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

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
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

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

万明钢毛瑞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据调查[1],1979—1993年间,全国农村人口流动8500万人,1988年农村劳动力流动人数为2600万,2008年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口已数以亿计。大批涌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在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和家庭生计维系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他们的子女也因父母长年外出务工而留守农村。这些孩子是否会因无法得到父母照料、过早分担家庭生计负担而存在一定成长风险和安全隐患? 是否会因潜在的家庭教育断裂而引发其成长过程中亲子关系缺失、学习无助、内心孤独等问题? 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引发了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关注。

一、留守儿童研究及其悖论

随着“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以及人数的不断增多,引发了公众、学者们的关注和对这一群体的研究。2004年教育部召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座谈会,会议提出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2005年全国妇联和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召开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探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和所面临问题,以及为留守儿童提供社会支援的有效途径;2006年全国又召开了留守儿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认为深入家庭调查研究是开展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方法,通过研究了解困难所在,才能真实反映广大家长和儿童的意愿,把握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为政府决策服务。

在社会各界的推动下,不少课题组也开始对留守儿童群体进行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于2002年调查了农村外出劳动力家庭的子女受教育情况;[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组于2004年对甘肃、河北、江苏等省5个县的留守儿童情况进行了调研;[3]四川省眉山市妇联于20 04年对本市中小学生的留守状况进行了研究。[4]段成荣和周福林利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抽样资料对全国留守儿童的规模、结构、地区分布、受教育状况进行了估计[5];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也相继开展了“中国中

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6]与“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项目。[7]专门针对当地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更是不计其数。留守儿童问题已远远超出了学术研究的范畴,留守儿童的研究已经不完全是学术问题,涉及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及数千万农村儿童青少年未来健康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共青团、妇联、非政府组织、慈善机构以及社会公众都给予了巨大的关注。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对留守儿童不利的生存处境大量报道,社会舆论、公众对他们予以了深深的同情。学者们在这样的情感化背景中进行研究,不可避免地受到这样一种社会氛围的影响,研究结论大都是证实了留守儿童在学业成绩、心理健康、人格发展、人身安全等方面确实存在严重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问题。

留守子女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这是我国社会转型、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城市化社会转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留守子女问题的关注是必要的,但是,对留守作为一种动态的、过渡性的生存方式,是否一定会给儿童青少年的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我国农村社会独特的村落文化、家族制度、社会关系系统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化解留守带来的孤独、亲子关系缺失的负面影响等问题却缺乏探讨。对留守子女现象的描述多、呼吁社会关注留守子女的宣传报道多,而对留守子女身心发展长期的追踪研究、对留守子女生活的农村社会结构研究、对留守子女关怀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关政策研究却比较少见。近几年,我们连续在大学一年级新生中选取有5年以上留守经历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留守经历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造成的影响。他们大部分并不认为留守的经历对他们造成了负面的影响,甚至有同学认为,如果不是媒体不断渲染,他们并不觉得自己的生活与别人有什么不同。随后我们对这些同学的学习能力、生活适应、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状况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也没有发现他们与其他没有留守经历的同学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分析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文献,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孤独、社会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压力、就业压力以及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导致的学习方法上的适应困难。中小学阶段的留守经历,并没有导致这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下降。

二、留守儿童研究的范式与方法

(一)研究数量急剧增长

国内学者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l994年一张在“留守儿童”一文中最早提到“留守儿童”,是与当时的“留守女士”、“留守男士”、“留守老人”相应产生的概念,主要指父母在海外读书、劳务输出而由上一代来抚养的孩子。[8]目前学术界对留守儿童的定义各有说辞,但相对达成共识的概念是指我国农村地区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务工半年以上而需要留守在家乡的18岁以下的儿童。[9]而上官子木(1994)率先呼吁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应当引起人们的注意。[10]1993至2000年间,能够查阅到的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仅有5篇,2000到2004年间也不过7篇,但进入2004年之后,研究数量骤然增加。2004至2005年可以查到的相关研究达到65篇,2005至2007年达到500余篇,而2007至2008年数量高达800余篇。研究报告多刊登在各类学术杂志上,主要集中于各类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人口学等杂志。除了研究报告、论文外,发表于报刊的关于留守儿童的通讯、报道或报告文学,更是难以计数。研究数量从2004年起大幅度增加,与全社会对其关注程度不断提高是一致的。

然而当全社会对此共同倾注大量关注、对现象不断重复描述时,却忽略了对造成这一现象的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化的研究。大批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造成的农村社会人口结构“空心化”并非是一个短暂现象,它甚至会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加剧。作为留守儿童这一被引发的结果很可能演变为长期问题,如果仅限于对表面现象进行调查描述显然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研究者以及社会各界似乎需要更多地将目光转移到留守儿童的权利保障、公共政策完善以及社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上来。

(二)研究视角多元化

在学术界,对留守儿童的研究视角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主要涉及人口学、社会学、教育学以及心理学,从各个学科的立场对留守儿童现象进行分析。

人口学视角的研究主要关注目前留守儿童的规模、生活形态、地域分布等情况。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局限于一县或一市的局部情况,对全国留守儿童的人口学状况不能提供完整资料。虽然学者对其进行了估计,如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 004)在甘肃、河北、江苏等省对留守儿童在农村学龄儿童中所占的比例进行了调

查研究,段成荣和周福林(2005)利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抽样资料也对全国留守儿童的规模、结构、地区分布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估计。[3,5]吕绍清(2006)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监护类型做了分类,指出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长期处于一种特殊形态之下。[11]国家和各省均没有发布过有关留守儿童状况的年度监测统计报告。

