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清棉工艺讲解
开清棉工艺流程

开清棉机械的作用和工艺流程一、开清棉机械的任务开清棉是纺纱工艺的第一道工序,由不同类型开清棉机组成的联合机完成下列任务:①将紧压的原棉开松成约0.1mg的棉束;②清除混在原棉中的杂技和棉结,除杂效率达到40%~70%;③将各种品级的原棉进行均匀混和;④制成均匀的棉卷或棉丛供梳棉工序使用。
二、开清棉机械类型及联合机组成开清棉机械按其功能划分有:①开棉机械:例如自动抓棉机、棉箱给棉机等,其主要作用是开棉和给棉,无明显的除杂作用;②混棉机械;例如多仓混棉机、混棉帘等,其主要作用是完成原棉的混和;③开清棉机械;例如双辊轴流开棉机、豪猪式开棉机、单打手成卷机、锯齿辊筒清棉机等,其主要作用是开松原棉和清除杂质。
根据纱线品种和用途、原棉等级和含杂、生产加工方法等选用腾的开清棉单机,用气力输送管道联接起来组成产线,此即开清棉联合机。
一台好的联合机应具有工艺流程短,适纺性强,工作效能高等特点。
国产LFA001型开清联合机用于加工含杂率为3%~4%原棉。
纺15tex纱时,除杂效率达65%左右,棉卷重量不匀率在1%以内。
联合机的组成如下:FA002型圆盘式抓棉机(2台)→FA121型除金属装置→FA104型六辊筒开棉机▲(附A045型凝棉器)→FA022型多仓混棉机→FA106型豪猪式开棉机▲(附A045型凝棉器)→FA107型豪猪式开棉机▲(附AO45型凝棉器)→AO62型二路电气配棉器→AO92 AST型双棉箱给棉机(附AO45型凝器)(2台)→FA141型单打手成卷机▲(2台)。
符号“▲”表示该机是联合机里的开清点,上例共有四个。
若原棉含杂率较低,可使用间道装置跳过其中1或2个开清点。
棉型化纤含杂更少,加工时可不采用六辊筒开棉机除杂,还可选用FA106A型梳针辊筒开棉机代替FA106型豪猪式开棉机,以增强对化纤的梳理开松。
开清棉联合机的终端是成卷机并且制成棉卷,该棉卷在梳棉机上退绕喂入;近年来由于高产高速梳棉机取得成功,这种棉卷喂入方式被摒除。
第一章 开清棉工艺设计

第一章 开清棉工艺设计开清棉工序工艺原则:多包细抓,混和充分;成分准确,打梳结合;先缓后剧,渐进开松;多松少伤,早落防碎;先易后难,先大后小,棉卷均匀,结构良好。
§1 抓棉机工艺设计一、 影响开松作用的因素:1、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 一般(重叠量)2.5~7.5mm伸出长度↗—→产量大、棉块大—→开松质量↘2、打手间歇下降动程:一般3~6mm下降动程↗—→产量↗—→棉块大、开松质量↘3、打手转速:一般在700~900转∕分,常用760转/分1)打手转速↗—→棉块小—→开松质量↗2)打手转速↗—→产量↗3)打手转速↗—→损伤↗(纤维、刀片) 4)打手转速过高—→机器振动↗4、抓棉小车运行速度:一般0.59~2.69转/分产量↗的情况下,速度↗—→产量↗—→成份种类↗混和↗—→运行效率↘ 产量不变情况下,速度↗—→开松↗混和↗5、小车与打手的运动方向:⎩⎨⎧在抓棉点上方向相反逆抓在抓棉点上方向一致顺抓::顺抓—→产量↗ 棉块大—→开松↗抓棉开松程度可用抓棉机输出的理论棉块重量表示:M =G /NZM ——棉块重G ——机器产量(克/分)N ——打手转速(转/分)Z ——打手总齿数、刀尖数 二、影响混和作用的因素: (一)排包图:1、相同成份:纵向分散,横向错开2、棉包规格不同时:削高嵌缝,低包松高,平面看齐3、回花、再用棉:要夹紧或打包后使用 (二)抓棉机小车运转效率: 1、运转效率%1000%10⨯+⨯=小车停车时间小车运行时间小车运行时间成卷机开机后时间测定时间内成卷机运行间测定时间内小车运行时一般要求达到80﹪以上 2、要勤抓、少抓,尽量少停车 