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常见有毒气体允许浓度

合集下载

隧道有害气体防治—基础知识

隧道有害气体防治—基础知识
使用含铅汽油的机动车,尾气中含有铅微粒,人吸入后 ,铅微粒能积蓄在人体中,它可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生 殖系统和骨髓的造血功能。
尾气中的碳氢化物,尤其是环芳烃中的苯并芘是强致癌性 物质,它主要吸附在飘尘、炭烟等微粒物上,然后通过呼吸 道进人肺组织。这些碳氢化物吸入人体后,在人体内具有长 期积累效应。
有害气体产生的原因
2、公路隧道
CO设计浓度 ①采用全横向通风方式与半横向通风方式时,
CO设计浓度可按表1取值;采用纵向通风方式 时CO设计浓度可按表1所列各值提高50ppm取 度(m)
≤1000
≥3000
δ(ppm)
250
200
铁路隧道通风标准
2、公路隧道
CO设计浓度 ②交通阻滞(隧道内各车道均以怠速行驶,平
隧道有害气体分类
2、有害气体危害
2.6 H2S
目前,隧道巳广泛应用于城市的污水排放领域,隧道内 由于污水而产生的气体有CH4、CO2、及H2S等,主要以H2S气 体为主。 H2S作为污水道中的主要有害气体,对混凝土侵烛 起主要作用,H2S对隧道钢筋混凝土衬砌腐蚀机理为:
H2S气体对隧道结构的侵烛作用表现在混凝土和钢筋的 破坏上。 H2S气体渗入混凝土孔隙时,溶解在液相中与水泥 石中的氢氧化钙、铝酸盐及其他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相应 的钙盐、 铝和铁的水化物,增大混凝土酸化层的内应力, 最终引起混凝土结构自表面开始破坏。 。
隧道有害气体分类
2、有害气体危害
2.4 S02
S02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硫酸味的气体,并有强烈的刺 潋性,不助燃也不自燃,易溶于 水。由于S02与呼吸道潮湿 的表皮接触后能形成硫酸,对呼吸道器官有腐蚀作用, 使喉咙及支 气管发炎,呼吸麻痹,甚至引起肺气肿。

隧道施工通风环境卫生标准及风量计算

隧道施工通风环境卫生标准及风量计算

隧道施工通风环境卫生标准及风量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第11.3.1款规定及参照有关其他行业标准,对隧道内施工作业环境应符合下列卫生标准:1、坑道中的氧气含量按体积比不低于20%;2、粉尘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不大于2mg;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水泥粉尘不大于6mg;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下,不含有毒物质的矿物性和动植物性的粉尘不大于10mg;3、有害气体:1)一氧化碳:不大于30mg/m3;当施工人员进入开挖工作面检查时,浓度可为100mg/m3,但必须在30min~35min 内降至30mg/m3;2)二氧化碳:按体积不超过0.5%;3)氮氧化物换算成二氧化氮控制在5mg/m3以下;4、隧道内气温不得超过280C;5、隧道施工时,供给每人的新鲜空气量不低于3m3/min,采用内燃机械作业时,1Kw的供风量不小于3m3/min;6、隧道开挖时全断面风速不小于0.15m/s,坑道内不小于0.25m/s;10.2风量计算风量计算:(按排除炮烟计算)Q=2.25/T 3√G(AL)2×φ×b/ P2Q----工作面通风量m3/min;T----通风时间min;取T=15 minG----同时爆破的炸药量Kg;取G=270KgA----掘进巷道的断面积m2 取A=90m2L----巷道全长或临界长度m;巷道全长3000米;φ----淋水系数,取φ=0.6;b----炸药爆炸时有害气体生成量,煤层中爆破取100,岩层中爆破取40;P----风筒漏风系数;P100----百米漏风系数,取2%长距离隧道掘进时,炮烟在巷道流动过程中,与巷道内的空气混合,在未到达巷道出口时已被稀释到允许浓度,从工作面至炮烟稀释到允许浓度的距离称为临界长度,在这种情况下,公式中应用临界长度代入计算。