社会学视角的研究普遍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化、社会交往与社会支持等方面。王秋香(2006)从个体社会化角度分析了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认为家庭培育一个人最基本的情感,随着个体成长,情感互动日渐变得重要,而且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在家庭中的权威形象对儿童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

[12]在社交方面,当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和生活需求无法从父母与老师处获得时,往往将需求的满足转向同辈群体,而同辈群体的价值导向会深远地影响留守儿童对生活目标的确立和价值观的形成,甚至影响其今后的人生道路。[6]关注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研究则着重分析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的特点,以及社会支持是否影响心理健康、是否与问题行为有关等。

自2004年教育部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座谈会上提出要重点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以来,教育学视角的研究内容则重点集中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两方面。有学者认为,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后会弱化家庭教育,容易影响儿童价值观及个性心理的发展,对青春期性教育也造成一定影响。[13]父母对子女的歉疚往往通过物质方式弥补,过度的物质满足和经济供给会导致儿童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的形成;隔代监护人的溺爱会导致儿童形成自私任性、霸道蛮横、自我中心等极端性格等等,都成为探讨的核心问题。学校教育方面,学者们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以及影响因素十分关注,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考核方式都应配合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学校的关怀能够弥补家庭关怀的缺失,应当不断强化学校关怀系统。[14]

心理学对留守儿童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细致,多以量表测量为主。留守儿童普遍产生孤独、缺乏安全感等情绪,与父母长年离家缺乏情感交流有关。[6]目前对留守儿童因父母离家影响到自尊、孤独、焦虑、自卑心理、自我认同感等问题的研究已经十分普遍。从社会适应角度出发的心理学研究相信,在压力存在的

情况下,良好的社会支持一方面可以帮助个体解决当前面临的危机事件,保护个体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15]因此,对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情况、社会支持方式、压力应对情况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较多的探讨。人格取向出发的研究多关注人格特质、内外控倾向与压力应对、心理健康的关系,对留守儿童自我意识、主观幸福感等社会性研究也比较多见。

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留守儿童的研究随时间推移而迅速发展,多视角、多学科的研究几乎覆盖了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方面面。但是当各界的慰问、关怀时而热热闹闹、时而冷冷清清时,需要反思诸如此类的关注是否已超出了对待留守儿童应当具有的客观态度。过分的关注可能造成留守儿童额外的心理压力、不必要的消极心理暗示,从而影响积极自我概念、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甚至可能导致留守儿童对社会环境形成某种不良期待和过分依赖。一旦关注趋于冷却甚至消失时,很大程度上会造成留守儿童心理上的失落感,反而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留守儿童作为社会转型的结果,经历了自然形成的过程,因此解决留守问题的补偿机制发挥作用也需要一定时间,过度的人为渲染、干预反而不利于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以量化差异性研究为主

在分析已有的留守儿童研究文献中发现,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的研究,趋向于使用量化方法。结论分析过程中,差异性分析方法占主导地位,包括分析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和留守儿童之间各因素的差异。例如在孤独感水平上留守儿童整体孤独感并不显著,但比非留守儿童情况严重,并且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自尊、心理控制源以及社会适应性方面,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也都存在着显著性差异;[16]与一般大学生相比,有过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其主观幸福感比普通大学生明显偏低,需改善社会支持,引导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但研究也同时考虑到留守儿童内部并非是一个不分化的群体。例如在焦虑方面有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特质焦虑上与非留守儿童并没有显著差异,却存在年级上的差异;[l7]父母双方外出的留守儿童学业心理状况好于父母单方外出的留守儿童;仅母亲外出留守儿童的

学业心理状况最为不佳,值得关注,[l8]其差异常因年龄、年级、监护方式等因素的不同而达到显著性水平。

差异性的量化研究方法常被运用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通过量化数据在其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形式来反映被考察的心理特质是否存在差异。目前留守儿童的研究也惯常使用这一量化方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事实。但是,过度使用这一方法,会导致对问题的认识、理解只通过差异性方法来表达的刻板模式,对数据权威性的盲目信任导致大批研究无论在研究思路还是研究内容上都一再重复,对研究方法的使用和知识的更新几无贡献。事实上,许多研究者并未深入到留守儿童生活的现场,只是通过量表的传递,利用统计数据和已有的理论分析推论。因此,研究结论相互矛盾、冲突的现象层出不穷。任何深层问题都很难被这种局限性的数据差异所解释,透过单纯的量化分析对真实情况做出推论是不充分的,其结果令人质疑。

(四)负面结论突出

目前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基于一个趋同的假设,即无论针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还是身心发展过程,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会造成家庭教育断裂,情感支持不足,对儿童的日常生活、家庭教育、行为发展等方面均带来不利影响。虽然也有研究认为“留守”造成的影响目前还并无定论,但就绝大多数研究而言,对留守儿童得出的负面结论更为普遍。

如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学习态度较为散漫、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不能完成家庭作业,部分儿童出现迟到、逃课甚至辍学情况。交往圈子形成后难以接受非留守儿童成员的进入,对同辈群体存在很强的封闭性与排他性。道德品质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父母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补偿子女,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19]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留守儿童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但在其内部有所分化。单亲看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其他类型的留守儿童,同辈或无看护的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最低。[20]在压力应对上留守青少年表现出更多的自责、退避及幻想,[15]个性经常表现出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父母长期分离导致他们显得更加自卑和暴躁,甚至出现一些极端的性格。