3、影响运转效率和混和的因素:⑴刀片伸出肋条的长度↗—→运转效率↘ 混和↘ ⑵打手下降的距离↗—→运转效率↘ 混和↘ ⑶打手速度↗—→运转效率↘ ⑷小车回转速度↗—→运转效率↘ 4、调节:⑶↗⑷↗—→⑴↘⑵↘保持80﹪以上—→棉块小—→混和好§2 棉箱机械工艺设计一、 A006B 自动混棉机:横铺直取多层混和 ㈠影响混和作用的因素:1、 摆斗摆动速度:速度↗—→混和↗2、 输棉帘、压棉帘、角钉帘的速度↘—→存棉量饱满,混棉层层数多—→混和↗3、 混棉比斜板:支承棉堆 控制棉箱存棉量一般混棉比斜板的倾斜角为22.5°~40° 倾角过大—→存棉量↘—→混和↘4、 光电管高度:位置高—→混棉层层数↗—→混和↗过高—→开松↘光电管灵敏度高—→存棉量波动小—→混和↗(二)影响开松作用的因素:1、角钉帘速度:输棉帘(米/分)1 1.25 1.5 1.75压棉帘(米/分) 1 1.25 1.5 1.75角钉帘(米/分)60 70 80 100 速度↗—→产量↗—→开松↘决定本机产量速度过高—→离心力↗—→帘子断一般80米/分左右2、均棉罗拉速度:200~300转/分速度↗—→开松↗—→产量↘均棉罗拉与角钉帘间的速比称均棉比3、剥棉打手速度:400~550转/分速度↗—→开松↗过高—→返花—→棉结↗4、两角钉机件间隔距角钉帘与压棉帘间的隔距:60~80mm角钉帘与均棉罗拉的隔距:0~40 mm隔距↘—→开松好过小—→产量↘5、角钉倾斜角与角钉密度倾斜角↘—→抓取力↗—→开松好过小也影响抓取量角钉密度↗—→开松↗过大时,握持不紧、开松差,棉块浮于针尖而被打落—→开松↘产量↘一般密度为64.5×38mm6、打手与尘棒间隔距↘—→开松好一般进口8~15mm,出口10~20mm7、前方机台的气流量过高—→开松差(三)影响除杂作用的因素:(A006B除杂效率较高一般在10﹪左右,落棉含杂率应控制在70﹪以上) 1、尘棒间的隔距↗—→除杂好2、剥棉打手和尘棒间的隔距↘—→除杂好一般采用进口小(8~15mm )出口大(10~20mm )的配置原则 3、剥棉打手的转速↗—→除杂好,开松↗过大易出现返花—→棉结↗ 一般400~550转∕分 4、前方机台气流量↗—→除杂↘ 5、除杂效果评定:①落棉率↗—→成本↗(落棉率达到一定值后,落棉率↗—→落杂增量不大) 落棉率=%100⨯喂入混和棉重量落棉重量②落棉含杂率↗—→效果↗ 落棉含杂率=%100⨯落棉重量落棉中含杂质重量③落杂率↗—→质量↗ 原棉含杂率一定时落杂率↗—→除杂多落杂率=⎩⎨⎧⨯⨯=⨯原棉含杂率除杂效率落棉含杂率落棉率喂入混和棉重量落棉中含杂质重量%100④单台除杂效率↗—→本机台除杂能力↗ 除杂效率=%100⨯原棉含杂率落杂率⑤总除杂效率↗—→开清棉工序总除杂↗ 总除杂效率=%100⨯-原棉含杂率棉卷含杂率原棉含杂率⑥总落棉率(统破籽率):根据原棉含杂率定,影响成本 总落棉率=%100⨯∑喂入混和棉重量各机台落棉重量⑦落棉含纤维率↗—→成本↗ 落棉含纤维率=%100⨯落棉重量落棉中含纤维重量二、FA028多仓混棉机(输出棉帘:平帘、斜帘、压棉帘)(一)作用:混和、开松、排微尘(二)特点:时差混和,不同时喂入同时输出(三)影响混和的工艺参数1、给棉罗拉速度与清棉机同步:速度↗—→产量↗混和↘开松↘2、光电、气压控制后方机台供棉:光电管位置↘—→时差↗—→混和↗一般在仓的 1/2~2/3处3、仓位↗—→混棉时差↗—→混和↗4、各仓满仓容量及换仓压力设置各仓棉量↗—→静压↗换仓压力设置值Q↘-静压↗=微压差↘—→微压↘—→微压小到微压开关动作设定值P时,电路导通,微压开关将下一仓活门打开。
开清棉

第三章 开清棉第一节 概述一、开清棉工序的任务将原棉或化学短纤维加工成纱线需经过一系列纺纱工艺过程,开清棉是纺纱工艺过程的第一道工序。
各种唛头的原料以棉包、化纤包的形式送入本工序,为满足成纱品质要求,开清棉工序应完成下列任务:(一)开松 经过开清棉联合机各单机中角钉、打手的撕扯、打击,将原料中压紧的块状纤维松解成束状纤维,尽可能减少杂质碎裂和纤维损伤。
