碱、除以黄连素(俗称小檗碱Berberine)为主要有效成分外,尚含有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棕榈碱和非洲防已碱等。
随野生和栽培及产地不同,黄连中黄连素的含量约4%~10%。
含黄连素的植物很多,如黄柏、三颗针、伏牛花、白屈菜、南天竹等均可作为提取黄连素的原料,但以黄连和黄柏含量为高。
黄连素是黄色针状体,微溶于水和乙醇,较易溶于热水和热乙醇中,几乎不溶于乙醚。
黄连素的结构式以较稳定的季铵碱为主,其结构式为:
在自然界黄连素多以季铵盐的形式存在,其盐酸盐、氢碘酸盐、硫酸盐、硝酸盐均难溶于水,易溶于热水,且各种盐的纯化都比较容易。
三、实验装置
四、实验试剂与仪器
试剂:黄连、乙醇、1%醋酸、浓盐酸。
器材: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
五、实验步骤
1.黄连素的提取:称取3g中药黄连粉末,放入小圆底烧瓶中,加入50ml乙醇,装上
回流冷凝管,热水浴加热回流30min,冷却,抽滤。
滤渣重复上述操作处理两次,合并三次所得滤液,在减压下蒸出乙醇(回收),直到棕红色糖浆状。
2.黄连素的纯化:加入1%醋酸(约30~40ml)于糖浆状中。
加热使溶解,抽滤以除去不溶物,然后于溶液中滴加浓盐酸,至溶液混浊为止(约需10ml),放置用冰水冷却,有黄色针状体的黄连素盐酸盐析出,抽滤,结晶用冰水洗涤两次,再用丙酮洗涤一次,自然干燥称量。
产品待鉴定。
六、实验过程记录
产率:W=0.050/3*100%=1.67%
六、注意事项
1.黄连素的提取回流要充分
2.滴加浓盐酸前,不溶物要去除干净,否则影响产品的纯度。
七、实验讨论与心得
1.了解了黄连的要用价值。
对黄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通过从黄连中提取黄连素,初步的掌握回流提取的方法。
3.了解了索氏提取器与回流提取器的各个优缺点。
4.对抽滤和结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掌握了操作的基本方法。
此次实验对自己以后独立设计实验奠定了基础,对综合设计实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B 黄连素的紫外光谱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紫外吸收光谱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2.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学习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分子吸收紫外或可见光后,能在其价电子能级间发生跃迁。
有机分子中有三种不同性
质的价电子:成键的σσσπππ****→→→→、n 、、n 。
不同分子因电子结构不同而有不
同的电子能级和能级差,能吸收不同波长的紫外光,产生特征的紫外吸收光谱。
所以,紫外及可见吸收光谱能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它主要能提供有机物中电子结构方面的信息。
在相同的测定条件下,指定波长处的吸光度值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紫外吸收光谱也能用于定量分析。
有关紫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请参阅4.2.2节。
检测和记录紫外及可见吸收光谱的仪器称作紫外可见光谱仪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只能检测紫外光区域的仪器称作紫外光谱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
一般的紫外可见分光光
度计检测范围在190~800nm 。
由于σσ*→σ*→、n 、两种电子跃迁所需的能量较大,只能
吸收波长较短(小于200nm )的远紫外光,不能为普通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所检测。
所以紫外光谱有较大的局限性,绝大部分饱和化合物在紫外和可见区域不产生吸收信号,但具有共轭双键的化合物或芳香族化合物能产生强吸收,是紫外光谱主要研究对象。
黄连素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取代的苯环和异喹啉环,所以能用紫外光谱法测定。
三、仪器和试剂
1.TU-1800PC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或其他型号的紫外光谱仪。
2.1cm 石英吸收池,不锈钢样品刮刀,卷筒纸等。
3.样品和试剂:实验十八A 中提取的黄连素样品、去离子水。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开启紫外光谱仪 按4.2.2有关章节开启仪器,并进入“WinUV ”窗口。
选择“光谱测量”方式,打开“光谱测量”工作窗口。
2.设定参数 设定波长扫描范围为开始波长600nm ,结束波长200nm ;扫描速度:中速;测光方式:Abs (即吸光度)等。
3.制样及采集样品谱图 以水为溶剂测定黄连素::将去离子水注入石英吸收池,用卷筒纸轻轻擦干吸收池的外壁,然后将其插入样品池架,单击命令条上的“base line ”键,作基线校正。
然后,取出吸收池,用样品刮刀蘸取少量黄连素样品加入,搅拌均匀。
重新
将吸收池插入样品池架。
单击命令条上的“Start”键。
采集样品的光谱图。
4.谱图处理和打印在所采集的紫外光谱图上标注最大吸收波长并设置打印格式。
做法为选择菜单【数据处理】→【峰值检出】(或单击相应的工具按钮),弹出峰值检出对话框,同时显示当前通道的谱图及峰和谷的波长值。
可在对话框的“坐标”,“页面设置”等栏目中设置想要的谱图格式。
需要打印时,按对话框中的“打印”即可。
五、谱峰的归属
根据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和黄连素的分子结构,解释黄连素紫外光谱图中各个吸收带是由哪种电子跃迁产生的什么吸收带。
六、注意事项
1.在测定样品的紫外吸收光谱之前,必须对空白样品(即纯溶剂)进行基线校正,以消除溶剂吸收紫外光的影响。
用同一种溶剂连续测定若干个样品时,只需做一次基线校正。
因为校正数据能自动保存在当前内存中,可供反复使用。
2.紫外光谱的灵敏度很高,应在稀溶液中进行测定,因此测定时加样品应尽量少。
3.取、放吸收池时,尽量不接触吸收池的透光面,以免将其磨毛;吸收池在插入样品池架前,需将其外壁体擦干,否则水或其他溶剂带入样品池室会使其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