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中心筛选概要
各类药物临床试验入组和排除标准

各类药物临床试验入组和排除标准一、过敏临床试验入选标准(1)年龄为18—65岁,男女不限。
(2)变应原皮脓试验至少有1种十十或十十以上(红晕直径比对照大5mm以 . 上),过敏性鼻炎诊断明确。
(3)至少有两个鼻部症状在中度以上(评分2分或2分以上)。
(4)病程大于1年。
(5)受试者阅读并充分理解患者须知,签署知情同意书。
3.2排除标准(1)从事需注意力高度集中职业者,如高空作业者、驾驶员。
(2)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律失常者。
(3)肝肾功能不正常者。
(4)妊娠试验阳性或哺乳期妇女,计划近期内生育的男女。
(5)对地洛他定片主药成分或其辅料过敏者。
(6)对多种药物有过敏史者。
(7)正在使用皮质激素治疗者。
(8)正在使用抗组胺类药物治疗者。
(9)两周内应用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眯唑类药物的患者。
(10)育光眼患者。
(11) 有如下药物使用史,且停药时间少于下表要求者。
表1停药时间要求药物名称或类别停药时间要求长效皮质激素90天口服皮质激素30天阿司米唑30天除阿司米唑外的抗组胺类药物(12) 在最近的3个月内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者。
(13) 有渐进性严重疾病者(如癌症)。
(14) 酗酒或吸毒者。
(15) 因严重精神障碍或语言障碍不能按临床试验方案(16) 不能按期随访者或不能与研究者配合者下列药物在筛选时需停药,并且在试验中不能使用(1) I类和III类抗心律失常药。
(2) 吸入皮质类固醇,剂量超过2000微克每日。
(3) 口服色苷酸钠。
(4) 阿司匹林和非甾体类抗炎药。
(5) 抗胆碱能药。
(6) 镇静药,抗抑郁药,鸦片制剂,催眠药。
(7) H2受体拮抗剂。
(8) 有抗组胺活性的药物。
(9) 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酮康唑等)。
二、老年痴呆临床试验入选标准 .A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器质性精神障碍症状诊断标准中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B 受试者年龄18—76周岁,性别不限C 意识障碍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评分7—13分,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评分>13—15分患者及无意识障碍患者须符合D项D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11—23分(轻、中度认知障碍)。
SSV中心筛选报告模板

SSV中心筛选报告模板中心筛选访视,又叫SSV(Site selection visit) 或 PSV(Pre- study Visit),一般是CRA到研究中心第一次正式的拜访。
为了评估研究中心是否符合项目的要求,以便选择正确的中心。
筛选访视相当于对研究中心的全面评估,稍有不到位,可能会影响到后面的研究开展。
对CRA来说,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研究团队介绍方案的实施,收集研究中心意向、研究团队信息、中心流程等并完成报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时候,甚至只给CRA 1-2天的时间熟悉方案、准备材料,就要和研究者预约时间去做选点,非常考验CRA的能力。
【Step1 】中心筛选前的流程及准备工作在选点前,一般会先远程对研究中心进行可行性调研,有些公司会有专门的「可行性调研专员」完成,也有的是CRA自己完成这部分工作。
流程包括:联系PI(主要研究者)→简单介绍方案→收集研究者签署的保密协议→向研究者发送项目相关文件(方案、研究者手册等)→初步确定PI意向并远程收集项目问卷(一般包含入组潜力、研究团队、中心原始数据/药物管理/合同签署/伦理审批流程等,如选点前项目问卷无法收回,有些项目组也会要求SSV现场收回)→将收集的信息反馈给项目组,等待项目组评估并批准SSV。
项目组批准后,就可以着手准备onsite SSV了。
准备工作:完成SSV培训:包括方案、研究者手册、选点报告的guideline、SSV的PPT;研究的基本信息一定要熟记在心,这些研究者很可能会问道,如时间节点(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入组期多久等)、是global项目还是仅在中国开展、是否多中心、全国一共入组多少例、组长单位是哪家、牵头PI是哪位等。
与研究中心预约访视:如果项目组没有要求一定在当周完成,一般我会预约下一周的访视,一方面避免临时拜访PI,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留点准备时间。
请PI预留30分钟-1小时,并且告知PI也会拜访一下Sub-I和研究护士,以便了解更多信息。
审评中心对现阶段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的认识