L=12.5GbK/AP2P==1/1-L/100P100×2%=1/1-3000/100×2%=2.5K----紊流扩散系数l----风筒口距工作面长度D----风筒直径l=4√A=4√90=38ml/2D=38/2×1.2=15.8,查表K=0.67L=12.5×270×40×0.67/90×2.52=160.8m 则:Q=2.25/15×270(90×160.8)2×0.6×40/2.52=902m3/min二、按排出粉尘计算风量Q=VAV----排尘风速 9---18 m/minQ= 9---18*90=810---1620m3/min三、按施工隧道隧洞内的最多人数计算风量Q=4NN----洞内施工最多人数Q=4×60=240 m3/min四、按最低允许风速计算风量Q=VAQ=15×90=1350 m3/min五、稀释和排除内燃机废气计算风量Q=TiKNiQ----工作面通风量m3/minK----功率通风计算系数;我国暂行规定为 2.8~3.0m3/minHPNi----工作面内柴油设备总台数;Ni----各台柴油设备的额定功率HP;Ti----柴油机利用系数;。

不同地点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的规定

不同地点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的规定

不同地点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的规定瓦斯和二氧化碳都是常见的气体,在不同的地点和环境中都有浓度的限制和规定。

这些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防止气体泄漏和事故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地点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的规定:1. 工业场所:在工业场所,特别是涉及到化学物质的生产和处理的场所,瓦斯和二氧化碳是常见的气体。

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和标准,工业场所对于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的规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对于瓦斯来说,可燃气体的临界浓度一般不超过1%(体积百分比),同时需要保证排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通风设备的有效工作。

对于二氧化碳来说,一般限制在可接受的浓度范围内,以避免窒息危险。

2. 矿井和隧道:在煤矿和其他地下矿井中,瓦斯是一种常见的危险气体。

瓦斯爆炸是矿井事故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矿井和隧道中,瓦斯浓度的规定非常严格。

根据国际标准,可燃气体浓度不能超过0.25%(体积百分比)。

同时,需要采取必要的防火和防爆措施,如喷雾冷却、通风系统和爆炸防护设备。

3. 家庭和公共场所:在家庭和公共场所,如酒店、医院、学校和商业办公楼等,燃气是常见的能源供应方式,如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LPG)。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活和安全,对于瓦斯浓度的规定也比较严格。

一般来说,瓦斯泄漏检测仪器会监测和报警,一旦超过可接受的浓度范围,如1%以上,就会触发报警系统,以便及时采取行动。

4. 汽车和交通工具:在汽车和其他交通工具中,瓦斯(如燃料蒸汽和尾气)和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排放物。

为了保护空气质量和减少环境污染,各国对汽车和交通工具的排放浓度都有具体的规定和标准。

例如,根据欧洲标准,汽车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最大浓度限制为130克/千米,而燃料蒸汽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NOx)浓度也有具体的限制。

总结:虽然不同地点对于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的规定有所不同,但都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瓦斯和二氧化碳泄漏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和致命的窒息。

隧道工程通风、防尘及防有害气体

隧道工程通风、防尘及防有害气体

隧道工程通风、防尘及防有害气体9.9.1施工通风应符合下列规定:1隧道施工独头掘进长度超过150m时应采用机械通风;通风方式应根据隧道长度、断面大小、施工方法、设备条件等确定,主风流的风量不能满足隧道掘进要求时,应设置局部通风系统。

2隧道施工通风应纳入工序管理,由专人负责。

3隧道施工通风应能提供洞内各项作业所需要的最小风量,风速不得大于6m/s;每人供应新鲜空气不得小于3m3/min,内燃机械作业供风量不宜小于4.5m³/(min.kW);全断面开挖时凤速不得小于0.15m/s,导洞内不得小于0.25 m/s。

4 长及特长隧道施工应配备备用通风机和备用电源。

5通风机应装有保险装置,发生故障时应自动停机。

6通风管沿线应每50 -100m设立警示标志或色灯。

7通风管安装作业台架应稳定牢固,并应经验收合格。

8 主风机间歇时,受影响的工作面应停止工作。

9.9.2防尘、防有害气体应符合下列规定:1作业过程巾,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不得低于19.5%;不得用纯氧通风换气。

