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外]难治性哮喘的定义诊断及治疗(精)
导致难治性哮喘的原因以及药物治疗

况给予相应 的药物治疗才能解决问题 。特别是那些由生活 环境 的变应原引起患者应该尽量的避免 ,使用会对疾病造
成 影 响 的药 物 的 时候 应 该 先 进 行 咨 询 后 再使 用 。 根据临床的病例来看 ,越来越多的哮喘对治疗药物 的
敏感程度降低 ,甚至抵抗 ,特别是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的使 用, 情况却越来越严重 , 目前对重症 哮喘 、 难治性 哮喘治疗 仍十分棘手, 虽然有不同治疗方法 的报道, 但是还缺乏大规
有效 , 且不能改善肺功能, 副反应较大。 毒
难治性哮喘是 由众多相互关联的因素导致 的一种复杂 疾病 , 目前 的临床病例以及造模研究总结出 , 胃食管 的 从 如 反流 ,哮喘因子的持续存在 以及 自身的其他病理 因素如鼻 窦炎 , 潜在 的肺部感染 , 同时还有部分患者不遵从医嘱等导
【 关键词 I 难治性哮喘 ; 原因; 发病 治疗药物 ; 进展
支气管哮 喘是 由嗜酸性 粒细胞 、 大细胞 、 肥 T细胞等多 种细胞及细胞组 分参与 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临床上 大
约有 5%~1 0%的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患者 , 经常规治疗 【 包括最大 推荐剂量 的吸入型糖皮质激 素( 简称激 素) 治疗]
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也可因少量 胃内容物被误 吸入呼 吸道, 直接刺激 气道 内迷走神经感受器 引起气道收缩 。这些
患者仅仅 给予抗哮 喘药物进行治疗, 往往疗 效不 佳 , 同时 应 治疗 胃食管反流。 2 变应原或其它致喘因子持续存在 哮喘患者不断地吸
入 或 反 复 接 触周 嗣环 境 中 的变 应 原 或其 它致 喘 因子 ,可 使
[ 陈 小平 , 1 ] 应祝 安 2 2 支气 管哮 喘的某 些 发病 因素 的调查 8例 《 临床荟萃》 9 9 19 年第 十一卷 第 3 期 【 金普 乐 , 2 】 周俊琴 河北医学院附属四院 《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动 向》 河北 医学 院学报 1 9 年 第 9 第 2 94 卷 期
难治性哮喘的病因及防治探讨

中围 分 类 号 : 52 2 . 332 4 R 6 5 R 6 7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一 420 304 .2 06如8 :O20 .I50 ) J
2 患 者 的 精 神 及 心 理 园 蠢 现 代 医 学 认 为哮 喘 是 种 身 心 疾 病 . 良的 理 因 素 是 不
其发病及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虽然控制和消除呼吸道炎症 是哮喘防治的主要原则 , 从严谨 的治疗 目的来 看 . 仅仅通过抗
难治性哮喘患者血清CRP、ENO1、MPO、SERPINE1_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难治性哮喘患者血清CRP 、ENO1、MPO 、SERPINE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李勇平,雷傲利,李文革渭南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陕西渭南714000【摘要】目的检测难治性哮喘(DTA)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CRP)、烯醇化酶-α(ENO1)、髓过氧化物酶(MPO)、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SERPINE1)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渭南市第一医院就诊的50例DTA 患者作为DTA 组,50例普通哮喘患者作为非DTA 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RP 、ENO1、MPO 、SERPINE1水平及肺功能[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pred)、第一秒用力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 1/FVC)],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分析血清CRP 、ENO1、MPO 、SERPINE1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RP 、ENO1、MPO 、SERPINE1及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对DTA 患者的诊断价值。