审评中心对现阶段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的认识杨志敏,主任药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临床审评一部随着药物研发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和我国药物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近年来在我国开展的临床研究数量呈递增趋势。
据统计,2005 -2010 年我国共有 1 999项临床研究在美国Clinical Trials.Gov 进行注册,其中2005年为144 个,2006 年为198 个,2007年为278 个,2008 年为368 个,2009 年为466 个,2010 年为545 个,登记的研究中大部分为研究者或学术机构发起的临床研究(investigator-initiatedclini-cal trial,IIT)。
从总体数量分析,除了以药品注册为目的的临床研究之外,由研究者发起的各类研究已开始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另一方面,由于越来越多的临床单位参与或主导高水平的国际多中心研究,如IPASS 研究、INTEREST 研究、EACH 研究,获得国际学术界和同行的高度认可,更加激发了国内研究者开展临床研究的热情,从而不断探索和研究更多更好的治疗方案,获得更加充分和科学的研究数据,通过循证医学方法提升临床治疗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多临床获益。
目前我国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的认识和监管工作刚刚起步,研究和借鉴国外的管理模式是现阶段必要的工作。
为此,本文就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研究者发起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概要性介绍,力求为制定和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我国研究者发起研究的管理水平和研究质量发挥一定作用。
IIT 是指由研究者申请发起的一个或一系列临床研究。
其与制药公司发起的临床研究最大区别在于,IIT 中制药公司不承担主导角色和申办者职责,仅直接或间接提供试验药、对照药或部分经费。
其研究范围常常是制药企业申办的研究(industry-sponsoredtrial,IST)未涉及的领域,例如罕见病研究、诊断或治疗手段比较、上市药物新用途等。
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的统计学要求

n 申办者应根据生物统计学专业人员产生的随 机表对试验用药品进行编码,经过编码后的 药品已达到了处理的随机分配要求,研究者 应严格按照试验用药品编号的先后顺序入 组,不得随意变动,否则会破坏随机化效果。
n 随机化的方法和过程应在试验方案中阐明, 但使人容易预测的(如分段长度等)随机化 的细节不应包含在试验方案中。
件的研究对象被收入研究范畴的机会相同,即总 体中每个个体有相同的机会被抽到样本中来。
(2) 分组的随机(均衡性):每个研究对象 被分配到不同处理组的机会相同。
(3) 实验顺序的随机(客观性):每个研究 对象先后接受处理的机会相同。
方法:
n 临床试验中可采用分层 (stratified)、分段(block) 随机化方法。
析因设计举例
n 通过科学设计的双盲双模拟安慰剂和活性药对照的 临床试验,初步明确XXX中药对血脂的调节作用, 并比较评估XXX中药和辛伐他汀单独或合并治疗高 脂血症的疗效,为下一步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案设 计提供依据。
n 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对照析因设计 n 遵循降脂饮食控制后血浆TC或TG仍满足入选标准
n 显示等效或非劣性的设计: 等效性检验(equivalence trial)的目的是确
认两种或多种治疗的效果差别大小在临床上并无重要 意义,即试验药与阳性对照药在疗效上相当。
非劣效性检验(non-inferiority trial)的目的是 显示试验药治疗效果在临床上不劣于阳性对照药.
内容概要
n 一、临床试验的目的与类型 n 二、对照组的选择 n 三、随机化与盲法 n 四、样本含量估计 n 五、多中心临床试验 n 六、统计分析的数据集 n 七、有效性评价 n 八、安全性评价 n 九、临床试验的数据管理
受试者筛选、入选

受试者筛选、入选SOP
一、目的:建立受试者筛选、入选的操作规程,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
二、范围:适用于所有临床试验。
三、规程:
1.受试者是药物临床试验的客观对象,试验方案的设计应满足科学和伦理的要求,保护受试者权益。
2.根据药物临床试验方案的要求,从不同人群中(健康志愿者、门诊患者、住院患者等)招募受试者。
可以通过张贴招募广告、社区宣传、电视广播等方式招募受试者。
3.药物临床试验的研究人员在熟悉试验方案后,向受试者进行知情同意,待对方充分考虑、理解并充分咨询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知情同意的过程遵照受试者知情同意SOP。
4.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照各项药物临床试验的入组和排除标准对受试者进行筛选,并填写《受试者筛选与入选表》。
必须满足所有入选标准,并不能符合任一排除标准的受试者方可进入药物临床试验。
5.符合方案要求的受试者按照方案既定的标准随机分组,并进行相应的观察治疗。
主要实验研究的临床试验概要如下

