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库安全储粮管理制度
粮库储粮安全管理制度

粮库储粮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粮食库存管理,确保粮食安全,提高粮食存储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储粮设备和仓库管理1.1 粮库应配备合适的储粮设备,确保储粮设备运转正常,保障粮食存储安全。
1.2 仓库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仓库结构完整,防止发生倒塌、漏水等事故。
1.3 粮库应建立设备维护档案,记录设备的维修情况和保养周期,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1.4 粮库应定期开展设备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储粮设备的安全稳定。
三、粮食质量管理3.1 粮库应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粮食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2 粮库应定期对储存粮食进行检测,确保粮食无霉变、虫害等情况。
3.3 粮库应做好粮食防潮、防潮、防虫害等工作,保证粮食质量。
3.4 粮库应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预防因灾害造成的粮食质量问题。
四、安全生产管理4.1 粮库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4.2 粮库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3 粮库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仓库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4.4 粮库应建立消防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消防演练,确保在火灾等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处置。
五、应急管理5.1 粮库应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制度,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应对。
5.2 粮库应建立灾害应急预案,明确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和应急责任人。
5.3 粮库应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5.4 粮库应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灾害时的物资供应充足。
六、保障措施6.1 粮库应购买必要的保险,确保在发生灾害时能够得到及时赔偿。
6.2 粮库应建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激励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
6.3 粮库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七、监督检查7.1 粮库应定期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规定完成。
7.2 粮库应定期邀请相关部门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储粮工作制度

储粮工作制度是粮食储备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稳定粮食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为确保粮食储存安全,提高粮食储备效益,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储粮工作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从储粮管理、粮食质量安全、粮食储备效益等方面提出了储粮工作制度的相关措施。
一、储粮管理体制1. 建立粮食储备管理体系。
国家层面设立粮食储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粮食储备政策、规划、标准和监督检查;地方层面设立粮食储备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粮食储备管理工作。
2. 明确粮食储备职责。
各级粮食储备管理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强对粮食储备工作的领导,确保粮食储备安全。
3. 完善粮食储备制度。
建立健全粮食储备轮换、吞吐、储备规模调整等制度,确保粮食储备规模与国家战略需求相适应。
二、粮食质量安全管理1. 加强粮食质量检测。
建立健全粮食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对粮食质量的检测和监控,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2. 严格执行粮食质量标准。
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对粮食进行储存、运输和销售,禁止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粮食进入储备体系。
3. 建立粮食质量追溯体系。
加强对粮食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建立粮食质量追溯信息平台,实现粮食质量信息的可追溯、可查询。
三、粮食储备效益提升1. 优化粮食储备结构。
根据国家粮食需求和市场变化,合理调整粮食储备结构,提高储备粮食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2. 提高粮食储备技术水平。
运用现代储粮技术,降低粮食储备成本,提高粮食储备效益。
3. 推进粮食储备信息化建设。
建立健全粮食储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粮食储备信息的实时监测、动态管理和预警预测。
四、储粮工作监督检查1. 加强粮食储备监督检查。
各级粮食储备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粮食储备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粮食储备安全。
2. 建立健全粮食储备审计制度。
定期对粮食储备工作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粮食储备资金安全。
3. 加强粮食储备信用体系建设。
对粮食储备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建立健全信用记录,规范粮食储备市场秩序。
粮库管理制度