留守儿童因父母离开面临的诸多问题客观存在,对其身心发展、人格形成一定程度上存在消极性风险,但顺利并成功应对的可能性也同时存在。事实上,现实生活的确存在不少适应良好的儿童,其成长过程并未因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受到消极影响,各方面发展均健康良好。研究中过度负面结论的得出不但容易形成学术界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片面理解和刻板化印象,忽视健康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和事实,甚至在社会环境、大众心理上也容易形成留守儿童等同于“问题儿童”的错误观念。其结果造成的舆论会严重影响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积极自我评价的健康发展,造成人为的伤害。

三、留守儿童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以客观的态度关注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是从人口学角度做出的对某一群体的界定,在留守儿童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时,这个概念也被越来越多地提及。不少研究者在走访县乡部门、学校和农村社区时发现对留守儿童的描述经常带有明显贬义色彩,似乎留守儿童群体已逐渐被标签化了。[7]也有研究显示,[21]父母在家的学生与留守儿童在学业行为上没有显著差异,儿童的学习成绩与父母是否外出打工并没有明显关系。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量表上的总分不存在显著差异,留守与否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影响不大。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孤独体验并没有显著提高。这些结论的不一致,都表明留守儿童是否真的受到更多负面影响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目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研究成为积极关注留守儿童的一个新领域。研究发现,有很多儿童并没有因为亲子分离而导致行为不端、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不仅适应良好,甚至某些方面比非留守儿童表现得更为出色。[22]所以心理弹性角度的研究既从高危情境方面对问题进行评估,又能够从发展结果方面进行衡量;既考察了留守儿童是否因为“留守”而存在普遍性的压力,又考察了儿童目前的发展状态是否符合常态,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考察问题的片面性。此外,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可以通过寻找影响良好适应的保护性因素,解释留守儿童拥有良好适应能力的原因,帮助适应不良的留守儿童积极主动地应对逆境与压力,合

理调动应对不利因素的各种资源,使研究结果能够为心理干预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指导。

(二)留守儿童群体特征的多样性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生活不仅受到家庭经济条件、教育方式等内在环境的影响,也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区在地理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上的独特性,也使得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内部呈现出地区间的差异。在学习、生活、情感、需求以及理想方面均可能呈现多元性特征。目前,学术界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也涉及到不同性别、年龄段、监护类型和不同外出等情况的多元性探讨,但对于跨地域性的差异涉及并不多。一些研究考察了不同地区留守儿童的特点,但也主要是以一个省的数个县为单位,涉及全国不同省份抽样调查的研究文献还比较少。对留守儿童的整体认识往往由不同地区的特殊结论拼凑而成,这种由片面推论整体、由童年推论终身的研究思路带有相当大的风险性。不同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生活方式、家务负担情况都会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尤其对于经济发展欠发达、留守儿童集中的西部地区来说,他们在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社会支持系统、心理健康等方面是否存在地域性特点,更是人们需要了解的。

(三)留守儿童研究范式多样化

查阅已有文献发现,许多研究者倾向用单纯的测量工具进行研究,将观察、访谈、田野调查等质化研究方法结合起来的研究很少。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大都是自编问卷或已有量表,较多采用的有SCL—90自评量表、抑郁量表、焦虑量表、儿童行为问卷。这些工具都只能从某个侧面反映留守儿童的部分现状,而以留守儿童局部的心理指标来推论整体的动态发展过程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且研究工具的不统一也容易造成研究结论的不一致。此外,量化研究本身也只能对事物的可量化部分进行测量,无法了解当事人的主观感受和内心看法,无法看到随时间变化发展的全过程,结果只能显示平均情况而不能兼顾特殊。由于缺乏深入访谈和实地田野调查,对留守儿童的研究难免流于现象描述,难以挖掘深层原因。再加上一些研究仅凭理论经验和他人研究为基础做出推断,互相引用,结果造成大量研究结论趋同化,关注的问题、阐述的内容、给予的对策建议相似而脱离实际。

而质化研究方法可以弥补量化研究的不足,可以在微观层面上对留守儿童各个层面进行细致描述和分析,从留守儿童自身角度了解他们对自身状况的评价和感受,在自然情境下研究留守儿童的生活事件,并了解事件发展的动态过程,以避免留守儿童成为一个被量化研究“主观化”了的问题。

(四)“寄宿制学校”不能根本解决留守问题

为实现农村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解决学生上学距离远、不安全等问题,农村普遍推行了“寄宿制”教育。在庞大的寄宿学生群体中,留守儿童的数量占据了很大比例。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起来之后,致力于为寄宿生提供相对安全、和谐的课后生活、学习环境,寄宿制模式在多方面显示出积极的效果。如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逐渐形成;学习成绩有明显提升;老师在生活教育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了学生关心他人、互助互爱的集体主义精神;课外组织的各种教学、文体活动激发了学生潜在特长的发挥,逐步解决了学生“缺伴”、“孤独”和厌学的问题,增强了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立的意识,实现了不少儿童从“小皇帝”到“小主人”的转变。[2 3]

然而,寄宿制学校其管理和发展依然存在问题和弊端。叶敬忠、潘璐(2007)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行了研究,[24]发现很多寄宿生在校期间思念家人却无法与家人进行情感交流,寄宿后内心仍感孤独、寂寞。几乎所有寄宿生都具有强烈的想家情绪。由此可见,农村寄宿制并未彻底解决儿童因与父母分离而带来的内心孤独问题。虽然社会大力提倡要加强学校关怀以弥补留守儿童的情感需要,但由于任课教师与生活教师分工不同,且缺乏交流,致使寄宿生情感问题依然是教育管理工作的真空地带。父母的情感关怀深远地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儿童在家留守,失去了父母的亲子关怀,寄宿制学校又剥夺了爷爷奶奶和其他监护人的关怀。目前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大力推进的寄宿制学校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留守儿童的监管和受教育问题,但长期看来,农村寄宿学校依然难以弥补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的缺失。