结果DTA 组患者的血清CRP 、ENO1、MPO 、SERPINE1水平分别为(15.74±3.08)mg/L 、(515.43±68.09)ng/L 、(769.12±108.57)U/L 、(402.54±106.38)pg/mL ,明显高于非DTA 组的(8.93±2.35)mg/L 、(372.15±60.57)ng/L 、(612.39±97.22)U/L 、(318.43±94.61)pg/m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DTA 组患者的FEV 1%pred 、FEV 1/FVC 水平分别为73.29±9.67、(75.94±9.11)%,明显低于非DTA 组的82.43±12.05、(86.28±1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 、ENO1、MPO 、SERPINE1与FEV 1%pred 、FEV 1/FVC 均呈负相关(P <0.05);经ROC 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 、ENO1、MPO 、SERPINE1联合检测预测DTA 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6,高于各单一指标的0.881、0.864、0.854、0.787。
支气管哮喘

嗽是唯一的临床表现,无喘息症状。临床 上易误诊为“支气管炎”等疾病。
精选 ppt
29
临床表现
咳嗽
尤其
喘息
胸闷
活动后
呼吸时产生 哮鸣音
吸入冷空气后
夜间
感冒后
哮 喘
突然发作性
呼吸困难
尤其 间歇性或多变
活动后出现 夜间发作
精选 ppt
30
临床表现
体征
症状。
运动型哮喘:运动时出现胸闷及呼吸困难。 阿司匹林性哮喘:服用阿斯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引起哮
喘。 职业性哮喘 月经性哮喘 妊娠精选期ppt 哮喘
32
实验室检查
1 .血液常规检查 2 .痰液检查
3 .呼吸功能检查
4 .动脉血气分析 5 .胸部 X 线检查 精选ppt 6. 过敏原检查
33
气管痉挛 引起
。
精选 ppt
24
发病机制
精选 ppt
25
正常人
哮喘患者
精选 ppt
26
病理
早期肉眼解剖学上较少器质性改变。 疾病进展,病理表现典型:
1 、炎症细胞浸润 2 、上皮细胞破坏:气道上皮脱落、纤毛细胞
损伤 3 、基底膜变化:基底膜增厚 4 、黏液腺肥大
5 、气道黏液栓形成
气道重塑 精选 ppt
等) 患者是否有过敏反应性疾病的家族史。 ( 下1 )列支肺气功管能激实发验试至验或少运有动一实项验呈;阳性结果:
( 2 )支气管舒张试验:给予 β2 受体激动剂吸入后, FEV1 增加 15% , 且 FEV1 增加值>
200ml ; (实验精3选性)ppt 治PE疗F:昼给夜予波平动喘率或≥抗2过0%敏;治疗,症状迅速缓解,考虑哮喘。
难治性哮喘诊断及病因认识进展

喘 的整体 控制 水平 和预后 以及 降低 医疗成 本都 有重 要 意义 。然 而 , 提高 DA 的诊 治 水平 , 必须对 其诊 断
素, 同时也是 D 的重 要 原 因 。香 烟 可 损 伤气 道 上 A
皮 细胞 , 使纤 毛 运动 减 退 , 巨噬 细 胞 吞 噬 能力 降低 ,
导 致气 道净 化 功能 下 降 。 同时 刺 激 黏 膜下 感 受 器 , 使 副 交感神 经功 能亢 进 , 支气 管平 滑肌 收缩 , 使 腺体
考 虑 诊 断 DA_ 。 4
通 信 作 者 : 一强 , ma :h n q 6 @t m. o 陈 E i c e y 1 3 o c m l
GI 推荐 : 者 经 G NA 推 荐 的 第 4级 治 NA: 患 I
主堡
童查 皇王
生
箜 鲞箜 塑 C i s m ( l t n d i )A r 02V 1 , o2 h A t a Ee r iE io , pi2 1, o 6N . n h co c tn l .