(二)除杂 在开松的同时,去除原棉中50%~60%的杂质及部分疵点、短绒,尤其是棉籽、籽棉、不孕籽、砂土等颗粒较大的杂质,在除杂的同时应尽量减少可纺纤维的下落,以利节约用棉。
(三)混合 按配棉成分将各种不同品质的原棉加以充分混合。
(四)均匀成卷或输送棉流 制成符合一定规格与质量要求的棉卷或化纤卷,供梳棉工序使用。
当采用清梳联时,可将开清棉工序输出的纤维通过气流或电器配棉方法输送到梳棉工序各单机。
二、开清棉机械的种类开清棉工序是由多种单机构成的联合机组,流程中的主要设备有重点地完成开松、除杂、混合、均匀等作用,各主要设备还要通过一些辅助设备进行连接,以形成具有一定适应性的开清棉流程。
(一)开清棉主要机械1、抓棉机械 如自动抓棉机。
拆除外包装的棉包或化纤包以配棉成分按照一定比例堆放在棉包台上,抓棉机械从棉包或化纤包中抓取纤维,喂给前面的机械。
在抓棉的同时具有扯松与混合作用。
2、混棉机械如自动混棉机、多仓混棉机、棉箱给棉机等。
这些设备具有数量较多或体积较大的棉箱,并借助气流和不同规格的角钉,使原料在箱内进行比较充分的混合。
混合的同时对原料进行扯松,并去除部分较大的杂质。
3、开棉机械如滚筒开棉机、豪猪开棉机、轴流式开棉机等。
这些设备利用不同型式和规格的打手对原料进行打击、撕扯,使原料进一步松解并去除杂质。
4、清棉、成卷机械如单打手成卷机、单打手清棉机、多滚筒清棉机等。
这些设备一般安排在开清棉工序的最后,可以对原料实施比较细致的开松,同时去除一些细小杂质。
在成卷流程中,清棉机械要制成一定规格和质量要求的棉卷;在清梳联流程中,清棉机输出棉束较小、密度较为均匀的棉流(筵棉)。
开清棉工艺讲解

均衡
供应。
? 抓棉机的作用:按一定数量和配棉比例从棉 包中抓取原料并喂给整套开清棉联合机,同 时它还具有一定的开松和混和作用。
FA002 自动抓棉机
? 其工艺技术的先进性表现为几个方面: ? (1)两台并联使用,增加混棉包数一倍,可
达40~50包,有利于多包抓取。 ? (2)棉包排列可分高低层交替使用,以利于
? 小车回转速度:0.59—2.96 ? 小车间歇下降范围3—6 ? 打手转速:740 ? 锯齿伸出肋条距离740 ? 抓棉打手包括锯齿形刀片、隔盘和打手轴。每个隔盘上的刀片齿数由内
向外分为三组,里面一组为 9齿,中间一组为 12齿,外面一组为 15齿, 其作用是补偿打手径向的抓棉差异,力求均衡。锯齿刀片的刀尖角为 600,对原料的抓取角为100。 ? 小车机架由支架连接,内侧由中心轴支承,外侧由两只转动滚轮支承。 滚轮沿地轨作顺时针环行回转。抓棉小车回转一周,打手下降一次,故 打手下降是间歇性的。 抓棉机在满足产量的条件下,要求抓棉的棉块尽 量小些,以利于混棉机械的混合和除杂。 影响抓棉效果的主要因素:打 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打手下降的距离、打手速度和小车回转速度。
? 开清棉工序是整个纺纱生产流程的首道工序, 其工艺的优劣,与纺纱、织造、染整、后整 理各工序的加工质量关系密切。
? 开清棉工序具有流程长、机台多、加工复杂、 技术难度大等特点。近年来国内外对开清棉 新设备、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予以极大关注, 取得一定成绩。
抓棉机
? 抓棉机的类型:环行式、往复式
? 工作要求:多包抓取、连续抓取、安全生产、
A092AST 型双棉箱给棉机
? 进棉箱:有凝棉器、调节板、光电管 2(据进棉箱内原料的充满程度控 制电气配棉器进棉口的活门启闭,使棉箱内的棉量保持一定的高度)、 角钉罗拉(由拉耙机构控制其转动或停止,转动时将进棉箱内的原料输 至中部的储棉箱)。