2空气中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02)、氮氧化物(NO x)等有害气体浓度不得超过表9.9. 2-1巾的容许值。

表9.9. 2-1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浓度(m∥m3)注: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8h);MAC-最高容许浓度,指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都不应超过的浓度;STEI。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5min)。

3空气中粉尘浓度应符合表9.9.2-2的规定。

注:1.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8h);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5min)。

2.“其他粉尘”指不含有石棉且游离SiO2:含量低于10%,不含有毒物质,尚未制定专项卫生标准的粉尘。

3.“总尘”指直径为40mm的滤膜,按标准粉尘测定方法采样所得的粉尘。

4.“呼尘”即呼吸性粉尘,指按呼吸性粉坐采样方法所采集的町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 07u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u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

隧道工程(8)

隧道工程(8)
➢ 城市隧道交通量大,交通流量不稳定,可采 用不受交通状况影响的全横向式通风及半横向式 通风方式。若在隧道内设置人行道及自行车道, 则全横向式通风最为理想。
8.4 隧道运行通风方式及选择
➢ 山岭隧道,从经济上考虑,大多采用半 横向式通风和纵向式通风方式。 ➢ 若地质条件良好,可以开挖大断面隧道, 就可以选择全横向式或半横向式通风。
流体具有层流和紊流两种流动状态 判定流动状态依据雷诺数Re
当Re<2300时,为层流;当Re>2300时,为紊 流。
8.5 隧道施工通风方式及选择
四、通风设计计算
3.风流的速度分布:
平均风速:
8.5 隧道施工通风方式及选择
四、通风设计计算
4.通风阻力
4.1 沿程磨擦阻力(以下简称磨擦阻力)通过已有计算可知: 在通风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空气在风管中、隧道中的流动大都为紊流, 即雷诺数Re大于2300。磨擦阻力计算公式为达西公式。
hf
LU v2
8A
令α=λρ/8,则
hf
LU
A
v2
α称为磨擦阻力系数,它与达西系数成正比,常见隧 道的α可在资料中查得。
8.5 隧道施工通风方式及选择
四、通风设计计算
各类巷道磨擦阻力系数表
8.5 隧道施工通风方式及选择
四、通风设计计算
4.2 局部阻力
实验表明,局部阻力可以表示为动能的倍数,即:
8.5 隧道施工通风方式及选择
(1)温度
隧道内最适宜作业人员的温度是15℃~20 ℃,掌子面的温 度不宜大于26 ℃
(2)湿度
空所相对湿度低于30%时,水份蒸发过快,会引起身体粘 膜干裂;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时,水份蒸发困难,使人烦闷; 比较舒适的湿度应是50%~60%左右;

隧道作业中的通风防尘、照明、排水及防火

隧道作业中的通风防尘、照明、排水及防火

隧道作业中的通风防尘、照明、排水及防火
1隧道作业的环境标准
1.1 粉尘允许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必须在2mg以下;
1.2 氧气不得低于20%(按体积计,下同);
1.3 瓦斯(沼气)或二氧化碳不得超过0.5%;
1.4 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30mg/m3;
1.5 氮氧化物(换算成M氧化碳)浓度应在50mg/m3以下;
1.6 氧化硫浓度不得超过150mg/m3;
1.7硫化氢浓度不得超过10 mg/m3;
1.8 氨的浓度不得超过30 mg/m3;
1.9 隧道内的气温不宜超过28°C;
1.10 隧道内的噪声不得超过90dB。

2 隧道作业中的有关通风及防尘要求
2.1 隧道内空气成分每月至少取样分析一次;风速、含尘量每月至少检测一次。

2.2 隧道施工时的通风,应设专人管理,应保证每人每分钟得到4m3的新鲜空气。

2.3 无论通风机运转与否,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口附近停留;通风机停止转运时,任何人员不得靠近通负软管行走或在软管旁停留,不得将任何物品放在通风管或管口上。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隧道作业中的通风防尘、照明、排水及防火