M e c i e st , a dialUn v r iy N nni 53 21, ng 00 Chi a n
C0 5 门 P夕0
ga to CH EN — ig , n a :h n q 3 tm. o uh r: Yiqn Eril c e y l @ o cr 6 n
[ ywo d] Di iutt—ra sh ; a n ss Etoo ia a tr Ke r s f c l o te ta t ma Dig o i; ilgclfco s f —
难治性支气管哮喘53例的临床特征分析

刺激 和过 敏 原 因素 5 . 6 6 %( 3 / 5 3 ) 、 与 运动 、 情 绪低 落有 关 各 1例 。另 1 例 是 支气 管软 骨 软 化症 。经认 真 查
找 并针 对 病 因的 治疗 ,大 多数 患者哮 喘症 状得 到 良好控 制 。结 论 寻找 并 明确 哮 喘难 治的病 因是提 高疗 效 的 关键 所在 。
【 关键词】 难治性哮喘; 病 因;治疗
难 治性 哮喘所 谓 的“ 难治” 只是 暂时 尚未发 现
其原 因 , 因而 是相 对 的 , 而 不 是 绝 对 的 。 本 组 纳 入
呼 吸 科
例( 9 . 4 3 %) 。从本 文 发 现 的 原 因 中可 以看 出 , 与
有关文献报 道相仿。
・
9 6・
中国 实 用 医 刊 2 0 1 4年 3月 第 4 1卷第 5期
超、 结核菌素试验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 断。分析难治性哮喘的病 因: ①评估治疗c T 、 胃镜检
与肺炎支原体 、 1 例与肺炎衣原体感染有关 ; ④环境 因素 的室 内及 室外 环境 ( 变应原 或刺激物 ) , 不 良环 境刺激 和过 敏原 因素 5 . 6 6 %( 3 / 5 3 ) , 其中 1 例 与
行肺功能检查 以评估气道高反应性和寻找气道可逆性
阻塞的证据。对于诊断依据不充分 、 治疗效果不佳者
根据 病史选 择 胸部 x 线 和/或 C T 、 免疫功能 、 心 脏 彩
重度哮喘的定义、评估和治疗主要内容

重度哮喘的定义、评估和治疗主要内容1 定义ERS/ATS 工作组关于年龄≥6 岁者重度哮喘的定义在过去的1 年需要指南建议的全球哮喘创议(GINA)4-5 级哮喘药物治疗[大剂量吸人性糖皮质激素(ICS) 联合长效β2 受体激动剂(LABA) 或白三烯调节剂/茶碱]或全身激素治疗≥50% 的时间,以防止变成未控制哮喘,或即使在上述治疗下仍表现为未控制哮喘。
未控制哮喘须至少符合以下一条。
(1)症状控制差:哮喘控制问卷(ACQ) 评分持续>1.5,哮喘控制测试(ACT) 评分<20(或GINA 指南定义为“非良好控制”);(2) 频繁重度发作:在过去1 年中2 次或以上全身激素治疗(每次超过3 天);(3)严重发作:在过去1 年中至少1 次住院、人住重症监护室(ICU) 或接受机械通气;(4)气流受限:适当停用支气管扩张剂后,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l)<80% 预计值[同时FEVI 与用力肺活量(FVC) 比值(FEVIIFVC) 降至<正常值下限]。
得到控制的哮喘在上述大剂量ICS 或全身激素(或联合生物制剂)减量时恶化。
2 诊断重度哮喘的诊断过程分为以下3 个阶段。
第1 阶段:确定哮喘诊断并识别难治性哮喘。
重度哮喘诊断中不可或缺的一步是除外那些表现为“难治性”哮喘、但对其中的混杂因素进行合理诊治后,病情可获极大改善的病例。
因此指南推荐,表现为“难治性”哮喘的患者应首先由哮喘专家对其哮喘诊断于以证实并进行3 个月以上的评估和管理。
第2 阶段:鉴别轻度与重度哮喘。
当哮喘的诊断得到证实、合并症得到诊治后,重度哮喘的定义为“需要大剂量ICS 另加一种控制药物[和(或)全身激素] 以防止其变成未控制哮喘,或在该治疗下仍表现为未控制哮喘”。
这一定义包括那些曾充分试用过上述治疗但因无反应而停药的病例。
对于6 岁以上患者,“金标准或国际指南推荐的治疗”是大剂量ICS 联合LABA、白三烯调节剂、茶碱和(或)长期全身激素作为基本治疗。
难治性支气管哮喘的诊治新认识

②脆性哮喘 ( r l a h a ;③ 慢性 D A;④致 b t s m ) ie t t T
死 性 哮喘 。
急性重症哮喘的临床特ຫໍສະໝຸດ 为 :①常见诱因:未 及时给 予控 制哮 喘的药 物治 疗 、对 阿 司匹林等 非甾 体 类 消炎药 物 过 敏 、职 业 性 哮 喘 、心 理 社 会 因 素