粮库管理制度一、总则本制度是为了规范企业内粮库管理工作,提高粮库管理水平,确保粮食安全和粮库运作的正常进行。
二、管理标准2.1 粮库基本要求•粮库应具备良好的储粮环境,保证粮食质量和安全。
•粮库应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粮库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做到卫生清洁、无害生物、无异味。
•粮库应具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应急措施,确保粮库安全。
2.2 粮库储粮管理•粮库应定期检查储粮设施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粮库应遵循“先进、可行、经济、安全”的原则,合理进行粮食堆放。
•粮库应制定储粮操作流程,规范操作人员的工作行为。
•粮库应严格执行入库、出库、转储等操作程序,确保粮食质量和数量的准确统计。
2.3 粮库防虫防鼠•粮库应实施合理的防虫防鼠措施,确保粮食免受害虫和鼠害的侵害。
•粮库应定期清理储粮设施,清理存粮中的杂质、渣滓,防止虫鼠滋生。
•粮库应定期进行杀虫杀鼠工作,确保存粮环境的卫生。
2.4 粮库库存盘点•粮库应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粮食库存的准确性。
•粮库应建立健全的库存管理制度,规范库存盘点工作流程。
•粮库应进行全面、细致的盘点工作,确保库存不漏、不遗。
2.5 粮库货物安全保障•粮库应建立健全的货物安全保障制度,保护粮食不受损、不被盗。
•粮库应加强门禁管理,确保非相关人员无法进入粮库。
•粮库应安装监控设备,加强对粮库区域的安全监控。
三、考核标准3.1 粮库基本要求考核•按时对粮库储粮环境进行检查,合格率不低于95%。
•确保粮库管理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合格率不低于90%。
•每月进行一次粮库卫生检查,合格率不低于95%。
•确保粮库消防设施的完好性,合格率不低于95%。
3.2 粮库储粮管理考核•按规定流程对储粮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合格率不低于90%。
•粮库入库、出库、转储操作程序的执行情况,合格率不低于95%。
•粮库储粮设施的完好性和安全性,合格率不低于95%。
•粮库粮食质量和数量的准确统计,误差率不超过1%。
粮库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确保粮库安全生产,保障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完好、储存安全,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粮库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领导1. 粮库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粮库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管理。
2.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下设安全办公室,负责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
3. 各科室、班组成立安全生产小组,负责本部门、本班组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安全生产责任1. 粮库主任为粮库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粮库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2.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粮库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
3. 各科室、班组负责人对本部门、本班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确保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本部门、本班组得到贯彻执行。
4. 专职安全员负责粮库安全生产日常巡查、隐患排查、安全教育培训等工作。
5. 全体员工均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自觉履行安全生产责任。
四、安全生产措施1.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 完善安全设施,确保消防、报警、通风、照明等设施正常运行。
5.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6. 严格执行出入库管理制度,确保粮食储存安全。
五、奖惩制度1. 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3. 对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整治不到位、事故频发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粮库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粮库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粮库管理制度汇编

粮库管理制度汇编第一部分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粮库管理,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流通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粮库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的原则。
第三条粮库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级粮库,包括国家粮库、地方粮库、企业粮库等。
第四条粮库管理主要职责分工:国家粮库主要负责国家粮食储备的管理,地方粮库主要负责地方粮食储备的管理,企业粮库主要负责企业经营性粮食的仓储管理。
第五条各级粮食储备库应当建立健全粮食储备保障体系、储备粮食的品种结构、数量结构、地域分布和质量结构。
第二部分粮库管理机构第六条粮库设立粮食库管员,由专门人员负责粮库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七条粮库应当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保证储粮设施的正常运转。
第八条粮库管理机构要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储存粮食的安全和质量。
第九条粮库设置安全监控中心,配备专业安全监控人员,确保粮库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第三部分粮库安全管理第十条粮库应当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保障储存粮食的安全运行。
第十一条粮库应当加强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定防火、防爆规章制度,定期组织演练。
第十二条粮库应当做好防震抗震工作,进行防震设备检查和维护保养。
第十三条粮库应当进行定期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储存粮食的安全。
第四部分粮库保质管理第十四条粮库应当建立粮食储存管理规程,确保储存粮食的质量安全。
第十五条粮库应当定期进行粮食品质检验,确保储存粮食的质量达标。
第十六条粮库应当建立完善的粮食储存记录管理制度,做好粮食储存记录的登记、汇总和报送工作。
第十七条粮库应当制定粮食储存管理措施,确保储存粮食的干燥、通风、防蛀等措施得到执行。
第五部分粮库日常管理第十八条粮库应当建立完善的日常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工作的责任人及工作任务。
第十九条粮库应当制定粮库管理计划,包括储粮设施的检修、保养和更新计划等。
第二十条粮库应当加强对库区、场地及设施的规划和设计管理,确保粮食的平稳储存。
《粮库安全储粮守则》