(五)“留守”并非是不可逆的过程和经历

自2004年起,媒体、社会各界、学者开始关注留守子女问题。留守儿童现象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人口的大量外出和城乡二元制度背景下出现的。但留守儿童如果是作为由亲子分离而形成的群体,并非仅仅是民工潮现象的产物,则应该是历史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历史上的走西口、闯关东之类的人口国内迁移,还是下南洋、留学、国外工作形成的人口海外迁移,都伴随大量留守儿童的产生。城市中幼儿园全托、中小学寄宿或父母异地工作等等,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儿童留守现象。为何仅仅当下出现的留守儿童需要格外关注?也有学者认为留守儿童的规模是个“伪问题”,[25]因为“留守”对留守儿童来说只是暂时的、动态的生活状态而不是贯穿生活始终的属性,留守状态随时会因父母回家或者被父母接走而结束,留守状态变动的可能性很大。留守儿童就不该是对某一类儿童的固定称呼,而是对留守经验这一生活状态的描述。

对于不少曾经留守而后被父母接走进入城市生活的儿童来说,虽然已脱离留守儿童的身份,但由于城乡文化的巨大差异、生活习惯显著不同,与他们留守期间的生活相比,他们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新环境的适应与积极的压力应对,对他们而言更具挑战性。城市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外来人口的偏见或歧视,再加上缺乏完备的维护外来人口权益的政策、法律保障体系,常常使打工者子女在城市中被“边缘化”,由此引发的潜在社会问题更为突出。这一儿童群体虽然处于非留守状态,但他们的身心成长、教育似乎更需要社会关注。

无论是正在经历留守生活的儿童,还是已进入城市结束留守经历的儿童,他们的出现是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使大量不发达地区人口涌入发达地区,随即出现了“留守儿童”,对他们教育的责任无奈之下推给了学校,但学校有限的能力和条件迫使政府不得不增加学校的职能和责任。寄宿制学校解决了部分问题,但又引出了新的问题。一个社会良性、持续的发展,既有赖于公正的价值信念体系、完善的法律制度建立和全面的福利政策保障,更有赖于政府以全面统筹的政策对其发展进行整体有效的规划,并对社会结构做出合理调整[26]。因而留守儿童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的问题,学校和整个教育系统是无法完全承受这一社会责任的。

参考文献

[1]王义祥.当代中国社会变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2,(9).

[3]续梅.无奈的留守让他们失去多少关爱,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系列报道之一[N].中国教育报,2004—08-15.

[4]四川省眉山市妇联,四川省眉山市妇儿工委办.农村留守学生调查与思考[J].中国妇运,2004,(10).

[5]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6]叶敬忠,莫瑞.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8]一张.留守儿童[J].嘹望,l994,(45).

[9]段成荣,周福林.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3).

[10]上官子木.“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重视[J].神州学人,l994,(6).

[11]吕绍清.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中国妇运,2006,(6).

[12]王秋香.家庭功能弱化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J].文史博览,200 6,(7).

[13]刘霞,武岳,申继亮,邢淑芬.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4).

[14]贾娅玲.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以青海省海东地区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07,(6).

[15]段玉香.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

[16]郝振,崔丽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5).

[17]袭开国.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现状及其个体差异[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

[18]姚计海,毛亚庆.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心理特点及其学校管理对策研究[J].教育研究,2008,(2).

[19]殷世东,朱明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基于皖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2).

[20]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0).

[21]何资桥,黄宁,曹中平.进城农民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学习适应性的比较[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5).

[22]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26(6).

[23]马斌.渐进理想教育的有效探索——欠发达农村小学寄宿制的实践及其意义[J].教育发展研究,003,(11).

[24]叶敬忠,潘璐.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情感世界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7,(9).

[25]罗国芬.从1000万到l.3亿:农村留守儿童到底有多少EJ].青年探索,2005,(2).

[26]张思宁.民生问题与社会秩序重建口[J].甘肃社会科学,2008,(5).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结题分析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作者:————————————————————————————————日期: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金山镇小学课题组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县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力涌向城市经商、打工,其子女留在农村,从而产生了“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群体, 他们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等引起人们的关注,对我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我局接受了中央教科所牵头组织的“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为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我们在第一时间成立了以李庆明主席为组长的“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小组,并确定金山镇小学11所完小为研究基地,在基地校及工作小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具备了结题条件。现将我镇研究情况做一总结,报告如下。 一、当地留守儿童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我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有300名,占在校生总数的12.5%。这些“留守儿童”绝大多数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或外公外婆家,少数被寄托在远亲近邻家,有的甚至独自支撑门户,与“留守老人”共同组成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全镇“留守学生”中以隔代监护的居多占58.3%,托亲属监护的占26.5%,自我监护的占10.6%。这些“留守儿童”呈现出面广量大特点。在对留守儿童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亲情缺乏、家庭教育不力、心理人格缺陷、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学校、社会的管理也有许多地方没有到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委托监护人职责不明。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大多数“留守学生”由祖辈或亲属照管,少数“留守学生”甚至无人照顾。而委托监护人往往不甚明确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宜宾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教师教育学院07、2 严霞 070902013 一.研究的背景 1、时代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的限制打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原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问题现在已经相当严重了,是社会现在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 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2、主要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是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于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是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堪忧。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三是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3、发展走向: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 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