主要实验研究的临床试验概要如下:附录1:CAPITA 1/2 临床试验概要附录2:PANDA 1/2 临床试验概要附录3:COBRA临床试验概要附录4:FINALE临床试验概要附录5:COMPACT 1 临床试验概要附录6:COMPACT 2 临床试验概要按MedDRA SOC和Preferred Term (PT)划分的对比试验,开放试验以及访视间阶段相关数据总结列表如下:附录7:对按MedDRA SOC和Preferred Term (PT)划分的设盲治疗访视中报告的不良事件的总结附录8:对按MedDRA SOC和Preferred Term (PT)划分的设盲MDI/DPI治疗访视间报告的不良事件的总结附录9:对按MedDRA SOC和Preferred Term (PT)划分的开放试验治疗中报告的不良事件的总结按MedDRA SOC和Preferred Term (PT)划分的各试验不良反应的总结列表如下:附录10:CAPITA1/2 : 对比试验(CAPITA1)和开放试验(CAPITA2)J阶段不良事件的总结附录11:PANDA: DB和开放试验阶段不良事件的总结附录12:COMPACT1:按关系,治疗访视和严重程度划分的不良事件总结附件13:COMPACT2:按关系,治疗访视和严重程度划分的不良事件总结附件14:COBRA: 按关系,治疗访视和严重程度划分的不良事件总结附件15:FINALE: 按关系,治疗访视和严重程度划分的不良事件总结患者研究试验中报告的发生震颤的患者数量总结列表如下:附录16:CAPITA1和PANDA发生震颤的患者数量(轻度/中度/重度的发生次数)患者研究试验中心率和血压变化的总结列表如下:附录18:患者研究试验心率和血压变化总结。
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的统计学要求

n 申办者应根据生物统计学专业人员产生的随 机表对试验用药品进行编码,经过编码后的 药品已达到了处理的随机分配要求,研究者 应严格按照试验用药品编号的先后顺序入 组,不得随意变动,否则会破坏随机化效果。
n 随机化的方法和过程应在试验方案中阐明, 但使人容易预测的(如分段长度等)随机化 的细节不应包含在试验方案中。
n 可减少试验中非处理因素的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在新药临床试验中,非处理因素是除药物因素以外的 其它所有能够影响评价临床主要疗效指标的各种因素,包 括试验条件、受试者本身、环境因素等,只有通过设立对 照才能鉴别药物的作用。
试验组:T + NT = Te + NTa
对照组: NT =
NTa
式中,T 为处理因素;NT 为非处理因素;Te为处理效应;NTa 为非处理因素的影响
析因设计举例
n 通过科学设计的双盲双模拟安慰剂和活性药对照的 临床试验,初步明确XXX中药对血脂的调节作用, 并比较评估XXX中药和辛伐他汀单独或合并治疗高 脂血症的疗效,为下一步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案设 计提供依据。
n 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对照析因设计 n 遵循降脂饮食控制后血浆TC或TG仍满足入选标准
的患者。
析因设计举例(续)
n 患者入选后进行4周饮食控制,在基线期末符合 入选标准的患者被随机分为四组:
– XXX中药模拟片,加舒降之模拟片 (O) – 160mgXXX中药,加舒降之模拟片 (A) – 20mg舒降之,加XXX中药模拟片 (B) – 160mgXXX中药,加20mg舒降之 (A+B)
(4)外部对照(历史对照)
n “基线对照试验” 属于外部对照试验,将观察到的相对于基 线的变化或研究期之间的变化与所估计的无治疗干预时可 能发生的状况相比较。
(完整版)临床试验数据分析要点(GCP)