第一章 开清棉工艺设计

第一章开清棉工艺设计第一章开清棉工艺设计第一章 开清棉工艺设计开清棉工序工艺原则:多包细抓,混和充分;成分准确,打梳结合;先缓后剧,渐进开松;多松少伤,早落防碎;先易后难,先大后小,棉卷均匀,结构良好。
§1 抓棉机工艺设计一、 影响开松作用的因素:1、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 一般(重叠量)2.5~7.5mm伸出长度↗—→产量大、棉块大—→开松质量↘2、打手间歇下降动程:一般3~6mm下降动程↗—→产量↗—→棉块大、开松质量↘3、打手转速:一般在700~900转∕分,常用760转/分1)打手转速↗—→棉块小—→开松质量↗2)打手转速↗—→产量↗3)打手转速↗—→损伤↗(纤维、刀片)4)打手转速过高—→机器振动↗4、抓棉小车运行速度:一般0.59~2.69转/分产量↗的情况下,速度↗—→产量↗—→成份种类↗混和↗—→运行效率↘ 产量不变情况下,速度↗—→开松↗混和↗5、小车与打手的运动方向:⎩⎨⎧在抓棉点上方向相反逆抓在抓棉点上方向一致顺抓::顺抓—→产量↗ 棉块大—→开松↗抓棉开松程度可用抓棉机输出的理论棉块重量表示:M =G /NZM ——棉块重G ——机器产量(克/分) N ——打手转速(转/分)Z ——打手总齿数、刀尖数二、影响混和作用的因素:(一)排包图:1、相同成份:纵向分散,横向错开2、棉包规格不同时:削高嵌缝,低包松高,平面看齐3、回花、再用棉:要夹紧或打包后使用(二)抓棉机小车运转效率:1、运转效率%1000%10⨯+⨯=小车停车时间小车运行时间小车运行时间成卷机开机后时间测定时间内成卷机运行间测定时间内小车运行时 一般要求达到80﹪以上2、要勤抓、少抓,尽量少停车3、影响运转效率和混和的因素:⑴刀片伸出肋条的长度↗—→运转效率↘ 混和↘⑵打手下降的距离↗—→运转效率↘ 混和↘⑶打手速度↗—→运转效率↘⑷小车回转速度↗—→运转效率↘4、调节:⑶↗⑷↗—→⑴↘⑵↘保持80﹪以上—→棉块小—→混和好§2 棉箱机械工艺设计一、 A006B 自动混棉机:横铺直取多层混和㈠影响混和作用的因素:1、 摆斗摆动速度:速度↗—→混和↗2、 输棉帘、压棉帘、角钉帘的速度↘—→存棉量饱满,混棉层层数多—→混和↗3、 混棉比斜板:支承棉堆 控制棉箱存棉量一般混棉比斜板的倾斜角为22.5°~40°倾角过大—→存棉量↘—→混和↘4、 光电管高度:位置高—→混棉层层数↗—→混和↗过高—→开松↘光电管灵敏度高—→存棉量波动小—→混和↗(二)影响开松作用的因素:1、角钉帘速度:输棉帘(米/分)1 1.25 1.5 1.75压棉帘(米/分) 1 1.25 1.5 1.75角钉帘(米/分)60 70 80 100 速度↗—→产量↗—→开松↘决定本机产量速度过高—→离心力↗—→帘子断一般80米/分左右2、均棉罗拉速度:200~300转/分速度↗—→开松↗—→产量↘均棉罗拉与角钉帘间的速比称均棉比3、剥棉打手速度:400~550转/分速度↗—→开松↗过高—→返花—→棉结↗4、两角钉机件间隔距角钉帘与压棉帘间的隔距:60~80mm角钉帘与均棉罗拉的隔距:0~40 mm隔距↘—→开松好过小—→产量↘5、角钉倾斜角与角钉密度倾斜角↘—→抓取力↗—→开松好过小也影响抓取量角钉密度↗—→开松↗过大时,握持不紧、开松差,棉块浮于针尖而被打落—→开松↘产量↘一般密度为64.5×38mm6、打手与尘棒间隔距↘—→开松好一般进口8~15mm,出口10~20mm7、前方机台的气流量过高—→开松差(三)影响除杂作用的因素:(A006B除杂效率较高一般在10﹪左右,落棉含杂率应控制在70﹪以上)1、尘棒间的隔距↗—→除杂好2、剥棉打手和尘棒间的隔距↘—→除杂好一般采用进口小(8~15mm )出口大(10~20mm )的配置原则3、剥棉打手的转速↗—→除杂好,开松↗过大易出现返花—→棉结↗一般400~550转∕分4、前方机台气流量↗—→除杂↘5、除杂效果评定:①落棉率↗—→成本↗(落棉率达到一定值后,落棉率↗—→落杂增量不大) 落棉率=%100⨯喂入混和棉重量落棉重量 ②落棉含杂率↗—→效果↗落棉含杂率=%100⨯落棉重量落棉中含杂质重量 ③落杂率↗—→质量↗ 原棉含杂率一定时落杂率↗—→除杂多落杂率=⎩⎨⎧⨯⨯=⨯原棉含杂率除杂效率落棉含杂率落棉率喂入混和棉重量落棉中含杂质重量%100 ④单台除杂效率↗—→本机台除杂能力↗除杂效率=%100⨯原棉含杂率落杂率 ⑤总除杂效率↗—→开清棉工序总除杂↗总除杂效率=%100⨯-原棉含杂率棉卷含杂率原棉含杂率 ⑥总落棉率(统破籽率):根据原棉含杂率定,影响成本总落棉率=%100⨯∑喂入混和棉重量各机台落棉重量⑦落棉含纤维率↗—→成本↗落棉含纤维率=%100⨯落棉重量落棉中含纤维重量二、FA028多仓混棉机(输出棉帘:平帘、斜帘、压棉帘)(一)作用:混和、开松、排微尘(二)特点:时差混和,不同时喂入同时输出(三)影响混和的工艺参数1、给棉罗拉速度与清棉机同步:速度↗—→产量↗混和↘开松↘2、光电、气压控制后方机台供棉:光电管位置↘—→时差↗—→混和↗一般在仓的 1/2~2/3处3、仓位↗—→混棉时差↗—→混和↗4、各仓满仓容量及换仓压力设置各仓棉量↗—→静压↗换仓压力设置值Q↘-静压↗=微压差↘—→微压↘—→微压小到微压开关动作设定值P时,电路导通,微压开关将下一仓活门打开。
1.2开清棉工艺(改)

1.2 开清棉工艺【引导问题】【知识要点】1.2.1 开清棉工序任务与工艺设计原则(一)开清棉工艺设计原则开清棉是纺纱的第一道工序,通过各单机的作用逐步实现对原棉的开松、除杂、混合、均匀的加工要求。
开清棉工艺设计内容主要是对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给棉机、清棉机等主要设备工艺参数进行合理配置,1.2.1 开清棉工序任务与工艺设计原则 1.2.2 开清棉各单机机构1.2.3 开清棉主要工艺参数配置 1.2.4 开清棉典型案例分析 1.2.5 开清棉质量指标极其控制学习内容开清棉是纺纱的第一道工序,通过各单机的作用逐步实现对原棉的开松、除杂、混合、均匀的加工要求。
开清棉工艺设计内容主要是:对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给棉机、清棉机等主要设备工艺参数进行合理配置。
► 开清棉工艺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如何根据纱线产品和原料特点合理选用开清棉工艺流程?► 开清棉开松、除杂、混合、均匀主要工艺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合理配置?① 开松:块状纤维 → 小棉束。
(撕扯、打击) ② 除杂:有效清除原棉中大部分尘杂、疵点、短绒。
③ 混和:将各种原料按配棉比例充分混合。
④ 均匀成卷或棉流:制成棉卷,或输出均匀棉流 开清棉主机设备: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给棉机、清棉成卷机等想一想?► 开清棉的工作任务! 开清棉机械1、抓棉机:环行抓棉机、往复式抓棉机。
2、混棉机:自动混棉机、多仓混棉机、双棉箱给棉机。
3、开棉机械:六滚筒开棉机、豪猪开棉机、轴流开棉机等。
4、清棉、成卷机械:单打手成卷机、清棉机等(二)开清棉工艺流程1、选择开清棉流程考虑因素①单机的性能和特点;②纺纱品种和质量要求;③原棉的性质:如含杂内容和数量,纤维长度、线密度、成熟系数和包装密度等因素。
2、棉箱和开清点的设置为保证原料的充分混和及均匀输送,做到稳定供应,在开清棉流程中一般配置2台混给棉机(即2个棉箱)。
开清点是指对原料起开松、除杂作用的部位,通常以开棉机和清棉机打手为开清点。