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高度的重视。 留守儿童一般都存在着一下的一些问题: (1)学习状况一般。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成绩优秀的不足3%,80%以上成绩中等或偏下。 (2)道德行为差。 (3)心理发展不健全。 (4)安全意识差。 而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大致有: (1)家庭教育氛围较差,代理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关注过少,导致学习质量滑坡。 (2)缺乏父母亲情抚慰,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偏差。 (3)学校的基础教育投入不足而导致留守儿童管理教育难。 (4)代理监护人监护管理不到位,导致留守儿童违法违纪问题多。(5)父母外出打工从事非法活动,影响子女健康发展。 我个人认为要解决留守儿童的这些问题,首先,在家庭教育方面,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最好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应尽量留一人与孩子一起生活,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同时还要注意家庭教育方式,不要溺爱孩子。当孩子做错了事要及时管教,一般情况下,不要满足孩子正常需要之外的要求,以养成孩子自我克制的习惯。另外,要注意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 其次,在学校教育方面,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视群体,应当引起学校和教师的特别关注。留守儿童更应该得到学校和老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学校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也要给予他们心灵关怀。学校应配备心理老师,以便对留守儿童及时疏导教育。多向管理,形成教育网络,真正形成临时监护人、学校、家长共同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教育网络体系。通过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联系与沟通,相互交流,共同协作研究。 再次,有大力发展本地经济,多提供些就业岗位,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出门就能“赚到钱”。 最后,要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加强社会支持,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待遇,增加城市教育设施,降低收费标准,改善民工子弟就学条件。有条件的可利用已有资源开办寄宿制学校、假期学校等,逐步建立起社会监护体系。 我就个人的理解和想法写了上面的文字,其中有很多考虑不足的希望大家多交流,多多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文献综述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文献综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得到持续发展,社会转型和城市化发展使得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经济落差拉大,人口迁移和流动日益频繁,大量农村中青年为了改变生活困境、提高生活质量而远赴发达地区务工,而他们的子女则因为多方面原因滞留家中,因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6102.55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7.7%,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5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父母的远离深刻影响着这些儿童的生活与学习,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本综述搜集整理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初步进行一个梳理,希望有利于理清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以方便后续学者的研究。一、概念界定 虽然社会各界给予农村留守儿童高度关注,并且进行多角度的报道,然而就“留守儿童”这一概念仍然缺少清晰的界定和明确的定义(璐叶敬忠,2009),根据不同的研究实地取样情况,以及不同的研究着眼点,对留守儿童的概念也有着不一样的定义。 (一)留守儿童概念界定的共识 就概念而言,学者均认为留守儿童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被留在农村家乡的儿童。有学者专门就留守儿童的

概念进行研究,指出目前国对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是以流动儿童为参照的,同时指出,留守儿童比流动儿童复杂的多,因开阔视野,从多个维度来界定留守儿童的概念(林培森袁爱玲,2007)。 (二)留守儿童概念界定的分歧 当前对于留守儿童的的概念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定义。 1.父母外出现象 现有的研究对于这一标准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是其父母双方长年外出而被留在家乡的儿童才可称为留守儿童;当然大多数学者认为,父双方只要有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人照顾的孩子就可称为留守(罗静等,2009)。 2.留守时间 就留守时间而言,研究者也有不同的角度。有的学者描述过于模糊,如方用到的是长年外出这一词;也有学者用了具体时间,吕绍清则以半年作为标准。然而究竟是以一个累加的时间还是一个连续性的时间,并没有明确的研究。 3.儿童年龄维度 现有研究对于儿童年龄维度的使用差别较大,丁杰、吴霓等认为在6~16周岁之间;吕绍清则认为在读初中或小学阶段;方认为在未成年阶段;段成荣、周福林认为在14岁以下;于小燕则认为在4~16周岁之间。 4.留守地域 留守地域是其留守状态的一个体现(璐叶敬忠,2009)。一般人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教育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响水县运河中学孙光 一、课题名称及其界定 课题名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教育研究 界定:“留守儿童”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经商交由祖辈或亲属监护的未成年人,是近几年我国研究者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也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以至于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也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研究目的 1.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2.本课题的研究对我校留守儿童的成长特点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探索出适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3.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举措。 (二)实践意义: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爱弱势群体,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摸索出解决我校及周边地区留守儿童问题的途径、方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找准路子。

2.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提供源泉。 三、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现状 由于国外国情的差异,留守儿童比例较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基本没有。 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但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探讨。最近三年来,由于社会领域提出“关注弱势群体”和教育领域提出教育公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等重要命题,于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成为科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问题。中央教科所和部分市县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动态成长档案,通过对三年的成长轨迹进行跟踪调查、分析、研究,探索出我校对留守儿童教育服务的方法、策略和可操作模式。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教育理念得到升华,学生得到较大发展,探索出农村中学留守儿童管理新模式和初步构建出课堂教学的模式。 四、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依据: 1.马斯洛的“人的动机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五个等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两个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是人发展的持久动力。 2.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关于社会行动的主观动机和客观社会后果的分析中,创造性地提出正功能和负功能的概念。负功能使既定系统的适应或调整的可能性减少的结果,负功能有助于系统调整和适应的客观结果。家庭环境和教育及家庭结构对于农村儿童社会化的进行也有正负功能。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以公办学校为主,认真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切实落实收费‘一视同