附件1粮油安全储藏守则国家粮食局2016年10月—3 —为了贯彻履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安全储粮目标,增强落实“谁储粮、谁负责,谁坏粮、谁担责”的粮油储藏安全责任,规范粮库安全储粮作业与管理行为,保证粮油安全储藏,依照《粮油仓储管理方法》《粮油储蓄技术规范》《粮油储藏安全责任暂行规定》等制度标准规范,制定本守则。
本守则是从事粮油仓储活动一定恪守的行为准则,合用于各种粮油仓储单位。
—4 —第一章粮食入仓与质量控制1.入仓作业准备粮食入仓前,仓储管理部门要检查仓房,确认仓房无损坏、渗漏、返潮等现象,门窗和照明灯等能正常使用;要洁净仓房,有活虫时进行空仓杀虫,采纳国家同意使用的杀虫剂进行杀虫办理,拟订空仓杀虫方案,经同意后实行,做好隔绝工作。
空仓杀虫药剂及用量见表1。
设备管理部门要洁净和调试设备,保证作业时期输送清理和仓储工艺等设备正常运行。
表1空仓杀虫药剂及用量种类食等级惰性粉磷化铝敌敌畏溴氰菊酯用量3~5g/m23~6g/m3~g/m3~2g/m3注:敌敌畏仅用于空仓和环境杀虫,禁止喷施或落入储粮中;溴氰菊酯应以烟雾剂形式用于空仓杀虫。
2.入仓粮食质量要求入粮时,按批量扦取样品,检测粮食水分和杂质含量。
入仓粮食水分含量宜控制在当地安全水分以下,杂质含量应严格控制在1.0%以内。
对于水分、杂质含量超标的粮食,应经过干燥、清理,达到要求后,方可入仓。
入仓粮食应按种类、等级、收获年度分开储蓄。
已感染害虫的粮食应独自寄存,并依据虫粮等级按规定办理。
3.入仓作业要求入仓作业流程主要包含质检扦样、检斤称重、布设通风地上笼(横向通风无需布设)、卸粮清杂、质量抽检、输送入仓。
入仓过程中,提升机械化进仓水平,采纳有效举措减少自动分级(浅圆仓、立筒仓入仓时采纳布料器、减压管等)和防备测温电缆移位。
做好防虫、防鼠、防雀工作,增强对全流程的除尘防尘工作,保护环境。
—5 —入满粮后,应进行平坦粮堆粮面、铺设粮面走道板、部署粮情测控系统、通风均温均湿、防虫防霉、密闭压盖等作业。
粮库仓储管理制度

粮库仓储管理制度一、安全储粮管理制度1、认真执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和“安全卫生经济有效”的防治原则,按照《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要求,全面做好粮油仓储各项管理工作,确保储粮和仓库安全。
2、成立粮库安全保粮领导小组。
粮库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骨干保管员为成员。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保粮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以及技术操作规程并公布上墙。
及时指定年度仓储安全管理目标和月度工作计划。
3、严格执行《粮油仓库清洁卫生制度》,坚持空仓先消毒再进粮,时刻做到“仓内面面光,仓外‘三不留’”。
防虫槽和防虫线时刻保持有效杀虫成分和有效浓度;防雀窗和防虫网齐全有效。
4、严格执行《粮油入库管理制度》和《粮油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入库粮油质量。
储备粮油入库质量必须符合相关国家质量标准。
特殊情况或因经营需要入库的超标准粮油,应该单独存放,采取更加严格的检查和保管措施,并制定紧急情况下《粮情应急处理预案》,确保安全。
5、严格执行《粮情检查与处置制度》,风、雨、雪天随时检查粮情并做好仓库门窗密闭工作。
根据“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查有处理,查有记录”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粮情档案。
6、严格执行《粮油质量管理制度》和《粮油品质检测控制制度》。
出库粮油必须有质检部门出具《粮油质量检验报告单》随货同行。
按规定期限对在储的储备粮油进行品质检测。
对超期储存、不宜存和轻度不宜存的储备粮油要认真分析原因并及时向上级汇报,申请轮换。
7.认真执行蜀明号123,做好通风、除温、加盖、密封、防潮、隔热、翻粮面等常规工作。
8.严格执行《粮油入库管理制度》。
防化员应根据粮情、虫情制定详细的《书明号123》,报仓库质检部经理和分管副主任批准后组织实施。
食品熏蒸应有严格的安全、值班监控和应急措施。
9、严格执行《粮油保管损耗溢余管理制度》。
粮油保管员对粮油保管数量负主要责任。
溢余有奖、超耗处罚,短少赔偿。
10、积极探索和实践科学保粮、绿色储粮新技术、新方法。
粮库管理制度