松 超过 80 gd等 。 同时 具有 以 下次 要 临 床 指 标 8 / 中的 2个 :① 除需要 持续 应用 激素 治疗外 ,还 需要
目前主要有以下观点 :①D A为中度哮喘的延续 ; T ② D A对 激 素 反 应 差 可 能 与 气 道 内存 在 与 轻 度 哮 T
喘 不 同的 炎症 过 程 有 关 ;③ D A 的气 道 重 塑导 致 T 了不可逆 的气 道阻 塞 ;④ 可能存 在 特别 的炎症分 布
维普资讯
新 医学 20 0 8年 8月第 3 9卷第 8期
难 治 , 支 气 管 哮 喘 的 诊 治 新 认 识 陛
中 山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院 呼 吸 内科 ( 10 0 周 燕 斌 50 8 )
[ 关键词 ] 支气管哮喘,难 治性
肾上腺皮质激素
性、突发性的食物不耐受 、心理社会因素等 ; ②平 时不出现或出现很少症状 ,发作间歇期肺功能可能 正常;③可以在没有明显诱发因素的情况下 , 在数
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
维普资讯
新医学 20 0 8年 8月第 3 9卷第 8期
分钟 (I 型)至数小时 (Ⅱ型) 内出现哮喘急性 发作 ( 短时间内爆发性发作 ) ,或伴有或不伴有发 病前肺功 能异 常 ;④长 期使 用激素 ( 口服或吸入 型) 治疗后仍不能防 止其急性发作 ;⑤ 最大呼 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内外] 难治性哮喘的定义、诊断及治疗Tags: 哮喘, 定义, 诊断, 治疗1 哮喘(Asthma)的定义GINA2006版达成的共识是: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由许多种炎症、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发病机制。
与慢性炎症相关的气道高反应性可导致气道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梗阻,这种梗阻可白行或通过治疗缓解。
临床表现为反复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
这种发作尤其在清晨或夜间为重。
但难治性哮喘(difficult-to-treat asthma,DTA)的定义及诊断标准,至今尚未完全统一。
哮喘本身就难治,我国古代中医早就指出它是顽疾。
医学发展至今也仍认为该病是能但并非易控制的,并难以(或不能)根治。
2006版GINA诊治哮喘的目标,也只是控制哮喘。
通过规范诊治来达到哮喘的长期控制。
我国学者认为儿童哮喘可以争取达到临床痊愈。
GOAL的研究结果显示,哮喘是可以控制的,按照为期1年的研究所示,完全控制+良好控制可达80%左右。
但也仍有一部分至今医学水平仍不能达到控制标准的哮喘,该部分属DTA。
咳喘是一种综合征,可由多种原因引成。
诊断、鉴别诊断及给予相应的治疗本身就不易,达什么情况称难治,认识不同。
英国胸科协会(BTS)认为,每日吸人丙酸倍氯米松(BDP)或布地奈德(BUD)>800μg,或氟替卡松(FP)500μg,不管临床有无症状,只要每天须要这样量的吸人型糖皮质激素者,就称DTA。
而欧洲呼吸协会则认为:儿童每日吸入>800μg、成人每日吸人>2000μg的BDP,或是相当剂量的其它吸人型糖皮质激素(ICS)而仍有频繁症状、须要用营救性的支气管扩张剂每周在3次以上者为DTA。
因为定义或称诊断标准的不全相同,DTA的患病率亦高低不同,有报导DTA占哮喘的5%、有的则10%、甚至高达15%。
2006版GINA对DTA的定义是:经第4级治疗(即大剂量ICS+吸人型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的联合治疗)仍要加另一种控制药如缓释茶碱或白三烯调节剂,症状仍未得到适当控制者(即第4级药物正规治疗仍出现2级轻度或3级中度症状者)称DTA。
美国胸科协会(ATS)认为DTA由严重哮喘引起。
现认为按规范治疗不能控制即是DTA。
2 诊断DTA的诊断目前是以激素治疗后临床反应作为主要指标,至今还没有一项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可提供应用。
ATS认为DTA由严重哮喘引起,诊断标准是:一条主要标准加二条次要标准即可诊断。
主要标准是:(1)连续或接近连续的(每年≥50%的时间)用口服皮质激素;(2)需用大剂量的ICS治疗(儿童BDP、BUD>800μg,FP>500μg;成人BDP>2000μg,BUD>1600μg,FP>1000μg)。