留守儿童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留守儿童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一个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扩大的群体--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正在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将对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报道、概念界定、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解决对策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媒体对留守儿童问题报道综述 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从以下数据就能看出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新浪爱问网页:搜索“留守儿童”找到网页约324000个,(用时0.026秒);;当然除了网络之外,电视、报纸等也都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报道。以下是对相关报道的综述。 (1)新华社报道:2004年2月,江西省都昌县一对夫妇双双到东莞打工,将孩子寄养在妻妹家中。2月19日,孩子从两米多高的床上摔了下来。因未能及时发现脑内淤伤,最后因医治无效而死亡。 (2)《中国青年报》报道:2004年6月,湖北省黄梅县一名上小学四年级的留守女孩因与奶奶顶嘴斗气而被脾气暴躁的奶奶用毛巾勒死,当时女孩的父母正在外地打工。 (3)延庆县珍珠泉乡八亩地村的孩子珍珍特别想外出打工的爸爸,经常睡到半夜要找爸爸,有时候做梦还会喊“爸爸救我”。可当她爸爸回来时又认生,躲在一边不出声。(中国儿童信息中心) 二、国内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综述 (一)留守儿童问题产生背景及定义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农民工在自己进城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将要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于是,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了农村——留守儿童由此诞生了(叶敬忠1[②]等,段成荣2[③]等,周爱民2005)。 李雯婷(2005)【1】和段成荣等(2005)【2】都将把留守儿童界定为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刘允明(2005)【3】将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1岁以下的孩子、在学龄上一般反应为小学和初中生。曹加平(2005)【4】则认为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而由其他监护人长期监护抚养或独立生活的儿童。 (二)留守儿童教育和发展中主要出现问题及原因分析 1. 安全和权益问题 郭三玲(2005)指出监护权的缺失,父母疏于照顾,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多种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儿童的监护权,安全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和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尤其是留守女童屡被猥亵的情形令人揪心。 很多学者都指出“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父母不在身边没有直接的关爱与监护,很可能会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而且有时受到侵害,没有倾诉的亲人,往往不易被发现。“留守儿童”中男性儿童多会成为人贩子注意的目标,而女性儿童多受到人身的侵害。 这里的安全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二是自己行为失控,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之路,危及自己的人身和生命(周宗奎等,2005)【5】。本文在前面相关报道综述(3)就是很好的例证。 1[②]叶敬忠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农村发展中心副主任、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 2[③]段成荣,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研究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研究 (一)我们乡镇留守儿童存在的现状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是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乡镇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打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孩子聚少离多,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据有关资料显示,我乡留守儿童近人,今年14岁以下的人,所占当地儿童比例的,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目前我乡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做出的贡献是:2017年有桃红女生携手我县爱心人士开展了“今天我值日”引导留守儿童独立自主的活动。2018年有李连杰主导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我们学校全体老师积极参与,响应号召,携手留守儿童,积极开展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监护不力,存在安全隐患 少年儿童持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发育不成熟,自制力差。留守儿童一旦失去家长的约束和真确引导,,极易受到不良影响,养成不良的薪给习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亲清缺失,性格孤僻 由于父母不在生变,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都面临困难。心理问题已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许多孩子因为父母在外,它们变得胆小,沉默,孤僻,抑郁,无赖,有事不愿鱼人沟通,有些孩子没有父母管教,行为放荡,脾气暴躁,极易和社会不良分子混在一起,打架斗殴,酗酒,盗窃,当然也有部分孩子学会独立生活能力,变得勤奋,好学,积极担当家务。 3.不爱学习,不收规章。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水平不高,又由于家事农活繁忙,无法在学习上给予孩子帮助和引导,留守儿童大多都学习困难,兴趣不高,有点神志厌学,逃学。 4.家庭经济状况差,生活学习得不到保证 我乡镇外出打工的父母大多是生活区域,自然环境差,农作物守城不好,经济落后的边院山区的居民,这些留守儿童家庭困难,它们生活,学习上所需物资十分缺乏。现在虽然国家实行许多慧明政策,如低保补助,精准扶贫政策,学校实施两免一补,营养餐改善计划,助学贷款,助学金等,但是这些只是杯水车薪,年轻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留下的只是老弱病残,留守儿童就成了社会的弱小实力,它们因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以广东省电白县目力村为例 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二班周文勇 指导老师:叶长茂 [摘要]:由于教育的缺失、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在心理、思想行为、人身安全和性健康方面存在问题。要解决留守儿童所存在的问题,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各界需共同努力加以解决:一、家长要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与孩子的沟通、联系,强化家庭教育;二、学校要完善和加强学校教育管理制度;三、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为学生寄宿创造条件,并为农民工子女进城读书提供便利;四、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为留守儿童建设托管中心、辅导中心,以及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缺失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规模也逐步扩大,进城务工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农民谋求经济利益的最优选项之一。而在此条件下,大量儿童被外出务工的父母遗留在家乡,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对于什么是留守儿童这个问题,有很多种说法。从理论上说,留守儿童指农村流动人口离开户籍所在地在外谋生,把未成年的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与父母分离所产生的一类社会群体,具体而言是指父母的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后被留在家中的儿童[1]。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2008年由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表明,目前全国约有留守儿童5800万人,亲情缺失、生活抚育、教育监护、安全保护等问题困扰着广大的留守儿童[2]。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广东省电白县是一个沿海小城,虽说是沿海小城,但经济相对还不是很发达,许多农民朋友还是选择到外地打工赚钱,这就造成了一大批留守儿童。为了研究电白县留守儿童问题,找出解决此问题的对策,本人对该县目力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留守儿童正处在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享受父母的抚慰和关爱,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黑山县常兴镇小学武艳新 一、课题产生的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全国留守儿童有2300万,占全国农村儿童23%。这些儿童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父母每月寄一些生活费回家,对子女的行为品德、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方面知之甚少,无力管教。这部分儿童正处于成长教育的关键时期,却无法享受道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他们大多生活在放任自流和情感教育缺失的环境中,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发展的异常。据调查:在厌学、逃课、打架、偷窃等行为的学生中,“留守学生”占了一大半,在社会青少年作案记录中,“留守学生”占了60%。所以,目前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这不仅关系着亿万家庭的幸福和快乐,而且关系着社会的长久发展,更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挑战。我国目前虽已关注这些孩子,并在政策上给予这些留守儿童很多优惠,但如何弥补这些留守孩子情感上的饥渴,还需要我们一线的教师作进一步的探索实践。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留守学生的教育发展,反思学校教育工作,探究改进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2、改进教育工作根植于留守学生的现状与需求研究,从而体现新课程理念,让教育工作服务于社会。 3、寻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最佳整合,保证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与留守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4、以留守学生特定群体为单位,组织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寻求有效教育途径。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寻求有效的对策,改变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 2、开发留守儿童的情商,激励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孝敬父母,提升亲情。 3、通过补偿亲情活动,使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得以回归。 4、构建对留守儿童亲情补偿教育的模式。 5、通过研究解决如何使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使留守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在爱的下快乐地学习成长,同时进一步丰富“三位一体”教育理论的涵。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容: 通过调查研究,对乡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乡村小学留守儿童生的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地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1、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的调查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结题报告材料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结题报告 新邵县龙溪铺镇中心小学课题研究组 【课题简介】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那些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但是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而无法亲自照顾,这样的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就是农村留守儿童。我校582名学生中,留守儿童有272人,约占学生总数的46.7%。农村留守儿童目前的教育现状如何?我们又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势在必行。2007年3月学校成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提出立项申请,本年教育局批准申请立项,学校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和研究目标。9月开展留守儿童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选择方法与对策。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我们实现了预定目标,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为学校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学校留守儿童家长学校被推荐为新邵县示范家长学校,课题组相关科研论文多人次在国家、省、市、县级获奖,学校形成人人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而龙溪铺镇地处边远山区,这种现象更严重。这些儿童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父母每月寄一些生活费回家,对子女的行为品德、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方面知之甚少,无力管教。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相比,他们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关爱,由于家庭监护力度不够,这必然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许多问题。这些孩子人格发展不健全,主要表现在:1、性格上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容易掉眼泪。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总感觉有人在欺负他,斤斤计较,不合群。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甚至憎恨他们;2、学习上往往变得消沉,课堂听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同时由于缺少家庭对他们学习的监督,留守儿童的学习往往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应付了事,有的干脆不做不交作业,导致成绩直线下滑。据调查,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都较差,倒数几名的大部分也是留守学生。更令人担忧的是学习无用论在他们心里滋长,他们认为以后不管学历如何都是出去打工的,那现在学习好坏就无关紧要了。3、行为上存有偏差:一是学校的要求他们很难认真做到,比如,按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等等。二是在学校里受不得一点委屈。特别是在班上和同学发生冲突时,往往喜欢去占上风,要是没有占到上风的话,就会想方设法去报复。三是语言不文明,行为粗野,基本的日常文明礼貌规范都不遵守。有部分留守学生,由于家庭教育是一片空白,长辈们只管吃的饱,穿的暖,其他的一切都希望学校来管。不管孩子在家里多么不守规矩,多么横行霸道,他们都能忍让和迁就。这部分学生在学校违反学校纪律,不服管教,总是大事不犯,小事不断,骂人,打架甚至是斗殴。 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环境和发展困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并且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不仅关系着亿万家庭的幸福和快乐,而且关系着社会的长久发展,更对学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留守学生的教育发展,反思学校教育工作,探究改进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2、改进教育工作根植于留守学生的现状与需求研究,从而体现新课程理念,让教育工作服务于社会。 3、寻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最佳整合,保证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与留守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4、以留守学生特定群体为单位,组织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寻求有效教育途径。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留守儿童的这一特殊群体的问题与社会转型期少年儿童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区别开来,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分析留守儿童长远发展趋势,探索有效推进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为学校和政