教您开清棉

应合理配置开清点数量,以适应不同原料的含杂 疵率。(开清点是指对原料进行开松、除杂作用 的主要打击部件。主要打手为轴流、豪猪、锯片 、综合、梳针、锯齿等,每只打手作为一个开清 点,多辊筒开清机、混开棉机及多刺辊开棉机, 每台作为一个开清点。) 原料含杂高低和包装密度来选择不同的开清点数 量。原棉含杂率高、包装密度大,开清点宜多; 化纤较蓬松,含疵点又较少,开清点数量可较少 。
清花工序的任务是由开清棉联合机combined opening and scutching machine的一系列机械的逐 步加工而完成的。开清机械按其作用和在流程中的 位置可分为: 1、抓棉机械 plucker:具有开松、喂给和初步混和 作用。 2、混棉机械blending machine, mixer:主要作用是 充分混和。如多仓混棉机multi-mixer、自动混棉机 automatic blending machine。另有扯松、除杂作用 (garneting action,etc.)。 3、开棉除杂机械opener:采用打手beater对原料进 一步开松和除杂。
②据纺纱线密度的不同来选择开清点数量:粗特 纱3~4个开清点,中特纱2~3个开清点,细特纱 1~2个开清点。 应合理选择打手型式和打击方式,从自由打击到 握持打击,使开松由缓和到剧烈,达到逐步开松、 减少纤维损伤的目的。应交替配置一定数量的棉 箱机械,以保证定量供应和棉流密度稳定,促使 棉卷结构均匀。配置多仓混棉机,更能提高混和 效果,使染色均匀。流程的输棉管道中需设置间 道装置,以适应开清点和棉箱机械数量的配置, 使单机组合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且机组中须安 置防磁铁装置或除金属装置以及优良的凝棉器。
第二章 开清棉

3、抓棉小车的下降距离 抓棉小车每次下降距离大,抓棉机产量高, 抓取棉块重量大,开松效果差。一般3-6mm。 4、抓棉小车运行速度 提高小车运行速度,单位时间内抓取原料成 分增多,有利混和,同时产量提高。一般2530m/min。 5、棉包排列 要求纵向分散,横向错开。上包时要做到削 高填平,回花、再用棉分散在棉包之间,最 好打包后使用。
图2-11 FA10A4型六辊筒开棉机 图2-11 FA105A型单轴流开棉机
(2)辊筒与尘棒间隔距 隔距↓→开松和除杂作用↑, 但过小→造成通道堵塞和损坏尘棒。 调节:升降辊筒轴承座位置。 (3)尘棒间隔距 隔距↑→落棉率↑,除杂作用↑。 选择:为实现先落大杂,后落小杂,减少大杂的碎 裂,提高落棉含杂率,尘棒间隔距应由大到小配置。 调节:调节机外手轮变化尘棒安装角。 (4)前方机台风扇速度 风速↑→原棉在机内停留 时间↓,开松除杂效果↓。
三、开清棉联合机的工艺流程 1、纺棉 FA002A型圆盘式抓棉机×2→TF30A型重物分离器 (附FA051A型凝棉器)→FA022型多仓混棉机 →FA106型豪猪式开棉机(附A045B型凝棉器) →A062-Ⅱ电器配棉器→FA046A型振动棉箱给棉机 ×2→FA141A型成卷机×2 2、纺化纤 FA002A型圆盘式抓棉机×2→FA022型多仓混棉机 →FA106A型豪猪式开棉机(附A045B型凝棉器) →A062-Ⅱ电器配棉器→FA046A型振动棉箱给棉机 ×2→FA141A型成卷机×2
第四节 开棉机械 作用:对原料进行开松和除杂。 过程:通过打击,破坏纤维与纤维、纤维与 杂质的联系力,将原棉松解成小棉束的同时, 使纤维与杂质分离,通过机械部件完成除杂 作用。 要求:合理配置工艺参数,避免过度打击造 成纤维损伤和杂质碎裂,同时要防止可纺纤 维下落造成浪费。 类型:自由打击开棉机、握持打击开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