而治疗后症状仍维持在轻到中度哮喘状态。
次要标准有7条,它们是:(1)每日要添加另外的控制药(如LABA、茶碱或白三烯调节剂等);(2)每日或接近每日需应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3)持续性气道阻塞(FEVl<80%预计值、最大呼气流速PEF的变异率>30%);(4)每年因哮喘发作而采用急救措施次数>1次;(5)每年用3次或3次以上的口服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6)在减少口服或吸人糖皮质激素量的25%时,病情会加重;(7)既往有过接近威胁生命的发作史。
在GINA2006版中,有关什么是DTA的章节指出:约有5%儿童哮喘,尽管给大剂量的ICS(BDP 800μg/d,或其他等效激素)结合其它哮喘药物仍不能控制的哮喘,被认为是DTA。
指出分二类:(1)难以控制的喘与哮喘的严重性无关;(2)难以控制的喘与哮喘的严重性相关。
实际上前者首先要考虑哮喘的诊断是否正确。
在婴幼儿及小年龄组儿童中,由非哮喘引起的喘息原因很多,注意鉴别。
见表1。
表1以外最常见的非哮喘引起的难治性喘有气道异物及喉软骨发育不良症。
实验室检查项目GINA内采纳的除肺功能及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气道高反应程度外,认为能反映儿童哮喘气道炎症的检测指标有三项:(1)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EC)增高有关,但也有一部分患者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称非嗜酸性细胞哮喘。
正常儿童诱导痰中EC在0.3%~1.8%。
>1.8%表示增高。
DTA者诱导痰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
(2)测定呼出气体NO,认为它的升高与气道炎症、过敏体质及气道高反应水平相关,其影响因素很多如呼气流速、饮食、吸烟(儿童的被动吸烟)等,它与疾病严重度的相关性报道不一致、有争议。
对DTA的诊断也非决定性检查。
(3)呼出气体的凝结物是最近刚发现的用于哮喘炎症检测方法,其优点是小年龄组即能检测、成功率高、安全性好,但仪器设备、操作、费用、时间皆有较高要求。
对DTA的诊断还无定性价值。
所以至今DTA的诊断还是靠临床。
如有持续的日间或夜间咳嗽;须频繁地使用SABA(每24h 大于4喷);每年有>2次的严重发作;有肺功能低下者,即须考虑DTA的诊断。
儿童DTA的临床类型有4类:(1)急性重症哮喘;(3)脆性哮喘;(3)致死性哮喘;(4)慢性DTA。
2.1 急性重症哮喘即以往的哮喘持续状态(持续在24h以上),现不强调喘了多长时间。
只要在规范治疗下、喘息等症状仍不缓解,时间不一定很长即是。
临床特征:焦虑、阵阵烦躁、强迫体位呈端坐呼吸、可大汗淋漓、说话不成句。
体征有呼气延长、三凹征、如喘鸣音不响则表示痉挛或分泌物堵塞严重,是濒死的表现,比喘鸣音响者更为严重。
血气分析有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
2.2 脆性哮喘是一类相对罕见的、严重的、发病凶险的哮喘。
由于其症状与其他哮喘的表现有很大差异,1977年提出此为一种特定类型的哮喘。
脆性(britte)意思是病情变化快(干脆)病情重(脆弱)二方面的内容。
它又分为2种。
2.2.1 Ⅰ型脆性哮喘临床特征通常以患者对常规哮喘治疗的反应性和每日PEF变异率作为指标进行判断。
吸足量ICS+LABA;足量的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反复吸人SABA,病情仍不能控制,症状依然反复发作,PEF变异率持续增高,诊断I型脆性哮喘除症状外,必须具备以下二个指标:①每日的PEF变异率在40%以上;②每周或每月PEF变异率>40%的天数要超过一半(即每周要超过4d,每个月要超过16d)。
这二点是诊断依据,也是临床特征。
I型脆性哮喘女性>男性,约4:1,年龄通常在15~55岁。
2.2.2 Ⅱ型脆性哮喘Ⅱ脆性哮喘的的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生严重哮喘的发作,①在哮喘控制良好症状平稳情况下,在数分钟内突然急性发作,病情可重到危及生命;②发作期间有意识障碍或意识丧失。