粮库管理制度粮库管理制度1一、粮食保管工作应认真执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原则,严格执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国家储备粮油“一符、三专、四落实”的规定》等相关的文件操作规程。
全面做好各项仓储管理工作,确保存粮安全。
二、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四无粮仓”活动,不断提高“四无”质量,积极使用储粮新技术,进行科学保粮。
努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三、严格执行粮情检查制度。
坚持做到所有存粮七天一大查,三天一小查,不安全粮天天查,遇到暴风雨雪和讯期要及时检查。
作到:粮情检查要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查有实效、查有记录。
同时结合检查清卫、安全保卫、仓库牢固程度、防潮、防漏、隔热等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清洁卫生制度。
坚持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做到“仓内三净一平”,仓外“四不留”(杂草、垃圾、污水、散落粮)。
做到天天清扫,七天一大扫,一月彻底扫。
五、害虫防治制度。
严格按《粮食储藏技术规范》的规定检查和防治害虫。
虫粮处理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探索、研究新的防治方法,减少污染,降低费用。
六、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做好空仓、工具、装具、器材的消毒、隔离工作,保持防虫帘完整,及时喷洒防虫线,防止害虫交叉感染。
七、做好鼠雀防治工作。
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布好防雀网、防鼠板等,定时投放毒饵、捕鼠工具,发现鼠雀及时捕捉、驱逐。
八、安全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不得违章操作,确保安全。
九、做好各种资料的整理存档工作。
以仓为单位建立“粮情检查记录簿”、“储备粮油专卡”、“粮质检验记录簿”等。
做好各项数据记录工作,保证数据准确、记录完整并及时存挡。
粮库管理制度2第一章综合制度一、机构设置及职能界定为进一步加强粮库内部管理,做到分工科学、运转高效、分级负责、权责统一,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结合本库实际情况,经研究,设置综合部等6个部门,职能界定如下:一、综合部:负责人力资源、劳动工资、员工福利;党、团、工、青、妇;宣教、计生;文秘、档案、文印、收发;效能建设、考勤考核;会务、接待;办公用品、车辆、食堂、菜地、鱼塘、果树等管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库安全储粮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和“安全卫生经济有效”的防治原则,按照《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要求,全面做好粮油仓储各项管理工作,确保储粮和仓库安全。
2、成立粮库安全保粮领导小组。
粮库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骨干保管员为成员。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保粮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以及技术操作规程并公布上墙。
及时指定年度仓储安全管理目标和月度工作计划。
3、严格执行《粮油仓库清洁卫生制度》,坚持空仓先消毒再进粮,时刻做到“仓内面面光,仓外‘三不留’”。
防虫槽和防虫线时刻保持有效杀虫成分和有效浓度;防雀窗和防虫网齐全有效。
4、严格执行《粮油入库管理制度》和《粮油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入库粮油质量。
储备粮油入库质量必须符合相关国家质量标准。
特殊情况或因经营需要入库的超标准粮油,应该单独存放,采取更加严格的检查和保管措施,并制定紧急情况下《粮情应急处理预案》,确保安全。
5、严格执行《粮情检查与处置制度》,风、雨、雪天随
时检查粮情并做好仓库门窗密闭工作。
根据“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查有处理,查有记录”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粮情档案。
6、严格执行《粮油质量管理制度》和《粮油品质检测控制制度》。
出库粮油必须有质检部门出具《粮油质量检验报告单》随货同行。
按规定期限对在储的储备粮油进行品质检测。
对超期储存、不宜存和轻度不宜存的储备粮油要认真分析原因并及时向上级汇报,申请轮换。
7、认真落实《粮油日常管理制度》,做好通风、排温、压盖、密闭、防潮、隔热、翻动粮面等常规工作。
8、严格执行《粮食熏蒸管理制度》。
防化员要根据粮情和虫情制定详细的《熏蒸方案》报经仓储质检部门经理和分管副主任批准后组织实施。
粮食熏蒸要有严格的安全保卫、值班监测、应急处理措施。
9、严格执行《粮油保管损耗溢余管理制度》。
粮油保管员对粮油保管数量负主要责任。
溢余有奖、超耗处罚,短少赔偿。
10、积极探索和实践科学保粮、绿色储粮新技术、新方法。
积极开展规范化和精细化仓储管理,努力降低保粮成本,节约保粮费用。
11、仓储部每周组织召开一次粮情分析会,分析粮情,
制定并落实每周保粮计划。
库主任每月组织召开一次粮情汇报会,听取安全保粮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仓储工作存在的隐患和问题。
12、每月各保粮小组要组织自查,每个季度组织一次库内粮油安全普查。
检查要制定详细的提纲和评分标准;检查结果存档作为保管员岗位津贴发放和评优竞先的参考依据。
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并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