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个普遍和焦点问题,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其次,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担忧。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疏于照顾,人生安全不容忽视。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缺少关怀,各种问题接踵而至。一、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象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困境和社会工作介入

专业代码:030302 学号:XXXXXXXXX 贵州师大学(本科) 毕业论文 题目: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困境 及其社会工作介入 学院:历史与政治学院 专业:社会工作 年级:2009级 姓名:铭雄 指导教师:国胜老师(副教授) 完成时间:2013年4月15日

师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院:历史与政治学院专业:社会工作级别:2009级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困境及其社会工作介入 铭雄 中文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不仅影响着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和谐和农村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存在教育弱化、学业负担重;安全存在隐患;心理健康让人担忧;权益保护不到位等问题。有必要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摆脱社会化困境,使其走上正常的成长发展轨道。 中文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困境;社会工作介入 Abstract:Socialization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not only affects the healthy growth of left-behind children themselves, family harmon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social progress, but also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t present, the socialization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education weakening, the heavy academic burden; Safety hidden trouble; Mental health concern;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does not reach the designated position, etc.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help socialization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get rid of the trouble, make it to the normal growth trajectory. Key words: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ocialization;the invention of social work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全国已有1.4亿①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在这些农民工中有很多为人父母,由于我国建国以来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体制性因素,加上农民工职业变动较大、收入水平低、居住和生活不稳定等各种因素,他们中很多人将子女留在原户籍地农村,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且数量较为庞大的儿童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时间较长,自己在户籍所在地农村(或于除父母以外的其他亲人)生活的,需要依靠父母保障自己的生活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相关资料显示,教育部有关座谈会在2004年就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已达1000万。国家城调总队省城调队根据对省鲁山、叶城等四个乡镇500学生中留守儿童的概率测算出全国大约有1000万左右1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②《中国青年报》2004年10月25日在《留守子女渴望亲情:来自中国打工第一镇的调查报告》一文中认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约 ①引至《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第1页。 ②引至叶敬忠:《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第7页。