临床试验数据分析要点5.3.1分析对象的数据集5.3.1.1 全样本分析(Full analysis set)计划治疗原则(intention-to-treat)是指主要分析应当包括所有进入随机化的遵循这一原则需要对所有随机受试者完成随访得到试验结果。
由于各种理由,这在实际上是难以达到的,因此,全样本分析是尽可能接近于包括所有随机受试者,在分析中保留最初的随机化对于防止偏差和提供安全的统计检验基础很重要。
在许多场合,它提供的对治疗效果的估算很可能反映了以后的实际观察结果。
从分析中剔除已随机受试者的情况不多:包括不符合重要入选标准,一次也没有用药,随机化后没有任何数据。
从分析中剔除不符合入选条件受试者必须不致引起偏差:入选标准的测定是在随机化之后;违反合格标准的检测是完全客观的;所有受试者都受到同样的合格性调查;各组实行同样的入选标准,凡违反者均被排除。
5.3.1.2 遵循研究设计对象(Per Protocol Set)"Per Protocol"对象组,有时称之为"有效病例"、"有效样本"或"可评价受试者样本;定义为全部分析样本中较好遵循设计书的一个受试者亚组:·完成预先说明的确定治疗方案暴露。
·得到主要变量的测定数据。
·没有违反包括入选标准在内的重要试验设计。
从"有效受试者"组中剔除受试者的精确理由应当在揭盲前就充分限定并有文件记载。
为得到"有效受试者"而排除对象的原因和其他一些违反研究设计的问题,包括对象分配错误、试验中使用了试验方案规定不能用的药物、依从性差、出组和数据缺失等,应当在不同治疗组之间对其类型、发生频率和发生时间进行评价。
5.3.1.3不同的分析(受试者)组的作用在验证性试验中,通常进行全样本和"有效受试者"两种分析。
这样可以对两者之间的任何差别进行明白的讨论和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到哪里,去拜访谁以及拜访的原因; 根据约定的时间做出行程安排,在约定日期的前1-2天与研究者
再次确认此次访谁是我们希望的研究者(2)
2、足够的受试者
ICH4.2.1指出研究者应该证明(比如回顾性数据)其可以在规定的入组 时间内招募到必须数量的合适的受试者。 ➢ 医生有权使用受试者数据库吗? ➢ 申办者可以为研究招募受试者吗?或者医生能承办申办者招募受试者的 全部责任吗? ➢ 该试验是否和医生正在开展的其他试验竞争受试者? ➢ 在以往的试验中,医生是否对成功入组患者给予良好的追踪记录? ➢ 医生有足够多的转诊介绍吗? ➢ 在受试者招募中,医生使用什么样的方式?
Sites Selection—谁是我们希望的研究者
(5)
5、必要的研究人员及充分的时间
ICH指导原则4.2.2指出研究者“应有充裕的时间适当的管理完成试验……” ICH指导原则4.2.3指出研究者“应当具备足够数量的合格工作人员和充足的措施 ICH指导原则4.2.4指出研究者“应当确保所有成员充分理解研究方案,试验药物
➢ 获得临床研究经验 ➢ 声誉 ➢ 科学出版物、文章的发表 ➢ 能为病人提供科学试验的选择 ➢ 进入先进的医学领域 ➢ 报酬
Sites Selection—谁是我们希望的研究者(7) 7、培训
➢ 研究者必须拥有相应的证书及专业的培训记录
Sites Selection—谁是我们希望的研究者(8) 8、对数据的记录/组织整理
如果你的候选人和主要研究者有矛盾时,千万不要对主要研究 者进行推荐
Sites Selection—初次联系研究者并获取信息
电话—是最好且最常用的初次接触方法; 在发送相关材料之前,与研究者签署一份保密协议; 发送方案(摘要)、调查问卷(如适用); 获得电话、E-mail、单位详细地址等; 选择合适的访视时间和地点(选择专家时间比较充分的时候去
Sites Selection—如何选择研究者 ?
主要研究者或其他研究者的推荐 SFDA批准的临床试验机构名单 医院临床试验机构管理人员的推荐 其他CRA的推荐 医学会或医学杂志上相关治疗领域的作者 公司研究者资料库内的记录 专业网站 自己合作过的值得推荐的研究者,但需经主要研究者的同意;
➢ 医疗病历的格式 ➢ 文档管理规范(记录、保存) ➢ 病例报告表的完成
Sites Selection—谁是我们希望的研究者(10)
9、合作性
➢ 方案的依从性(让医疗习惯服从方案要求) ➢ 是否愿意会面(每次CRA监查中是否愿意提供一定的会面时间) ➢ 积极监督试验(及时回应监查发现并改进) ➢ 有效调解纷争(SAE的处理) ➢ 保密性
Sites Selection—谁是我们希望的研究者(3)
3、临床研究的经验
ICH4.2.1指出研究者“应该完全熟悉研究药物的正确使用方式......” ICH4.1.3指出研究者“应该知晓和遵守GCP”
➢ 以前开展过临床研究吗?或者现在正在从事临床研究吗? ➢ 是否熟悉IEC的要求,或者是否接受中心IEC? ➢ 在该治疗领域有临床经验吗? ➢ 能提供其他研究人员教育情况的资料吗?
以及与试验相关的责任……”
➢ 确认有一个积极的主要的研究者 ➢ 确认有一个专一的研究协调者或研究护士 ➢ 评估助理研究员(住院医师/同事) ➢ 确定谁是主要研究者的后背人员 ➢ 在职的护理人员和相关的研究人员 ➢ 明确谁是试验联系人 ➢ 明确哪些研究人员可电话联系 ➢ 确认没有太多竞争入组的项目
Sites Selection—谁是我们希望的研究者(6) 6、正确的动机(兴趣而非利益)
药物临床试验系列讲座(三)
中心筛选
学习目的
合格的研究者/研究中心应具备哪些条件 通过哪些途径来选择合格的研究者/研究中心 筛选研究者/中心需注意的问题
Sites Selection—谁是我们希望的研究者(1) 1、相关医学专业知识
ICH 4.1.1指出研究者应该是受过教育、培训并具有相关经验 --疾病领域专家、全科医生 --取决于研究的类别及治疗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