但此型哮喘发病虽然可很凶猛,但病情缓解好转也可很快。
男女比例无特殊。
根据以上分型和诊断指标,峰流速的测定检测及计算其变异率是非常重要的。
危重度哮喘并不都符合脆性哮喘的诊断标准,而脆性哮喘皆是危重度哮喘。
2.3 致死性哮喘致死性哮喘是指可导致死亡的极其严重的哮喘。
可见于已明确为中度或重度哮喘患者某次急性发作时,但也有可发生在轻度或甚至从来未诊断有哮喘的患者。
临床表现一般有上述重症哮喘的表现外,还存在①有需要气管插管的呼吸衰竭;②有呼吸性酸中毒;③病史中有在长期口服皮质激素仍因哮喘发作住院史2次以上;④有过哮喘并发症如纵隔气肿或气胸;⑤病史中病情恶化进展速度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临床分2种类型。
2.3.1 致死性哮喘I型(缓发持续型) 占致死性哮喘70%,常有哮喘控制很差病史,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长时间处于哮喘状态不能缓解,或低感知呈现自觉症状不重,耐受性强,导致患儿家长和医师低估病情严重性。
β2-受体激动剂的反应差,须大剂量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也较缓慢。
往往须较长时间的机械通气或肺泡灌洗。
2.3.2 致死性哮喘Ⅱ型(特发激进型) 较少见,发作前,哮喘症状似乎轻微,由于气道高反应引起支气管痉挛重,症状发生数小时,甚至仅数分钟就很快恶化到呼吸停止。
此类患者气道炎症不明显,所以支气管扩张剂效果良好,支气管痉挛可较快缓解。
即使使用机械通气,在短期(1~2d)内即能拔管。
2.4 难治性哮喘的诊断首先要明确患儿是否确定是支气管哮喘;所表现的严重症状是否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治疗情况;有无与哮喘密切相关疾病情况;先从常见的原因着手调查,再调查少见的有无皮质激素抵抗等,以证实或否定是否是哮喘,是否属难治,诊断步骤如下。
2.4.1 详细了解病吏,明确是否确实是支气管哮喘,寻找诊断依据,并使临床所表现的严重症状,得到合理的解答。
许多家长不愿意承认孩子有哮喘,往往说以往只有肺炎、支气管炎,或说感冒后喉部有痰,呼噜噜。
看以往病史记录,寻找病史中有无喘鸣音或哮鸣音记录非常重要,不少病史,已多次记录肺部听诊闻喘鸣、哮鸣,但仍反反复复诊断喘支、喘肺。
延误诊断导致抗炎治疗的延误,反反复复行抗生素的抗感染,而未抗炎症治疗,导致哮喘的“难治”在目前是较常见的。
也要想到,在以往“无明确哮喘史”或只有轻的“咳嗽感冒”,患儿可以以重症“难治”来就诊。
另外要注意有无精神因素、心理原因,这种难治性哮喘,不解决心理因素,按常规治疗确实非常难治。
2.4.2 详细了解以往治疗情况,特别注意用什么方法来解痉,有无反复长期应用β2-受体激动剂的病史;是否得到抗炎治疗。
家长及以往医生是否知道及接受全球统一的哮喘防治方案?是每次发病给静点抗生素、地塞米松、氨茶碱,还是在缓解期给予抗炎治疗?家长是否愿意接受?现在很多家长甚至是医生有激素恐惧症是不罕见的,结果导致激素应用不规范(应用不及时,用量不足,表现起始剂量就不足,时间不够,太早减量,太快停用等)延误治疗时机,使哮喘反反复复得到控制迁延成“难治”,有此病史诊断成立。
2.4.3 如果已及时诊断,也已及时给予抗炎治疗,就须检查治疗是否到位,特别是吸入疗法,操作是否正确,药物是否真的吸人,如找到原因则诊断就明确。
2.5 在病史分析中有些症状很难用哮喘单一来解释时,须作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助诊断及鉴别诊断。
2.5.1 如患儿咳嗽“喘”以早晨起床为主或入睡体位改变时咳,呈阵发性很重,有呼呼“喘”,痰不易排出,但半夜不咳,早上咳后可半天、一天不咳。
而病史记录中却只有干罗音,呼吸音粗,这种病史不符合哮喘的咳嗽,哮喘的咳嗽先以夜咳喘为先,往往先半夜咳有点喘而不是晨起或体位改变时咳。
也不会久咳几个月,医生始终未能闻及喘鸣,此时应该想到有无鼻窦炎,应该作有关检查,请五官科会诊,摄X线片,最好作鼻窦位CT可明显诊断。
咽后壁有无滤泡增生是一重要体征,如能见咽后壁滤泡肿大排列似鹅卵石征,则是一特征性体征、有助诊断。
但并非所有的副鼻窦炎患儿皆100%有此症。
副鼻窦位压痛体征在儿童亦较少见2.5.2 病史中有夜间腹痛及哮喘发作,有上脘区胃部不适胸骨后隐痛又有长期应用氨茶碱或口服皮质激素史者,要高度注意有无胃食道反流(G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