对留守儿童现象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浅析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引言 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根据权威调查,中国“”数量超过了6000万人 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 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 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 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1]现在,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突出的。如何面对与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大众所关注的热题。 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儿童时期是人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活环境不稳定,缺乏父母亲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生活问题 留守儿童的父母出去在外面工作,这些儿童或者由老一辈进行照料,或者寄托在其他亲戚家里,甚至有些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如果家中

有几个小孩,那么责任自然就落到了最大的孩子的身上。儿童时期的生活调理,对于智力发育和身体成长都极为重要,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而监护者往往缺乏营养知识,缺乏对营养的正确态度,导致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2] (二)教育问题 1 / 5 孩子的成长是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主体框架教育体系中进行的。在学校靠教师,在家靠父母。孩子的成长过程主要漫步在两个驿站——学校与家庭。孩子成长过程中,随时会出现诸多变化因素:比如思想的变化,心理、生理的变化,学习成绩的变化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而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与监督,加上由于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于是,“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无人骂”,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他们的自觉养成习惯差,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在行为表现上开始出现偏差,各种超越道德、规则的行为开始在孩子身上出现。 心理问题 由于经济原因加上路途遥远,留守儿童的父母很少回家,孩子在身心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关心,家长也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而有的家长以为只要让孩子吃好穿好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却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迫于条件限制,他们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家中,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这些滞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缺少来自父母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思想道德教育往往处于真空状态,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的留守儿童还会做出道德败坏的行为,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本文首先对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德育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我国教育质量和人才的培养。教育是现代化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更是薄弱的一环,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农村留守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德育 绪论 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在逐年增加,据全国妇联调查数据,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总数已经超过6000万,占全部农村人口的%,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一个完整融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父母老师的正确引导,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他们因父母常年外出务工,家庭教育的缺失,在品行、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原本就是一个难题,教育的关键在于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农村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解决难度更大。虽然这一问题的解决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情况不乐观,需要我们花更多的功夫解决。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选题依据 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密不可分,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他们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只得将子女留在农村,随之产生了一部分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近几年陆续报道出的农村留守儿童自杀,犯罪等案例使人们对这一群体的生活状况感到担忧,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必须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和研究。 2.研究意义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兴旺。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状况令人堪忧,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出现问题原因以及解决对策着手,力求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做出理论上的贡献。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巨大,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柱,他们的道德水平不仅关系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方法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方法 [日期:2009-01-12]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老铁[字体:大中小]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方法 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就必须从法律、制度层面整体地加以考虑和解决。 (一)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寄宿制中心学校建设,让留守儿童尽量住在学校。 (二)建立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的保护网络。比如建立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基层组织为主体的管理网络,以学校老师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等,对留守儿童给予对口的帮助。 (三)调整人口管理制度,逐步取消户籍差别,并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与城市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农民工“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四)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政府应合理分担留 守儿童的教育成本,取消所谓的借读费和择校费。 做好"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和努力,共同负起教育"留守学生"的责任。 (一)各级政府要营造全社会关注"留守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 1、强化政府职能作用。政府职能部门要重视和加强"留守学生"关爱工作,大力构建"留守学生"五大关护网络:即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依法履行法定监护人的责任;以基层党政组织为主体的村(居)管护网络;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以群团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五条关护网络要紧密联系,相互配合,齐心协力,为"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尽心尽责,营造良好环境。 2、加强宣传监督。要加大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尤其要强化对农民工子女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机制,从根本上杜绝城镇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歧视性待遇和收费,确保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落实。要加强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普及、强化农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强化外出务工家长对子女成长的监护责任和教育责任,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打工致富与子女教育的关系。

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的社会学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的社会学分析 2012-7-3 14:43:39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1年第7期 王晓艳 摘要: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入手,分析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形成原因及产生的影响,探索改变留守儿童成长现状的途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本地就业;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城市为农民工的子女教育提供保障;强化监护意识,确保家庭教育力量。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学分析 作者简介:王晓艳(1975-)女,陕西渭南人,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办公室,助理馆员。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走出田间,到城镇务工。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也因此使农村中出现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问题。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大量留守儿童的产生不仅给农村教育、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新的问题,而且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为此,全社会应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并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留守儿童现状 1、留守儿童队伍庞大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可以较为准确地测算留守儿童的数量。有学者按0.95%的抽样比例测算,全国留守儿童数量仅以2000年为界就已达到2290.45万人,其中分布在四川、广东、江西、安徽、湖南和海南6省的就占到留守儿童比例的55.2%,在重庆、江西、四川等省市,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20%左右。从2000年发展到现在,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恰恰处于最快的发展期,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绝不止2300 万,最保守的估计也超过了3000万。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2、多数留守儿童目前的生活状态令人堪忧 (1)缺乏关爱,性情孤僻。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的缺失,表现出冷漠、行为孤僻,暴躁、冲动易怒,缺乏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导致个性发展异常,人格发展不健全,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2)人身安全无保证。由于缺乏家长管理和自我保护意识,留守儿童中男性儿童多会成为人贩子注意的目标,而女性儿童多受到人身的侵害。除此之外,留守儿童还面临其他安全隐患,例如农村学校分布的重新规划,使多数孩子上学比较远,年幼的留守学生起早摸黑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没有家长护送非常危险。 (3)违法违纪现象增多。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空白,他们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乏正确判断能力,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文化的影响。他们中有的沉迷上网无法自拔,有的好吃懒做、小偷小摸,有的时常不回家打架斗殴,有的追求时尚、抽烟喝酒,还有人染上毒品甚至走上贩卖毒品的不归路。家庭问题已逐步演变成社会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