隧道作业中的通风防尘、照明、排水及防火

1隧道作业的环境标准1.1 粉尘允许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必须在2mg以下;1.2 氧气不得低于20%(按体积计,下同);1.3 瓦斯(沼气)或二氧化碳不得超过0.5%;1.4 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30mg/m3;1.5 氮氧化物(换算成M氧化碳)浓度应在50mg/m3以下;1.6 氧化硫浓度不得超过150mg/m3;1.7硫化氢浓度不得超过10 mg/m3;1.8 氨的浓度不得超过30 mg/m3;1.9 隧道内的气温不宜超过28°C;1.10 隧道内的噪声不得超过90dB。

2 隧道作业中的有关通风及防尘要求2.1 隧道内空气成分每月至少取样分析一次;风速、含尘量每月至少检测一次。

2.2 隧道施工时的通风,应设专人管理,应保证每人每分钟得到4m3的新鲜空气。

2.3 无论通风机运转与否,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口附近停留;通风机停止转运时,任何人员不得靠近通负软管行走或在软管旁停留,不得将任何物品放在通风管或管口上。

2.4 施工时宜采用湿式凿岩机钻孔,用水炮泥进行水封爆破以及湿喷混凝土等有利于减少粉尘浓度的施工工艺。

2.5 在凿岩和装渣工作面上应做好防尘工作。

放炮前后应进行喷雾与洒水,出渣前应用水淋透渣堆和喷湿岩壁。

吹入式的出风口,宜入置喷雾器。

2.6 防尘用水的固体含量不应超过50mg/L。

水池应保持清洁,并有沉淀和过滤设施。

3 有关照明的规定和要求3.1 隧道内的照明灯光应保证亮度充足、均匀、不闪烁。

隧道施工应使用独立的供电线路,在设有斜井、竖井的隧道中应有两路电源供电,当一路电源停电时,另一路电源应保证全部负荷的供电。

照明灯的高度、功率、应根据开挖断面的大小、施工工作面的位置选用,可参照下页表。

盾构隧道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办法

盾构隧道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办法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盾构隧道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办法工程名称: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编制日期:年月日目录一、空气及有毒有害气体要求 (3)二、隧道通风规定 (3)三、施工作业检测 (4)四、盾构施工开仓有害气体监测 (4)为了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减少或杜绝职业中毒事故,特制定本办法。

一、空气及有毒有害气体要求1、氧气含量按体积比不应小于20%2、每立方米空气中含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不应超过2mg。

3、有害气体浓度:一氧化碳含量不应大于30mg/m3;二氧化碳按体积不应大于5%,氮氧化物(换算成NO2)含量不应大于5mg/m3。

硫化氢、甲烷气体为0。

二、隧道通风规定1、隧道施工应采用机械通风。

当主风机满足不了需要时,应设置局部通风系统。

2、隧道内应满足各施工作业面的最大风量,风量应按每人每分钟供应新鲜空气3m3计算,风速为0.12—0.25m/s。

3、通风管径应经计算确定。

风管安装与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管路应直顺,接头严密。

弯管半径不应小于风管直径的3倍。

②风管的风口距工作面的距离:压入式不宜大于15m,吸入式不宜大于5m。

③混合式通风,两组管路接续交错距离为20—30m。

吸出式风管出风口应置于主风流循环的回风流中。

④通风机运转中,必须时应采取消音措施。

通风过程中,应定期测试风量、风速、风压、发现风管风门破损、漏风应及时更换和修理。

⑤当盾构机掘进满50环,施工单位必须安装通风机,并将通风管安方到工作面。

⑥施工单位必须配置有毒有害气体、含氧量等空气指标检测仪。

盾构推进工程每日检测不得少于2次(复杂土质应适当加大检测频率),并将空气检测指标和检测结果以告示牌形式告知现场作业人员。

三、施工作业检测作业时每天至少应对隧洞内气体浓度检测二次。

发现超标,人员应立即撤离危险区,直至达到上述允许浓度值以下,才能进行作业,并保证通风状况,达到上述规定要求,严禁冒险作业,相应的检测表见附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